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课标 第四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讲 传记阅读  考题展示 (2012·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谢希德的诚与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 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位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 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撼人心魄的人间至诚。 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生动,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 (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C.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D.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段,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2.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3.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 4.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考向分析 课标全国卷连续四年选用人物传记作为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材料,形式基本固定,设置一道多项选择题,三道主观题,其中一道为探究性试题,分值为25。所选文本以评传结合为主,体现为“传主生平、生命轨迹+精神风貌、思想行为+作者评价”。2013年备考仍应以此为重点。  人物传记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叙人物的生命历程、精神风貌及其影响。人物传记阅读考点具体有:(1)筛选信息与整合信息的能力;(2)鉴赏评价传主精神品质、细节描写及语言特色的能力;(3)自主探究能力,主要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关键问题,如文本反映出的人生价值观和时代精神,作者对传主所持的态度,或者根据传主人生轨迹谈成长成才的感悟、启示等。 【例题】 (2011·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热点题型一 筛选信息与整合信息 “筛选信息与整合信息”是一个常见的考查要点。对于实用类文本而言,其逻辑性、理论性均要比文学类文本高出一筹,所以虽然看起来篇幅不长,而实际上文本所包含的信息量并不少。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就需要特别注重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归纳和整理。对于这种题型,信息范围大多为整个文本,紧扣提示信息是最重要的原则。 如: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阳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所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思路分析:A项,黄宾虹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B项,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不是“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D项,应是鉴赏、鉴别真伪的大行家罗振玉。E项,本文没有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没有描写黄宾虹的突出成就。 答案:选C得3分,选D得2分,选B得1分,选A、E不得分。(本题5分) 如: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案主要来自第一段,要注意题干中句子在文中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它是第一段的中心句。下面三句话对这一句进行了阐释,一句话一个信息点,提取主要的信息进行整合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1)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2)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3)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技法解密 1.