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湖北版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 第3讲 文言翻译、断句  热点题型 文言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的必考题,解题常用步骤如下: 1.通读全篇,理解大意 对于一个句子的翻译,往往涉及前后文,要把这个句子放在大语境中去把握,只有形成整体认识,解决局部问题才有依据。另外,在一个语段中,词语有时是可以参照解释的,这就为合理推断词义提供了条件。 2.关注译句,标注要点 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往往是按要点给分的,所以动手翻译前,要根据分值情况找出要点,如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以及句式的特殊性等。 3.译出要点,连缀成句 在对每一个要点处理后,大脑中就形成了整体印象,然后遵循一一对应的原则,连同其他词语逐一解释连缀成一句话。 4.检查对照,誊写答案 翻译完成后,还要将整个句子放在全文中对照检查一下,看是否协调,大意是否一致,检查无误后,将草稿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题处。誊写要做到笔画清晰、字体工整、卷面整洁;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标点使用要恰当。 技法解密 1.注意同音通假 通假,就是古代书面语言的同音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通假字有两种情况:一是因古文字少,不能尽表其义,需要时,依据口语的声音用一个同音字代替,即所谓“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二是本有其字,书写者可能为一时方便而借用同音或音近、或笔画较少的字代替了本字的字被沿用下来,也就成了通假字。通假字主要是同音通假,即两个字的韵母相同。 例如: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2011年福建高考) 此句中的“少”字不是“很少”的意思,而是通假字,通“稍”,译为“约略、大概”等,如果判断不出,就会误译。此句应译为:(我)体察李维肃给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据(此)约略看出他的为人了。 2.注意词类活用 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 例如: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2011年湖南高考) 此句中的“起”是使动用法,“使……振兴”;“衰”是形容词作名词,“衰颓(文风)”。全句译为:韩文公的文章,使八个朝代的衰颓(文风)得到振兴。 3.注意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分辨别。 例如: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2011年课标全国高考) 句中的“中”是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符合、适合、中伤、射中、中间等。根据语境,可知“射中”义项最恰当。此句应译为: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 4.注意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经常涉及的内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特别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可以今译古。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例如: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2011年辽宁高考) 此句中的“所”是古今异义,不能译为“处所”,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之数,相当于“许”,译为“多”或“余”。该句应译为: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来年。 5.注意双音双义 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为主。此类知识点也常常是高考命题人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因此,我们平时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单音节词翻译的训练。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 例如: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2011年湖北高考) 此句中的“可以”是两个词,“可以把”的意思。全句译成:孝文皇帝不起坟堆,实行薄葬,因为节俭而使灵魂安息,可以把这作为榜样。 6.注意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要想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译出其句式特征,否则就极容易造成失分。 例如:勿惧以罪,勿止以力。(2011年山东高考) 此句中的“勿惧以罪,勿止以力”为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此句应译为:(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 7.