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综合 C [中_教_网z_z_s_tep]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⑵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⑵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难点突破】 难点一、记叙性散文阅读 【解题指南】记叙性散文分为如下几种类型:⑴叙事散文。偏重对事件的叙述。文中之“事”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可以是几个片段的剪辑,也可以是一个典型的细节化的生活片段。⑵写人散文。偏重于记人。有的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与精神面貌;有的从横向角度,剪辑若干的精彩片段,表现人物的精神、性格和气质;有的注重对人物生活片段的记叙;有的着重突出人物群像的描绘。记叙文的线索有明显和暗线之分,叙述的手法(或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之说。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忆刘半农君 鲁迅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 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鐄信,“她”字和“牠”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 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中教网]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八月一日。 (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注】:①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②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 1.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 答: 。  2.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 答: 。 3.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 答: 。 4.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 答: 。 【答案】(1)“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名师点睛】掌握散文阅读鉴赏的一般步骤: 1.从整体上理解作品 先辨其类型(是叙事、写景,还是咏史;是托物言志,还是感悟人生哲理);次看话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悟:是就历史作阐发,还是就现实作联想);再逐段概括内容大意,以辨清段落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丈章的思路和结构框架形成明确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研究主要表达技巧和重要语句,并获得正确的认识,这样就可以看作对作品有了整体的把握。 2.揣摩语言 就是通过辨别、比较、思索,正确把握语句的含蕴。既要注意语言的组合关系,又要注意品出语言的情味。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艺术,在散文中,作者总是非常重视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蕴含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表现出来,达到内情和外物的高度和谐一致。在情物处理上主要有三种方式:托物抒情、融情于景和移物就情。 3.因果分析 带着问题到文中去,从上下文梳理中,辨析考查点所涉及的形式怎样为表达内容服务,达到什么效果,然后结合原有的关于考题的文学知识和写作知识,加以条分缕析的理性判断,筛选出答题要点,再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组织文字作答。一要保证原因的真实性,二要保证原因的充足性,三要揭示出“因”与“果”之间的必然联系。[中,教,网z,z,s,tep] 4.鉴赏散文形象 就是要赏析作品的主旨美、情趣美、意境美。根据题目指导语的要求、导引或暗示,到原文中去理清作者的思路、意图、感受,体验作品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再经过分析达到理性的判断。选文往往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在写景状物中另有一根情感的线索;设譬取喻,在形象的描绘中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精巧构思,在独特的章法中寓有作者旨趣倾向。 5.评价散文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其一是抓住文章主要人物和关键语言;其二是必须整合此前对作品的形象分析、对结构和表现手法的揣摩,成为正确评价的依据;其三是必须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 难点2:议论性散文阅读 【解题指南】此类散文以论说见长,但注重选取生活中的典型现象或言行,阅读时要注意:(1)捕捉中心观点。①从位置上找,一般出现在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材料。(2)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喻证法。(3)结构的一般形式:立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但有些议论性文章也以感情为线索展开。(4)文章中非议论成分的作用。此类散文语言虽以议论为主,但也要运用其他表现手段,也有一些非议论成分。阅读这些成分,可以更确切、更具体地了解问题的实质。⑸必须重视托物言志、寓论于事、寄说于景,因为文章往往采用象征手法。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轼的话产生新的感悟。它的前句喻生命的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人类虽然可以嘲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尓一瞬,稍纵即逝。 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所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降落。 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启明星,正在呼唤着春蕊的艳丽,春树的繁茂,春蚕的吐丝…… 前年元宵节前夕,我应长白山林场友人之邀,曾到雪国一游。一日下午,我和友人在莽莽的安睡的一片杉林里漫游。蓦地,有几点蓝色的彩光在雪地里闪动,一下跃入我的眼帘,燃亮了我的双瞳。我趋前蹲下细瞧,竟是几朵蓝色的小花。这蓝色的小生命,由纤纤的细茎挑着,那吹弹得破的花萼,显得那样稚嫩和孱弱。 