内容确定。命题者要求考生归纳、整理、概括文中的信息和内容,必然会给予一定的信息提示,这些信息提示就是考生要把握的“内容”,是考生完成题目的基础。 2.按照上述“内容”,到文本中寻找与之相对应的点。要注意此对应点的上下文内容,有时甚至还需要扩展至整个文本,然后按照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分析并寻找答案。 3.对于此种题型的答案,全面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考生必须全面把握文本,搜寻答案。 热点题型二 把握传主形象,鉴赏作品语言及结构 如: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把握传主形象,理解作品语言的能力。理解作品语言要树立语境意识,在整体把握传主形象的基础上,抓住上下文中的关键语句“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可总结出答案。 参考答案:(1)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2)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技法解密 把握传主形象,要充分理解文本,梳理作品的主要内容,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业绩贡献,还要注意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感情倾向。 鉴赏作品语言及结构,主要是从“为什么”和“怎么样”的角度去分析作者表达意旨。如“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情节”就是从“为什么”的角度去分析作者在情节设置上的用意。如“作者是怎样(通过何种方式)(按照什么思路)来表达(阐述、论证)某种思想(感情)的”就是从“怎么样”的角度去分析作者在结构驾驭上的方法。解答“为什么”类的题目,主要先从所提供的句子或段落本身入手,找出其提供的信息,然后从结构、内容、主旨、语言等方面找出与之契合的地方,从而证明作者巧妙的匠心。解答“怎么样”类的题目,则需要从表达方式上来考虑,如记叙的人称、顺序、内容,说明的方式、顺序,描写的手法、技巧,抒情的手法,议论的方式,以及这几者相结合的程度。注意要和解答小说、散文的相关技法相联系,有些表现手法、品评语言技巧的方法是相通的。 热点题型三 探究作者的观点态度 如: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思路分析:本题属于启发性探究题,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发掘、探讨。不要求面面俱到,关键是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做到观点明确、论述合理、理由充分。 参考答案: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 (1)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2)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3)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 (1)创造与仿作兼顾;(2)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3)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 (1)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2)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3)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技法解密 探究题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见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探究不是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而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发掘、探讨、解读和质疑。探究侧重于作品人文性的一面,只有注重了探究,人文性才算真正得到落实。 一般情况下,本题型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对文章某一内容、某一观点态度理解性质的鉴赏,二是对内容、观点的自我阐发性质的鉴赏,三是对标题的鉴赏。但是归根结底,都属于对作者观点的鉴赏,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考生在完成本道题时,不但需要准确理解原文,更需要有一种发散性思维,能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步:确定本题对作者观点的分析概括是何种考查形式,是直接理解性质的,还是阐发性质的。 