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广东版 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讲 散文阅读  考题展示 (2012·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荷 叶 韩开春 ①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 ②但是,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残荷吸引,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反对贾宝玉拔除破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痴的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机缘在湖边的书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着石雕的窗棂,卧听雨打残荷,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③其实,我有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我读初中的时候,学生宿舍的后面就有一大片荷塘,每年莲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没人去管它,任由满塘的荷叶自生自灭。然而我终究只是个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样冰雪聪明,所以听雨打残荷的次数虽然不少,却从未听出过什么诗意。 ④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中午或是傍晚,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脚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或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太阳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 ⑤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起,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上那群嬉戏的鸭仔的样子,把鼻子一捏,头往下一低,便潜入水底,浮上来的时候,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了上岸,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有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样,顶着一片荷叶,手里端根树枝,一只眼闭着,煞有介事地一瞄,手指一勾,嘴里同时发出“叭”的一声。 ⑥少年的记忆,除了玩耍,大多数还是和味蕾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荷叶,也是如此。说到吃,必须提一下荷叶粥,这是我母亲夏天常做的,把新鲜的荷叶洗净,切成细丝,放点冰糖,和粳米一同煮,做出来的粥青白相间,颜色好看,味道也好,清香扑鼻,有清热解暑之功效。荷叶还可以包裹食物。我祖父有个习惯,赶集的时候带上一张荷叶,或干或鲜,随季节改变而有所不同,回来的时候,总会变戏法般从怀里掏出一只荷叶包来,里面包着的有时是几片卤猪头肉,有时是两根油条。他用筷子夹起肉丢进我的嘴里,果然是跟往常吃到的不同,肉香中夹杂着荷叶的清香。长大后读明清小说,见到许多关于市井场景的描写,我才知道,原来这用荷叶包熟食的举动并不是我祖父的首创。 (选自《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 2.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 3.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中,“我”都见到了残荷,感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考向分析 广东自实行新课改高考模式以来,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都是小说或散文,2007、2009、2011、2012年考查了散文阅读,分别为迟子建《泥泞》、张炜《耕作的诗人》、陈秉汗《严冬海猎》、韩开春《荷叶》,都是中国作家作品;2011年取材于广东作家,地方文化特色浓郁。从命题实际来看,几乎涵盖了考纲要求的所有考点,因此,复习的面要全,要广。  【例题1】(2011·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严冬海猎 陈秉汉 ①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严寒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多了酒,醉醺醺地没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 “海龙——”海滩那边传来渺远的呼唤声。 “哎——”礁石上赤条条地爬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迅速穿上一件赤褐色的旧衣服。衣服又宽又长,过了膝盖,袖口还卷了几卷,分明是他爸爸穿过的。 一年四季,海龙喜欢在这里洗澡、潜水,即使这样的鬼天气也不例外。现在正是尖头鱼最肥最值钱的季节,海龙的爸爸有一种祖传捕鱼绝招,越是天寒地冻效果越好;深夜走到沙滩,仰头喝下一瓶酒,脱下衣服,跳进海里,尖头鱼便迎着热气游过来……可是爸爸出海,妈妈就心跳。