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湖南版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真题展示 (2012·湖南高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自 戒 郑思肖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   分:本分 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 谲:诡诈 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 劫:劫持 D.期为君子之归 期:希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 (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 (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二)文言文断句 5.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考向分析 近年来湖南卷文言文考点共设5道试题,占22分左右。分别考查实词、虚词、断句、分析综合、翻译。这是自2010年新课标高考以来延续的题型。 实词选项材料全部出自文本,不从课文中取材,考查范围不一定局限于考纲圈定的120个常用实词。虚词题主要有两种命题形式,一是分四项考查四个虚词,二是单独考查某一虚词,但都遵循课内外对照原则,即考查选文中的虚词时,也给出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出现该虚词的例句,要求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否一致,并注重虚词的细微差别,考查范围限定在考纲规定的18个之内(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中“以、于、而、之、其”考查频率较高。断句题材料可以出自文本,也可以出自另外的材料,2012年的断句材料均出自教材的课后练习,一般采用选择题形式。分析综合题将出现选择题和简答题轮考趋势,要求考生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进行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文言文翻译强调直译,应在整句通顺的基础上突破关键词句,关注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  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湖南卷常以客观题考查实词、虚词、断句,以主观题考查文言分析综合及翻译能力,总分值为22分。文本选材贯穿秦汉到明清,涉及历史传记、散文等体裁,以散文为主。 【例题】(2011·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严祺先文集序 归 庄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于求知干进,志在利禄乎?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严子生于其乡,诵遗书,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①焉。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韩子尝言:“人笑之,则心以为喜。”夫人之笑韩子者,特以其文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虽然,使韩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当亦如严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书、城南之诗,取讥于大儒矣。严子之文,余所见止数十篇,论理论事,明快严峭,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文辞之工如此!然吾以为文辞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矫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为迂者也。夫世共笑为迂,余独不以为迂,而欣赏叹诧,则余亦迂甚矣哉! (选自《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注:①浼(měi):玷污。 热点题型一 解释实词 这种题型用于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常见文言实词”主要涉及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并特别强调辨析“在文中的含义”,所以力争粗通文本大义十分重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  病:批评 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拔:拔除 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 绍:继承 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 加:超过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B项,“拔”意为“超出”。根据“矫然拔俗”可知是超出一般流俗。“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拔”也是“超出”,据此可以推断。 答案:B 技法解密 1.语境辨析 一个词一般有多个义项,而词语只有在一定语言环境里才能有合理的释义。推断词义就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结合具体的语境。所以在解答时,可以将命题者给出的释义直接代入选项,看是否符合语境。 2.语法分析 语法分析即运用语法知识确定词性来推断词义。同一实词会有多种词性,而且经常出现活用。词性不同词义一定不同,词类活用词义也会跟着发生改变。推断词义就可以用语法分析来准确判断词语的含义。如2011年湖南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病”后接名词性短语“其俗”,“病”只能作动词,结合语境看,应释为“批评”。 3.对称互现 文言文对称结构多,讲究对仗,还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对称结构的前后句子相对位置的词语词性相同,意思相对、相同或相反。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虚诞”“妄作”意思相类,则“一”“齐”意思相同,“一”是意动词,“把……看作一样”的意思,“齐”便也是此意。 4.联想印证 文言实词推断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所出现的文段是考生陌生的,但词语的义项都是学生在课内已经学到过的,所以需要联想印证。 首先可联系课内所学知识以印证词义。如2011年湖南卷“矫然拔俗”中的“拔”可以联系“势拔五岳掩赤城”进行推断,应为“超出”。 其次可联系成语联想印证。如“矫然拔俗”中的“拔”还可以联系成语“出类拔萃”。 5.字音推断 当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无法解释,也没有词类活用时,就该考虑寻求通假关系。可依据同音通假来推导词义。