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1讲 散文阅读 考题展示 (2012·大纲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听朗诵 孙 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在当时,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 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 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 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 (有删改) 1.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3.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4.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考向分析 2011、2012年江西卷没有选用散文体裁作为文学类文本的考查类型,但结合全国其他省市总共有7套试卷考查了散文阅读这一形势,因此在2013年重新考查散文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从题型的设置来看,应该会继续沿用2010年的考查形式,即三道主观题,一道客观双选题,分值还是21分。选材主要为名家名篇。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文体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议论明理类。文意=形式(结构和手法)+内容(材料)+主旨(志向、情怀和哲理)。 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分值重,主观性强,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本题一直是全卷各题中得分率最低的。因此在考试中应该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把握规律,掌握技巧,从而越过这道高考中考生的“伤心岭”。 散文阅读考试命题往往在4个方面设置题目:一是理解词义、句意及句段作用;二是结构思路的把握,文意的归纳;三是技巧和形象的鉴赏,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四是散文的探究。 散文阅读的应考,我们要针对性地强化解题过程中的基本能力,并掌握相应的基本方法。 一是快速阅读和整体认知文章的能力。 要把握行文的一般规律,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的起承转合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往往有一定的语言标志。如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段,领起句或总括句,表示主次轻重的词语等。 要把握文体特点。散文要注意梳理作者的情感脉络和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阅读时心中要有文体意识,要首先注意文题、作者、写作时间、注释说明等,然后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尤其是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要抓住每段的主旨句或关键句,化面为点(浓缩每段内容),连点成线(串起各段内容),看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事)等。注意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 二是全面审题与确认阅读区间的能力。 要注意体会命题意图。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是隐性的,却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要明确答题的方向,寻找阅读区间,确定答题方法。 三是了解一些基本规律。 1.看赋分,配答案。一般来说,4分的题目,答案要点一般不止一点,往往有两点,6分往往有三点。 2.合理安排答题顺序。从命题的一般原则上说,题目有一个从易到难的梯度,应该从前到后步步推进。而最后一个多选题,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赏析,一般是从前到后从局部到整体来安排选项。如果先做完这道题,对全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 3.把握各题间的相互关联。(读文—读题—审题—阅文) 4.对探究题,在语言组织上要注意点面结合,避免抽象的公式化概念化的表述。 【精典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读 树 李国文 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才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在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荫下的长椅歇腿。 那时候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是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如果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那么,这世界上也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还是在公园,无论是小院的树木,还是马路上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都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读树如看人,尤其是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度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 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细读她的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斗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生活轨迹。