第二步:若是简单的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考生只需要结合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就观点分析观点;而如果是阐发性质的对作者观点的鉴赏,则考生不但要结合上述主题和内容,把握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深入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观点,还必须以自我的眼光来对其进行评判,阐发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而非完全来源于原文。 第三步:不管是理解还是阐发,考生都需要以发散性思维,全面理解、把握观点,并且尽量让自己的理解或阐发周全完备,言之有理。 解答探究性阅读题,其实就像在写一篇小议论文,行文的结构一般来说应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回应题目,表明观点;结合论据,分析论证;总结点题。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1.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是同意还是反对;2.分要点列出事实依据,陈述理由;3.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具体的合理的分析;4.总结自己的观点;5.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书写工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吴阶平的父亲吴敬仪是一位正直的实业家,当时在天津招商局和宝成纱厂当经理。父亲教导他们:你们长大不要追名逐利,要凭本领吃饭。老人要求儿子们都去学医,而且要上名牌的协和医学院。 吴阶平16岁中学毕业并顺利考入燕京大学,在那儿他完成了协和医预班三年的学业,1936年正式进入协和医学院。协和学制八年,在美国注册立案,毕业由纽约大学授予博士学位。教授多为美国人,教学全用英文。每年只从全国众多拔尖的考生中精选二三十人,学习要求极严,75分才算及格,到毕业时往往一个班只剩下十多人。学生们拼命苦读,仍难免被淘汰。 吴阶平给自己下了这样一个评语:“很淘气,不是一个用功的好学生。可是并没拉下什么,脑子没有停下来,倒是活跃的。”他是够淘气的。念解剖学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努力温课,拿起一块块骨头左看右看,左摸右摸;还要练习在口袋里放一块,只伸手一摸就能说出是什么骨头。吴阶平过来诡秘地一笑说:“会摸还不算数,看我给你们表演一个新鲜的。”只见他抓起一块骨头高高抛起,“啪”地一下接住,并不去看,问大家:“你们信不信,我能马上说出这是块什么骨头。”同学们像看变戏法似的愣在那里,听吴阶平自问自答后一核对果然不错。 吴阶平“多思、探索、创新”的思想性格,从幼年起就有了雏形,在协和八年得到深化和发展。他学成毕业了,有本领了。医生这种职业是“铁饭碗”,何况他是在“金牌”大学毕业的,他捧的是“金饭碗”。 然而,吴阶平能安于挣钱吃饭吗?想想看,他在协和的八年,正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善于思考的吴阶平在反复琢磨: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敢来欺负我们?还不是我们弱!他曾经非常羡慕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变成了强国。他梦想中国哪一天也能强盛起来。他产生了新的追求和向往。 1947年,吴阶平来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吴阶平的导师赫金斯教授是现代肿瘤内分泌治疗的一位奠基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他十分赏识这个年轻的中国人,千方百计地要把吴阶平留在美国。当时芝加哥大学正在大兴土木为赫金斯建科研楼。赫金斯把一张蓝图摆在吴阶平面前,诚挚地指点着说:“这里是你的实验室……”赫金斯还许下诱人的优厚待遇,并动员吴阶平把家属接去。然而吴阶平不为所动,他想的是谁能拯救在三座大山重压下灾难深重的祖国,他连行李都没带,急匆匆赶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回到了祖国。不到一个月,古老的北京城就迎进了浩浩荡荡的解放大军,吴阶平为报国有门而深感欣慰,从此开始谱写他大有作为的新的历史篇章。 1951年,他率领北京抗美援朝志愿手术队在烽火连天的战斗中抢救危重伤员,成绩卓著,荣立大功。 1953年,吴阶平提出了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新概念,使过去一直认为被判为不治之症的双肾结核病患者得到正确救治,重获新生,被国内外广泛采用。 1959年,吴阶平设计了利用回盲肠进行膀胱扩大术,成功地应用于临床上膀胱挛缩的患者。该手术在欧美国家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在杂志和教科书中作为最新的手术方法介绍给读者。 