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江西版 专题七 写 作 第2讲 大作文写作  2011年高考(江西卷) 2012年高考(江西卷)  考题展示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考向分析   2011年是江西省实行新课标教材高考的第一年,在写作这一块的考查上略有变化。由原来的60分,减少到50分。字数由原来的“不少于800字”降至“不少于700字”,目的是提高语文试卷的效度和区分度,同时便于在小作文考查了某一文体的基础上再对考生进行其他文体写作的考查。2012年仍然考查了材料作文,并且继续对文体作了要求,再次体现了江西省对“议论文”文体考查的重视。连续两年的作文试题,体现了江西省作文“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成长”的命题趋向。  第一节 审题,咬定青山不放松  审题,就是认真审视、思考作文题目,弄清题目要求的立意范围,为符合题意的写作提供保障。审题的基本任务,是作文题的命意范围,并在这个范围之中确立自己行文的主旨,即考纲要求的“符合题意”。 【经典试题】(2011·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思路分析:本题为“新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个部分组成。材料通俗而又深刻,既具有导向性,又有启发性:某歌手第一句话由“大家好,我来了”变为“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以此为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这句话再简朴不过,却蕴含深意。“大家好,我来了”变为“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不仅仅是话语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观念、态度的变化,我们应该赋予其积极的意义:歌手由以自我为中心变为以他人为中心,由趾高气扬变为俯下身子,由人人为我变为我为人人,由高高在上变为谦逊感恩,推而广之,可联想到我国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种田由纳税变为有奖赏……这是当今社会的呼唤:如果人人都换位思考,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我们应该对材料进行理性的思考,并联系生活的实际予以表达。 范文展示: 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天地合而万物生。大自然厚德载物,却从不以造物主自居。雨水润物无声,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徐来,带来阵阵花香,你甚至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这些自然万物无处不在,却温柔敦厚,不事张扬。而在自然中生长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骄傲呢?因此人要学会将自己“边缘化”,即不以自我为中心。 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叹息,因为此时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东西方差距,没有妄自尊大。故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不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谦卑的姿态,是一种优雅的风度。在三月份的日本九级特大地震中,日本民众充分展示出了这种姿态和风度。几千遇灾民众正等待救援物资,可以想象当时他们心中的恐惧,领取物资时也没有一个人插队,最后整个场地没有任何垃圾,他们没有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的生命、需求都是平等的。而在中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的例子比比皆是。无论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 不以自我为中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而不单从自身出发。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行为怪异的年轻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找回自己的童真和快乐。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你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 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将明白众生平等,从此不再轻视一只蝴蝶、一片落叶,你将以谦卑的姿态、优雅的风度去生活,你将读懂无言的自然。 亮点点评: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便明白了众生平等,你便学会了尊重芸芸众生与世间万物——文章提示了原材料所含“自我为中心”与“尊重对方”、“俯视”与“平等”的“变化”关系,符合题意。文章主体部分论证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作用、核心特质和做到不以自我为中心的重要前提,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文章采用层进结构,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有一定的内在因果关系,在“用词贴切”“句式灵活”“文句有表现力”等方面也比较突出。 由此看来,正确审题,围绕某个中心,充分打开思路,无疑是成就一篇佳作的有效渠道。 热点题型一 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也叫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命意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新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使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审题难度。 【典型例题】 (2012·江西赣州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李娜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后,“造就自己”的口号也广为人知。比赛期间,李娜的团队成员人手一件黄色T恤,上面印制的就是“造就自己”这句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娜认为“造就自己”意味着不用在乎别人怎么说,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了。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 646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91.6%的人对李娜“造就自己”的精神表示认同,其中40.3%的人非常认同。 要求:1.立意自定。2.可写记叙文或议论文。3.不少于7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道作文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审题立意: 1.造就自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到努力的方向,追求人生的理想。 2.造就自己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造就自己要付出汗水、泪水,甚至血水的代价。 3.造就自己要从平常小事做起,要有计划,要量力而行,要做最好的自己。 技法解密 新材料题的审题立意 1.从抓关键词、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比如关于李娜的这则材料,反复出现“造就自己”这个短语,抓住这些关键短语或句子,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再比如: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解析: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2.从辨明关系入手。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例如: 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解析:儿子与父亲之间是一种特别的关系,作为他的同学给他写信,要劝导、教育他懂得孝敬父母。这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的矛盾关系,不要在“花销紧”而要在节约方面大做文章。 3.从分析原因入手。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关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解析: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热点题型二 话题作文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但话题作文也存在一些弊端,削弱了考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造成考生文体意识的淡薄,高考中出现了不少盗、抄、套的作文。 【典型例题】 (2011·重庆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材料二: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33年间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材料作文加话题作文,本题将高考作文常规的两种命题形式整合起来,给考生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的发挥余地。这两则材料所指向的“情有独钟”不是指爱情,而是指自己深爱的事业。 审题:两个材料共同点就是“坚持”,因此“情有独钟”的“情”就非“感情”而是“心志”或“信念”。 立意:那些信念卓然的人必定会收获最丰厚的生命馈赠。坚持就是胜利,而坚守信念则是人性所散发的最美的光辉。 技法解密 (一)观点型话题 把从提示性材料中引申出来的一个结论,或是命题人理解材料时所得到的一点见解,用来拟制为话题作文的“话题”,我们就称之为“观点型话题”。审题重点应研读“话题阐述”部分,因为对这部分文字的理解把握比研读材料本身更重要。 例题:打开许多同学的铅笔盒,会看到这样一些字句:“我必定要在许多次战争中失败,除了最后一次”;“做功不同,人生将绘出不同的抛物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些座右铭或出自同学之手,或出自名人名作,寄托了同学们完善自我人格的心愿以及对美好的人生未来的向往与追求。请以“我的座右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700字左右。 解析:写好本题须注意三点:一、要精选有品位的“座右铭”来作文。“座右铭”指能激励或警戒自己的格言、警句等。你所选择的一条“座右铭”,应该蕴含着你经历了某些事情之后的深切感悟。如果选取的是“得理就绝不能让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显然并不妥当;如果选取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类,则显得过于幼稚。