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它们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以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它们是这漫漫雪国里生命的精灵!友人告诉我,这蓝色的小花名叫“白头翁”。 定林寺里的银杏树,崂山雪地里的小花小草,还有这雪国中的“白头翁”,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人们惯常喜爱吟咏参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浩歌是夏的宣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的预告和序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憧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利去有意或无意地践踏它们…… ????????????????????????? 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2002年8月号,有删改) 1.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 答: 。[z。zs。tep.com] 【答案】美丽;纤弱,稚嫩;顽强,不怕困难;充满活力。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从文章的第6-9段中可提取概括出答案,要注意提取概括必须准确。从第6段中提取“顽强”“美丽”,从第8段中提取“稚嫩″“孱弱”,从第9段中提取出“纤细”,第9段中从“它们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以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可概括出小花“不怕困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 答: 。 3.文章说“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两种“境界”分别指什么?二者有何相同点? 答: 。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银杏树以其在时空中的伟大,谱写了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我”从第一次见到它开始,就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 B.文章提到古人嘲笑“朝菌”、“蟪蛄”生命短暂的话,目的是以人的浅薄自大来衬托小花小草的伟大。 C.“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其中的“美”,不仅指小花的外观,也指它们的精神。 D.本文先以苏轼的话开篇,然后用生活中的三个场景,从三个角度说明生命的力量,最后收束全文,含意深远。 E.结尾一段的意思是,我们应像天地公平地对待万物一样,善待那些弱小生命。 【名师点睛】就阅读整篇散文而言,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环节: (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读懂题干,包括题干中的明示信息和隐含信息。 (3)确定答题的有效区间,理清与试题内容相关语句的关系;可用铅笔将有关词句标识出来。 (4)理清思路,确认重点。将每段的中心句,文章的主旨句,表示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词句作标识,抓住“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思路,确认文章主题和感情基调。 ⑸整合词句,分条作答。散文阅读题以简答题为主,作答时要注意整合关键词、中心句等词句,分条列出,清晰明了。 难点3:抒情性散文阅读 【解题指南】主要的答题步骤有:(1)理清线索,明确思路。散文的结构线索有时间、空间、物件、情感和逻辑线索等。不少散文作家都喜欢“卒章显志”的写法,我们还可以先读文章的结尾,了解其“志”,然后再浏览前面的材料。(2)分析材料,把握主旨。散文之“散”,往往来自于联想(相似、相关、相反、因果等等),所以我们要对散文中描写、引述的事物进行分析。然后加以归纳综合,把握文章的主题。还需注意景物描写的感情色彩。(3)推敲语句,抓住关键。包括“文眼”以及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或词语、抒情句或议论句等。(4)注意题目,联系作者。因为有时题目能够显示有关线索、情感或主旨的信息。如果是著名作家的作品,应联系作家思想、生平、风格以及时代背景。 【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乡村的风 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友情,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 答: 。 【答案】①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②对给予自己温情的故乡的感激。③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④对故乡纯朴的风格人情的赞美。⑤对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敬畏。 4.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二、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 答: 。 【名师点睛】阅读此类散文,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把握。 一、宏观角度 1.观其大略,把握中心 抒情类散文,讲究整体阅读,观其大略,即通读全篇,抓住作品话题,初步把握作品大致的中心或主题,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学生在复习训练中应突出文体特点,“披文”以感知形象,感知形象以“阅情”,关注议论抒情性语句或语段,体味作品蕴涵的思想感情。通读作品的过程中,还应适当关注作品中精彩而富有深意的语句,作一些标记,以备后用。 2.审题察意,按文索骥 观其大略,旨在整体把握,目的是为答题做好第一步准备。审题察意则标志着迸人了答题的具体操作过程。这一步重在训练学生准确理解题意的能力。高考通常不会在题干上设置障碍,所以考生在理解题意上一般不会有困难。只要细心,能抓住关键词,理解了限制修饰语,便能快捷准确地把握题意。部分题目还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或略作概括就可得到答案。按文素骏,就是在对作品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通读所获得的印象。按题意要求,迅速回到作品中,找到相应的语段,抓住关键语句答题。这一过程最重要的是关注上下文语境,关照作品前后的联系,既要避兔答题宽泛而欠准确,又要防止考虑不周,以偏概全。[中|国教|育出|版网] 3.体味语境,言外觅意 抒情类散文同诗歌一样,讲究“境生象外,意在言外”,最忌“浅、直、露”。解答一些简答、分析类试题时,有时不能从作品文本中直接求得答案,而需要对形象和语言作深层次发掘,有时还需要从语用或修辞角度去分析。抓语境,包括对标题、注释以及作者、作品写作背景的了解。高中生抽象思维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和发展,散文阅读训练过程中,更需要在形象思维、情意思维方面加强。 4.涵泳觅词,遣句造义 主观题的解答难点更多表现在“语言的痛苦”。学生很多时候能够理解作品,但是不能够按题意要求组织好语言答题。