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检测(三)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迁谪(zhé) 召唤(zhāo) 慰藉(jiè) 面面相觑(qù) B.红绡(xiāo) 炽热(chì) 给予(jǐ) 瞠目结舌(chēnɡ) C.钿头(diàn) 吮吸(yǔn) 霓裳(ní) 呕哑嘲哳(zhā) D.灰烬(jìn) 不啻(chì) 摇曳(yè) 自怨自艾(ài) 解析:选B。A项,“召”应读zhào;C项,“吮”应读shǔn;D项,“艾”应读yì。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干燥  变幻莫测  连篇累牍  口诵心唯 B.烦躁 天崖海角 莫名其妙 出奇制胜 C.振慑 春寒料峭 幽咽泉流 汗流浃背 D.撕裂 惶恐不安 反复无常 一幅对联 解析:选A。B项,崖—涯;C项,振—震;D项,幅—副。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然而,来自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却表示,他们的研究表明,哪怕是对适应能力最强的细菌来说,火星的生存环境都过于________。 ②为________出一支“平战结合、军民共用、医训兼备”的生力军,院党委将年度训练任务分解到每季、每月、每周,对野战医疗队成员进行无间断、全方位的严格训练。 ③“张琳成名了,各种干扰也就多了。”陈映红表示,面对这样的变化,张琳和他身后的团队将以积极的姿态去应对,既不________回避,也不“惹火烧身”。 A.残酷 造就 刻意       B.严酷 锻造 特意 C.残酷 造就 特意 D.严酷 锻造 刻意 解析:选D。①“严酷”也有残酷、冷酷的意思,与“残酷”相比,“严酷”的程度更深,故此处用“严酷”较好。②造就:培养使有成就;锻造:锻炼造就。根据语境,应用“锻造”。③“刻意”是用尽心思的意思,“特意”是特地的意思。根据语境,应用“刻意”。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留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B.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C.近日,两位功夫巨星赵文卓与甄子丹两人的关系已经白热化,针锋相对,你来我往。赵文卓发声明接受多家媒体采访,甄子丹则表示要对簿公堂。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解析:选D。A项,“卓尔不群”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此处使用对象错误。B项,“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痛快。常用来形容书法、绘画笔意流畅或文艺作品表达详尽透彻。C项,“对簿公堂”指到法庭上受审问。D项,“水乳交融”指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用在这里恰当。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关于“银行业暴利”的讨论沸沸扬扬,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企业发展前景普遍面临困难的背景下,更是引起广泛质疑。 B.昨晚,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经授权发布:鉴于现任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严重伤害了南京人民的感情,南京市暂停与名古屋市的官方交往。 C.非洲鼓乐是人类最原始的乐器之一,它能协调大自然韵律的乐章,抒发打鼓者的情感,使人的心灵活跃起来,滋养人的内在活力。 D.春节期间,由于车流量减少,上海交通出现难得的通畅,高架道路不仅畅通无阻,而且一些平常拥堵不堪的路口也可快速通行。 解析:选B。A项,成分残缺,“引起”缺少主语。C项,搭配不当,“鼓乐”和“乐器”搭配不当。D项,语序不当,“不仅”应该在“高架道路”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包容性增长 周建军 当前之所以要大力倡导包容性增长,主要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没有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根据有关统计,目前全球尚有14亿人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以下,虽然比1981年的19亿贫困人口有所下降,但这主要归功于中国贫困人口的减少;2005年,生活在中国以外地区的贫困人口较之1981年时至少增加了1亿。而且,目前全球有超过八成的人口居住在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的国家和地区。这种不能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的经济发展,既有违社会公正,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当前积极倡导包容性增长意义重大。 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与“基础广泛的增长”“分享型增长”“亲穷人的增长”等的内涵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 包容性增长既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二者同等重要。包容性增长首先是一种“增长”,这就对经济增长的速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仅有经济增长的速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必然带来贫困人口的减少。因此,还必须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使增长成为基础广泛且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多数人口的增长。在一个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不论种族、肤色、性别、年龄、体力、智力,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人人都有用武之地,人人都得到保护,免于被歧视和被排斥。 