二、对于所选“座右铭”,要在吃透内涵的前提下,充分揭示其给自己带来的心灵震撼和人生启迪,要尽可能写出较为丰富的人生底蕴;而不能随意地拿自己生活、学习中的两三件事情来简单地诠释“座右铭”的内容。三、应体现和突出“我的”。写记叙文,要写自己的座右铭,不能只记叙他人的事情而与自己无关;写议论文,不能广泛罗列古今中外的相关例证而唯独缺少与自己有关系的例证。 (二)范围性话题 话题既没有表明什么观点,也不提供几个事物或现象的比较,而只是圈定了一个写作的范围,至于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和态度,完全可以因人而异,自由度很大,这类话题其实也就是“范围性话题”。 例题:不知从何时起,“底线”一词开始在媒体上频频露面,如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人格底线、学术底线、官德底线、教育底线、忍耐底线、让步底线、做人底线……我们从大量的运用中不难悟出:“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再逾越一步的界限,简言之就是“最低界限”。不同的人,对于“底线”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人生,对“底线”也有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感悟;而不同的“底线”也折射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格力量。对于“底线”,你也许不无见闻和体验、感受和思考。 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但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 解析:这类话题作文可以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进行审题立意。 例如: 1.什么是底线。 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逾越一步的界限。 2.坚守底线的重要性。 就道德(伦理、人格、做人)而言,底线就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人的心中都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3.如何坚守底线。 在物欲贪念之前,如何坚守人格尊严、民族大义等等。 热点题型三 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命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 【典型例题】(2011·湖北高考)请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字数不少于800。(60分)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词语式命题,写这一类命题作文,要准确解读试题中“词语”的含义。这里的“旧书”大致可作两个方面的理解: 一是“实”的方面,既可以写某天整理书柜发现自己求学某个阶段的某本书,围绕某本书展开回忆,或者是家中某本“旧书”,以及背后的历史。 二是“虚”的方面,将“旧书”理解为“无字”书,诸如“一段历史、一番教诲、一句名言”都可以当成“旧书”来理解。 无论写“实”的,还是“虚”的“旧书”,写书都不是目的,必须由此引出一段故事,表达深刻主题: (1)以“旧书”写叙事。以一本旧书为载体,写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故事。 (2)以“旧书”写事理。以一本旧书中的哲理为由头,写一则故事,强化对哲理的感悟。 (3)以“旧书”抒真情。以一本旧书为道具,突出表现与相关人物的情感因素,抒写对人物的真挚情感。 技法解密 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学习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思想迅速集中,在短时间内朝着一个目标思考;有利于作文批改和讲评;有利于密切配合阅读,巩固和发展阅读收获。 (一)词语式命题 对于独词式的作文,审题可以采用的方法不外是如下几点:①审读词语含义;②化实为虚、化虚为实法;③大题小做、小题大做法。审好了题,我们就要确定文体。一般来说,独词式作文的体裁选择比较宽,可以是讲一个道理,写成规范的议论文;可以是抒一段情,写成散文;可以是记述一件事,写成记叙文;当然也可以写成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性强的文章。 例题:包容 解析:看到题目,首先应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什么是“包容”?为什么要“包容”?“包容”有何目的和意义? “包容”在字典里的解释有:“包含”“容纳”“不计较”等,是对人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可选用议论文,设立论点:我们要包容偶尔的过失(从正面写),我们不能包容错误(从反面写),也可两方面结合起来写;也可写记叙文,描述某人做某事有纰漏被包容;还可写散文,赞美包容。 在写作时,可以考虑到:大千世界,人与人不同,矛盾摩擦难免产生,包容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是化干戈为玉帛的关键。要想包容别人,需要有虚怀若谷的胸怀,这是对一个人的道德方面的最高要求。 (二)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对于这类题目审题时主要是抓住主谓部分的中心词或字。 例题:今年花胜去年红 解析:此文题传达的有效信息有:①写作内容是“花”,是“红花”。“花”在题中有比喻义,需要展开联想,思考它喻指什么。它可喻指红红火火的现象、蓬勃繁盛的事业,也可喻指思想崇高、才学优秀、成绩突出的精英。思考时要从不同角度把这些写作对象具体化,写感受最深的方面。②题眼是“胜”,“胜”在题中是“超过”“胜过”的意思,文章重心就应放在“今年”的“花”红上,在今年的巨大变化中体现出优秀人的涌现、社会面貌的变化或祖国事业的繁荣等。  (2012·江西新余一中模考)阅读下面的小诗,按要求作文。 “人”这个字 听书法家说/书道之深,着实莫测/历代的权贵们/装点门面/都喜欢弄点文墨附庸风雅/他们花一辈子功夫/把“功名利禄”几个字/练得龙飞凤舞/而那个最简单的“人”字/缺骨少肉,歪歪斜斜…… 请根据你读诗的联想和感受写一篇文章。 注意:1.联想和感受要与诗歌的寓意相关。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3.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4.不少于700字。 审题点拨:这是诗人张志民的一首小诗,诗的寓意并不难解读:表面上写的是书法,历代有许多的权贵,喜欢舞文弄墨来装点门面,他们把“功名利禄”几个字练得很好,甚至不惜花上一生的时间,可偏偏是最简单的“人”字,却总也写不好,缺骨少肉,歪歪斜斜。深层含义是:讽刺有些人一生都在追求外在的东西,比如名利、权势、风光,或者所谓的“面子”,却忽略了对人的内在的追求,包括灵魂、尊严、精神和人格。失去了内在的人,就不可能有更高的、向上的道德追求,不会有高尚的人格力量。诗歌的关键词包括:“权贵”“门面”“一辈子功夫”“功名利禄”“最简单”“缺骨少肉”“歪歪斜斜”。抓住这些关键词,理解了诗歌的寓意,就不难产生一些立意的角度,如: ①不能只注重门面和表面的风光,片面追求名利、权势、地位等; ②人应该注重自己内在修养的提高,如重视灵魂和尊严,塑造精神和人格。 这两种立意都只关注到一方面的内容,比较一般,思维较有深度的考生应该要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将两方面的内容相结合来立意,如: ①外在和本质(外在指门面、名利、风光等;内在指精神、人格),适当的外在追求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人的道德层面和人格塑造。 ②从书法讲到做人处事,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有含量,最难做好,沉迷于外在的风光就容易迷失掉最本质的内涵。 范文展示: 站成一座山 我常常想,做人,应站成怎样的姿态? 站成海洋,纵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却容易沉浮宦海不能自拔;站成大树,百丈高后也有雷劈电击拦腰折断的危险,终不能屹立不倒;站成繁花,灿烂喧闹的姹紫嫣红过后,依旧是一片落红满地,遍地狼藉;站成清风抑或明月,虽说超脱,却失去了沉稳;站成高原抑或平地,虽说牢固,却平淡而无奇。站成什么样,才是最显挺立,让人终生无悔? 仿佛是跨越时空般从远古的苍穹里飘来一声低沉的回音:“大写的人生当如山!” 山,是大地的脊梁,是高空的根基。山从未言语也无须言语,山的姿态便昭示出它的魂灵。山始终以一种原始的形态启迪并俯视着芸芸众生。像山一样活着的人,会是一个最无悔的人。 是的,站成一座山,就忘记了大起大落的欲海沉浮;站成一座山,会断却尔虞我诈、朋比为奸的空虚,会拂去唯利是图、攀附权贵的漂流;站成一座山,就铭记了“头可断,血可流,士节不可屈”的无畏无惧,就恪守了质朴无华的为人准则,就在黄土和岩砾之间坚忍地支撑着让人敬仰的为人尊严。记得巴金先生曾说:“做人要做一个战士,做一个至死也不放下枪的战士。”巴老的坚毅诠释了山的风骨,一种风吹雨打依然前行的果敢,巴老确乎有着一颗“中国的良心”。还有陈省身教授,他留给后人的遗言只是“我要走了,天堂里,也一定有数学之美”。就是这样一位曾经庆幸数学领域没有诺贝尔奖的数学大师,终其一生始终以朴实无华的原始风貌,站成一座淡泊功名利禄的大山。 人的一生,就是在用各自的生命写那一个“人”字。有的字迹模糊黑白不分,有的歪歪扭扭毫无主干。但有一些大写的“人”字,就只是直直地立着,笔力遒劲浑厚饱满,站成一座山的姿态。正因为站成了一座山,才有了王国维为文化而殒身的“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才有了谭嗣同血溅菜市口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才有了鲁迅东渡日本探求救国真理的“我以我血荐轩辕”。 因为站成了一座山,便刚正不阿,正气冲霄,淡定从容,无怨无悔。 站成一座山,这就是真正大写的人生。 书法中的“山”字的中央是个“人”字,人只有站成一座山的姿态,才能无怨无悔地笑看世界,才能在人生的尽头自豪地说:“我的人生虽没有浓墨重彩,可我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在这世上我能挺直腰杆,站得够直。” 【佳作赏析】 文章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诗歌意旨,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做人,就该站成一座山”,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诠释了诗歌题旨。在写作上,借用对比,两相对照,主旨更显鲜明。习作思路清晰,例证丰富,结构整齐,语言流畅,是一篇优秀的说理文佳作。  一、(2012·江西新余四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0年末,福州一位八旬老人摔倒在路边,聚集了不少围观路人。一位好心女子欲上前翻看老人是否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但被人“好心”劝阻。此后再无人上前施救,直至老人生命终结。 此事发生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指责路人冷漠的,认为世风日下;也有替路人辩解的,认为现在好人难当。 面对倒地的老人,“扶”与“不扶”难道真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根据以上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及生活感悟作文。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2)自拟题目。(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二、(2012·江西高安中学月考)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草树木看得见,春天看不见;嫁妆婚礼看得见,爱情看不见;论文文凭看得见,水平看不见…… 请以“看得见与看不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第二节 开头,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篇考场优秀作文必定是凤头、猪肚、豹尾的完美组合,凤头即作文开头精彩。