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板块 第14讲 从主题出发解答小说常考题(标题、探究) 一、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1~2题。(10分) 半瓶子油 何伟康 一看到草绿色制服挂红领章的,他,就把眼光撂远、撂开。四处可都是这些戴大盘帽的军装干部,大盘帽压着蓬蓬烫发的女干部也有。 他就背着一个登山包,一手拿着半瓶子油,一手提着一件行李。不像人家箱子、提袋好几个,夹着、挂着、牵着、 抱着;要多有几只手,怕不把台湾能带回家去的,全都带上。这班飞机当中,除了极少几个洋人,其他一百多个在上海进关的都是他还乡的朋友。斑鬓上都有些年纪,眼神里都一样惶惶恐恐,带点生疏窘涩。一个个寡着脸,没什么念头地朝验关卡门挪过去。只有他,真是四处张望,一估料穿制服的干部要慢慢转过脸来,就及早把眼光闪开。 就为了这,人家才注意他手上这半瓶子油吧;心想人家保不住还怀疑这是什么硝化甘油之类的。那透明的金门高粱瓶子里黄澄澄的油液,摆明写了张“食用色拉油” 的标签贴在上面,反倒叫人诧异干嘛老远从台湾带半瓶子油来。难怪人家远远瞅他一眼两眼,中指上油瓶绳子就越勒越紧。 大概是通关太慢的关系,四条长龙前面都来了一男一女,挨个问过来,帮探视人报关。老兵手上都有张提货单,大都带三大件,也有带五六件的。多带的电视机、录影机 都要报税。手上的手表,还有带回去的照相机都得先登记。免得出关回台湾时,还麻烦上税。轮到他,他除了手上的仿冒表,什么都没有。女干部指着他手上那半瓶子油问:“这都是些什么呀?”他说:“油啊,台湾没有菜油,就沙拉油凑合了。”男干部皱皱眉,伸手去接着他那瓶油:“我帮你问问,看能不能过关?”他也不好不肯,倒也有点嫌人家鲁直,女干部很凑趣儿地缓和他那一愣:“不要紧,老先生,咱们不会偷你的油吃。”他无奈地笑笑:“好吧好吧,可要还给我啊。” 等了一会儿,他前面三四个已经过关,快轮到他了。 女干部又回过头来,陪他聊天,问他去哪儿,家里都还有些什么人。“人家都三大件五大件的,你怎么就半瓶子油呢? ” 想想,他苦笑了一下说:“上回出家门,我娘特地叫我买半斤油回去。那时候,炒菜都舍不得放油,半瓶子油也能将就个把月了,我娘嘱咐我,叫我快去快回,灶还热着、锅里还焖着红薯呢。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四十年,老觉得她还在等着我的油炒菜啊。”女干部有些发愣,男干部正匆匆走过来,把手上那瓶油稍微举高了些,放回他的手上。他就跟着男干部的眼光四面扫了一眼,一张张脸都宽松下来,把眼光撇下。他就顾着他那半瓶子油说:“我娘,她好是去了,要活着,四十年才等到这瓶油,可不知她怎么唠叨!” (有删改) 1.(考查标题)简析小说标题“半瓶子油”蕴含的深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理解“半瓶子油”的深意,先揣摩透老人对女干部说的那番话,一去四十年,今朝返故里,深意都在其中。 答案:“半瓶子油”系着四十年沧桑,四十年思念,饱含了深切的母子之情,(2分) 蕴含了游子对母亲、对祖国大陆的深深的思念,也充满了历史的悲凉与期待。(2分) 2.(考查探究)小说最后一句话能不能删去? 结合小说的主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作答时,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考虑,最后一句能否删去,不仅仅是看结构完整不完整,更要从内容上看是不是有影响,而小说的主题往往是通过最后一笔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的,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不能。(2分)老人的这一句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海峡两岸人的骨肉相思之情含蓄地表露出来。(2分)不仅是海峡那边游子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大陆这边的母亲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自己的孩子。盼统一、同相聚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10分) 影 子 [波兰]普鲁斯 天上的阳光渐渐熄灭了,地面的薄暮慢慢升起来。薄暮——这是夜大军的前哨。这支凶猛的夜大军自古以来就和白日永恒地厮杀着:它总是朝败暮胜、主宰着从日落到日出之间的宇宙,一到白天就全线溃退,躲在隐蔽的地方窥伺着。 它躲在深山峡谷里,城市地窖中,森林密丛间,阴沉的湖泊深处;它隐身在原始的地下岩洞,矿井和深沟,屋角和墙窟。它慢慢地布开,悄悄地扩散,终于充满各个幽暗的角落。它潜伏在树皮的裂缝里,衣裙的褶皱间,躺在最细的砂粒下面,缠在最薄的蛛网中,伺机出动。虽然从一个地方把它赶走,那也只不过是暂时的退让,它仍然要选择良宵,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还要努力夺取新阵地,最后吞没整个世界。 