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山东版 专题七 实用类文本阅读  真题试做 (2012·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古怪的重水 叶永烈 ①1942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国的间谍部门却把注意力集中于挪威南部某荒凉小镇的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工厂。这家小工厂里,并没有隆隆的机器声,也没有高高的烟囱,只有来自当地水力发电厂的电线和自来水管。它在静悄悄地生产着一种神秘的重要物资。德国军队重兵防守,但这家小工厂还是被英国间谍炸掉了。德国人马上调集专家抢修,花了9个月的时间,小工厂又开始了神秘的生产。1944年,德国军队极为秘密地把小工厂的产品运走。但那产品最终还是先后被英国间谍的定时炸弹和美国的轰炸机炸毁了。 ②这家小工厂生产的究竟是什么产品呢?这神秘的产品,就是重水! ③重水看上去跟普通水差不多,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然而,它似水而不是水,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1立方米重水要比1立方米普通水重105.6公斤。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普通的水在0 ℃结冰,在100 ℃沸腾。然而,重水却在3.8 ℃结冰,在101.42 ℃沸腾。普通水的密度在4 ℃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11.6 ℃时最大。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15%,氯化钡的溶解度则减少20%。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严格地说,重水也是水!普通的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重水的分子,也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只不过这氢原子不是普通的氢原子,而是重氢原子。 ④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50吨水里大约只含有7.5公斤重水。重水总是混杂在普通水中,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怎样才能把重水分离出来呢?人们发现,当用电流电解水的时候,普通的水大量被电解成氧气和氢气,而在剩下的液体中,重水的含量越来越多。于是人们便请电流帮忙,来提取重水:把水大批大批地电解,然后把剩下的液体进行蒸馏,利用重水和普通水沸点的不同把它们分开,制得很纯净的重水。从天然水中提取重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据统计,提炼1公斤重水比熔炼1吨铝所需要的电能还多3倍。 ⑤重水,是制造原子弹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它能有效地减慢中子的速度,把快中子变为热中子,并且它本身不吸收中子,不会减少中子的数目。因此重水是非常理想的中子减速剂,它能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实现原子弹的爆炸。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当年德国人在失去重水之后,整个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推迟。 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将原子能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建造了原子能反应堆。在原子能反应堆中,同样要用到中子减速剂,用到重水。 ⑦在制成原子弹之后,人们又发明了氢弹。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氘来自重水。这样一来,重水更是身价百倍。氢弹爆炸,实际上就是氘和氚进行激烈的热核反应,在一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 ⑧人们现在正努力探索控制热核反应,把它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这种新型发电站与原子反应堆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比如环境污染少,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很大,发电量大,更重要的是,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江湖河海的水中,有数以万吨计的重水,可以大量提取氘。正因为这样,如今重水被人们誉为“未来的燃料”。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科普》,有删改) 1.本文为什么从英国间谍对一家小工厂的破坏写起? 2.请从文中概括出重水的主要用途。 3.第③④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4.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写出两条理由,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考向分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考查体裁明显。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看,科普类、新闻类文章是命题重点,传记类文章也有涉及,报告类文章没有涉及。 二是考查重点突出。侧重考查两种能力:结合文体特征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文体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等);结合文体特征考查理性认知和探究能力(文本的深层意蕴、人生价值、时代精神等)。 三是考查题型明确,分值固定。