万事开头难,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目,不愿弃去。”文章的开头如果像“凤冠明珠”靓丽夺目,抢人眼球,那么文章一定会对阅卷老师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经典试题】 (2011·湖南高考)详见P60 范文展示: 懂得有你 从过去的“大家好,我来了!”到现在的“谢谢大家,你们来了!”知名歌唱演员上台问候的改口,让我看到了一种谦逊的美德,一种感恩的心态,一种换位的思考,一种平等和尊重的意识,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懂。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这位腕儿终于懂事了:懂得了观众才是衣食父母,观众才是载舟的水,观众才是把你当回事的人。 因为懂得,所以感念。 高考入场的铃声响了,孩子们一个个接受安检进入教室,老师们按程序把试卷一张一张发到他们手上,总是能不断地听到“谢谢”的声音,在这样紧张的时刻,这样的一声声“谢谢”,是感激,是体谅,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良好素养,令人感动。因为他们懂得,老师们不仅是在尽一份职责,为他们保驾护航,更是怀揣着一份良好的祝愿,送好他们高中阶段的最后一程。 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小护士已经是第二次没有扎中血管了,本来就红润的脸蛋此时更是憋得通红,手有点微微发颤。“别着急,小妹,慢慢来,就当是给大姐扎针灸吧。”一句诙谐而暖人心的话,让小姑娘平静了许多,终于,有鲜红的血液流入到针管里。因为她知道,每个人都有刚开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曾经,也是那些温厚的长者的许多的宽容和鼓励,才让自己这么顺畅地走到今天。 因为懂得,所以尊重。 给楼道的管理员一声问候;为出门的老人按久一点电梯;帮家政的阿姨削个苹果;给一脸茫然的外乡人指个路;向大雨中练摊的农妇多买几个西瓜,回来再到处送人;把淘汰的旧衣服清洗干净,用塑料袋装好小心摆放在垃圾桶边……因为我们和他们一样,也有为生计奔波的时候,也有处境艰难的时候,也有老而不便的时候,尊重他们,就是尊重我们的乡亲,我们的长辈,尊重某个时候的我们自己。 因为懂得,所以敬畏。 无知者无畏。不知敬畏,是因为源自无知。碰了壁了,可能才知道原来父母的容忍是爱的呵护;跌得惨了,可能才明白自己原来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被打败了,可能才发现原来有无数对手的实力不可小觑。栽了跟头的苏轼终于知道了有一种虫子叫“黄狗”,有一种鸟儿叫“明月”;有了对比的廉颇终于明白了有一种品德叫做“心怀天下”,有一种胸怀叫做“大局为重”;升了白旗的日本人终于见识到了一个民族叫“中华”,有一种精神叫“不屈”;非典了甲流了地震了海啸了泥石流了,人类才可能逐渐意识到有一种法则叫“咎由自取”,有一种天伦叫“敬畏自然”。 但愿有朝一日,我们都能懂得,因为有“你”,我们的世界才能幸福而圆满。 开头亮点评价:开篇即对材料进行快速切入,运用排比的手法引出自己的观点“懂得有你”,既展现了文字功底,又照应了题目,为整篇文章开了个好头。 技法解密 开头方法之一:开门见山,话题点穿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充盈中华,诚信之光越普照华夏。诚信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诚信》) 开头方法之二:引用名言,文采凸现 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宽容,从这里开始》) 开头方法之三:排比点题,铺排文气 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 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 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 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 孩童握着风筝拍手:“是风。” 流浪者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梦。”(《拥有答案的幸福》) 开头方法之四:故事寓言,倍感新鲜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这位学者的答话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赞同。(《智慧的起点》) 开头方法之五:引用诗歌,胜过空说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心灵的选择》)  (2012·江西宜春中学模考)乘飞机的人常有这样的经验:当飞机在一定高度之上飞行,俯瞰是一片铅灰的云层,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之外却是伸手可触的蓝天,碧空如洗,纤尘不染。 永远要记住:在某个高度上,就没有风雨云层。如果你生命中的云层遮蔽了阳光,那是因为你的心灵飞得还不够高。 请以“让心灵飞到云层之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700字。 ③不得抄袭。 范文展示: 让心灵飞到云层之上 让心灵冲破云层,达到那个碧空如洗、纤尘不染的高度。在那里,你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那里,你可以细观秦砖汉瓦,领略唐风宋韵;在那里,你可以以古鉴今,昭示来者;在那里,你可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在那里,你可以击楫中流,与时俱进…… 生活告诉我们:没有总是风平浪静的大海,没有能轻易攀登的高山。生活并不总是晴空万里,偶尔乌云会遮蔽阳光,将我们尘封在黑暗的角落。然而,不要畏惧,“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让心灵飞到云层之上,她的光芒足以驱散世界每一个角落的阴霾。当高音C之王帕瓦罗蒂高唱着“我的太阳”,他的心中已全然拥有了一轮永不落的太阳,照亮他的一生。在他的生活中,别人曾取笑过他出身的卑微,曾耻笑过他品行的不端,也曾耻笑过他外表的丑陋。然而,这些对于一个心中满是阳光,心已超越了世俗的人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什么宠辱,什么名誉,都不是他生活的高度。看淡一切,他的心灵已经升华到云层之上,他的那一轮太阳将永远将他的生命照亮。 在那个无序黑暗的后英雄时代,嵇康城外铁匠铺的锤声锵锵言明了他的心志。专制的黑暗使那些站在历史边缘的文人名士噤口了,圆滑了。富贵唾手可得,活得如行尸走肉。而嵇康却以他自身的伟力播扬着绝空出世荡气回肠的《广陵散》,让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范从历史的挤压中飘然而出。嵇康把心灵放在了云层之上,他放弃了司马氏的召唤出仕,他与竹林七贤邺下放歌。他衣袂飘飘,在残阳似血的日子里跟随清澈的信仰去了,留下的是我们头顶的湛蓝天空。 当浩荡宋廷容不下才子子瞻,赤壁滔滔江水容纳了一切往来不顺之人的泪水。苏轼接受了强加的屈辱,把心灵放在云层之上,平静地俯瞰世界的大雨,他成熟了。不再向周围申诉求告,不再抱怨命途多舛,尖利的赤壁山风收住了劲,奔流的江水汇成了湖,一道天光射向黄州,他触摸到了头顶的蓝天,在词坛上璀璨如珠。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洗净了风波亭上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但岳飞的满腔热血和文天祥的一片丹心,诠释着一个个心灵的高度,铸成了历史上永不褪色的丰碑。 啊,心灵!我要让你飞到云层之上,达到你应有的高度;我要让你拥抱蓝天,感受清晨空气的清新;我要让你拥抱阳光,感受正午太阳的温暖;我要让你拥抱夜空,让闪烁的星辰来抚慰你疲惫的身躯。 开头亮点评价:本文开头技法运用娴熟,先开门见山写到“让心灵冲破云层”,直接点题,接下来连用五个排比句写出云层之上的万千气象,非常好地展示了作者构建主题的能力,同时也展现出作者极强的文字功底。  一、(2012·江西临川一中模拟)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 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以“分享与分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文体采用记叙或者议论中的一种;④不少于700字。 二、(2012·江西天佑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周国平先生对当代人的精神状况作过这样的描述:“精神生活的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在精神领域,不管幸运还是不幸,每个人独自承担拯救自己灵魂的责任,这将是许多代人的命运。热情的理想家所能做到的,至多是鼓舞人们自救,而不是充当救世主。”精神自救是精神健康的标志,即使没有哲学和哲学家,我们也有不满和自救的需要。 请以“精神的自救”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达感悟和思考。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第三节 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  结尾,即文章的结束部分,一般指最后一段。它是评卷老师关注的一个重要环节,考生应该精心打造。或简明有力,“如截奔马”;或留有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追求“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艺术效果。 【经典试题】 (2011·江苏高考)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范文展示: 拒绝平庸 在郑渊洁童话《训兔记》中,老师、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就努力地“驯养”他们。最终,孩子们都成了兔子般的乖宝宝,皮皮鲁也不得不自缚于“兔装”之下,收束了自己的个性。 鲁迅认为,只有人们张扬了个性,“沙聚之邦”才会转为“人国”。所以,我们要拒绝平庸,张扬个性,坚守自己。 甘于平庸就是随大流,而大流会制造麻木的庸众。人所以为人,盖因是“有思想的苇草”,能够彰显个性,活出自我。而倘若人人都随大流,那么,最终只会被大流冲走了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成为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而旧社会正因民众乃至孩子都被旧道德禁锢成为庸众,几亿人的人心才呈现为大沙漠般的冷酷,以至于人心麻木、沉沦。因此,我们要拒绝平庸。 拒绝平庸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陈光标拒绝做一个平庸的富商,于是搞慈善;周立波拒绝做一个平庸的演讲者,于是发明“海派清口”;乐嘉拒绝做一个平庸的人,方才成就伟业,功成名就。试问,如果不拒绝平庸,他们还会积极向上地追求生活,实现自己的“达成”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思想上的先知、先觉者,是拒绝平庸的。他们拒绝平庸,不懈努力去追求自己,实现自己,证明自己,而这一份坚守,正是他们张扬个性的出发点,如鲁迅,铁肩担道义,一双辣手执笔直指人性中的黑暗。他不随大流,拒绝平庸,成为骨头最硬的人,在他临死前友人劝他原谅与他自己观念不合的敌人,他却说:“我一个也不原谅!” 而如今社会,人们呼喝着“有木有”“神马都是浮云”等网络语言,似已成潮流。孩子们不明就里,追随效仿,于是掀起一股浮躁的浪潮,总有一些拒绝平庸的人冷冷地看着,然后自我标榜,自命清高。殊不知,这两个极端都是消极的——前者是“庸众”,后者是“愤青”。 