当夕阳西坠的时候,夜大军的前哨——薄暮便悄悄地、小心翼翼地从各个隐蔽的地方一队队地开出来,布满房子、走廊、门厅和光线微弱的楼梯;从橱柜和椅子背后涌到房间中央,包围帷幔;从明瓦和窗口冲上大街,不声不响地袭击墙壁和屋顶,占领制高点,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空中片片彩云进入黑色的纱帐。 过了一会儿,黑暗突然发起全面攻势,从地面直升云天。野兽躲进洞穴,行人各自回屋;生活就像无水的草木,蔫枯凋萎,奄奄一息;景物的颜色和轮廓一齐隐入黑暗之中,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时,在华沙的空旷的街道上出现一个奇怪的人形,头上举着小小的火种。他好像专为驱赶黑暗而来,沿着人行道飞速奔跑着,一见路灯,便停了下来,点亮欢悦的灯火,然后就像影子一样消失了。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是百花盛开、风和日丽的阳春,还是雷雨交加的七月炎夏;不论是狂风呼啸、尘雾茫茫的深秋,还是雪飘万里的严冬,——只要黄昏降临人间,他就跑遍大街小巷,举着火种,点亮灯光,尔后就像影子那样,一晃不见了。 你从哪儿来?是何处人氏?你为什么这样自隐,使人们看不见你的容貌,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你有妻室和母亲吗?他们是否在时时等待你的归来?你有儿女吗?他们是否常常倚门相待,当你把小小的火种放到房角以后,就用力爬上你的膝头、搂住你的脖子?你有没有一个可以共同欢笑、共同悲伤的朋友?你有没有一个哪怕是仅仅可供聊天的相识?你总该有一个栖身之处吧?你总该有个留给人家称呼的名字吧?你总该具备人们共有的需求和感情吧?难道你真是一个无声的看不清的幽灵,只在薄暮朦胧中走出来,点亮灯火,尔后就像影子一样隐去? 有人对我说,确有这么一个人,并把他的住址告诉了我。我找到那所房子。询问扫院人。“有一个点灯人住在这儿吗?” “有。” “他的房间在哪儿?” “喏,就是那间小屋。” 门好像已经上锁。我向窗洞里一望:只有靠墙铺着一张小床,床边有一根长杆子挑着一盏小灯笼——火种。点灯人不在家里。 “请简单告诉我,他是个什么样子?” “谁晓得他长得啥模样!”扫院人一面回答一面耸耸肩。“我自己也没能好生看个清楚哩!”他补充说,“他白天从来不蹲在家里。” 半年后我第二次拜访他。 “喂,点灯人今天在家吗?” “唉——唉!”扫院人一声长叹说,“不在,永远不在了!他昨天已经入土。他死了。” 扫院人默然沉思。 我打听一些细节以后,就赶到墓地去。 “看墓人,我想打听一下,昨天下葬了一个点灯人,他的坟在哪儿?” “点灯人?”他重复一遍,“谁知他埋在哪块土里!昨天一共来了三十位‘游客’。” “不过,他睡得准是白皮棺材。” “睡白皮棺材的‘游客’也来了十六个呢!” 我到底没能看见他的脸,也没弄清他的姓名,甚至连埋他的一抔黄土也没能找到。他死后给人留下和生前一样的印象:只有在黄昏后才能看见的、一个无声的、不露真相的、像影子一样的人形。 在人生的黄昏时,一代不幸的人在摸索徘徊:一些人在斗争中死去;一些人坠入深渊;种种机缘、希望和仇恨冲击着那些被偏见束缚着的人;在那黑暗泥泞的道路上同样也走着那些给人点亮灯火的人。每一个头上举着火种的人,每一个在自己的旅途上点燃光明的人,尽管没有人承认他的价值,但他总是默默地生活着、劳动着,然后像影子一样消失。 3.(考查标题)文章为什么以“影子”作为标题?请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节结构两个角度加以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揭示了主旨。无声无息、无足轻重的“影子”象征了如点灯人般默默无闻的卑微者,点灯人悲剧命运的展示折射出底层人民的悲惨际遇,也寄予了作者对他们命运的同情及劳动的肯定。(2分)②“影子”是全文的抒情线索,文中多次提到点灯人像影子一样地消失,拓展和提升了人物形象的内涵及作者对他的情感意义。(2分) 4.(考查探究)文中末段写到,“在人生的黄昏时,一代不幸的人在摸索徘徊”,人们怎样才能走出人生的黑暗和泥泞?结合你的阅读经验,举例谈谈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个体上看:要勇于做黑暗中的奔跑者。置身困境中时,要心存希望,坚忍执着。如海伦·凯勒克服天生残疾,活出了别样的精彩;史铁生面对突然降临的不幸,摸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他们对厄运的抗争突破了生存的困境。 从社会上看:社会需要引领者。在黑暗年代,国家和民族需要先驱者播种光明,启发民智。如英雄丹柯带领人们走出黑暗森林,一代大师鲁迅用笔唤醒民众,抗争敌人。他们的振臂疾呼为社会廓清迷雾,指明方向。(两方面各三分,要点和例子要结合,例子可自由谈举,言之成理即可)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