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安徽版 40分钟训练1 语言基础+默写+论述类文章阅读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埋怨 埋地雷 隐姓埋名 埋没人才 B.抉择 择不开 饥不择食 择善而从 C.炫耀 弦乐队 泫然泪下 头晕目眩 D.淬火 翠微亭 出类拔萃 形容憔悴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键词 穿流不息 暴殄(tiǎn) 蓦然回首(mù) B.口头禅 通货膨胀 不啻(chì) 弱不禁风(jīn) C.雷震雨 见风使舵 内讧(hònɡ) 不着边际(zháo) D.肇事者 相形见拙 栖息(xī) 否极泰来(pǐ)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当层层叠叠的葱绿涌入胸怀的时候,雪山突然从缥缈(miǎo)的云雾中显现,神秘如幻影,圣洁如处子,使你止不住地砰砰心跳。 B.大个子上飞机时一个趔趄(qiě),身体失去了平衡,眼看着肩上那价值不绯的新式摄像机就摔在舷梯上了。 C.目前的一些社会心态并不能令人乐观,一些有权有势的群体骄横(hèng)狂妄、肆无忌惮的心态有之,一些弱势群体自暴自弃、铤而走险的心态亦有之。 D.他通宵做噩梦,第二天早晨没精打彩,脸色苍白。他所去的那个地方,使他满心害怕和憎(zēng)恶。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梦魇 春风和煦 不可或缺 有志者事竞成 B.学籍 礼仪之邦 轻歌曼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忤逆 毛骨耸然 拭目以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什物 荆棘丛生 天随人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曾几何时,合肥以西为贵,“西贵”给予城西无比至上的荣誉。浓厚的科教氛围、优美的自然环境、“雅”的人文气质赋予了合肥西区无与伦比的身价,也使其成为合肥人置业的首选之地。挺拔秀丽的大蜀山,碧波荡漾的董铺水库,山水灵气孕育了城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科教城内高校林立,交通路网四通八达,既有都市的繁华,又远离人群的喧嚣。城西,以独有的静默姿态专享一方,展现出一个和谐优雅的人居环境。 A.曾几何时 B.无与伦比 C.得天独厚 D.四通八达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水球运动中,常常为了争夺一个球,几个运动员一齐钻进水中,于是,好几双胳膊在水里纠缠得不亦乐乎。 B.好一幅“梅花闹春”图,红色、粉色、白色梅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盛开争艳。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C.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有些企业可能没有应对经验,但可以向有经验的优秀企业邯郸学步,从而渡过难关。 D.我国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由于技艺拥有者的观念问题而只留给家人,但仍能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恶劣天气影响了北约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北约方面请求美国战机在短期内继续承担在利比亚的空袭行动,美国已接受这一请求。 B.4月14日,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全国排球联赛女排决赛阶段发生的球迷冲突事件作出回应,并宣布了处罚。 C.博鳌亚洲论坛目前已经成为亚洲以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 D.4月15日,由新华社承办的《辉煌“十一五”》大型图片展在安徽省合肥市久留米友好美术馆开幕。当天,有近千名干部和群众参观了展览。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复行数十步,______。土地平旷,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2)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天台一万八千丈,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长叹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4)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5)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6)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8)______________,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 文以人重还是人以文重? 罗志田 中国古人重立功甚于立言,两者兼具的读书人,或文以人重,或人以文重,却未必是自己的选择。 中国古人对历史人物的地位,有一评价次序,主张太上立德,其次立功,最后立言。所以《史记》中列传的首篇是《伯夷传》,讲述伯夷和他的弟弟叔齐的故事。两人反对周武王以方伯的身份领兵攻打其君主商纣王,到周武王灭商而成为君主后,他们遂不食周粟而饿死。这样在事功上没有多少表现之人,仍可因其人格力量体现的意义而纳入历史记载,并领衔《史记》之列传,可知古代的历史意义,不尽取决于事功。历史记忆的重要,体现在《易经》所说的“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不过,“德”既有跨越时空的通达一面,往往又是与时俱进、随地而异的。能历久不衰而长传的道德典范不多,因“立德”而青史留名的例子也很少。加以中国历代皇帝都想要作之君作之师,所以士人自然也多朝立功立言的方向努力。大体上,真能两者兼具的读书人,重立功仍胜于立言。 吴稚晖曾论历史人物说,“如以司马迁、司马光为譬,一是全靠一部《史记》,一是全不在乎什么《通鉴》不《通鉴》。又以苏轼、王安石为譬,一则有诗文集大见轻重,一则有同样的诗文集,丝毫在其人是非不加轻重”。简言之,司马迁和苏轼,更多是人以文重;而司马光和王安石,则其事功足以传世,其立言方面的卓绝,便不起决定作用。 吴氏一生历经求学、革命、为官、著书,立功亦复立言。观其于历史人物的见解,大致本乎立功、立言次序的古训,揭示出向以反传统自居的他,在安身立命处也深受传统浸润。