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湖北版 专题四 文学常识 名句名篇 第1讲 文学常识  考情展示 1.(2012·湖北高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 B.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情节构成《哈姆莱特》中著名的“延宕”,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 C.宋词至苏轼,让人耳目一新。苏轼拓宽了词的题材,提升了词的格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豪放词派。 D.意识流小说以心理时间作为叙述的主要时序,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追忆逝水年华》等。斯特林堡的《半张纸》也有一点意识流的味道。 2.(2012·湖北高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3)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4)_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__。(庄周《逍遥游》) (6)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8)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3.(2012·课标全国高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______________,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 (《孟子·告子上》) (2)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______________,君子不齿,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3)四十三年,______________,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 考向分析 2012年湖北高考对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考查变化最大,由过去的合并考查改为分开考查,由单纯的填空题改为文学常识为客观题、名句名篇为填空选做题。文学常识的考查初中与高中兼顾,中国与外国兼顾,古代和现代兼顾,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作品梗概兼顾。名句名篇首次涉及初中内容,要记熟指定篇目,清楚选作的要求。2013年湖北高考会继承2012年的考查特点。  文学常识考纲要求识记的内容包括: 1.识记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 识记文学常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二是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三是识记重要文学体裁常识。此类题意在引导考生注重文学常识的积累,提升考生的人文素质。 2.识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2012年湖北高考《考试说明》在文学常识中提到了有关文学名著阅读的内容。其中包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的课外读物:《孟子》、《庄子》、鲁迅的《呐喊》、沈从文的《边城》、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王实甫的《西厢记》、泰戈尔诗、曹禺的《雷雨》、老舍的《茶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至5“名著导读”中提到的名著:《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哈姆莱特》《三国演义》《堂吉诃德》。 热点题型 客观选择题 例如:(2012·湖北襄阳调研)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亥革命到来时,阿Q看到城里的“举人老爷”到未庄逃难,而未庄的“一群鸟男女”也惊恐万状时,改变了起先对革命“深恶而痛绝之”的态度,他和赵秀才们相约革命,革掉了静修庵里的一块龙牌。 B.《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C.周朴园在认出了侍萍之前,很怀念侍萍,家里的一切都按照侍萍在时的布置,可当活着的侍萍站在他面前时,他却厉声说:“你来干什么?”“是谁指使你来的?”并决定用钱来解决他们的恩怨。 D.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思路分析:B、D两项是关于文学常识的,A、C两项是关于文学名著的。A项阿Q的革命只是高喊“造反了,造反了”,他找假洋鬼子参加革命被拒绝。 答案:A 技法解密 1.文学常识 (1)对于中国的重要文学常识,考生可按时间顺序对其进行归类,从而构建一个知识网络,系统记忆。(2)对于外国的文学常识,考生可按照国别、风格、时代等将其归纳整理,从而有效记忆。另外,考生要注意的是,记忆文学常识切忌死记硬背,可灵活记忆,方能事半功倍。 2.对于文学名著,要认真通读指定篇目,做好四个方面的积累 (1)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作品的思想意义;(2)表现主要人物的重要情节和表现主题的重要情节;(3)体现作者思想倾向和高超的艺术手法的内容;(4)与主要人物性格演进的几个重要阶段相关的情节和场景。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西晋著名诗人,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其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 B.骈文起源于汉魏,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如王勃写的《滕王阁序》就是骈文名篇。古文运动兴起之后,骈文渐衰。 C.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他创作的小说集《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就出自其中。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作有《兵车行》、《长恨歌》等。 【学生试做】[  ] 答案扫描 错答A、C、D三项的分别为30%、25%、20%  师点评 A项,考查陶渊明生平及其代表作的知识,其中“西晋著名诗人”的表述是不正确的,应是“东晋著名诗人”。B项,考查骈文知识及对王勃代表作的理解与识记,其中的难点是对《滕王阁序》体裁的定位,将其认定为骈文是正确的。C项,考查巴尔扎克及其代表作的识记,其中的“浪漫主义作家”的定位不正确,应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是雨果。D项,考查对白居易的生平、诗歌主张及其代表作的识记,其中的《兵车行》是杜甫的代表作。  修订答案 B  易错警示 1.忽视了中国著名作家所处时代及代表作,外国著名作家国别、风格及代表作,常常张冠李戴。 2.忽视了诗、词、赋及骈体文等文体常识的记忆。 3.没有整理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中的文学常识。 4.没有强化记忆指定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雷雨》中,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与继母繁漪有染,后来他不想再保持这种关系了,于是告诉父亲想要到他的矿上去,主要是为了摆脱繁漪的纠缠。 B.宝玉梦中来到太虚幻境,翻看了记载金陵女子命运的“金陵十二钗”图册,图册正预示了金陵十二钗的最终命运。 C.哈姆莱特理想崇高、思想深刻,但由于缺少得力的帮手 ,势单力薄的他一再拖延复仇计划。 D.《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阿Q正传》《风波》都收在《呐喊》中。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元朝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二者同属戏剧艺术。 B.杜甫的《蜀相》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咏史抒怀诗词的代表作,前者借诸葛言志,后者托周瑜抒怀。 C.从先秦《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再到明清诗文,作品的句式呈现出以下共同特点:多用对偶,骈散相间,错落有致。 D.《聊斋志异》叙述的一些故事从内容上说是荒诞的、超现实的,但书中的许多细节描写又极具真实感,细腻而生动。 参考答案: 考题展示 1.A 解析:A项,孔乙己“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有误,孔乙己在丁举人家偷窃被打断了腿,在穷困潦倒中从鲁镇消失的。 2.答案:(1)君子好逑 (2)空山凝云颓不流 (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休说鲈鱼堪脍 (5)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解析:注意本题是选做题,注意“逑”“颓”“鲈”“脍”“翼”“期”的书写要正确。 3.(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贤者能勿丧耳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望中犹记 佛狸祠下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1.C 解析:“由于缺少得力的帮手”有误,应为“又耽于沉思、自责、自我怀疑,加之忧郁与孤独”。 2.C 解析:“多用对偶,骈散相间”不是前述所有文学体裁的共同特点。骈句在先秦文章中就有,但不是有意而为,汉代产生赋这一文体之后,才盛行起来。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