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从童年的梦里醒来,年轻人有着遥遥的前程,遥遥的前程是一连串的远方。一切对他似是那么远,连死亡对他也是远的。也许他一无所有,却至少有一股澎湃的热血与勇气。也许他不知走向哪里,却有着走向远方的决心。远方也许是凶恶的敌人,但他依然向前。远方也许有暴风,有狂澜,但他依然把船向前驶去。远方也许像非洲的莽林,布满死亡,但他依然走近。远方也许是荒漠,但乐园是开拓了的荒漠,他要去,去那远方。还有什么喜悦比抵达梦土更使人歆羡?——那第一批到达新英格兰的清教徒,看到的梦土虽荒凉,却高兴得跪下来感谢上帝。也许他在远方造乐园,也许他又觉得老家是亲密的远方,也许他死在远方,也许他从远方回乡,也许他凯旋。即使手上一无所得,他的心里仍有收获:有一天,可以告诉别人,他曾去过远方,那很少人去过的荒漠! 幻想可以点缀生命,只是远方的云不能构成天空。向往可以活泼生命,但不是人生。我们总不能成天幻想远方,只是向往,只是想往,而抛弃现实。曾看过赛克爵士写的《探险史》,那是人类从古到今,用行动去实现抵达远方的奋斗记录。如果只是向往,远方依旧是远方,向往永不能成为历史。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天文学家,总是全神观望天空,有一次不小心跌到井里去了。他呼救后,邻人跑来,知道了他落井的原因,就跟他说:“你怎么只注意天上的东西而不注意地上的呢?”伊索这一则寓言,真的是要告诉我们些什么的。 醉看远山,远山更美。幻想使人沉醉,我们常醉看远方而自以为清醒。远方不一定如想象中的那么绮丽,或那么丑恶。如果前秦的军队走近一点,也许不会把草木误认作兵。如果我们登上了月球,也许发现它并不如远看时那么漂亮;那时反看地球,地球才漂亮哪! 无论我们到哪里,天空总在上面。远天的星辰以常年的静默逗人遐思。我们发现一颗星,却另有一颗星。如果人生是无涯的嵯峨山脉,那么活着就是一连串对远方的向往与朝圣,我们到了一个远方,却又有另一个远方在呼唤。无穷的远方,有限的生命,使人抱志饮恨。一个刚会走路,在生命黎明的小孩,也会有他的远方;一个走过长程,进入生命黄昏的老人,仍会怀抱着他的远方。多少英雄要以有限的生命去征服无穷的远方,但远方依旧微笑,而英雄却一个个倒下。圣海伦岛曾经是年青的拿破仑的远方,却也是老迈英雄倒下的孤岛。你,人生旅程上的英雄,有一天也会在远方的微笑里倒下——那不是悲剧,那是命运。 1.“如果前秦的军队走近一点,也许不会把草木误认作兵”,由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个成语?把它写下来,并解释这个成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草木皆兵:形容惊慌时疑神疑鬼,把两边山上的树木和茅草都误当成军队了。 2.年轻人有着遥遥的前程,通往远方的路上有荆棘,有坎坷,是什么鼓励他们奔向远方?仔细阅读第一段,分条简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澎湃的热血和勇气;②一往无前的决心;③对开拓乐园的向往;④抵达梦土的喜悦。 3.第二段中说“伊索这一则寓言,真的是要告诉我们些什么的”,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成天幻想而抛弃现实,离开了现实,理想就只能是泡影。 4.文中说“醉看远山,远山更美”,结合上下文,说一说这句话的深层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醉意朦胧、神智不清自然会对事物缺乏清醒的认识,此时的世界也就容易失去真实。结合上下文,不难看出作者是在提示人们:不能被幻想蒙住心智,在追求理想的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会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二、语言运用 5.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妖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所写句子要在前后内容上保持一致,如“花”对应“艳丽娇媚”和“芬芳四溢”,“树”对应“枝繁叶茂”和“挺拔秀颀”。 答案:(示例1)做山一样的人/不一定高大巍峨/但定要庄重挺立 (示例2)做水一样的人/不一定波澜壮阔/但必定清澈明净 6.(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作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的解题方法分三步:首先提取句子的主干及其直接修饰语,使之单独成句;然后对其他修饰语进行分析,使之单独成句;最后将分解出的句子合理排序。 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嵯峨 如切如蹉 灾殃 怏怏不乐 B.捍卫 悍然不顾 蜿蜒 剜肉医疮 C.笃厚 剑拔弩张 熏陶 号啕大哭 D.遐想 白璧无瑕 酒盅 蛊惑人心 解析:选A。蹉—磋。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10月2日上午10时,山东省图书馆的中文图书借阅区已经“满员”了,许多市民挑选了自己喜爱的图书,聚精会神地在知识的海洋中________。 ②青少年在遇到涉及民族团结等大是大非问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境内外各种分裂势力的煽动、________、唆使和利用,始终站稳立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③对于很多企业而言,物流问题已经成为其发展的________。 A.翱翔  蛊惑  桎梏 B.遨游  迷惑  束缚 C.遨游  蛊惑  桎梏 D.翱翔  迷惑  束缚 解析:选C。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遨游:指漫游、游历。蛊惑:指毒害;迷惑。迷惑:①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②使迷惑。桎梏:指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束缚:指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B.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 解析:选A。A项,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用在此句中适用对象错误;B项,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贬义词,适合语境;C项,少不更事: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符合语境;D项,讳莫如深:原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符合语境。 4.(2011·高考北京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解析:选B。 A项,句式杂糅。应去掉“造成的”或把“的主要原因”改为“主要”;C项,重复赘余,应把“最初”去掉;D项,成分残缺,“改善”缺少对应的宾语,可在“缺乏”后加上“的症状”。 二、阅读理解 (2012·山东青岛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江 河               徐 刚 ①大地有万类万物,其中最普通、最忙碌而又最神秘的,大约就是江河流水。草木枯荣,四时更替。飞鸟也,走兽也,熙熙攘攘的人群,无不需要驻足、稍息,唯独江河东去,不舍昼夜。假如追随一处流水,沿江而下,你就会知道,人永远不可能走在江河水的前面,但又总有波涛在你身后汹涌。所有的河流都会汇聚到一处边缘——海与陆的边缘,咸与淡的边缘,清与浊的边缘,又都毫无例外地扩散到四面八方。边缘其实就是一个集散地。 ②人在海边望海兴叹,江河源源涌入,海可以容纳多少水?江能够流出多少水?江河的奇异在于:我们知道它流向海洋,却很难目睹它的初始流出、源头何处。 ③几千年来,人们孜孜不倦地想象着、寻觅着江之源、河之源、水之源,其实就是生命对源头的呼唤。源头何处,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心结,因而那些探求源头的人,便是把一个民族的伟大猜想付诸行动的人。在历史的荒原中,探求的脚步已经深入源区,可是仍然说不清源头在哪里。直到一九七六年夏天,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江源考察队,爬冰踏雪五十一天,到达了长江源头,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沱沱河为长江正源。唐古拉山海拔6621米的主峰格拉丹东雪山姜根迪如冰川为长江发源地。 ④江源是冰川雪野,高耸于世界屋脊之上,圣洁庄严。那姜根迪如冰川融水的点点滴滴,便是长江的初始流出;或者说当冰川夏日消融坠落成流,一条大江诞生了。源区是如此宽阔。流出是如此细小!源区是如此荒凉,流动是如此安详!点点滴滴地流出,从小溪流到通天河…… ⑤金沙江还在青藏高原的通天河段时,水流澄明而清澈,宽阔而平缓,仿佛为伸手可及的蓝天白云所诱惑,不忍骤然急速离去,倒成了高原上饱经沧桑、深谋远虑的漫步者。 ⑥当金沙江进入川藏之间的山原地带时,面对横断山脉的阻隔,震怒于群山的桎梏而在所不惜地下切,寻觅,坠落,流动,并隐身于深切峡谷,自由于束放之间。 ⑦从曲麻莱到宜宾,是中国地形第一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形的突变,使一江之水爆发出无法比拟的激情,激活了每一个水分子的想象力,飞跃,奔突,坠落,切割,面对重重叠叠的大山,如斧如锯如齿如刃,把山岩咬碎锯裂,然后嵌进深沉幽暗的峭崖峡谷,闪烁着流动的光。 ⑧到云南丽江石鼓镇,金沙江突发奇想做了个一百多度的大转弯,这一长达370公里的大转弯,其直线距离只有36公里,便是“万里长江第一弯”。弯曲总是与力量和深刻度相辅相成。《易经》称:“曲则全。”江河无不多河曲,堪称典范。 ⑨假如说江河、流水亘古以来是世界的启发的话,那么我们迟早会面临这样的思考:直道是不是太多了?对弯路、弯曲的拒绝与贬斥,热衷于裁弯取直,到底是利还是弊? ⑩江河不会回答人类的问题,只是在流淌,或徐或疾。它到底要到哪里去?到底是从哪里来?