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湖南版 40分钟训练7 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古诗文 默写+论述类文章阅读+选考内容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蛊惑(gǔ)  掇弄(duō) 分娩(miǎn) 呱呱而泣(guā) B.胴体(tóng) 渣滓(zǐ) 纾解(shū) 噤若寒蝉(jìn) C.忸怩(ní) 沉疴(kē) 游弋(yè) 载歌载舞(zài) D.作揖(yī) 绯红(fēi) 箴言(zhēn) 弄巧成拙(zhu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创新仅追求题材,作画仅止于形神兼备当是不足为训的,而脱离笔情墨趣的作品也无以言美。 B.在中原大地上,领略着一望无际的麦田和雄伟的山川大河,让人感到心胸开阔,荡气回肠。 C.丛林掩映中有碧绿的田禾,百草蔓延中有可爱的动物,一草一木,布设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D.瀑布流泻,飞珠溅玉,水光反射,景致万千,则更是锦上添花,不可名状。入冬,其景愈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波波金融危机告诉人们,超脱于实体经济发展之外的繁荣终归是一场幻梦;国家的良性发展需要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来保证。 B.文学名家的诞生固然少不了天赋的造就,但其诞生绝大多数靠的是后天的努力及适宜的土壤环境、正确教育理念的引导取得的。 C.由于热血动漫具有励志的主题,贯穿着为尊严和信仰而百折不挠的拼搏进取精神,因此备受充满梦想的青少年的青睐。 D.有专家在论坛上强调,在教育改革中,能否跳出既得利益格局的羁绊,将决定中国未来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成功。 4.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招领启事:我遗失手表一块,请捡到的同学速到学校办公室交给值班老师,我将感激不尽。 B.广播通知:因天下雨,原定于第七节课召开的运动会闭幕式延期举行,还望同学们海涵。 C.邮件回复:因临时外出,没能及时回信,请原谅!现寄来书稿影印件两份,烦您斧正。 D.征稿启事:欢迎各位同学踊跃投稿,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今全球通胀继续攀升,世界主要经济体必将联手干预市场、控制通货膨胀继续肆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欧美各国都把压制原油价格过快上涨作为下半年工作的目标之一。 ①如今这种危险已经蔓延到发达国家 ②并加剧了社会动荡的风险 ③持续的通货膨胀使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上升,企业负担加重、消费受到抑制 ④美国政府也已感受到通胀导致的公众不满和压力 ⑤欧元区通胀率上升至2.7%,超过了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警戒线 ⑥今年以来,不断高起的油价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成长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①⑤④②⑥ C.⑥③①②④⑤ D.⑥③②①⑤④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文意,续写一句话结论。 中国画讲究“留白”,文学作品同样如此。19世纪的作家大多是上帝,似乎什么都知道,比如雨果;读者是信徒,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20世纪的读者和作家则往往是平等的,比如在周朴园对侍萍有没有爱这个问题上,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一篇作品把什么都说了,读者就会反感:你都说了,要我干什么?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鹧鸪天 严 仁 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柂②转牙樯③。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①一曲危弦:弹奏一曲。危,高。弦,泛指乐器。②捩柂(liè duò):扭转船舵。③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词是怎样表现离情别绪的?请结合词的上阕或下阕加以简析。 8.古诗文默写。 (1)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______。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甫《阁夜》) (2)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 (3)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 (4)____________,高谈转清。____________,飞羽觞而醉月。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禅与古典诗歌的融合 汉魏以后,由于佛教的传播和禅宗思想的流行,以诗论禅、援禅入诗渐成风气。诗人谈禅,禅师写诗成为雅趣,历代诗人以此相沿成习,诗学与禅义又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禅是天竺之语,全称禅那,公元初随佛教一起进入中国,后成于东汉至南北时期,而兴盛于大唐。佛教从开始被视为一种仙术,到后来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相当重要的学术流派,最终上升为中国人的哲学体系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体系,禅定之说和禅宗之学功不可没。“禅”在汉语中通常被理解为“思惟修”,亦名“静思虑”,其实,这都是人们提高自身智慧和品德修养的一种通称,也是通过静坐调节身心,超越狭隘的自我的修习方法。禅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修炼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 虽然诗歌属于文学艺术,禅属于宗教,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文化层面,但是二者的内心观念却有互相衔接之处。禅是融合的精神概念,是启迪思想的审美境界的意识。诗是文字中最美妙的言辞,是文中最精彩的华章。禅可以“思惟修”,亦可“静思虑”,定坐可以调养身心,静思可以超越自我之狭隘。 禅融于诗始于唐代。禅在当时的诗人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涌现出了很多擅长以禅入诗、在诗中表现出禅理禅趣的诗人。王梵志、王维等是其代表人物。王梵志的诗见于敦煌残卷,影响甚大,被称为梵志体,内容多为阐释佛家教义,以浅近语言劝人为善。如“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中唐时期的寒山子也写过不少模仿梵志体的诗。甚至宋代理学家的诗也有仿作的痕迹,在“二程”、朱熹,特别是邵尧夫的诗中都可得到印证。 禅师为诗,主要是实现了禅对诗的渗透,在诗中表现了他们对世界的观察、思考和理解,从而赋予诗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这样,中国诗固有的冲和恬淡的艺术风格就取得了重要地位。唐代,一批包括诗僧在内的山水田园诗人崛起并汇成诗派,是事出有因的。