复因其阅历丰富,老于江湖,故论事论人,眼光老辣,常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与吴稚晖关系不错的胡适,少时不仅有意“立功”,且也有“立言”之意,留学时即拟在诗文上下功夫。而其安徽同乡梅光迪,则希望胡适像韩愈、欧阳修一样不“以文士自居”。梅先生甚至说,“文以人重。文信国、岳忠武诸公,文章皆非至者,而人特重其文”;若事功不足甚至“大节有亏”者,其当世文名虽盛,却难为后人所记忆。故希望胡适“抱定为学之旨,读尽有用之书,而通其意,将来学问经济,必有可观”,只要坚持“以文、岳二公为师,不必求以文传,而文自传”。 立功与立言之间那种略带竞争的紧张,虽近代新人物亦不能免。史家蒋廷黻出身教会学校,又是留学生,然“上进”之心不弱。北伐后他曾以清华教授身份晋见外交部长,在办公室外静候数小时,而其兴不衰(若是他的清华同事陈寅恪,必早已拂袖而去)。据毛子水说,蒋氏晚年时李济曾问他:“廷黻,照你看是创造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还是写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蒋没直接回答,反问李济:“济之,现在到底是知道司马迁的人多,还是知道张骞的人多?” 司马迁和张骞的知名度,在不同的人中间是不同的。也不知道蒋氏心中究竟倾向于何人。或许他自己也是犹疑的,但他的选择是明确的——他不重快乐,而希望知道他的人多。从蒋氏的后半生看,他更多已弃司马迁而就张骞。不过,今日大家记得的蒋廷黻,恰是他或不看重的史作;而他曾向往的事功,则久已淡出我们的历史记忆。一个期望文以人重的人,最后仍不出人以文重之类,或许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吊诡? (文字有删改) 10.下列关于文中“文”与“人”的关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既重立功又重立言的读书人,最终会以“文”还是“人”而被世人看重,往往不以他们的选择为转移。 B.在王安石身上,“人”足以传世,“文”也堪称卓绝,但他名留青史的原因中,“人”的作用远大于“文”的作用。 C.“人”和“文”表现出的略带竞争的紧张关系,不仅体现在古人身上,就是那些近代新人物也难以摆脱。 D.在作者看来,创造历史是为“人”,写历史是为“文”,前者所获得的精神上的快乐当然要比后者多一些。 11.下列能证明“真能两者兼具的读书人,重立功仍胜于立言”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伯夷和他的弟弟叔齐因其人格力量体现的意义而被纳入历史记载,并领衔《史记》之列传。 B.吴稚晖评论历史人物认为,司马迁靠一部《史记》,苏轼凭借诗文集而扬名立万,更多的是人以文重。 C.吴稚晖一生立功亦复立言,因其阅历丰富,老于江湖,故论事论人,眼光老辣,常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D.史家蒋廷黻出身教会学校,又是留学生,然“上进”之心不弱;他的后半生更是弃司马迁而就张骞。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德”既有跨越时空的通达一面,往往又是与时俱进、随地而异的,因此能历久不衰而长传的道德典范不多。 B.最终的结果是“文以人重”还是“人以文重”往往取决于当事人“重立功”还是“重立言”的主观愿望,也受制于史学家的解读。 C.梅光迪认为,若事功不足甚至“大节有亏”者,其当世文名虽盛,却难为后人所记忆。他的观点很好地诠释了“文以人重”的观点。 D.蒋廷黻属于那种可以牺牲快乐、期望创造历史的人,与他的清华同事陈寅恪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 参考答案 1.D 解析:D项,都读“cuì”。A项,“埋怨”中的“埋”读“mán”,B项,“择不开”中的“择”读“zhái”,其余都读“zé”。C项,“弦乐队”中的“弦”读“xián”,其余都读“xuàn”。 2.B 解析:A项,“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蓦”应读“mò”;C项,“雷震雨”应为“雷阵雨”,“着”应读“zhuó”;D项,“相形见拙”应为“相形见绌”,“栖”应读“qī”。 3.C 解析:A项,砰砰—怦怦;B项,“趄”应读“qiè”,价值不绯—价值不菲;D项,没精打彩—没精打采。 4.B 解析:A项,竞—竟;C项,耸—悚;D项,随—遂。 5.B 解析:“无与伦比”是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比得上的。应为“与日俱增”。 6.D 解析:A项,“不亦乐乎”,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不能形容纠缠在一起无法摆脱,应为“不可开交”。B项,“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用于此不合语境。C项,“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项,“薪尽火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继承下去,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7.C 解析:A项搭配不当,“承担”和“行动”搭配不当,把“承担”改为“参与”。B项成分残缺,“处罚”后加上“的结果”。D项表意不明,“近千名干部和群众”表意不明。 8.答案:(1)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2)势拔五岳掩赤城 对此欲倒东南倾 (3)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解析:错字、漏字、加字,本句不得分。 9.答案:(1)哀民生之多艰 (2)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3)齐彭殇为妄作 (4)羡长江之无穷 (5)枯松倒挂倚绝壁 (6)此时无声胜有声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位卑则足羞 解析:该题中容易写错的字不多,选择最有把握的句子来写,注意不要漏字。 10.D 解析:作者对此并无定论。 11.D 解析:A项,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证明的是古人以“立德”为上;B项,吴稚晖所论及的司马迁、苏轼的例子并不能证明他们“重立功”;C项,这种表述与观点无关。 12.B 解析:“往往取决于当事人‘重立功’还是‘重立言’的主观愿望,也受制于史学家的解读”说法错误。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