这就需要多积累通假字,因为通假字往往有规律可循。 热点题型二 辨析虚词 这种题型用于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常见文言虚词”主要指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能够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虚词的具体含义,及其词性、语法功能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例句中“其诗亦怪怪奇奇”中“其”意为“他的”,代词,作定语;A项,指示代词,“那”;B项,代词,“他”,作“破璧”的主语;D项,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 答案:C 技法解密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调动已知,善于比较 湖南虚词命题一般将所考查的选文虚词与课内虚词词语对应,要求辨别,如2011年湖南卷所有选项都为课本中语句,所以考生应充分调动已知,通过课文中熟知的类似例句来由此及彼,对照比较,从而判断其用法和意义。 2.依据语境,辨明用法 (1)依据前后文辨别用法,如2011年湖南卷“其诗亦怪怪奇奇”依据前文“韩文公之文”,可知“其”应是代词,代韩文公。 (2)依据句意辨明用法,即通过翻译全句,根据翻译的情况并结合文意来辨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诗亦怪怪奇奇”中“其”只能翻译为“他的”,自然“其”是用作定语的代词。 (3)依据语法结构辨析用法。即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体察词语在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3.巧用对比,细辨异同 (1)位置对比: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词性和意义也不相同。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其”放在主语之后,自然不会再作代词,而是表祈使语气的副词“一定”。 (2)词性对比:在不同的语句中,同一词性的虚词有着不同的作用,如2011年湖南卷,“秦王恐其破璧”和“吾令人望其气”中“其”均为代词,但前者作“破璧”的主语,后者作“气”的定语。 (3)作用对比: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词性也不相同。 (4)结构对比: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辨析“以”的用法,只需了解对应的“而”的用法,它们都表修饰关系。 热点题型三 文言文断句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正确断句的能力,命题时多强调考生对前后语境的理解,即所给出的句子都来源于语段中,断句不是孤立的,要求考生凭借对语境的理解进行断句。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 A.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 B.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 C.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 D.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延续了2010年的选择题形式。文言断句仍然属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的考查,所以主要依据文意来判断,不同处在“故”和“多”。“故”意为“所以”,应在后一句的开头;而“多”修饰的应是“今人之笑为迂者”,即“多是现在的所取笑的迂腐的地方”。 答案:A 技法解密 做好文言断句题,需要掌握以下技巧: 1.理解句意 (1)结合具体语境,借助文言积累揣测语句的主要意思; (2)突破主谓宾等基本成分,把握句子的主干。 ①找名词或代词。名词或代词往往充当主语或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断句了。 ②找谓语。如2011年湖南卷可以直接抓谓语,谓语有“郁塞”“触事而发”“多今人之笑为迂者”,明确了谓语就可以直接断句了。 2.明确标志 (1)虚词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于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用于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2)对话、引文(曰、云、言、谓)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结构推断 (1)顶真句式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 (2)相似结构(排比、对偶、反复) 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固定结构 如:“……者……也”“何……之有”;“如……何”;“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为……所”“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热点题型四 文言简答题 这种题型主要用来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以及鉴赏评价等。要求考生对选文整体理解。此题设题角度小,但往往覆盖面比较广,所以此题是对能力的全面考查,而且又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 4.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此题切入角度小,仅仅选择作者的一句感叹“欣赏叹诧”,但“欣赏叹诧”是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的总体评价,涉及全篇,至关重要。此题关键在剔除冗余信息,突破关键点。“欣赏叹诧”的是其文章,抓住对严祺先的文章的直接评论语言,可知“严子之文,余所见止数十篇……世所共笑为迂者也”才是主要筛选区间,共两句话,分层梳理,就可得出答案的两个要点。当然不能完全抄写,应该在理解基础上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因为严祺先的文章:①命意立论,卓尔不群,不被世间平庸的人所理解而受到讥笑;②说理叙事,明白晓畅,严峻犀利。(只答“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或“文辞之工如此”也可) 技法解密 文言简答题可以涉及的命题角度多样,主要抓好两类题目: (1)“分析概括”题 ①概括的原则:概括要完整、全面,准确、恰当。 ②步骤和方法: A.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B.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 C.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③答题模式: 第一步:确定答题区间。如2011年湖南卷,筛选的内容是所有关于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的评价性语言,主要区域是“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和“严子之文,余所见止数十篇……世所共笑为迂者也”。 