拒绝平庸不意味着远离尘世,也不意味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们虽然要拒绝平庸,抵制那些浮躁庸俗的语言,却也要记得自己是个凡人,平凡的人,拒绝平庸需要我们远离尘嚣,在坚守自己的原则、理想与追求的前提下,以心之宇宙接近宁静与纯粹,让心作一水婉转,用水的眼神看生活,这样是平和,而不是麻木。 拒绝平庸,张扬个性,对个人,是摒弃浮躁,获得实现,达成宁静;对社会,是摒弃奢华混乱,获得和谐淳朴;对国家,是摒弃丧乱,获得安定团结。 结尾亮点分析:结尾部分总束全文,提出中心论点——“拒绝平庸”的精神实质是“坚守理想”,接近“纯粹”,并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角度,论述“拒绝平庸”的意义,进一步拓展了文章主题思想的宽度。 技法解密 [技巧1]熔铸哲理,升华主题。 写叙事类作文,在叙述完了之后,借人物之口,或者由作者直接点明故事中蕴涵的哲学思想,这种写法,将生动的故事与深刻的哲理融为一体,劝谕效果更为显著。 写议论类作文,在一般性论述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拓展、深化,从哲学的角度概括世相人生,提出辩证的、有启发意义的看法等。 例如:面对时间的流逝,有人说,时间是无情的,岁月会在你的额头刻下深深的皱纹,一直把你送进坟墓。我要说,时间是人间情感的发酵剂,它会让亲情、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发醇香;时间是人生成长的阶梯,我愿随时间的流逝不断攀登生命的高点。(《时间的流逝》节选) [技巧2]引述名句,画龙点睛。 文章于结尾处引述与主题相一致的名言警句,概括、提升文章的中心,总束全篇的同时,对文章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下”就是“原点”,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许是因为遇到挫折而回到“原点”,也许是为了做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贡献自身力量而回到“原点”。不管属于哪种情况,都应该摆正心态,继续努力。人生就好像一个圆,应当以自身为“原点”,以梦想为半径,画出一个大大的人生之圆!(2011高考广东考生《回到原点》节选) [技巧3]情景结合,意境幽远。 文章于结尾处,用精彩的语言描绘出既有诗情画意又有丰富思想情感的艺术画面,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字字句句皆有情的艺术境界。 例如:“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微风轻吟,抚慰这崖壁上的紫色灵魂,山川泼墨,记下这崖壁上的真情承诺。山谷里静静地孕育着真善美的种子,花开花落,谷底洋溢着真善美的芳香,鸟儿为之歌唱,婉转的歌声越过重山,掠过原野,把“真”的音符,“美”的旋律,“善”的乐章送进人的心房。(《微风过处》节选) [技巧4]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一是呼应标题。文章标题往往与话题、主题有直接的联系,照应标题不但显得首尾圆合,而且能显示考生的话题意识,强化文章主题。二是呼应开头。呼应开头显得文章结构完整,关合严密,写得好,可给读者留下整体性的美感。 例如: 开头:光标:您好!最近媒体上关于您的负面新闻很多,您一定很揪心吧?但我要告诉您,您千万千万不要停止您的慈善行为,因为这世界需要您! 结尾:现在有人说您的慈善是少捐多报,您就将这种声音当作蛛丝轻轻抹去就是了。要知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啊!您千万千万不要将时间和精力陷在负面新闻的旋涡中。如果这样,可以说,您也正中了某些制造负面新闻的别有用心者的圈套。要知道,世上还有许多许多等待救助的人们,也就是说,这个世界需要您!(《这个世界需要您》节选)  (2012·江西萍乡模考)西哲维特根斯坦曾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诗意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读者诸多的联想或感悟。 请结合这句名言,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范文展示: 踏踏实实 从容生活 在云端翩翩起舞固然令人向往,但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又如何做得到?倒不如脚踏实地行走于地面。如我般凡夫俗子何必好高骛远?不如把握现在,脚踏实地地生活。 人有理想有志向本来是不易的。但要做到脚踏实地有时更不容易。实现理想志向向来就是要有实在而又普通的生活做基础的。你不能饿着肚子抬头仰望,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那一定是你的无奈,而和你的理想一定没有关系。“空谈”就是说我们放弃了最基础的条件而在大谈着不可能的事。我们谈的往往就是我们仰望的星空,而没有那块实地,则就是“空”了。所以,做人做事,一定要脚踏实地才对。 目标,依实力而定。 远大的人生目标的确可以催人奋进,但倘若这是一个不切实际、永远无法到达的彼岸,却只能让人在旅途中屡遭失败。现实一点,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适的目标,让自己付出努力后可以品尝成功的喜悦,而不会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拼搏,依体力而行。 人生的旅途漫长,它需要我们有强健的体魄去穿过几十载的光阴,去劈波斩浪,奋力前行。有时面对汹涌波涛,在你勇敢挑战之前,请冷静地思考一下:我能够战胜吗?倘若有几成把握,的确该放手一搏;如果心中根本没底或明知自己不行,就不妨激流勇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时,倒不如像刘备一样巧妙脱逃,以谋求日后更大的发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要量力而行,而不是呈一时之勇,以免落得头破血流的下场。 结果,要欣然接受。 很多时候,总听见身边的人抱怨:“我如果……就可以……”只可惜上天不会让时间倒流,面对成功亦或失败,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假想如何如何,只会徒增悔恨。坦然接受现实,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才能吃一堑长一智。面对半杯水,与其哀叹“只有半杯了”,不如欣喜“还有半杯呢”。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成为世界首富,获得诺贝尔奖,或载入史册万古流芳,非我所能达到。于我,有切实的目标,尽可能拼搏进取,淡然看花开花落,脚踏实地,从从容容生活。 结尾亮点分析:结尾引用名言,在“目标,依实力而定”“拼搏,依体力而行”“结果,要欣然接受”三个分论点的基础上用材料中哲学家的话作了一个深刻而生动的总结,可谓水到渠成,既呼应材料,更深化了主旨。  一、(2012·江西师大附中段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近日,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的故事,她要求女儿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虎妈的教育方法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虎妈也登上了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封面。美国一些媒体认为,在教育子女方面,中国母亲的严格教育似乎更见成效。而在素质教育之路上蹒跚起步的中国母亲们则开始困惑,宽松的家庭氛围,不是更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吗?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2012·江西吉安一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一双鞋,在地摊上不过几十元,到了商场、专卖店,会涨到一百元,甚至几百元; 一双鞋,材料很重要,好的材料才有好的质量; 一双鞋,样式老的大多卖得很便宜; 一双鞋,只有让顾客满意才能卖出去。 这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和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四节 议论文,凌云健笔意纵横  议论文,就是以议论事理、表达见解为主的文章,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近几年江西省高考对作文文体的要求就是写议论文和记叙文,从高考作文的实际情况来看,写议论文的考生占到80%以上。因此,高考作文训练当中,议论文备受关注。 【经典试题】 (2011·江西高考)详见P60 范文展示: 乐在无愧于天地 “至圣先师”孔子曾为我们留下一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确,富贵无法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快乐,一个人要想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唯有无愧于天地,方能坦荡一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被孟子视为“三乐”之一。当你的心胸能坦然地向天地敞开之时,笑看云卷云舒,不亦乐哉。多行不义必自毙,如果用不义的手段牟取物质上的肤浅的快乐,而内心却时时在自责、不安中度过,那是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的,这样的人生简直是一种煎熬,一种心灵的煎熬,一种良知的煎熬。谨记孔老夫子的告诫吧,顶天立地生活,每日坦然地仰天俯地,即便清贫会折磨你的肉体,也无法驱逐你精神的快乐。因此,乐在无愧于天地。 无愧天地,在快乐中迎来成功的信念。在斯诺克球坛久负盛名的球员希金斯被曝卷入“赌球”丑闻,曾有被终身禁赛的危险。虽然事实已被澄清,但他的形象却在一些球迷心中轰然倒塌,此次世锦赛上,在被一球迷辱骂时,他安之若素地完成比赛,最终一举夺魁。希金斯声称自己无愧于天地,自己打球是一种源于内心的快乐,能为自己找到成功的信念。最终,希金斯让我们目睹了王者归来的风范,也让我们明白了成功的信念源于无愧于天地的快乐。 无愧天地,在快乐中坚持自我。“人在做,天在看”,中国首善陈光标如是说。高调捐款使他遭受了一系列劈头而来的“箭镞”,他却依然坚持善行。他表明自己的高调是为了呼吁更多的爱心。因此,他坚持自我,在无愧天地的快乐之中,依然忍受着诟骂与误解。坚持自我的勇气,亦源于无愧于天地的快乐。 无愧天地,在快乐中光明正大地“追名逐利”。党员干部杨善洲坦坦荡荡地“追名逐利”。“名”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名声,“利”是百姓的利益。他的名利观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高度肯定。无愧于天地的快乐,让他“追名逐利”也能如此坦荡无畏。 乐在无愧天地,内心浸浴在坦然的快乐之中,把不义之举抛于脑后,构建心中的一方净土。 坦荡一生。仰望天空,云淡风清;俯视大地,生机勃发。乐在无愧于天地! 亮点点评:这是一篇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标杆范文。文章所以被定为标杆范文,由以下几点特色决定: 1.立论正确。作者从孔子名言入手,明确提出唯有坦荡一生才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并作为全文的论点。用作论据的事例典型贴切,无论是希金斯的信念,还是陈光标的言行,都非常有说服力。 2.论证有力。文章注意正反说理,有党员干部从始至终坦坦荡荡地“追名逐利”,有中国首善陈光标被误解却无愧坚持,分析透彻,逐层剖析,行文结构完整,首尾呼应,中心论点突出。 3.整散结合。文章语言句式形随情变,行文有致,语言既活泼又严谨,既参差又工整,读来跌宕多姿,铿锵悦耳,颇有韵味,变枯燥的说理为文采斐然激情丰沛的论辩。 技法解密 一、关于论点 (一)论点一定要在开头提出 开头三句话提出论点,不要离题太远,要尽快切入话题。 比如课文《谈骨气》《六国论》《劝学》等文章都是在文章开头亮出论点。 (二)方法讲解 1.