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考点分类突破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要把握好政府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这种治国方略也就是依道治国。 老子的无为而治或依道治国方略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把道作为治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老子说,要“以道莅天下”,要“执大象”“以为天下式”。二是要以人为本:“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三是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对于社会上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老子的主张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要像“天之道”那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四是严格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几个要点集中体现在老子的一句话上,这就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郭店简本《老子》)。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万物”主要是指万民,句中的“为”字有两个涵义:一是违逆广大民众的自然本性和愿望要求而强行宰制;二是对万民不是引导和辅助,而是包办代替。 综合分析老子关于依道治国的思想,可知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具有显著的区别。一是层次不同。依道治国所涉及的是国家的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所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问题,因而依道治国可以决定或影响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二是目标和目的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在国家基本制度的既定框架内,使广大民众循规蹈矩,从而使政权巩固,社会安定,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要使广大民众摆脱被任意宰制的地位,实现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相对自治。三是由此体现出来的治国方法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以统治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强调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创造条件让民众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虽然有着原则的不同,但我们不能由此就认为老子反对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反,我们从其强调以道修身来看,他是赞同以德治国的;从其强调对那些“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来看,老子也是赞同以法治国的。不过,他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方略是依据于“道”的,是与依道治国方略有机结合的。 依道治国的方略在汉初和唐初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出现了史称“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国泰民安局面。不过,汉初和唐初的“依道治国”只是在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精兵简政等方面采取了某些措施而已,与老子的依道治国所需要的政治基础和确定的目标相距甚远。 老子关于无为而治的理念,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批判地汲取其思想精华,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使其成为富有时代精神的政治理念。 (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12月27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无为而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一种治国理念,它原则上不同于儒家的以德治 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一种体现着高超政治智慧的治国方略。 B.“无为而治”也就是“依道治国”,它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是“道”, 这里的“道”体现着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认识,遵循着“自然无为”的原 则。 C.“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爱民之治,归结 一点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和百姓的自然本性,无为而无不为。 D.“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要求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 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政府不干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要求尊重客观规律,即依天道治国;同时 还强调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且强调了客观公正的理念。 B.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它以人为本,想百 姓之所想;对待百姓一视同仁,对于不公正现象,主张顺其自然。 C.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要求统治者守道、无为、好静、无事。为政 者自身纯正清净,百姓自然正直,为政者自身无欲,百姓自然朴素。 D.“无为而治”中的“无为”有两个含义:一是顺应广大民众的自然本性及 愿望,不强制;二是依道对百姓加以引导和辅助,不能横加干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依道治国决定或影响着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因为依道治国 涉及的是国家全局性问题,而后两者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问题。 