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浙江版 专题四 《论语》选读  考题展示 1.(2012·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2.(2010·浙江高考)《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考向分析 2012年浙江卷延续2011年的材料加主观题的题型和固定的分值(小题分值略有不同,2009、2010年4分,2011、2012年5分)。 与前两年相比,2011、2012年的《〈论语〉选读》分值由4分增加到5分。所选材料和2010年一样依然是一则来自课内,一则来自课外,然后进行理解对比分析评价等。立足课内,掌握《〈论语〉选读》10篇必读课文的思想文化内涵最为关键。在文言字词理解的基础上着重考查《论语》的文化价值观,是该题的特点。  《论语》题一般设置两个题目,第1题较基础,第2题要求相对较高。自有《论语》题以来,《论语》题设题角度变化较大。2009年采用《论语》两则材料,要求概括一个成语,再概括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2010年的材料是欧阳修的《朋党论》中一个句子,然后要求写出《论语》中意思相仿的一句话,再分析它所表达的思想。将考查的材料由课内拓展到课外。2011年围绕为政观列出了《论语》和韩非子相关的两则材料,要求考生分析。2012年围绕孔子的仁爱观设题。但不管怎样,考查的都是《〈论语〉选读》的思想文化内涵,所以,立足课内文化层面的知识是关键。 【例题】(2011·浙江高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2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热点题型一以短语、成语或名句形式考查《〈论语〉选读》10篇必读课文内的文化知识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经典文化的正确解读。第一段文字选自“以德治国”里的篇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显然孔子提倡的是以德、礼治国。第二段文字从“故不务德而务法”看,韩非子强调治国必须“务法”,即“依法治国”。韩非子的材料虽是课外,但“依法治国”的思想在讲解“以德治国”时必有所涉及。 参考答案: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依法治国。 技法解密1.熟识课文和标题。《〈论语〉选读》的课文是由一章章的语料构成,知道选材来自哪篇课文就知道了材料的思想文化主题是什么。可以对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按课文的编排顺序作梳理分类识记。《〈论语〉选读》按主题编排把全书15课大体分为政治(1~4课)、修身(5~9课)、学习与教育(10~13课)、哲学(14~15课)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不同的专题。 2.熟记成语和名句。《〈论语〉选读》中的成语和名句是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浓缩所在,是考查的主要形式之一,需仔细记忆并正确书写。 热点题型二领会基本概念并分析评价重要思想观点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经典文化的批判继承。要评析孔子与韩非子两种为政观,先要陈述文段中孔子与韩非子各自的观点,然后指出他们观点的优劣。对于本题一是要注意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认识。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认为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但他却忽视了刑罚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这也体现孔子思想的局限性。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十个中不能有一个,就认为治国“不务德而务法”,忽视了圣人在治国中的表率模范作用,他的为政观也是有所偏颇。 参考答案: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 技法解密1.方法上:在熟识课文的思想文化观点的基础上,仔细审题全面答题。注意结合课内的思想文化观点,结合材料作出评价和分析。 2.内容上,理解以下几个核心概念: 【仁】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是“仁”,“仁者爱人”,仁即爱人。和墨子无等差的“兼爱”不同,孔子的仁爱是有差异的爱,这种差异源自于人的血缘天性和财富权利不平衡的社会现实。在不同的人事关系中,仁都有它的具体规定性,这种在现实中的具体规定了的仁即“德”,孔子的仁是一个涵盖最大现实包罗众德的最高概念。“好仁者,无以尚之”,如果一个人能称得上仁,那就是完美无缺的人。 【德】孔子把政治理解为安定社会的社会秩序,把德作为形成有序社会的各种最佳处事原则和方法推广到现世社会的角角落落。这就是中国文化泛道德主义的滥觞,德即有序,有序即最好的政治,而最好的政治在孔子看来是社会的安定有序。德的最大化即仁的最大化,也是社会的最有序最安定化。德在落实中的具体形式就是“礼”,“礼”是仁德在具体事务上的执行力,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行为规范,遵循了“礼”,也就符合了德,趋向了仁。 【礼】“礼”是有差异的和谐有序。“礼”的本质是差异,用来显示社会中的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等关系。如果大家都遵守“礼”,那么这个社会的运行就非常有序了。所以“礼”也蕴含了“协调、和谐、有序”的意思。“如果违背了‘礼’,就是‘僭越’。”礼并非徒具行为的外表,仁德是它的内涵,如果符合仁而违背了礼,也依然是仁者。另外,只强调差异的社会没有发展的可持续性,于是孔子在强调“礼”的同时也强调“乐”的修养。 【乐】“乐”就是音乐,带上了强烈的政治色彩,被孔子赋予调和各种差异的社会功能。音乐在保健个体的情绪健康之外,还可以激起现实差异社会中人们共同的情感共鸣,在精神上使人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和谐愉悦之感,从而缓和遵循“礼”所突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差异感,特别是财富和权力的差异造成的心理失衡感。“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有了乐的调和,人们就不会埋怨;有了礼的规范,人们就不会相争,社会从此得以长治久安。但如果设想一个社会里的人不知礼不闻乐,孔子的所有理想自然只能落空,所以孔子在周游列国寻找机会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外,他最大的努力就是推广教育。 【中庸】孔子的“中庸之道”即“处事得宜”的意思,在方法论上它“具有统帅诸德的普遍作用”。试想,普天之下任何一件人事的处理都恰到好处,即意味着达到了完美的仁德之境,所以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2012金华十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韩非子:“富贵者,人臣之大利也。