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长的缘故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使她显出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丫、萎缩的树干、不太振作的针叶,留下了太多岁月的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了她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 因此,整个太庙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了。老树的光辉,已是昨日的事情。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着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就可以听到白杨树硕大的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则没有这一份热闹。 放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翠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宜人的景色。 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不停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机勃勃,气象万千。 看书,看压缩在书中的空间和时间;看树,阅读大自然,那可是活生生的大块儿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的话,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 热点题型一 文意的归纳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篇散文文字平实,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将眼前的客观事物与对历史的、人生的思考自然地结合在一起,阐述了“读树”带给人的无穷启示。 B.第一段写书市中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是为了说明自己难与年轻人“赛力气”,这也与后面写人的世界和新人辈出等内容相呼应。 C.文章将“书”与“树”这两种记录人世与自然变迁的事物巧妙而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主要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然界新旧事物更替的感慨。 D.作者认为“树和人一样”“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文章第二到第五段比较充分地表现了古树和新树的特点,为最后两段的深化主题作好了铺垫。 E.本文告诉我们:只要善于用眼睛去捕捉,用心灵去体悟,一切都是可以读的,作者就是借助太庙里有着丰富阅历的古树来抒发对人生的思考的。 思路分析: C项,抒发的主要是对人生世事的感慨;E项,写作对象不仅仅是太庙里的“古树”,还有“新树”。 答案: CE 热点题型二 理解词义及主旨 2.如何理解“老树”与“新树”的寓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老树与新树的寓意,可以结合全文内容并从第二段中“树和人一样”以及第六段中“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明显看出,不过,将树简单与人等同会失之偏颇,应从更高的角度予以揭示,指出其历史与未来、成熟与新生的象征义。二者的关系,可以从第二段的“只要成林,那都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第五段的“仅凭那些爷爷辈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翠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宜人的景色”等句子中概括出来。 参考答案: 寓意:老树是对过去的光辉历史的记录,是沉稳成熟的象征;而新树代表了成长中可以憧憬的将来,是新生力量的代表。关系:宜人景色来自于老树与新树的互相映衬,只有老树和新树同时存在的世界,才是一个完整的、有底蕴又有活力的世界。(适当联系人类社会也可以) 热点题型三 技巧的鉴赏 3.文章第三、四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手法?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确定答题范围(三、四两段),然后寻找主要的手法,最后分析其作用。对比是明显的,如第三、四段将老树与新树对比,表现其差异(老树宽容大度,新树生机勃勃);拟人主要从“嚣张跋扈”“从容不迫”“大度”“宽容”“尊严感”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参考答案: 对比和拟人。将老树与新树进行对比,表现出老树宽容大度等特点,新树生机盎然等特点;新树和老树都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性格特点,形象生动并且为下文联系人的议论作了铺垫。 热点题型四 散文的探究 4.请结合全文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谈谈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能力,答题的思路是:①明确文章主旨;②结合现实问题;③谈谈现实意义。该文主旨在文末一段的“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中;联系现实一定要涉及青年与老人的关系,而且应是反面的情况,否则就偏离了主旨;谈现实意义时,要从文本中作者对新与老关系的期盼中找答案。 参考答案: 文章通过“读树”阐述了老与幼、新与旧要各自发挥自己的特点,和谐相处,共同为世界的存在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道理。然而,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能和谐相处,尤其是老人与青年人之间,比如老人常常不理解青年的张扬、新潮与前卫,而青年也常看不惯老人的保守、循规蹈矩。