B.依道治国的目的是实现百姓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相对自治,而以德 治国和以法治国的目的则是要求百姓遵从既定的规矩,从而稳固政权。 C.依道治国的治国方法是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 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则是以统治者为中心、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 D.历史实践证明,老子无为而治的方略,可以取得民富国安的大好局面,因 此我们当前的政府,也应逐步由以德治国、以法治国,过渡到依道治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龙年谈龙 韩山元 生肖中的龙,还有作为节庆表演节目的舞龙,仍旧保留在全世界的华人生活圈当中,它是华人传统民俗的一部分,而民俗又是十分顽强的文化现象。 从动物学的角度来看,世上根本就不存在龙这种动物。远古的恐龙,跟华人崇敬的龙,舞龙舞狮的龙,外形完全不同。龙是古代华夏民族(后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古人对图腾的崇拜与敬仰,就跟现代人对国旗国徽一样。图腾一词源自印第安语“totem”,意思是“标志”或“它的亲属”。上古氏族社会,人们以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动植物或自然物象作为本部落的标志,从而建立起认同感,加强凝聚力,于是就有了图腾。 在炎黄时代,氏族部落何其多,每个部落的图腾都不同。当各部落要逐渐形成一个华夏民族的时候,用哪一个部落的图腾作为全体共有的图腾都不行,那就需要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新图腾。怎么样的新图腾最能让大家心悦诚服呢?最好是将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地面跑的动物各取其一部分,组合成一种虚拟的动物,于是,就有龙的出现。两千年前汉代的王符称龙是“九似之物”,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大蛤蜊),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现代学者、诗人闻一多对龙做过深入研究,他说龙是以蛇为身,再结合多种动物而虚拟出来的。由此,我们不得不钦佩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与想象力,能把“陆、海、空”的动物综合起来,“集体创作”出这么一种奇妙无比的动物。 1970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过“C”型玉龙,后经考古勘查确认,这件玉龙距今5 000多年,但其造型简单,没有四肢,也没有鳞片。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45号墓发现了蚌塑龙虎,考古学家测定墓葬的年代在距今6 500年前左右,那是更早的龙的雏形。可见,龙的形象不是一开始就如王符与闻一多所描述的样子,它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再往深一层去想,龙的出现其实是一种妥协、让步与融合的产物,它能维系各部落的和谐。如果每个部落都坚持用自己的图腾作为各部落的共同图腾,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让步,那怎么能有龙这个共同图腾的出现呢?可见,要和谐就免不了妥协,没有妥协让步就不会有和谐,这不正是体现了中华民族注重与追求“和”的精神吗? 对龙的崇敬还表现在赛龙舟与舞龙等民间习俗中。据闻一多考证,赛龙舟是古代吴越(江苏、浙江一带)民间祭龙的活动,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舞龙则是起源于汉代,经历代而不衰。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体育与文娱活动。从唐代一直到现代,舞龙已是中国人逢年过节常见的体育与文娱表演。中国人出洋,又把这一习俗带到世界各地,妙的是,就跟赛龙舟一样,世界各地舞龙队伍,也有非华人参加了,民俗不分种族与国籍,这不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吗? 今天,全世界的华人还需要“龙”作为共同的图腾吗?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不过我们至少能看到,生肖中的龙,还有作为节庆表演节目的舞龙,仍旧保留在全世界的华人生活圈当中,它是华人传统民俗的一部分。 (选自《联合早报》2012年1月27日,有删改)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龙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和现代人对国旗国徽一样,古人对龙有着特殊的崇拜和敬仰之情。 B.龙是让华夏各部落都能接受、能让大家都心悦诚服的一种图腾。 C.将多种动物各取其一部分组成一种虚拟的动物,有广泛的认同感。 D.龙是把“陆、海、空”的动物综合起来,“集体创作”出的奇妙动物。 5.下列各项中,对龙的文化内涵概括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 A.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表明我们的祖先有着非凡的智慧和想 象力。 B.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和”的精神,赛龙舟与舞龙的活动也是文化交流的 纽带。 C.表明我们的祖先有着非凡的智慧和想象力,也架起了与世界各地文化交流 的桥梁。 D.表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和”的精神的重视 和追求。 6.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生肖中的龙和表演节目中舞动的龙都是世上不存在的动物,但它们是华人 传统民俗的一部分,是一种文化现象。 B.由河南濮阳较早发现的蚌塑龙虎,到内蒙古赤峰市发现的“C”型玉龙,表 明龙的形象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C.赛龙舟和舞龙起初都是祭祀活动,赛龙舟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而舞龙作 为一种体育和文娱活动最早始于唐代。 D.生肖中的龙和舞龙依旧是华人民俗的一部分,但今天却很难肯定地说全球 华人仍需要以龙作为共同崇拜的图腾。 参考答案 1.D [D项,“政府不干预”错,原文是“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 2.B [B项,“主张顺其自然”错,原文是主张“挫其锐……”。] 3.D [D项,“应逐步由以德治国、以法治国,过渡到依道治国”错,原文是:老子并不反对“以德治国、以法治国”。] 4.A [A项,只是说明古人对龙图腾的感情,并不是龙成为图腾的原因。] 5.D [D项,“非凡的智慧和想象力”是创造龙文化的前提,“文化交流”是龙文化的现实影响,都不属“龙的文化内涵”。] 6.B [B项,河南濮阳的蚌塑龙虎发现于1987年,而内蒙古赤峰市的“C”型玉龙发现于1970年,所以“较早发现的蚌塑龙虎”有误,应为“发现的较早的蚌塑龙虎”。]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