包容性增长应该以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充分就业为基础。包容性增长更倾向于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为个人创造工作岗位,使其不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不是直接通过收入再分配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对提高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 包容性增长应当使人们平等、广泛地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并从中受益。有关国际组织认为,机会公平对实现包容性增长非常重要。胡锦涛同志更是强调了包括机会公平在内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因为机会不公平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中断经济增长过程。因此,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着力促进人人获得平等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 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我国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既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下列对文中有关“倡导包容性增长”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实生活中,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经济发展的成果没有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 B.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仍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并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C.目前全球有大多数的地区财富分配不合理,生活在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比例较大。 D.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不能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有违社会公正,经济不可持续发展。 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B.“并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错,原文为“生活在中国以外地区的贫困人口较之1981年时至少增加了1亿”。做对该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原文,找出所给选项字词与原文的区别。 下列对“包容性增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既不能把“包容性增长”等同于“基础广泛的增长”“分享型增长”“亲穷人的增长”,也不能使其与之对立。 B.包容性增长把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经济增长的速度两个因素等同对待,使经济增长成为基础广泛且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多数人口的增长。 C.包容性增长关注人的就业、发展,使其改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不是直接通过救济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 D.包容性增长关注人人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使其广泛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消除人们参与经济发展的障碍。并使其从经济发展中受益。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原文中词语的理解能力。“通过救济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表述有误,原文为“通过收入再分配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解答该类题目时首先在文中找出各选项信息源,然后两者进行仔细比对,并注意关键字词,从而进行判断。该题目要求考生仔细认真。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多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不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使经济高速增长,也不能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 B.在一个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人人都能参与社会管理,并都得到保护,免于被歧视和被排斥。 C.在提倡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增加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的机会。 D.中国是最早提出包容性增长的国家,也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把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A.“也不能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错,原文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必然带来贫困人口的减少”;B.