近几年都为四个主观题,占18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高考选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其中传记、新闻、科普文章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人物传记 对于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从设题的切入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的含意。重要语句即文中起重要作用的语句,一般指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统摄全篇的中心句、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手法的语句等。做此类题目,要牢记“答案就在原文中”的原则。寻找答案的途径有:①切分挖掘法,即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②还原法,即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③瞻前顾后法,就是找出题干中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等的提示。 2.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即提取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包括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人生轨迹,感知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认识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明确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或者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做此类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整体感知全文,把握传记的主要内容,如传主的思想、主张、个性及其相关事件等;②依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筛选的目标与标准;③确定范围,在其范围内找关键句,或提取重组,或概括转述,力求语言简明连贯,忌机械照抄。 3.掌握传主的形象。要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把握传主的形象,紧扣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认真体味。还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来把握。做此类题,要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运用如下方法:①提取精要法,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以点带面;②综合句意法,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段)的文段,须对每个独立句的句意或几个相对重要句子的句意进行综合归纳;③整体透视法,理解“弦外之音”“潜台词”的含蓄表达。整理答案时,要从原文中搜寻相关文字,抓关键语句,尽可能用原文词句表达。表述格式,一般按“事实要点+品行、德行要素(或精神内涵)”的结构来概括,语句宜简要。 4.把握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结构,就是要理清文章在选用和组织材料的安排上的特点。可从划分段落层次、观察段与段的衔接转换、判断叙事的详略等方面入手,快速理出文章的脉络。命题主要考查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分析等。答题时,考生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分两个步骤进行分析。 5.分析主要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传记采用的表达技巧与一般记叙文相似,以叙述、描写、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还有抒情、说明等;表现手法有对照、衬托、象征、渲染、场面描写和细节刻画等。要留意那些看似与传主无关却对刻画传主有着重要作用的侧面描写。语言特色,不同类别的传记具有不同特点。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6.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题较为开放,难度系数较大。做探究题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答题要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开始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让评卷老师一目了然,也让答案开门见山,直接入题。观点还须有探究意味,让观点站得高,体现出个性的阅读所得的意义。二是要注意探究不是脱离文本的一味强调个性的阅读。探究要紧扣文本,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结合所引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阐明自己的见解。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做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 新闻 新闻属于记叙文,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适当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阅读新闻时可采取以下六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这是由文本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这些方面。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目的是解答“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科普文章 科普文一般都融说理、抒情于一体,有的文本还兼有杂文的犀利或随笔的轻松。