所以爸爸不让海龙学这种原始的捕鱼法。但海龙觉得有趣,几次要跟着下海,被爸爸骂回来,最近爸爸连续几个晚上下海捕鱼,风寒侵入肌体,生起病来,家里仅有的一点钱在药煲里化作一缕缕轻烟,欠下一屁股债。年关在即,爸爸躺在床上发愁。 听到妈妈的喊声,海龙跳下礁石,赤着脚板,沿着沙滩走回来。 一家人正围着低矮的桌子吃晚饭。爸爸舀了一碗粥汤,弓着腰,埋头就着番薯艰难地咀嚼吞咽,不时停下来咳嗽。有时咳得喘不过气来,妹妹便给他捶捶腰背。 海风穿过破屋石缝,像吹箫一样呜呜响。爸爸说:“阿龙,天气这么冷,别去耍海水了,弄出病来怎么办!” “浸浸海水少生病,邻居老叔说的。”海龙抓了一个番薯端着碗到屋外吃,看看海边的天色变化。 天黑下来,爸爸咳嗽着躺下,妈妈和妹妹也上床睡觉了。海龙装做睡着的样子,等爸爸的咳嗽和呻吟声渐渐静了,才蹑手蹑脚溜下床,溜到门外。 大海一片漆黑。墨蓝的苍穹缀满星星,洒下淡淡的星光。海滩像一片蒙蒙轻雾。海龙全副武装,用尖担挑着渔篓、干柴捆,快步向海滩走去。他那稚嫩的脸蛋此刻十分凝重黯淡,和夜色融成一体。他不会喝酒,掏出两个还有些烫手的番薯,拍掉草木灰,连皮吞进肚里。他把尖担插在潮水线上,爬上礁屿,解开柴捆,划了几根火柴。柴枝熊熊燃烧起来,照得海面红光闪烁。他脱下衣服,迅速溜下海里。深夜的海水不同白天,像冰窖一样。海龙感受到裂肌砭骨的寒冷。他没有反悔,没有退缩——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他咬咬牙,挥动双臂,捞起海水擦擦身体。敏感的尖头鱼已经感受到一团热气,笨拙地迎着热气游过来。海龙激动得心怦怦跳,忘记了寒冷,牙齿叼着鱼篓,双手左右开弓,左一条右一条,像捞漂浮在水里的萝卜,一一把它们丢进篓里。 海潮不断上涨。海龙随海水不断上浮,到插尖担的地方,鱼篓满了。要是爸爸便立即上岸小跑回家,钻进孩子们用体温焐热的被窝……不!此刻礁屿附近的尖头鱼还很多,他太舍不得离开了。可是鱼篓满了,没地方放呀!他爬上礁石,添了柴火,拿过裤子,用石头把裤带砸成两段,一段把裤角扎牢,把篓里的鱼倒进去,再用另一段扎了口。海龙带着鱼篓又一次溜下海里,身子接触到密密麻麻滑滑溜溜的尖头鱼。他激动得热血沸腾,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困乏。抓鱼的动作越来越快……他干狂了,干傻了,恨不得把海里的尖头鱼都抓进自己的鱼篓里。 后半夜,爸爸醒来发现海龙不见了,赶紧和妈妈向海滩寻来,一脚深一脚浅,跌跌撞撞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妈妈一个踉跄,脚下好像绊着什么,软绵绵的,只见海龙光着屁股,倒在地上,旁边的担子一头是渔篓一头是用裤子改装的袋子,都盛满银晃晃的尖头鱼。妈妈搀扶着海龙,爸爸挑起担子,一步一步走回家里。 海龙清醒过来,喝下一碗热水,钻进妈妈妹妹的暖被窝,冰冷的身子接触到妹妹,妹妹惊醒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说:“哥哥捡来好多好多的鱼哩。”妹妹揉揉惺忪睡眼,见地上许多尖头鱼,不禁破涕为笑。刺骨的寒风发出尖厉的哨音,穿过小屋的石缝溜走了,②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热点题型一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如: 1.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本题两处画线部分分别在一首一尾,是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同时又都是景物描写,所以要结合景物描写在文章首尾的作用来答——这恰好就是题干“作者的描写意图”(意图就是目的或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①交代时间、地点、环境;②塑造人物性格;③揭示人物心理活动;④渲染环境气氛;⑤推动情节发展。 开篇的景物描写是:天空闪着寒光、海面弥漫雾气、夕阳没入暮霭、海湾冷冷清清——突出气候的寒冷。结合下文海龙下海捕鱼的描写,可知目的是暗示捕鱼环境的恶劣,为后文写海龙下海捕鱼作铺垫。 结尾的景物描写突出了大海的平静与安宁。海龙为了家庭,冒险下海捕鱼,最终安然无恙回到家,让忧虑焦急的父母安心,也解了家庭的燃眉之急,一家人又回复了安宁。描写大海的平静,就是暗示一家人经历了惊险之后的安宁。 参考答案:第一处:渲染气候的寒冷,暗示捕鱼环境的恶劣(海龙一家生活的艰苦)。或:渲染气候的寒冷,为后文写海龙下海捕鱼作铺垫。 第二处:通过描写大海的平静,暗示海龙捕鱼的成功和他的满足感。或:通过描写大海的平静,暗示海龙捕鱼惊险过后家中的安宁与温馨。 技法解密1.分析作品结构:散文的结构是指文章线索和材料的安排顺序,即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散文有形散神聚的特点,线索在散文构思中的作用尤其突出。线索一般有人物、事物、感情等,如上文就是以主要人物海龙的“行踪”为线索结构全文,全文众多零散的材料就由这根线索贯串起来了。因此,分析散文的结构,要紧紧抓住线索这一要素。 2.概括作品主题:散文的主题就是散文的“神”,散文的线索将众多与中心有关的、零散的材料贯串起来,凝结为散文的主旨。所以概括散文的主题需要概括段意,再将所有段意提炼成一个集中的思想。 热点题型二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如: 2.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两个原因。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答案设置也不要求全面解答,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因此,本题也鼓励考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首先,要抓住有关海龙的描述,例如下海捕鱼的描写;然后,探究海龙为什么要下海捕鱼;最后,将探究结果概述出来——为了解决家庭的困境(对家庭困境的体察)。