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湖北版 专题升级训练十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2012·湖北襄阳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美丽的力量 张丽钧 ①去年初冬在台北,正赶上“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在飘着桂花甜香气息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花博会”的主题词——“美丽的力量”。彩色动感的汉字,头上绽放着花瓣烟花,看得人心旌摇曳。 ②回来翻看照片的时候,发现照了太多以这个可爱的主题词为背景的照片,才知道,自己爱上了这五个灵动多彩的汉字。 ③今年春上应朋友阿芳之约,去洛阳看牡丹。当我随人潮痴痴地跌进美得让人心痛的牡丹花海时,我心里一下子跳出了在台北看到的那五个绽放着花瓣烟花的汉字——“美丽的力量”。 ④如果美丽没有潜藏着巨大的力量,她怎能将千里之外的我牵引到她的身旁?在我心中,一座城市有一个意象,大连是一朵浪花,衡阳是一声雁鸣,湛江是一树夹竹桃,而洛阳,自然是一朵千年不凋的妖娆牡丹。欧阳修说:“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在洛阳,我的心思全在牡丹上,看了一个园,还想再看个园。手里的纸扇上摇着牡丹,手机的壁纸上开着牡丹。吃了一席牡丹宴,作了十首牡丹诗。抱起一个牡丹花籽枕头,就舍不得放手,甚而至于到了机场,托运了所有行李,却不肯撒手这个漂亮的枕头,搂着它,飞上万米高空。 ⑤阿芳对我说:“看了洛阳牡丹,你要是动不动还穿一身黑,就叫悟性差!”我悟性不差,回来后穿衣风格大变,真真迷恋上了色彩鲜丽的服装。——美丽的力量,征服起你来不啻爱情。 ⑥我喜欢那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外国人,来到九寨沟,看到那遗落在人间的美丽仙境,突然扑通跪倒在地,涕泪横流。我不晓得他是否会说“美丽的力量”这个词组,但我明白,他在被美丽击中的瞬间,慑服于她无可抗拒的伟大力量,身与心,顿时瘫软如泥,沉醉如酒。 ⑦在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痴迷地相信着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知识、宗教、地位、权势、金钱……我不否认它们的力量。它们所给予心灵的救赎以及为空虚的生命注入的充盈感是这样真实地存在着,不容你忽视。但是,在这些之外,你有没有能力感觉到有一种“美丽的力量”的存在呢? ⑧我曾在看一部纪录片时多次流泪。那是雅克·贝汉等人花费四年多的时间拍摄的《迁徙的鸟》。美丽的鸟,在天空排成诗行,平平仄仄地飞翔。它们相约飞越大西洋,却不期然在途中遇到暴风雨。茫茫大海上,只有一艘孤独的轮船随巨浪起伏。无助的鸟儿们误将它认成了小岛,纷纷栖落于甲板,从容地梳理起了羽毛;有一只疲惫已极的鸟,索性卧下,将头埋到翼下,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在镜头之外,我想我看见了那在暴风雨中跟踪鸟儿的人,他们的飞机,成了迁徙的鸟群中特殊的一员。鸟儿们睡了,他们也不睡,他们在耐心地等待着羽毛干透的鸟儿同朝阳一道醒来……他们是在用生命的燃烧礼赞着“美丽的力量”。 ⑨看《迁徙的鸟》而不流泪的人,不配做我的朋友。 ⑩美丽的力量,是一种让你的心儿变软、骨头变硬的力量;美丽的力量,是一种让你愿意抛却怨艾、铭记恩泽的力量;美丽的力量,是一种让你勇于摒弃那个丑陋旧我、悉心培植纯美新我的力量。美丽的力量,是人人心中都适宜生长的一种可爱植物。看重它,培育它,欣赏它,让它成为你爱这世界的一个重要理由。 (选自《散文》) 1.下列对作品内容和艺术手法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在洛阳的行为,是因为被牡丹花海的美丽感染,看了洛阳牡丹后作者穿衣风格大变,迷恋上了色彩鲜丽的服装,这体现了美丽的力量。 B.第⑥段借一个外国人的故事,展现美丽的力量,同下一段中其他的“看不见的力量”构成的对比,表现了美丽对于人们心灵的力量大于一切。 C.