科普文的阅读要领可以总结概括为“四抓”,即抓说明的主要事物,抓事物的主要特征,抓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抓科普文的文学手法。阅读这类文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读懂文章,概括内容。可以按照四个步骤进行。①整体感知。先通读文章,大体了解文中讲了哪些科学现象或科学问题。②正确理解科普文中的新概念。理解概念是读懂科普文的关键,也是高考试题的设题点。③精读重点段。科普文的重要句子有以下几种:一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可以用抽取主干法,理清修饰语、限制语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含意;二是内涵较丰富的句子,应该依照“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领会,整体解析;三是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理解这些句子的含意,既要注意它在文中的位置,也要理清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④提炼归纳。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找出关键性语句,或能直接揭示文章主旨的语句,并梳理概括出主要内容。 2.按图索骥,理清顺序。一般的说明顺序有以下几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时空顺序、程序顺序和逻辑顺序。要理清文章的顺序,考生就要学会寻找“路标”——语言标记。常见的语言标记有表明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以及事物内部关系的词语等。考生也可以从分析结构和梳理思路入手,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3.揣摩用词,品味语言。科普文的语言特征是准确、简明、生动。考生品味科普文语言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揣摩词语。阅读时要推敲那些表示数字、范围及程度的修饰限制性词语,感受用词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如常用的“已经”“设想”“可能”“或许”“将来”等词语,要分清楚已成事实或未成事实,弄清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即使是一些模糊词语也不能放过,如“大约”“估计”“可能”“大部分”“一小部分”等。模糊词语的使用恰恰说明作者用语的严谨。②通过说明方法分析语言。常见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等。③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就是经常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甚至口语,通俗而明确地解释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 4.根据材料进行正确推断。它要求考生把文章的内容、相关知识和推断的方法等综合起来运用。 【例题】 (2012·山东济南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永玉:大师之境 黄永玉,中国艺术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一个罕见的本质意义上的真正艺术人。 十多年前,一位画家在聊天中向黄老倾诉心中的苦楚:年轻貌美的妻子和别人好了,他戴了“绿帽子”。眼含热泪,一脸的无辜、无奈和委屈。黄老叼着烟斗听着,从丝丝青烟中飘出两个字:“揍他!”太有性格、太有意思的一位老人家! 黄永玉嗜烟,尤其对烟斗情有独钟。无论是挥毫题字,还是泼墨作画,无论是登台演讲,或是闲庭信步,他的烟斗总是须臾不离手。也许这总在他身侧飘绕着的缕缕青烟,也是他灵感与睿智的来源吧! 黄永玉小的时候姑公(黄永玉的姑公即大文学家沈从文的父亲)非常喜欢他。少年黄永玉整日和姑公泡在一起,练拳,举石锁,练就了一身好功夫。12岁那年,黄永玉独身一人离开了故乡湘西凤凰,从此这位土家族汉子就开始了游侠式的生活…… 倚仗着健壮的身体和一身过人的好功夫,他在追求艺术的同时,行侠仗义,广交天下朋友。在福建泉州,他结交了学木刻的两位穷朋友。不久,两位朋友都惨遭保长的迫害:一位的老婆被保长凌辱了,一位被抓了壮丁。黄永玉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连夜干掉了保长,替朋友报了仇,此后又浪迹天涯了。 文化的渊源和自身的素质加之良好的天赋对黄老的艺术起了决定的作用,而上天赐予他特有的“缘分”更为他的艺术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且不谈他和沈从文、张乐平、齐白石等艺术大家的缘分,单是他和一位出家人的奇遇就让他在其艺术生涯中受益匪浅了。 那是在60多年前的福建,年轻的黄永玉在一座山庙前盛开着的玉兰树上摘花,树下站着一位老和尚,老和尚和少年黄永玉聊了起来,谈美术知识、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四天后,老和尚侧身躺在破旧的木床上,如平常睡觉姿态一般,仙逝了。他给黄永玉留下了一幅书法条幅:“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这位老和尚就是弘一法师李叔同,一代宗师去了,留下黄永玉在庙里号啕大哭…… 曾经有好友问黄老,在他那么多专长里,他最喜欢哪个?黄老说,我最喜欢的是文学,第二是雕刻,第三是木刻,第四是绘画。但前三项爱好都全靠绘画养着,因为它们酬金太低了。 所有的味道都尝遍了才知道淡的精彩,才知道,淡这个味道在生命中弥足珍贵,所以苏东坡词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黄永玉淡名淡利淡一切,唯有情义不能淡,且重情重义,对于帮助过他的前辈更是没齿难忘。为了怀念,几年前他出版一本书,名为“比我老的老头”,生动细微地记述了张乐平、沈从文、聂绀弩等十几位早年帮助过他的前辈。此书一版再版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 去年春天,中国慈善总会授予他“慈善家”称号。而此时黄老却因为多年好友黄苗子夫人郁风大姐的去世而沉浸在深深的怀念之中,根本没有心情去参加颁奖晚会。 去年,黄老将一大幅书法作品挂在客厅里,“人活了八十岁了,如果再不承认老奸巨猾就太不谦虚了!”观其洒脱飘逸的字体不禁怦然心动:言出真心,莫过于此了。 贡布里希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黄永玉便是实打实的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了。 (原文有删改) 热点题型一 分析文本重点语句 简析黄永玉是“一个罕见的本质意义上的真正艺术人”在全文中的作用。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中重点句子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基本意思,“罕见”“本质意义上”“真正”等修饰语是对黄永玉人格的高度概括与赞扬。其次要明确分析句子的作用一般应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结构上:照应题目,总领全文。内容上:是对黄永玉人格特点的概括。 技法解密 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及在文中的重要作用。 1.什么是重要语句? 重要语句主要包括以下三类:文章的主旨句、(段落)中心句、总起句、总述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含意深刻、含蓄、富含哲理、手法多样的句子。 2.如何理解重要语句? 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语句的表面含意,体味其深刻的内涵。①弄清语句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还原语境);②圈出语句中的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表面含意;③语句中有运用表达技巧的,应点明其表达效果;④结合全文的人物形象与事迹,理解语句的深层含意(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或深刻道理)。 3.常见重要语句的作用。 ①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②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③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④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⑤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⑥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⑦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热点题型二 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 结合全文,回答哪些因素使黄永玉达到了“大师之境”。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回答原因类的题目一般要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入手。其次结合文中对黄永玉的有关描述,分条概括回答。 参考答案:主观上:①自身的素质和天赋;②率真的个性。客观上:①文化渊源;②艺术家的交往。 技法解密 如何解答归纳概括类题目? 归纳概括类题目实际上考查的就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三点。 1.审清题意,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回归到原文,锁定答题区域。 2.适当取舍,即寻找信息要点。 3.进行概括。 热点题型三 概括传主的形象特征 概括作为艺术家的黄永玉的性格特点。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概括传主的形象特征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我们立足于文本整体,筛选出有关黄永玉性格的描写,然后选用恰当的形容词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率真、睿智、仗义、正直、淡泊名利、重情重义。 技法解密 如何概括传主的形象特征? 概括传主的形象特征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先抓评论,明确传主的主要特征。 2.由事及人,在划分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归纳出每个层次的传主的形象。 3.从性格、学识(或专业)、为人处世(人品)几个方面概括分析。 热点题型四 发掘文本深刻意蕴 贡布里希说:“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他为什么这么说?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刻意蕴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分析贡布里希说这句话的具体语境,其次要分析这句话的具体意义和作者引用这句话的原因。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结合文章中心思想分析。就本题来说,作者引用贡布里希这句话,自然是为突出主题(黄永玉是位真正的艺术家)服务的。 参考答案:①贡布里希是在强调艺术家是艺术存在的先决条件,艺术家的品位决定了艺术的品位;②要搞真正的艺术,先要做真正的人;③本文作者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说明黄永玉是真正的艺术家。 技法解密 如何解答传记类题目? 传记阅读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可与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解题思路、方法联系起来,结合传记作品的具体特点,我们可按以下思路步骤去解题。 1.揣摩题干,有备而读。研读题干,认真审题,看清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形成明确而强烈的“问题意识”,让问题作为阅读文本的有力指示。 2.理清脉络,整体把握。第一遍速读文本,首先要弄清作品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传主的生活经历是如何贯穿起来的,把握文本的结构思路;其次要整体领会文本内容,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弄清文段写了传记主人公哪些事,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品质特点;第三步要区分出作者评论的成分,弄清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是什么。 