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传记阅读 【考情快递】 从对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情况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和趋势:①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为基础;②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是考查重点;③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是考查的难点和热点。 【一轮诊断】 很多考生秉承文学类文本复习的思想,只关注传统阅读材料所考查的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文章结构和主旨等几个考点,忽视了传记的文体基本特征和新课标要求。 【二轮定向】 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文章阅读一般的考查要求之外,要注意以下五点: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谢希德的诚与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 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位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 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撼人心魄的人间至诚。 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生动,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 (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C.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D.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教你审题 题干要点——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①要求选择出的是最恰当的,而非错误的; ②要选择出两项。 答题方向——重点在于寻找切入点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可以注意从原文中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然后比较选项与原文的出入,是否改变了原意,如果改变即为不符合原文意思,如果没有改变即为符合。 教你答题 要领提示——A项,“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不准确,原文仅仅是说“有人劝告”。 C项“对此也不感兴趣”错,谢希德对烹饪可能感兴趣,只不过她不希望别人过于宣传她精于此道,选项说得过于绝对。D项“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错,原文“画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 答案示例——BE ◆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教你审题 题干要点——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①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说明原因是多方面,而不仅仅一两个方面; ②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答题方向——重点在于寻找切入点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与整合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必须依据题意,框定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去整合概括。 教你答题 要领提示——本题的有效区间主要在第二自然段,从文段内容可以看出,解答此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从国家的角度,二是从科学家的角度,三是从学术前辈的责任的角度。根据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示例——①这项研究可以解决钢材腐蚀的问题,节约能源,对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②作为科学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转入科研新领域;③作为学术前辈,可以借此鼓励年轻人,开拓科研新领域。 ◆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教你审题 题干要点——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①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具有求真的态度; ②这种求真态度体现哪些地方,就意味有多处; ③要分条答出这些地方。 答题方向——重点在于寻找切入点 传主的性格特点体现在多个方面,而本题限制为“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概括时内容范围缩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难度,我们不妨先找出区域(如第二段和最后一段),寻找关键句,然后从中归纳。 教你答题 要领提示——解答此题先找到有效的区间,此题的有效区间在第二和第六自然段,从以上两段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努力探索真知,二是研究的过程中的认真细致,三是修改科普文章。