如此的行色匆匆而又源源不绝,不能不使人想起:在大自然中,江河是有使命的,非同一般的使命,游走于消逝和创生之间的使命。但江河不说,涛声而已!流动而已! (摘自《散文选刊》2010年07期,有删改) 5.为什么说江河是“最普通、最忙碌而又最神秘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能力。注意本题需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将问题分解到所涉及的每一段落每一句中,从文章中可以得知,“最普通”是因为常见,“最忙碌”是因为不舍昼夜地流淌,“最神秘”是因为人很难目睹江河的初始流出、源头何处。 答案:①江河很常见所以普通;②江河不舍昼夜地流淌所以忙碌;③人很难目睹江河的初始流出、源头何处所以神秘。 6.请解释第①段中“边缘其实就是一个集散地”在文中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所有事物的发展均有一定的边界,这个边界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暂时停留而集中的地方,也是集中后必定会重新发展、发散的地方。 答案:所有事物的发展均有一定的边界,这个边界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暂时停留而集中的地方,也是集中后必定会重新发展、发散的地方。 7.文章第⑤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运用的能力。准确地判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易知采用了拟人及比喻的手法,主要是写江河温柔的一面与下文对比。 答案:使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江河和缓温柔的一面。为了与下文形成对比,以突出江河浩荡奔腾的一面。 8.文章说:“对弯路、弯曲的拒绝与贬斥,热衷于裁弯取直,到底是利还是弊?”对此,你怎样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及对主题思想的把握能力。本题主要是个人的观点,利或者弊都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利主要有可以缩短距离,更迅速达成目标;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科技水平;显示人类战胜自然的精神。弊可以从毁坏了大自然的原始美感,破坏自然平衡可能引发新的灾害,助长人类急功近利的心理的方面回答。 答案:(示例1)裁弯取直总的说是利。因为可以缩短距离,更迅速达成目标;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科技水平;显示人类战胜自然的精神。(示例2)是弊。毁坏了大自然的原始美感;破坏自然平衡可能引发新的灾害;助长人类急功近利的心理。 三、语言表达 9.(原创)为下列消息写则短评。(不少于50字) 4月1日在上海浦东机场,留日学生汪某因学费问题与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并对母亲连刺九刀,致其母胃、肝尽破。事后,汪某对自己的残忍行为这样解释:当时脑子一片空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留学生弑母利刃折射教育空白。行凶者的脑子里是不是一片空白,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接下来的调查处理也将给出答案。但这儿子雪白的利刃、母亲殷红的鲜血,爱与恨的交织,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却在提醒我们,在教育问题上,存在另一种“致命”的空白。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物质的给予不能取代心灵的呵护,成功的光环源自人格精神的光芒,这大概是汪某刺母利刃的寒光带来的理性之思。  10.看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画面描述:画面左面是一个早点招聘处,武大郎前去应聘,说:“我烧饼烙得好。”招聘人员一挥手说:“个子矮!!” (2)寓意点评:讽刺了某些用人单位只注重外表而不顾实际能力的不正常现象。 11.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在我国,生肖是一种文化,生活中许多常用语都与它有关系,例如,“杀鸡焉用牛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力气。又如,“________”,比喻________;再如“________”,比喻________。我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丰富多彩,以上例子可见一斑。 答案:虎落平阳被犬欺 英雄末路威风扫地 初生牛犊不怕虎 年轻人敢作敢为无所畏惧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