“人人都能参与社会管理”错,原文为“人人都有用武之地”;D.“中国是最早提出包容性增长的国家”于文无据,文中仅有“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做此类题时,应该仔细阅读原文,把答案与原文出处进行对比,纠错。可以找出关键词,在文中画线标出。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种草花说① 查慎行 窳轩之南有小庭,广②三寻,袤寻有六尺,缭以周垣,属于檐端,拓窗而面之。主人无事,以杖以履,日蹒跚乎其间。既又恶乎草之滋蔓也,谋辟而莳焉。或曰:“松、桂、杉、梧,可资以荫也,是宜木。”主人曰:“吾年老,弗能待。”或曰:“梅、杏、橘、橙,可行而列也,是宜果。”主人曰:“吾地狭,弗能容。”有道焉,去其芜蔓者而植其芬馨者,亦幽人逸士之所流连也。乃命畦丁锄荒秽,就邻圃乞草花。山僧野老,助其好事,往往旁求远致焉。 主人乐之,犹农夫之务穑而获嘉种也。盖一年而盆盎列,二年而卉族繁。迄今三年,萌抽于粟粒,荄③发于陈根,芊芊,纷敷盈庭,两叶以上,悉能辨类而举其名矣。当春之分,夏之半,雨润土膏,乘时以观化,见夫甲者坼,芒者擢,吾之生机与之俱动也。 已而含芬菲,饱风露,吾之呼吸与之相通也。为之相其稀④,时其燥湿,除厥蠹而根是培,直者遂之,弱者扶之;蚤芳者吾披之,晚秀者吾俟之。洎乎风凄霜陨,茎萎而实坚,则谨视其候敛藏,以待来岁焉。吾之精神,无一不与之相入也。而且一薰一莸,别臭味也;为稚为壮,验枯菀也;或寒或暴,纪阴晴也;朝斯夕斯,阅春秋也;优哉游哉,聊以卒岁也。 客徒知嘉树之荫吾身,而不知小草之悦吾魂也;徒知甘果之可吾口,而不知繁卉之饫吾目也。彼南阳之梓漆,平泉之花木,积诸岁月,诒厥子孙,洵非吾力之所逮,抑岂吾情之所适哉! 【注】 ①本文作于作者晚年辞官家居期间。②广:东西方向的长度。下句中的“袤”指南北方向的长度。③荄(ɡāi):草根。④稀(jì):即稀密。,稠密。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谋辟而莳焉    辟:开垦 B.往往旁求远致焉 往往:时常 C.直者遂之,弱者扶之 遂:成就,顺着 D.洵非吾力之所逮 逮:到达 解析:选B。往往:到处。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选C。都是连词,第一个“而”表承接,第二个“而”表转折。A项,都是介词,用、拿。B项,都是副词,于是,就。D项,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明种花草给作者带来乐趣的一组是(  ) ①吾之精神,无一不与之相入也 ②松、桂、杉、梧,可资以荫也,是宜木 ③见夫甲者坼,芒者擢,吾之生机与之俱动也 ④彼南阳之梓漆,平泉之花木,积诸岁月,诒厥子孙 ⑤蚤芳者吾披之,晚秀者吾俟之  ⑥朝斯夕斯,阅春秋也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⑤ 解析:选A。②是“客”的劝说之辞,④是古人的事,为作者之力所不能及的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所表述的重花草凡种而轻“南阳之梓漆,平泉之花木”的态度,正是作者贱贵显而重平凡的思想写照。 B.作者之所以拒绝别人让他种“松桂杉梧”、“梅杏橘橙”的建议,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年事已高,没有精力去打理这些树木、瓜果。 C.作者以种植花草为发端,抒发了一种摆脱官场桎梏之后与自然界为亲的闲情逸致。本文可视做其优哉游哉安度晚年的一个注脚。 D.本文短小精悍,作者心平气和,娓娓而谈,笔致细腻而又摇曳生姿,于轻徐平淡中见其成熟老到的艺术魅力。 解析:选B。拒绝的理由错误。拒绝种“松桂杉梧”是由于“吾年老,弗能待”,拒绝种“梅杏橘橙”则是因为“吾地狭,弗能容”。 参考译文: 窳轩的南面有一处小小的庭院,东西长八寻,南北长一寻六尺,用围墙围住,它正对着窳轩屋檐的檐头,一打开窗,我就能面对这处庭院。平时没事时,我喜欢拄了杖走走,所以几乎每天都要在这庭院里慢慢溜达溜达。我早已讨厌院子里杂草疯长,就计划着把院子翻垦后种些东西。有人建议说:“松树、桂树、杉树、梧桐树,能够用来遮阳,这是适合种植的树木。”我说:“我年纪大了,等不到这些树长大成材。”又有人建议:“梅子、杏子、橘子、橙子,能够分行排列,这是适合种植的果树。”我说:“我这块地狭小,不能容纳。”我自有办法,想除掉那些胡乱攀爬的杂草灌木,种植些能散发芳香的东西,这也是一般隐士所欢喜欣赏的。于是我让园丁们开垦这块荒芜之地,向邻近的花圃主人讨些草本的花卉来栽种。我的一些方外、乡间的朋友,尽力帮助我成全这桩好事,到处通过各种途径为我弄来种子。 我感觉这很开心,就像致力耕种的农民获得好的种子一样。一年之内庭院内大小花盆排列整齐,两年之内院中各色花卉济济一堂。到如今第三年,各色花卉的嫩芽已从种子里长出来,新的根从旧根内长出来,生机盎然,繁茂的枝叶挤满庭院,长出两片叶子以上的花草,我全能分辨出它们的种类,并且能叫出它们的名字。时值春分、半夏,雨水充足,土壤肥力旺盛,我就趁此大好时机观察花草的生长变化,我见到有些品种的花草的种子的外壳在春雨中慢慢裂开,有些品种的花草的枝条上的细刺缓缓耸起,这时候我的生命活力仿佛和它们一起在运动。不久我见到这些草花蕴藏芳香之气,饱经风露,显出旺盛的生命力,这时候我的呼吸好像和它们是互相连通的。为了这,我殷勤地观察它们的疏与密,关注它们的燥与湿,替它们除虫,为它们的根部培土,长势好的让它们顺顺当当地生长,长势疲弱的小心扶助;较早开花的,我细心地把它们与别的花分开;较迟开花的,我耐心等待。等到那秋风凄厉繁霜降落的时候,这些草花的茎干枯萎果实变得坚硬,我就小心地观察它们的成熟情况认真加以采摘收藏,以便等到明年再栽种。我的各方面精神没有一样不跟这些草花相融合的。更何况在和它们的接触中,我可以做许多的事。草花内香草和臭草相混,我就得去区别它们的气味;草花的苗有幼有壮,我得去查验它们的枯荣生长情况;草花有的喜欢阴冷,有的喜欢曝晒,我得记录了解天气的阴晴变化;早早晚晚与花草在一起,我可以真切感受春秋季节的更替;从容不迫啊悠闲自得,我姑且就用这样的方式度完余年吧。 那些劝我种乔木果树的朋友光知道好的乔木能够荫庇我的身体,却不知道小小的草花能使我的灵魂得到欣悦;他们光知道甘甜的果子能使我的嘴感到惬意,却不知道繁盛美丽的花卉能让我的眼睛得到滋养。像古人所看重的南阳的梓树漆树、平泉庄的花木,那是长期培植成的好东西,可以传给他们的子孙,的确不是凭我的力量就能拥有的,但那些东西哪里就一定能让我的心情觉着舒适啊!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主人乐之,犹农夫之务穑而获嘉种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叶以上,悉能辨类而举其名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徒知甘果之可吾口,而不知繁卉之饫吾目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感觉这很开心,就像致力耕种的农民获得好的种子一样。 (2)长出两片叶子以上的花草,我全部能分辨出它们的种类,并且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3)他们光知道甘甜的果子能使我的嘴感到惬意,却不知道繁盛美丽的花卉能让我的眼睛得到滋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赠孟浩然 李 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注]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 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辞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 (1)从整首诗的构思角度入手,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感情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只要分析出每联所表达的感情即可。 答案:首联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之情;颔、颈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酒月中,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揭示出“可爱”之处;尾联归结到对孟浩然的“敬爱”,把他的高雅比为巍峨峻拔的山峰,令人仰止。 (2)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主要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一种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就其中一种表现手法分析即可,要条理清晰。 答案:对比、用典。如对比中的“红颜”对“白首”,概括了孟浩然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孟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 或:对比、用典。如诗中的“高山”一句用了《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让人产生联想,突出了令人肃然起敬的孟浩然的高大形象。(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言之有理亦可)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3)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_。 (4)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_________。 (5)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答案:(1)别时茫茫江浸月 (2)千呼万唤始出来 (3)小弦切切如私语 (4)秋月春风等闲度 (5)此时无声胜有声 (6)同是天涯沦落人 五、(12分) 提取下面文字的内容要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4分) 日前,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原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指出:“我们的思维控制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正在被互联网所摧毁。”卡尔这番话随即在美国引发一场“互联网是否改变了我们的思维”的探讨,109位哲学家、神经生物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为此争论不休。 2011年,是个人电脑(PC)诞生30周年。而在这个本值得人类庆幸的时间点上,更多人却在担忧:在丢掉了报纸杂志,丢掉了传统生活方式之后,被网络“毒化”的人类恐怕正在丢掉头脑。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系的阿布贾乌德在其新书《虚拟的你》中指出,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让人们沉迷其中。对一些人来说,人们沉迷网购、社交网络和游戏的“网瘾”不亚于酗酒,已不是简单地追求娱乐。长此以往,人们容易沉醉在弄虚作假、自欺欺人当中,易形成“E型人格”。具有“E型人格”特征的人缺乏耐性,容易动怒,倾向于用简短词语和符号表达感受,变得幼稚化,极端情况下容易付诸暴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美国专家称沉迷网络会改变性格(或会改变人格)。 某商场在开业五周年庆典之际,在商场门口张贴了一份通知,其中有几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今天是我店开业5周年的大喜的日子,感谢大家能够在百忙中前来拜访。为了保障庆典活动的顺利进行,各位务必先到接待处签名,然后领取纪念册。上午10点钟到礼堂参加庆祝大会,参加庆祝大会期间禁止喧哗。欢迎您今后经常光临本店,略尽绵薄之力。 XX商场庆典筹备委员会 X年X月X日 修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前来拜访”改为“莅临” (2)“务必”语气太强硬,可删去或改为“请” (3)“禁止喧哗”与庆典气氛不符,可改为“请保持安静” (4)“略尽绵薄之力”用于自谦,也是不能随意使用的,可删去 根据前面句子的句式仿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子通顺、连贯,并且运用“拟人”的手法。(4分) 春天,细雨滋润着柳树的新芽,惊诧中,可以听见嫩芽成长的声音;夏天,暴雨敲击着池中的红莲,感动中,可以听见荷叶慈祥的问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秋天,凉风吹拂着梧桐的落叶,遗憾中,可以听见叶儿凄凉的哭声 冬天,雪花降临在冬日的田野,迷惘中,可以听见雪儿轻盈的脚步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李汉荣 ①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喧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群。 ②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能不是欲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额。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化验自己的灵魂,会发现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明度较低,精神含量较低,而欲望的成分较高,征服的冲动较高。一颗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灵魂,不大容易在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庄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间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佛静坐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不羁的诗魂飞越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爱因斯坦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科学探究和哲学思考的对象,他认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过是通过对真理的求索,获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由此,人变得辽阔而谦卑,对这个无限地存在着也永恒地包裹我们的伟大宇宙献上发自内心的敬意……正是这些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为人群带来了太丰盛的精神礼物,在人群之上利益之外追寻被人群遗忘了的终极命题,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而走出人群,去与天空商量,与更高的存在商量,与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商量,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进生存的夜晚。 ③为此我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什么“单位”,在“单位”里、在沙发上制作的思想,多半只有单位那么大的体积和分量,没有普世价值。把存在、把时间、把宇宙作为我们的单位吧,去热爱、去痛苦、去思想吧。 ④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光。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我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 ⑤我正在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灵魂正渐渐变得清澈、宽广,绿色越来越多,白云越来越多,我正在靠近伟大的天空…… 【注】 这是作者《南山》系列散文中的一篇,南山位于作者故乡。 作者认为“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群是欲望的集结,而我们无法泯灭欲望。 或:人总在人群里寻找道路、回声、利润、表情。 第②段中“挤压”、“发酵”、“挤兑”等动词的使用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避免了与下文“提炼”一词的重复,并使文章的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变化。 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文章列举这些人物有何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似乎”一词的含义:①他们行为上远离人群,思想上超越大众;②他们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走出人群,又将丰盛的精神礼物(“思想的星光”亦可)带回给人类,因而实际上并未远离人群。 作用:①表明了伟大的灵魂和精神创造是如何产生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②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从全文看,“精神的天空”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原因。(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超越欲望,以追求普世价值为目标的生存境界。 ②现实的欲望使他觉得压抑,他希望逐步改变庸俗的生活状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吴良镛:匠人营国 吴 昊 他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者,曾手书“匠人营国”。 他一生努力实践自己“谋万人居”的理想,中风之后仍不离讲台。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吴良镛。 居得其所 北京著名的南锣鼓巷东边,有一条名叫“菊儿”的胡同。20年前,这里实施了一项轰动一时的旧城改造工程,然而方案曾屡次被否,部分原因是这些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相冲突。 最终,这项工作交给了当时戏称为“牛刀”级别的设计师吴良镛。 在和学生们前后出了近百张施工图后,一片青砖黛瓦的新四合院群在菊儿胡同中诞生,它没有传统“平地高楼”式改造的突兀,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不仅如此,这些有着集中供暖、独立卫生间和上下水系统的低价小户型单元房,并没有阻隔搬迁之前大杂院的邻里关系。 