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课标 专题升级训练三 古代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规 吴 融①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①吴融: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赏析“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二字的妙处。 (2)“思乡之情”是本诗主题,请简要分析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裴迪书斋望月 钱 起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①。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注:①谢公楼:晋时谢庄写过著名的《月赋》,这里借指裴迪的书斋。 (1)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作简要分析。 (2)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这两句诗。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闽中秋思 杜荀鹤①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两句为例,试作简析。 (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注:这首词是李清照只身赴莱州途经昌乐县寄语姐妹之作。 (1)请结合词的内容,赏析“惜别伤离方寸乱”中的“乱”字。 (2)请简要分析上片中,词人是怎样抒情的。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 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①元明:山谷的兄长黄大临。 (1)赏析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兰溪舟中 韩 淲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1)简要分析“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表达的内容。 (2)说说“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两句描写对象分别是什么,采用了怎样的手法。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1)请赏析颈联中“拂”字和“侵”字的妙处。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 野兴 马致远 东篱本是风月①主。晚节园林趣。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是搭儿②快活闲住处。 注:①风月:指大自然。②搭儿:地方。 (1)简要分析“东篱本是风月主”在这首曲子中的作用。 (2)赏析“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的妙处。 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折桂令 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1)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曲也有“曲眼”,这首曲子的“曲眼”是什么?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2)本曲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1)诗歌表现了诗人仕途失意,又远离故乡的痛苦心情。诗人采用托物抒情的手法,借杜鹃离开故土、凄苦啼叫,思念故国,表现自己流寓荆南,思念故乡、亲人的悲苦情怀。 (2)①托物抒情。作者借杜鹃鸟雨中、晚间凄切的悲鸣,表达自己深切的故乡之思。②融情于景。诗中“雨暗”“月斜”与杜鹃鸟凄凉的叫声里,都融入着诗人的失意与伤怀。③以景衬情。故国春来,草木荣生,青葱茂盛,含烟吐雾,反衬杜鹃鸟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 解析:(1)考查赏析作品内涵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一是诗歌的背景,联系诗人写作时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即注释里讲的诗人“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由此可想到诗人仕途失意之苦,远离故乡之苦等;二是要结合诗歌的具体词句分析,如诗歌中的“日暮声凄切”,可以看出诗人心情的悲凉;三是通过诗歌的艺术手法分析,全诗写“子规”,其实是以物喻人,是借“子规”写自己的思乡情感。 (2)考查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学会多角度思考:一是这类以某种“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歌,这些“事物”只是抒情的媒介,即通常所说的“托物抒怀”;二是这类写景类诗歌,分析时要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思考;三是情与景的色调“不相协”时,往往是“反衬手法”。 2.参考答案:(1)①“遥隔”即客所与故乡襄阳遥遥相隔,表现空间的遥远。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这个“隔”字,透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 (2)①触景生情。开篇描写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的深秋景象,面对此景,自然地产生思乡之情。②虚实结合。“乡泪客中尽”是实写,点明了思乡情;“归帆天际看”是虚写,诗人想象家人也在想望着自己的归来,遥望着“天际”的“归帆”。虚实相生,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③融情于景。“平海夕漫漫”,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辽阔昏暗的画面里,融入了诗人有家难归的迷茫心情。 