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巩固提升] 1.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它们以相同的初动能开始沿水平面滑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小的物体滑行的距离较长 B.质量大的物体滑行的距离较长 C.在整个滑动过程中,质量大的物体克服摩擦阻力做功较多 D.在整个滑动过程中,两物体的机械能都守恒 解析:选A 由动能定理,WFf=0-Ek0,即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物体的初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无关,C不正确;物体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D不正确;-μmgx=0-Ek0,x=,质量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小,B不正确、A正确。 2.(2012·黄冈模拟)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物体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已知带电物体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物体所受重力的,现将物体从距地面高h处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下抛,物体以的加速度竖直下落到地面(空气阻力恒定),则在物体的下落过程中(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电势能减少mgh B.由物体与周围空气组成的系统的内能增加了mgh C.物体的动能增加mgh D.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 解析:选BC 由题意知,电场力F电=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电-Ff=ma,即空气阻力Ff=mg;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mgh,电场力做功-mgh,故重力势能减少mgh,电势能增加mgh,A错;E内=Ffh=mgh,B正确;物体所受合外力F合=ma=mg,故动能的增加量ΔEk=F合h=mgh,C正确;机械能的减少量ΔE=Ffh+F电h=mgh,D错。 3.如图5-4-9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m,置于水平地面上,A的上端连一轻弹簧,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现将弹簧上端B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使B点上移距离为L,此时物体A也已经离开地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5-4-9 A.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功为mgL B.物体A的重力势能增加mgL C.系统增加的机械能小于mgL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选C 由于将弹簧上端B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可知提弹簧的力是不断增大的,最后等于A物体的重力,因此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功应小于mgL,A选项错误;系统增加的机械能等于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的功,C选项正确;由于弹簧的伸长,物体升高的高度小于L,所以B选项错误。 4.如图5-4-10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在水平线上,其距离d=0.50 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 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下的位置到B的距离为(  )  图5-4-10 A.0.50 m          B.0.25 m C.0.10 m D.0 解析:选D 由于BC面粗糙,物块在BC面上往返运动不断消耗机械能,直至停止运动。设物块在BC面上运动的总路程为s。根据动能定理得:mgh-μmgs=0,解得s== m=3 m,因为=6,可见物块最后停在B点,D正确。 5.小明荡秋千的情景如图5-4-11所示。设摆绳长为3 m,悬点在横梁上,小明连同底板质量共为60 kg。开始时小明在爸爸的外力作用下使摆绳与竖直方向成37°角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爸爸放手让秋千由静止开始摆动,假设摆动过程中,小明与底板始终没有相对运动。当他运动到最低点时摆绳拉力共为780 N。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图5-4-11 (1)小明爸爸施加的最小外力; (2)取悬点处为零势能参考平面,放手前小明及底板的重力势能; (3)通过计算说明秋千第一次摆到另一侧的最大偏角与37°的关系。 解析:(1)如图所示,当外力与摆绳垂直时最小。 Fmin=mgsin 37°=360 N (2)Ep=-mglcos 37°=- 1440 J (3)设小明第一次向下摆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为ΔEk,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为ΔEp,小明在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 求得v=3 m/s ΔEk=mv2=270 J ΔEp=mgl(1-cos 37°)=360 J ΔEp>ΔEk 说明小明在向下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秋千第一次摆到另一侧的最大偏角小于37°。 答案:(1)360 N (2)-1 440 J (3)见解析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