3.细读文本,圈点勾画。第二遍精读文本,带着问题,有意识地细读全文,注意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与细节,勾画出问题的相关信息区域,尤其注意叙述以外的议论性、阐发性的内容。 4.深思熟虑,精确表达。将问题与文本紧密衔接起来,对文本内容作深入思考,对传记人物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以及作者所持的态度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对试题具体问题思考分析时,坚持“整体原则”“语境原则”和“知人论世、事中见人”原则,问什么,答什么。在表达时,一要筛选整合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2012·山东淄博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地图的魔术 [美]克莱·摩根 我一向喜爱地图——爱它们美丽、实用、引人遐思;有了地图,我们自以为可以仿制世界,自命对世界了如指掌。我们人类需要有安身立足之所,需要知道自己身在何方——我们在地球上的地址,而地图恰好把这些需要表露无遗。地图告诉我们许多有关世界的东西,不过有关我们人类的就说得更多。 从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时代起,饱学之士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但是我们一般人却时常把这忘得一干二净。教会更加深了这个误解。地球是扁平的,像地图一样。它还有边——好让人从这里跌下来。在一些早期的地图上,可以看到地球是由大象的背托着的。古人觉得世界必须立于坚实的基础上,这种感觉直到近代还有。 地图是最早的文字,比书还要古老。我敢说,人类彼此的沟通,最早写下来的就是地图,可能在100万年前,时间是一个晴朗的黄昏,地点是东非的大峡谷,我们的远祖在漫长的演化中,停下来休息一会。在湖底的泥泞上,他们用一根棒画了几条线,来代表这个湖,来代表一条河、一个大森林以及林外若干可以狩猎的好地方。然后指着地图说:“这里,小伙子。我们目前在这里,希望明天可到那个地方。” 我们把这些线条当做魔术,你说多有意义。我们就这样用一幅画来表示世界。这个新玩意儿叫做“地图”,其中有非常真实的东西,可使我们相信我们能从这里到达那里。它加强我们的信念——森林外有狩猎的好地方;不但如此,它还有力地提示,将来是存在的。这是个我们可以去的地方,而且明天就可抵达,多令人欣慰。地图上所有的路径,都通向一些地方。 地图使世界安就其位。在有地图之前,岛屿漂来漂去,城市转瞬间就会消失不见。当然,地图上也有空白的地方,就像我们的知识一样;可是不要紧,我们可用想象力来填补。对于早期的地图,约·斯威夫特这样写过:地理学家在非洲地区上,用了野蛮的图画来填补空白;在不适合人居住的草莽,放了大象,说是没有市镇。 不准确的地图,有时却有助于发现新的地方。伟大的地理学家托勒密以为欧洲和亚洲横跨大半个地球(今天,我们都知道欧亚二洲只占地球面积的1/10)。托勒密的数字,流传了13个世纪。哥伦布就借用这个数字,向西班牙国王游说,说他向西航行,可轻易地抵达东方。哥伦布很幸运,走到一半就见到了美洲。 1519年,费迪南·麦哲伦启航,要环绕世界一周,那时欧洲人以为美洲不过是个岛屿而已,藏在这个岛后面的就是亚洲。麦哲伦的那个时代,大家都以为“新世界”(美洲)和东印度群岛,只是一水之隔。岂料这“一水”竟是浩渺的太平洋。回头说说陆地,地图让我们想到疆界。我们各随心意来绘制地图,在这个城镇、那条河流画上边界,看,我们就这样为自己建立了帝国。帝王玩地图的游戏,像我们玩棋子一样。教皇用一条线就分开了“新世界”;西班牙把西面的全要了,葡萄牙只得要余下来的。 地图画出了疆界,而疆界促成了战争。统治者叫人绘画地图,然而,比较真实的地图不一定能取悦统治者。17世纪末,路易十四看到一幅较为准确的法国地图后宣称:地图让他失去的国土,多于他从战争中所得的。就算在今天,政治地图所反映的世界,还是基于人们的意图。厄瓜多尔的地图所显示的国土面积,双倍于它实际所统治的;原因是它在1941年与秘鲁打仗失去的领土至今仍争议未决。根据危地马拉印行的危地马拉地图,伯利兹一国并不存在。地图是充满想象的富藏。在地图上,澳洲看来像个孤儿。岛屿在镣铐中憔悴。古老的非洲耸起肩膀,而欧洲把它按下去。 “在地图上神游天地,”塞万提斯写道,“不像旅行那样要花钱,会使人疲劳,又可免受冷热饥渴之苦和种种不便。” 1.简要分析开头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学生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扫描 开头一段交代了喜爱地图的原因,点明了题旨,明确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名师点评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开头的作用的能力。分析文章开头的作用一般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入手。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或引出下文。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答案修正 开头一段在全文中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喜欢地图的原因,二是总领全文(或引出下文)。    2.作者讲述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故事,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请简要说明。 【学生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扫描 作者讲述这两个故事是为了证明“不准确的地图,有时却有助于发现新的地方”。  名师点评 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分析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看准要求,既要明确观点,还要进行分析。此题实际上类似于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这两个故事是论据,要求我们找到这两个论据所证明的论点。能体现论点的句子一般是判断性的句子,常常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  答案修正 作者讲述这两个故事是为了证明“不准确的地图,有时却有助于发现新的地方”。