现实意义: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处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中,“只有新鲜血液不停输入……才能生机勃勃,气象万千”,如此,“社会的祥和氛围”才能“日益地浓烈起来”。(观点可有不同,要言之成理) 技法解密 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贯串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因此,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高考试卷中的散文阅读几乎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命题。 2.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结构就是它的思路的具体展现。高考试题常常通过对作品的结构进行设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脉络。 3.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描写细腻,表达深刻,内涵丰富。高考散文阅读命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散文中负载信息量大、内容含蓄、意义深刻、表现力强的语言进行鉴赏。鉴赏散文的语言,只有联系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细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也是阅读散文的基础。 4.正确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象征手法、修辞手法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高考试题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透视学生的阅读品位。所以,阅读散文还要注意鉴赏常见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 5.精心组织符合要求的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试题,一直以主观性测试为主,题型基本不变,每年只在所考查的知识点上略有不同。从试题的要求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看,难度在逐步降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多数问题的答案在原文中都有照应、有暗示,甚至直接暗示。这就告诉我们,回答问题要善于从原文中抽取关键语句,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整合,这样才有可能写出精练确切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2012·江西宜春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草戒指 铁 凝 (1)要是你不曾在夏日的冀中平原上走过,你怎么能看见大道边、垄沟旁那些随风摇曳的狗尾巴草呢? (2)要是你曾经在夏日的冀中平原上走过,谁能保证你就会看见大道边、垄沟旁那些随风摇曳的狗尾巴草呢? (3)狗尾巴草,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无序地长在夏秋两季,毛茸茸的圆柱形花序活像狗尾。那时太阳那么亮,垄沟里的水那么清,狗尾巴草在阳光下快乐地与浇地的女孩子嬉戏——摇起花穗扫她们的小腿。那些女孩子不理会草的骚扰,因为她们正揪下这草穗,编结成兔子和小狗,兔子和小狗都摇晃着毛茸茸的耳朵和尾巴。也有掐掉草穗单拿草茎编戒指的,那扁细的戒指戴在手上虽不明显,但心儿开始闪烁了。 (4)初长成的少女不再理会这狗尾巴草,她们也编戒指,拿麦秆,麦收过后,遍地都是这耀眼的麦秆,麦秆的正道是被当地人用来编草帽辫的。常说“一顶草帽三丈三”,说的即是缝制一顶草帽所需草帽辫的长度。 (5)那时的乡村,各式的会议真多。姑娘们总是这些会议热烈的响应者,或许只有会议才是她们自由交际的好去处。那机会,村里的男青年自然也不愿错过,姑娘们刻意打扮过自己,胳肢窝里夹着一束束金黄的麦秆。但她们大都不是匆匆赶制草帽辫儿,在众目睽睽之下,她们编制的便是这草戒指,麦秆在手上跳跃,手下花样翻新:棱形花结的,畚字花结的,扭结而成的“雕”花……编完,套上手指,把手伸出来,或互相夸奖,或互相贬低。这伸出去的手,这夸奖,这贬低,也许只为着对不远处那些男青年的提醒。于是无缘无故的笑声响起来,引出主持会议者的大声喝斥。但笑声总会再起的,因为姑娘们手上总有翻新的花样,不远处总有蹲着站着的男青年。 (6)那麦秆编就的戒指,便是少女身上唯一的饰物了。但那一双双不拾闲的粗手,却因了这草戒指,变得秀气而有灵性,释放出女性的温馨。 (7)戴戒指,每个民族自有其详尽、细致的规则吧。但千变万化,总离不开与婚姻的关联。唯有这草戒指,任凭少女们随心所欲地佩戴。无人在乎那戴法犯了哪一条禁忌,比如闺中女子把戒指戴成了已婚状,或是将戒指戴成了求婚状什么的,这里是个戒指的自由王国。会散了,你还会看见一个个草圈儿在黄土地上跳跃——一根草呗。 (8)少女们更大了,大到了出嫁的岁数。只待这时,她们才丢下这麦秆、这草帽辫儿、这戒指,收拾起心思,想着如何同送彩礼的男方“嚼清”——讨价还价。冀中的日子并不丰腴,那看来缺少风度的“嚼清”就显得格外重要。她们会为彩礼中缺少两斤毛线而在炕上打滚儿,倘若此时不要下那毛线,婚后当男人操持起一家的日子,还会有买线的闲钱么?她们会为彩礼中短了一双皮鞋而号啕,倘若此时不要下那鞋,当婚后她们自己做了母亲,还会生出为自己买鞋的打算么?于是她们就在声声“嚼清”中变作了新娘,于是那新娘很快就敢于赤裸着上身站在街口喊男人吃饭了。她们露出那被太阳晒得黑红的臂膀,也露出那从未晒过太阳的雪白的胸脯。 (9)那草戒指便在她们手上永远地消失了,她们的手中已有新的活计,比如婴儿的兜肚,比如男人的大鞋底子…… (10)她们的男人,随了社会的变革,或许会生出变革自己生活的热望;他们当中,靠了智慧和力气终有所获者也越来越多。日子渐渐地好起来,他们不再是当初那连毛线和皮鞋都险些拿不出手的新郎官,他们甚至有能力给乡间的妻子买一枚金的戒指。他们听首饰店的营业员讲着18K、24K什么的,于是乡间的妻子们也懂得了18K、24K什么的。只有她们那突然就长成了的女儿们,仍旧不厌其烦地重复母亲从前的游戏。夏日来临,在垄沟旁,在树荫里,在麦场上,她们依然用麦秆、用狗尾巴草编戒指:棱形花结的,畚字花结的,还有那扭结而成的“雕”花。她们依然愿意当着男人的面伸出一只戴着草戒指的手。 (11)却原来,草是可以代替真金的,真金实在代替不了草。精密天平可以称出一只真金戒指的分量,哪里又有能够称出草戒指真正分量的衡具呢? (12)却原来,延续着女孩子丝丝真心的并不是黄金,而是草。 (选自《铁凝散文精品赏析》,有删节) 1.文章(1)、(2)两段都只有一句话,却独立成段,试分析其作用。 