结合原文内容回答。 答案示例——①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注重积累,追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文章一丝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确无误,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动。 ◆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教你审题 题干要点——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① “诚”是传主谢希德的主要品质; ②谢希德的“诚”体现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方面; ③这是一道探究题,要结合文意,深入挖掘。 答题方向——重点在于寻找切入点 本题考查对问题的探究能力。需要考生结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传主的精神品质。对谢希德的“诚”的理解,不能离开文本,从多个方面肯定,然后回答分析,只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即可。 教你答题 要领提示——解答此题要立足全文,因为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谢希德进行介绍,一是对祖国,二是对事业,三是对家人。这三个方面分别体现了“诚”。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毅然回国是忠诚;对事业的细致认真是热诚;对家人的无微不至是至诚。回答时先从整体概括,然后根据内容再加以阐发。 答案示例——(方面一)对祖国无限忠诚。 ①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设;②为国家建设需要而调整研究方向,转入新科研领域。 (方面二)对事业充满热诚。 ①作为科学家,锐意创新,勇闯难关,实事求是,一丝不苟; ②作为大学校长,谦虚做人,认真做事,深入群众,不搞特权。 (方面三)对亲人至爱至诚。 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所压倒,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深情; ②不顾自己的工作繁忙,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贾芝:飞鸣的播谷鸟 1913年,贾芝出生于山西襄汾县。1932年,到北京中法大学经济系学习。他崇拜法国象征派诗人,和同学结成诗社。1937年,贾芝在戴望舒主编的《新诗》上发表了《播谷鸟》,成为他那一时期的代表作:我第一次听见它“布谷布谷”的叫。/叫了一声,/又飞到哪儿去了? 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是一只飞鸣的播谷鸟。 诗人艾青是贾芝延安时期的朋友,他打趣地叫贾芝“播谷鸟诗人”。1988年第四次文代会上,艾青还耿耿于怀地对贾芝说:“好好的诗不写,搞什么民间文学?”贾芝也不想争辩什么。在他看来,自己仍然是一只播谷鸟,在民间文学这块园地开拓、耕耘、播谷。贾芝真正关注和热爱民间文学是从延安开始的。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场轰轰烈烈的向民间文艺学习的热潮兴起于陕北的山山峁峁。贾芝搜集民歌、民间故事,还创作发表了数十首写战士、农民、工人的新诗。从创作到生活,他彻底摒弃了在北京时的浪漫情怀与绅士风度,完完全全成为一介草民,灰布棉袄外面系一根草绳,断了腿的眼镜用线绳套在耳朵上,唯一留下的一点痕迹,大概只有他随身带着的那把意大利小提琴了。 1950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创建,贾芝任秘书组组长,包揽了民研会几乎全部大小事情,刻图章,接待来访,回信,买房作会址,买文具,当会计,一小笔经费就放在贾芝的口袋里,口袋变成了民研会的钱柜。 “请给乡下老婆——民间文学让个座。”这是贾芝常说的一句话。他还说:“半个世纪以来,我的主要文艺活动就是为‘乡下老婆’争座位。我们成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也好,创办《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也好,不为别的,就是为这个。” 1951年,萧三知道贾芝是学法文的,写信给周恩来,建议调他到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工作。周总理立即批示,限他一个礼拜内携家属前往布拉格。贾芝接到周总理签署的调令,意外的高兴,却又意外的惆怅。民研会当时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他能一走了之吗?贾芝去文化部找沈雁冰和周扬两位部长。沈雁冰说:“你走了,自然就搞不了民研会了!”贾芝随即要求考虑派别人去,两位部长商量了一阵,决定派另外一位同志去了布拉格。 上世纪八十年代,贾芝身穿破旧的中山服,斜挎着背包,像赶场一样奔忙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文联两个单位的学术或党组会议。同事们看到他匆忙狼狈又不修边幅的样子,不禁调侃:“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贾芝倒不介意,还挺开心,丝毫没有一些人说到这句话时那种埋怨待遇低、不受重用、酸溜溜的感觉。 对于民间文学工作来说,调查采录是第一位的,既是为研究做准备,又是研究的一部分,是研究的过程。贾芝的研究抛开静坐书斋的研究,实现了与田野的对接。他的研究论文大多是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民间文学是鲜活的文学,研究活的文学就不能离开它生长的土地和环境。一位来自基层的学者曾经对贾芝说:“你们是把我们那里游在水里活泼泼的鱼拿来晒成鱼干再研究。”他震撼了,时时以此提醒自己,到田野中去,不仅仅是考察与作业,更是双向的渗透与交融。贾芝每年都出行,大多去边关小镇、偏僻山寨。2002年,他90岁,1月到广西宜州考察刘三姐故乡,3月到上海参加学术会议,9月到江苏常熟白茆乡考察白茆山歌,到苏州吴县考察民间工艺,11月到湖北宜都青林寺考察健语村,2004年3月又去河北赵县考察“二月二”民俗节日。