心中似懂,口不能言,笔不能写,此所谓“语言的痛苦”。涵泳的功夫,在于反复咀嚼体味,把形象的感知、情意的感受上升为概念,化而为词语。在内心先捕捉到能大致概括思维概念的词语,是思维概念向语言转化的关键。只有找到了合适的词语,甚或一组词语,才能组织成流畅的句子或语段,进而推敲、调整、润色。这是一个颇为复杂的思维"心理活动过程。复习过程中应侧重语感的训练,有意识地选择题目去感受、体验,但不能脱离作品本身。 二、微观角度 1.析——主要有三点 (1)挖掘词句含义。这些词语和句子往往意蕴丰富,通过分析其比喻义或引申义。可以揭示其深刻哲理性。(2)分析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散文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看似不合常理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对此学生须认真思考。(3)概括内容要点。概括文章某一观点的若干要点,是常见的题型。 2.赏——有两个要求 (1)鉴赏抒情类散文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试题往往通过问“好处”“作用”等要求考生体味咀嚼,说出其在内容、结构和表达上的作用。 (2)评价抒情类散文的思想内容。要求考生读了文章后对某一内容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是高考常见的题型。 最后要着重指出的是,抒情类散文阅读题以简答、分析为主要考查形式,考生在作答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心中有例子、答题有路子,分条分款,为阅卷者提供方便。答题的语言表达一般宜用说明或议论性的,少用记叙或描写性的,这一点务必予以重视。 【易错点点睛】 易错点1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张家界 卞毓方 ①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荚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②鬼斧神上,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③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姗姗来迟。说来惭愧,二十六年前,我本来有机会一睹她的芳颜,只要往前再迈出半步。那是为了一项农村调查,我辗转来到了她附近的地面。虽说只是外围,已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一眼望去,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云与云,仿佛都识得人情,就连坡地的一丛绿竹,罅缝的一蓬虎耳草,都别有其一种爽肌涤骨的清新和似曾照面的熟悉。是晚,我歇宿于山脚的苗寨。客栈贴近寨口,推窗即为古道,道边婆娑着白杨,杨树的背后喧哗着一条小溪,溪的对岸为骈立的峰峦。山高雾大,满世界一片漆黑。我不习惯这黑,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披衣出门,徘徊在小溪边,听上流的轰轰飞瀑。听得兴发,索性循水声寻去,拐过山嘴,飞瀑仍不见踪迹,却见若干男女围着篝火歌舞,火堆初燃之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树枝。燃到中途,树枝通体赤红,状若火之骨。再后来,又变作熔化的珊瑚,令人想到火之精,火之灵。自始至终,场地上方火苗四蹿,火星噼噼啪啪地飞舞,好一派火树银花。猛抬头,瞥见夜空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啊———”,一声长惊,恍悟我们常说的“魅力”之“魅”,原来还有如此令人魂悸魄悚的背景。 ④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且摘一片枫叶为书签,拣一粒卵石作镇纸,留得这红尘之外的秋波,伴我闯荡茫茫前程。犹记前年拜会画家吴冠中,听他老先生叙述七十年代末去湖南大庸写生,如何无意中撞进张家界林场,又如何发现了漫山诡锦秘绣。欣羡之余,也聊存一丝自慰,因为,我毕竟早他四五年就遥感过张家界,窃得她漏泄的吉光片羽。[中&国教&育出&版网] ⑤是日,当我乘缆车登上黄狮寨的峰顶,沐着蒙蒙细雨,凝望位于远方山脊的一处村落,云拂翠涌,忽隐忽现,疑幻疑真,恍若蜃楼,想依它实为张家界内涵的一个短篇。不过,权这一个短篇轰现力就足够惊人,倘要勉强译成文学语言,怕不是浅薄如我者所能企及。天机贵在心照,审美总讲究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能拿酒瓶盛装月白,拿油彩捕捉风清?客观一经把握,势必失去部分本真。当然不是说就束于无为,今日既然有缘,咦,为什么不鼓勇试它一试。好,且再随我锁定右侧那一柱倒金字塔状的岩峰,它一反常规地拔地而起,旁若无人地翘首天外,乍读,犹如一篇激扬青云的散文,再读,又仿佛一集浩气淋漓的史诗,反复吟味,更不啻一部沧海桑田的造化史,——为这片历经情劫的奇山幻水立碑。 1.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作用。 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 (2)作者说:“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文中这一“灵性”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从第三段、第四段各举一例回答) 特别提醒 1.抓住作者抒情的方法。是直抒胸臆还是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的,是借景抒情还是通过叙事抒情。对写景抒情散文的考查,我们应该注意作者借什么景抒什么情。即使题目中没有涉及,也应该将其弄清楚,熟记于心。这是答题的前提。 2.认真分析语言,挖掘作者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只做表面文章违背了鉴赏的本意。 3.分清段落层次,从整体上把握作者行文的脉络。 易错点2 叙事抒情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日的春光 冰 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未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铱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子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向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1.“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3.“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 【错误解答】因为它美丽,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铱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 答: (2)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的是什么? 答: 特别提醒[zzstep.com] 1.分清文章所叙述事情,是哪几件事,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赞扬什么,否定什么。 2.抓住文章过渡转换的句子,是承接关系还是转折关系抑或是顺承关系。 3.留意叙事中的议论或抒情,它往往是文章的重点内容,或者成了文眼,或者是起承转换的关键。 