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江西版 20分钟训练12 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绯闻(fēi)  晕车(yùn) 冠心病(guān) 稠人广众(chǒu) B.懵懂(měng) 奢靡(mí) 发横财(héng) 量体裁衣(liàng) C.拮据(jū) 污渍(zì) 露马脚(lòu) 扣人心弦(xián) D.着想(zhuó) 肖像(xiāo) 倒胃口(dǎo) 泾渭分明(jī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辚选 潸然泪下 甘之如怡 金璧辉煌 B.勘误 拾人牙惠 孑然一身 曲突徙薪 C.修善 踽踽独行 蛊惑人心 入不付出 D.蛰居 气宇轩昂 钟灵毓秀 罄竹难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去年相继发生的“天安舰”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导致半岛紧张局势升温,是美、日等国煽阴风点鬼火的结果,也为美国借机将舰队开进黄海创造了机会。 B.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就在“富二代”“官二代”风靡网络,引发无数热议的同时,演艺圈里的“拼爹”游戏也感同身受。 C.上市公司的老总,如果不虚心学习,与时俱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能担当好现代企业领导重任的。 D.房价调控总是在需求上打转转,一边号召大家租房,一边抑制多套住房,殊不知两者是互相矛盾的,以至于在需求上所做的调控文章难免扬汤止沸。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Facebook上评价、浏览、分享,全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 000亿分钟。 B.据估计,日本地震和海啸可能造成大约1万余人死亡,40万人无家可归,1 669家企业遭受重创,日本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C.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973号决议决定,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安全,除以人道主义救援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着陆。 D.“两会”前夕“约会”网友,已经成为温家宝总理的惯例。2011年2月27日上午,他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第三次与网民在线交流。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 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⑤①②④⑥③ B.②④⑥⑤①③ C.②⑤①④⑥③ D.⑤①②③④⑥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②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②榜:本指摇船用具。 (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C 解析:A项,“稠”应读“chóu”;B项,“横”应读“hèng”;D项,“肖”应读“xiào”。 2.C 解析:A项,“辚”应为“遴”,“怡”应为“饴”,“璧”应为“碧”;B项,“惠”应为“慧”;C项,“善”应为“缮”,“付”应为“敷”;D项,全对。 3.B 解析:A项,“煽阴风点鬼火”即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指坏事。B项,“感同身受”,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C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指自己糊里糊涂却要使别人清楚明白。D项,“扬汤止沸”指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D 解析:A项,语序不当,“评价、浏览、分享”——先浏览,再评价,最后分享;B项,成分赘余,“大约”和“余”字重复;C项,成分残缺,“以……为目的”;搭配不当,可以禁止在领空飞行,但是“着陆”不当。 5.C 解析:③句放最后,构成假设关系,排除D项;“应有”与“不应”相对,故②句放前,排除A项;④⑥分别与⑤①照应,由④前的“故”,可断定④⑥放⑤①后,排除B项。 6.(1)诗中描写了诗人谪居僻野、晓来耕作、夜来行船、放歌楚天的闲散、宁静的隐逸生活。 (2)全诗表面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诗中实际表达了作者谪居时的抑郁之气,“闲依”其实是不能为世所用的百无聊赖,“偶似”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来往不逢人”则写出诗人的孤寂。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