哥伦布根据托密勒的观点和数据,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以为“新世界”美洲和东印度群岛,只是一水之隔,却发现了浩渺的太平洋。  3.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在地图上,澳洲看来像个孤儿。岛屿在镣铐中憔悴。古老的非洲耸起肩膀,而欧洲把它按下去。 【学生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扫描 该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展示了地图的魔术。  名师点评 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赏析语句一般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形式主要就是指修辞,内容就是指这句话的含意。分析修辞时既要点出修辞手法,还要明确该修辞手法所收到的表达效果。答题格式如下:该句意思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收到了什么效果。  答案修正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澳洲看来像个孤儿”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非洲耸起肩膀”句用的是拟人修辞手法。这个句子表明地图能够引发人们无限想象,展示了地图的魔术。  4.请结合全文探究“地图的魔术”这一标题的意蕴。 【学生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扫描   ①地图就像魔术一样能表现美丽无限的世界;②地图是充满想象的富藏,可以引人遐思。  名师点评   本题考查分析标题的含义的能力。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比如本题,“地图的魔术”这个标题把地图的价值、作用比作“魔术”,结合全文,我们就可以围绕“美丽”“实用”“引人遐思”三个方面分析其深刻含义。  答案修正   ①地图上简单的线条能够表现美丽无限的世界;②地图具有实用价值,可以使世界安就其位,不准确的地图有时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③地图是充满想象的富藏,可以引人遐思;④地图可以让人足不出户,神游世界。  易错警示 (1)忽视文本特征 答题过程中,学生往往过分注重命题对材料内容上的考查,而忽视形式上的东西,对常见的文体弃而不理,造成了失分。如问“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需要考生清楚新闻的结构特点,明确各部分在新闻中的地位,才能准确回答。 (2)忽视答题角度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所以有利于更准确地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个性思维和探究能力,主要是因为它在答题的角度上给了我们更多的思维空间。答题时如果局限于某一角度,就会限制思维。如人物传记多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也有一部分传记写当下公众人物),但对人物的理解和把握无不从其时的价值观念出发而有所选择和评判,所以在评价人物及事件时,一定不要不顾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及价值观念等因素。对历史人物现代化是不公平的。 (3)忽视或曲解句子内涵 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往往忽视或曲解句子的内涵,被其表面意思限制了自己的思维,进而答题只是涉及皮毛,得分可想而知。如问“文中多处引用了他人对阿福的评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这给你哪些启发?”有些同学对第二问中的“这”理解不对,造成了失分。 (4)忽视分值设置 每道题后面所标分值往往暗示答案要点。忽视这一点,就会造成要点不全或答题啰唆。这就是我们常在答题技巧上提到的“看分值答题”。一般情况下,如果 4分,就意味着其答案可能包含两个或四个要点,答题时要仔细从原文中归纳,并且要在每一个要点前列出序号,让阅卷者对答案一目了然。 (5)思想偏激 辩证地客观地评价人物的功过是非,秉持价值中立,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切不可只凭主观情感的好恶而妄下断语。  一、(2012·山东青岛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赖宁雕像的回归 滕朝阳 李燕 8月18日,备受公众关注的赖宁雕像被迁回原址——山西太原东仓巷。次日,当地还举行了回迁仪式。如果没有社会舆论的介入,“失踪”了好几个月的赖宁雕像,恐怕仍将处于“失踪”状态。 今年5月,和东仓巷居民朝夕相处20年的赖宁雕像,无声无息地消失了。8月上旬,热心的居民开始自发地四处寻找雕像下落,随后,当地媒体也加入寻找队伍。后来得知,雕像是街道办事处移走的,因为雕像所在的干休所要进行整修,本打算将雕像摆进学校或公园,但均遭到拒绝,只好将其放至一个偏僻的山村。如今,对这样的安置当然可以说是“暂时寄放”,但若没有社会舆论的压力,或许雕像永远“暂时寄放”于偏僻的山村也未可知。 赖宁,曾经是许多“70后”“80后”的学习榜样。1988年3月13日,年仅14岁的赖宁为了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后遇难。同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光荣称号。赖宁的故事被媒体广泛报道,赖宁的事迹进入了课本,照片也被挂在了中小学校园,赖宁迅速成为一个时代精神符号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于是否该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行为,社会上开始有了不同的声音。2004年,《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在北京全面实施,“少年英雄”赖宁见义勇为的精神不再被提倡,赖宁的照片被从校园的墙上摘下,其英雄事迹也从教科书上悄然消失。2006年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未成年人类似赖宁救火的英雄举动,已被法律禁止。 这些都被很多人理解为赖宁只是一个过去时代的精神符号,赖宁精神已经过时。但也有人针锋相对地指出,不管赖宁的精神是否应该提倡,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赖宁雕塑的被“冷落”,正是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过分追逐物质和功利的结果。 