怎样从材料中提炼观点? 总的来讲,要认真阅读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实质,抓住材料的中心,抓住中心句和关键句。具体来讲,可根据材料性质具体分析。此外,观点的表述一定要明确、完整,可以用单句,可以用复句,也可以用陈述句或否定句、疑问句、感叹句。 2.怎样自拟题目? 这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在考试中有不少考生对题目自拟不重视,因此2分被扣得可惜。拟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用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电影片名、歌曲名等拟题。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电影片名具有语句凝练,含义深刻,易懂好记的特点,直接引用以之为题,可以使文题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新颖生动。如:谈知识重要的文章,可拟题为《知识就是力量》;谈节俭的文章,可拟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或《粒粒皆辛苦》。 (2)仿写、借用、改写成语、格言、俗语、歌词拟题。巧妙的仿写、借用、改写,可以使题目鲜活别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怎一个“慢”字了得》批评一味求稳、甘于求慢的传统心理,号召人们大胆创新,大步前进。该标题巧妙地化用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名句,诙谐幽默,新颖别致。 (3)巧用修辞手法拟题。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能使文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事实上,文章的题目和内容一样,需要形象生动,有文采。运用修辞手法拟题可达到熠熠生辉的效果。如《理想的阶梯》《莫做“墙头草”》《痛苦是一笔财富》。 (4)贴近时代拟题。要使标题新颖,还要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使人一看题目,就觉得春风扑面,清新醉人。谈连战回大陆的文章,如以《此岸·彼岸·桥梁》为题,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此岸”是台湾,“彼岸”是大陆,要想从此岸达到彼岸,必须通过连战等人一代又一代艰苦奋斗这一“桥梁”。 二、议论文结构 议论文写作有没有一个便捷的套路?就一般而言,议论文写作是有一个便捷的套路,那就是古人常说“起承转合”。所谓起,就是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所谓承,就是分析论点,指出如此会怎样,不如此又会怎样;所谓转,就是转而说开去,用举例的方式证明论点,因而也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所谓合,就是全文结尾,与开头部分遥相呼应,再次肯定论点。运用这样一种便捷的套路,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因为轻车熟路;二来眉清目秀,极有条理;三不会引起阅读歧义。 实践中,可以将“起承转合”具体细化为以下训练思路: 一个原则,两套思路,三种模式。 写作技巧提示: 一个原则。布局谋篇时,一定要遵循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原则,集中火力,攻其一点。两条要求:完整,清晰。 两套思路。叔本华说:“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这话很有道理。考场上,谁想得清楚,谁就写得清楚;谁写得清楚,谁就能得高分。议论的思路有千千万万,但简单典型、适合于同学们训练的就是以下两种。 一是三段论式,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论证中心论点)——解决问题。 二是因果分析式,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三种模式。根据名家所写的经典议论文和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总结出的三种基本结构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模式一:中心论点加分论点式。这是非常典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许多名篇都是采用这种模式的。例如《说“勤”》《谈骨气》等等。下面是《说“勤”》的结构提纲: 中心论点:“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分论点一:勤出成果。 分论点二:勤出智慧。 这种模式最适合高考考场快速成文,也是最简单易学的。因此,要把它当作重中之重来训练。要注意几个细节。首先是要有论点,不仅要有中心论点,而且还要有分论点。论点一定要用一句或几句话明确地表述出来。其次,还要注意将论点放在恰当、醒目的位置。具体要求:中心论点一般放在第一段的末尾,如果句子比较长,还可以单独放一段(第二段);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分论点的提炼和表述是重点。 ①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 ②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③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 ④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⑤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 模式二:奇妙的“三三制”式,即开头三句话提出论点,主体三段文论证中心,三个事例充当论据。 模式三:六段定“乾坤” 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句话即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弯七绕八,拖泥带水。 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只是要写好详例剖析殊为不易,不少学生忘记了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叙事过于详尽,变成了记叙文的写法,这是应该尽力避免的。笔者在指导时,就让学生学会“三明治”式的结构,即首尾是议论评价性文字,中间是高度概括性的叙述(一般不超过120字)。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如果说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展。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感,略例以三、四个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则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正反对比,凸现中心。即在上面详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础上,再从反面切入,正反结合,对比鲜明,从而更加突出中心。 第五段:辩证分析,立论周全。任何理论都不过是一种假设,绝对的结论容易产生偏颇,因而一段辩证的分析能使立论更为严密周全。 第六段:联系实际,升华主题。这一段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从而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这种模式,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考场作文。因为它的优势很明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六步模式,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无啰唆拖沓之嫌,使阅卷老师一看即明;论据充实,论证充分,有效地克服了写议论文内容空泛的毛病。  (2012·江西景德镇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是“各能捺住就成名”,横批“撇捺人生”。“若”字如果不向左撇就是“苦”字,“各”字如果能把那一捺变成一点就是“名”字,一撇一捺即“人”字。 这副对联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根据你的思考或者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写成议论文;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点拨: 首先,我们要明确“撇”和“捺”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既要学会放弃,又要懂得坚守,这样才能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撇”不“捺”,为人就没有原则,没有分寸;只“捺”不“撇”,视野则会狭窄。“撇”和“捺”互相弥补,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其次,我们还得对“撇”和“捺”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什么“撇开了,就能捺得住”?“撇不开”,结果又如何?“捺不住”又如何?这样一一反问,结果不言自明。 审读对联可知,撇开的是人生的诱惑,捺住的是寂寞、清苦、磨难等。写作范围可以谈古论今,材料可以选择名人故事,应该从“撇”和“捺”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范文展示: 不撇捺无以致远 “如不撇开终是苦,各能捺住就成名。”一撇一捺,成就了大写的“人”。 凡世间之事,撇开虚名、幻想、得失,捺住方寸,才能有一颗坚守的心。只要我们用坚守的心来对待万事,我们的人生终会走向成功。 不撇捺无以致远。能撇能捺,如一阵风,静静地荡过湖面,却不愿掀起一丝波澜;如一缕烟,悠然地在屋顶上袅袅升起,不带走任何尘埃。用坚守的心来感知万物,我们终会有所获得。 其实,人生就像是去参加一次宴会,没有必要一路喧嚣,惊得花草树木不安。带着一颗宁静的心,我们采一束金菊,携一缕清风,以一种超然于物外的精神去赴这次宴会,又何尝不是乐事呢? 走进历史的河流,我静静地感受着那些亘古的一撇一捺。 他,采摘一束菊花,在那条小路上静静地走着。没有世俗的杂念,我看到了他眼中干净的风,看到了他脸上闲适的惬意。撇开功名利禄,在动荡之中仍然安分如此,陶潜,他把心化成了一潭水,超脱世俗之外,流进了宁静之中,他的人生成功了。撇开才能致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永远的碑塔,后人永远记住了他——隐逸者。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带着一身正气而来,却只能在惶恐滩头独自惶恐,在零丁洋里苦叹零丁。当曾经的繁华不再,他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坚守来实现人生的价值。人们记住了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更多的是折服于他在荣华富贵面前的平常心态。不坚守无以致远,一身正气的他并没有随风而逝,反而在历史的天空中久久飘荡。他,走进了人们的心中。 无论是旭日和风还是狂风暴雨,我们应该始终坚守着人生的“撇”“捺”。如陶潜,在坚守中飘出一抹淡菊的幽香;如文天祥,在坚守中释放出一身傲然正气。我们何不用坚守来书写出人生辉煌的篇章呢? 坚守是一轮不落的太阳。不撇不捺无以坚守,更无以致远。倘若没有它,我们就不会越过重重困难,在迷途中觅得心灵的港湾、找到停靠的彼岸。把人生当作一艘船吧,用一颗坚守的心慢慢地积蓄力量,不管世事如何变化,终有一天,我们会以饱满的精力渡向成功的彼岸。 人生中,不撇捺无以致远。 佳作赏析:这篇是一篇亮点纷呈的议论文。 