60年代,吴阶平明确提出肾上腺髓质增生的新概念,并确认为独立的临床疾病。发表在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的论文被收入1979年《美国泌尿外科年鉴》。 70年代,吴阶平还设计了特殊的导管改进前列腺增生的手术,使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的出血量大为减少,手术时间缩短,被称为“吴氏导管”,已在国内推广。 最感激吴阶平的还是那些深受其救命之恩的患者。1982年9月11日《人民日报》登载了武汉市雷江滨一篇文章,感谢吴阶平教授二十多年间两次亲自为她做手术,治好了她先天性膀胱尿道畸形的顽症。她说,吴阶平教授这样平易近人,这样认真负责地对待一位普通患者,他不愧是一名真正的医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吴阶平父亲对儿子“不要追名逐利,要凭本领吃饭”的人生观教育,奠定了吴阶平报效祖国、救死扶伤的思想基础。 B.吴阶平扎实牢固的医学基础和谨严认真的医德风范,得益于他在协和医学院所受到的长达八年的不苦读就会被淘汰的严格教育。 C.吴阶平的思想性格就表现在他在医学学习和医学研究方面,他能够受到国际知名导师赫金斯教授的赏识,也正是因为他的思想性格。 D.吴阶平端上了“金饭碗”以后毅然奔赴美国留学,学成后又拒绝了导师的挽留,决然地回到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印证了他“多思、探索、创新”的思想性格。 E.吴阶平在解放前夕回到了祖国,在医学方面,尤其在泌尿系统的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世界一流的成绩,但主要是应用技术的推广成绩,在理论创新方面存在不足。 【学生试做】 [  ] 答案扫描   学生误选A项的占52%左右。  名师点评   A项,错把条件关系当做因果关系。奠定吴阶平报效祖国思想基础的有父亲教育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他在求学过程中所目睹的中华大地被蹂躏的现实刺激了吴阶平的爱国心魂。B项,来自于对原文第二段内容的概括和推断,“得益于”三个字用得很恰当,此项正确。C项,有两处错误,一是“就表现在……”不当,吴阶平思想性格的表现应有两个方面,即医学和报国;二是导师赏识的原因分析不当,应该是既有吴阶平思想性格的原因,也有他优秀的学业成绩和科研能力的原因。D项,来源于原文第四、五、六三段之间的内容关系和第四段内在关系的梳理和把握,分析正确。E项,说“在理论创新方面存在不足”属于无中生有。  答案修正   B、D  2.吴阶平决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物质待遇,其原因是什么?请进行简要分析。 【学生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扫描   他想的是谁能拯救在三座大山重压下灾难深重的祖国,所以他连行李都没带,急匆匆赶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回到了祖国。  名师点评   此题考查依据文本信息分析人物行为动机的能力。第1点从吴阶平的人生观思考,他不是只从自己的“金饭碗”着想的;第2点从他当初赴美留学的动机分析,他留学是为了祖国的强大;第3点从他学成归国的时间和目的进行分析。  答案修正   (1)因为吴阶平的人生追求不是安于挣钱吃饭,而是为了祖国的强大;(2)正因为他思考日本帝国主义敢欺负我们的原因,才梦想祖国变得强大,才远赴美国留学;(3)新中国即将成立,他已经看到了报国之门,要拯救在三座大山重压下灾难深重的祖国。  3.文章结尾段写患者雷江滨发表感谢吴阶平教授两次为她治疗先天性膀胱尿道畸形的顽症的文章,有什么作用?请进行简要分析。 【学生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扫描   突出吴阶平教授平易近人的特点,像他这样认真负责地对待普通患者的医生,不愧是一名真正的医生。  名师点评   此题既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考查对文本选材和组材技巧的把握,涉及人物传记的内容主旨和写作技巧。应通读全文,准确把握作品主旨,从结尾内容对于表现传主品性、突出作品主旨,以及对作品结构的影响三个角度去思考答案,就不会失之片面。  答案修正   (1)首尾呼应,使吴阶平受到的父亲对自己“不要追名逐利”的教导得到照应,突出了父教对吴阶平高尚人格的影响;(2)普通患者的感激,既证明了吴阶平的医术高超,更证明了吴阶平平易近人、认真负责的高尚医德;(3)在叙述了吴阶平一系列医学成就以后,插入普通患者的赞美和感激,表明传主的辉煌成就造福于普通人,既提升了传主形象,又突出了传记的主题思想。  4.吴阶平一生对待饭碗,对待专业,对待个人前途,对待国家命运的态度和行为,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扫描   吴阶平一生对待饭碗,对待专业,对待个人前途,对待国家命运的态度和行为告诉我们,要报效祖国,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名师点评   此题为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探究的试题。