又如:抓住不畏艰险、坚持捕鱼的相关描写,探究海龙为什么要这样做,概括出相关的原因——父亲的影响、平时的磨炼、顽强的意志等等。 参考答案:①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如爸爸不许海龙学捕尖头鱼,妈妈为爸爸出海担心,妹妹给爸爸捶背,爸爸妈妈寻找海龙,妈妈安慰妹妹。②海龙对家庭困境的体察。如爸爸生病不能继续下海捕鱼,爸爸治病欠下债,家里没钱过年,一家人粗劣的晚饭。③自身顽强的意志及平时的磨炼。如海龙下海捕鱼,在冰冷海水里没有反悔、退缩;海龙平时不惧寒冷,严寒的天气也下海洗澡、潜水。④父亲的榜样力量对海龙的影响。如海龙几次要跟爸爸下海,自己捕鱼之前模仿爸爸让身体变热,捕鱼时想到“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 技法解密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需要注意以下技巧。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文学作品的意蕴,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民族心理,主要指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特点,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在作品中基本上是一个整体,以统一的形态出现。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一般从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及个性特征、个性倾向性等方面入手。这里强调的是“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就是辩证地看待文学作品形象,分正面反面(侧面)、主要次要、主观客观、现象本质、基础发展等等,多角度、多层面地发掘。如上例从“①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②海龙对家庭困境的体察、③自身顽强的意志及平时的磨炼、④父亲的榜样力量对海龙的影响”等角度去回答,只要有两个角度就行了。 2.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主要看考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能否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与文本相似的阅历、阅读体验等),有所发现,另辟蹊径,对文本提出独到的认识,有所创新,展示思维的创造性。如认识上例“父亲的榜样力量对海龙的影响”,如果考生的父辈中也有类似的人,则答题会更有感悟和灵性。 【例题2】(2009·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耕作的诗人 张 炜 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想象他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也许这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在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一个耕作的诗人。对于他,稿纸和土地一样,笔和犁一样。于是他的稿纸就相当于一片田园,可以种植,可以催发鲜花、浇灌出果实。在这不息的劳作之中,他寻求着最大的真实,焕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激情。离开了这些,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只能如此。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他在它们中间。①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诗人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树林中那个简朴的坟墓。那是他最后的归宿。安静的树林、坟墓,都在默默昭示着什么,复述一个朴实而伟大的故事。这个故事不可能属于别人,因为这个世界上仅有一个角落,埋葬着一个耕作的诗人。 托尔斯泰的故事差不多等于大地的故事。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于是,他的情感就更为朴实和扎实,精神与身体一样健康。这就启示我们:仅仅是为了保持这种健康,一个写作者也必须投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这是不可偏废的重要工作。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绝然分开。偶有一点劳作,也像贵族对待乡下的粗粮一样,带出一份好奇和喜悦。今天,也恰是这种可恶的姿态阻止我们走向深刻,走向更深广和更辉煌的艺术世界。我们只能在一些纤弱和虚假的创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 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遮盖,完全溶解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隙,在喘息的时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刻,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非凡的发现。