【学生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扫描   第一段是一句反问,第二段也是一句类似的反问句式,独立成段,更强调夏日冀中平原上的狗尾巴草,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引出下文对狗尾巴草的描写,赋予了狗尾巴草象征意义。  名师点评   这个答案找对了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指出了两段分别采用的写作手法,但只是从结构上作了分析思考,而凡是答有关“作用”的题型,都应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作分析,所以两段在内容上的对比关系没有答准。第二个要点抓住了狗尾巴草的象征意义,但并没有把象征什么,这个文章的关键点答出来,对文章的主旨还没有吃透。  答案修正   强调突出夏日冀中平原上狗尾巴草的普遍、普通。与下文形成对比,冀中平原的女孩子们却用这普遍、普通的狗尾巴草表达自己的幸福感受。  2.试分析“草戒指”与冀中平原女孩子生命成长的关系。 【学生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扫描   “草戒指”伴随着女孩的成长,女孩小时候就开始编出“草戒指”,到姑娘大了,女孩们把“草戒指”作为自己身上唯一的饰物,用“草戒指”吸引男青年的关注,表达自己的爱慕,显出自己秀气,到女孩出嫁,她们就不再编织“草戒指”。  名师点评   能够找到“草戒指”的线索作用,能够从原文筛选信息作答,但“草戒指”对女孩生命的象征意义没有揭示出来,仍然体现出考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偏弱。  答案修正   浇地女孩在劳动中用狗尾巴草编戒指,心儿因手上的戒指“开始闪烁”;初长成的少女在交际时用麦秆编戒指戴在手上,并不断翻新花样吸引男青年;到了出嫁年龄的女孩才丢下“草戒指”,同送彩礼的男方“嚼清”,结婚后手中已有忙不完的活计,手上再也没有了“草戒指”。“草戒指”带给女孩们幸福、快乐,又是女孩们希望和浪漫的象征。    3.“草戒指”作为文章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扫描   用“草戒指”为题,一语双关,既与金戒指形成对照,又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象征着女孩美好的青春时代。  名师点评   找对了方向,但用词不够准确,用草戒指和金戒指作对比,形成巨大的反差感;对一些鉴赏术语不够熟练,象征意义揭示仍然错误。  答案修正   用两个世俗价值反差极大的词语组合在一起,新颖、奇特,增强吸引力。是贯串全文的线索。概括了冀中少女们的一段生活,寄托了她们淳朴、美好的愿望。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主要写了冀中平原农村女孩儿玩草戒指的游戏,这种游戏是代代相传的,毋庸置疑,也还将继续传下去。 B.长大的女儿所以不厌其烦地重复母亲从前的游戏,是因为冀中的日子不丰腴,女孩们的生活单调,除了劳动就是开会。 C.“姑娘们总是这些会议热烈的响应者”,因为会议中她们可以不断用草戒指翻新花样展现自己的才华,而且可以吸引男青年们的注意。 D.“嚼清”中的女孩非常庸俗,会为了一点点彩礼和男方斤斤计较,甚至会“为彩礼中缺少两斤毛线而在炕上打滚”,没有戴草戒指的女孩可爱。 E.本文语言朴素灵动,字里行间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反映了冀中平原女性独特的内心世界。 【学生试做】 [  ] 答案扫描   AB  名师点评   本题学生易漏选D。学生会只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嚼清”中的女孩,而忽略了冀中女孩的本质特征。  答案修正   BD(B项,与日子丰不丰腴、生活单不单调无关;D项,对这两类女孩文中没有体现作者明显的喜恶。)  易错警示 解答散文阅读题型时,学生容易犯以下这些错误: 1.不精读全文,仅仅从题目入手,把握不住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而准确吃透文章主旨恰恰是解读散文最关键的步骤。 2.概括能力偏弱,筛选文章信息不全或者不精,导致答案字数太多,层次不清。 3.散文鉴赏的术语掌握得不够熟练,经常用自己的话来作答,显得蹩脚啰唆。  一、(2012·江西南昌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纯真”好 子 敏 智慧高的人,从生活中吸收种种的养分,保持自己的纯真。智慧低的人,从生活中吸收种种的毒素,使自己的内心跟面貌越变越丑。 “成熟”的含义,是常常被误解的。 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待人越来越刻薄”,“对人越来越怀疑”,“心胸越来越狭窄”,“行为越来越自私”,全部当作“成熟”来看待。我认为这种成熟是很“丑”的。 “成熟”应该是青草更青、绿叶更绿、苹果更红、蓝天更蓝、白云更白。 我们可以找出种种理由来同情一个“从此脸上不再有笑容”的人;但我并不认为这个人是智慧很高的人。 我的心中藏着一幅秘密的画像。这是一位老太太的画像。她脸上都是“岁月的车轮印子”,但是她的微笑像纯真的少女,眼中有晶莹的光彩。我在她的笑容中找到了“成熟”的真正含义:智慧培植起来的纯真。 她是我学生时代的国文老师。我最后一次跟她见面是为了拿一首我看不懂的诗去请教她。 “我看不懂的诗比你还多。”她说,“这个诗人一定是有了某一种非常独特的经验,不过他却在‘语言’方面发生了点儿困难。这种情况有时候也是很美的,对不对?”说完这句话,她就笑了。 在她的笑容里,我看不到有“我的师丈因为肺病去世”的那一层阴影,也看不到有“饱受折磨把四个淘气的孩子教养成人”所凝聚起来的一层积劳怨恨的冷霜。 现实生活的艰苦,像一捆粗糙的绳子,紧紧地捆住她像捆住天使。天使却从绳索中飞出来,轻轻落在绳索上,唱她应该唱、想唱的歌。 在“请教一首诗”以前,我还拜访过她一次。那一次,我看到了现实生活的真面目。她有两个淘气的孩子刚打过架,饭桌也没收拾,屋里是那两个可以说是完完全全不懂事理的孩子的哭声,一起一落,连我听了也心烦。 可是她并不发怒。她十分镇静。 她一边和我谈话,一边收拾饭桌,把碗拿到厨房去洗,洗过碗又把厨房收拾干净,然后替我沏好一杯茶,请我到客厅去坐。 她用无法形容的耐性来治家,来对付现实生活。她所得到的报酬是很大很大的,那就是获得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而且保持了自己的纯真。 人生什么事最使我难过呢?穷吗?不是。累吗?不是。我说人生最使我难过的,是看到美丽的母亲当了几年母亲以后,有一张恶狠狠的脸;美丽的主妇当了几年主妇以后,脸上有严冷的表情。 我有一个当主管的朋友,天天在发威,说是可以震慑部下,结果眼中布满凶光,毁掉自己美好的容颜,也失去了内心的纯真。其实一个好主管,应该对部下亲切。因为替部下解决困难,鼓励部下发挥创造精神,才是他应负的责任。也许“凶光”真能帮助他击败自己的部下,但是一头怒狮率领着一群绵羊,又能创造出什么事业? 