解析:(1)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这类以关键词语为命题点的试题,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结合语境,即具体的句子、诗篇,解释这个词语的语境意义;二是深层次思考,即该词在表达思想情感方面的作用(表达效果、修辞效果)等。 (2)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命题者将思想内涵的理解与艺术手法的鉴赏两个考点归并,无疑加大了试题的难度。不过,考生只要能够紧紧围绕“思乡之情”与景物描写的关系,结合不同的诗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表现手法,问题就迎刃而解。结合开篇,可以看出是触景生情(答比兴手法也可);结合“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可以看出虚实结合(答想象也可);从“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可以看出融情于景(答以景结情也可)。 3.参考答案:(1)①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饮酒吟诗。不知不觉中,夜色渐浓,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满了庭宇和楼台。②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幽远的饮酒赏月的图景。 (2)①侧面描写。月色太亮了,以致喜鹊误以为天色已明,扑剌剌猛然飞起,震落了片片秋叶。鹊起叶飏,飘然四散,语言凝练,富有诗意。②衬托手法。“萤远入烟流”,用烟霭的暗淡衬托萤光,又用萤光之流失衬托月明,可谓运思入妙。有了这两句,一个月明千里的银色世界,异常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解析:(1)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命题着眼于诗歌意境的分析,因此,这道题的实质就是分析首联描写的意境的特色。解答此类试题关键点有二:一是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诗人描写的画面,要突出主要意象,如“夜色”“月亮”“酒”等;二是根据景物的特色、色调等,概括出画面的特色,或诗人的情感等。 (2)考查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试题明确限定了思考方向,即“描写手法的角度”,而思考对象是景物描写,考生就可以从景物描写的手法的角度去思考,如以动写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虚实结合、侧面描写等,这里写月色的明亮、皎洁,却从“鹊”“萤”着墨,是典型的侧面描写。 4.参考答案:(1)“匀”“弄”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匀”字极准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轻柔,在那动人的丛丛紫菊前,雨是那样的温情而善解花意,将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润得浓淡均匀,让人赏心悦目;“弄”字形象地写出清风拂动芭蕉叶所发出的清脆乐音。“匀”“弄”二字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丛丛”与“叶叶”两词用叠字,增强了韵律感,且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秋景的美好。 (2)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前三句写景明丽欢愉、气象开阔,却与末句“不堪行”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人客居福建,旅途艰辛,又时逢秋日,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全诗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客居异乡、旅途劳顿的隐痛。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和鉴赏诗句的表达作用的能力。回答炼字题可以兼顾的角度有字面义、语境义、技巧义(如有些字涉及的拟人修辞)和意境情感义。注意由表及里,由字句的分析深入到意境情感的分析。对表现手法的分析,如果题干已经明确了角度,解答需要做的就是分析手法在诗中的体现以及表达效果。 5.参考答案:(1)乱,即心绪纷乱。在这里,“乱”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离别之际千言万语一起涌上心头,却又无从说起的复杂心情,一片真情真态跃然纸上。 (2)①词人抓住姊妹送别的典型细节“泪湿罗衣”,抒写真切的姐妹离别情。(答挥泪送别的场景描写也可)②融情入景,“潇潇微雨”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了姐妹间绵绵的深情。③“人道山长水又断”一语双关,既描绘出令人黯然神伤的景色,又流露出对姐妹情意被离别无情隔断的痛苦。 解析:(1)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这类以关键词语为命题点的试题,解题时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结合语境释词,“乱”,即心绪纷乱;二是分析表达效果,“乱”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离别之际千言万语一起涌上心头,却又无从说起的复杂心情。 (2)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命题限定了思考范围,即上片,还限定了思考要点,即“怎样抒情的”(抒情手法)。解题时要根据具体词句,分析手法与情感,如“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里有细节描写,也有场面描写,这便是通过描写抒情;“潇潇微雨闻孤馆”是通过写景抒情;“人道山长水又断”则为一语双关。 6.参考答案:(1)①比喻手法。颈联上句写大雪纷飞中,脊令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弟患难与共;下句写惊风中,大雁离散失群,飞不成行,也是喻兄弟的离散。②触景生情。