内容项上,这篇文章化用警句开篇,开宗明义,举陶渊明的事例论证“撇开以致远”,举文天祥的事例论证“捺住以致远”,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化生疏为熟悉,把“撇捺”的话题引到自己熟悉的“坚守”层面上,并且紧扣住材料内涵展开论述。 表达项上,作者借助细腻的描写给我们展现了不凡的想象力,恰当举例,充分论证,有的放矢,有放有收,收放自如。 发展等级项上,这篇文章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得出“不撇捺无以致远”这一结论,具有很强的思想深度;描写丰满细腻,文采鲜活华丽。  一、(2012·江西南昌二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相声百年经典》一书中,作者记述了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一段往事。在排演相声《关公战秦琼》时,他特地去请教了京剧表演艺术家这样一个细节问题:关公那个代表性的亮相姿势,究竟是左手捋髯、右手背在身后,还是右手捋髯,左手背在身后?对大师的这种做法,人们无不称叹,你又有何感受? 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写一篇议论文。 (2)自主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3)语言简练,优美;观点句明晰,有力。 二、(2012·江西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写了一首短诗,这首诗被镌刻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 一开始他们来抓共产党,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员。 他们来抓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然后他们来抓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然后他们来抓我,已经没有人能留下来为我说话了。 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作文。要求: (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第五节 记叙文,登山则情满青山  记叙文,就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文章。考生写记叙文,选材要真实,要能够表达真挚的情感,优秀的记叙文,要有鲜活的人物形象,或生动的细节描写。近几年江西省高考对作文文体的要求就是写议论文和记叙文,有些高考作文题比较适合写记叙文,因此,记叙文在高考备考中,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经典试题】 (2010·江西高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 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范文展示: 找回童年 焦灼的太阳烘烤着大地,烘烤着树木和草坪,烘烤着校园和教室,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热浪,大地上的一切似乎能够一触即燃。我们个个汗流浃背、挥汗如雨地在教室里读书学习,如此酷热的天气,似乎历史罕见。暑假了,我们班没放一天假,仍然坚持在补课。 尽管大家的心情,也灼热如火,但无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者,离开学校,抗拒补课。老班早就说了,“尖子班一定要补课,不但要补课,晚上三节晚自习后,还要加上一节晚自习,22点50分才能下课去睡觉,谁要是坚持不了,趁早退出,莫到时后悔。我决不会心慈手软的,我还会加班加码,你们一定要有思想准备……” 老班的话,起初没有吓倒谁。好不容易考到了这个重点中学,又令人羡慕地进了学校的特快班,谁在开始时会轻易退出呢。即使自己想退出,家长也是不会答应的。 老班的严厉是学校出了名的。他好似美国西点军校魔鬼教练一样,决不会有半点通融。有一次,我的同桌范蘩不舒服了,去向老班请假,老班一口回绝,小病小痛别来请假。范蘩只好折回来,忍着。可是她越来越不舒服,我看她实在难受,就又替她去请假,老班当然没准。学习委员和班长各去请了一回,均未获准。大家安慰范蘩,忍一忍就过去了,范蘩只好忍着。可是不到十分钟,她疼得喘息起来,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突然嗵的一声,滚倒在地上。这下可把同学们惊慌了,赶紧去叫老班,立即送往医院。医生责怪我们,再晚来一点,她的命就难保了,急性阑尾炎,穿孔破裂。“你们真是不懂事,要学习不要命了。” 老班也吓呆了,他用十二分的诚恳向范蘩同学道歉,向同学们道歉。他日夜守护在范蘩同学的病床前,他似乎在赎罪。老班的举动让我们倒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俱全,平时的怨恨也不知跑哪儿去了。 范蘩病好又来班上上课后,老班特别激动。我们趁热打铁,强烈要求老班不要如此严厉地管理我们,我们会自觉的,我们都是高二的学生了,我们懂得学习的重要和意义,请您放手一些。我们的散漫、放浪,甚至放纵、活跃,并不一定是浪费时间或耽误学习,我们有我们的方式,我们有我们的性灵,我们照样可以搞好学习。 老班确实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和以前简直判若两人。 轻松又回来了,活泼又回来了。该努力的时候,大家较着劲地在拼;你成绩上升了2分,我必须上升4分。大家你追我赶,好不热闹。特别是,当谁得了什么比赛奖、谁考了全班第一名(也是全校第一名)时,大家一拥就进了餐厅,非“逼”着他(她)请客不可。我们喝啊,唱啊,叫啊,跳啊……逗引得其他班的同学好生羡慕。 我们似乎又找回了童年的快乐,童年的自由和童年的时光。我们有理由相信,老班放手以后,我们会越来越棒。 春回大地,天朗气清。放眼远山,苍松翠柏,回望校园,更是一片郁郁葱葱。你看,老班正站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似乎他的信心,还比我们满满! 亮点点评:这是一篇考场难得的佳作。文章采用记叙文的文体写来,写班级故事,刻画老班形象,老班的一举一动,老班的音容笑貌,老班的前后巨变,写来情真意切,生动传神。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首尾的自然景物描写,巨大地张显出了找回童年后的愉快和惬意。全文叙写精彩,细节经典传神,语言出色,中心突出,扣题紧密,首尾圆合,文采飞扬。 技法解密 一、“多角度描摹”法 所谓多角度描摹法,即对记叙对象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进行多方面观照、多角度描摹,从而使景物人物形象化、立体化。例如: 黑将军站在厨台上,威风地看着我,腿上绳子早已挣开。它发出得意的鸣叫,高亢、响亮、清脆,倒有一种虎啸山林之势。……我逼近它。它挑衅地看我一眼,向着窗户纵身一跃,跳了下去。(2011江苏考生《拒绝平庸》) 点评:既有神态描写:“威风地看着”“挑衅地看”;又有声音描写:“发出得意的鸣叫,高亢、响亮、清脆”;还有动作描写:“纵身一跃,跳了下去”。尽管短短几十字,但通过多角度描摹法,一只勇敢无畏、不屈服于命运的公鸡形象跃然纸上,其拒绝平庸的精神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二、“波澜起伏”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忌平铺直叙。所谓波澜起伏法就是在记叙时可采用插叙、倒叙等叙述方式,或采用设悬念、埋伏笔、抑扬顿挫等写作手法,使叙事过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例如: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追寻着一丝光亮,他疲惫地睁开了双眼。“孩子他爸!你可醒了!”病床边的妻子激动地说。环顾四周都站满了人,但却仿佛没有他所要寻觅的东西,他着急地追问:“孩子,孩……”(2011上海考生《心雨》) 点评:开篇即用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很好地避免了叙述的平板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三、“叙议结合”法 一篇记叙文,如果只有记叙和描写,没有精当的议论,文章就会平淡无力。所谓叙议结合法就是在叙事和描写的文字后面,设置精当的一两句议论,以收点题、扣题、深化主题、升华感情之功效。例如: 壮阔的臂膀担不起岁月的重量,一切不能忘记的也只能先跨过去,然后在某个人生时刻,它们会突然醒来。生活总是在忘记与铭记之间,让人被成长。(2011上海考生《心雨》后记) 点评:正文后的后记,闪烁哲理的点睛之笔,话语警策,富有感染力。不仅扣题,还起到深化主题、升华感情之功效。 四、“饱蘸感情”法 法国哲学家、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凡是有感情的地方就有美”。记叙文写作尤其如此。所谓“饱蘸感情”法,就是在记叙文写作中,要饱含感情,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事,以达到感染读者,打动读者,引起共鸣之功效。例如: 我小心翼翼地把两只萤火虫放在一片宽阔的绿叶上。当它们呼吸到自然的气息时,燃起了那熟悉的萤绿色光芒,那么纯粹,又那么充满着生命力。(2011广东考生《回到原点》) 点评:“小心翼翼”形象地体现了“我”怕伤害到萤火虫的细微心情,而“那么纯粹,又那么充满着生命力”则体现了“我”的激动、欣喜之情。对萤火虫饱含爱护之情,含蓄而不直露,是本句的抒情特点。 五、“细节描写”法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至微”就是细节。细节是艺术的生命。所谓“细节描写”法,就是在记叙文写作中,通过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使记叙从肤浅走向深刻,从枯燥走向生动,从平淡走向感人。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例如: 突然有一天,荒山里来了一位采石人,围着我转来转去,像驴子拉磨,还摸着我的屁股赞叹:“好石头,好石头!你是想平庸一生,还是愿随我去人间?”(2011江苏考生《拒绝平庸》) 点评:用“像驴子拉磨”来比喻采石人转来转去的动作,传神地写出了采石人对“我”(石头)极为欣赏的心理,语言幽默生动,让人读来不禁莞尔。而关于采石人的语言描写不仅点出话题“平庸”二字,还进一步丰富了对人物的塑造。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六、“线串珍珠”法 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一条线。所谓“线串珍珠”法,就是通过设置贯串全文的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以主题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事物为线索;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5.以“感情”为线索。 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例如: 一、五只粽子……可怜的屈原啊,您大概不会想到原本为了纪念您的粽子却成了我们的文化“吉祥物”吧?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二、一只鸽子……可怜的“天然之子”鸽子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还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三、一棵树……亲爱的树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来拒绝我的平庸呢。(2011江苏考生《拒绝平庸》) 点评:文章设置了三个小标题,自然形成三个部分,在每个部分的后面用一句议论来点题。这三处议论中都包含的主题词(拒绝平庸)就是全文的线索。以主题为线索,不仅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还直接扣题。这种方法值得学习并应用。 