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组合卷(十一) 小说+散文 限时 40分钟 满分 48分 一、小说(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亲子鉴定 臧 雷 宫克在大学学遗传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一个专门研究遗传基因的实验室工作。他不愿一辈子与小麦、水稻、玉米……打交道,要求父亲把开了近40年的一家制药厂交给他来经营。父亲宫尚年老多病,力不从心,乐得让宫克接他的班。 为了发挥所学的专长,宫克上任伊始,就大刀阔斧地给制药厂大动手术。他投资数十万元从国外购进先进设备,把制药厂改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亲子鉴定所。他的亲子鉴定所不仅凭血型的遗传性状来进行鉴定,而且能用毛发、指甲、精液、尿液……乃至于皮肤上的垢积来进行鉴定,且准确率高达100%。鉴定所开业之时,宫克花了数万元在他所在省市电视台、报纸、杂志上做了广告。然而,半年过去,来所做亲子鉴定的人寥寥无几。除了那些涉及遗产继承、离婚诉讼、出国投亲的人之外,一般人几乎不来光顾。鉴定所(到了)濒临倒闭的境地。 一筹莫展的宫克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绝处逢生的对策。 他托人找来这个城市各单位的花名册,分别给花名册中每一个当父亲的人寄去他亲自拟写的一封信。内容如下: ××先生: 我以一个知情人的名义提醒先生:请先生对着照片认真地比较比较:你——真的是你孩子的父亲吗? 不便具名的好心人 ×年×月×日 尽管这座城市每一个当父亲的人几乎都先后收到了这样的信,但人人都守口如瓶;即使是手足同胞、拜把兄弟、结盟至交,也绝不相告。他们各自悄悄对着镜子或照片,认真地比较子女与自己长相的异同。可悲的是结论大都一致:乍看有些像,越看就越不像!——专门研究遗传学的宫克最懂得:世上根本就不存在完全相像的人,即使是孪生子也总有许多不同之处。 于是乎,心里不踏实的父亲们,或先或后,拿了子女的毛发、指甲或血迹、尿液……在大口罩或黑墨镜遮掩下赶来光顾亲子鉴定所…… 自此,亲子鉴定所便由过去的门可罗雀变成了门庭若市。 不过,宫克的硬笔字写得再快,每天起早贪黑也只能寄发这种信件百十封(而这种信既不能用电脑打印,也不能用手写体字的复印件)。他不得不高薪雇用数名写手来写信。 于是,每天便有数百封信发至他所在的省、市千千万万个为人父者手中。 于是,宫克的亲子鉴定所的营业时间不得不一改八小时上班制为昼夜三班倒。 于是,宫克不得不相应再投资百余万元再进口数台有关设备。鉴定所过去的三层楼房,也顺理成章地被如今的七层高楼所替代……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噩耗突然传来:宫克的父亲病逝——死在市人民医院病床上。紧接着一名律师赶来通知宫克,根据宫先生的遗嘱,这家用他的资金修建的制药厂(即如今的亲子鉴定所)已被他捐赠给了市人民医院,限宫克在本月底之前交出全部财产。 “他……他老人家为什么不把鉴定所留给我?” “宫尚先生在遗嘱里说,你不是他的亲生儿子。” “这——不可能!” “这是事实。”律师向他出示基因鉴定证明时说。 “这鉴定……肯定靠不住!” “这份鉴定书是你的鉴定所去年11月2日出具的。” “不——他已70岁高龄,不可能去做这样无聊的有损他老人家尊严的鉴定!” “当初我们也感到不太理解。老先生解释说:是一位知情的好心人言之凿凿地写信提醒他,他才去做鉴定的。” 1.请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这篇小说围绕亲子鉴定所大致可分为四部分。宫克接手制药厂却将其改成亲子鉴定所,但生意并不好,是开端;宫克想出亲自写匿名信的办法扭转了局面,是发展;后来雇人代写匿名信,生意火爆,并扩大了规模,是进一步发展;宫克父亲的离世并收回财产,是小说的高潮也是结局。 答案:①宫克接手制药厂却将其改成了亲子鉴定所,但开业半年几乎无人光顾。②宫克想出亲自写匿名信的办法,扭转经营局面。③宫克高薪雇用多人写匿名信,亲子鉴定所经营规模扩大。④宫克的父亲受匿名信的提醒在亲子鉴定所得知宫克不是他的儿子,在遗嘱中收回全部财产。(每点1分) 2.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宫克的性格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分析人物形象,要从文中找出表现宫克性格的相关事件和语句,如“不愿一辈子与小麦、水稻、玉米打交道”等,从中即可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答案:①身为科学家却耐不住寂寞。作品开始就说宫克“不愿一辈子与小麦、水稻、玉米打交道”。②利欲。为了赚钱不惜采取卑劣的手段。为了满足自己的利欲,以“好心人”的虚假名义,采用写匿名信的卑劣方法,去恶意地挑起人们的疑心。③虚伪。打着科学的旗号攫取财富。(每点2分) 3.