作者说“看《迁徙的鸟》而不流泪的人,不配做我的朋友”表明作者对这部纪录片的狂热的喜爱,体现了作者对这些鸟的美丽的赞赏。 D.作者在叙述台北花博会、洛阳看牡丹、外国人跪倒九寨沟、摄制组跟踪迁徙的鸟等事件时,穿插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让人在折服于“美丽的力量”时,深受感染。 E.本文围绕“美丽的力量”选材组材,由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到所闻所见和思考,从自然美写到人性美,行文思路自然顺畅,如行云流水。 2.本文为什么从“台北花卉博览会”写起? 3.本文语言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意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以赏析。 (1)我随人潮痴痴地跌进美得让人心痛的牡丹花海。 (2)而洛阳,自然是一朵千年不凋的妖娆牡丹。 4.文章说“美丽的力量,是人人心中都适宜生长的一种可爱植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本文的意蕴,你认为怎样才能培植好这种可爱的植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张謇是一方风水 卞毓方 ①阳光从头顶白花花、明晃晃地喷洒下来,仿佛蓝天无穷无尽的诉说。它沐浴着、抚慰着大地全部敏感的神经。有一刹那,它刺痛了我的瞳孔。因为你不得不仰起头,眯了眼,打量矗立于大道中央的这位状元——张謇的铜塑。紫褐色的身姿挺拔在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座上,那起点就攒足了气势。太阳的光芒聚焦在他的圆颅、方肩,飞弹出一派银色的光辉。张謇一手拄着文明棍,一手插在大氅的口袋,气定神闲,蔼然远视——如果乡人不说,我会当他是孙中山,反正他们生活的背景相近,衣着神态也八九差不离。 ②我在张謇的铜塑前沉思,想要离开却挪不了步——你无法从他的目光中逃遁。他唤醒了我关于“根”的一连串记忆,以及帮我重新扫描知识阶层在新一轮世纪之交的多元光谱。 ③张謇是光绪二十年的状元。大魁天下不久,就遇上了“唤醒中国四千年之大梦”的甲午血战,他的脑袋,应该是既空虚又清醒。 ④苦读了三十多个寒暑,足下终于踏了青云,这一天实在来之不易。就好像披星戴月、胼手胝足、精疲力竭地爬上华山巅峰,回望来路,禁不住眼花欲坠。全国有多少怀笔如刀的士子啊,而状元只有一人!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士成功也是万骨朽啊! ⑤但张謇本人却不这么想。皇帝亲赐的翰林院修撰,拢共才对付了三个来月,拍拍身子就想走人。说什么“謇天与野性,本无宦情”!说什么“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不想当官你还拼命考它干吗?莫不是验证了一种既得心理:世人面对欲望中的高峰,未攀之前,常常是心向往之,寤寐求之;及至登高凌绝,待最初的惊喜消退,便会觉得实际的乐趣也不过尔尔? ⑥都不是。这是一个躁动于主体意识迅速觉醒的时代精英,我相信他一定是听到了历史车轮越来越快的铿锵撞击声。那钢与铁的交奏,总叫他坐卧不安。有朝一日,人类如果发明一种“望时镜”,那么,我们就会看张翰林如何皱眉蹙额,绕着狭小的天井徘徊,一会儿走到一株老态龙钟、筋骨毕露的国槐前,拿拳狠命擂它的干,用双手使劲撼它的根,一会儿又仰起脸,透过枯黄稀疏的叶片,怅望灰蒙蒙、虚幻幻的天…… ⑦张謇很快就溜回了南通老家。冲出京城浮华虚誉的包围,立刻就感到外面的世界广阔而精彩。在他的老家,他建成了包括农、工、商、运输、银行,兼及教育的宏大体系。创立大生纱厂,组建垦牧公司,兴办师范学校和中小学堂,归总一句话,就是要“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张謇坦言:以上作为“不敢惊天动地,但求经天纬地”;不敢指望它立竿见影,疗救古国千年沉疴,但求“播种九幽之下,策效百岁之遥”。 ⑧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张謇确实有思想。张謇拿他的思想在通州乃至苏北大地搅出了一派新局面,在历代文曲星的方阵间另树起一面旗帜。他让从唐太宗起就精心策划的、让天下读书人尽入彀中的“金钟罩”,有了明显的豁口。