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1.请用简明的语言说明孔子的义利观。 2.请简要分析孔子、韩非子、董仲舒的义利观有何不同。 【学生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扫描   1.君子追求义,小人追求利。   2.孔子追求义,韩非子追求利,董仲舒追求道。  名师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儒家的义利观在历史上的演变发展。1题仅仅回答为“君子追求义,小人追求利”,显然忽略了材料中的第二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而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孔子反对的是不符合义的利,言下之意就是符合义的利孔子还是要的。2题的难点在于读不懂后面两则材料,故整个题目的难度系数大增,很多学生不知所云,回答为“董仲舒追求道”是一知半解式的回答,似是而非。韩非子是说为了利,可以付出一切甚至生命;董仲舒是说一切都是为了义,没有半点功利心。韩非子把利绝对化了,董仲舒把义绝对化了,两者都不可取。  答案修正   1.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   2.韩非子过分强调富贵功利对人进取之心的激励;董仲舒只强调“义”的重要性,而完全排斥“利”的合理性;孔子的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  易错警示1.不能正确理解课内外材料的含义。如2011年浙江卷24题有的考生回答:“这两种为政观都有它们的可取之处。孔子以道治国,要有尺度;韩非子以善治国,更能深入人心。如果两者兼有,那就更好了。”该考生对课文较陌生,同时不能正确理解韩非子的为政观。 2.只评不析或只析不评。如2011年浙江卷24题有的考生回答:“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据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而用法律和政令来训导百姓,百姓就会受到惩罚,但不一定会有羞耻心。”该考生是典型的只析不评,在“析”字上也用力不足而长于背诵。  1.(2012·杭州质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2)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以道作人君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道德经》) 注:①好还:容易得到报应。 (1)孔子和老子共同的治国主张是什么? (2)简析孔子与老子在论“道”上的差异。 2.(2012·金丽衢十二校联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2)题。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1)孔子的学生有的在德行方面特别出众,有的擅长言语,有的擅长政事,有的擅长文学。请从教的角度用一个成语概括主要原因。 (2)针对有人对冉雍的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他的看法是什么? 3.(2012嘉兴二测)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第(1)~(2)题。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 材料二:孔子所处的时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所以孔子一直主张“克己复礼”,礼即周礼,讲求“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克己复礼”的含义。 (2)材料二对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4.(2012绍兴质量调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材料一: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 材料二:“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 (1)从材料一看,“圣”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实践“仁”的途径是什么? (2)从两段文字看,孔孟对“仁”的理解是有差异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命题调研·明晰考向 考题展示 1.(1)参考答案:①贵人贱马;②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两种停顿方式各自强调的重点内容。 (2)参考答案: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解析:解答本题应明确孔子的“仁爱观”的内容,再联系题中所给的句子的内涵,分析其中所包含的观点态度以及与孔子观点的关系。 2.答案示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解析:这是一道有创新的题目,实际上是将古诗文默写与评析相结合的一道题。首先要根据给出的例句写出《论语》中与之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注意是“它们”,也就是既要涉及《论语》所引句子,也要联系所给的《朋党论》的句子,还要就共同点进行分析。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1.(1)以德治国。 (2)孔子反对刑罚,主张为政者要用自己的德行来引领、教化百姓,强调了为政者的德化作用;老子认为,人君要用“道”来领导百姓,不以兵力称强,否则就必然得到报应,强调的是用兵的危害。 2.(1)因材施教。 (2)孔子并不赞同有人对冉雍有点贬损的评价,他认为靠伶牙俐齿和人辩论的人,常常会招致别人的讨厌,做人只要像冉雍一样有仁德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伶牙俐齿(注:在孔子眼里,能言善辩与仁德是对立的)。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嘴服人。 3.(1)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语行动都合乎礼仪。 (2)不正确。孔子所提倡的周礼的核心内容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是后世人把这种关系片面化、绝对化了,这种极端的主张,违背了孔子所倡导的“周礼”。 4.(1)圣: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实践“仁”的途径:能近取譬。 (2)孔子:仁,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也即己欲富而富人,己欲诚而诚人,己欲善而善人……以己及人,济世为人之心。 孟子:“恻隐之心”便是“仁”,善心,其本质就是爱心;仁心是内在固有的同情心。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