第二步:审清核心要求。如:2011年湖南卷的核心要求是“欣赏叹诧”和“原因”。 第三步:筛选出相关的句子,将相关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概括。 (2)“鉴赏评价”题 一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要求能够判断文章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要以全面深入的阅读分析为基础,要全面辩证地评价文章,评价要有理有据,要具体充分,有深度。对待古代作品的评价,要辩证地分析,历史地看待,不能孤立地静止地评价,也不能用今人的要求来苛求古人。 二是从表达技巧角度进行鉴赏。 ①从表达方式角度: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描、细腻生动),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②从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③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 ④从结构安排角度: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是否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是否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⑤从语言运用角度: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其答题模式为: 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手法(技巧); 第二步,具体分析该手法(技巧)是如何运用的; 第三步,指出该手法达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热点题型五 文言文翻译 这种题型用来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是湖南卷考查的重点,赋分一般为10分,从选文中抽取三句进行考查。命题依然强调直译,强调关键词语的翻译,得分点往往兼顾重要词语的翻译(尤其是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和句式的翻译。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 (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 (3)则余亦迂甚矣哉!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强调直译,应在整句通顺的基础上突破关键词句。(1)句重要词语是“起”和“衰”,“起”意为“振起”,“衰”指衰颓的文风。(2)句要关注“尝”(曾经)、“去”(去除,免除)、“俗”(俗气)。(3)句要关注“迂”(迂腐)和“甚”(厉害)。 参考答案:(1)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 (2)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别的,必须首先去除它的俗气才行。 (3)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了! 技法解密 二轮文言翻译复习,要大胆揣测评卷赋分点,着重突破以下三点: 1.译准实词。重要实词是翻译的主要赋分点,指那些在句中起关键表意作用的、有多个义项的、解释通常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实词、古今异义词。译准关键实词,需要有强烈的语境推断意识,即“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上例“起”(振起)、“迂”(迂腐)。 2.译准活用词。词类活用是文言文特有的语法现象,翻译时,首先,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功能及词义。其次,要掌握一些词性活用的规律,如:代词前的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带了宾语,一般活用作使动或意动;两个名词连用,肯定有一个活用;主谓之间的名词一定活用,等等。第三,要熟悉多种活用情况的翻译方法和用语,如: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等介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意动,要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 3.译准特殊句式。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省略句(省主语、谓语、动词的宾语、介词的宾语及介词)、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及固定句式等,是翻译的主要赋分点之一。翻译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如:省略的成分一定要补出,常常是主语、介词、宾语;倒装句要按现代汉语句序排列;固定句式有自己的特殊译法,如“无乃……乎”(恐怕……吧),“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所以……”(……的原因)。  (2012·湖南十二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照玄上人诗集序 [明]刘基 予初来杭时,求士于郑希道先生,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雄俊峭拔,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心常怀之。及访于杭人,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心窃怪之。及余徙居白塔之下,而上人乃住持万松岭之寿宁寺,于是始得遍观其所为诗。盖浩如奔涛,森如武库,峭如苍松之栖县崖,凛乎其不可攀也,而忧世感时之情,则每见于言外。呜呼!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人矣。 夫诗何为而作哉?情发于中而形于言。《国风》、二《雅》列于“六经”,美刺风戒,莫不有裨于世教。是故先王以之验风俗、察治忽,以达穷而在下者之情,词章云乎哉?后世太师①职废,于是夸毗戚施②之徒,悉以诗将其谀,故溢美多而风刺少。流而至于宋,于是诽谤之狱兴焉,然后风雅之道扫地而无遗矣。今天下不闻有禁言之律,而目见耳闻之习未变,故为诗者,莫不以吟风月、弄花鸟为能事,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定轻重于众人,而不辨其为玉为石。惛惛怓怓③,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 呜呼。有伯乐而后识马,有匠石而后识梧槚③。自古以及于今,伯乐几人?匠石几人耶?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予既重上人之诗,而又悲夫人之不知郑先生之为伯乐、匠石也,故为序其端焉。 (选自《诚意伯文集》) 注:①太师:古代乐官之长。②夸毗(pí)戚施:比喻谄谀献媚的小人。③惛(hūn)惛怓怓(náo):惛,糊涂;怓:吵闹。③梧槚(jiǎ):梧桐与山楸,比喻人才。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峭如苍松之栖县崖   县:通“悬”,陡峭 B.