自宋降以来,凡是隐迹山林、托足岩阿的诗人,他们的作品有些表现得淡远有味,乃至近于不食人间烟火的,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禅的浸润,直至近代,仍是如此。 在学诗的方法上,宋代诗人严羽著《沧浪诗话》,主张“妙悟”,并注重诗的意境和韵味,强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也与禅宗注重“顿悟”与妙造自然相吻合。《沧浪诗话》论诗,运用了禅理和禅语,而且成为诗话的一大特色,给后世以启迪,并为清代的“神韵”“性灵”之说开先河,使得某些诗人的作品也随之而带有禅味了。 从禅与诗人的最终分析着眼,禅宗所专注的应该是如何求道而最终悟道。而悟道的那种最高境界的显示,从根本上说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叙述的,属于不可说之域;禅机要借助诗的语言来表达,诗要表现得极致也似乎就是禅的追求。宋人之所以把赏诗与参禅类比,是由于他们看到了二者在本体的性质、进入本体的过程以及体验到本体的感受都有相似之处。 (选自《名作欣赏·中旬刊》2010年10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禅”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禅是天竺语,是随佛教一起进入中国的仙术,形成于南北朝,兴盛于唐代。 B.禅常被理解为“静思虑”等,因此使得佛教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禅是人们提高自身智慧和道德的方法,可以通过静坐调节身心,超越狭隘。 D.禅隶属于宗教的范畴,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修炼则讲究由浅入深。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些归隐诗人的部分山水诗表现出淡远有味的风格,说明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禅的影响。 B.在中国禅宗历史上,产生了大量作禅诗的诗僧,他们的诗引譬连类,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内容。 C.禅与诗结合,使得一些诗歌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出神入化的意境,蕴含着无法言尽的意味。 D.受禅的影响,近代部分作家的一些作品表现得淡远有味,乃至近于不食人间烟火。 (3)结合全文,谈谈禅对中国古典诗歌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所体现的儒、道两家思想在人生境界上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D 解析:A项,“呱”应读“gū”;B项,“胴”应读“dòng”;C项,“弋”应读“yì”。 2.B 解析:B项,适用范围不当。“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而此处则是指看到山川大河后心情舒畅。 3.A 解析:B项,句式杂糅,“靠的是……取得的”杂糅,可以去掉“取得的”;C项,缺主语,应将“热血动漫”放于句首;D项,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成功”应改为“成败”。 4.C 解析:A项,“速”语气强硬;B项,“海涵”,意为“大度宽容”,虽为敬辞,但不适合用于校方对学生,而且语体风格不符,广播用语应力求口语化,“海涵”则书面色彩太浓;D项,“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为敬辞,应改为“尽力相助”。 5.D 解析:油价高起是通胀的根源,故⑥为首句。排除A、B两项。①中“这种危险”在③中有指代,故③一定在①前。②句紧承③句而来,所以应在①前。⑤④介绍的是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应排在末尾。 6.文学作品要留给读者自我思考、抒发见解的空间 7.(1)上阕。一、二句写别时:“一曲”句,写楼上别宴情景,奠定了离别哀伤的基调,宴席将散,一曲离歌令人愁肠欲断,不忍离别;“津桥”句,借人已上船、船已起航,写不得不别的无奈,使惜别的气氛更为浓厚。三、四句写别后:“江心”句从行人的角度写来,“带”与“重”,借行者的主观感觉,表现离别的沉重与不舍。“楼上”句从送行者的角度来写,从对方着笔,借风吹粉泪,渲染离情,将别情的抒发推向了高峰。三、四句各写一方,将惜别之情,写得深挚感人。 (2)下阕。以乐景衬哀情,草碧柳黄,以美好的春景,反衬离别的忧伤。化无形为有形(或运用通感的手法),“载将”一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巧设比喻(或衬托),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使伤别之情进一步深化,令人回味无穷。 8.(1)天涯霜雪霁寒宵 (2)石破天惊逗秋雨 (3)侵晓窥檐语 (4)幽赏未已 开琼筵以坐花 9.(1)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是随佛教一起进入中国的仙术”错,文中说“佛教从开始被视为一种仙术”,说明视为“仙术”是当时人们的一种看法,并不是真的仙术。B项,因果关系不成立,“使得佛教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禅定之说和禅宗之学。D项,“修炼则讲究由浅入深”错,原文是“修炼则有浅有深”,选项属于故意混淆。 (2)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以偏概全,不是所有的淡远有味的山水诗都受到了禅的影响。 (3)参考答案:①从诗歌的题材和内容发展来看,以禅入诗,丰富了古典诗歌的题材,表现了禅理禅趣,拓宽了诗歌的表现范围。 ②从诗歌风格的演变来看,禅师为诗,实现了禅对诗的渗透,赋予诗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这样,中国诗固有的冲和恬淡的艺术风格就取得了重要地位。 ③从学诗的方法来看,“妙悟”成为学诗的重要方法,并注重诗的意境和韵味。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的能力。首先明确筛选范围,禅对诗的影响在第三到六段,第三段讲诗人以禅入诗、在诗中表现出禅理禅趣,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和内容;第四段则从禅师写诗的角度写,影响到了诗歌的风格演变;第五段,从学诗的角度来论述,以《沧浪诗话》来论述学诗的“妙悟”;最后总结。所以只需筛选整合即可,当然还要注意区分角度。 10.(1)都提出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于追寻人生的自由,但儒家倡导的人生境界,是需要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获得的,修养越高就越从容自由。儒家的自由是相对的自由,是在一定规则下的自由,而道家所倡导的自由是绝对的自由,无所依赖,超越了一切功利。 (2)联系现实的主要角度有:①社会有其规则,所以应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追求自由的境界;②要超越世俗,追求心灵的自由;③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个人修养;④还可以兼谈儒家和道家,各取所长,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兼顾个体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可以选取任一角度作答)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