小说公开了宫克写的匿名信的内容,作者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作答时,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内容上,向读者表明就是这样一封信,挑起了人们的疑心,也体现了宫克的利欲熏心;结构上,为结局的急转埋下伏笔。 答案:①这是宫克挖空心思的“成果”充分揭露了宫克为达目的不惜采用卑劣手段的虚伪面目。②信的内容言之凿凿,增加了可信度。③为后文宫克父亲相信好心人的话去做亲子鉴定,最终收回财产埋下伏笔。(每点2分) 4.试评价宫克的行为,然后谈谈本文对你的启发。(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评价宫克的行为,应公正客观,谈启发时应紧扣文本,从中进行感悟。 答案:把一个濒临倒闭的亲子鉴定所,从门可罗雀经营到门庭若市,宫克无疑取得了成功。但他是采用卑鄙的手段,打着科学的旗号攫取财富,不仅使科学蒙尘,也最终自食恶果,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4分) 科学本来应该用来造福人类,如果摇身一变成为掠夺财富的手段,那就不仅会走入歧途,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这篇小说,与其说作者是在向我们讲述一个关于亲子鉴定的故事,不如说是作者语重心长地对人们提出善意的忠告: 要十分警惕和学会识别打着科学旗号的骗子,防止被他们的伪科学破坏掉自己原本平静安宁的正常生活。(4分) 二、散文(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雨洒梅花岭 郑纯方 扬州的雨,是多情的泪,纷纷扬扬挥不去。当地人说,扬州一旦下起这样的雨,不见雪花不会晴。偏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一心要去拜谒史可法纪念馆。淋湿的不仅是衣襟,还有凝重的心。也许天公通晓了人意,泪水也有些禁不住似的。 史可法纪念馆原名史公祠,坐落在广储门外梅花岭畔。梅花岭,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我想象着那素洁的梅花瓣上应当浸润着点点血色霞光。冬天还未到,梅花初含苞,正好啜饮着雨汁做一点精神上的准备吧。我缓步跨进纪念馆大门,恍然觉得开封与扬州就近在咫尺了。仿佛英雄史可法伸开巨大的臂膀一搂,两座历史名城就亲如兄弟般地拥抱在一起了。因为,史可法是开封(祥符)人,却为保卫扬州而壮烈殉国,岂不是一个人连起了千里之遥两座城么? 其实,史可法的确一人成全了两座城池。 先说开封。一个地处中原的历史文化名城,多少年来尽管历史地位不断下滑(由都城而省会而省辖市),始终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么一种皇城人的派头。这里不缺少帝王将相文韬武略。不缺少才子佳人风花雪月,就是一个普通的市民也多少带点儿精明、算计、义气,外加上显而易见的自负自居。这里出过眼睛向下、虚心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的梁惠王;出过能言善辩、纵横天下的一代奇才张仪;出过招贤纳士、重用人才的信陵君;出过因为一首《黄鹤楼》诗让诗无敌的李白刮目相看的崔灏;出过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清官包拯(但包拯不是开封人,是合肥人);出过忠诚爱国、一门英烈的杨家将(杨家将也不是开封人,是山西人);也出过号称“南秋 (瑾)北刘”中的女革命家刘青霞。它所欠缺的大约也就是燕赵之士的那种慷慨悲歌、大义凛然的英雄大气吧!但恰好又由史可法填补了这项空白。他在扬州仅仅十天的时间,却用生命完成了开封人另一面性格的辉煌展示:忠诚、爱国、大义、爱民,清正廉洁,文武全才,视死如归。宛如女词人李清照因为“人比黄花瘦”等绮丽词章被冠以婉约派之名,终于也有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金刚怒目式。这倒是开封人更可引以为傲的一个资本。 再说扬州。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扬州是一个“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自古以来就是达官贵人、诗家墨客诗酒游乐的地方。晚唐诗人杜牧可以说才华横溢,时人把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名声可谓高矣。他曾应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之邀,赴扬州任节度推官,后转为掌书记,监察御史里行。牛十分器重颇有才华的杜牧,“凡文词之事,皆出书记”,对外接待答辩,也委托他办。可是杜牧并没有好生地做官,却与娼楼歌妓每每交好,很有点儿“锦袍玉带多拘谨,乐不思蜀醉此生”的味道了。直到后来离开了扬州,仍念念不忘那里的歌舞宴乐,眷恋之情萦绕于心。有诗为证: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红楼梦》中写的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也曾是扬州一位负责盐运的官员,当年林府乃是这里的名门望族,据说他的政绩和名声都不错。