注意成分省略 成分省略也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省略的成分通常是主语、 宾语、介词宾语等。省略的成分常常是命题老师注意的地方,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出来。 例如: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2011年课标全国高考) 此句中“不许”前省略了主语“皇上”,“令”后面省略了宾语“其”,翻译时应补出来: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8.注意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翻译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自意译。 例如:则余亦迂甚矣哉!(2011年湖南高考) 此句中的“……甚矣哉”是固定格式,应译为“……太”。若不清楚此格式很容易误译成: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正确的翻译应为:那么我也太迂腐啦! 热点题型 文言断句 明辨句读,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例如:用“/”给下面的语段断句。 臣恐自兹以往习惯成风尽为执政私人以致人主孤立纪纲一废何事不生臣之所愿陛下存纪纲者此也 思路分析:首先,要抓住句子中的“臣”“习惯”“执政私人”“人主”“纪纲”“何事”这些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明确它们在句中作主语还是宾语;其次,要抓住句子中的动词,如“恐”“为”“废”“生”“存”等,因为这些词显示了作者的所作所为,也是确定句子停顿的重要词语;最后,重点关注文言虚词,如介词“自……以往”,连词“以致”,助词“者”“也”,因为这些词也是断句的重要标志性词语。 参考答案:臣恐自兹以往/习惯成风/尽为执政私人/以致人主孤立/纪纲一废/何事不生/臣之所愿陛下存纪纲者/此也 参考译文:我恐怕从此以后,习惯成了风气,掌管政事的人都为自己谋利益,从而导致君主被孤立,法经一旦被废除,(到那时)有什么事情不会出现!我希望陛下保存法纪的原因,就在这里。 技法解密 1.凭语感,先断易 首先自读一至两遍,对文段有一个大体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大致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先易后难。 2.找虚词,断语气 文言文中常见的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然、惟、斯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哉、与(欤)、焉、耶(邪)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一些复音虚词一般都处在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的前面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 3.“云”“曰”“道”,对话明 文言文中的对话、引文常用“曰”“云”之类做标志,这也是断句之处。 4.有总说,必分述 如: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这句话中“益者三乐”“损者三乐”是总说,继而分述,这就是总分关系。 5.修辞句,有特点 文言文中经常出现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修辞格,句式整齐,四六句式又是文言文常见的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也可较好地断句。 6.辨句式,助点断 借助文言文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帮助断句。 如判断句,“……者……也”等;反问句,“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为……所”“受……于……”“见……于……”等;固定格式,“如……何”“况……乎”“何(以)……为”等。  一、(2011·湖北高考)(见前文)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4分) (2)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3分) (3)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3分) 【学生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扫描 甲.(1)古代的埋葬,用高薪买来厚衣,葬在原野之中,不封土不栽树,后来的圣人就用棺椁取代了这种做法。(2)后来,有一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到了始皇陵墓穴,牧童手持火把找羊,失火烧了里面的葬椁。(3)孝文皇帝离开坟墓,实行薄葬,因为节俭而使灵魂安息,可以作为准则。  答案扫描 乙.(1)古代安葬,用柴草做厚衣,埋葬在原野之中,不用土覆盖,不栽树木(做标记),后来的圣人改用棺椁来代替以前的做法。(2)后来,有一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到了始皇陵的洞穴,牧童手持火把进入洞穴找羊,失火烧了里面的葬椁。(3)孝文皇帝不堆坟墓,实行薄葬,因为节俭而使身心安定,可以作为榜样。  名师点评 考生甲能大致读懂文意,但具体译句出现了一些失误。(1)句“古之葬者”中的“之”应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不能译为“的”,“厚衣之以薪”,句意理解不准确,得2分。