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 下列关于语言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每个民族都热爱自己的语言。 B.会说本民族语言却不说,反而去说别种语言,甚至入侵者的语言,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C.历来民族沙文主义政权总是千方百计通过种种高压手段试图消灭被压迫民族的语言,从而达到同化被压迫民族的目的。 D.汉文化和俄罗斯文化中牛是作为忍辱负重、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象征。 解析:选D。俄罗斯文化中马才是任劳任怨的典范。 下列关于从语言看民族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文字和语言,人们往往可以发现早期民族文化的痕迹。 B.中国很多没有文献的少数民族的历史由于语言材料已经随时光消逝而不能得以保存,因而很难挖掘。 C.通过语言文字直接了解文献所记载时期的民族文化,更是研究文化的重要途径。 D.我国南方民间普遍有喝茶习惯,种茶树须用种子,不能幼苗移植,这就象征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理想婚姻,于是“吃茶”就引申出女子受聘定亲的意思。 解析:选B。语言材料有大量保存。 下列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同的事物不同的民族用不同的词语,这只能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解释。 B.不同语言中似乎相同的词语实际的意义和用法可能很不相同,这也往往需要从民族文化意识来解释。 C.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在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表现得也很明显。 D.碰到别人夸奖自己西方人总是说“哪里哪里”之类的话,而汉族人的表达则比较坦率,如招待客人,一定会说“这可是精心准备的饭菜”。 解析:选D。西方人和汉族的做法正好表述反。 根据下列加点词语带有的文化内涵判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对孪生姐妹在幼儿园时就青梅竹马,形影不离。 B.222宿舍里的四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正当豆蔻年华。 C.他们两人同坐一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可算是相敬如宾了。 D.误会消除了,夫妻俩又破镜重圆了。 解析:选D。A项“青梅竹马”指男女双方在孩童时代就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不能用于同性之间;B项“豆蔻年华”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后来专指十三四岁的女孩,句中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显然错了;C项“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用在同桌之间显然不当。 二、语言运用 中国文化传统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古训,它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对人们有警示作用,例如:“无欲则刚”的意思是人如果没有私欲,就会坚强;真正刚强的人,必然不会屈服于世俗种种欲念的诱惑。这种古训告诫人们要去私欲,做刚强的人。只有无所求才能无所畏,才能勇往直前。请根据示例向大家推荐一条你最喜欢的古训,要求语言简明连贯。 (1)我最喜欢的一句古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荐理由:(不超过50字)这句古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句古训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3)要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2012·湖北黄冈中学期中)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的有效内容,为“文化软实力”下定义。(40字以内) 软实力是同国家军事、经济、科技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软实力集中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影响力,即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这些影响力均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广泛传播,并被他国国民普遍认同、愿意接受。 语言是信息传播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大小的重要指标。 文化软实力并不是指一个国家具有的悠久文化历史和蕴涵丰富的文化资源。 文化软实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广泛传播,并被他国国民普遍认同、愿意接受的文化影响力。  一、基础考查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老舍先生虽然获得过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______,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获奖,这不能不说是国人的一大遗憾。 (2)当今社会,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WAP平台越来越及时、越来越立体化地为人们提供着各种________。 (3)这个年轻人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工作能力强,对自己要求严,深得老领导们的________,很快就独当一面了。 