这种状态能够支持和滋养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他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舍此,便没有任何大激动,人的激动。 托尔斯泰的鼻孔嗅满了青草和泥土的气息,两耳惯于倾听鸟雀以及树木的喧哗,马的喷嚏,还有其他四蹄动物在草丛里奔走的声音。黎明的空气中隐隐传来了田野的声息,空中连夜赶路的鸟儿发出悄然的叹息,还有远方的歌手、农妇的呼唤、打鱼人令人费解的长叫……他眯着眼睛望向遥远的田野,苍茫中费力地辨识着农庄里走来的那个黑黢黢的高大汉子,还有他身旁的人:那个孩子、那个妇人。晨雾中,淡淡的光影里闪出了一头牛、一只狗、一群欢跳的麻雀。有人担来了马奶,原来是头上包着白巾的老妇人用木勺敲响了酸奶桶,她小心的充满溺爱的咕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②他转过身,脚下那双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 他的去世也令人难忘。那也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 深夜,老人乘一辆马车,抛却了自己的庄园,要奔到更遥远更苍茫的那片土地上去,与贫穷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仅仅走到了一个乡间小站就躺倒了。寒冷的车站上,一个伟大的生命临近了最后一刻。 这一刻向我们诠释了诗人的一生。 (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节) 热点题型三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如: 1.文中画线部分①中的“它们”指什么?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包括两类:一是重要词语的含义,二是重要语句的含意。重要词语的含义,一般指词语的指代义、隐喻义、象征义等。①中的“它们”考查的就是指代义,指代义一般是指就近的上文相关内容。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的寓意,是考查词语的隐喻义、象征义。文本中“他转过身,脚下那双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是个虚拟的动作,其实是形象地强调托尔斯泰与农人打成一片,身体力行、亲自从事日常的劳作,在劳动中感受生命,捕捉灵感,从事文学创作,从而取得辉煌的文学成就。 参考答案:(1)“它们”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等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2)“踩出深深的凹痕”寓意是托尔斯泰深深地扎根于土地,踏踏实实、身体力行地从事日常的劳作,创作了大量反映土地和农人生活的作品,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辉煌成就。 技法解密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需要注意以下技巧。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包括两类:一是重要词语的含义,二是重要语句的含意。(1)重要词语的含义,一般指词语的指代义、隐喻义、象征义等。指代义一般是指就近的上文相关内容;隐喻就是隐含的比喻,也就是暗喻;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隐喻义、象征义都需要深入理解文本,抓住隐喻的本体或事物的特殊意义。(2)散文中的重要语句的含意,一般有基本含意、深层含意和言外之意之分。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一般指深层含意和言外之意。深层含意指一些哲理意义、隐喻意义(象征、比喻、双关等),要在把握全篇主旨的基础上去理解;言外之意要根据具体语境与说话人的用意来理解。 2.散文中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一般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手法三个方面加以赏析。如2010年湖北卷熊召政《烟花三月下扬州》第18题:“作者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第④段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第⑤段涉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这里只分析第⑤段。第⑤段文本是: 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手法等方面加以赏析:多引用古诗和四字词语,如“烟花三月下扬州”“秋尽江南草木凋”“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整句和散句交错使用,如“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参考答案:多用古诗和四字词语,整句和散句的交错使用,言辞清丽,格调典雅。) 热点题型四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如: 2.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是指托尔斯泰甘当农民,与农民打成一片,身体力行、亲自从事日常的劳作,在劳动中感受生命,捕捉灵感,从事文学创作,从而取得辉煌的文学成就。作者的创作意图应该是批判当下纤弱、虚假、远离生活的创作风气,号召中国作家向托尔斯泰学习,学习他在劳动中感受生命,捕捉灵感,从事文学创作的创作态度,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文风。 