4.要能够对文意进行概括。这往往是归纳主旨、提炼观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所必需的。 5.在做笔答题时,如果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不准,可以借鉴文后的分析,但要注意,文后的分析有正确有错误,只可借鉴,不可借用,也就是说,当你回答得不够准确或不知道从何入手时可以参照这个表述。 易错点3 哲理感悟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春天的梦 苏叔阳 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多像梦的使者。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 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 每一片都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 让街道看见了浓阴。 哦,在这落雪的早晨, 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芬芳, 听见了蜜蜂的歌唱…… 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我真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在我的面前伸展开来。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 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后的那个严冬。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梁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在那儿,眼光木然的农民,用一小堆枯叶为我燃起野火,烤暖我的脚,烤暖我的心,送给我一个烤熟的土豆。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梦见妻子温柔的手臂,小儿子的笑脸——他那时刚刚出生不久。 靠了春天的梦,我熬过了践踏灵魂的岁月。[z+zs+tep.com] 又是一个春天。祖国的大地被泪水飘起,人们哭诉一个巨人的长睡,仿佛他带走了所有的人内心里对春天可怜的梦幻。然而,春天毕竟来了,虽然迟了,虽然挟着风沙,虽然难免还残留着严冬的寒气。可她毕竟是春天。 地球上不能没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没有梦幻。我愿春风把梦吹撒到一切人的心头。 我们不能苛求春天,因为春天是冬天的产儿。她有母体的印痕,但她不同于母亲。她娇嫩、柔弱,可她有长长的未来,她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希望的种子。严冬所诞生的并不是严冬。因此,人类才向她呼唤,才把她赞颂。 晶莹的雪花,正在为春天铺下襁褓,阵阵的鞭炮正在为春天催生。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又将在春天里编织新的梦幻。 啊,祖国的春天呐,家乡的春天呐!就算你短促到只有一瞬,为了这一瞬里所凝集、所包容的未来的一切,我也愿意献出我的生命。 春天快来吧! 1981年2月3日春节前夕北京 1.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 答:  2.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 答: 【错误解答】 感受到家乡的春天上短促的、寒冷的。 【错解分析】 不全面。没有从实写和虚写这两个角度去回答问题。 【正确解答】 作者感受到家乡的春天上短促的、寒冷的、风沙满天的、充满生机的、充满色彩的给人带来希望的。 3.“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答: 特别提醒 1.对于哲理散文的阅读,首先要求读者有一定的生活感悟。我们这里说的哲理散文,是一般意义上的分法,不是指严格意义上的哲理散文。所以,不要求对生活有很深的理解,只要能够理解别人阐述的人生况味就足够了。 2.读哲理散文,既要读懂表层的意思,也要读懂深层次的含义,考试出题往往两方面兼顾,所以,不可偏废。[中*教*网z*z*s*tep] 3.多从象征意义、比喻的含义等角度去分析理解,对于哲理散文的主旨,有时难度较大,考生不一定能完全答得出。 【2013高考突破】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托尔斯泰的森林 刘长春 “森林城市”莫斯科,用绿色,用幽深的林阴,用高高矗立的尖顶塔楼,让我们看到一幅巨大而又优美的俄罗斯风情油画。可我始终相信,俄罗斯还有一处更加美丽宁静的地方。那就是图拉市郊野的列夫·托尔斯泰山庄,那里有一个高低起伏的山地和一片密密的森林。 沿着两行绿叶招展的阔叶林带与挺拔的白桦林带拱成的林阴小路,我们一直走进了密密的森林中。一百多年以前,托尔斯泰也是这样走着的吧?每天,他从那飘散着书香的斗室中走出来,走进了这片森林,然后又平静地回到他的书房。在我的感觉里,《战争与和平》中和谐与明朗的色调,《安娜·卡列尼娜》中关于“迷路”的思考,都是这片森林带给他的。他一生活了八十二年,而六十年的岁月是在这片森林中度过的。可以说,森林就是托尔斯泰人生的一段历史,有文字记载与无文字记载的历史。 越走森林越深,树株也越密。在这绿色生命交响的大欢喜中,我们走进了一个墓地。墓地周围连一块石碑都没有,只有高高挺立的大树。前几天,我们刚刚瞻仰过莫斯科名人公墓,我们看见了果戈理、马雅可夫斯基、乌兰洛娃等的墓地,除了花岗岩大理石砌石以外,还有代表他们生前神采的雕像。我获得了庄重,却没有体会到神圣。在这个集中了政治、文化、艺术,军事代表人物的公墓里,有些人的功过是非留给了历史,时间的评判拉长了,我的心灵通道没有找到神圣这样的感受而显得更为复杂。只有在托尔斯泰的墓地前,我才真正体会到神圣两个字的千斤重量。没有任何标志,却使我联想起他伟大的一生。生前,托翁曾经对他的女儿们说:他死了,就把他埋葬在与她们一起寻找“魔杖”的地方。这是他的遗嘱,也是他的遗憾!少时,他哥哥尼古拉曾经给他讲过 一个故事:在这片森林里,丢失着一根“魔杖”,谁要是找到了它,谁就会得到幸福,同时也会给别人带来幸福……这个故事,可以说影响了他一生。在这片森林中,他写作,他思考,他办学,他散财,他像农民一样伺弄苹果园,甚至想到改革土地制度……他找呀,找呀,不知寻找了多少遍,就是没有找到。他俯视着自己的内心,感觉自己处于“可怕的特殊环境”却找不到出路,陷入矛盾苦闷之中,不知“该怎么办”。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为钱财活着,有些人为名利或是官位活着,也有些人为灵魂活着,而托尔斯泰就是“为灵魂活着”的一个人。 虚伪的人没有灵魂,而灵魂是用来思想的。生前,他找不到那根“魔杖”,死后,他还是要继续寻找——这也许是托翁不入“名人公墓”而宁愿埋葬在这片森林的惟一解释。托尔斯泰宁愿自由地思想并痛苦着而希望别人幸福。所以,他还要孤独地留在那片森林里。起风的时候,森林呼啸万顷绿涛,如歌一般,我们听见的也许是他心灵的又一次颤响……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墓地,却为一个不朽的灵魂所缠裹,就像他身边的树,感动着他的关怀与温热,在偏僻与寂寞中无畏地茁长,只是我作为一个匆匆的踏访者,却始终无法成为它们当中的一棵树,或是树上的一只鸟,跟随它们一起在风中摇曳,于枝头鸣唱。 1 第三段中作者说“他死了,就把他埋葬在与她们一起寻找‘魔杖’的地方。这是他的遗嘱,也是他的遗憾”,根据文意,这里的“魔杖”、“遗憾”分别指什么? 答:“魔杖”指 “遗憾”指 3 本文以“托尔斯泰的森林”为题,并在文中反复地描写森林,这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分条概括作答。 