是故先王以之验风俗 验:考察 C.流而至于宋 流:流传 D.故为序其端焉 端:原委 【学生试做】[  ] 答卷扫描 学生错选A项的占35%左右。  名师点评 语境推断法是辨析文言实词的主要方法。错选A项主要是因为对“县”的通假情况比较陌生。将该句置于“盖浩如奔涛,森如武库,峭如苍松之栖县崖”中可以发现,“峭”是照玄上人之诗的特点,其后用比喻手法解释“峭”,如此看来,“县崖”即为“悬崖”;也可以将义项直接代入原句。而D项,此文为序,序文置于诗集开头,所以“端”应为事物的开端,这里指诗集的开头。  修正答案 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每见于言外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B.悉以诗将其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定轻重于众人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有伯乐而后识马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学生试做】[  ] 答卷扫描 学生错选A项的占25%左右。  名师点评 A项,将“则每见于言外”与其前一句“而忧世感时之情”联系起来看,是说然而那些忧世感时的情感却常常于言辞之外显现,所以此句中的“则”应为转折连词;而后一句中的“则”是表承接的连词。B项都为介词,用。C项,介词,根据/介词,比。D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假设。  修正答案 B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 A.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 B.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 C.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 D.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 【学生试做】[  ] 答卷扫描 此题难度不大,正确率较高。  名师点评 此题只要注意堆成句式即可,如“此……彼……”“更相……转相……”  修正答案 D  4.简要概括照玄上人的诗不为世人所知的原因。 【学生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卷扫描 学生答案的典型错误: (1)浩如奔涛,森如武库,峭如苍松之栖县崖,凛乎其不可攀也。 (2)其诗不以吟风月、弄花鸟为能事。  名师点评 答案(1)(2)直接抄录原文作答,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没能完全读懂文章。一、二段结尾直接表明其诗不为人知,可见答案就在这两段中,第一段作者的观感由转折复句来表现,自然“忧世感时之情,则每见于言外”才是重点,既然“见于言外”,当然难以被认知;而答案(1)只关注前半部分。第二段强调今世作诗“溢美多而风刺少”,丢掉了美刺讽谏传统,而上人的诗是忧世讽谏的,所以不被人知;而答案(2)未能从整段出发进行理解,只抓只言片语。  修正答案 ①忧世感时的情感常常显于言辞之外;②社会中美刺讽谏传统不再保留。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雄俊峭拔,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 (2)于是诽谤之狱兴焉,然后风雅之道扫地而无遗矣。 (3)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 【学生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卷扫描 学生答案的典型错误: ①莫之先也。 没有谁在他前面 ②于是诽谤之狱兴焉 于是诽谤的牢狱兴起了 ③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 怀抱奇特才能而没有被礼遇以致泯于众人而死去的人不少啊。  名师点评 句①没有注意到宾语前置,也没有理解“先”的意义,“先”应为“超越”的意思。句②错在不懂古今异义,将“狱”错译为“牢狱”,应译为“案件”;“兴”也应译为“出现”更妥帖。句③不善于借助语境推断词义,“泯死”不会是“泯于众人而死去”,这些如上人一样“抱奇材”的人一直都没有“泯于众人”;“遇”应是“被重用”。  修正答案 (1)郑先生对我说起照玄上人写诗,(诗风)雄俊峭拔,近代以擅长写诗而出名的人,没有人超越他。(评分点:为诗,作诗;诗、名,名词作动词;莫之先,宾语前置) (2)于是诽谤的案件开始出现,自那以后,诗歌创作的“风雅”传统就一扫而光。(评分点:狱:案件;兴,出现;道,风尚、传统) (3)那些怀抱奇特本领而不被重用一直到死的人物,已经消失不少了。(评分点:材,本领;遇,被重用;泯死,消失,死的意思)  参考译文:我刚刚来杭州的时候,向杭州的郑希道先生寻求杭州(真正)的读书人,郑先生对我说起照玄上人写诗,诗风雄俊峭拔,近代以擅长写诗而出名的人,没有人超越他。我一向知道郑先生善于鉴赏人物并且说话不过头,(于是)我心中常想到照玄上人。等我向杭州人访求照玄上人的事迹,却没有人说照玄上人擅长写诗,我私下里想到这件事情很奇怪。等我迁居到白塔岭脚下的时候,而照玄上人就在万松岭担任寿宁寺住持,从此我开始全面观览他写的诗,他的诗作气势浩瀚,犹如奔涛,结构森严,宛如武库,风格峭拔,如同苍松栖居悬崖,凛然不可攀爬一般,而忧世感时的感情却常常于言辞之外显现。哎呀!这就是照玄上人不能凭诗作闻名于杭州的原因啊。 诗歌是为什么而作呢?感情从内心涌动,流露在言语中,《国风》和二《雅》列于“六经”之中,赞美讽刺劝谏,没有不对世风教化有裨益的。因此以前的君王用它来考察风俗的变化,体察治理的得失,来了解不得志而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的情感。(从诗歌的社会功能看)它们难道只称为“辞章”吗?后世太师这一官职废止,于是那些谄谀献媚之人,全都用诗来助长阿谀逢迎的风气,所以溢美的诗作多了,而讽刺的诗作少了。这种风气流传到了宋朝,于是诽谤的案件开始出现,自那以后,诗歌创作的风雅传统就一扫而光,毫无遗留了。如今天下没有听说有禁止言论的律令,可是人们目见耳闻的陋习并未改变,所以写诗者,没有不把写咏风月、把弄花鸟的诗当作写诗的正道,他们效仿达官贵人却不向古人学习;以众人的标准来判定诗作的好坏而不去辨别它们到底是玉还是石,糊里糊涂,吵吵闹闹,此唱彼和,互相依附,相与结党,转而又互相诋毁攻讦,可是诗的美刺讽谏传统却没有人能够知道了。既然这样,照玄上人不以诗被当今之人称道不也是很应该的吗? 唉!有伯乐然后才能识别千里马,有匠石然后才能识别梧桐树和楸树这样的好木材,可是从古到今伯乐能有几个?匠石又能有几个呢?那些怀抱奇特本领而不被重用一直到死的人物,已经消失不少了。我既推崇照玄上人的诗作,而又悲叹人们不知道郑先生就是当今的伯乐、匠石,所以写了这篇序放在诗集的开头。 易错警示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最常见易错的毛病是:脱离语境,误解词义。如2011年上海高考题(片段):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秋冬则劝民山采 (2)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有的考生脱离语境,不假思索地解“劝”为“劝慰”,释“乐”为“快乐”。其实,联想课文《劝学》即知“劝”应为“鼓励”的意思,用结构推断法看“民皆乐其生”,“乐”后面带宾语,应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对策: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涉及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里会有不同的含义,只有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才不至于产生错误。