参考答案:(1)“耕作的诗人”是对托尔斯泰创作与人生的概括与评价,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与认同;(2)表达作者扎根大地、融入人民的创作观念和人生态度;(3)表达了作者对其他某些作家的批评以及对当今中国文坛的不满。 技法解密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需要注意以下技巧。 作者的创作背景有宏观、微观之分,宏观的创作背景指时代背景,包括当时的政治格局、社会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微观的创作背景指作者当时的心境、影响心境的主客观因素和创作意图等。作者的创作意图指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该作品,其用意是什么,要达成什么样的社会效果。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分两种情况,对著名作家,尤其是课文涉及过的作家如鲁迅、史铁生、高尔基等等,要做到知人论世,大致了解其身世经历、代表作品、文学风格、文学成就等;对陌生作家要善于揣摩时代背景,从文本中把握当时的政治格局、社会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因素,根据作品来分析其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例题3】(2007·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泥 泞 迟子建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 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濛濛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热点题型五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如: 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能力。“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是个独句段,答案要求陈述其原因,就是对上下文意的理解概括。上文有“当然,更热爱它们(雪)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的概括;下文有“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泥泞)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等有关“泥泞”的评述。 参考答案:因为泥泞带来了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泥泞诞生了“跋涉者”,“泥泞”使人自然回忆起民族艰辛的历史,“泥泞”使人自然想起土地的广博与祖国的含义。 技法解密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需要注意以下技巧。 “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作者对人生价值、时代精神、人文情怀、道德情操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的认定。 “作品表现出来的审美取向”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对正义光明的歌颂赞美,对黑暗邪恶的鞭挞批判,对弱小者的悲悯,对恃强者的憎恶等艺术美感的取向等等。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是文学文本阅读的较高要求,需要学生积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比较高雅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去评价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才是有可能的。  典型试题 (2012·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两个老人 陈 毓 我外公看一盅酒的眼神,一个字形容:贪。准酒鬼这词,送给他,我看合适。 酒醉心里明,这话大概是真的,要不酒醉后摇摇晃晃、站脚不稳的我外公,怎能准确找到我的学校,站在我的教室门口,直声呼喊我的小名? 渴望有个地洞钻,就是我那会儿看见这样一个外公的心情。 我的班主任,故意装模作样地问:这是谁的家长啊?请站起来认领!我的羞愤抵到墙角了,我冲出教室,耳朵里是躲不掉的猛追上来的同学的哈哈笑、老师的呵呵笑,最后只剩下我那沉陷在酒精中的外公嘶哑的、咬字不清的呼喊声:你跑忒快我怎赶得上?你这昧良心的女女,嫌我给你丢脸了,忘了我疼你! 我终于停步,等他,看着他几欲倒地,又歪斜着努力站稳,终于还是扑趴在地上,他嚅嗫挣扎,终归没能把自己撑起,让我无端联想朱自清《背影》的父亲,那个爬月台时难以爬上的笨胖的身躯,不雅,难堪。我忍着气,走过去,半拽半拖地把眼前这个瘦小的老头拎起来,让他的重量放到我的一个肩上,驾着的感觉,我一瞬间就懂了。 走出学校操场,是一段煤渣铺成的窄马路。煤渣小路蜿蜒穿过阔大的玉米地,现在是中午,若是晚上,走在这样的路上,需要点胆量。我外公也是这么想的吧,反正只要轮到我值周,我外公就会多走两里地,等在煤渣路的一端。远远看见一个黑影子,烟袋锅的火星一明一灭,那火星是属于我外公的。 猛然闪现在心中的这个黑影子在这一刻平息了我心中的恼意,我努力忍受外公的酒气,慢慢地扶着他走上河桥。看着河里翻腾的浑黄的河水,一个念头堵在心中:为什么外公总要喝醉?