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课标 第三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讲 散文阅读 考题展示 (2012·湖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4题。 耳边杜鹃啼 罗 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娥》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他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偷偷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哩! 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后来叫得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开花时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引用贺铸的词句,烘托了杜鹃鸟的凄美形象,引发了人们对杜鹃鸟的同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和文学性。 B.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作者对其事实依据不以为然,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 C.作者介绍动物学上的杜鹃鸟,其目的不过是把真实的、行为恶劣的杜鹃鸟客观地介绍给读者,以便读者对杜鹃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D.文章中间引用唐代无名氏的《杂诗》诗句,渲染了杜鹃鸟啼叫声的凄厉悲切,进一步加深了游子“有家归未得”的思乡愁绪。 E.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让个人情思和哲理意蕴相互映衬,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可读性强。 2.文章用了较大的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4.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 考向分析 散文阅读,主要以中国现当代散文为主要考查内容,着重考查考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品味鉴赏等能力。这些文章或托物抒怀,或抒情写意,或怀亲念友,往往文质兼美,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理性色彩和思辨精神。散文考查的设题方式应与小说一致,即一道多项选择题,三道主观题,其中一道为探究性试题,分值为25。  散文的文体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阅读散文,要从整体入手感知文本,宏观把握作者从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仔细揣摩品味散文的语言,分析散文常见的表达技巧,鉴赏语句的表达效果,进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例题】(2012·河北石家庄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乡村铁质 刘向民 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 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哞,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 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都包含着铁质。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 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蓝天下格外亮丽。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不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土地时刻迸发着铁质的响声。 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快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不遮遮掩掩。疾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餐风饮露,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 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做作。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一天天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永远不能忘记乡村的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 热点题型一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如:1.