生活的艰难有时候也能毁掉自己的纯真。我对天天上菜市场买菜的先生或太太,心中怀着敬意。但是我常常祈祷:菜市场里讲价杀价的活动,不要毁坏他的面容,使他脸上凝聚锱铢必较、淡漠无情的冷霜。 我觉得只有一种“天真”是可以受责备的。天真地认为自己可以不尊重别人,天真地认为别人应该毫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意见,天真地以为自己永远比别人高明,天真地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尽义务,天真地把团体的成就认为是自己一个人的成绩……这些“天真”,是应该受责备的。 以真诚待人的那种天真,在低待遇下努力工作的那种天真,为了助人不怕吃亏的那种天真,耐心想去感化恶人的那种天真,对待不听话的孩子慈爱的那种天真,喜欢跟小孩子接近的那种天真,热心而被人拒绝却不生气的那种天真,人生以服务为目的的那种天真,为了尽责任而吃苦的那种天真,都是应该鼓励的;因为这些“天真”保持住一个人内心的纯真,能使个人的容貌永远那么可爱亲切。我怜悯一个有了成就,却失去了纯真的人,因为我觉得他所得到的跟他所失去的相比,实在少得可怜。失去纯真,也就失去了幸福人生的一切。 (选自子敏散文集《和谐人生》,有删改) 1.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成熟”应该是青草更青、绿叶更绿、苹果更红、蓝天更蓝、白云更白。 (2)天使却从绳索中飞出来,轻轻落在绳索上,唱她应该唱、想唱的歌。 2.文中用了较大篇幅叙述作者与国文老师的交往经历,这有何作用? 3.结合原文,谈谈作者是如何逐层揭示“‘纯真’好”这一主旨的。 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人生哲理散文,兼具形象性、抒情性、逻辑性,并取得了三者的平衡,既能启发智慧,又能让人获得艺术享受。 B.作者以诗意的文字娓娓叙说生活哲理,达到文学作品以情感人的审美效果,让人不禁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纯真”真的很好。 C.作者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的手法,善于将概念化为可感的艺术意境,避免了说教文章的空洞乏味,不但让人信服,而且产生了愉悦的审美效果。 D.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迷失自我,抛弃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作者借写此文批判了人性的自私、虚假,表达了对现实的反讽。 E.本文集中体现了作者在苦涩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发现诗意、发现乐趣,保持纯真心灵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智慧,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二、(2012·江西临川一中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寒冷的高纬度 ——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迟子建 从中国的版图上看,我的出生地——漠河居于最北端,大约在北纬53度左右的地理位置上。那是一个小村子,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每年有多半的时间白雪飘飘。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里漫长的寒冷。冬天似乎总也过不完。 我小的时候住在外婆家,那是一座高大的木刻楞房子,房前屋后是广阔的菜园。短暂的夏季来临的时候,菜园就被种上了各色庄稼和花草,有的是让人吃的东西,如黄瓜、茄子、倭瓜、豆角、苞米等;有的则纯粹是供人观赏的,如矢车菊、爬山虎等等;当然,也有半是观赏半是入口的植物,如向日葵。一到昼长夜短的夏天,这形形色色的植物就几近疯狂地生长着,它们似乎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是微乎其微的。我经常看见的一种情形就是,当某一种植物还在旺盛的生命期的时候,秋霜却不期而至,所有的植物在一夜之间就憔悴了,这种大自然的风云变幻所带来的植物的被迫凋零令人痛心和震撼。我对人生最初的认识,完全是从自然界的一些变化而感悟来的。比如我从早衰的植物身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我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生命的从容。因为许多死亡了的植物,在转年的春天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看上去比前一年似乎更有朝气。 童年围绕着我的,除了那些可爱的植物,还有亲人和动物。请原谅我把他们并列放在一起来谈。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我的亲人,也许是由于身处民风淳朴的边塞的缘故,他们是那么的善良、隐忍、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让人觉得生活里到处是融融暖意。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比如年景不好的时候他们会为没有成熟的庄稼而惆怅,亲人们故去的时候,他们会抑制住自己的悲哀情绪。我从他们身上,领略最多的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平和与超然,这几乎决定了我成年以后的人生观。至于那些令人难忘的小动物,我与它们之间也是有着难以理解的情缘。我养过猫和狗,它们都是公认的富有灵性的动物,我可以和它们交谈,可以和它们恶作剧,有时它们与我像是朋友一样亲密,有时候则因着我对他们的捉弄,而好几天对我不理不睬。在喧哗而浮躁的人世间,能够时常回忆起它们,内心会有一种异常温暖的感觉。 在这样一片充满了灵性的土地上,神话和传说几乎到处都是。我喜欢神话和传说,因为它们就是艺术的温床。神话和传说是最绚丽的艺术灵光,它闪闪烁烁地游荡在漫无边际的时空中。而且,它喜欢寻找妖娆的自然景观作为诞生地,所以人世间流传最多的是关于大海和森林的童话。也许是因为神话的滋养,我记忆中的房屋、牛栏、猪舍、菜园,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等,它们无一不沾染了神话的色彩和气韵,我笔下的人物也无法逃脱它们的笼罩,我所理解的活生生的人,不是庸常所指的按现实规律生活的人,而是被神灵之光包围的人,那是一群有个性和光彩的人,他们也许会有种种缺陷,但他们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生活,从人性的意义来讲,只有他们才值得永久地抒写。 还有梦境。