林黛玉在病入膏肓时还念念不忘梦里扬州,不住地感叹:父母若在,南边的景致,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诸事可以任意。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相传也是以扬州的园林为背景的。这里的秀丽风光也多是与诗人居士等有着不解之缘的。凡此,扬州之美、之秀、之文、之雅、之风流、之享乐等等,应有尽有了,惟一缺憾的仍是史可法这样的大丈夫气概也!所以,短短的扬州十日,绝不仅仅是史可法全其名节、成为一个时代大英雄的特别时段,也是历史给予扬州一个机遇,得以展现刚烈强悍、威武不屈的性格风采。偶尔露峥嵘,就消除了一漫长的历史误会:除了“烟花三月”,还有“绿扬喋血”!这也许就是扬州那场大悲剧的喜剧余音。见仁见智,大约总不是一个开封旅游者的牵强附会吧。 还应该感谢那位写出千古名剧《桃花扇》的孔尚任先生。生活窘迫,不得不卖掉心爱的马,穷得几乎“离唱莲花落不远”的程度,他仍旧大义凛然地写出了史公“为国事,不顾残躯”的壮哉之气:领着一枝兵/和他三家傲/似垒卵泰山压倒/你站住繁华二十四桥/竹西明月夜吹箫/他也想隋堤柳下安营巢/不教你蕃嫠观独夸琼花少/谁不羡扬州鹤背飘/妒杀你腰缠十万好/怕明日杀声咽断广陵潮。他不拘史实,让史公在恨与爱的痛彻肺腑中“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而慨然沉江殉国。因为史可法,开封与扬州可以说同时完成了自己的城市性格史,找回了久藏于内的精神主体。所以,它是英雄用生命写下的血色诗篇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宏观题旨啊! 暮秋时节,扬州多雨。那雨总是不停地洒落在郁郁葱葱的梅花岭上。古老的梅花岭耸起英雄的脊梁,便将那雨点点吸入冬梅的苞蕾,一经雨收雪飞,漫岭的梅花吐艳流芳,于是,扬州便绽开了最美的笑容。 5.阴雨绵绵的日子,作者为什么仍然“一心”要去拜谒史可法纪念馆?(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察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作答时关键是要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更好理解在一个词中隐含的对上下文意的勾连和对情感的铺垫与显现。 答案:表明作者对史可法久已有之的仰慕和爱戴之情。(2分)在作者心中,纷纷扬扬的雨不是不便,反而是对英雄的悼念与怜惜,更能与作者此时心境吻合。(3分) 6.“这也许就是扬州那场大悲剧的喜剧余音”,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这句话是一个包含修辞的含义丰富的句子。同时也是一个对本段加以总结的概括性的句子,所以作答时应首先明确修辞概念,然后概括本段内容,还原修辞本意。 答案: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表明,(1分)史可法为保卫扬州而壮烈殉国,是一场悲剧;(2分)但却赋予了有秀美、文雅、风流、享乐之名的扬州以刚烈强悍、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概,使后来的扬州既有“烟花三月”之美,又有“绿扬喋血”之壮。(2分)对扬州来说,这是一个喜剧结果。(1分) 7.为什么说“史可法的确一人成全了两座城池”?(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首先应明确所给句子的位置和作用,这是一个总括下文的句子;然后明确句子的管辖范围;最后结合语境筛选整合,把意思表述完整。 答案:史可法是开封人,却为保卫扬州而壮烈殉国。(1分)开封人大多精明、算计、义气、自负自居,欠缺慷慨悲歌、大义凛然的英雄大气,而史可法填补了这项空白,用生命完成了开封人忠诚、爱国、大义、爱民、清正廉洁、文武全才、视死如归等另一面性格的辉煌展示,让开封人有了更可引以为傲的资本。(1分)扬州是一个以秀美、文雅、风流、享乐而在历史上闻名的城市,欠缺大丈夫气概,史可法扬州十日,让扬州得以展现刚烈强悍、威武不屈的性格风采,消除了扬州漫长的历史误会。所以说,史可法一个人成全了两座城池。(3分) 8.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扬州的雨中梅景,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察对文章结构和思路以及对作品中形象及表达技巧的理解和鉴赏。结尾段的作用,应注意从结构、主旨、技巧等多方面加以分析,同时对出现的景物类形象描写,应注意它们所起的作用。 答案:(1)照应了题目(1分);(2)呼应了开头对雨的描写,使首尾圆合(1分);(3)以多情的雨渲染和烘托气氛,表达人们对英雄史可法的缅怀爱戴(3分);(4)以梅花的形象彰显史可法精神的高尚与美好(3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