下列对散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篇作者说:“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这一行文的好处是开门见山,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B.第三段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高粱、谷子、玉米等农作物比作自己的兄长,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它们正在健康成长的模样。 C.第五段作者运用排比修辞,使文章的行文充满气势,生动地写出了在充满铁质的乡村中生活的农人们旺盛的生命力和他们坚强、直率、质朴的性格。 D.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图景以及在乡村中生活着的人们,凸显了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的风貌。 E.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我”的根在乡村;城市是宁静美好的乡村的对立面,让人厌恶,文章处处都有“我”对城市和城市文明的批判。 思路分析:B项,作者并未“细致入微地描写”高粱、谷子、玉米等农作物,同时描写的也不是“正在健康成长的模样”。E项,作者对缺少铁质的城市的确有所批评,但没有上升到“厌恶”的程度,“处处”“批判”的断语更是不准确的。 答案:B、E 技法解密 多项选择题考查面广,这里侧重谈一下“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1.分析作品结构。散文的结构是指文章线索和材料的安排顺序,即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散文有形散神聚的特点,线索在散文构思中的作用尤其突出。作为线索的一般有人物、事物、感情等。 2.概括作品主题。散文的主题就是散文的“神”,散文的线索将众多与中心有关的、零散的材料贯串起来,凝结为散文的主旨。所以概括散文的主题需要先概括段意,再将所有段意提炼成一个集中的思想。 热点题型二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如:2.结合全文谈谈乡村具有怎样的意义。作者在行文中着重描写了乡村的土地,有怎样的目的?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乡村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答案设置也不要求全面解答,只要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本文的创作意图是表现乡村铁质对于乡村的重大意义,而乡村的铁质就存在于乡村的土地之中,由此可挖掘出二者的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意义:(1)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 (2)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 (3)乡村是农民的部落,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 (4)乡村可以为我们提供粮食。 目的:土地是铁质的来源,乡村的铁质就存在于乡村的土地之中。作者写乡村的土地是为了更加突出乡村铁质对于乡村的重大意义。 技法解密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需要注意以下技巧。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文学作品的意蕴,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民族心理,主要指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下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特点,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在作品中基本上是一个整体,以统一的形态出现。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一般从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及个性特征、个体倾向性等方面入手。这里强调的是“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就是要辩证地看待文学作品形象,分正面反面(侧面)、主要次要、主观客观、现象本质、基础发展等,多角度、多层面地发掘。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作者的创作背景有宏观微观之分,宏观的创作背景指时代背景,包括当时的政治格局、社会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微观的创作背景指作者当时的心境、影响心境的主客观因素和创作意图等。作者的创作意图指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该作品,其用意是什么,要达成什么样的社会效果等。 