也许是我童年生活的环境与大自然紧紧相拥的缘故吧。我特别喜欢做一些色彩斑斓的梦。有时我想,梦境也是一种现实,这种现实以风景人物为依托,是一种拟人化的现实,人世间所有的哲理其实都应该产生自它们之中。而且,梦境的语言具有永恒性,只要你有呼吸、有思维,它就无休止地出现,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联想。 我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与我的故乡,与我的童年,与我所热爱的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对这些所知所识的事物的认识,有的时候是忧伤的,有的时候则是快乐的。我希望能够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看出深刻来,同时又能够把一些貌似深刻的事物给看破,这样的话,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我都能够保持一股率真之气、自由之气。 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当我成年以后到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更多的人和更绚丽的风景之后,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选自《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有删节) 1.概括说明文章第2段中,作者故乡植物的生命具有哪些特点?简要分析描写这些植物时作者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 2.除了植物外,文章中出现了哪些影响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的元素?这些元素分别给予作者怎样的影响? 3.文章结尾说“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这句话有哪几种含义?请概括回答。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对自己童年生活作了诗意的回顾,语言清新,情趣盎然。 B.第3段中“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一句,凸显了故乡亲人的淳朴善良。 C.第4段中所谓“活生生的人”,是指有种种缺陷但忠于自己内心生活的人。 D.文章主、副标题相配,既点明故乡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又为全文笼罩上梦幻色彩,别具韵味。 E.作者告诉我们,文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梦境是虚无的,与文学无关。 三、(2012·江西高考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也是水湄 张晓风 那条长几就摆在廊上。 廊在卧室之外,负责数点着有一阵没一阵的晚风。 那是四月初次燥热起来的一个晚上,我不安地坐在廊上,十分不甘心那热,仿佛想生气,只觉得越来越不负责,就那么风风雨雨闹了一阵,东渲西染地抹了几许颜色,就打算草草了事收场了。 这种闷气,我不知道找谁去发作。 丈夫和孩子都睡了,碗筷睡了,家具睡了,满墙的书睡了,好像大家都认了命,只有我醒着,我不认,我还是不同意。春天不该收场的。可是我又为我的既不能同意又不能不同意而懊丧。 我坐在深褐色的条几上,几在廊上,廊在公寓的顶楼,楼在新生南路的巷子里。似乎每件事都被什么阴谋规规矩矩地安排好了,可是我清楚知道,我并不在那条几上,正如我规规矩矩背好的身份证上长达十几个字的统一编号,背自己的邻里地址和电话,在从小到大的无数表格上填自己的身高、体重、履历、年龄、籍贯和家庭。 可是,我一直知道,我不在那里头,我是寄身在浪头中的一片空白,在一瞬间消失,但我不是那浪,我是那白,我是纵身浪中而不属于浪的白。 也许所有的女人全是这样的,像故事里的七仙女或者田螺精,守住一个男人,生儿育女,执一柄扫把日复一日地扫那四十二坪地(算来一年竟可以扫五甲地),像吴刚或薛西佛那样擦抹永远擦不完的灰尘,煮那像“宗教”也像“道统”不得绝祠的三餐。可是,所有的女人仍然有一件羽衣,锁在箱底。她并不要羽化而去,相信自己曾是有羽的,那就够了。 如此,那夜,我就坐在几上而又不在几上,兀自怔怔地发呆。 报纸和茶绕着我的膝成半圆形,那报纸因为刚分了类,看来竟像一垛垛的砌砖,我恍惚成了俯身城墙凭高而望的人,柬埔寨在下,越南在下,孟加拉在下,乌干达在下,“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土在下…… 夜忽然凉了,我起身去寻找披肩把自己裹住。 一钵青藤在廊角执意地绿着,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不肯好好看它,我一直搞不清楚,它到底是委屈的还是悲壮的。 我决定还要坐下去。 是为了跟夜僵持?跟风僵持?抑或跟不明不白就要消失了的暮春僵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要去睡,而且,既不举杯,也不邀月,不跟山对弈,不跟水把臂,只想那样半认真半不认真地坐着,只想感觉到山在,水在,鸟在,林在,就好了,只想让冥漠大化万里江山知道有个我在就好了。 我就那样坐着,把长椅坐成了小舟。而四层高的公寓下是连云公园,园中有你纠我缠的榕树,榕树正在涨潮,我被举在绿色的柔波上,听绿波绿涛拍舷的声音。 于是,渐渐地,我坚持自己听到了“流水绕孤村”的潺湲的声音,真的,你不必告诉我那是巷子外面新生南路上的隆隆车声,车子何尝不可以“车如流水”呢?一切的音乐岂不是在一侧耳之间温柔,一顾首之间庄严吗?于无弦处听古琴,于无水处赏清音,难道是不可能的吗? 何况,新生南路的前身原是两条美丽的夹堤,柳枝曾在这里垂烟,杜鹃花曾把它开成一条“丝路”,五彩的丝,而我们房子的地基便掘在当年的稻香里。 我固执地相信,那古老的水声仍在,而我,是泊船水湄的舟子。 新生南路,车或南,车或北,轮辙不管是回家,或是出发,深夜行车不论是为名是为利,那也算得是一种足音了。其中某个车子里的某一把青蔬,明天会在某家的餐桌上出现,某个车子里的鸡蛋又会在某个孩子的便当里躺着,某个车中的夜归人明天会写一首诗,让我们流泪,人间的扯牵是如此庸俗而又如此深情,我要好好地听听这种水声。 如果照古文学学者的意思,“湄”字就是“水草交”的意思,是水跟岸之间的亦水亦岸亦草的地方,是那一注横如眼波的水上浅浅青青温温柔柔如一带眉毛的地方。这个字太秀丽,我有时简直不敢轻易出口。 今夜,新生南路仍是圳水,今夜,我是泊舟水湄的舟子。 忽然,我安下心平下气来,春仍在,虽然已是阴历三月的最后一夜了。正如题诗在壁,壁坏诗消,但其实诗仍在,壁仍在,因为泥仍在,曾经存在过的便不会消失。春天不曾匿迹,它只是更强烈地投身入夏,原来夏竟是更朴实更浑茂的春。正如雨是更细心更舍己的液态的云。 今夜,系舟水湄,我发现,只要有一点情意,我可以把车声宠成水声,把公寓爱成山色的。 