答:(1) (2) (3) 4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散文抒写了参观托尔斯泰山庄的感想,文中既有形象的描写,也有简要的叙述、深刻的议论和真挚的抒情,全文感情真挚深沉,文笔隽永。 B.“可我始终相信,俄罗斯还有一处更加美丽宁静的地方”,作者之所以说“更加”,是因为托尔斯泰山庄的树林更密,林阴小道更美;也更加安静。[中#国教#育出#版网] C.本文运用了借景抒情、对比映衬等表现手法,表现了托尔斯泰崇高的精神境界,也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景仰和崇拜。 D.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的森林主要突显一个“静”字,以此烘托了托尔斯泰墓地的静穆和神圣,表现了参观者平静和敬畏的心情。 E.文中多次提到“魔杖”的故事,是为了突出表现托尔斯泰的一生是痛苦的一生、矛盾的一生,是最终没有找到幸福的一生。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 钢琴家的脚 陈 钢 在我珍藏的波兰版的《肖邦全集》的扉页里,印着一双秀长纤细、令人动容的手——那是肖邦的手。就是这双手,流注出多少醉人的旋律,又演绎出多少变化万千的“音乐魔方”;手啊手——钢琴家的代号和骄傲! 不知从哪天起,我突然注意起钢琴家的脚来。因为在他们出台时,必先举足由幕后走到琴前;而这几步路,可真谓“寸步难行”啊!他们有的如万里长征,步履艰难;有的则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还有的活像是小脚女人赶集——急急匆匆,扭扭歪歪。但是,有一位钢琴家的路却走得潇洒自若,怡然大方,他——就是傅聪。而带他学会走路的,就是他的父亲傅雷。这条路的路标上有四句 话:“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这是傅雷给孩子的临别赠言。 为了让傅聪学会“做人”,这位精通洋学的大翻译家,既没有把儿子送到他早年留学的法国,也没有让他进音乐学堂;而是另辟蹊径,用近乎“私塾”的方式,从孔孟先秦诸子、《国策》、《左传》、《晏子春秋》、《史记》、《汉书》、《世说新语》中自选教材,进行“道德规范”——“做人ABC”的教育。傅雷认为,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道德规范”是生活中惟一的“圭臬”。而当他将这个“圭臬”与古希腊罗马的崇尚自然,文艺复兴的崇尚人文,法国大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崇尚民主的精神相融合时,就构筑起一个“理想世界”的最高境界!傅聪以后在国外生活了那么多年,面对着光怪陆离的西方社会和纸醉金迷的金钱世界,始终“视富贵如浮云”,而不像“巴尔扎克笔下的那些人物,正好把富贵作为人生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的目标”,就是因为精神境界中有这个“圭臬”所维系。傅雷在家书中盛赞傅聪的前丈人梅纽囚,说他在海牙为一个快要死的女孩子演奏巴哈的《恰空舞曲》和他1947年在柏林对犹太难民的讲话,是一种“符合我威武不能屈的古训”的精神和气节;而傅聪也以孔夫子所称道的颜回为榜样,保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那种“以清贫为自傲”的中国文人传统和超尘脱俗的崇高境界。 真是有“德”才有“品”,有“品”才有“境”,有“境”才能铸造高人!而傅雷,就是这样带着儿子走人生之路的。 傅聪的艺术之路,是一条以民族文化根蒂来“开发”、“引爆”世界艺术顶尖的“通路”。 陆游示儿:“功夫在诗外”。可傅聪的功夫倒是在“诗内”。他对中国古诗词的通晓决不逊于托斯卡尼尼对莎士比亚的熟悉,当一个女演员在刚读过莎翁的《仲夏夜之梦》后用德语引用其中的台词与托氏交谈时,他竟能马上接过去用英语与意大利语背诵下一页的台词。 傅聪在“肖邦”比赛前,他的演奏已被波兰教授认为“赋有肖邦的灵魂”,甚至说他是一个“中国籍的波兰人”。他荣获的“最是波兰魂”的玛祖卡奖,更被认为是桩“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因为,这是由“一个中国人创造了真正的玛祖卡的表达风格”。意大利钢琴家阿高斯蒂教授对傅聪说:“只有古典的文明才能给你那么多难得的天赋,肖邦的意境很像中国的意境。”说得多好、多对啊!傅聪就是这样弹肖邦的。他弹肖邦,“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自己很自然地说自己的话”。而且,肖邦又有李白“非人世”的气息和李后主那种“垂死之痛,家国之恨”的愁绪。傅聪用李白来演绎,升华肖邦;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得的是李白奖! 傅聪的艺术之路还通向大自然。 达·芬奇从被微风吹皱的涟漪碧波中找到了蒙娜丽莎谜一般的线条;邓肯说她的灵感可以从“云彩、海浪以及介于热情与山岚之间和恬静与微风之间的共振”中得到;“濡湿的贝多芬”(因经常冒雨散步,湿透衣裳而得此雅号)从“小溪的潺潺流水声”和“树叶中小鸟的歌唱”中唤起了写作《田园交响曲》中“溪畔小景”的灵感;而傅雷,则多次要求傅聪到大自然中去。因为,大师的作品“就是从大自然,从人生各方面材料中‘泡’出来的,把一切现实升华为emotion与sentiment”,所以,“表达他们的作品,也得走同样的路”。更重要的是,大自然可使人“荡涤胸中尘俗”,“打破纸醉金迷的俗梦,养咸淡泊洒脱的胸怀”。从而获得一种“萧然意远,旷达怡静,不滞于物,不凝于心的境界”,使演奏具有“生命的活力与搏击飞纵的气势”! 一开始谈的是“钢琴家的脚”,但步子一拉开,就不知不觉地走远了。所以,得赶紧补上一句:我可不是一味地提倡钢琴家的“练台步”,更不希望他们演奏时随意摇摆。傅雷在家书中至少有八处提醒傅聪,弹琴时要“身如岩石,像统帅三军的主帅”,不能乱摇摆。因为,“唯有肉体静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 ——选自散文集《三只耳朵听音乐》 5 文中画线部分文字“从大自然,从人生各方面的材料中‘泡’出来”的含义是什么? 答: [z§zs§tep.com]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静夜听风 姜璃敏 静夜听雨,仅仅这几个字,就赋予我们多少诗意!最是那温馨的春夜,淅淅沥沥的细雨,抚着恬怡的春梦、绿肥红瘦的江南,是何等美妙意境?(一) 静夜听风可就大不同了。如果说前者宛如丝竹悠悠、清泉淙淙,后者则浑似江河破堤、大漠飞沙。尤其是无雨的冬夜,听虎啸龙吟般朔风动地而泉,门窗噼啪,雨篷呻吟,耳畔嗖嗖如有利箭飞掠,心头瑟缩似万马狂踏,落英狼藉。那心境,无论如何是找不到一丝美感来的。何况晚来的风总给人以凄凉的暗示,静夜的喧嚣声不免让人心惊肉跳。所以,我们难听到对夜风的欣赏或讴歌。 尤其是不眠的长夜或病痛的僵卧中,听萧萧风过,黯淡的心境更如夏日雷雨将骤,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二) 当然,也有例外的人。诸如我,每于无眠之夜听风,便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风似乎会吹开记忆之门,听不同的风声,如同听到久远而淡忘的歌声,会将不同的往事纷纷乱乱地勾陈于眼前,牵起种种沉溺的情愫,有时竟也因之温情绵绵甚或慷慨激昂。因为我与风,曾有过一段特殊的因缘。(三) 毕竟才20出头,意气方刚呵!而今雄风犹在,我这气势却哪去了?连梦中也找不见它,却常从铁塔上飞落,惊醒一身冷汗。只有静静深夜,听着当年一样的风声,才会拾到几分一样的心情。悲欤,喜欤?(五) 风吹来多少记忆?风吹走多少故事!而风逍遥自在,无影无踪,来复去,去又来。我呢,该向谁追索飘逝的生命?(六) 9 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用两个词概括“静夜听风”的心境。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有一些感觉,正离我们远去(有删节) 王周生 曾经在《美国中学生获奖作文选》里,读到一篇作文,题目叫《先人们的快乐》。