热点题型三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如: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1)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不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 (2)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第一句要抓住“种子”的隐喻义“希望”,分析第二句要树立语境意识,体会上文“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引领意义。 参考答案:(1)对于农民来说,种子就意味着希望,当他们把种子播撒在这片坚实的土地上的时候,内心深处就已经在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2)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遍布乡村,他们的勤劳付出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实丰富且充满生气。 技法解密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需要注意以下技巧。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包括两类:一是重要词语的含义,二是重要句子的含意。(1)重要词语的含义,一般指词语的指代义、隐喻义、象征义等。指代一般指就近的上文相关内容;隐喻就是隐含的比喻,也就是暗喻;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隐喻义、象征义都需要深入理解文本,抓住隐喻的本体或事物的特殊意义进行分析。(2)重要句子的含意,一般有基本含意、深层含意和言外之意之分。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一般指深层含意和言外之意。深层含意指一些哲理意义、隐喻意义(象征、比喻、双关等),要在把握全篇主旨的基础上去理解;言外之意要根据具体语境与说话人的用意来理解。 2.散文中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一般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手法三个方面加以赏析。如2010年湖北高考熊召政《烟花三月下扬州》(文本略)第18题:“作者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第④段涉及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第⑤段涉及语言的独特运用,这里只分析第⑤段。 第⑤段文本是: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未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手法等方面加以赏析:多引用古诗和四字词语,如,“烟花三月下扬州”“秋尽江南草未凋”“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整句和散句交错使用,如,“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参考答案是:多用古诗和四字词语,整句和散句的交错使用,言辞清丽,格调典雅。 热点题型四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如:4.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文章中的“铁质”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根据你对文章的品读,谈谈对“铁质”象征意义的理解。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考查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的能力。文章结尾段的作用一般是首尾照应、总结(收束)全文、揭示(强化、点明)主旨、卒章显志、强化感情等。回答问题时必须依照全文,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1)总结全文,点明主旨;与开头作者强调乡村的重要性相呼应。 (2)“铁质”是一种人格或性格的象征,作者希望人人都能拥有铁质性格,要像乡人那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直率、质朴的性格,高昂豪迈。 (3)“铁质”是生存意义的象征,人们不论生活在乡村抑或生活在城市,不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都要能够挺直脊梁,都应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铁质,它是人们永远的支撑。 技法解密 1.“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主要看考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能否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与文本相似的阅历、阅读体验等),有所发现,另辟蹊径,对文本提出独到的认识,有所创新,展示思维的创造性。