后来,他不大出门了,但家中客人不断,带来各地的信息。 改革开放以后,贾芝越来越感到中国的民间文学应该走向世界,展现自己的异彩,跻身世界文化之林。他去了十几个国家,介绍中国的民间文学。 他是一只永不知疲倦的播谷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播谷鸟”的称号源于贾芝的诗歌《播谷鸟》,艾青称他为“播谷鸟诗人”,但贾芝真正作为一只耕耘的“播谷鸟”,还是体现在民间文学这块田地间。 B.1942年贾芝深受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影响,从此他真正关注和热爱民间文学,不再搞诗歌创作,而是专心搜集民歌和民间故事。 C.贾芝和民众百姓融为一体,为民间文学研究做了出色的工作,他特意穿戴破旧,把自己打扮成贫民的形象,完全抛弃了过去的浪漫情调和绅士风度。 D.贾芝形象地把民间文学比成“乡下老婆”,自己一生的主要工作都是为民间文学争得一席之地,不论是在单位工作,还是到田间地头,都是为此而努力。 E.贾芝意识到要搞好民间文学工作,调查采录是第一位的,因此90岁高龄的他还亲自到民间考察;后来就不大出门了,也就失去了接触民间文学的机会。 2.贾芝听了基层学者的话后为什么会受到震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民间文学”这块园地,贾芝都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是前往布拉格工作,还是继续搞“民研会”的两难选择,最终贾芝还是选择了后者。你如何看待这种选择?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梁宗岱①先生 温源宁 ①像宗岱那样禁不住高高兴兴的人,我从来没见过,他那种高兴劲儿有时候把你吓一大跳。即使他确实知道灾祸临头,我敢说,他还是过那种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他会特别重视仅有的那一丁点儿阳光,因而完全忘掉美景背后的一大堆影子和黑暗。宗岱热爱人生,热爱得要命。对于他,活着就是上了天堂。他一息尚存,便心满意足。他笑着过生活。我们许多人,因为对生活有求而不得,也只好笑一笑,宗岱呢,因为对生活无所求,所以笑得最好。 ②这种高高兴兴的性情,在他的脸上不是表现为一团笑纹的微笑,就是表现为欢快地扬眉张口,似乎急于把人生献给他的一切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再用咂得乱响的双唇像回声一样说着全能的上帝所说的话:“看哪,这很好!”他那轮廓鲜明的相貌和锐利的眼睛,透露出来高超的智慧,它渴望着对心灵作深入的探险。 ③宗岱有运动员的体格。中等身材,稍有些瘦,哪一天他都可以当个马拉松健将。实际上,他是个出色的善于跑路的人。他洋洋得意地说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他也爱游泳,在这方面,他认为他的勇敢大大超过了实际的限度,我不大相信,不过,我敢说,必然可以超过一点儿。此外,为了保健,他操练孙唐②的锻炼功法等等下了苦工夫。 ④宗岱喜好辩论。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他这种姿势尤为显著:跟上他的脚步,和跟上他的谈话速度一样不容易,辩论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声喊叫,他打手势,他踢腿。若在室内,也完全照样。辩论的缘由呢,为字句,为文体,为象征主义……而最难对付的往往就是为某两位诗人的功过优劣。要是不跟宗岱谈话,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多么简单的题目,也会把火车烧起来。因此,跟他谈话,能叫你真正筋疲力尽。说是谈话,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老是打一场架才算完。 ⑤对文学,宗岱最有兴趣。他崇拜的是陶渊明、法雷芮、蒙坦、莎士比亚、拉辛和巴斯如。他们的著作,他读起来永远放不下。法雷芮的诗,他极喜欢,但我们若听他朗读,却往往无法注意诗句的美妙,而全被他朗读的架势吸引了——令人很容易幻想着自己正在听一个宗教狂的狂热宣传。 ⑥旁人看来,宗岱的翻译简直是件苦差,纸上的文字仿佛都和他有仇,他一个一个地计较,死盯着不放,不独一字字地译,连节奏和用韵都力求和原作一致。他这样难为自己几近傻气,但他译的蒙坦的随笔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公认的接近原著,只怕无人能与之媲美的。 ⑦法雷芮的格言“要行动,不要信念”,是宗岱衷心信服的。但宗岱的人生哲学还不止于此。实际上,他并不相信上帝、天路历程和永生。无疑,他就是相信自己,相信人生可恋,文学可喜,女人可爱。如果有人长期埋头于硬性的研究之中,忘了活着是什么滋味,他应该看看宗岱,便可有所领会。如果有人因为某种原因灰心失望,他应该看看宗岱那双眼中的火焰和宗岱那湿润的双唇的热情颤动,便可唤醒自己对世界应有的兴趣。我整个一辈子也没见过宗岱那样的人,那么朝气蓬勃,生气勃勃,对这个荣华世界那么充满了激情。他活多少年,我一定相信多少年,相信激情、诗情和人生是美妙的东西——不,应该说是人回老家以前所能得到的最美妙的东西。 (选自《一知半解及其他》,南星译,有删改) 【注】 ①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诗人、翻译家。②孙唐:德国体育家。 1.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 (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2分) (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2分) 试卷采样 阅卷评析     (1)弄错修辞;(2)表达效果不够准确。得1分  答案订正 订正指导   (1)夸张。突出了他走路速度之快。 (2)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梁宗岱在辩论时全身心投入的样子。 第一句:修辞手法是夸张(手法),突出梁先生体格健壮,走路速度快(作用)。 第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梁先生辩论时激情投入的样子(作用)。  2.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5分) 试卷采样 阅卷评析   审题不准。