(2)句句意把握较好,翻译比较到位,可得3分。(3)句中关键词“去”理解不准确,“可以为则”中的“则”应理解为“榜样”,得2分。本题总得分:7分。 考生乙在翻译(1)句时,对“厚衣之以薪”的句意理解不准确,得3分。(2)句句意把握较好,翻译比较到位,可得3分。(3)句“以俭安神”中的“安神”理解不够准确,应结合语境理解为“使灵魂安息”,可得2分。本题总得分:8分。 第(1)句要注意“厚衣”“易”“封”“树”的正确翻译,以及状语后置现象;第(2)句要注意“亡”“凿”“藏”等词语的正确理解;第(3)句中要注意“以”“安神”“可以为则”等词语的正确理解。  修订答案 (1)古代安葬,用薪柴把死者厚厚地盖住,埋葬在原野之中,不起坟堆,不栽树木(做标记),后来的圣人改用棺椁。(4分) (2)后来,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到了始皇陵的洞穴,牧人手持火把找羊,失火烧了里面的葬椁。(3分) (3)孝文皇帝不起坟堆,实行薄葬,因为节俭而使灵魂安息,可以把这作为榜样。(3分)  二、(2011·广东高考)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罗 既 官 游 击 乃 遣 人 访 其 妻 以 重 金 赎 还 为 夫 妇 如 初 报 其 鬻 身 救 夫 之 义 也 此 事 不 足 训 然 以 视 少 共 艰 苦 既 贵 而 厌 弃 其 糟 糠 者 其 厚 薄 之 区 殆 不 可 以 道 里 计 天 生 豪 杰 磊 磊 落 落 安 得 以 道 学 家 之 律 绳 之 【学生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扫描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名师点评 考生的断句能力较强,对文意的理解比较到位。只是个别地方停顿过长,不符合文言文阅读习惯。如“天生豪杰磊磊落落”主语和谓语之间最好停顿一下。得3分。 文言语句停顿一般比较短,断句时应“宜短不宜长”。  修订答案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参考译文:罗提督做了游击官后,就派人寻访他的妻子,用重金将妻子赎回,还像当初那样做夫妻,报答妻子当年卖身救自己的恩情。这事不值得效法,然而拿这与年轻时共同经历艰苦、富贵后厌恶嫌弃糟糠之妻的人比较,这当中的重情与薄情的差别几乎不能用道路上的里来计算。罗提督天生豪杰,光明磊落,怎么能用道学家的准则来衡量呢? 易错警示 1.文言文翻译常见失分原因如下: (1)不用翻译的强行翻译,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度量衡等。 (2)以今义当古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3)没有掌握文言特殊句式、词类活用或固定结构造成理解和翻译错误。 (4)译句语言不合规范,不通顺流畅,甚至出现病句或错别字。 2.文言断句常见错误如下: (1)不懂多义词的词义而误断。 (2)不明语法。给省略主语的语句断句,将前一句的宾语或补语误认为是后一句的主语;给含有介词结构的语句断句,割裂介词结构与动词之间的关系。 (3)不知天文、 地理、称谓、避讳等典章制度和行文习惯。  (2012·湖北八校二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万木图》序 (明)杨士奇 《万木图》者,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仁,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示其后之人也。 先生有孝行,于为善施义汲汲焉。然不喜以施名, 以为受人之施者,恒有愧耻为辱之心。夫施于人,而使其心愧耻为辱,犹不施也。必使受吾之施者,如其所当得,而即乎其心之安,庶几可也。 元之季世,兵戈饥馑,民困穷冻馁无食,至相食以苟活。虽父子夫妇,相视不能相保恤,所在皆然。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振之,指某山号于众曰:“有能相吾力树木者乎?树一木,予谷若干。”于是争愿出力来请谷。既悉饭之,乃如所言。愿树木者予之谷,不籍识其姓名,卒亦不视其功,而所活不可胜计矣。先生之乐施,何其忠厚委曲而周备欤! 居数岁,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先生指以戒其子孙曰:“不自意今之盛如此也!其毋苟自为利!将有为学宫、为释老之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毋苟自利也!”于是所施利益多矣。 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命工作万木图表之。扌晋绅君子多为诗文纪之咏之,既皆失于兵。而其子孙,佩服训戒,至于今不违。然欲其后世皆佩服不违,此图所以继作也。 呜呼!始先生知施谷而已,知求受施者即乎其心之安而已,岂计树之大后当何如哉!而受施者必尽力焉,不可以苟,盖天理之在人心,有不能已也。先生所存如此,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虞之际,畎亩之间,而徒布衣以终其身也。不然,使遇治平之时,得一命为所欲为,所施利不其博哉!如其后之人能世承其训,推广是心而行之不已焉,其于施利固又博也。是用告诸其来者。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略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籍识其姓名 籍:登记、记录 B.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 中:中意、满意 C.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 没:通“殁”,死去 D.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虞之际 虞:忧患、祸患 2.