如上例认识到“铁质”是一种人格或性格的象征,作者希望人人都能拥有铁质性格,要像乡人那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直率、质朴的性格,高昂豪迈。 2.“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是指作品表现出的作者对人生价值、时代精神、人文情怀、道德情操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的认定。 “作品表现出的审美取向”是指作品表现出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对光明正义的歌颂赞美,对黑暗邪恶的鞭挞批判,对弱小者的悲悯,对恃强者的憎恶等艺术美感的取向等。 “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较高要求,需要考生积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比较高雅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去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才是有可能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两个老人 陈 毓 我外公看一盅酒的眼神,一个字形容:贪。准酒鬼这词,送给他,我看合适。 酒醉心里明,这话大概是真的,要不酒醉后摇摇晃晃、站脚不稳的我外公,怎能准确找到我的学校,站在我的教室门口,直声呼喊我的小名? 渴望有个地洞钻,就是我那会儿看见这样一个外公的心情。 我的班主任,故意装模作样地问:这是谁的家长啊?请站起来认领!我的羞愤抵到墙角了,我冲出教室,耳朵里是躲不掉的猛追上来的同学的哈哈笑、老师的呵呵笑,最后只剩下我那沉陷在酒精中的外公嘶哑的、咬字不清的呼喊声:你跑忒快我怎赶得上?你这昧良心的女女,嫌我给你丢脸了,忘了我疼你! 我终于停步,等他,看着他几欲倒地,又歪斜着努力站稳,终于还是扑趴在地上,他嚅嗫挣扎,终归没能把自己撑起,让我无端联想起朱自清《背影》里的父亲,那个爬月台时难以爬上的笨胖的身躯,不雅,难堪。我忍着气,走过去,半拽半拖地把眼前这个瘦小的老头拎起来,让他的重量落到我的一个肩上,架着的感觉,我一瞬间就懂了。 走出学校操场,是一段煤渣铺成的窄马路。煤渣小路蜿蜒穿过阔大的玉米地,现在是中午,若是晚上,走在这样的路上,需要点胆量。我外公也是这么想的吧,反正只要轮到我值周,我外公就会多走两里地,等在煤渣路的一端。远远看见一个黑影子,烟袋锅的火星一明一灭,那火星是属于我外公的。 猛然出现在心中的这个黑影子在这一刻平息了我心中的恼意。我努力忍受外公的酒气,慢慢地扶着他走上河桥。看着河里翻腾的浑黄的河水,一个念头堵在心中:为什么外公总要喝醉?不醉不行么? 外公每次进城必要喝醉,每次酒醒都跟外婆解释:遇见以前店里的老伙计,哪有不醉的理! 以前外公是开染坊的,在城里,很是风光了些日子,据说美妾都娶了一个。我有次大胆问外公美妾的往事,心怀了挨耳光的准备,不料他倒洒脱:哪里是妾,是正房!不会生养嘛,才被家里逼迫着休了嘛。休了前妻的外公娶了程先生的方圆几十里闻名的女儿。程先生的女儿就是我现在的外婆,这会儿她坐在干燥的炕头,见我架着酒气熏熏的外公回来,一点不抱怨,笑眯眯地:死老头子又喝醉了!进城就喝醉!喝醉就辛苦我女女!外婆赶两步把外公接过去,帮外公脱鞋抹袜,扶外公躺平,热水袋子也暖在外公脚下了,嘱咐都小声,说,睡一觉就好了。女女你也去喝杯水,劳累你了。 外婆这时候点着她那双残脚,不紧不慢地去给外公生火做饭了,永远是姜丝萝卜丝豆腐丝白菜丝的疙瘩汤。外婆说,喝醉的人酒醒后喝上一碗这汤,不伤胃,不烧心。 说起程先生的远近闻名的女儿,闻名的理由就是她那个先生爹不准她缠脚,外婆缠一次,她爹喝令放一次,三缠三放之后,我外婆的脚彻底残了。外婆一生都认为一个携带着一双大脚的女人,且是半残的脚,这个女人就是丑女人。当年嫁不出去的我外婆打好了当一辈子老处女的准备,没料想休了不会生养的媳妇的我外公来娶她,即便自己从城里嫁到了山里,心里却是感激的。这感激嫁接在另一个女人的痛苦上,使得外婆觉得她的感激需要噤声。 被外公休了的女人后来占有了外公的染坊,这是外公的赔偿,所以我外公每次进城都醉,我外婆总以为是外公的良心逼迫外公醉酒,所以外婆从不阻挡外公进城,不阻挡外公喝酒。 后来孩子们大了,弃了山里的老屋,搬到川道来住,我外婆甚至把自己变成了外公的同好,外公喝酒的时候也给外婆半杯。老头一杯,老太半杯,我这两个祖先半辈子的早上都是这样开始的。 外公走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梦见外公对她说话,嘱咐外婆要叫孩子们在他新屋前栽迎春花,外婆梦中答应了外公,就走出了梦境,正枕上纳闷,想外公在哪里有了新屋,只听见脚下一声紧似一声的我外公的呼吸声,外公晚年患有哮喘,外婆惊慌地爬过去看,就见外公对她眨巴了三下眼睛,头一歪,就去了。 外公是八十四岁去的。外婆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你们都别号,我明年也要去的。大家算一算,外婆这年正好七十二岁。 外婆如她预言的那样,果然在满七十三岁的那年去了,从容,如归。外婆是在腊月天去世的,送她去墓地的人都看见外公外婆坟头的迎春竟然爆出了星星点点的黄。走在黑漆漆的人群里,我第一次觉得,死亡原来也有温暖的意味。 (选自陈毓的博客,有删改) 1.看到外公的醉相,“我”为何会“无端联想起朱自清《背影》里的父亲”? 【学生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扫描   (1)外公喝醉之后站立不稳,笨重、摇摇欲坠的样子,酷似《背影》里的父亲攀爬月台的动作;(2)外公接“我”放学,是“我”的亲人,对“我”就如同慈父一般,令“我”联想起《背影》里的父亲。  名师点评   从整个答案来看,能够看出作者的外公与朱自清《背影》里的父亲的相似之处,但是表述不够准确,对文本解读得不够认真仔细,对于第二点情感内涵的原因解读不到位。  