语境推断法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最基本的、主要的方法。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最常见易错的类型有: (1)不辨虚实。文言文中,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介词、助词、代词。有些词兼有虚实两种用法,如“所、为、以、而、之”等,需要分清词性。如: 2011年高考北京卷文言阅读虚词题中要求理解两个“为”字: ①昔者,曹子为鲁将兵 ②终身为破军擒将矣 句①“曹子为鲁将兵”是主谓句,“为鲁”是介宾短语作状语,表示替哪个国家“将兵”(带领军队),“为”就是介词“替”,读wèi。句②“终身为破军擒将矣”是复句的后一分句,主语承前省略了,“为”就充当分句的谓语,是动词“是、做、当”的意思,读wéi,即“是败军中的败将”。两个“为”字,一个是虚词中的介词,一个是实词中的动词,不可不辨。如何辨?主要是根据这个词在句中的位置和所承担的语法功能,辨别其词性,确定其意义、用法。 (2)“以”“因”“与”在句中作介词还是连词难以辨别,最易错。 从结构上看,介词要跟上宾语构成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修饰后面的谓语;连词则是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的词;作宾语的大多是名词和代词。所以,“以”“因”“与”若跟上代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后面又有动词谓语,那么一般就是介词,如“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连词连接的词、短语、句子要性质一致或相对,连词前后的词性要一致,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以”前后是动词性短语和动词),“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传》,“与”连接性质相对的两个因果分句),“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与”前后是代词)。但要注意介词“以”“因”“与”后经常省略代词,不要误为连词,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曹刿论战》)。 3.文言断句易错毛病: (1)不辨具体语境,望文生义。断句仍然属于对句子的理解,而对句子的理解不能脱离具体语境。只有依据前后语境,一词多义现象和古今异义现象才会迎刃而解。如2011年湖南卷关于“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的理解,根据后面的“立言之旨为流俗所笑”,可知,整句说的是“立言之旨”多是被人所耻笑为迂腐的观点,可见,“多”修饰的是后文。考生之所以出错,当然是因为没有联系其后的语境。 (2)缺乏标志意识,随意断句。标志是文言断句的快捷键,但部分学生不明白这点,随意断句,支离破碎,不得要旨。部分标志词是需要牢记的,当然有些语气词是放在句中还是放在句末也需要根据语境进行推断。 4.文言简答题易错类型: (1)审题不清,区间不明。找准答题区间最关键,但是由于部分考生缺乏审题意识,没有对题目进行认真的推敲,也就找不准审题区间。如2011年高考有考生没有弄清作者“欣赏叹诧”的是文章,误以为“欣赏叹诧”的是严祺先,因此就只能随意摘抄,而不明所以。 (2)思路不清,要点遗漏。简答题要点一般有多个,有的题目要点集中在一处,而更多则分散在多处。但有些考生缺乏整体意识,不能依循文本思路逐层梳理,要点就会被遗漏。 5.文言翻译,最常见易错的毛病是: (1)有词类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功能及词义。部分考生语法基础较差,不能准确把握实词的词性、功能及词义,导致凡遇上活用词的翻译就丢分;因此译准活用词应是二轮复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2)译句中虚词一般不作为主要赋分点,但会影响句意的准确性,也会导致失分,也是翻译中常错的地方。对虚词的处理往往要求十分细腻,能译出的要尽量译出,不需译出的不可牵强附会。如2011年安徽卷翻译(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译句: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将”是副词“将要”的意思,修饰“试汝”,但在口语中可不必非要译成“将要”,否则就显得生硬了。  一、(2012·湖南衡阳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颖悟夙成,浚爱之,自幼学,所教莫非仁义忠孝之实。长师胡宏,宏一见,即以孔门论仁亲切之旨告之。栻退而思,若有得焉,宏称之曰:“圣门有人矣。”栻益自奋厉,以古圣贤自期,作《希颜录》。 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时孝宗新即位,浚起谪籍,开府治戎,参佐皆极一时之选。栻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间以军事入奏,因进言曰:“陛下上念宗社之仇耻,下闵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思有以振之。臣谓此心之发,即天理之所存也。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无使其或少息,则今日之功可以必成,而因循之弊可革矣。”孝宗异其言,于是遂定君臣之契。 会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输,实尽夺州县财赋,远近骚然,士大夫争言其害,栻亦以为言。上曰:“正志谓但取之诸郡,非取之于民也。”栻曰:“今日州郡财赋大抵无余,若取之不已,而经用有阙,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上矍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旋阅其实,果如栻言,即诏罢之。 栻在朝未期岁,而召对至六七,所言大抵皆修身务学畏天恤民抑侥幸屏谗谀于是宰相益惮之而近习尤不悦。退而家居累年,孝宗念之,诏除旧职,知静江府,经略安抚广南西路。所部荒残多盗,栻至,简州兵,汰冗补阙,籍诸州黥卒伉健者为效用,日习月按,申严保伍法。谕溪峒酋豪弭怨睦邻,毋相杀掠,于是群蛮帖服。朝廷买马横山,岁久弊滋,边氓告病,而马不时至。栻究算利病六十余条,奏革之,诸蛮感悦,争以善马至。 孝宗闻栻治行,诏特进秩,寻除秘阁修撰、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安抚本路。一日去贪吏十四人。湖北多盗,府县往往纵释以病良民,栻首劾大吏之纵贼者,捕斩奸民之舍贼者,令其党得相捕告以除罪,群盗皆遁去。郡濒边屯,主将与帅守每不相下,栻以礼遇诸将,得其欢心,又加恤士伍,勉以忠义,队长有功辄补官,士咸感奋。 (节选自《宋史·张栻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颖悟夙成 夙:平素 B.除直秘阁 除:授予官职 C.日习月按 按:巡查 D.诏特进秩 秩:俸禄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与“即以孔门论仁亲切之旨告之”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所言大抵皆修身务学畏天恤民抑侥幸屏谗谀于是宰相益惮之而近习尤不悦 A.