不醉不行么? 外公每次进城必要喝醉,每次酒醒都跟外婆解释:遇见以前店里的老伙计,哪有不醉的理! 以前外公是开染坊的,在城里,很是风光了些日子,据说美妾都娶了一个。我有次大胆问外公美妾的往事,心怀了挨耳光的准备,不料他倒洒脱:哪里是妾,是正房!不会生养嘛,才被家里逼迫着休了嘛。休了前妻的外公娶了方圆几十里闻名的程先生的女儿。程先生的女儿就是我现在的外婆,这会儿她坐在干燥的炕头,见我掮着酒气熏熏的外公回来,一点不抱怨,笑眯眯地:死老头子又喝醉了!进城就喝醉!喝醉就辛苦我女女!外婆赶两步把外公接过去,帮外公脱鞋抹袜,扶外公躺平,热水袋子也暖在外公脚下了,嘱咐都小声说。 外婆这时候点着她那双残脚,不紧不忙地去给外公生火做饭了,永远是姜丝萝卜丝豆腐丝白菜丝的疙瘩汤,外婆说,喝醉的人酒醒后喝上一碗这汤,不伤胃,不烧心。 说起远近闻名的程先生的女儿,闻名的理由就是他那个先生爹不准她缠脚,外婆缠一次,她爹喝令放一次,三缠三放之后,我外婆的脚彻底残了。外婆一生都认为一个携带着一双大脚的女人,且是半残的脚,这个女人就是丑女人。当年嫁不出去的我外婆打好了当一辈子老处女的准备,没料想休了不会生养的媳妇的我外公来娶她,即便自己从城里嫁到了山里,心里却是感激的。这感激嫁接在另一个女人的痛苦上,使得外婆觉得她的感激需要噤声。 被外公休了的女人后来占有了外公的染坊,这是外公的赔偿,所以我外公每次进城都醉,我外婆总以为是外公的良心逼迫外公醉酒,所以外婆从不拦挡外公进城,不阻挡外公喝酒。 后来孩子们大了,弃了山里的老屋。搬到川道来住,我外婆甚至把自己变成了外公的同好,外公喝酒的时候也给外婆半杯。老头一杯,老太半杯,我这两个祖先半辈子的早上都是这样开始的。 外公走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梦见外公给她说话,嘱咐外婆要叫孩子们在他新屋前栽迎春花,外婆梦中答应了外公,就走出了梦境,正枕上纳闷,想外公在哪里有了新屋,只听见脚下一声紧似一声的我外公的呼吸声,外公晚年患有哮喘,外婆惊慌地爬过去看,就见外公给她眨巴了三下眼睛,头一歪,就去了。 外公是八十四岁去的。外婆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你们都别嚎,我明年也要去的。大家算一算,外婆这年正好七十二岁。 外婆如她预言的那样,果然在满七十三岁的那年去了,从容,如归。外婆是在腊月天去世的,送她去墓地的人都看见外公外婆坟头的迎春竟然爆出了星星点点的黄,走在黑漆漆的人群里,我第一次觉得,死亡原来也有温暖的意味。 (选自陈毓的博客,有删改) 1.看到外公的醉相,“我”为何会“无端联想朱自清《背影》的父亲”?(4分) 【学生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卷扫描 2分示例:①醉酒后的外公摇摇晃晃,站脚不稳,扑趴在地上挣扎,与《背影》中那个爬月台时不雅、难堪的姿势十分相似。②作者对于外公的感觉与朱自清《背影》中主人公开始对父亲的感觉相似,有羞耻、失望之情。 1分示例:①外公喝醉之后站立不稳,笨重、摇摇欲坠,酷似《背影》里的父亲攀越月台的动作;②外公接“我”放学,是“我”的亲人,对“我”就如同慈父一般,令“我”联想到《背影》里的父亲。  名师点评 2分示例:对于第二点情感内涵的原因很明显没有读解出来,故扣2分。1分示例:从整个答案来看,能够看出“父亲”和“外公”的相似之处,但是表述严重不准确,对文本读解得不够认真仔细,故只能得1分。  答案修正 ①“外公”此时的形象就如朱自清“父亲”在爬月台时那样的不雅,那样的让“我”难堪;②外公“不雅、难堪”形象的内里,也如朱自清“父亲”一样,有一颗疼爱“我”的滚烫之心。  2.请分点概括外婆形象的特点,并就其中一点作简要分析。(5分) 【学生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卷扫描 4分示例:外婆是一个勤劳、很会照顾人、体谅人(2分),和蔼可亲、怀有感恩的心、乐观开朗的人(2分)。 3分示例:外婆是一个传统、爱自己丈夫(2分)的妇女形象。(1分) 2分示例:外婆是一个善良(1分)、勤劳、体贴(1分)、贤惠、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人。 1分示例:文章中的外婆善解人意、温柔、照顾家人周全、善良。 0分示例:外婆是一个脚残、自卑、慈祥的人。  名师点评 4分示例:从文章中“外婆这时候点着她那双残脚,不紧不慢地去给外公生火做饭”等细节描写可以看出外婆很细心,很会体谅丈夫,很会照顾人。3分示例:外婆看到酒气熏熏的外公不仅没有抱怨,还帮他脱鞋抹袜,还给外公做饭,没有任何的抱怨,可见外婆很爱她的丈夫。2分示例:外婆深受封建思想的残害,深受封建思想使她失去了自我,没有主见,可见当时对妇女毒害的严重性。  答案修正 形象概括:外婆是一个关爱体贴家人、知恩图报、宽容大度、以平常心看待人生的传统妇女形象。(3分)分析示例(选以上任何一点展开分析,满分2分) [示例1]关爱体贴家人:丈夫每次喝醉酒回来,她不但毫无怨言,而且还悉心照料——帮丈夫脱鞋抹袜,拿热水袋为丈夫暖脚,赶紧生火煮醒酒汤,说话也低声细气。(2分) [示例2]知恩图报:由于外公娶了她,使她不至于嫁不出,因此她心存感激,一辈子都悉心照顾着外公。(2分) [示例3]宽容大度:她认为自己的婚姻是嫁接在丈夫和另一个妇女的痛苦之上的,因此,她对丈夫经常进城,并且进城必喝醉酒的举动能够宽容体谅,从不阻拦、埋怨。(2分) [示例4]以平常心看待人生:她能坦然对待生死,要后辈们不必号哭。(2分)  3.文学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形象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能在整体中发挥作用。请以文中的“我”为例,从内容或结构方面简要阐述以上观点。(6分) 【学生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卷扫描 4分示例:“我”这一人物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细致描绘了“我”所看到的醉酒让人羞愧又惹人怜的外公形象,生动而饱含情感,从侧面表现了主人公外公的生活常态;而在“我”心中闪过外公在夜里等“我”的身影与瞬间平息恼意时,又从侧面表现了外公对外孙女的体贴关爱,表现了老人的仁厚善良及作品“爱”的主题。 