答案修正   (1)外公此时的形象就如朱自清《背影》里的父亲在爬月台时那样的不雅,那样的让“我”难堪;(2)外公“不雅”“难堪”的形象的内里,也如朱自清的父亲一样,有一颗慈爱滚烫心。    2.请分点概括外婆形象的特点,并就其中一点作简要分析。 【学生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扫描   外婆是一个传统、爱自己丈夫的妇女形象。外婆看到酒气熏熏的外公不仅没有抱怨,还帮他脱鞋抹袜,还给外公做饭,没有任何的抱怨,可见外婆很爱她的丈夫。  名师点评   答案能够结合文本对外婆的形象加以分析,但对外婆形象特点的概括不够全面,知恩图报、宽容大度等重要特点没有概括出来。  答案修正   形象概括:外婆是一个关爱体贴家人、知恩图报、宽容大度、以平常心看待人生的传统妇女形象。 分析示例(选以上任何一点展开分析) [示例1]关爱体贴家人:丈夫每次喝醉酒回来,她不但毫无怨言,而且还悉心照料--帮丈夫脱鞋抹袜,拿热水袋为丈夫暖脚,赶紧生火煮醒酒汤,说话也低声细气。 [示例2]知恩图报:由于外公娶了她,使她不至于嫁不出去,因此她心存感激,一辈子都悉心照顾着外公。 [示例3]宽容大度:她认为自己的婚姻是嫁接在丈夫和另一个妇女的痛苦之上的,因此,她对丈夫经常进城,并且进城必喝醉酒的举动能够宽容体谅,从不阻拦、埋怨。 [示例4]以平常心看待人生:她能坦然对待生死,要后辈们不必号哭。  3.文学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形象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能在整体中发挥作用。请以文中的“我”为例,从内容或结构方面简要阐述以上观点。 【学生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扫描   文中以“我”的角度叙述外公外婆的故事,抒情更亲切、直接、真实,也更好地将外公外婆的形象表现出来。文中借外公接“我”放学时“我”的情感变化,反映出外公好酒、瘦小的形象特点。“我”在内容上是便于抒情的。  名师点评   此答案是从“内容”的角度,只答出了通过“我”塑造了外公的什么形象。本题要从外公“形象”的角度分析,同时也要从作品的“主题”角度分析,这样才能全面分析出“我”的作用。  答案修正   内容方面:“我”虽然不是作品的主要人物,却是人物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展现作品主题的重要部分。作品正是通过“我”与外公的关系,展现他那“准酒鬼”的形象和对“我”的疼爱。也正是这既令“我”丢脸、难堪,又让“我”感动、感激的矛盾冲突,塑造了一位立体而真实可感的外公形象,进而揭示了“幸福总是有缺陷的”(或“要懂得在缺陷中发现美”)的作品主题。 结构方面:“我”在作品的结构上起到线索的作用。作品先通过“我”,介绍出外公,写出了外公的“准酒鬼”形象和对“我”的爱;再通过“我”探寻外公爱喝酒的原因而带出外婆的故事。作品就这样通过“我”的联结作用,使外公、外婆两个人物及其故事浑然一体。  易错警示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易错点是: 散文形散神聚,人物、事物、感情等线索在散文构思中的作用尤其突出,但考生抓住线索这一要素分析散文结构的意识不够强,而往往习惯于运用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的一般套路。 (2)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易错点是: ①答题角度不够熟悉。“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就是分正面反面(侧面)、主要次要、主观客观、现象本质、基础发展等,多角度、多层面看待文学作品形象。答题角度不够熟悉,对文章的整体脉络把握不准,导致答题不够细致全面。 ②不能根据作品来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往往是脱离文本,天马行空。 (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易错点是: ①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主要是对重要词语的指代义、隐喻义、象征义,对重要句子的深层含意、言外之意等分辨力差,不能根据具体语境与文章主旨来理解。 ②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散文的语言艺术一般是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手法等方面加以赏析。修辞手法最容易辨析;词语运用需要明辨其特点(动词、形容词、叠词、副词、拟声词等),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表达效果;句式选择则有设问句、反问句、长短句、整散句等。但考生往往缺乏这些基础知识,需要温故知新。 (4)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易错点是: 有的考生不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来帮助理解题意,将文本内容看成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对象,难以对文本提出独到的见解,难以创新。也有的考生脱离文本,随意引申,也容易失分。 