不论确定怎样的观点,都应结合吴阶平一生对待饭碗,对待专业,对待个人前途,对待国家命运的正确态度和行为选择,即使所要表达的观点和吴阶平的态度和选择不同,也要遵照传主的报效国家,使国家强大的本愿来探究具体的报效时机、途径和方法,如果违背了传主的思想和人生理念,即使再能自圆其说也是不合适的。答案缺少具体的分析论证,使结论过于苍白。  答案修正   【答案一】只有为国家、为人民着想,自己的专业、个人的前途才能获得最大发展,自己的人生才最有意义。 吴阶平端上了协和的“金饭碗”以后,如果仅仅为了个人的生活,他无需努力就可以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吴阶平如果不为国家强大着想,他就不会有远赴重洋留学美国的奋斗动力;吴阶平如果只图自己享受的话,面对导师的挽留和一流的科研条件和优厚的物质待遇,就不会决然回到祖国来;正是因为报效祖国的宏愿,才使他有了奋斗的动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也因此获得了生命的增值和升华。 【答案二】只要有利于人类医学事业和科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回不回国都可以为国争光。 科学家的责任是科学创新和贡献,只要能取得科学成就,在哪儿都可以为国争光。吴阶平如果选择留在美国搞医学研究,凭美国当时的先进条件和吴阶平的天资和勤奋,也许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吴阶平若留在美国取得更大的医学成就,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易错警示 (1)不能充分理解文本,不能梳理文本的主要内容,在没有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业绩贡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致使对传主的形象把握不准。 (2)筛选信息针对性不强,缺乏语境意识,特别是需要扩展至整个文本的问题,不能按照句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分析寻找答案,造成答案不够完整,不够全面。在整合信息时不能紧扣文本信息,出现主观臆造的情况,与作者的思想观点不够吻合。 (3)鉴赏作品语言及结构时,不能从对题干的分析中发现答题的思路,往往顾此失彼,侧重内容的分析,忽略技法及结构特色的分析。没有意识到有些表现手法、品评语言技巧的方法和文学作品是相通的。 (4)对于探究题特别是启发式探究题,有的考生的思维停留在信息筛选整合的层面,没有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探讨,不能结合自身实际与社会实际展开分析,语言贫乏,内容空洞。也有的考生脱离文本,无视作者的思想观点,随意阐发,言之无据,条理不清。  一、(2012·河南郑州二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在心尖上雕刻的张爱玲 张爱玲作品里面有对女性命运的精妙体察,对世道人心的一语洞穿,加之与生俱来的骨子里的傲与冷,使读者仿佛五脏六腑变换了一个全新格式,如她的《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沉香屑》,但它们似乎有些过于华丽,带有她年轻时代的色彩和底调。 长篇小说《十八春》才是她最好的作品。作品中的顾曼贞,永远穿着暗蓝旗袍,因为她姐姐曼璐蜕变为二流交际花的缘故,她这样的穿着多少有些自卫的意味。然而在沈世均眼里,她却是“纤细而坚强的,笼统的好”。世均回南京的家,曼贞在上海,他在南京的雨夜里想起她,“故乡就变成异乡了”。于是他忍不住一大早下了火车就来厂里,恰在门口遇见她。他急道:“曼贞,我有话对你说。”曼贞看他着急的样子,上下打量他,一连串猜测在她脑里闪过——他订婚了,他家里出了事,他辞职……他却道:“我有好些好些话要对你说。” 张爱玲的笔仿佛是有神灵指使的。事情越是千钧一发,她却越是漫不经意。这种千百年来世间男女所痴心的一桩事,若放在俗家笔下,不知要制造多少啰唆、琐屑而无聊的语言幻象呢,并且还往往纠结于外围,深入不到内里。而她三言两语,全都着了精要,一下子呈现了事情的真相,直抵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仿佛是在人心尖上雕刻,如此的精妙、确切与传神。这样的工作,真非天才而不能。 《十八春》最要紧的好处还是作品的内在本身,它写出了人的命运由鲜亮变为黯淡之必然之无可奈何的宿命感,整部作品显得练达而老成。美的形式在技术上是可以复制的,它如叶片的暗影。叶子联结了枝蔓,枝蔓联结了枝条,枝条联结了枝干,许多根线条形成一个走势,顺着某一种逻辑秩序,终结于根脉核心。这核心才是真正令人触目惊心的,它必是赤裸的,也是坦率的,藏不住任何的秘密。它是关于一个人心目中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更有对人生世态的观念。它所展现的点滴零碎,都来自这里。如果作家对世界的理解是混乱的,由这个根脉核心抽条出的枝蔓花叶,也必定是繁复混乱、没有秩序的。 张爱玲偏偏让美好而干净的生命轨迹,经历灾难与泥沼。曼贞被姐姐囚禁而被姐夫玷污,生了孩子,却不得不为了孩子再回到灾难与泥沼里——在姐姐死后居然选择嫁给了姐夫。我觉得她对世界的理解是悲观的,也有超现实的成分。她有着伤痛,也有着对世道人心的彻底失望。她为了保存着她的傲慢和尊严,只能选择孤独。 