3分示例:文中以“我”对两位老人的描述为出发点,以“我”为线索,引出对外公的描写,表达“我”对外公的爱。 2分示例:文中以“我”的角度叙述外公外婆,抒情更亲切直接真实,也更好地将外公外婆的形象表现出来。文中借外公接“我”放学时“我”的情感变化反映出外公好酒、瘦小的形象特点。“我”在内容上是便于抒情的。  名师点评 4分示例:此答案是从“内容”的角度,“我”的“作用”没答,从外公“形象”的角度分析2分,从作品的“主题”角度分析2分。3分示例:此答案是从“结构”的角度,“线索”2分,答出引出“外公”但没分析具体怎样引出外公1分。2分示例:此答案是从“内容”的角度,只答出了通过“我”塑造了外公的什么形象,2分。  答案修正 内容方面:“我”虽然不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但却是人物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展现作品主题重要部分。作品正是通过“我”与外公的关系,展现他那“准酒鬼”的形象和对“我”的疼爱。也正是这既令“我”丢面、难堪,又让“我”感动、感激的矛盾冲突,塑造了一位立体而真实可感的外公形象,并进而揭示了“幸福总是有缺陷的”(或“要懂得在缺陷中发现美”)的作品主题。 结构方面:“我”在作品的结构上起到线索的作用。作品先通过“我”,介绍出外公,写出了外公的“准酒鬼”形象和对“我”的爱;再通过“我”探寻外公爱喝酒的原因而带出外婆的故事。作品就这样通过“我”的联结作用,使外公、外婆两个人物及其故事浑然一体。  易错警示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易错点是: 散文形散神聚,人物、事物、感情等线索在散文构思中的作用尤其突出,但学生抓住线索这一要素分析散文结构的意识不够强,而往往习惯于运用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的一般套路。 2.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易错点是: (1)对“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等概念认识似是而非,理解不透彻,影响了答题的准确性。 (2)答题角度不够熟悉:“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就是分正面反面(侧面)、主要次要、主观客观、现象本质、基础发展等等角度和层面看待文学作品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一般从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及个性特征、个性倾向性等方面入手。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主要问题是:学生不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来帮助理解题意,将文本内容看成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对象,难以对文本提出独到的认识,难以创新。 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易错点是: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主要是对重要词语的指代义、隐喻义、象征义,对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言外之意等分辨力差,不能根据具体语境与文章主旨来理解。 (2)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散文的语言艺术一般是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手法等方面加以赏析。修辞手法最容易辨析;词语运用需要明辨其特点(动词、形容词、叠词、副词、拟声词等等),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表达效果;句式选择则有设问句、反问句、长短句、整散句等等。但学生往往缺乏这些基础知识,需要温故知新。 4.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易错点是: (1)对课文涉及过的作家不善于联系所学,做到知人论世,大致了解其身世经历、代表作品、文学风格、文学成就等——而这些对于答题会很有启发。 (2)对陌生作家更不善于从文本中揣摩时代背景,把握当时的政治格局、社会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因素,不善于根据作品来分析其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学生往往是胡言乱语。 5.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易错点是: 学生没有能力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较高雅的审美情趣、审美视角来评价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所以需要积极地培养相关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消 失 马国福 去年的一个春日下午,我约朋友们到家里喝茶。我们坐在阳台上,就着茶,透过落地玻璃窗,赏着不远处的一片农田,田里的油菜花肆意汪洋,在春日的阳光下无羁奔腾。大片的油菜花,仿佛带上了王冠,穿行在春天的检阅台,视察眼前的仪仗队,浓艳中有一股王者之气,凛然、亲和又不可侵犯。 有个朋友说,用不了多久,这油菜花,这块地终将消失。 一年后,还是在一个春天的下午,我约了朋友到家喝茶。