所言大抵皆修身务学/畏天恤民/抑侥幸/屏谗谀/于是宰相益惮之/而近习尤不悦 B.所言大抵皆修身务学/畏天恤/民抑侥幸/屏谗谀于是/宰相益惮之/而近习尤不悦 C.所言大抵皆修身务学/畏天恤民/抑侥幸屏/谗谀于是/宰相益惮之/而近习尤不悦 D.所言大抵皆修身务学/畏天恤/民抑侥幸/屏谗谀于是/宰相益惮之/而近习尤不悦 4.请说说张栻“在朝未期岁”却“退而家居累年”的原因。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 (2)谕溪峒酋豪弭怨睦邻,毋相杀掠。 (3)栻首劾大吏之纵贼者,捕斩奸民之舍贼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任贤,如不得人,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齐人将取燕,诸侯谋救之。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①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②,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删改) 注:①葛:远古时期的部落名。②旄倪(máo ní):指被俘虏的老人和幼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汤放桀,武王伐纣    放:释放 B.贼仁者谓之贼 贼:戕害 C.五旬而举之 举:攻克 D.诛其君而吊其民 吊:慰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今日不知其亡也 吾其还也 B.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武王伐纣,有诸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 劳苦而功高如此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A.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B.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C.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D.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一国之君要辨识没有才干的臣子并罢免他们,不能仅仅听身边之人和诸大夫的意见,还要倾听百姓的声音。 B.孟子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表明孟子主张施行仁政,以民为本。国君如果倒行逆施,就是老百姓的敌人。 C.战争胜利后,齐宣王想吞并燕国的土地,孟子认为需要看燕国的百姓是否愿意,如果兼并了,燕国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兼并。 D.《尚书》记载,商汤最先征伐葛的时候,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但后来却因不公平造成了怨声载道的局面。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君任贤,如不得人,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2)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3)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勇 惠 王安石 世之论者曰:“惠者轻与,勇者轻死。临财而不訾,临难而不避者,圣人之所取,而君子之行也。” 吾曰:不然!惠者重与,勇者重死。临财而不訾,临难而不避者,圣人之所疾,而小人之行也。 故所谓君子之行者有二焉:其未发也,慎而已矣;其既发也,义而已矣。镇则待义而后决,义则待宜而后动,盖不苟而已矣。《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动。”言动者贤、不肖之所以分,不可以苟尔。是以君子之动,苟得已则斯静矣。故于义有可以不与不死之道,而必与必死者,虽众人之所谓难能,而君子未必善也;于义有可与可死之道,而不与不死者,虽众人之所谓易出,而君子未必非也。是故尚难而贱易者,小人之行也;无难无易而惟义之是者,君子之行也。 《传》曰:“义者,天下之制也。”制行而不以义,虽出乎圣人所不能,亦归于小人而已矣。季路之为人,可谓贤也。而孔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①。”夫孔子之行,惟义之是。而子路过之,是过于义也。为行而过于义,宜乎孔子之无取于其材也。勇过于义,孔子不取,则惠之过于义,亦可知矣。 孟子曰:“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盖君子之动,必于义无所疑而后发。苟有疑焉,斯无动也。《语》曰: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君子之行当慎处于义尔!而世有言孟子者曰:“孟子之文,传之者有所误也。孟子之意当曰:‘无与伤惠,无死伤勇’。”呜乎,盖亦弗思而已矣! 注:①无所取材:才能没有什么可取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临财而不訾,临难而不避者    訾:计较 B.圣人之所疾,而小人之行也 疾:憎恨 C.而君子未必善也 善:好,对 D.义者,天下之制也 制:准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故所谓君子之行者有二焉 于是余有叹焉 B.有可以不与不死之道,而必与必死者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C.制行而不以义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D.言动者贤、不肖之所以分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与世俗之见相反的观点,认为真正勇敢的人是重视生死的,真正仁惠的人是不轻易将财物施与他人的。 B.作者认为“勇”与“惠”要符合“义”的规范。合于“义”,就能做到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就不必处处恩惠他人。 C.义应是人们行事的规范,孔子认为季路“无所取材”,是因为季路好勇超出了“义”的要求,这体现了孔子“过犹不及”的观点。 D.文章语气果决,行文精严,善用对比,针对“勇”与“惠”的糊涂认识,作者大胆批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尚难而贱易者,小人之行也;无难无易而惟义之是者,君子之行也。 (2)为行而过于义,宜乎孔子之无取于其材也。 (3)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 5.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 B.(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C.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D.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参考答案: 命题调研·明晰考向 考题展示 1.C 解析:劫:胁迫。 2.D 解析:A项,均表被动,“被”。B项,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均为介词,“用”。D项,前句“其”是表揣测的语气副词,“大概”;后句“其”为代词,“他”。 