对于张爱玲,人们似乎只觉其雅,而不觉其痛。 一个孩子的天目,必定是因为痛苦才被打开的,这使她看见了世人所不察觉的隐性世界。张爱玲固然有着贵族血统,生活优裕,曾经快乐地在她母亲家的狼皮褥子上滚来滚去,听着客人们演话剧,唱英文歌。岂知后来的生活急转直下,母亲离开,只剩下她和弟弟跟着父亲生活。他们的生活是可以想见的。有钱也不行,不是钱的事。他们的裤腿永远短了一大截。冬天的鞋子进了水,脚肿胀得像一个面包。只是因为她对继母顶了嘴,她父亲的耳光便打过来。她只记得她的脸偏向左一边,又偏向右一边。她父亲甚至囚禁她半年,病了也不让医生看。没心没肺的孩子或许慢慢把这忘了,偏偏她有的只是灵性,她是靠着灵性生长的,就只有把这苦痛储存了。那些整块吞咽的痛苦慢慢结了痂,内里的变异却只能如腐水一般慢慢地流淌出来,毒素一般渗透在她的生活里。或许那些情节,只是毒素作用的征象。文学情节往往是写作者心理经验开放的瞬间。 那时候她心中的母亲,其实是一个虚幻的存在。母亲,除了是血脉之源,更是安全、温暖、爱之所在。但这些过早地离她远去了。我仿佛看见了她在繁花似锦的表层底下,求助而又无助地,爱又恨着她的生之源。这世间最艰难的悖论,她过早地面对了,也因此生发出对世界的悲剧感。她对心中那个叫做母亲的存在,只是心向往之,而永远地求之不得了。 (选编自2011年12月20日《中国青年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可以复制,但其内在本身却是由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世态的观念决定的,《十八春》所展现的内容支离破碎,这也与张爱玲对世界的理解有关。 B.作者从张爱玲早期的人生经历与其作品的关系这一角度,以张爱玲一系列作品为例,揭示了她所经历的生活变故对其性情和作品的影响。 C.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性格情怀,往往有着作者现实人生的影子,张爱玲成长经历中的无助、苦痛,也自然会反映在她的一些作品中。 D.张爱玲的生活经历了由早期的“雅”到后来的“痛”的急转直下的人生变故,这世间最艰难的悖论使她过早地吞咽了人生的痛苦,也因此形成了她对世界的悲剧感。 E.“仿佛是在人心尖上雕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张爱玲的作品文笔细腻、精妙、传神,能抓住精要,呈现真相,直抵人的内心深处,是一般文学家难以达到的。 2.作者为什么认为张爱玲最好的作品是《十八春》?请简要分析。 3.对于张爱玲,作者为什么说“人们似乎只觉其雅,而不觉其痛”?请简要分析。 4.文中说“一个孩子的天目,必定是因为痛苦才被打开的”,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二、(2012·陕西长安一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说书人”史航 一把折扇、一个白瓷水杯,整整两个半小时,史航一个人“唱念做打”,面对这一屋屏息聆听的人,说得嘴角泛起白沫都毫不自知。过去两年来,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日,编剧史航都会在北京的钱粮美术馆开讲。北京的各类讲座繁多,可这一个人的讲座仍属罕见。 2009年4月,史航第一次在这里开讲,谁也没想到,他能坚持两年。 两年前,他只是想在这里开一个读书会——在北京,有不少大大小小的读书会——在读书会上,当个主持人。没料到,第一次读书会,这个主持人一张嘴就刹不住车,硬是一个人“喷”足了两个小时。当时来了差不多二十个人,没人有机会插上话,从那之后,其他人就只有听的份儿。 两年来,除了一次春节,史航从来没耽搁过一次讲座。来的听众平均五六十人,基本都能把做讲座的屋子坐满。在史航看来,到了每个月底的讲座时间,其他所有事情都靠边,讲座是第一位的。哪怕有钱赚,也要放弃,保证讲座如期进行。 对史航的坚持,连他的哥哥史今都很惊讶:“没想到他会在这件事上一直坚持下来。”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时间观念不好,极爱拖稿。他拖稿的毛病,让众多与他合作的导演和编辑都苦不堪言。曾经有杂志的编辑向他约稿,留了六个页码给他写中国电影百年。但直到杂志要印刷前一天,都没有收到他的稿子,而他还关了手机。当天夜里,他所有的朋友都接到了这位编辑带着哭腔的电话:“你知道史航在哪里吗?” 2003年,他和孟京辉合作儿童舞台剧《迷宫》。为了看住史航,孟京辉咬牙抛下身怀六个月身孕的妻子廖一梅,就住在史航家。除了吃饭和上厕所,不让他离开电脑。这样,才有了后来《迷宫》上演之后的大获成功。 能够坚持两年,风雨无阻地准时出现在“说书场”上,对史航而言,绝对是个奇迹。能坚持的原因很简单,在这里,他能说自己想说的话。 史航热爱历史题材,可他编写的电视剧有太多话不能说。史航认为要编历史正剧,必须要有历史知识、历史观和历史责任感。史航还是想让观众知道历史本来的面貌。但是,很多时候,他无法做到。他热爱的历史正剧越来越少,能得到写剧本的机会就更稀少了。 “现在,我就把编剧当成一个乐子——相当于大胖子挤窄门,能挤进去就开心,挤不过去先歇会儿,再挤。”史航说。 史航不是个拧巴的人,“不让写,我还可以说呗,干吗和自己过不去呢?”有段时间,史航是电视上各类访谈节目的大红人,客串做主持,受邀当嘉宾。只要允许他说话,他就可以把口水毫不吝啬地全部喷出,几个小时都不停止。 不过,他自己感觉还是憋屈,经常有打开话龙头就被强制拧紧的感觉。“节目时间总是太有限,还必须得按安排,大家轮流说,说了还得被编辑、删改,太不爽了。”