他让一个僵化了的状元躯壳,有了异质的活泼的生命。 ⑨吾生也晚,张謇等不及我眼底的流云,我也抓不着他飘然远去的衣袂。然而,毕竟有缘。把张謇引入我的视野的,是我那位乡村知识分子的祖父。祖父来到我的故乡,是因张謇的召唤而来的。他从没见过这位张状元,但见到了状元的实绩。大批世居长江北岸的海门人,被集体招募到这片百年荒滩,大规模地种植棉花。生命的热流就在这片处女地上激起了缤纷的浪花。射阳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屡屡亮相在国内各大报刊的新闻版面,不光是因为她拥有天然妙绝的丹顶鹤饲养基地,也不光是因为射阳河上新开张的龙舟闹猛,而且是由于她的棉花产量多次雄踞全国榜首——这也是一种状元,并且不折不扣是张謇张状元的遗泽。张謇没能看到这一天,但他预料到了。他曾满怀希冀地自期:“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张謇是一簇春苗,张謇是一蓬火焰,张謇是一方风水。他的精神,注定是要在我家乡生根发芽、巍巍壮观的了。 ⑩真正造福人类的事业应是比生命更长,它的辉煌不是显露在创始者的生前,而是隐藏在他的身后。他只能依稀把握到它的开端并且竭尽全力地做。张謇,你这从翰林院出逃的叛逆!站在长江口观沧海,是胆怯,还是激动?也许两者都有,但激动,欢呼,却为永恒。 (选自卞毓方散文集《千山独行》,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以“张謇是一方风水”为题,表现了张謇在家乡的深远影响和对家乡后人的激励,表达了作者对张謇的敬佩、赞美之情。 B.作者在家乡把张謇铜像误认为是孙中山,是因为张謇与孙中山不仅生活背景相近,而且衣着神态也相似,这只是一种形似的联想。 C.作者面对张謇铜像“无法从他的目光中逃遁”,是因为那目光唤醒了他关于“根”的记忆,并促使他在世纪之交对“知识阶层”重新扫描。 D.“真正造福人类的事业应是比生命更长”意思是,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在人生中竭尽全力地创造,才能延长人的生命,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E.文章融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语言优雅,议论精到,文中多处使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更增添了文章的美感。 2.全文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请概括各层次大意。 3.文章第⑥段对张謇的细节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作者说“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张謇确实有思想”。请结合原文,简要归纳张謇的“有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2012·湖北八校二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地 窖 (法)塞斯勃隆 国王陛下颁布了一道诏令,宣称他将每月一次亲临一个臣民的家,并在那里进餐。朝廷的反对派就立刻散布舆论,说这种做法是“收买人心”。国王无论干什么,反对派准会发表点攻击性的评论,把国王贬得一钱不值,什么“好大喜功”啊,“怯懦无能”啊,等等,不一而足,向来如此。这回,国王去臣民家里进餐一事,他们只报以耸耸肩膀,鄙夷地斥之为“收买人心”。哪知,这次他们可错怪了国王。因为国王的这项决定,看来事体不大,却有深刻的用意。国王向来研究历史,深知曾有许多王朝由于不懂得跟人民保持接触的重要性,不察民情,进而失掉民望,最后归于灭亡。而国王本人,自从登基以来,已觉察到显赫的王权在他跟臣民之间正在垒起一堵无形的墙壁,而且越垒越高,根本用不着设岗戍卫,却比王宫的高墙更加难以逾越。而今国王就是想打破这种局面,方法虽然天真一些,却是体面的。总之,陛下的主意已定:每月都要到他治下的百姓家里进餐一次。内阁的好几位大臣为此很不高兴,警察总长尤为惶恐。他对付街头群众集会、防范爆炸暗杀事件之类是装备有余的,而对付一家一户、日常生活诸环节的问题,例如菜里放毒等,却毫无经验。