(物理)第三天 姓名 日期
1.2007年10月29日18时01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入轨后的第三次变轨。30日17时40分,嫦娥一号卫星到达48小时周期轨道远地点,距地面高度12万公里,创下中国航天器飞行测控新纪录。已知地球半径6400公里,则在距地面12万公里高处,嫦娥一号卫星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与绕地表面飞行时的万有引力大小之比最接近( )
A.1∶20 B.1∶200
C.1∶400 D.1∶600
2.正在研制中的“嫦娥三号”,将要携带探测器在月球着陆,实现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科学探索的重大突破,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等探测活动。若“嫦娥三号”在月球着陆前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物理量可以求出( )
A.月球的质量 B.月球的密度
C.月球对“嫦娥三号”的引力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3.已知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小为v1、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1,近地卫星线速度大小为v2、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2,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大小为v3、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3。设近地卫星距地面高度不计,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4.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处。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星:R地 = 1 : 4,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设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则( )
A.g′: g = 5 : 1 B.g′: g = 5 : 2
C.M星 : M地 = 1 : 20 D.M星 : M地 = 1 : 80
5. 如图所示,在高1.25m的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2.0kg的物块在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 在A处由静止开始向桌面边缘B运动,2s末撤去水平拉力。物块运动到桌面B端后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AB之间的距离为6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撤去水平拉力前物块加速度的大小;
(2)物块离开桌面边缘B点时速度的大小;
(3)物块落地点距桌面边缘B点的水平距离。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