题干要求概括“梁宗岱先生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而本答案却答成了梁宗岱先生的几件事。得1分  答案订正 订正指导  性格特点:①有激情(热情);②执着(求真、好胜);③直率(真挚);④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概括传主的性格特点,可以从传主的主要事迹着手,也可以从传主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入手。文章第④自然段主要表现梁宗岱好辩论,他在辩论时的表现,如“尖声喊叫”“打手势”“踢腿”等,可以概括出人物率真或激情或洒脱的性格。文章第⑤自然段写梁宗岱对文学的兴趣,可以从他对作家的崇拜这一角度把握,如执著、痴迷、认真等。文章第⑥自然段,是侧面描写,表现他不怕辛苦以及对学术的严谨态度等。  3.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6分) 试卷采样 阅卷评析     过于笼统,没有结合全文内容具体概括。得2分  答案订正 订正指导  ①梁宗岱活得有滋有味。他爱锻炼,爱辩论,爱文学,兴趣广泛,热爱人生,对生活充满激情,这会让人觉得活着是美好的,从而给人感染和启发。 ②梁宗岱从不灰心失望,他每天都表现得高高兴兴,总能在生活中看到光明和希望,无忧无虑,乐观自信,从而给人感染和启发。   统观全文,梁先生乐观开朗、体格健壮、喜好辩论,对文学强烈热爱,不惜吃苦也要在翻译的时候忠于原文,深刻地展现了梁先生热爱人生、充满激情的人格魅力。全面归纳,就不难得出答案。  ——懂得命题规律,明白答题技巧  命题规律 传记考查的切入角度: 1.写什么?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意。 (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 答题技巧 对含有矛盾词语搭配的句子的理解   对这类题目,首先要分开说两者各自的原因,然后,再合起来讲。模式如下:①因为……,所以是“瞬间”;②因为……,所以是“永恒”;③“永恒的瞬间”表现了……的中心思想及……的作用。  引用传主原话和他人的评语的作用   对这类题目,首先要回答引用传主的话的作用,然后回答引用他人的话的作用,最后回答综合起来的共同作用。  把握传主的事迹,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一般采用总分结构形式。  传记的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   传记的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两个:①渲染了……的气氛。②起象征的作用,表现传主……的精神。  “为什么”类型   这种题目主要分两点答:①表面的肤浅的原因。②实质的原因。注意每小点要拓展,先概括而后阐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瞿秋白:观念的精英 何怀宏 1935年春天,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的瞿秋白被捕,年仅36岁的他在狱中写下了《多余的话》,之后不久即从容就义。 《多余的话》是20世纪革命文献里罕见的一篇内心独白。瞿秋白不仅曾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还曾一度主持过政治局,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但他自认自己政治能力薄弱,担任政治领袖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他自认自己骨子里是一个旧时代的“文人”,而这种“文人”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残余”。他说他实际上是一个“怯懦”的书生,杀一只老鼠都不会和不敢的,而真正的怯懦更在缺乏政治上的自信力,没有为自己的见解奋斗的勇气。经常觉得对方说的话也有几分道理,熟谙孔夫子的忠恕之道。当时担任第三国际领导人的布哈林曾经为此批评过他。瞿秋白说,他自己有许多典型的“弱者的道德”——忍耐、躲避、讲和气,希望大家安静些、仁慈些。故此,他觉得自己在政治舞台上只是扮演一定的角色,而这毕竟不是自己的生活,他早已感到疲惫、厌倦。瞿秋白痛感自己是一个政治舞台上的“多余人”,早该下场了。 历史上的精英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念的人”,比如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等;还有一种是“行动的人”,比如政治家、宗教领袖、军事家等等。“观念的人”对观念、思想有一种很强的感悟甚至创造能力,但也常常因此思想复杂,从而影响到行动的果决;有一种道德的洁癖,有的为了捍卫自己的理念而不肯做出任何妥协。“行动的人”则往往基本见解一旦形成就坚定不移,敢于斗争而又善于妥协,不害怕弄脏自己的手,也不害怕流他人的血。因此不论是瞿秋白,还是在他之后担任过领导职务的留美学生张闻天,看来都还有较多的知识分子脾气,他们对于政治权力似乎没有很强烈的欲望,这种最高权力往往像是送上门来的,即使得到了它,他们也似乎没有足够的牢牢把持住它的强烈意志和欲望。瞿秋白看来更是相当典型的“观念的人”而非“行动的人”,且不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固执者,而是一个深具怀疑精神的人,同时他又具有艺术家的气质,也是古代“读书种子”的后裔。传统社会曾经是这种读书人的天堂,而20世纪则成为他们的地狱,新的时代和社会已不再需要这种传统的士大夫文人。 但为什么瞿秋白还是一度进入了权力中枢?这或许是因为他毕竟还是一个认真、刻苦做事,包括认真演好自己角色的人。他属于很早就到革命后的俄国去实地考察和留学的最初一批人,他虽然自认读马列的书不多,但比其他人还是读得较多。更重要的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还是以宣传鼓动为中心而不是以武装斗争为中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所以,“观念的精英”在一个动员时代的早期还是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是,他们很快就要被“行动的精英”挤到一旁。