现在,虽然赖宁雕像回归了,但是由此引发的思考仍没有结束,也不应该结束。 赖宁雕像、赖宁画像到底有没有永久性的价值?回答是肯定的。对于众多“70后”“80后”的人来说,赖宁作为童年岁月中珍贵的记忆也许永远无法抹去。河北传媒学院大二学生齐玲玲告诉记者,即使是作为一名“90后”,她也希望人们能够重新看待赖宁精神,“重拾赖宁精神对于当下这个超男超女盛行、信仰迷失到竟为侵华日本开拓团立碑的社会行径会是清醒的一击”。 许多公园和学校拒绝接受赖宁雕像,他们事后遭到了社会舆论的谴责。事实上,他们都是根据当今的主流价值观看待这件事,这种思想行为,只是当今时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表现而已。时至今日,不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做无谓的牺牲,成了新的主流价值观,赖宁之所以成为英雄的价值基础发生了改变,但是如何看待赖宁依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今年3月,西安儿童公园面临改造,赖宁雕塑是否保留一度引起争议。原因是“这个英雄少年是因为救火而牺牲,如今提倡保护少年儿童,不提倡少年儿童见义勇为”。幸运的是,在众多市民和政协委员的呼吁下,雕像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在一片树木掩映中,这个1974年出生的少年,还是他14岁牺牲时的样子,挥着树枝奋力扑火,大幅度的形体动作呈现出一种强劲的向前的力。三三两两的孩子们从“赖宁”身边走过,或蹦或跳,或停下观看,或视若无物地走开。而赖宁仍然站在那里,默默地做着扑火的动作,奋力向前。 (摘编自2011年8月《教育》《华商报》) 1.请说明题目中“回归”与第一段中“失踪”的含义。 2.第二段写居民们自发寻找雕像,目的是什么? 3.赖宁雕像回归了,但作者为什么说“由此引发的思考仍没有结束,也不应该结束”? 4.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为新闻述评,你认为这样写是否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二、(2012·山东烟台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雪山上,好大一棵“英雄树” 记者 张海平 高志文 孙兴维 在都市,有一棵银幕上的树叫“山楂树”,许多人坐在影院里看着它擦着眼泪,这是一种怎样的泪? 在高原,有一棵雪山上的树叫“英雄树”,它是兰州军区某工兵团。记者走近它,看到这棵很少有人知道的“英雄树”落泪了,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泪? “军人,站着时为国家尽忠,倒下后才能陪陪父母尽孝” 那一刻,这支队伍哭了。 当总部专家组宣布由他们施工的国防工程全部通过验收时,工兵团几乎人人流下热泪。 “战友们,施工任务完成时,请你们把所有的机械车辆都鸣响,让我再听一听那熟悉的声音。”此刻,雪山上的机械车辆鸣声震天动地,三营原教导员刘克勇仿佛又回到这支队伍中。 白天,钻洞开岩,泥浆满身,吃不饱的是氧,吃一肚的是尘。每次有险情,他把战士挡在身后。夜晚,风狂吼,雪纷飞,戴着皮帽,盖上大衣,仍冻得睡不着觉。他走进一个个帐篷查铺,生怕有谁冻伤,牵挂着谁有心事睡不着,而自己一晚只睡三五个小时。 高原缺氧累得吃不下饭,他组织吃饭比赛,对大伙说:吃,在雪山上不是美味和享受,而是生存,是战斗。可当战士问他自己为啥每顿只喝一碗稀饭?他就笑着说:自小爱粥,新兵时外号叫“一碗粥”。直到有一天,他连一碗粥也喝不完,倒下了。 没人知道,教导员这次是带着胃癌的诊断书上山的,每天背着大伙儿大把地吃药。 手术后,预感时日不多,他对妻子说:“军人,站着时为国家尽忠,倒下后才能陪陪父母尽孝。”撑着病体,他回到了秦岭深处父母住的那间土房。看他大口地吐血,妻子泣不成声,他摇摇头对妻子说:“给战友捎句话,我想穿着军装走。” 军装送来了,上面还别着他刚荣立的二等功军功章。穿上这身军装,刘克勇永远合上了眼睛,这一天离他36岁生日还有36天。 那一刻,雪山在呼唤勇士们的名字:一营炊事员王东东,奋战高原突发肺水肿,牺牲时刚刚20岁;一连列兵张豪,舍身排险救战友,牺牲时年仅19岁……几年里,该团有4名官兵在雪山献出生命。 几多好战友,几多好兄弟,用热血和生命为祖国筑起新的长城。他们就像这棵“英雄树”的落叶,纵然化作了泥土,却滋养着雪山上这棵挺拔伟岸的“英雄树”。 “雪山上,不弯的是脊梁骨,不断的是顶梁柱” 那天,这个老兵哭了。 当工程通过验收时,李副参谋长流着热泪和战士们紧紧相拥。工地上他官最大,年龄最长,战士喜欢叫他“李老汉”。 强烈的高原反应让新兵心里发慌,这时他走在最前面当“试验品”。医生说:“你50多岁的人,不能和小伙子比。”他说:“只要我没倒下,他们就会平安。”只有医生知道,年年上雪山的他身体早已如快散架的车。那次,他刚组织战士撤离,数十吨重的巨石就像锅盖一样压了下来。烟尘未散,大伙儿惊魂未定,他抓起手电筒往塌方处走,连队干部拉住他:“让年轻人上吧……”他回过头说了一句话:“哪有父母让孩子往险处冲,自己站在旁边看的道理!” 这天,八连连长张建宏收到一封特快专递。打开一看,竟是结婚不到半年的妻子寄来的离婚协议书。团领导过来劝他:“先别签,下山也许还能挽救。”张建宏说:“多少官兵家里遇到这难、那难都没有下山……”他流着泪,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了名字。 流着眼泪为战士擦眼泪,背着包袱为战士卸包袱,这就是雪山上的带兵人。常年在高原生活,团政委任秉涛40岁出头已掉了8颗牙,参谋长周兴东不到40岁,头发几近掉光;生死考验面前,副政委王建文站出来担当“敢死队”队长…… “雪山上,不弯的是脊梁骨,不断的是顶梁柱。无论多大的队伍、多小的集体,领导这样挺胸担当,遇到怎样的困苦和险阻,都能昂起头往前走。”一位将军动情地说。 “艰险中,有敢登刀山的排头,就有敢下火海的排尾” 说起新兵王小龙,团长黄明付哭了。 那天,轰的一声,距黄明付几米远的地方塌方了,王小龙被埋。蜂拥跑来的官兵拼命地用双手扒呀扒,黄团长扒破了手指,扒掉了指甲,才扒出王小龙。 他抱起王小龙奔向救护车,不停地喊着:“挺住,挺住!”然而伤太重,路太远,王小龙在团长的怀里再也没有睁开眼。抚摸着王小龙满是尘土的脸庞,黄明付想起昨天还和他在工地上有过一段对话:“女朋友来信了吗?” “刚分手。” “为啥?” 王小龙嘿嘿一笑,不语。 黄明付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年龄还小,好好干,好男儿何患无妻。” “是!”王小龙给团长敬了一个军礼。谁知这竟是这个年仅18岁的士兵给他敬的最后一个军礼。黄团长的眼泪不停地落在王小龙冰冷的脸上。 走向雪山的士兵大多是像王小龙一样的90后。士官黄渝,患高原肺水肿被送下山,不顾医生劝阻两次悄悄重返雪山。士官周伟,施工中食指被砸断,伤未痊愈就返回连队。 班长刘吉平对记者说:“艰险中,有敢登刀山的排头,就有敢下火海的排尾。