就如此,今夜,我将系舟在也是水湄的地方。 1.简要分析本文第3~9段(“那是四月初次燥热起来的一个晚上”到“兀自怔怔地发呆”)的含义和作用。 2.结合全文,概括“我安下心平下气来”的原因。 3.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也是水湄”? 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也是水湄》以真切饱满的笔触,精彩纷呈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思考终至通悟的心路历程。 B.作者在绿色的柔波上,从绿波拍弦的声音中品味到了“流水绕孤村”的诗意。 C.文章对眼前的景物描写细腻,表现了女作家敏锐的观察力。 D.抛却忧伤,关照现实,只要拥有包容之心和热爱之情,生活中的美丽就会层出不穷,哪怕是独处廊中的生活,也将如系舟水湄般美好而富有诗意。最终,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天地相和谐,豁达和喜悦因顿悟油然而生。 E.在反思中心安,在心安中顿悟,在顿悟中收获哲理。曾经有过的不会消失,在作者眼里,春天依然,它从未走出自己的心灵。 四、(2012·江西高安中学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张謇是一方风水 ①阳光从头顶白花花、明晃晃地喷洒下来,仿佛蓝天无穷无尽的诉说。它沐浴着、抚慰着大地全部敏感的神经。有一刹那,它刺痛了我的瞳孔。因为你不得不仰起头,眯了眼,打量矗立于大道中央的这位状元——张謇的铜塑。紫褐色的身姿挺拔在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座,那起点就攒足了气势。太阳的光芒聚焦在他的圆颅、方肩,飞弹出一派银色的光辉。张謇一手拄了文明棍,一手插在大氅的口袋,气定神闲,蔼然远视——如果乡人不说,我会当他是孙中山,反正他们生活的背景相近,衣着神态也八九差不离。 ②我在张謇的铜塑前沉思,想要离开挪不了步——你无法从他的目光中逃遁。他唤醒了我关于“根”的一连串记忆,以及帮我重新扫描知识阶层在新一轮世纪之交的多元光谱。 ③张謇是光绪二十年的状元。大魁天下不久,就遇上了“唤起中国四千年之大梦”的甲午血战,他的脑袋,应该是既空虚又清醒。 ④苦读了三十多个寒暑,足下终于踏了青云,这一天实在来之不易。就好像披星戴月、胼手胝足、精疲力竭地爬上华山峰巅,回望来路,禁不住眼花欲坠。全国有多少怀笔如刀的士子啊,而状元只有一人!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士成功也是万骨朽啊! ⑤但张謇本人却不这么想。皇帝亲赐的翰林院修撰,拢共才对付了三个来月,拍拍身子就想走人。说什么“謇天与野性,本无宦情”!说什么“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不想当官你还拼命考它干吗?莫不是验证了一种既得心理:世人面对欲望中的高峰,未攀之前,常常是心向往之,寤寐求之;及至登高凌绝,待最初的惊喜消退,便会觉得实际的乐趣也不过尔尔? ⑥都不是。这是一个躁动于主体意识迅速觉醒的时代精英,我相信他一定是听到了历史车轮越来越快的铿锵撞击声。那钢与铁的交奏,总叫他坐卧不安。有朝一日,人类如果发明一种“望时镜”,那么,我们就会看张翰林如何皱眉蹙额,绕着狭小的天井徘徊,一会儿走到一株老态龙钟、筋骨毕露的国槐前,拿拳狠命擂它的干,用双手使劲撼它的根,一会儿又仰起脸,透过枯黄稀疏的叶片,怅望灰蒙蒙、虚幻幻的苍天…… ⑦张謇很快就溜回了南通老家。冲出京城浮华虚誉的包围,立刻就感到外面的世界广阔而精彩。在他的老家,他建成了包括农、工、商、运输、银行,兼及教育的宏大体系。创立大生纱厂,组建垦牧公司,兴办师范学校和中小学堂,归总一句话,就是要“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张謇坦言:以上作为“不敢惊天动地,但求经天纬地”;不敢指望它立竿见影,疗救古国千年沉疴,但求“播种九幽之下,策效百岁之遥”。 ⑧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张謇确实有思想。张謇拿他的思想在通州乃至苏北大地搅出了一派新局面,在历代文曲星的方阵间别树起一面光帜。他让从唐太宗起就精心策划的、让天下读书人尽入彀中的“金钟罩”,有了明显的豁口。他让一个僵化了的状元躯壳,有了异质的活泼泼的生命。 ⑨吾生也晚,张謇等不及我眼底的流云,我也抓不着他飘然远去的衣袂。然而,毕竟有缘。把张謇引入我的视野的,是我那位乡村知识分子的祖父。祖父来到我的故乡,是因张謇的召唤而来的。他从没见过这位张状元,但见到了状元的实绩。大批世居长江北岸的海门人,被集体招募到这片百年荒滩,大规模地种植棉花。生命的热流就在这片处女地上激起了缤纷的浪花。射阳县20世纪80年代以来,屡屡亮相在国内各大报刊的新闻版面,不光是因为她拥有天然妙绝的丹顶鹤饲养基地,也不光是因为射阳河上新开张的龙舟闹猛,而是由于她的棉花产量,多次雄踞全国榜首——这也是一种状元,并且不折不扣是张謇张状元的遗泽。张謇没能看到这一天,但也预料到了。他曾满怀希冀地自期:“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张謇是一簇春苗。张謇是一蓬火焰。张謇是一方风水。他的精神,注定是要在我家乡生根发芽、巍巍壮观的了。 ⑩真正造福人类的事业应是比生命更长,它的辉煌不是毕露在创始者的生前,而是隐藏在他的身后。他只能依稀把握到它的开端并且竭尽全力地做。张謇,你这从翰林院出逃的叛逆!站在长江口观沧海,是胆怯,还是激动?也许两者都有,但激动,欢呼,却为永恒。 1.全文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请概括各层次大意。 2.文章第⑥段对张謇的细节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作者说“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张謇确实有思想”。请结合原文,简要归纳张謇的“有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以“张謇是一方风水”为题,表现了张謇在家乡的深远影响和对家乡后人的激励,表达了作者对张謇的敬佩赞美之情。 B.作者在家乡把张謇铜像误认为是孙中山,是因为张謇与孙中山不仅生活背景相近,而且衣着神态也相似,这只是一种形似的联想。 C.作者面对张謇铜像“无法从他的目光中逃遁”,是因为那目光唤醒了他关于“根”的记忆,并促使他在世纪之交对“知识阶层”作重新扫描。 D.“真正造福人类的事业应是比生命更长”意思是,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在人生中竭尽全力地创造,才能延长人的生命,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E.文章融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语言优雅,议论精到,文中多处使用的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更增添了文章的美感。 