3.D 解析:文章题为“自戒”,而且末尾也表明写作目的是“故书以自戒”,所以主旨在“告诫自己”而非“劝谏他人”。 4.参考答案:(1)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2)(有品行的人)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呢! (3)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必须贯彻直译原则,兼有意译。以下是翻译重点: (1)“行”意为“品行”;“森然”意为“严明”;“动皆法度”要补出省略的谓语。 (2)“虽”意为“即使”;“妄谋”意为“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注意“况……乎”的句式,可翻译为“何况……呢”。 (3)“若人”意为“这样的人”;“损”意为“损害”;“益”意为“对……有好处”。 5.B 解析:应为“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此题应注意语意的理解,“奋”是动词,必须接名词“其气”。 参考译文:如果有品行,即使是最贫穷最卑贱的人,也可以与他交往;如果没有品行,即使是最富有最尊贵的人,也不可与他亲近。这是什么原因呢?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不敢有一丝一毫越过道德,违背本分,放纵他的行为,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呢!忠孝仁义,可以使家庭和睦,对乡邻和善,而不会贻害他人,断然不会招来祸殃。没有品行的人,狡诈奸佞,残忍妒忌,充塞于胸间,内心所想、眼中所见,都违背道德,满嘴贪婪垂涎,包藏的祸心正盛,让(他们)抓住时机就会用权势胁迫他人,即使死去了也留有用不正当手段谋取的方法,他们的余孽也会荼毒他人,他们一定难以终生享福。一般老百姓如果有品行,就会保全自我,保全家庭,保全子孙,留下善名被乡里人流传;卿相如果没有品行,就会使自己灭亡,使家庭灭亡,使国家灭亡,使天下灭亡,留下恶名被后世人耻笑。(所以我)敢断言说:没有品行的卿相,比不上有品行的普通百姓。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然而我疑惑(如果)在这里有这样一个人,这人又将拒绝我,像这样的人怎么能得到并与他交往呢?害怕别人拒绝我,不如拿被人抗拒的方法反过来抗拒我自身,大概也是可以的。胡乱地用言语议论他人,就接近于小人;能够自己约束自己,那么不失为君子。终身大概要按照这样的话去做吧!我年少时很愚昧,只有依照我父亲的行为来行动,一生敬畏总时时害怕违背了他的原则,以致玷辱了父母,期望一定在道德上有所增进,并希望最终能成为君子,所以写下这些文字来自我告诫。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一、1.A 解析:夙:早。与成语“夙兴夜寐”相同。 2.B 解析:B项,把,介词,与例句相同。A项,因为,介词;C项,凭借,介词;D项,来,目的连词。 3.A 解析:注意虚词“于是”和对称句式。 4.(1)张栻在朝为官,维护百姓利益,弹劾官吏。(2)他常受皇帝召见,说的大都是修炼身心,体恤百姓,抑制投机取巧,屏除谗言阿谀的事,招致其他官员忌妒。(大意对即可) 5.(1)这是我借发运使的手来使百姓困苦了。(评分点:“是”“假”“病”) (2)告谕溪峒酋长豪强消弭怨恨并使邻里和睦,不要互相杀戮抢掠。(评分点:“谕”“弭”“睦”) (3)张栻首先弹劾放纵盗贼的大官,逮捕斩杀给盗贼安排住处的奸民。(评分点:“劾”、定语后置、“舍”) 参考译文:张栻,字敬夫,是丞相张浚的儿子。(张栻)聪颖极有悟性,很早就学有所成。张浚很疼爱他。从小开始学习,教他学的没有不是仁义忠孝之类的。长大后师事胡宏,胡宏一见,就把孔子仁爱的思想主旨告诉他。张栻退下想了想,好像有所收获。胡宏说:孔子的学说有继承人了,张栻更加发奋努力,把成为古圣贤(那样的人)当作自己的目标,作了一篇《希颜录》。 (张栻)以父荫补入官列,被征召为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授予直秘阁(一种官职)。这时孝宗皇帝刚刚即位,张浚从贬所回朝廷任职,修建府第,治理军队,参谋辅佐的都是当时最优秀的人选。张栻当时很年轻,在内帮助秘密谋划,在外参预诸多事务。他的全面谋划,幕府众人都自认为不如。偶尔向皇帝禀奏军事,于是他进言说:“陛下上念及国家的仇恨和耻辱,下怜悯中原之地遭受涂炭,心中惊警,想着有所振作。我认为这种心思的萌发,就是因为天理的存在。希望陛下更进一步反省体察,研习古事,亲近贤人来自相辅助,不要使它稍有止息,那么当今的功业一定能够成就,而因循守旧的弊端就可以革除了。”孝宗对他的话感到惊异,于是就定下了君臣之间亲密的情谊。 这时史正志担任发运使,名义上是均输,实际上是夺走州县的资财赋税,远近为之骚动。士大夫争相论说它的害处,张栻也为之论说。皇帝说:“史正志说只是取之各州郡,不是从百姓那里收取的。”张栻说:“现在州郡的资财赋税大体上没有富余,如果取之不止,而经费不足,那就不过是巧立名目来从百姓那里侵取罢了。”皇帝听了惊愕地说:“如你所说,这是我借发运使的手来使百姓困苦了!”随即查核实情,果然像张栻说的那样,于是立即下诏书罢免了史正志。 张栻在朝廷为官没满一年,但受皇帝召见对答有六七次,所说的大都是修炼身心,致力于学习,敬畏天命,体恤百姓,抑制投机取巧,屏除谗言阿谀,在这个时候,宰相更加害怕他,而那些皇帝身边的近侍宠臣就更不高兴。辞去官职回家住了好几年。孝宗怀念他,下诏授予他原来的官职,并担任静江知府,经略安抚广南西路。所管辖的地方荒凉残破,又多有盗贼,张栻到任,精简本州军队,淘汰冗员补充缺额,登记各州犯法黥了面而身体强健的士卒为朝廷效力,每天练习,按月巡查,严格申明保伍之法。告谕溪峒酋长豪强消弭怨恨并使邻里和睦,不要互相杀戮抢掠,于是各个蛮族都心悦诚服。朝廷到横山买马,时间长了滋生弊端,边地百姓告说穷困不已,马不能按时征集到。张栻推究其中的弊病六十多条,奏明皇上予以革除,各个蛮邦感到高兴,争着把良马送交上来。 宋孝宗听说张栻的治理业绩,下诏特别给他增加俸禄,不久授予秘阁修撰、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任江陵知府,安抚本路。(张栻)一天革去贪官污吏十四人。湖北多盗贼,各府县往往放纵他们危害百姓,张栻首先弹劾放纵盗贼的大官,逮捕斩杀给盗贼安排住处的奸民,命令盗贼的同党去抓捕或告发盗贼来免除罪责,盗贼成群逃走。郡府戍边屯田的军队,郡府长官与军队统帅总是互不相让,张栻对各路将领以礼相待,得到他们的支持,又加倍安抚各级军官士卒,用忠义勉励他们,长官有功劳的就给他们补授官职,军士都感激振奋。 二、1.A 解析:放:流放,放逐。 2.B 解析:B项均为介词,“凭”。A项,代词,他/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C项,兼词,“之乎”/兼词,“之于”。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 3.C 解析:注意对称结构,“取之而燕民悦”和“取之而燕民不悦”是两种相对立的情形,抓住这点就可以判断。 4.D 解析:“造成了怨声载道的局面”,错误。原文的“怨”,是后被征伐的百姓抱怨不先征伐自己的国家,而先被征伐的国家的百姓是高兴的,没有抱怨。 5.(1)国君任用贤才,如果得不到合适的人才,将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远的超过关系近的,(对此)能不慎重吗?(评分点:“任”“逾”“戚”“慎”) (2)很多诸侯谋划讨伐我,(我)用什么办法来对付他们呢?(评分点:“谋”“以”和句式) (3)百姓都以为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评分点:“以为”“箪”“壶”“师”) 参考译文:孟子谒见齐宣王,说:“所谓故国,不是说国中要有高大的树木,而是说要有世代(与国家休戚与共)的臣子。现在大王没有亲信的臣子了。过去任用的人,现在不知到哪里去了。”宣王说:“我用什么方法才能识别哪些人没有才干而罢免他们呢?”