考生不能有意识地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较高雅的审美情趣、审美视觉来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不能感悟和展示作品所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史可法的扬州 肖复兴 扬州,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40多年前,我读到清人全祖望那篇著名的《梅花岭记》,看到他记述的史可法壮烈殉国的场面:大兵如林而至之际,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死前,他留下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下。”少年的心,被一腔壮怀激烈所燃烧。扬州,在我的心里,是史可法的扬州,是一地梅花怒放的扬州。 真的来到扬州,已经是十多年之后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那时的扬州,没有如今那样多的高楼大厦,史可法墓前的护城河那样的清澈,河边的杨柳在夏日里浓荫四溢,为史可法祠堂遮挡着骄阳的炙烤,祠堂前的小路,水洗过一样的干净而幽静。 只可惜,我来的季节不对,梅岭没有一朵梅花。 第二次来到扬州,是20年过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了。那是一次会议结束之后游览瘦西湖和个园,在参观个园的时候,我独自一人悄悄地溜了出来。记忆中史可法墓应该离个园不远,果然,往北一走,很快就到了护城河边,依然是杨柳依依,依然是小路幽幽,更奇特的是,祠堂里,梅岭下,依然只有我一个人。这样更好,可以独自一人和忠烈喁喁独语。和瘦西湖的游人若织相比,这里的空旷和幽静,也许正适合史可法。 还是没看得到梅岭的梅花,不过,没关系,好的风景,杰出的人物,遥远的历史,永远都在想象之中。 2009年的初春,我第三次来到了扬州。真的是和史可法和扬州有缘,来扬州前不久,在国家大剧院看过昆曲《桃花扇》,那里面有史可法率兵于梅花岭下“誓师”一段——史阁部言道:众位请起,听俺号令,你们三千人马,一千迎敌,一千内守,一千外巡。上阵不利,守城;守城不利,巷战;巷战不利,短接;短接不利,自尽。面对清兵的入侵,史可法表现出的气节,让今人叹为观止,甚至汗颜。是他让扬州这座城市充满血性,荡漾着历史的波纹涟漪。 我一直以为,扬州区别于一般的南方城市,区别于那种小桥流水的婀娜多姿。由于地理的关系,它地处江苏的北大门,照史可法说是“江南北门的锁钥”。所以,扬州不仅具有江南一般小城女性的妩媚,同时具有江南一般小城没有的男性的雄伟。无疑,史可法为扬州注入了这样雄性的激素,壮烈的舍生取义,惨烈的扬州十日,让这座城市气吞吴越,拒绝后庭花和脂粉气,让扬州不仅有精致的扬州炒饭、扬州灌汤包和扬州八怪,而且有了遥想当年铁马秋风把栏杆拍遍的想象空间,有了可以反复吟唱的英雄诗篇的清澈韵脚。 没错,史可法让扬州不仅是一幅画,而且是一首诗。 这次来因有朋友的陪伴和解说,看得更明白一些。飨堂前的一副清人的抱柱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古风盈袖,很是沉郁。梅花仙馆外另一副今人的抱柱联:万年青史可法,三分明月长存。嵌入史可法的名字,互为镜像,做今古的借鉴,令人遐思。飨堂里有史可法的塑像,飨堂后是史可法墓。墓前有石碑和牌坊,墓顶有草覆盖,被人们称之为“忠臣草”。 飨堂西侧有晴雪轩,里面藏有史可法的遗墨。史可法的书法是真正的书法,草书行书都有,气遏行云,韵击流水。他的遗书最是让我心动,他的第三封遗书,仅仅三句:“可法死矣!前与夫人有定约,当于泉下相候也!四月十九日,可法手书。”可以说是史可法短促一生中最精彩的绝句。墨迹点点,也是血迹斑斑,几百年来依然色泽如润,气韵如生,鲜活如昨。6天后,这一年,即1645年4月25日,史可法殉国。次年清明前一日,他的副将,也是他的义子史德威,在他誓师和血战的梅花岭下,为他筑墓立碑。但是,那只是史可法的衣冠冢。 走出晴雪轩,来到梅岭下,春梅未开,冬梅正残,断红点点,飘落枝头,有一种哀婉的气氛,袭上心头。好在祠堂东侧桂花厅前,有紫藤和木香各一架,过些日子就会次第开花,一紫一黄,分外好看。到了秋天,祠堂大门前那两株古银杏树金黄色的落叶,会落满一地,落满祠堂的瓦顶,更是壮观。如果说梅花是史可法的灵魂,那满祠堂种植的紫藤、木香、银杏、桂花、芍药、葱兰,就都是扬州人的怀念和心情。 在扬州,还留下了这样特殊而别具情感的地名:史可法路、螺丝及顶街(摞尸及顶的谐音,当年史可法抗敌,巷战血拼时尸体一个摞一个到城墙顶),以及史可法曾经居住过的辕门桥。扬州人把对史可法的纪念渗透进他们的生活,刻印在他们走的路上和日子里,那是扬州人在心底里为史可法吟唱的安魂曲。 扬州,不管到什么时候,真的都是史可法的扬州。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引用全祖望的《梅花岭记》的片段,生动再现了史可法牺牲的场景,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解释了向往扬州的原因。 B.作者之所以写出前两次游览史可法祠堂时游人稀少,是为了与下文第三次来游览史可法祠堂时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C.史可法祠堂里的两副对联,都富有诗情画意,巧用比兴与对仗,用明月象征史可法,含蓄地赞美了史可法对扬州城的热爱。 D.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桃花扇》中,史可法的唱词体现了英勇无畏和誓死抗敌的精神,史可法也已成为各种艺术所刻画的形象。 E.这篇文章,写了作者前后三次游览史可法祠堂的经历,最后一次因为距离现在时间比较近,所以浓墨重彩地加以叙写。 2.赏析文中两个画线句。 (1)好的风景,杰出的人物,遥远的历史,永远都在想象之中。 (2)墨迹点点,也是血迹斑斑,几百年来依然色泽如润,气韵如生,鲜活如昨。 3.作者为什么说扬州是“史可法的扬州”?