说是2155年,也就是一百多年后的某日,有个叫汤米的男孩,在家中阁楼上惊奇地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这书是印在纸上的,纸头泛黄松脆。他赶忙叫来妹妹,妹妹也觉得不可思议,这字怎么“一动不动地停在纸上”,怎么不是在屏幕上移动的那种?汤米告诉妹妹:一个世纪前,也就是爷爷的爷爷从前读的书都是印在纸头上的,那时上课不是分散在家中,而是集中起来,去一个叫学校的地方,每天早上“上学”,每天傍晚“放学”,学校的老师不是电脑里那几个模拟人像,而是真正的人。爷爷的爷爷和左邻右舍的孩子一路欢笑着走在上学的路上;爷爷的爷爷们乐滋滋地坐在教室里,和一个真正的人——老师,面对面说话,那声音是从老师的喉咙而不是扬声器里发出的;爷爷的爷爷和同学一起嬉笑玩耍,讨论功课,大家的笑声也是真实的,你能感受到同学嘴里呼出的气息……多么令人神往!可是如今,对着家中的电脑上课,妹妹只有叹气的份儿,觉得爷爷的爷爷们真是幸福极了。 读那篇作文的时候,大约是1989年,我觉得像是天方夜谭。我佩服美国孩子丰富的想像力和编故事的能力。那时的上海作家中,只有我和叶永烈先生刚开始用电脑打字,上网离我们还十分遥远,更不要说有那种能拍照、能发短信息、功能多多的手机了。记得当时我用电脑打了一篇小说,被录用后,编辑竟要我将打印稿用手抄到300格的稿子纸头上,说是便于编辑,真是匪夷所思。弹指一挥间,十多年过去了,电脑、网络的神速发展令我们眼花缭乱。每过一阵,一项新的电脑和网络技术就会出现。用于写作的人越来越少,用电脑写作的人越来越多。长年累月地打字,让我们连有些汉字都忘记怎么写了。如今有人已经不用每天上班下班,而是坐在家里电脑前办公;有人已经不去学校,而在网上选修自己喜欢的课并参加考试……网上读书,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网上可视通讯,手机短信,手机小说……美国中学生的那篇《先人们的快乐》中的某些情景,已经提前来到。 我儿子前几年出国读书,有许多人问我,你想他吗?我说,我并不觉得他离开我呀,几乎每天我们都在说话聊天呢,不是在网上就是在电话里。只要愿意,接上摄像头,可以看见对方,看见各自房间的陈设,各自烧的菜。除了不能将儿子喜欢的饭菜从网上传过去,别的和他在家没什么两样。但也因此,作为母亲,对儿子的那份思念淡了,甚至没了。可是80年代,我先生出国读书,一封信起码走半个月以上,等信等得望眼欲穿,越是等不到越是心焦,好不容易收到信的那一刻,喜悦自然不用说,那一封封信,自然成了珍品。 看如今男男女女,走在路上,坐在车里,甚至进入电梯,一个个在手机上不停按捏,信息以光速传递。相亲相爱的少男少女,只要发出一条消息,就能在几秒钟后迅即得到爱的反馈。 但有一些感觉,正在离我们远去;有一些快乐,正在变得越来越浅显。这两年,我渐渐发现,表现这种细腻和震颤感觉的文字越来越少人问津,人们忙于编造粗俗的笑话,离奇的故事,释放疯狂的欲望。 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拐了个小小的弯儿?我不得而知。[zzstep.com] 我只是,小心翼翼地珍藏我曾经有过的那些感觉,让一百年后的人们羡慕和妒忌。 13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所引《先人们的快乐》的内容。 要求:①概括的文字应体现作者选用这个材料的意图。 ②不超过50个字。 答: 16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开头引述美国中学生的获奖作文,特别突出一个“真”字——真的书本,真的上学,真的教室,真的老师,真的同学,用以反衬网络世界的虚假。 B.作者选用十多年前编辑要她“将打印稿用手抄到300格的稿子纸头上”这一材料,目的是反衬电脑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C.文章将如今不思念远在外国读书的儿子与20年前焦急等待出国读书的丈夫的来信对比,说明随着科技的进步,思念带来的痛苦和喜悦的感觉已经麻木。 D.结尾处作者表示要“小心翼翼地珍藏曾经有过的那些感觉”,与开头段故事中“妹妹只有叹气的份儿”构成了呼应。 E.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进步,在她看来,电脑、网络的应用带来了生活的便捷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让人们失去了一些美好宝贵的东西。 答案:BE 解析:A应是“虚拟”而不是“虚假”,C不是“麻木”而是“淡漠”,D呼应的应是“幸福极了”,与“叹气”呼应的是“羡慕和妒忌”。 ③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吴刚是仙,可以长久,而人却要以短暂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 ④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说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的渊潭。 ⑤月,我知道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在说明这个世界,就在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像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地完成啊! ⑥试想,绕太阳运行的地球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是圆的,在小孩手中被玩弄的弹球是圆的,弹动起来也是圆的旋转。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人再小,再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征。老和小是圆的接榫。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考虑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 ⑦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吗?能知道我死后变成何物吗?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机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落疤里新生。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全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 ⑧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间长久,但愿我的事业永存。 17 第二段,作者将月的圆缺与人的悲欢对照着尽情抒写,有什么作用? 答: [zzstep.com] 20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采用了第二人称,作者似与月在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这样便于抒发情怀,阐发哲理。 B.文章中选用了比喻、拟人、设问、排比的修辞格,使语言显得华丽照人,富有美感。 C.对着一轮明月,作者遐思悠悠,思接千载,显示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哲学功底。 D.在作者看来,人生近乎是周而复始,重复的圆。但消极中含有旷达乐观,与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有异曲同工之妙。 E.本文采用了层进式的思路,中间勾联,首尾呼应,结构严密有致。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汉家寨 ①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汇集的一个点。