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构建]    [考纲点击] [复习指导]  1.参考系、质点 (Ⅰ) 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Ⅱ) 3.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 (Ⅱ)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理解直线运动的相关概念,掌握位移与路程,速度与加速度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从生活实例中构建起物理模型并运用相应的规律进行分析。 3.比较x-t和v-t图象的异同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 4.掌握打点计时器的相关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质点、参考系   1.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条件: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其影响可以忽略时,该物体可被看做质点。 2.参考系 (1)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2)选取: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1.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两种情况 (1)多数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被看做质点。 (2)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时,可把物体看做质点。 2.对质点的三点说明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物体进行的简化,真正的质点是不存在的。 (2)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而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3)质点不同于几何“点”。质点是一种物理模型,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有质量的点,而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 C.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 D.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视为质点 解析:选BD 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人为选定作为参考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不动的,也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A错误,B正确;地球的公转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得多,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将地球视为质点,C错误;但在研究跳水运动员身体转动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不能被视为质点,D正确。  位移、速度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描述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1.位移和路程的联系 (1)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2)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 (2)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 [特别提醒]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平均速度 B.运动员在处理做香蕉球运动的足球时,要将足球看成质点 C.运动员的链球成绩是指链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 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不同 解析:选D 限速牌上的速度指瞬时速度,A错;处理香蕉球时,要研究其旋转特点,故不能看作质点,B错;链球成绩指的是投掷圈的内缘到落地痕迹的近缘之间的距离,C错;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D对。  加速度   1.定义: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 3.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4.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 比较 项目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物理 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是状态量 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是过程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是状态量  定义 式 v= Δv=v-v0 a==  单位 m/s m/s m/s2  决定 因素 由v0、a、t决定 由Δv=at知Δv由a与t决定 由决定  方向 与位移x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由v-v0或a的方向决定 与Δv的方向一致,由F的方向决定,而与v0、v方向无关   2.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 C.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 解析:选A 速度和加速度无必然联系,A对;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可以增大或不变,B错;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C错;速度增大,加速度也可以不变或减小,D错。   对质点概念的理解   [命题分析] 质点的概念在考纲中是Ⅰ级要求,高考中一般不会单独考查,常在力学或电学题目中作为一个小的知识点出现。 [例1] 下列情况下的物体,哪些可以看做质点(  )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 B.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 C.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 D.计算在传送带上输送的工件数量 [解析] 相对于绕地球飞行的轨道长度,航天飞机的大小可以忽略,可看成质点,A正确;研究螺旋桨的转动情况时,飞机不能看成质点,B错误;木箱有转动,其上各点运动情况不同,不能看成质点,C错误;D项中研究的是工件的数量,与工件的大小无关,可看成质点,故D项正确。 [答案] AD ——————————————————————————————— “理想化模型”的应用 (1)理想化模型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它是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 (2)物理学中理想化的模型有很多,如“质点”“轻杆”“光滑平面”“自由落体运动”“点电荷”“纯电阻电路”等,都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 —————————————————————————————————————— [变式训练] 1.以下情景中,加着重号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 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解析:选D 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做质点。由于火车的长度相对于长江大桥的长度不可以忽略,故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的时间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旋转球”上的不同点转动情况不同,故不能把它看作质点;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故应选D。  平均速度的计算   [命题分析] 平均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在高考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且常和直线运动规律、v-t图象等综合起来考查。 [例2]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B、C三点,位移xAB=xBC,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那么,物体在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 A.4 m/s        B.4. 5 m/s C.5 m/s D.5.5 m/s [思维流程] 第一步:抓信息关键点 关键点 信息获取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矢量和的一半  (2)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3 m/s和6 m/s 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第二步:找解题突破口 (1)根据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应用=可列出关于vA、vB、vC的两个方程。 (2)应用平均速度定义式列出方程,并与上述方程联立,可求得全程的平均速度。 第三步:条理作答 [解析] 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AB==3 m/s。 BC==6 m/s。 AC====4 m/s。 解以上三式得:vB=5 m/s,故选C。 [答案] C ——————————————————————————————— 计算平均速度 (1)关键点:分清运动性质。 (2)求解方法: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 [变式训练] 2.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 km/h行驶完其余1/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28 km/h,求v1的大小。 解析:设全程的位移为x,由平均速度公式v=得: 汽车行驶全程的时间:t=;汽车行驶前2/3路程的时间:t1=;汽车行驶后1/3路程的时间:t2= 又有:t=t1+t2 解以上各式得:v1=35 km/h 答案:35 km/h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命题分析] 高考中单独考查本考点的机率不大,常把本考点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v-t图象综合起来考查。 [例3]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方向为负时,速度一定减小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解析] 加速度方向为负,不代表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A错误;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越大,B正确;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物体有可能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反向的加速运动,C错误;加速度变小,表示速度变化越来越慢,并不表示速度变小,D错误。 [答案] B ——————————————————————————————— ?1?加速度有瞬时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对于匀变速运动而言,瞬时加速度等于平均加速度;而对于非匀变速运动,瞬时加速度不等于平均加速度。 ?2?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的决定式是,即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F和物体的质量m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 ——————————————————————————————————————   [变式训练] 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此些过程中(  ) A.速度先逐渐变大,然后再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先均匀增加,然后增加得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解析:选B 加速度与速度同向,速度应增大,当加速度不变时,速度均匀增加;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仍增大,但不再是均匀增大,直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再增大,A项错误,B项正确;因质点速度方向不变化,始终是向前运动,最终匀速运动,所以位移一直在增大,C项和D项错误。  开“芯”技法——巧选参考系解决匀速直线运动问题 选取参考系时,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一般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例如研究地球公转的运动情况,一般选太阳作为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研究物体在运动的火车上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火车为参考系。如不特别说明,一般是以地球作为参考系。 [示例] 一列长为l的队伍,行进速度为v1,通讯员从队尾以速度v2(v2>v1)赶到排头,又立即以速度v2返回队尾。求这段时间里队伍前进的距离。 [解析] 法一:以队伍为参考系,则通讯员从队尾赶到排头这一过程中,相对速度为(v2-v1);通讯员再从排头返回队尾的这一过程中相对速度为(v1+v2),则整个运动时间 t=+ 则队伍在这段时间相对地面前进的距离x为 x=v1t=v1(+)=。 法二:以地面为参考系时,则根据通讯员与队伍前进距离间的关系得出,从队尾赶到排头: v2t1-v1t1=l ① 从排头赶到队尾:v1t2+v2t2=l ② 由①②解得t1=,t2= 所以队伍前进的距离为 x=v1(t1+t2)=。 [答案]  [名师点评] 要求解队伍相对于地面前进的距离,常规方法是选取地面为参考系,但队伍和通讯员都是运动的,在通讯员运动的两个过程中,通讯员相对于队伍的运动距离都为l,所以,若选取队伍为参考系,会更加方便快捷地表达出全过程的运动时间。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