团里规定,挺不住的战士随时安排下山,但从没见一人提出下山。” 这些战士20岁上下,在雪山上他们懂得了什么是军人的使命,什么是为国担当。他们是这棵“英雄树”的新枝嫩芽,风华正茂,茁壮成长。 “英雄树”的眼泪,没有“山楂树”的凄凉和忧伤,只有报效祖国的热血与刚强,不辱使命的欣慰与豪迈。 (文字有删改) 1.开头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好处?试简要说明。 2.文章三部分内容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试简要分析。 3.文章三部分在材料选择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4.文章从“眼泪”入手来塑造英雄的形象,试结合文本,探究这样写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命题调研·明晰考向 真题试做 1.参考答案:(1)突出表现小工厂所生产的产品的重要性。(2)构成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3)引出下文对重水的说明。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文章开头的作用分析题,一般要兼顾文章内容和结构两方面。 2.答案示例:(1)用作制造原子弹的中子减速剂;在原子能反应堆中用作中子减速剂;提取氘,用于制造氢弹;提取氘,可以应用于热核反应发电。(2)作为中子减速剂,用于制造原子弹或建造原子能反应堆;作为提取氘的原料,用来制造氢弹或(将)应用于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理清文章思路,选定涉及“用途”的答题区域(第⑤至⑧段),然后筛选关键信息(注意段首句等重要词句),整合分条形成答案。 3.参考答案:(1)严谨。运用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准确、严谨地说明了重水的特性和功用。(2)简明。多使用短句,语言简洁明白。如“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3)朴素。语言朴素自然,平实客观。如“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读起来亲切自然。(4)生动。有些句子运用了修辞,如“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本文是一篇科普文,要把握其科学性、通俗性、艺术性等文体特征,分条举例作答即可。 4.答案示例:(1)合适。 ①“古怪”一词形象生动,能够引起读者兴趣。②“古怪”准确地表现了重水稀奇少见的特点。③正文重点写重水与普通水在特性、功用方面的巨大差异,文题一致。④重水有多种用途,它既可以用来制造武器,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也可以用于工农业生产,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答出两条即可) (2)不合适。 ①虽写了重水与普通水不同的一些特性,但最终目的是写重水的用途,题文不符。②科技说明文应讲究客观性,而“古怪”一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③重水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物质,具有它自身的特性,无所谓“古怪”。④重水与水相似,却比水重,所以称为“重水”并不“古怪”。(答出两条即可) 解析:本题是探究题,重点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意蕴的能力。要抓住标题的关键词“古怪”,从词语的表达效果和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等角度加以阐发。注意观点明确,分析条理,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一、1.“回归”指赖宁的雕像重新放回原地,他的精神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失踪”指有关单位偷偷移走雕像,事先和事后都没有告知公民。 2.说明群众依然没有忘记赖宁;群众对有关部门移走雕像的行为表示不满。 3.如何处理赖宁雕像、画像的问题,目前依然有分歧;对赖宁牺牲精神的问题应持怎样的态度,如何去评价,依然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所以由此引发的思考不应该结束。 4.(1)表现了作者对赖宁的崇敬与怀念之情,以及因当前社会漠视赖宁精神而产生的伤感与困惑。(2)①这样写合适。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作者的情感与态度,感染读者,唤起人们去纪念英雄;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对读者起到价值观的引导作用,鼓励保护集体、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②这样写不合适。新闻媒体应当给公众对赖宁精神的价值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不应给予太多的引导。 二、1.①运用对比发问,吸引读者,引起下文对“英雄树”故事的叙述;②首尾呼应,以“山楂树”的凄凉和忧伤,突出英雄树的刚强与豪迈。 2.文章三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英雄树”的内在精神品质,共同塑造了“英雄树”的整体形象。军人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正是“英雄树”伸向大地的根,是“英雄树”的动力源泉;带兵人的勇于担当的精神是“英雄树”挺拔的主干;新兵的顽强坚守正是“英雄树”充满生机的繁茂枝叶。 3.点面结合,每部分都先详写一个典型人物,后略写群体。这样选材使英雄的事迹既具典型性,又有普遍性,增加了文章的容量;使“英雄树”这一群体形象鲜明突出,使文章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4.①文章从“催人泪下”的场景入手,更能让读者从英雄们失去战友、失去爱情的眼泪中,体会到高原雪山施工条件的恶劣和艰苦,更能让人感受到英雄树品质的高贵和形象的高大;②文章以“常人的眼泪”展现了英雄的铁汉柔情,使英雄的形象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真实可信,让读者体会到英雄产生在常人中间,使文章更具打动人的力量。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