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②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音,或许还好受些。300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③和北麓的蓝松嫩草判若两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岩石是酥碎的红石,土壤是淡红色的焦土。山坳折皱之间,风蚀的痕迹像刀割一样清晰,狞恶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布满着正对太阳的一面山坡。马在这种血一样的碎石中谨慎地选择着落蹄之地,我在曝晒中晕眩了,怔怔地觉得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 ④那时,我独自一人,四面八方数百里内只有我一人单骑,向导已经返回了。在那种过于雄大磅礴的荒凉自然之中,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⑤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 ⑥仅仅有一炷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⑦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⑧我走进汉家寨时,天色昏暮了。汉家寨日落前的炫目白昼中已经有一种寒气存在。几间破泥屋里,看来住着几户人。 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更因为设府置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 ⑩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老人只微微摇了一下头,便不动了。女孩还是那么盯住我不眨眼睛。 犹豫了一下,我费劲地指向最后一条戈壁滩。太阳正向那里滑下,白炽得令人无法瞭望。地平线上铁色熔成银色,闪烁着数不清的亮点。[中#国教#育出#版网] 我刚刚指着,还没有开口,那老移民突然钻进了泥屋。我呆呆地举着手站在原地。那小姑娘一动不动,她一直凝视着我,不知是为了什么。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她的眼睛黑亮——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是我女儿的眼睛。 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汉家寨可以在任何一张好一点的地图上找到。《宋史·高昌传》据使臣王延德旅行记,有“又两日至汉家砦”之语。砦就是寨,都是人坚守的地方。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 千年以来,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走过一个转弯处——我知道再也不会有和汉家寨重逢的日子了——我激动地勒转马缰。遥遥地,我看见了那堆泥屋的黄褐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那时的天山已经完全升起于北方,横挡住大陆,冰峰和干沟裸谷相衬映,向着我倾泻般伸延的,是汉家寨那三岔戈壁的万吨铁石。 我强忍住心中的激动,继续着我的长旅。从那一日起,我永别了汉家寨。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选自张承志《荒芜英雄路》,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③段写天山南麓环境恶劣,风蚀的痕迹像刀割一样清晰,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 B.“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形象地表现了汉家寨的地理位置、状貌和处境。 C.作者永别了汉家寨之后,无论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这可以看作是对前文三岔路口“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思考的回应。 D.本文通过人物形象传达出一些象征意义。如在汉家寨所见的老汉,他象征着民族文化的融合,而他痴痴的眼神又传递出作者对汉家文化的反思。 E.本文语言通篇庄重典雅,折射出西部广袤、苍凉、雄壮的地域特征,蕴含着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 答案:BC 2.阅读①~④段,回答下面问题。 (1)“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包裹着”,这几段是怎样描写四野的“宁寂”的? (2)这一部分写出了“铁色戈壁”什么样的环境特点?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正面描写,“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300里空山绝谷”写出了“四野的宁寂”;②侧面描写,作者借写自己“不由得屏住了呼吸”、“一路单骑”“一阵阵阴凉袭向3.本文中多次出现“坚守”一词,请结合画线句子理解它们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zs§tep.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淡 竹 苏沧桑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松树很满足,即使干瘪的果子永远得不到更饱满的收获。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据说气味能抵挡蛇对游人的侵袭。浮萍无根,却有心,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嗜血,一边甜言蜜语……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充盈。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 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 ……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选自2009年第12期《散文》) 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解析:选CE。A.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没有对淡竹进行正面描写,所以“描绘这种竹子的婆娑风姿”无从谈起。B.无中生有,况艺术形象不能与作者完全等同。D.从倒数第二段内容可知,文中称颂的是“云淡风清”“坦荡潇洒”的人生。 6.文中两次说到淡竹是“植物中的另类”,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乡村铁质 刘向民 ①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 ②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哞,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 ③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都包含着铁质。