孟子说:“国君任用贤才,如果得不到合适的人才,将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远的超过关系近的,(对此)能不慎重吗?左右侍臣都说好,不行;大夫们都说好,也不行;全国的人都说好,这才去考察他,见他确实是好,这才任用他。左右侍臣都说不行,不要听信;大夫们都说不行,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不行,这才考察他,见他确实不行,这才罢免他。左右侍臣都说可杀,不要听信;大夫们都说可杀,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可杀,这才考察他,见他确实可杀,这才杀掉他。所以说,是全国的人杀掉他的。像这样,才可以算是百姓的父母。” 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有这些事吗?”孟子回答道:“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问:“臣子杀他的君主,可以吗?”孟子说:“败坏仁德的人叫贼,败坏信义的人叫残,残和贼这样的人叫独裁者。我只听说杀了独裁者纣罢了,没听说臣杀君啊”。 齐国攻打燕园,战胜了燕国。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兼并燕国,有人劝我兼并燕国。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五十天就攻克了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不兼并它,必定会有上天降下的灾祸。兼并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兼并了,燕国人民高兴,那就兼并它。古代有这么做的人,武王就是。兼并了,燕国人民不高兴,那就不要兼并。古代也有这么做过的人,文王就是。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百姓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只是想摆脱水深火热的处境罢了。” 齐国人要兼并燕国,别的诸侯国谋划援救它。宣王说:“很多诸侯谋划来讨伐我,(我)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他们呢?”孟子回答道:“我听说过凭方圆七十里的地方就治理了天下的人,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凭着方圆千里的土地还怕别人的。《尚书》上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开始。’这时,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西边的少数民族就埋怨,向南征伐,北边的少数民族就埋怨,(他们埋怨)说:‘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后征伐我们(这里)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云彩一样。(汤的军队每到一地,)让经商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上又说:‘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现在,燕王虐待他的百姓,大王去征伐它,百姓都以为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像这样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畏忌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俘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百姓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 三、1.C 解析:善:认为……对,称好。此处应为动词。 2.C 解析:C项,介词,“按照”/介词,“用”;A项,均为句末语气词;B项均为连词,表转折;D项均为助词,“的”。 3.B 解析:“合于‘义’,就能做到临危不惧,镇定自若”错,作者认为,只要合于“义”,就可以临危而避,趋生避死。 4.(1)所以崇尚困难而轻视容易,这是小人的行为;没有困难与容易之分而只是依据义来从事,这是君子的行为。 (2)行为如果超出了“义”的要求,孔子就不看重他的才能,这是应该的了。 (3)可以施与恩惠,也可以不施与恩惠的时候,如果施与恩惠就损害了仁惠的品德。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翻译,应重视直译。得分点: (1)重点实词:“尚”(崇尚)、“贱”(轻视);句式:“惟义之是”(省略句,“只是依据义来从事”),“小人之行也”“君子之行也”(均为判断句)。 (2)重点词:“而”(如果),“过”(超过);句式:主谓倒装,“宜乎”应为谓语。 (3)重点实词:“与”(施与恩惠),“伤”(损害)。 5.B 解析:此题考查断句,重在把握意思,然后推断:“五年”应和“卒亡其国”连在一起,“经营天下”是“欲”的宾语,“五年”是时间,指五年时间就使国家覆灭了;“身死东城”一句已经结束,应该断句,而且“尚不觉寤”与“而不自责”紧密相连,都是项羽的弊病,所以“而不自责”和“过矣”之间应断开。整句断句应为: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参考译文:世人认为:“仁惠的人轻视施与恩惠,勇敢的人轻视死亡。对待财产并不计较,面临危难并不躲避,这是圣人的取向,也是君子的德行。” 我说:不是这样!仁惠的人重视施与恩惠,勇敢的人重视死亡。对待财产并不计较,面临危难并不躲避,这是圣人所憎恨的,是小人的德行。 所以所说的君子的行为有两方面:当他还没有行动时,就非常谨慎;当他行动时,就依据义罢了。镇定就会等待“义”然后做出决断,符合“义”就会等待适宜的情况然后行动,大概是因为不随意吧。《易》说:“吉、凶、悔、吝都因动而产生。”是说(如何)行动是贤人与不肖的人的分别,所以行动不可以随意啊。因此君子的动,如果内心坦然就会平静。所以从义的角度看,有可以不施与恩惠或不死,却又必须施与恩惠必须死的情况,虽然众人都认为这难以做到的,而君子却未必称善;从义的角度看,也有可以施与恩惠可以死,却又不施恩惠与不死的情况,虽然众人认为这很容易做到,但君子未必认为这是不对的。所以崇尚困难而轻视容易,这是小人的行为;没有困难与容易之分而只是依据义来从事,这是君子的行为。 《传》说:“义是天下行为的准则。”不依据义来推行准则,虽然(准则)是圣人都不能做到的,那么这准则也只能属于小人一类的准则。季路(子路)为人,可以说很贤明。但是孔子却说:“仲由啊!你争强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方面的)才能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了。”孔子的行为都是按照义来从事。而子路超过孔子,这就是超出了“义”的要求。行为如果超出了“义”的要求,孔子就不看重他的才能,这是应该的了。勇敢超出了“义”的要求,就被孔子不看重,那么仁惠超过了“义”的范畴,也就可想而知了。 孟子说:“可以施与恩惠,也可以不施与恩惠的时候,如果施与恩惠就损害了仁惠的品德;可以死,也可以不死的时候,如果死了就损害了勇敢的品德。” 所以君子行动,一定要在符合道义而没有怀疑的时候才行动。如果怀疑(是否符合“义”),就不会行动。《论语》说:尽量预见可能的缺点和麻烦,谨慎做好其余的事情,就会减少悔恨。是说君子应当慎重以“义”为准则来行动。而世人也有说孟子的:“孟子的文字,传述的人有弄错的。孟子的意思应当是:‘如果不施与恩惠就损害了仁惠的品德,如果不死就损害了勇敢的品德’。”唉,这大概是没有思考的缘故罢!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