以下各组语句中,全都直接表现杨达卿先生“为善施义”言行的一组是(  ) ①以为受人之施者,恒有愧耻为辱之心 ②既悉饭之,乃如所言 ③愿树木者予之谷,不籍识其姓名 ④所活不可胜计矣 ⑤戒其子孙曰:“其毋苟自为利!” ⑥扌晋绅君子多为诗文纪之咏之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朝末年,战乱和灾荒让老百姓生活极其悲惨痛苦,以致发生了父子夫妇相食的惨剧,杨达卿先生的善举救活了不计其数的饥民。 B.杨达卿先生采用种树救灾的办法赈济饥民,可谓是考虑周全,既无偿供给了饥民粮食,又不至于让他们产生接受施舍的羞愧耻辱之感。 C.元末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为表彰杨达卿先生的善举,绘制了一幅《万木图》,但可惜后来在战争中遗失了;后来杨荣为了彰显其祖父的善举,又重新绘制了这幅画。 D.对于在赈灾中饥民种植的林木,杨达卿先生并未据为己有,而是告诫子孙后代要用来作公益事业,用来救助贫穷的人。至作者写作时,他的子孙一直没有违背他的教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振之,指某山号于众…… (2)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命工作万木图表之。 5.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语段断句。 所 谓 治 国 必 先 齐 其 家 者 其 家 不 可 教 而 能 教 人 者 无 之 故 君 子 不 出 家 而 成 教 于 国 孝 者 所 以 事 君 也 弟 者 所 以 事 长 也 慈 者 所 以 使 众 也 (《大学》) 参考答案: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1.B 解析:“中”应解释为“符合”。 2.C 解析:①句是杨达卿先生对“为善施义”的思想认识,不属于“言行”;④句是“为善施义”所产生的社会效果;⑥是社会名流对杨达卿先生的赞颂,不是“直接”而是“间接”表现其“为善施义”的。 3.D 解析:A项,“父子夫妇相食”于文无据。B项,“无偿供给了饥民粮食”不对,应是让饥民种树,再提供粮食,使其有自食其力的感觉。C项,《万木图》不是阮德柔绘制的,是他命画工绘制的。 4.(1)当时,杨达卿先生家储藏了很多粮食,将打开粮仓救济饥民,(他)指着某座山对饥民喊话说…… (2)当时的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听说这件事后,认为杨先生的行为很高尚,命令画工绘制了《万木图》并上表奏报给朝廷。 5.参考答案: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解析:注意“者”“也”在断句中的提示作用。 参考译文:《万木图》这幅画,是担任翰林院侍讲的建安人杨荣(字勉仁),为了彰显他的祖父杨达卿的美德,画出来留给后代看的。 杨达卿先生有孝顺的品行,对于行善做好事一直急切努力地追求。然而不喜欢以施舍闻名,认为接受别人施舍的人,总有一种惭愧羞辱的心理。施恩于人,却让受施者常常感到惭愧羞辱,还不如不施恩。一定要使那些接受我的施舍的人,(接受施舍)就像他应当得到的一样,并且在内心觉得安宁,大约这样才可以。 元朝末年,战乱饥荒,老百姓饥寒交迫,衣食无着,到了人吃人勉强活下去的地步。即使是父子夫妻,彼此相望却难以互相保全,这种惨状到处都是。当时,杨达卿先生家储藏了很多粮食,将打开粮仓救济饥民,(他)指着某座山对饥民喊话说:“有能够出力帮我种树的人吗?种一棵树,我给他一些粮食。”由此(饥饿的人)争相出力,来换取粮食。(杨先生)让他们都吃上饭,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愿意种树的人给他们谷物,不登记他的姓名,最终也不看他的功劳大小(就给了他谷子),因此救活的饥民多得数不胜数。杨先生的乐于施舍,多么地忠厚、委婉又考虑周全啊! 过了几年,树木长得郁郁葱葱,高大茂盛,都符合用材(的标准)。杨先生指着树木告诫子孙们说:“我没料到树木现在长得如此繁茂!希望你们不要只用它们来为自己谋利!将来有建学校、建寺庙道观、造桥梁以及摆渡小船需要木材的人,送给他们;有家贫要建造房屋、死后做棺材却买不起木材的人,送给他们。(千万)不要只想着为自己谋利!”于是先生施舍给人们的好处就更加多了。 当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听说这件事后,认为杨先生的行为很高尚,命令画工绘制了《万木图》并上表奏报给朝廷。士大夫和读书人写了很多诗文记载这件事,歌颂这件事,不久(这些绘画、表章和诗文)都在战争中丢失了。而他的子孙,感念佩服他的教导,至今没有违背。然而,想让他的后世都感念佩服、不违背先祖的教导,这就是杨荣重新绘制这幅图的原因啊。 唉!开始时杨先生只是想施舍谷物粮食而已,只是想让被救济的人(因出力才获得救济而)内心安宁而已,哪想到树木长大后会这样呢!那些接受救济的人一定是尽力种树,不随便应付了事,大概是世人心中都存有天理,(善心好事)会传递延续下去吧。杨先生留下了这么好的善行,可惜的是他的善行仅仅施展于社会衰败混乱、充满艰难祸患的时期,仅局限于方圆几里之内,并且仅以平民身份过完一辈子。不这样的话,假如杨先生生活在太平盛世,得到某种任命可以做他想做的善事,他的善心善举的受益者难道不是会更广泛吗?如果他的后人能够世代继承他的教导,推广他的善心,并且坚持不停地做下去的话,那么这种善心善行带来的好处将会更加普遍。(我)写下这篇序以告诉后人。 附断句题参考译文: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治理国家的人必须先把自己的家族管理好(的道理),对自己的家人不能管教得好的人,却能去教化别人,还没有这种情况。所以君子不出家门就受到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孝顺(父母的品德),可以用来侍奉国君;孝敬(兄长的品德),可以用来侍奉官长;慈爱(幼小的品德),可以用来使唤众人。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