好在,他还有课上,有固定的地方让他发较长时间的言。 2010年4月底,史航的讲座整整一年了。在那次讲座上,他临时换了个题目,从“中外情书大观”改成了“谢谢你替我把牢底坐穿”。事实上,什么时候讲什么主题,史航非常随性。他想得最多的是讨好自己,把自己看的那么多书的心得体会倒出来,让自己讲爽了,促使自己可以读更多的书。 一周年的讲座,史航本打算讲古今中外的情书大观,为此他搜集了相当多的材料。但每天上网,他看到很多事情的真相也许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他重新确定了主题——讲监狱、牢房、集中营。 就在这次讲座之前,史航在微博上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在围脖里划火柴,而你们在真实世界的黑暗里划火柴。你们肯定不知道,黑暗中有那么多眼睛,其实就被你们的火柴帮助着。敢走夜路的人,有时候他自己就已经是一盏灯。 席间有人问他,今天的人算多算少,他答,“一人知我,不恨天下”,后来,他又补充,“一人想我,不理天下”。 (节选自《中国周刊》2011年第7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说书人”史航在历次读书会上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别人根本就插不上话,即使这样,每次读书会都是座无虚席的。 B.史航没有时间观念,经常拖稿,让几乎所有和他有合作关系的编辑都苦不堪言,虽然他坚持写作,但就是因为经常拖稿而写剧本的机会越来越少。 C.史航心态很好,没有剧本可写,他并不懊恼,而是采取了“大胖子挤窄门”的态度,平静地对待,如不让写就说,其中有段时间参加了访谈节目。 D.史航讲座很随性,主题常常临时更换,经常是把自己看书的心得和上网了解到的倒出来,让自己讲爽了,促使自己去读更多的书。 E.史航微博里的“划火柴理论”,说黑暗中划火柴的人不经意间帮助了那些走夜路的人,其实就是说一些人的行为会为别人带来帮助。 2.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史航的“一人知我,不恨天下”“一人想我,不理天下”的理解。 3.你认为史航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一形象的?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 4.史航从做编剧到开讲读书会,都表现了其做事品质,请谈谈他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命题调研·明晰考向 考题展示 1.答案:选E得3分,选B得2分,选A得1分,选C、D不得分。(本题5分) 解析:E项说法正确。B项,谢希德乘校车上班,使校车成为她倾听意见、宣传决策的一个窗口。B项表述的“反映意见”的主语是群众,与“宣传决策”的主语不一致,这样的表述不规范。A项,别人劝阻谢希德归国的理由有两个: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A项只答了一个方面,不全面。C项,原文的意思是谢希德爱好烹饪,但谈不上内行。该选项曲解了文意。D项,谢希德画了一个草图,是为了给作者参考,而不是为文章“增补”插图。 2.参考答案:(1)这项研究可以解决钢材腐蚀的问题,节约能源,对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2)作为科学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转入科研新领域;(3)作为学术前辈,可以借此鼓励年轻人,开拓科研新领域。 解析:阅读传记要准确把握传主的主要事迹,理解传主这些言行背后的前因后果,从而把握传主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分条叙述,仔细作答。 3.参考答案:(1)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努力探索真知;(2)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注重积累,追求高水平;(3)修改科普文章一丝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确无误,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动。 解析:理解传记作品中传主的工作态度,要在准确了解主要事迹的基础上,深入传主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其特点。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二段、第六段。 4.参考答案:方面一:对祖国无限忠诚。 (1)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设;(2)为国家建设需要调整研究方向,转入科研新领域。 方面二:对事业充满热诚。 (1)作为科学家,锐意创新,勇闯难关,实事求是,一丝不苟;(2)作为大学校长,谦虚做人,认真做事,深入群众,不搞特权。 方面三:对亲人至爱至诚。 (1)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所压倒,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深情;(2)不顾自己工作繁忙,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传记作品中传主性格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既要立足文本,又要有所取舍,还要结合自己的理解,规范作答。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一、1.答案:选C得3分,选E得2分,选B得1分,选A、D不得分。(本题5分) 解析:A项,“《十八春》所展现的内容支离破碎”错。B项,作者主要是以张爱玲的《十八春》为例。D项,“最艰难的悖论”是说她对母亲的求助与无助、爱与恨的矛盾。 2.(1)《倾城之恋》等作品似乎有些过于华丽,带有她年轻时代的色彩和底调,而《十八春》则显得练达而老成;(2)《十八春》在形式上简洁、精妙、确切而深刻;(3)《十八春》写出了人的命运由鲜亮变为黯淡之必然之无可奈何的宿命感,准确传达出了张爱玲对世界的理解。 3.(1)人们大多知道张爱玲出身名门,生活优裕,气质高傲、冷艳、优雅;(2)张爱玲的很多作品比较华丽,带有她年轻时代的色彩和底调;(3)人们很少关注她曾经的无助、苦痛,也难以理解这种生活经历对她作品的影响。 4.观点一:我赞同这一观点。理由:(1)因为一个人只有经历过痛苦,才会对人生有更清晰的洞察、更敏锐的感觉和更深刻的理解;张爱玲早年的痛苦经历使她看见了世人所不察觉的隐性世界,使她对女性的命运有精妙的体察,对世道人心能一语洞穿,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2)痛苦能磨砺人的性格,考验人的意志,培养人直面现实的能力和勇气,激发人超越痛苦、走出困厄的奋斗精神。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时,挨过打,受过囚禁,但她没有没心没肺地把这些忘了,而是靠着灵性生长,把这苦痛储存,为她后来的创作涂上了精神的底色。 观点二:我不赞同这种观点。理由:(1)人不是必须经历痛苦磨难才能走向成功的。痛苦的境遇常常不能为人提供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反而可能成为成功的障碍。张爱玲的成功并不能证明多数人都能成功。(2)痛苦的环境能否助人成功,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性格、精神和对待痛苦的态度,只有那些性格坚强、追求远大、才华出众的人才有可能战胜痛苦、实现超越,而多数人则可能在痛苦中沉沦。对于挨打、被囚这些痛苦的经历,张爱玲靠着灵性生长,把这苦痛储存,成为后来的一笔财富;但没心没肺的孩子或许就会慢慢把这忘了,不会对人生起到什么有价值的作用。(3)过于沉重的痛苦或过早地挣扎于人生的痛苦无助之中,也会对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在心灵中留下阴影。张爱玲幼年时父母离异、缺乏母爱等这些痛苦经历使她生发出对世界的悲剧感,一生都精神痛苦。 二、1.答案:选D得3分,选E得2分,选C得1分,选A、B不得分。(本题5分) 解析:C项,不是“平静地对待”,而是“乐观地对待”;A项,“每次读书会都是座无虚席的”不妥当,原文是“基本都能把做讲座的屋子坐满”;B项,因果关系不当,不是因为拖稿而写剧本的机会越来越少,而是因为史航“编写的电视剧有太多话不能说”。 2.参考答案:表层理解:第一句的意思是有人了解我,我就不怨恨别人对我的不理解了;第二句的意思是有人还能想起我,我就不理会他人将我忘记了。深层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知音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能得到真正的知音。 解析:此题意思的理解要从全文中史航的个性来界定两句话的含意,从表层理解到深层理解;理解第二句话的意思必须结合第一句话的意思,将“不理”与“不恨”结合起来理解才准确。 3.参考答案:史航是一个纯真、正直、爽快的人。他负有责任感,敢于讲真话,即使得不到多数人的认可,也能乐观对待。作者对主人公的描写,既有直接描写,也有侧面描写,像他的哥哥惊讶的语言,编辑的电话寻找,还有儿童剧的合作者坐镇催写剧本等情节,都是使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塑造主人公形象的。 解析: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要从人物的言行入手,结合文中侧面人物的评价和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4.参考答案:(1)做事要懂得灵活应变,不要死板,不要钻牛角尖;(2)要勇于说真话,说出自己的想法;(3)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乐观地去面对、持之以恒地去坚持;(4)要有自信心,要敢于坚持自我,即使不被别人认可。 解析:关于主人公对读者的启示,只要能够从人物品质和行为中得出言之成理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但脱离了人物行为、言语和特点的观点,不论多么正确都是错误的,不给分。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