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行动果断,善于和三教九流打交道的人将占据上风。除了极少的例外,原先思想启蒙的“动员者”将被暴风骤雨般的斗争所运动,原先的“改造者”也将被改造。比较好的一个办法,也许就是各种人各得其所,就像瞿秋白所说的:“为什么每一个读书人都要去‘治国平天下’呢?一个人找一种学问或是文艺研究一下不好吗?” 鲁迅是瞿秋白的挚友,曾手书一集句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来表示他对瞿秋白的推重和欣赏。瞿秋白的文学著译相当精彩,若有机会专心文学,又假以时日,未始不能取得如“郭鲁茅巴”之一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但瞿秋白说,虽然他觉得自己枉费了一生精力在自己所不感兴趣的政治上,但“也不觉得后悔”。我们好歹得爱自己的命运。 《多余的话》主要是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心灵交代和自我解剖,瞿秋白在临死前还思考了更深一层的灵魂问题,他在狱中赠给一位医生的照片上写道: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 (节选自《人物》2011年第8期,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瞿秋白痛感自己是一个政治舞台上的“多余人”,因此认为早该下场了,表明他对自己枉费了一生精力在自己所不感兴趣的政治上很后悔。 B.历史上的精英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念的人”,一种是“行动的人”。作者赞赏“观念的人”而贬斥“行动的人”。 C.瞿秋白的文学著译相当精彩,很受鲁迅的推重和欣赏。作者认为,如果有机会让瞿秋白专心文学,可能会取得如“郭鲁茅巴”之一所取得的文学成就。 D.瞿秋白1935年在狱中写的《多余的话》是20世纪革命文献里罕见的一篇内心独白,是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心灵交代和自我解剖。 E.本篇传记写作思路切口小,从人性伦理的视角对中国现代史中众所周知的人物进行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思考与探究。 2.请根据本传记节选部分内容,简要概括瞿秋白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说瞿秋白属于“相当典型的‘观念的人’”,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其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一定要有相当的现实感,是仰望星空的人,同时也是站在大地上的人。”请结合文中瞿秋白的事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不按规则出牌的大学校长朱清时 朱清时,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去了青海西宁山川机床铸造厂,当了一名炉前工。 当时分来厂里的大学生们常在业余时间聚会,喝酒、打扑克、海阔天空聊天、发牢骚。朱清时说:“我也时有加入,但很快就感到空虚。我总觉得光抱怨怀才不遇没意思,中国这么大,总是需要人才的,现在把时间荒废了,一旦需要时,我们有什么呢?我仍然像在大学里一样,抓紧时间学习。”在这期间,他翻译了一本《相对论的再审查》,稿子被山东大学油印出来,在国内流传;写了一篇论文《论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随时间变大》,1974年发表在《复旦学报》上。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地处西宁的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正在为造原子弹组织技术攻关,急需学物理的人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朱清时立即去拜访该所的室主任康靖文。康靖文拿出很长的一篇专业外文文章让他翻译。几天后,朱清时就把译文交给了他,研究所马上就决定要朱清时。 1979年,朱清时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出国进修人员,到美国圣巴巴拉大学从事激光光谱研究。初到美国,实验室的设备多数他都没见过,而且英语比较薄弱,每周的小组讨论会,讨论的问题他听不懂。那种尴尬的局面让朱清时很受伤。 别无选择,朱清时只能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息时间,集中精力迅速填补实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空白。“我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包括我不知道的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请教别人,把他的介绍一一记下来,自己再练几次,熟悉之后,就能找出每台仪器的关键点,然后再读说明书的有关部分,很快就能掌握。两三个月之后,我已能熟练地操作整个复杂的系统,做出了一些漂亮的结果。终于有一天,当看到记录仪画出期待已久的曲线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探索科学真理的快乐!” 两年进修期满之后,麻省理工学院要聘请他做“博士后”研究员。但朱清时还是选择了回国,与同事们一起建起了中科院激光光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水平最高的实验室之一。 1998年,朱清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这位书卷气浓郁、平时在办公室里喜欢穿一双布鞋的校长,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更是一个给他们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担任中科大校长的10年里,朱清时赶上了教育部的“扩招”政策。作为大学校长,朱清时非常矛盾:多招一个学生就多收入一两万,多招一千个学生就是一两千万。