其他大臣害怕的却是另一回事:过去,他们是国王得到消息的唯一来源,现在如果陛下忽然发现大臣们自己原来一无所知,而他们却一直在谎称民意,那可如何是好!那些高官显贵、朝廷的在野派、新闻界、各种工会无不声称自己是代表民意的,可是当人民真有机会开口说话的时候,他们又惊恐万状。谢天谢地! 好在老百姓早已丧失了讲话的可能,甚至失掉了讲话的兴趣,可是谁又能保证在家庭场合的饭桌上…… 国王陛下对受到的款待和吃的饭菜都非常满意。在豪华的王宫里,有一道菜是国王不好意思点的,那就是布纪侬风味牛肉。但是这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怎么就偏偏猜到了国王想吃这个菜呢?她又怎么知道国王一直盼着能大杯痛饮都兰纳的葡萄酒? 国王陛下询问了五个孩子的情况:名字叫什么,学习怎么样,身体有没有病等,然后,他很不自然地笑笑,试探着说道:“咱们来谈点儿政治吧!” “谈这个有什么用,”孩子们的父亲说道,“俺倒不是恭维您,我们在这玩艺儿上想的跟您一样。俺常叨咕——不信您问孩子的妈,俺说,俺要是个当官儿的,想办的事也不是别的,就是现在他们办的那些。”他的妻子表示同意,但又有点难为情地补充说:最好能改动一下学校放假的日期。 国王听了大为高兴,说:“这正是最近教育大臣向我提出的建议。年轻人,你们呢?没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要说一说吗?——太太,能不能给我再来点儿布纪侬牛肉?” “要说的事倒没有,”大孩子的话音渐渐平稳起来,“但是关于服兵役,我有个请求。” 他所提的问题,同样是在内阁会议上有人提出过的。这时候,孩子们的胆子越来越大了,每个人都提了一条建议,每条建议都是同样年龄的孩子所感兴趣的改革,而且这些建议几乎全都是在朝里议而未决的问题,其中有几个,恰恰是国王本人在内阁会议上一直持反对意见的。这时,他嘴里不说,心里暗记着,准备予以重新考虑。这是个好心眼儿的国王。 半夜十一点,国王和老百姓分别了,彼此都感到十分满意。一直在简陋的屋门外,焦急地等候着的三位大臣和警察总长从国王的脸上看出了这一点。 一位大臣说:“我们冒昧地给这户人家带来了一些礼品,请陛下俯允!”“这个主意不错,”国王说,“如果以我本人的名义来送,倒可能引起误解。明天见吧,先生们,我真的非常高兴!” 四位大臣向国王行礼告别,然后他们进了屋,向出场的七个演员付了预定的酬金。正当他们要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脚底下似乎有些什么响动。 “哎呀,”警察总长大声喊叫,“我差点儿把他们忘了(原来,三个半钟头以来,这所房子真正的主人一家一直被关在地窖里,悄悄地呆着,感到时间太漫长了)。我希望还能剩下点儿布纪侬牛肉给他们……” (选自《微型小说鉴赏辞典》,蔡若明译,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国王计划每月到百姓家进餐一次,是希望借此接触人民,消除与臣民间的隔阂。 B.内阁几位大臣担心老百姓在家宴上向国王反映真实情况,不希望国王去百姓家进餐。 C.在进餐过程中,主人家提出的种种建议恰巧是国王先前内心赞同并且希望付诸实践的。 D.国王担心被反对派斥为“收买人心”,不愿以个人名义送礼物给款待自己的这户人家。 E.小说中人物对话语言得体,符合各自身份。“布纪侬风味牛肉”多次出现,起到了线索作用。 2.在小说中,“国王”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主要特点?请简要概括。 3.这篇小说题目“地窖”有哪两个层面的含义?小说主要表现了什么主旨? 4.优秀的短篇小说在构思上总是别具匠心的,这篇小说也不例外。请选择你认为最突出的两个方面,探究一下这篇小说在情节结构安排上的独到之处及其作用。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山那边的景致 茨 园 返乡的日子里,我常对着茨园山庄背后的犊牯山发呆。 三百多年前,山那边并没有发生过什么天灾人祸,可我祖上却在三百多年前的某一个夜晚从山那边迁了过来。 “山那边不好么?”我童年时不止一次这样问爷爷。爷爷却只是笑,什么也不说。于是,在我童年的思维里,就有了这样的推理:山那边是什么样子,我爷爷的爷爷也未曾跟我爷爷说过。 我祖上的坟都是在山那边的。听爷爷说,每有先人作古的时候,总是叮咛子孙把他的尸骨抬到山那边安葬。