还是在同样的阳台,透过窗子,我们再也看不到去年那样汪洋的油菜花了。去年的那片土地四周已经被围墙围起来,农田中央插着十几架打桩机。几辆挖掘机像蛮牛一样,霸气十足,冒着黑烟挖掘着泥土。不远处已经有数十幢高楼拔地而起,主体已经结束。被围墙围起来的农田里还没有打桩的地方,有油菜花孤零零地开着,分布在打桩机的周围。 朋友说,油菜地果然消失了。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土地却不再是往日的土地。不多的油菜花没有了往日的王者之气,很容易让敏感的我想到一个词:残喘。这个词,总是用来形容那些弱势群体,但我用这个词来形容一片土地,形容一片土地上无辜的花,实在有点儿残忍。我很清楚,用不了一个月时间,油菜花还没有完全结出饱满的菜籽就会夭折。取而代之的将是钢筋、水泥、电线杆、机器、噪音、商铺。想到这里,我有点儿伤感,有点儿沉重。 商业的触角伸到哪里,哪里的美就会被扼杀。机器的轮子转到哪里,哪里的安静就会被戕害。开发的红头文件发到哪里,哪里的土地就会被刺伤。房子越建越高,自然的美就越来越矮;现代文明的铁塔越立越多,天籁和安详就越来越少。 春天里,我和朋友们喝着新茶,谈论春天里美好的事物和不美好的事物。内心波动的那份静谧因为一串串沉重的打桩声而支离破碎。油菜花谢了,我们的心也跟着慢慢空了。新生的事物取代往日的美好,我不知道今后我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是墓碑还是挽歌。 春天去了还会再来,而被机器的铁蹄践踏过的土地还能萌生诗意和美感吗?时代仿佛就是一个飞速运转的轮子,我们追求快节奏、快感、快乐,这轮子呼啸而过,挟裹着我们骨子里所向往的自由、美好、宁静,我们已经慢不下来了!诗意被剥落,美感被戕害,宁静被驱逐,工业的快速兴旺如同得势的帝王,统领现代人的步履冲锋陷阵,一些东西正在消失。商业的遍地繁荣,如同流水线上那刻板的程序和标签,将一些朴素的事物和本真的品质打包、归类、作价。 土地被侵犯,美被物化,自然的教母再也不可能捧出足金的花朵。生命里一些良好的秩序被机器遗弃,血液里良好的基因被工业的能量、商业的气息、物质的利手摒弃。一转身,那块土地不见了;一转眼,那束菜花不见了;一转弯,那份心境不见了。我不知道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内心的悲凉。 作为这个时代机器上的一枚不起眼的螺丝,我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心,慢一点再慢一点,让自己的脚步,慢一点再慢一点,我只想用自己蚂蚁一样柔弱的双唇,亲吻一朵花天真的容颜;我只想用蜗牛一样的步履背着自己精神的粮仓,悄悄地将春天里正在消失的美折叠成诗行,决然藏进背上的躯壳,深入泥土腹部,用一生的时间来温习春天,温习生命里最柔软的时光。 (本文选自《江海晚报》) 1.第二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文题目“消失”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命题调研·明晰考向 真题试做 1.参考答案:开头点明季节,描写了优美的风景,营造了古雅的意境;引出下文,为写荷叶作铺垫,同时映衬了残荷之美。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分析文章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必须先明确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交代背景、引起下文,设置悬念等。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分析。另外,还要从结构上分析其作用。 2.参考答案:①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与水中的生物相映成趣。②夏日的荷叶为孩童在水中的玩耍增添了无限的乐趣。③夏日的荷叶既能食用,又能包裹食物,具有实用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时应结合全文,找准作答区域,即文章的第④⑤⑥段,找出喜欢夏日的新荷的原因进行组织答案,答案要点要全。 3.参考答案:第②段中成年的“我”被残荷吸引,联想到“雨打残荷”的诗意美,产生留恋之意。第③段中初中的“我”没有留意残荷,也没从“雨打残荷”中听出诗意。 示例:在少年时代“我”的眼里,新荷光鲜洁净,又能用于游戏,所以“我”喜欢新荷;而枯萎的残荷,单从外表来看,不能吸引“我”。后来经过文学作品的熏陶,特别是《红楼梦》中对残荷诗意的描写,加上人生经历更加丰富,“我”逐渐拥有了审美的眼光,因此能够欣赏雨打残荷的诗意美。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取向作出评价和领悟作品内涵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作者所处的时期、背景,认清作者的感受来自他的生活。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1.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上文写的“大片的油菜花”,又引出下文对油菜地被工业文明破坏的叙写。 2.画线句子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即将消失的美好事物的敬畏和怜惜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心中对现代文明肆意侵犯土地、改变自然而感到悲哀与无奈之情。 3.“消失”的含义有:从表面上看,由于工业化文明肆意破坏,消失的是油菜花;实际上,那些土地上萌生的诗意和美感,人们向往的自由、美好与宁静,一些朴素的事物和本真的品质,生命里一些良好的秩序,血液里一些良好的基因也随之渐渐消失。(意思对即可)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