参考答案: 命题调研·明晰考向 考题展示 1.答案:①作者青年时代对鲁迅的散文充满了喜爱之情;②时过境迁,如今知音难觅,令人感慨;③作者经历了各种创伤,感情迟钝,对激情的失去深感无奈。(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文章的第二段写作者青年时代读鲁迅先生的这篇散文的感受,第三段写现在读这篇散文的感受,第四段是解释原因,明确这个思路,回答问题就能把握住关键。 2.答案:(1)①青年作家为革命献身的时代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②他们的革命精神因世事变化似乎已被当前文坛淡忘了。(意思答对即可) (2)①时间消磨了人的激情,情随事变是正常的;②鲁迅以其真挚的感情和不朽的文笔,使青年作家们青史留名,道义永存。(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句(1)重点抓住关键词“情景”“声音”“当前的文坛”,结合上段的“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一句,就能得出结论。句(2)回答两个问题,即“这里”指哪里,为什么“心又平静了下来”。结合倒数第三段和最后一段的内容综合概括。 3.答案:①被书写的对象在历史上的重要性;②书写历史的作者,如历史家和文学家的表现能力;③口碑、文字、金石、竹木纸帛等传播方式和载体。(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有哪些”其实就是“是什么”的问题。根据文章内容,答题区间确定在第八、九、十段,原文中涉及的主要因素有历史家、文学家的记录,记录工具,写的人等,稍加概括整理即可。 4.答案:①以收听朗诵开头,迅速切入主题,看似随意,实则精心;②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论述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原因,紧扣主题,层层深入;③以明确鲁迅文章与道义共存的主旨收尾,前后照应,顺理成章。(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通观全文,把作者之所以能有时过境迁、今昔落差之感的原因、经过、结果按顺序表达出来即可。关键在于抓住文章的线索,以情感为主线勾勒出的作者的构思过程。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一、1.(1)成熟不是刻薄、猜疑、狭隘、自私,而是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用智慧培植起纯真。作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形象,富有诗情画意。 (2)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用飞出绳索吟唱的天使凸显出国文老师在艰难生活中保持诗意、乐观的纯真心灵,表达了作者对国文老师人生智慧的钦佩和赞美之情。 2.作者通过叙述国文老师在艰难的生活下依旧保持耐心、平静,刻画出一位具有丰富的人生智慧、乐观的人生态度的成熟者形象,印证了前文“成熟是一种智慧培植的纯真”的观点。 从行文上看,又与下文当主管的朋友失去内心纯真的表现形成对比,鲜明地揭示出智慧与纯真的关系。 3.首先,作者将“纯真”区别于无知幼稚,将它与智慧联系起来,用国文老师的快乐和当主管的朋友失去人生快乐两个事例正反比较,说明拥有智慧的纯真才不会在生活的艰难面前一击而碎。其次,作者将纯真区别于任性狂妄,赋予纯真以道德内涵,说明保持住一个人内心的纯真,才能使个人的容貌永远可爱亲切,获得快乐。最后,水到渠成地将纯真与人生的幸福联系起来,点明“失去纯真就失去了幸福人生的一切”。 4.CD 解析:C项,所指夸张手法文中无据;D项,说“作者借写此文批判了人性的自私、虚假,表达了对现实的反讽”错误理解本文的情感态度,本文表述中饱含同情、怜悯、理性的情感。 二、1.生命短暂、生命力顽强。拟人。简要分析(略) 2.①亲人,使作者领悟到随意而安的平和与超然;②动物,给作者带来异常温暖的感觉;③生活与传说,使作品染上了神话色彩,笼罩神灵之光;④梦境,使作者感悟人生哲理,产生无穷联想。 3.(1)故乡是世界的缩影;(2)作者对故乡的爱是永恒的;(3)童年在北极村学到的一切,奠定了作者的人生基础;(4)故乡是作者人生思考与创作精神之源;(5)故乡使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得以升华。 4.CE 解析:C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里“活生生的人”是指笼罩于神州光彩之下的凸显人性本真的人。E项,错在“与文学无关”。 三、1.为春天逝去而懊丧,为生命短暂而伤感,为生活琐事而烦闷,为后文“情静而思”“心安而悟”(思想感情)的变化作铺垫,并与之形成对比。 2.在如水的车流中听出了生活琐事蕴含的情意,体味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情趣;春天还在,曾经存在过的便不会消失。只要热爱生活,心灵的春天就永在。 3.“也”表示“同样”,“水湄”指水跟岸之间的亦水亦岸亦草的地方,“也是水湄”指今夜让我“思接千里,视通万里”的走廊。水湄朦胧、柔美、富有诗意,而走廊如水湄,虚实相生,激发诗情和想象,引发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顿悟,片言居要,统领全文。 4.BC 解析:B项,作者只是在想象当中联想到“流水绕孤村”的声音,并未提到诗意;C项,文章对眼前景物描写细腻,表现的是女作家丰富的想象力。 四、1.全文分三个层次: ①~②:由描述张謇铜像引出下文关于张謇的沉思和事迹介绍。 ③~⑧:叙写张謇弃官返乡,实业救国的事迹。 ⑨~⑩:评述张謇对后世的影响,表达作者对张謇的赞美之情。 2.作者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或以虚写实),刻画出一位心忧天下、情系苍生的知识分子形象,为下文写张謇抛弃状元浮誉,回家乡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人生选择,作出合理的铺垫,使形象更为可感可信。 3.(1)张謇超越了一般封建时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谋生的狭窄人生道路,摆脱了科举功名的僵化束缚。(2)张謇走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新路,前所未有、超越时代。(3)张謇有着在当时较为独特的人生观,他把对事业的追求作为实现生命永恒价值的体现。 4.BD 解析:B项,二者不只是形似,更有精神品格的相通;D项,意在强调人应留下真正造福人类的长效事业。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