但不知是淡了祖籍的概念还是子孙们懒惰了,从我爷爷的爷爷那辈开始,坟就在庄边不远处的坡地里。 而今我已过了好奇的年龄,却对祖上为什么要迁徙依然好奇。 一个人若是不知道祖上为什么要抛家别舍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是一种悲哀。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曾经有几次萌生了去山那边看一看的念头,可与几个同龄的伙伴说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和我结伴而去。 我是不惯于孤独的,于是也就终未成行。只是,我对山那边始终充满了好奇。 在我的视线里,一个笑意在嘴边、在眼角的老人赶着一群羊从山那边过来了。这群羊,有十多只,一只比一只肥。 山庄与山之间,的确是放羊的好去处:有沟有坡。坡上草绿,沟中水清。 看到他,我就想从他嘴里知道些山那边的情况,于是就主动过去与他搭讪。 “喂,大爷,怎么称呼?”我迎着他,笑问。 “随你叫好了。”老人连正眼也不看我一下,随口道。 我愣了一下,想不出该再说些什么才好,但又不愿放弃了解山那边的机会,于是就一声不响地蹲在了一边,拿眼瞟着他。老人的脸上布满了核桃壳似的皱纹,腰间挂个葫芦,清漆漆的那种,油津津的,阳光下闪着微紫的光泽,很好看。 老人取下葫芦,拔下塞子,“嗞”了一口。 “大爷,你喝的是酒吧?”像是找到了话题,我又问。“是吧。”老人说。 “怎么您脸一点儿也不红?恐怕是水吧?”我故意这么说一句,希望能听他说一句多一些单字的话。“是吧。”老人却仍是极简洁地答了句。 看得出老人是不怎么喜欢说话的,我也就不再顾忌什么,问:“大爷,山那边好么?”“好。”老人说。“怎么个好法?”我问。 老人忽地扭脸看着我。眼睛里,分明是一种嘲笑我问得奇怪的眼神。“就这么个好法。”老人挥手指了指四野,说。 我下意识地四下望了望,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只是默默地陪他蹲着,和他一起看他的羊“咩咩”地叫着吃草,听他不时“嗞”他的葫芦。 天黑了,炊烟包裹的山庄里传来唤我回去吃饭的声音。我站起身,看了看仍蹲着的老人,说:“大爷,晚上住俺家吧。” “不麻烦了。”老人说一句,却没有丝毫感激我的意思。 “晚上你怎么住?”我忍不住多了句嘴。 “羊怎么住,我怎么住。”老人指了指他那些在沟头吃草的羊,津津有味地“嗞”了口葫芦。 老人住在山庄东边的一个破窑里。住了三五日,我走的那一天,他也走了。 老人赶着他的羊,和我一起向背山的地方走了。 坐上车,当车轮轧过钢轨,把我从乡间往城市运的时候,我是那样的想家里的景致。 乍然间,隔窗望见那牧羊老人仍在走,我忽然感到一阵从没有过的凄凉。 这世上难道没有能够留住他的景致吗?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同龄的伙伴不愿与“我”结伴去山那边看看,所以“我”尽管对山那边充满好奇,但终未前往一探究竟。 B.山庄与山之间,有沟有坡,坡上草绿,沟中水清,富有生机,清新宁谧,洋溢着“我”对故乡浓浓的喜爱之情。 C.“我”主动与老人搭讪,他不正眼看“我”,嘲笑“我”问得奇怪,没有丝毫感激“我”的意思,折射出山里人与城里人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心灵隔阂。 D.标题中的“山那边的景致”,既实指犊牯山那边的景致,又虚指人们曾经有过的一种生活环境或生存状态。 E.小说通过“我”与“老人”的对话,回答了“我”对“山那边的景致”的询问:山那边很平常,并不是什么好地方,不值得“我”去探寻。 2.小说一开始就写“返乡的日子里,我常对着茨园山庄背后的犊牯山发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老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赏析。 4.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人认为是“寻根”,有人认为是“漂泊”,有人认为小说隐喻着不同人生态度的碰撞,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参考答案 一、1.BC 解析:B项,“美丽对于人们心灵的力量大于一切”有误;C项,是对用生命的燃烧礼赞着“美丽的力量”的人的赞赏。 