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 ④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蓝天下格外亮丽。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土地时刻迸发着铁质的响声。 ⑤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无遮遮掩掩。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饮风露餐,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 ⑥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我们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 ⑦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的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不能忘记永远的乡村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 1.下列对散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篇作者说:“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这一行文的好处是开门见山,直接抒发。 B.在第三段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高粱、谷子、玉米等农作物比作了自己的兄弟,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它们正在健康成长的模样。 C.第五段作者运用排比修辞,使文章的行文充满气势,生动地写出了在充满铁质的乡村中生活的农人们旺盛的生命力和他们坚强、直率、质朴的性格。 D.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图景以及在乡村中生活着的人们,凸显了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的风貌。 E.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我”的根就在乡村。与乡村比较起来,城市是让人厌恶的存在,是宁静美好的乡村的对立面,文章中处处都有“我”对城市和城市文明的批判。 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1)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河与沙[中教网] 周 涛 沙漠对河流说:结束! 河流回答:我本身就是开始。 ——题记 在新疆生活的这么多年里,我非常幸运地见识了它的那些著名的河流。的确,我非常幸运。 伊犁河、巩乃斯河、塔里木河、孔雀河、额尔齐斯河、叶尔羌河……河流给人留下的往往是永难磨灭的记忆,是丝缕一般柔长的诗情。虽然水和水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奇怪的却是河与河完全不一样。 叶尔羌河完好地保留了一副古代河流的面貌,在洪水期,它宽阔的河床里流泻的仿佛不是水,而是奔腾拥挤的骆驼群。额尔齐斯河有着令人惊异的风采,它水量的充沛和纯净近乎神话,它的浪涛如同众多大块的碧玉倾泻翻滚。还有塔里木河,那是一支忧伤的歌,它默默流淌,告别一个又一个绿洲,然后义无反顾地走进沙漠……还有呢,还有伊犁河和巩乃斯河,我已经好多次写到它们,但始终不能真正表达出它们的神韵。 如果说我对新疆有一种无法抗拒和割舍的爱,那么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缘自这些河流。河流这些生命之蛇缠住了我的心。 与河相反的是,这么多年我走遍了新疆的许多地方,穿越了无数的戈壁和碱滩,却很难深入地见识到沙漠的真面目。我与最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森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共居一域,但始终没有真正见到过它们。它们就像传说中的巨蜥,时常留下足迹,却难见真形。 于是我经常在头脑里想象出这样一些画面:河与沙漠的关系如同一些生命之蛇与几只巨型蜥蜴之间的生死搏斗。河想包围沙漠,缠住它并消解它。沙漠固执地蹲伏在那里,愚蠢而又警觉,充满仇恨而冷酷无情,等待时机,随时准备猛地向蛇扑去,并一口咬断它。 那些消逝的河啊,是怎样地被咬断,然后被吞没…… 在河与沙的殊死搏斗中,夹在当中的是我们人。 人是多么富有灵性的动物啊! 我看到过西海固的作家王漫西的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1972年,西海固大旱,我去某村找一位烧窑师傅,他说:‘你是走州过县的人,咱这里人都说地球把把子(把柄)快磨断了……是苏联专家测出来的,正拿电焊机焊着哩。电焊机把天都烧红了,山干火燎的,牛赶到山里只吃空气不吃草。咱这里人说,焊住了我们就不用迁了,焊不住我还要迁走哩。’” 这正是大西北的贫困缺水地区的人民群众所独有的生态环境危机意识的表白,也是由他们口头创造出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今众多的有关生态环境的呼吁文字中,我没见过比这更绝妙的。烧窑师傅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 直到这时,人才想起了树。 那些不会逃跑、不能移动的树,那些在人类兵团到达后像成群成片的俘虏一样等待砍伐的树,那些身材高大、枝叶俊茂但敌不过那些斧锯的树,那些在微风中哗笑着本来想当人类的朋友却不料成为屠杀重点的树……及至想起,为时何晚! 现在怎么办呢?现在栽树吧!树是人类的最忠实的朋友。有了树,沙漠敛威,一切都会变得和谐起来。每一棵树其实都是一根伟大的“魔杖”——就像古老的神话中传说的那样。 至于河流,这养育生命和文明的保姆,除了近百年来遭受污染和破坏,过去在历史上可是一直受到热爱和歌颂的。一本书上说道:“在成吉思汗的后裔中,对流水的崇拜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直至今天,我依然记得中学时读过的题在《静静的顿河》卷首的那几句古老歌词—— 啊,静静的顿河,像是我们的父亲![zzstep.com] 啊,静静的顿河,你的水流为什么这样浑? (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强调“的确,我非常幸运”,是因为自己曾亲眼看到了那些河流的不同神韵,感受丰厚。 B.将河与沙漠想象为蛇与巨型蜥蜴,形神兼似,十分准确地表现了河的警觉与沙漠的凶猛。 C.“直到这时,人才想起了树”一句的意思是,生存环境恶化了,人才意识到了树的存在。 D.“河流,这养育生命和文明的保姆”,是对题记“河流回答:我本身就是开始”的一种解释。 E.结尾提到成吉思汗后裔对流水的崇拜,是为了表明中华文化包容广博,有着优良的传统。 6.(1)作者用“奔腾拥挤的骆驼群”比喻叶尔羌河,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支“忧伤”的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尾引用《静静的顿河》卷首的几句古老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zstep.com] 解析:一般来说,回答文章末尾句段的作用时,可参考以下一些术语:呼应开头;照应标题;收束全文;点明中心;深化(升华)主题等。如果题干问的是引用的诗文的作用,则可参考以下说法:增添文学色彩(情趣),丰富文章内涵,增添文化气息,表现主题等。分析时一定要结合文本,切勿泛泛而谈。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