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4.请结合文中对“梅花”的叙写,探究“梅花”在文中的意蕴及作用。 参考答案: 命题调研·明晰考向 考题展示 1.B、C 解析:B项,“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有误,本文的文体是散文,选用这些传说就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抒情意味和文学性。C项,目的分析有误,为后文“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作铺垫。 2.参考答案:(1)相对诗词、传说的片段引用,“姑嫂鸟”这一民间故事则为完整叙述,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杜鹃鸟传说的美好意义。(2)“姑嫂鸟”的故事,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解析:本文的文体是散文,选用这些传说就是为了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赋予杜鹃鸟美好的意义。此外,由最后一段的议论可知,“姑嫂鸟”的故事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 3.参考答案:(1)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2)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解析:先在文中找出与“杜鹃啼”有关的语段,再分析其作用。可以看出“杜鹃啼”贯串全文,成了全文的线索,把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连接起来,让全文的结构更紧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答案示例:(1)文学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凡鸟,但在文学中却发生了变化。文章引用贺铸词《忆秦娥》句“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和唐人诗句“杜鹃枝上月三更”,烘托了杜鹃鸟啼的凄美。啼血化花的传说,用杜鹃花的美丽衬托了杜鹃鸟的美好。杜宇望帝和“姑嫂鸟”的传说,则赋予杜鹃鸟道德和情感意义。上述诗词和传说,赋予杜鹃鸟美好外形和高尚品格,美化了杜鹃鸟。把不无恶名的凡鸟提升为具有美好色彩的文学形象,显示了文学的力量。 (2)杜鹃鸟已成为中国文学中表达思归之情的符号。 杜鹃鸟的文学形象总是或隐或显地与“不如归去”的啼鸣声联系在一起。古往今来,大量的文学作品经常用杜鹃鸟啼来表达思归之情。比如本文引用的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就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特点。即使在作者看来,杜鹃鸟的叫声也表达了思归之情。可见,杜鹃鸟作为文学形象,已经成为中国人表达思归之情的文学符号。 (3)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杜鹃鸟这一文学形象蕴涵丰富:杜宇望帝的传说表达了爱国思想;“姑嫂鸟”故事表现了求真求美的理想;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表达了思乡之情。这些丰富意蕴,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如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体现新课改精神,是湖北高考的一道新题。做题时先阐述观点,注意只选取一个角度,不要面面俱到,然后围绕观点深入阐述即可。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1.答案:选A得3分,选D得2分,选C得1分,选B、E不得分。 解析:D项,“史可法也已成为各种艺术所刻画的形象”不妥当,以偏赅全。C项,错在“都富有诗情画意”,与对联的庄严与崇敬不符;“含蓄地赞美了史可法对扬州城的热爱”不妥当。B项,第三次游览,作者并没有提及游人多少,所以说“形成鲜明对比”不妥当。E项,详写第三次游览,是为集中抒发感情、表达主旨服务的。 2.(1)①内容上:这句话是作者的自我宽慰之语,同时也寓含着哲理,表明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②结构上:承上启下,上承未见到梅花的遗憾,自然引发下文写他人和自己对史可法这一英雄人物的无限追慕之情。 (2)用比喻手法,把墨迹比作血迹,表现史可法的悲壮之情;用排比手法,通过描写墨迹如新,表明史可法的精神永存。整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史可法的敬仰之情。 3.(1)史可法在扬州壮烈牺牲,从此,史可法和扬州形成密切关联。 (2)史可法让扬州城在妩媚之外,增添了男儿血性与英雄豪气。 (3)扬州人种花植木、命名街道,都表明扬州人已经把对史可法的纪念渗透进日常生活中。 4.意蕴:梅花,象征史可法的坚贞不渝的精神,象征后人对英雄的追思仰慕之情,也象征扬州城的高洁之美。 作用:(1)“梅花”是作者结构文章的线索。(2)表现史可法人物形象,写梅花,是为塑造史可法的形象服务的。(3)作为史可法祠堂环境的一部分,烘托出一种哀婉的气氛,表达作者凭吊时的心情。(4)设置悬念,作者向往着一地梅花怒放的扬州,领起全文,接着写两次未见梅花,心怀遗憾,为下文设置悬念。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