七、“靓化语言”法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就是“文采”。相对于议论文,记叙文更讲究“有文采”。所谓“靓化语言”法就是要让记叙文在语言上文采飞扬,吸引读者眼球,让读者有一种赏心悦目之感。要“靓化语言”就必须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巧用修辞,文句有意蕴。例如: 一个熟悉的身影应声倒下,一座名为父亲的大山就此坍塌。倒地的声响不大,仅使得倒伏的玉米秆呻吟吱呀,却将一个孩子的心震碎成沙。(2011上海考生《心雨》) 点评:把父亲的倒下,比喻成一座大山的坍塌,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崇高地位,还写出了自己内心因为误伤父亲而产生的深深的自责和巨大的悲伤之情。而“玉米秆呻吟吱呀”和“将一个孩子的心震碎成沙”的强烈对比,更是把孩子内心的自责和悲伤之情写到了极致。“玉米秆呻吟吱呀”一句尤为形象,是摹拟玉米秆倒下的声音,也是写父亲倒下时的痛苦,还有烘托孩子内心的悲伤的作用。文字简练,内涵丰富,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2012·江西高安中学月考)“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的人格底线;“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是陶渊明的人格底线;“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阎罗话短长”这是于谦的人格底线。做人,更应该有底线。你的为人处世有底线吗?你的底线是什么?你能坚守得住吗? 请以“底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构思点拨:写记叙文: 注意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可写一个春风得意的年轻干部,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因为不能坚守底线,大搞权钱交易,大搞权色交易,最终东窗事发,进入高墙后方才猛醒的故事,表现底线不能碰撞的主旨。要重视设计较为曲折的过程,人物形象的塑造可突出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可用倒叙、顺叙、插叙等多种叙述方法) 范文展示: 底 线 秦小明站在更衣间的镜子前,久久不愿离开。一年前和路涛一起进入这家省级医院,对医院有几个科室还没有弄清楚,他就参加了医疗队,支援西部山区去了。回来的第一天,他看见路涛穿着洁白的制服坐在诊室里工作,心里别提多羡慕。而今天自己也换上了医院的白大褂,前后照照,这才有医生的样! 工作第二个月,主任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本来工资单是不能公开的,但你还是应该看看。”秦小明疑惑地接过主任递过来的材料,展开一看——天哪!科室四位医师一位专家个个月薪上万,就连刚刚工作一年的同学路涛也达到了8 000元。只有秦小明的名字下面是可怜巴巴的1 500元。“你是聪明人,回去好好想想。”主任意味深长地拍拍他的肩膀。 “这你都看不懂?亏你还是医科大学的高材生!”路涛高亢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我们的基本工资只有一千多,其余都要靠自己创收。检查费、医药费的回扣,我们都可以拿一点。大专家我们就比不上了,他们还有手术的红包……”秦小明的耳朵被震得嗡嗡直响,秦小明像一头迷茫的羔羊,迷失在城市的夜幕中。 一年的医疗队生活,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相比落后的生活条件,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空虚的精神生活。他经常和一个叫英子的小姑娘坐在山坡上看满山的羊。英子只有8岁,医疗队免费为她治好了眼疾,她天天兴奋地缠着秦小明玩。秦小明问她:“这么多羊你最喜欢哪只啊?”英子指着那只高高大大的头羊说:“它!”秦小明诧异万分,问:“它比小羊羔还可爱吗?”英子说:“是呀,不管干什么它自己心里都有准儿,它能把其他羊都带到好地方。”秦小明此时凝重地看着这似乎被灯红酒绿污染的夜空,想起山沟里清新的夜晚满天明亮的星星,耳畔回响起英子清脆的声音:“不管干什么它自己心里都有准儿……”夜深了,秦小明的心也渐渐静下来了,静如止水。 这家省级医院吃回扣的事见诸报端的那天,秦小明扛着行李上了西去的火车。记得之前记者打来电话问是否可以署上真名,他欣然同意了。记者感慨道:“真是无欲则刚啊!”他淡然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底线。” 秦小明走了,他向西部去,他忘不了英子和那只高高大大的头羊——不管干什么它自己心里都有准儿…… 佳作赏析:这篇小小说,如果只写秦小明不拿回扣,并勇敢揭露时弊,也切题。但作者由“秦小明像一头迷茫的羔羊,迷失在城市的夜幕中”,自然而然引出他对西部山区生活的回忆,引出他与英子关于头羊与羊羔的对话——头羊“不管干什么它自己心里都有准儿……”这就反映了更为丰富的社会生活,文章也具有了深长的意味。 作者剪裁得当,行文节奏快而又前后勾连紧密自然,避免了中学生写小小说常犯的毛病——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这是难能可贵的。  一、(2012·江西上高二中模拟)不管愿意不愿意,我们已经习惯了很多很多,但习惯之后你又有什么样的经历或感悟呢?请以“习惯之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二、(2012·江西九江一中模拟)以“行走的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参考答案: 命题调研·明晰考向 考题展示 2011年高考 写作指导:这篇作文的审题有一定难度。如果停留在材料的表面意思上,审题就会出现困境。许多同学表示:“三乐”中的第二乐不好写,因为学生们尚处在青少年时期,人生阅历不够,无法证明自己的人生无愧于天地父母;“三乐”中的第三乐则不能写,因为学生们是受教育者,而不是教育者。这样,写作就仅仅集中到了第一乐——“亲情伦理”之乐上,很难出新出彩。 对于这则材料,考生写作的范围可以有如下几个:一、注重亲情伦理之乐;二、如何磨砺自己,使自己向着无愧于天地的完美人格发展;三、从学生的视角关注当今社会的教育问题。具体可以写的内容有:青少年对家庭的责任,对父母的爱,兄弟间的和谐;诚信、正直、善良等基本的道德规范(例如药家鑫事件对你的启示);当今社会存在的教育问题(如北大、清华对教育资源的争夺;忽视对人生“三乐”的教育,而只注重知识的传递等)。 范文展示: 无愧天地,快乐之枕 每一个不曾快乐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现代人都在寻找快乐,寻觅幸福,寻求属于自己的一片安静的天地,怎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幸福呢?我以为能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己,坦坦荡荡,清清明明,快乐就会如源头活水一样,源源不断,自心里汩汩而出。 无愧天地人,就是拥有了快乐之枕。 康德说,人世间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是头顶无比深邃的星空,一是人间道德法则。心灵上有所敬畏,头上放有三尺神明,为人做事就会有所忌惮,不超越做人的底线,不越过欲望的雷池,不践踏人性的尊严,君子勇于慎独严己,才会获得恒久的大安详,觅得人生的大安静,获得人生的大快乐。 东汉名臣杨震,有人夜半送礼,杨震严词予以拒绝,来人说,这件事没有任何人知道。杨震厉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曰不知? 杨震,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己,这就是他一生行事的准则,做人的高标,快乐安详的枕头。 抵御诱惑,不趋炎附势,守住灵魂,砥砺品格;有坚持,有担当,有勇气;以良心为人生之塔,以良心为处世之基,始终坚持人间正气,保持一生清白,恪守心灵的底线,所以在宦官专权吏治混乱的东汉,杨震犹如一脉清流,而他“四知”之金玉良言更是掷地有声,永著史册,警戒后人。 当年路易十五说,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一个人像路易十五那样思考的时候,他唯一的可能就是成为暴民,现实有人也正如此,他会心安理得地把三聚氰胺混杂在牛奶中卖出,而不屑一顾一个个大头婴儿痛苦的面容,“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绝育黄瓜”“爆炸西瓜”频频发生,这些人,鼠目寸光,只要眼前!竭泽而渔,忘乎所以!良知泯灭,肆意地践踏的正是人性的底线!等待的必将是法律之剑,快乐也自然消遁隐形!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善待天地,坚守良知,快乐就永远在。 如果每个人躬身自问:怎样才能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己?或许那就是我们内心真正要寻找的温柔快乐的人生之枕! 亮点点评:本篇高考满分作文“无愧天地,快乐之枕”的文题用比喻的修辞昭示了作者的观点,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着“无愧于天地的完美人格”这个观点驰骋笔墨的。 说“驰骋”,倒是名副其实的。作者笔扫中外,思接古今,或举例,或引用,始终扣住了中心论点展开。从中,我们看到了哲学家康德的智慧在闪光,看到文学家鲁迅的思想在发光;看到了彪炳史册的杨震,耳旁仿佛还有他掷地有声的壮语在回响;看到了臭名昭著的路易十五,以及路易十五的余脉悠悠——频频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还看到了由上述引发的许许多多。 2012年高考 写作指导:对这句话的解读是确定立意的关键。“想着拥有什么”与“想着没有什么”是不同却紧密相连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想着拥有什么”,就是提醒人多一些珍惜,少一些欲望;“想着没有什么”就是激励人不要满足于拥有的,而要多追求没有的。 范文展示: 知足云天淡,进取风雨行 经常想想自己拥有什么,这就是知足;而常常想想自己没有什么,这又是不知足,不满足,不知足不满足就会去进取、追求。人生就是行走于这两面之间的,一方面要知足,另外一方面又要不满足。何以言之? 知足是针对物质享受、生活待遇等方面而言的,是针对名利、私欲等方面而言的。而不满足则是针对理想、事业,精神境界、人格品位等方面而言的。人生这两方面的知足和不满足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先说说知足吧。人要知足,才会快乐、幸福。社会之大,财富多寡,是不可能均等的。任何社会均有贫富差别,不可能人人生而一样。如果一个人,他老是去往高处看,往上面去比,他必然产生烦恼,产生痛苦,他会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别人大鱼大肉,他只能粗茶淡饭;别人锦衣绣缎,他只能粗布短袄;别人宝马香车,他只能徒步而行……攀比是痛苦的根源,欲望是人生的大敌。 不去攀比,去除欲望,在生活方面,在名利方面,淡定从容,清心寡欲,你才会感到天高云淡、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知足,而且只有知足才能给你带来快乐、幸福。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穷人往往快乐,富人却常常痛苦。为何?就是因为穷人容易知足,而富人很难知足。 再说说不满足或进取吧。人,毕竟是高等动物,除了吃穿住行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外,毕竟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事业、理想,人格修养、精神境界等等。在这些方面,要永远地不满足,要永远地追求、进取。 人称“数学鬼才”的刘路从小就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爱好数学,钻研数学,但又不一味地追求考试分数。他一如既往,矢志不移地追求、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最终有所获——破解了“西塔潘猜想”——震惊世界,一举成名。他说他还要走得更远。 上演“草根传奇”的林书豪,开始只是个“板凳球员”,是他的不断进取,不断追求,永不言弃的坚持精神,打开了他通往“罗马”的大门。