2.①从“台北花卉博览会”写起,导出了“美丽的力量”这一全文的核心,具有点题的作用。 ②从“台北花卉博览会”写起,从而引出下文对“美丽的力量”的描写、阐释及情感的抒发。 ③从“台北花卉博览会”写起,表明“我”对这个话题思考酝酿很久,说明“花博会”的美丽给了“我”美的启迪。 3.(1)“痴痴”“跌”“美得让人心痛”用准确、传神的词语描述“我”的神情、动作和心理感受,表现出牡丹花海的强大的“美丽的力量”。 (2)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洛阳牡丹美丽的力量强大而永恒,从而成了洛阳的典型意象。 4.意思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这种美的力量,并且能够让它发展壮大。 怎样做到这点:示例 (1)多去发现欣赏美的事物,培养欣赏美的习惯,有发现美的眼睛; (2)用美丽的事物充实自己的心灵,让自己对美丽的事物有深刻的认识; (3)追求创造美丽的事物,用自己的行动去挖掘美丽,拓展美丽; (4)爱这个世界,是发现、播种、创造美丽的内在动力,它们互相促进。 二、1.BD 解析:B项,二者不只是形似,更有精神品格的相通;D项,不是“延长人的生命”,而是意在强调人应留下真正造福人类的长效事业。 2.答案示例:全文分三个层次: ①~②:由描述张謇铜像引出下文关于作者的沉思和张謇的事迹介绍。 ③~⑧:叙写张謇弃官返乡、实业救国的事迹。 ⑨~⑩:评述张謇对后世的影响,表达作者对张謇的赞美之情。 解析:解答此题,考生必须先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本文基本思路是:先写瞻仰张謇铜像及张謇简介,继而追述张謇“实业救国”的具体事迹,最后就其对后世的影响发表议论。据此划分文章层次,简单归纳段落大意即可。 3.答案示例:作者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或以虚写实),刻画出一位心忧天下、情系苍生的知识分子形象,为下文写张謇抛弃状元浮誉,回家乡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人生选择,作出合理的铺垫,使其形象更为可感可信。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一般应先找出相关的鉴赏术语,再谈其在文章表达方面的效果,指出其在刻画人物、表现文章主旨等方面的作用。牢记一条,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回答这类题目,最后都应指向思想内容方面。 4.答案示例:①张謇超越了一般封建时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谋生的狭窄人生道路,摆脱了科举功名的僵化束缚。②张謇走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新路,前所未有、超越时代。③张謇有着在当时较为独特的人生观,他把对事业的追求作为实现生命永恒价值的体现。 解析:通过划分文章层次、归纳段落大意,我们已经大致明确了张謇的主要事迹及思想。现在需要的就是将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能体现其思想的内容加以梳理,并适当进行提炼概括。归纳起来,张謇的“有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突破传统思维(不把考取功名当成人生的唯一目标);②谋求别样人生(渴望实业救国、教育救国);③追求永恒价值(追求长效事业,实现生命永恒)。 三、1.CE 解析:C项,主人家提出的种种建议,“其中有几个,恰恰是国王本人在内阁会议上一直持反对意见的”。E项,“布纪侬风味牛肉”并未串联情节或隐藏主旨,不足以看作线索。 2.勤政爱民,求真务实,尊重民意(善于听取意见);想深入民间了解民意可最终仍不免被蒙蔽欺骗。(意思对即可) 3.小说题目“地窖”首先是实指房屋主人家地底下的一个地下室或地洞,小说中警察总长将主人一家关在地窖里;隐喻底层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被官员们所掩盖、国王受到了蒙蔽的事实。