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夯实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一定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若为匀加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加;
若为匀减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答案:C
解析:根据v=v0+at和x=v0t+at2可知,A、B选项不正确,由a=可知,C正确。当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速度减小但位移可以增大。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v-t图象 B.乙是x-t图象
C.丙是x-t图象 D.丁是a-t图象
答案:ACD
3.(山东潍坊四县一校12~13学年高一期中联考)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t+0.5t2(m),从t=0时开始计时,t1时它的速度大小为3m/s,则( )
A.物体的加速度a=1m/s2
B.物体的加速度a=0.5m/s2
C.t1=2s
D.t1=4s
答案:AC
解析:将x=v0t+at2与x=t+0.5t2
对比知v0=1m/s,a=1m/s2
当v=3m/s时,t1==2s
所以A、C选项正确。
4.(常熟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内与开始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1
C.3:4 D.4:3
答案:C
解析:汽车停止所用时间t2==4s
所以刹车后2s内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5.(河南大学附中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
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在40s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
C.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
D.火箭经过40s到达最高点
答案:B
解析:由速度—时间图象知,火箭前40s向上匀加速运动,40s~120s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A、C、D错。上升的最大高度x=×800×120m=48000m。
6.(临沂市重点中学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度从8m/s匀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为1s,按规定速度为8m/s的汽车刹车后位移不得超过5.9m,那么上述刹车试验是否符合规定( )
A.位移为8m,符合规定
B.位移为8m,不符合规定
C.位移为4m,符合规定
D.位移为4m,不符合规定
答案:C
解析:x=t=t=4m,所以符合规定。
7.
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如图所示),速度为36km/h,刹车后获得加速度的大小是4m/s2,求:
(1)刹车后3s末的速度;
(2)从开始刹车至停止,汽车滑行的距离。
答案:(1)0 (2)12.5m
解析: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滑行,其初速度v0=36km/h=10m/s,v=0,加速度a=-4m/s2,设刹车滑行ts后停止,滑行距离为x。
(1)由速度公式v1=v0+at得滑行时间
t==s=2.5s
即刹车后经过2.5s停止,所以3s末的速度为零。
(2)由位移公式得滑行距离x为x=v0t+at2=10×2.5m+×(-4)×2.52m=12.5m。
8.一个滑雪的人,从85m长的山坡上匀变速直线滑下(如下图所示),初速度是1.8m/s,末速度是5.0m/s,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25s
解析:滑雪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求,已知量为初速度v0,末速度vt和位移x,待求量是时间t,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求解。
解法Ⅰ:利用公式vt=v0+at①和x=v0t+at2②求解。
由①式得v0=vt-at代入②式得x=vtt-at2③将②式与③式相加得2x=v0t+vtt所以,需要的时间
t===25s
解法Ⅱ: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
=和x=t求解。
平均速度===3.4m/s
由x=t得,需要的时间t===25s。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