其实,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吴良镛就对保存完好的崇文门外花市地区胡同与四合院进行了详细调查,在之后不断的研究和思考当中,“有机更新”的理念在他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吴良镛看来,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改造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不能大拆大建,要保留相对完好者,逐步剔除其破烂不适宜者,进行循序渐进的有机更新。 他把“有机更新”比作在旧衣服上打补丁。补丁打得好,也不失为一种美丽。这种理念在国内外建筑规划界引起广泛关注,“菊儿胡同危改工程”也屡获国际大奖。 “与公共建筑相比,我更在意民居。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吴良镛这样向记者表达自己的情怀。 践行理想 今日的成就,与吴良镛青少年时代的特殊经历有关。少时,他曾目睹一家人被迫告别祖居;1937年日寇入侵,更是让他体会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痛楚。 “入大学前夕,我亲眼目睹了一场大火毁灭了一个家庭,连狗的叫声都是呜咽的。”吴良镛告诉《科学时报》记者。1940年,他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开始了一生“匠人营国”的生涯。 1945年,吴良镛受梁思成先生之约,赴清华协助筹办建筑系;1948年,他被梁先生推荐到美国学习,在大师沙里宁的指导下深造;1950年,吴良镛毅然回国,从此再没离开清华。 “回国时正值钱学森被美方扣押,局势比较紧张。我经香港进步人士的帮助,从九龙辗转深圳回来。”吴良镛向《科学时报》记者回忆。 虽然身处教学、科研一线,但吴良镛笃信,城市和建筑规划必须从实践中来。 他积极参与天安门广场改建工作、唐山地震改建规划,参与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上海浦东规划、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规划、深圳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吴良镛至老仍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少年时代“谋万人居”的理想。 不过,在退休之前,他开始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教书先生,一个做学问的学者。 1984年,他培养出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第一位博士;1991年,他提出“广义建筑学”理论。 “我常在各地看到一些建筑,特别是一些文化建筑,根本没有中国文化的内涵在里面。一些城市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攀高比新、轻地方特色。”作为学者,吴良镛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 老而弥坚 “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多年与病魔抗争中表现出少有的坚强。”老师林徽因曾由衷地称赞他。 虽已过了90岁生日(虚龄),但吴良镛没有任何停下工作的迹象。 吴良镛的助手、年近古稀的清华大学教授左川感叹说,吴先生一辈子闲不下来。他中风之后仍坚持讲课,还带了七个博士生,每篇博士论文从开题、写作到修改他都亲自指导。 “他们给我拟了‘'八大注意’,我总是遵守不了。”吴良镛嘿嘿一笑。 原来,自2008年中风后,吴老的团队有意识地减少他的工作量,但总是事与愿违。“现在身体恢复得还好,可以工作了,感到非常荣幸、非常幸福。”他说。 对吴良镛来说,业务学习、读书看报仍是必修功课:“我是《科学时报》的忠实读者。” 最近,吴良镛在读热销的《乔布斯传》。“我对他很感兴趣。他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我想从他的方法论中借鉴和学习一些精髓,看能否运用到建筑规划的方法论中。” (选自《科学时报》)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传主的形象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刻苦勤奋、谦虚好学、坚强敬业、爱国爱民、富有理想、责任感强。 吴良镛的重要建筑理念有哪些,请分条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城市改造要坚持“有机更新”的理念。 ②民惟邦本,建筑要关注普通人的居住问题。 ③城市和建筑规划必须从实践中来。 ④建筑应该体现中国文化的内涵。 本文在选材方面富有特点,在吴良镛的建筑成就方面,只选取了“菊儿胡同危改工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小见大,用“牛刀”级的建筑大师改造菊儿胡同这个小工程却屡获大奖一事,更能表现传主的建筑水平。②以点带面,惜墨如金,使文章内容更为集中,重点更为突出,更好地表现传主民惟邦本,关注普通人的居住问题的建筑理念。 文章标题和开头都提到了“匠人营国”,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匠人营国”的看法和启示?(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看法:①以“匠人营国”为题,反映的是作者对传主的无限的赞美和敬仰。 ②传主年近九十,自比为“匠人”,体现的是吴良镛谦虚的优良品质。 ③“匠人营国”反映的是一种理念,建筑要关注民生,民惟邦本。 ④“匠人”亦可“营国”,小人物,也可以做大事情。 启示:(示例)①“匠人营国”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我们必须从小树立“营国”的远大抱负。 ②我们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还要像吴良镛一样终生都在践行“谋万人居”的理想。 七、(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许多人在家人面前腼腆含蓄,不善于用语言表达对爱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欣赏赞美之情,对亲人虽关心体贴,却往往宁做不说。其实,爱既要动手,还要动口。 请以“说出你的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④不少于800字。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