A.题名 资信 尊重       B.提名 资讯 器重 C.提名 资信 尊重 D.题名 资讯 器重 解析:选B。提名:在评选或选举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或事物名称;题名:①为留纪念或表示表扬而写上姓名。②题目的名称。资讯:信息;资信:资产和信誉。尊重:①尊敬、敬重。②重视并严肃对待;器重:(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看重,重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历届亚运会曾“火”了韩国泡菜、“热”了日本寿司,本届亚运会,广州自然也不会错过展示“食在广州”这块金字招牌。 B.铁道部所属单位、中国银行及中国银联等相关机构将筹建合资公司,并以该合资公司为运营平台推出类似公交一卡通的银联标准铁路预付卡。 C.发表在美国《营养研究》上的一项最新报告显示,早餐吃鸡蛋,能减少人的饥饿感,降低午餐以及一整天的热量摄入,达到控制体重又不影响健康的作用。 D.有消息说,在刚刚进行的人口普查登记中,各种稀少罕见的姓氏进入了普查员的视线,如“啊”“哦”“个”“百”“千”等。 解析:选B。A.缺宾语,句末加“的大好机会”;C.“达到……作用”,谓宾搭配不当,应为“起到……作用”;D.成分赘余,删去“稀少”。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现在到了春节,很多人都提不起精神 ②人们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借着新年到来,吃几顿饱饭、穿几件新衣 ③当过年变成一种纯粹的行为模式,不再有那么丰富的物质内涵的时候,过年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过年了 ④过年是为了什么呢 ⑤也难怪,如今科学的发展给人类的物质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实 ⑥当然是寻求幸福,而幸福的体验直接源于心灵 A.④⑥①⑤②③ B.①②④⑤⑥③ C.⑤①④③⑥② D.③②⑤④①⑥ 解析:选A。④和⑥的问答关系清楚,故应排在一起,且从整体看,④为领起句,①⑤②的内在关系紧密,③为结句。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文化学和民俗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情感与精神是要以一系列特定的方式作为载体的。这种方式就是民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是固定的,严格的,不能随心所欲地删改与添加。 ①虽然在民俗的传衍中也会发生变异 ②否则,很难成为民俗的内容 ③是共同遵循的文化规范与仪式 ④民俗不是政令法律 ⑤但这种变异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接受过程而最终被共同认可 ⑥但它是经过一代代认同、接受和传承下来的 A.①⑤②④⑥③ B.①⑤④⑥③② C.④③①②⑥⑤ D.④⑥③①⑤② 解析:选D。④是紧承前面“民俗”,⑥③为一组;紧承④陈述“民俗”,①⑤为一组。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化涵盖了纵向及横向两个运动过程。纵向运动过程是同一文化共同体内部持续性生成、历时性演进的过程,横向运动过程是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开放性对话、共时性交融的过程,所谓跨文化也就是在这两个过程中形成的,跨文化包括互联文化与贯通文化两方面。 跨文化与全球化相对应,互联文化与国际化相对应,贯通文化与世界化相对应。当我们将全球化理解为国际化,亦即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时,各种文化所构成的国际文化体系,就叫互联文化;当我们将全球化理解为世界化,亦即超越民族国家的整合时,各种文化所构成的世界文化体系,就叫贯通文化。 互联文化肇始于美国,贯通文化发端于欧洲。这两种概念在本质上都可视为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共同体客观实在的交往关系在学理上的“投射”或“理论抽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例如,美国确实存在着大量的“互联文化”现象,其文化体系往往被定义为一种“熔炉”,即一种由多元文化混合而成的文化共同体,不同文化圈和亚文化圈保持着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但却始终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普遍的“共同文化”,就“贯通文化”来讲,最为明显的是“奥林匹克精神”,即在多民族、多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形成并体现了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文化精神,如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公平等。 概略地说,互联文化强调文化的特殊性,是一种基于“特殊主义”的维护现有国际文化秩序的文化理念。这一文化理念蕴涵了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努力在不同文化间寻求互动,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则始终区分文化的“中心”和“外围”,强调“中心”与“外围”的对立。欧洲文化尤其是欧盟的文化理念是前一方面的表现,美国文化特别是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是后一方面的表现。相反的,贯通文化强调文化的普遍性,是一种基于“普遍主义”的超越现有国际文化秩序的文化理念。互联文化好比西餐的“拼盘式”风格,各种文化组合起来,你还是你,我还是我,虽然多元,但并未真正形成一体;贯通文化好比中餐的“烹调式”风格,各种文化调和起来,你便是我,我便是你,彼此融会,真正形成了多元而又一体的局面。 在当今全球格局中,互联文化是比较现实主义的方案,而贯通文化则是纯粹理想主义的方案,与互联文化相比,贯通文化建立在不同文化共同体的互惠基础上,通过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的双边乃至多边互动过程,既不丧失各个文化共同体的特殊性,又能形成具有普遍性的共同文化观。