颈联描写的风雪交加之景无疑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所以雪而曰“急”,风而曰“惊”,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③用典。颈联借用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用典贴切,对比鲜明。 (2)本诗写出兄弟分手之时,难分难舍的惜别之情。首联正面写离别的哀痛,兄弟相对,谪居异乡,暂寓逆旅。离别在即,归途迢递。颔联写抱负落空,但求将来能兄弟相伴,晤言一室之内,长享天伦之乐。颈联写诗人触景生情,进一步表现兄弟之情。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际,盼望兄弟早日归来。全诗情真意切,深婉感人。 解析:(1)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命题以诗中的关键句为着眼点,且题干没有对“赏析”点作具体的限定,考生可以从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词句锤炼等比较突出的角度入手赏析。“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中有“雪”“风”“鸿雁”等景物,因此,宜从景物与情感、景物与人物关系的角度进行赏析。 (2)考查概括作品主题、赏析作品内涵的能力,命题着眼于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既然题干要求“简要分析”,解题时,要先写出总的观点,即诗歌主要的情感倾向,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简要的分析。分析可以从几个重点诗句入手,也可以分联进行。 7.参考答案:(1)“寻浊酒,试吟篇”——舟中,词人要来家常之酒,乘兴吟起诗篇;“避人鸥鹭更翩翩”——江上,鸥鹭翩翩飞翔,亦无拘无束。这三句写出人自得其乐,鸟亦自得其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乐相融的画面,表现了词人清逸绝俗的怀抱。 (2)①第一句写山色。帆迎,船迎往前去,是动态。山迎面而来,也是动态。动态写山,动中有动,别具情趣。②第二句写水容。“滩痕”即滩上水文。船夫过滩摇橹,击散了圆圆的滩痕;船过处,滩痕又复为圆形。从“破”“散”看,滩痕为动态;从“复圆”看,滩痕呈静态。静态写水,静中有动,又具理趣。 解析:(1)考查概括作品主题、赏析作品内涵的能力,命题着眼于词中重要语句的赏析。“寻浊酒,试吟篇”是写人,“避人鸥鹭更翩翩”是写鸟,二者一起构成和谐画面;同时,诗人融情于景,表达自己物我两忘的悠然之态,绝俗之情。 (2)考查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第一问要求说“对象”很简单,第一句中有“山色”,第二句从“橹破滩痕”可知,写的是水容。第二问要求回答“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根据词句内容(主要是写景的,即山色、水容),那么这个题的实质就是问“写景的手法”,可以从动静、远近、视听的角度思考,如果着眼于“迎”字,回答“拟人手法”也可以。 8.参考答案:(1)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似与人同乐。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 (2)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解析:本题是对炼字、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综合考查,回答炼字题需要兼顾的角度有字面义、语境义、技巧义(如有些字涉及的拟人修辞)和意境情感义。当然,并非每一题都包含以上四点,大部分情况,用两三点即可。咏物诗对手法的分析,首先考虑的就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对传统意象所传达的内涵也要有个基本的积累。 9.参考答案:(1)①从结构上看,是对自己自然本性、情趣爱好的总写,有领起下文具体描绘的作用。②从思想上看,是对自己情趣爱好及人生追求的概括,为全曲思想奠定了基调。③从人物上看,以“东篱”为号,表现作者悠然自乐的心性。 (2)①白描手法。用笔不加修饰,只用“葫芦架”“垂杨树”两种景物,就将远离尘世、野兴盎然的园林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②融情于景。充满自然之趣的画面,是那么平和、宁静,同时,融入了作者对自然园林的喜悦之情。 解析:(1)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命题着眼于曲子的核心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根据题干指定语句的内容,从结构、思想、人物、修辞效果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2)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命题着眼于对曲子中艺术性较强的语句进行赏析。这是一个写景句,思考的线路有两条:一是看作者是如何写景的,如白描、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化静为动等;二是看景与情的关系,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等。 10.参考答案:(1)曲眼:“思”。一个“思”字贯串全曲,诗人由眼前实景写起,触景生情,忆往昔欢乐事,更添今日思乡之愁,最后,以景结情,回顾漫漫天涯路,抒迟暮思归之情。 (2)最后三句反映出作者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用了化用典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解析:(1)“曲眼”和“诗眼”一样,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分析时要抓住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意境、传达情感上起的作用。 (2)“数点寒鸦”化用词人秦观的《满庭芳》的词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最后三句是景语,又是情语;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寓情于景。苍凉微茫的景色,反映出作者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