小说讽刺了欺上压下、弄虚作假的官员,表达了对丧失话语权的弱小老百姓的同情。 4.示例:①小说情节结构上主要采用了对比手法。以国王的求真务实与大臣的欺上瞒下形成对比,以丧失话语权的弱小百姓与强力控制话语权的权势阶层形成对比。这些对比造成了巨大的反差,增强了讽刺效果,能更好地表现小说主题。②小说情节上多处运用伏笔。那位普通的家庭主妇竟然知道国王的饮食偏好,那一家人在餐桌上讨论的许多话题“几乎全都是在朝里议而未决的问题”,这些都为后文揭开真相埋下了伏笔,使读者在真相大白时恍然大悟,又觉得合情合理。③结局出人意料而又戛然而止。小说在暗访“圆满”结束时陡生波澜,点明了“演员”的身份,并交代了“这所房子真正的主人一家一直被关在地窖里”;在揭开真相后小说又戛然而止,引人深思其根源,主题表现得含蓄而不直露。(答对两点即可。答“铺垫”“照应”,分析合理也可) 四、1.答案:BD 解析:A项,“终未前往一探究竟”,还有“我”不惯于孤独的原因;C项,“折射出山里人与城里人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心灵隔阂”的说法属无中生有;E项,“山那边很平常,并不是什么好地方”曲解文意。 2.答案示例:①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②引出下文“我”对祖上为什么要迁徙的好奇和探寻,为“我”主动向牧羊老人询问“山那边的景致”作铺垫;③与结尾“我”远离家乡、重返城市相呼应,表达了“我”对故乡的依恋。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开头的作用,如本文开头这么写有设置悬念的作用;其次结合下文“我”对祖上为什么要迁徙的好奇以及“我”主动向牧羊老人询问“山那边的景致”作了铺垫;最后结合文章主旨,表达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3.答案示例:①知足自乐:牧羊时笑意挂在嘴边、眼角,很享受地“嗞”他的葫芦,很悠闲地看羊儿“咩咩”叫着吃草。②不善言谈:“我”主动与他攀谈,他的回答每次都极为简洁。③喜欢漂泊,随遇而安:不断迁徙,羊怎么住,他就怎么住。④喜好自然:觉得辽阔的四野都很好。(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从对“老人”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归纳概括“老人”的性格特点。 4.答案示例:观点一:寻根。①先人作古的时候,总是叮咛子孙把他们的尸骨抬到山那边安葬,表现出对故土的依恋与回归。②文章标题是“山那边的景致”,文章的主体部分“我”与老人的对话也重在写“我”对山那边的景致的探寻。③“我”一直对祖上为什么迁徙感到好奇,想要探寻先人曾经有过的生活环境或生存状态。④“我”离乡进城之后,对故乡一直怀着依恋。 观点二:漂泊。①山那边并没有发生过什么天灾人祸,可“我”祖上却在三百多年前的某一个夜晚从山那边迁到了山这边,说明人常会久居思变,渴望离开故土,开拓新的生活空间。②牧羊老人不断迁徙,羊走到哪里,他就到哪里,漂泊就是他的生存方式。③“我”从农村走向城市也是一种漂泊。④先祖、牧羊老人、“我”都处在漂泊之中,这说明人的本性就是不安于现状,渴望追求新的“景致”,漂泊实际上就是生存的常态。 观点三:隐喻着不同人生态度的碰撞。①“我”祖上和“我”对家族迁徙的态度不同,祖上迁居到新的地方之后,虽不忘故地,死后仍要回归故里,但他们并不打算追寻过去,而“我”却总有探寻家族过去的渴望。“我”的爷爷对此不理解,他对“我”的好奇笑而不答。②“我”从农村迁徙到城市后,依然思念眷恋故园;“我”站在新的地方,却不一定能感受到它“景致”的美好,因此始终怀念旧地,说明“我”对城市与农村的态度始终是矛盾的。③牧羊老人与“我”对迁徙的态度截然相反,他知足自乐,随遇而安。他不理解“我”站在山这边却想到山那边一探究竟的好奇,“我”也不理解他永远走下去,不留恋任何美好景致的超然。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要紧扣原文情节进行分析,为自己的观点找到支撑点。最后,注意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表达要规范。切忌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