这一过程并不强调达到某种最终结果,而是注重各文化间的交往程序与方法。它是我们应对文化全球化的一种更合适的战略选择。 (节选自程广云《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下列关于“互联文化”和“贯通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互联文化与贯通文化是跨文化的两个方面,前者与国际化相对应,是一种“国际文化体系”,后者与世界化相对应,是一种“世界文化体系”。 B.互联文化和贯通文化本质上都可以看做是对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客观实在的交往关系的一种“理论抽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 C.互联文化肇始于美国,在美国文化体系中有大量的此类现象;而贯通文化发端于欧洲,欧洲文化尤其是欧盟的文化理念是其表现。 D.互联文化好比西餐的“拼盘式”风格,虽多元文化共存,但并未真正形成一体;贯通文化好比中餐的“烹调式”风格,各种文化彼此融会,真正形成了多元而又一体的局面。 解析:选C。C项,混淆概念,“欧洲文化尤其是欧盟的文化理念”并不是“贯通文化”的表现,而是“互联文化”的“前一方面”的表现。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跨文化是在同一文化共同体内部持续性生成、历时性演进的纵向运动过程和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开放性对话、共时性交融的横向运动过程中形成的。 B.全球化既可以理解为“国际化”,也可以理解为“世界化”。国际化是指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世界化是指超越民族国家的整合。 C.美国的文化体系是一种由多元文化混合而成的文化共同体,不同文化圈和亚文化圈保持着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但却始终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普遍的“共同文化”。 D.贯通文化中不同文化共同体在双边乃至多边互动过程中并不强调要达到互惠的最终结果,而是注重各文化间的交往程序与方法。 解析:选D。D项,理解错误,“并不强调要达到互惠的最终结果”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中说“贯通文化建立在不同文化共同体的互惠基础上”。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奥林匹克精神”是贯通文化的一种典型体现,因为它是在多民族、多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形成的,并体现了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文化精神。 B.欧盟的文化理念是努力在不同文化间寻求互动,达成共识,这与始终区分文化的“中心”和“外围”,强调“中心”与“外围”的对立的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有所不同。 C.互联文化强调文化的特殊性,其理念在于维护现有国际文化秩序;贯通文化则强调文化的普遍性,其理念在于超越现有国际文化秩序。 D.互联文化是比较现实主义的方案,贯通文化则是纯粹理想主义的方案,在当今全球格局中根本无法实现;因此我们应该把互联文化作为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战略选择。 解析:选D。D项与作者观点相左,作者认为贯通文化“是我们应对文化全球化的一种更合适的战略选择”。 三、语言表达 (2012·杭州二中期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画线处进行调整,使句子语意连贯,句式协调。 庄子(1)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受了他的影响,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嫉恶如仇,嬉笑怒骂;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他那(2)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深刻的思想,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 修改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正确顺序。首先通读语段,找出表述的主体:“庄子”和“中国知识分子”。根据语境可知,前面“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与后文“嫉恶如仇,嬉笑怒骂”和“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不对应,应调整语序。“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与“深刻的思想”语序不一致。 答案:(1)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冷静。 (2)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思想的深刻(或:恣肆的文笔,生动的寓言,深刻的思想)。 (2012·山东济宁检测)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最近我浏览你校网站,得知你们招聘语文教师,我决定应聘。我是XX师大中文系2012届本科毕业生,本人才华横溢,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教育理论知识积累丰富。现邮去我的相关资料,如有需求,请随时与我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你校”改为“贵校”;(2)将“才华横溢”改为“学习优异”;(3)将“邮去”改为“奉上”;(4)将“需求”改为“意象”。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