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 下列关于汉语虚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这几类。 B.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在句子中只是起辅助作用,增删不会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 C.使用虚词要注意虚词的特殊表意作用。 D.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会影响到句子意思的表达。 解析:选B。在词汇意义上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但在语法意义上,虚词有很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的”与“得、地”在汉语里读音相同,但用法不一样。 B.“的”可以放在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的标志。 C.“的”可以放在词或词组后边,构成相当于可以独立指代事物的名词的“的字结构”。 D.“的”可以单独表示带有肯定或强调的语气。 解析:选D。“的”表示带有肯定或强调的语气时,必须与“是”连用。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的天资并不算聪颖,但是平时学习很刻苦。所以,这次竟然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同学们知道后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B.全剧包括主角、配角在内共有40余人,很多人物有原型可考,每个人物的生命脉络都有完整的故事展现,即使是很小的配角,也不会仅仅走个串场便断了踪迹。 C.从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变身为“百家讲坛”上的主讲人,郦老师在接受采访时称这完全是件很猛然的事。 D.确实,山寨是一种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的表现,但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解析:选D。A.“竟然”表意外,不合句意,应删去;B.应为“再”;C.“猛然”为副词,此处应改为“突然”。 (2012·山东烟台一模)下面文字中画线的词语,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必须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填写在横线上。 记者从我市天文台中①了解到,日前,该台专家参加了②有关日全食工作会议,针对日全食过程有③可能出现的社会现象,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台长告诉记者,有一年德国某大城市上空出现日全食,由于④驾车者都停车观看,导致了1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将⑤全线瘫痪。因此,日全食期间的交通问题值得重视。此外,治安、卫生等问题也⑥很重要。 (1)不能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须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删可不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⑥ (2)①⑤ (3)③④ 二、语言运用 下面句子加点的虚词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理由。 (1)这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社会的一个成员。 (2)他的一生自然使我想起了《论语》中孔子同他的弟子的一段对话。 (3)在这条熟悉的林荫大道上,他偶尔碰到了自己在中学时代的同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两句正确,(3)句不正确。(3)中“偶尔”跟“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偶然”跟“必然”相对,表示“意外”,故应用“偶然”。 指出下面句子中虚词的位置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请改正。 (1)张大夫把病人的病情没有搞清楚就开处方,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他因为长得十分高大,所以老师每次都让他去参加篮球比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个句子中虚词的位置都不恰当。(1)句中的否定副词“没有”应该放在“把”字的前面。(2)句中的“因为”应放在句首,因为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  一、基础考查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国家主席胡锦涛30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讨会的法国总统萨科齐时说,中法关系________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2)你比他只是________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3)姚明在接受采访时说,这几天我______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解析:选C。“一再”“再三”,都指一次又一次。但前者侧重于“反复”之意,而后者着重于“重复”某项动作等。“多少”,可指不定的数量;“稍微”,表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常常”,一般指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且相隔时间不久;“往往”,表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下列各句方括号中的词语,必须删去的一组是(  ) (1)出人意料的,2012年4月份,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2)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学习社会,无论业余作者[或]专业作家都不可忽视。 (3)[从]上述事实说明,科学技术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 (4)著名文学评论专家李新宇说,那时鲁迅的杂文,其矛头多指向封建思想,[对]封建意识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A.(1)(2) B.(3)(4) C.(1)(3) D.(2)(4) 解析:选C。(1)句中的“的”构成偏正结构,使“下跌”成为主语,句子转为短语,意思就变了,必须删除。(3)“从……事实”是介宾短语作句子状语,而使句子缺少了主语,应去掉“从”,让“事实”作主语。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今年北方某省高等院校招生3万人,可使全省高考录取率(  )与去年持平。 (2)类似的事情在我们身边也(  )一次地发生,为什么至今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 (3)近年电讯事业发展迅速,大城市、中小城市,(  )偏僻的农村,居民普遍安装了电话。 A.大致 不止 乃至 B.大概 不只 乃至 C.大致 不只 以至 D.大概 不止 以至 解析:选A。大致:大体上,大概,大约。大概:大致的内容或情况;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不止:数量上的超出。不只:不仅仅。乃至:甚至。以至:多指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 下列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富的想象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受现实生活的限制。作者想象出来的情景、画面等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和可能存在的。 B.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C.在新春茶话会上,厂长们就目前的国企改革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D.因为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神舟”号宇宙飞船的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解析:选C。A项,“和”前后并不是并列关系,应改为“或”;B项,“即使”与后面的“但”搭配不上,从句意来看,这是一个转折复句,应将“即使”改为“尽管”;D项,是一个单句,不构成因果关系,应将“因为”改为“由于”。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退。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发人深省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语词破碎,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走向何处?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  ) A.汉语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 解析:选D。D项,汉语“广为传播,‘热’遍全球”,只能说明外国人对汉语的兴趣和重视,不能说明“汉语是我们真正的根”。 下列有关“汉语,我为你忧心”的原因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B.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而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生活中已全然消退了。 C.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的古老优雅的汉语,中国人使用起来却言不达意,书写语言失范,生活用词平庸乏味。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解析:选B。B项中把主观估计化为了客观实际。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令人叹惋。 解析:选A。B.汉语和英语并非此长彼消、相互对立的关系。重视母语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外语,按照文意,两者都要兼顾。C.“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说法绝对,推断无据。D.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原文无据,且说法错误。 三、语言表达 (2012·山东胶州期中)请指出下列各句中运用得不得体的词语,并加以改正。 (1)请问家父高寿?(寒暄用语)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涂鸦之作,敬请拜读。(赠书用语)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李和平先生敬启(信封用语) 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1)“家父”改为“令尊” (2)“拜读”改为“指正” (3)“敬启”改为“亲启” 下面是一条表示祝福的手机短信,但却让人看了觉得不舒服,请你更换画线部分的内容,使短信既保持形象生动的特点,又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 祝你:快乐像假货越来越多,苦恼像利息越来越少,收入像艾滋病涨势如潮,幸福像苍蝇紧紧围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祝你:快乐如山涧的溪流源源不绝,苦恼如雨后的乌云无踪无影,收入如春天的竹笋节节拔高,幸福如清新的空气和你相伴到老。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