林书豪的追求、坚持几乎达到了极限,像他这样怀揣NBA梦想,不停辗转各球队试训,哪怕只为一个板凳上的末席名额的球员,在美国大有人在,其中绝大多数人都失败了,可林书豪没有满足,没有停步,他最终成功了,他表示,不管路途有多少风雨,都永不满足,去取得更好的战绩。 人生均如此,一方面要知足,知足才能常乐,知足才有幸福;一方面又要不满足,不满足才会去追求、进取,才能抵达人生中的一个个风景如画的高地。 亮点点评:本文题目富有诗意,入题非常快,没有啰哩啰唆的左解释右阐述。文章开门见山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人生就是行走于这两面之间的,一方面要知足,另外一方面又要不满足。紧接着,从这两个方面入论,主要采用了分析论证和举例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数学鬼才”刘路的事例和“草根传奇”林书豪的事例非常新颖、生动而典型,颇具说服力。全文层次清楚,说理透彻,逻辑严谨,观点辩证,语言优美,论述大气,不失为考场佳作。 第一节 审题,咬定青山不放松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一、写作指导:作文材料取自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事例,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作文材料中的事例,从一个侧面切中了当今社会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作文材料中的“有指责路人冷漠的,认为世风日下”“有替路人辩解的,认为现在好人难当”,使得这个问题具有了理性思辨的色彩,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感知,去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以下构思角度可以参考:(1)让生活少一些冷漠的场景。很多人不愿意当“好人”,与其说是对邪恶的畏惧,不如说是对围观者冷漠的寒心。(2)善良不能崩溃。恶行是善良偶然崩溃的结果,当你救起的人反过来诬告你,那就是善良偶然崩溃。当你见死不救时,你的善良崩溃就是一种必然,一种由你决定的必然。(3)让信任之花绽放。信任是一切的基础,有了信任,家庭和睦;有了信任,友情久远;有了信任,陌生人之间更会传递真情,创造爱的奇迹。(4)拯救道德。尽管我们很普通,但我们不能丧失了对道德的追求,应该让整个社会的道德重回人间,重新普照大地。(5)对生命充满敬畏之情。对生命充满敬畏之情,不仅仅体现在对摔倒老人的扶助上,生命中出现的太多无法预料的事情都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你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我们要做的是举手投足之间将自己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表现出来。(6)找回丢掉的良心。现在良心的丢失已让我们开始变得冷漠,让那些在痛苦中呻吟的人欲哭无泪。我们应找回丢掉的良心,因为良心是创建美好和谐的催化剂,是我们塑造自己形象的必备工具。(7)做一位好人。做一位好人就要爱社会、爱集体、爱身边的人,可在世风日下的今天,承担这份责任还需要勇气。(8)让好人不再难做。我们呼唤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完善的制度为人们提供的一份保障,让好人做事时没有后顾之忧等等。 二、写作指导:“看得见”和“看不见”有着内在联系:“看得见”是“看不见”的存在形式;“看不见”是“看得见”的本质和基础。二者这种奇妙的关系,可以衍生出无数的故事。这个题目贴近生活实际,选材的范围很宽,可根据手中材料确定文体(如果选写议论文,一定要先想好自己的论点,然后议论开来)。 参考立意:看得见的东西往往不可少,而看不见的东西可能更重要;我们离不开物质的东西,而“看不见”的精神素养(如自信、勇气、毅力、人格)更不可缺少。 第二节 开头,未成曲调先有情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一、写作指导:“分享和分担”是一道关系型作文。写作时要注重分享和分担的关系。而要写好二者的关系,作文者就首先要注意把握“阳光”与“风雨”的含义。题目中的“阳光”应该指积极的方面,比如荣誉、便利、幸福等与亲人朋友一起分享的东西。而“风雨”则指挫折、困难等需要克服的内容。 考生既不能光写“分享阳光”,也不能光写“分担风雨”,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写。倘若光写“分享阳光”,忽视了“分担风雨”就偏颇了;反之,亦然。 本文的难点首先在于对两概念的把握,应该平均用力,各占50%,而不能有所倾斜;其次在于对两概念的辩证关系的把握上,注意概念间的相辅相成、正反、互补等关系。考生下笔前必须先把两者关系搞清楚。 二、写作指导:这是一个关于人与自我的话题,直指人的心灵,符合高考命题的趋势。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这则材料透露出三方面的意思:一是当今时代存在着精神生活平庸化的现象;二是每个人都有独自承担拯救自己灵魂的责任;三是精神自救是精神健康的标志,精神的缺失要靠自救来完成。理解了这三层意思,就可以进行立意了。 可从以下几方面构思: (1)什么是“精神的自救”。简单地讲,“精神的自救”,就是从精神的层面对自己进行思考、反省、修正和调整,从而加强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 (2)为什么要进行“精神的自救”。可列举现象,阐述当代人精神的缺失。如缺少应有的信仰和信念,精神颓废,萎靡不振,人心浮躁,功利至上,以“自我”为中心。或缺少应有的基本道德。如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注水肉、苏丹红、漂白剂等事件屡禁不绝。缺少应有的基本文明行为,如乱吐乱扔、破坏环境、毁坏公共设施等行为屡见不鲜。 (3)怎样进行“精神的自救”。可阐述“精神自救”的具体方式和途径。如多读书,吸收前人的精神营养。多思考,经常自省。多学习,补充精神给养。 (4)“精神自救”的艰巨性、复杂性。“精神自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努力,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5)只有“精神自救”,才能成为人格完善的人。要明确表达自己对“精神自救”的理解,力求把见解说深说透,但也要注意辩证思考。注意论证的全面性与层次性。 (6)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从当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精神世界贫乏的现象出发,用故事的形式描绘通过什么方式或者什么事件让学生明白只有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积极地面对学业、面对人生。 第三节 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一、写作指导:此则材料触及的是当下教育的热门话题。材料中,命题人并没有表明自己的价值取向,但是,在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来,中国许久以来饱受批评的所谓“应试教育”或者说“严格教育”,正在引起世人包括美国人的反思。虎妈之所以成为《时代》的封面人物,即是证明。显然,中国家庭的严格教育和美国家庭的宽松教育各有其合理性,凡事不可走极端。最佳立意可以表述为:(1)家庭教育,宽严相济才是真;(2)严格不是死板,宽松不能放羊;(3)家庭教育,岂能随随便便成功;(4)扎实的基础+灵活的思维=创造力。 二、写作指导:材料以鞋子来喻人生。每个人如同一双鞋子,要成为一双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真正实现自己价值的“鞋子”,需要的是好的位置、好的材料、好的样式、好的社会需求。在一篇文章里,不可能上述各个方面都谈到,可以重点谈其中的一点,也可以谈其中的某两三点。最佳立意可以表述为:(1)追求更好的事业平台;(2)要拥有真才实学;(3)与时俱进,勇于创新;(4)社会的需要就是自己的追求。 第四节 议论文,凌云健笔意纵横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一、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阅读这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去揣摩材料内涵,可以得出不同的作文立意:一是抓住“细节”二字,可以得出“细节决定成败”的哲理;二是抓住“请教”二字,可以得出“要虚心求教”的观点;三是体味侯宝林先生探究问题的特点,得出“要有认真的态度,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作文立意。 二、写作指导:当纳粹对“我”身边的人进行迫害时,“我”三缄其口,不肯说话,因为“我”认为自己不属于那一分子,他们的生死与“我”无关。而当最终纳粹的黑手向“我”伸来时,周围已经没有人能留下来为“我”说话了。“我”的冷漠不仅害了别人,更害了自己。 而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冷漠的今天,在享受孤独和学会漠视的今天,这则材料无疑更具有一种发人深省的警示意味,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它告诫人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何等紧密,我们绝不能断言“我绝不会麻烦别人”“×人×事与我无关”“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很多人的命运,进而影响着自己的命运。那么,在这个充满了联系的世界中,我们就应该对他人保持谦和诚恳的态度,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这也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世界观。由此,我们可以谈个人对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价值与作用,不能因为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而是应当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所能去关心、帮助他人,因为世界上没有一座孤岛。 第五节 记叙文,登山则情满青山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一、写作指导:“习惯”和“习惯之后”既有联系又存在较大差别,二者都和“习惯”相关,而“习惯之后”更侧重于“之后”的内容。“习惯之后”,写作重点在于对“习惯”后的反思。譬如,可从以下角度思考:①“习惯之后”的关键在于有没有重新审视、修正或完全改变这一习惯。②“习惯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后果(包括生活、心理、思维、人格等)? 写作时要更多地倾向现实生活,在对现实生活的叙写、议论之中表达感悟或认知。可以写与“习惯之后”相关的故事,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主题可褒、可贬,应作理性认识。可写“习惯之后”的喜悦与舒畅,也可以写“习惯之后”突显出的思维的定式、见识的平庸、审美的固化、自我的丧失、人格的沦丧、心理的扭曲等问题。 二、写作指导:“行走的快乐”首先是对“行走”的理解,“行走”是人类最原始的动力。从浅层来说,“行走”是一种生活状态、生存方式(健康);从深层来说,“行走”是智慧思想的体现,“行走”不仅靠双腿,更需要头脑,需要智慧(史铁生双腿瘫痪,无法行走,然而,在地坛中长达15年的辉煌落日里,他让思想行走到时间与生命的更深处,他用文字行走在纸上,他让自己的生命意识行走进读者的心中,“活着的快乐”改写了他艰难的命运)。 可以写在学习中行走,享受成长的快乐; 可以写不断追寻,不断前行,是人生的快乐; 可以写“唐僧式”的行走,坚持信念,获取人生的快乐境界; 可以写朝心中的目标、理想不懈追求的快乐; 可以写拥有脚踏实地的生活学习态度的快乐; 可以写注重过程,不是只追求结果的历程中的快乐。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