但扩招却要付出代价——保证不了教学质量。思前顾后,朱清时停止了扩招。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任校长朱清时不断思考的问题。他曾带着同事去麻省理工等高校调研,回国搞教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几年后他才发现,教育体制和考评制度才是大学的核心问题。 朱清时发现,中国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们和学生都住在一起,除了上课学知识外,师生们时时刻刻都在交流。朱清时觉得,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于是,他想在中科大实施书院式管理,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混住在一起,让学生上课之外的活动更丰富。结果有关部门下文禁止,要求将学生按照专业来管理,要把学生管理得严格一点。朱清时的书院式改革无疾而终。 “如果教育体系不改的话,目前的众多问题无法解决,中国大学应当‘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朱清时说。这些在1917年由蔡元培首倡的治校理念,成就了北大在20世纪初的辉煌,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也是朱清时作为大学校长一直在坚持的改革。 2009年3月,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任上卸职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深圳“全球海选校长”中,全票当选新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上任不久,他就主动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并提出放弃行政级别。 在给深圳市政府递交的南科大办校方案中,朱清时提出要办一所前所未有的大学,以机制创新匡正中国教育积弊。朱清时和他的教育改革,如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把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南科大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 2010年底,教育部选择了认可,在南科大招生考试后,下发批文同意未经教育部批准就进行自主招生的南科大进行筹建,筹建期间可以试办本科专业,暂时给予了朱清时主导的这场改革实验一个模糊的承认。 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本文中,作者撷取朱清时几个人生片断,描写出一位既努力进取,心系教育事业,又特立独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校长的形象。 B.朱清时虽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但他却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也是一个愿意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C.朱清时在中科大实施了书院式管理制度,是因为他觉得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 D.南方科技大首批录取的学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形式,事先并未经教育部批准,但在2010年底,教育部对朱清时的办学方式选择了认可。 E.“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可见,如果能够实行这种教育制度,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 6.从文章前半部分来看,是什么造就了朱清时的成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朱清时是一个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人认为朱清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他坚称自己是个学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新闻阅读 【考情快递】 从高考对新闻的考查趋势来看,选材上既体现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价值;题型相对灵活,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形式多样;考查内容涉及对语句的理解、信息筛选、文意把握、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等能力的考查。这种趋势为今后高考命题和备考提供了借鉴。 【一轮诊断】 在一轮复习中,新闻类文本阅读存在以下问题: ?忽视文体特征。在答题过程中,往往过分注重命题对材料内容上的考查,而忽视形式上的东西,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忽视答题角度。在答题的过程中,往往局限于某一个角度,进而限制了思维。 ?忽视分值设置。每道问题后面都标有它的分值,这一点最容易让人忽视。然而问题后的分值往往暗示着得分点。忽视这一点,往往造成要点不全或答题啰嗦。这就是我们常在答题技巧上提到的“看分值答题”。 【二轮定向】 掌握常考的几种新闻体裁文本的阅读关注点: ?消息。一般都采用“倒金字塔”式写法。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特殊写法有“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 ?访谈。因为某个人、事件、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就是访谈类文章。   (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寂寞出学问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 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也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记者: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 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应当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 记者: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 (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 ◆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5分) 教你审题 题干要点——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①秦绍德认可“寂寞出学问”的观点; ②答案可以分为三点,要分条陈述。 答题方向——重点在于寻找切入点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根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中相关的句子,再加以整合。 教你答题 要领提示——这篇访谈在记者的提问和总结的带动下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均为秦绍德对“寂寞出学问”不同方面的认识,由此分别列出要点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示例——①做学问要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耐得住寂寞。 ②对学问要有兴趣,热爱学术,才能耐得住寂寞。 ③媒体与学者之间应形成良性关系。(意思答对即可) ◆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4分) 教你审题 题干要点——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①秦绍德认为,学者要做出学问就不能被媒体过分关注; ②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了为什么做不出学问,分析其原因。 答题方向——重点在于寻找切入点 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可从文章的最后一段找到根据,然后分层分析概括即可,注意分析要准确,概括要全面。 教你答题 要领提示——本题在采访之初即提及,在采访末段专门讨论媒体与学者应有的关系,答题区域可以确定主要在末段,但是也不能忽视前文,媒体作为外部环境对学者思想有一定的影响的,这个影响点在于出学问必须“静”,如果媒体过分关注,无疑会打扰学者做学问。 答案示例——①媒体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会影响学者专心治学;②在传播学术成果时,一些学者将名利和传播挂钩,成为“媒体学者”,失去学术界限,降低学术影响,暴露自身不足。(意思答对即可) ◆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6分) 教你审题 题干要点——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①“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这种倡导适用于复旦及复旦之外其他地方; ②“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这种倡导适用于教师及教师之外其他身份的人。 答题方向——重点在于寻找切入点 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道题的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作答时也应该紧密结合文章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教你答题 要领提示——要联系文本,结合现实进行分析。要分两层进行分析:一是“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二是“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回答问题时要角度恰当,内容全面,术语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①秦绍德针对目前学界普遍存在的浮躁学风,倡导“寂寞出学问”的传统治学精神。这个倡议不仅适用于复旦大学,也适用于其他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领域,所以说“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 ②文中提到的浮躁现象,不仅是学术界存在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都普遍存在而应重视的问题。静心求实的作风,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也是社会其他领域的从业者应学习的。所以说“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意思答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坟墓中的旅行 威廉·伯克·米勒 新闻背景 1925年1月,肯塔基州一个名叫弗洛伊德·柯林斯的山地青年在其父亲的农场上探寻一个能够吸引游客的大洞穴时,不幸陷入困境。在那个大洞穴中,柯林斯被一块巨石卡住了左脚,动弹不得。人们想尽办法施以援手,还是未能把柯林斯从困境中解救出来。19天后,饱受折磨的柯林斯惨死在洞穴中。在此期间,美国报界对此事进行了大量报道。当时正在《路易斯维尔信使日报》担任记者的米勒曾冒着生命危险5次进入洞穴,试图帮助柯林斯脱险。以下摘编的便是米勒系列报道中的一部分,它写于柯林斯被困的第5天,并获得1926年“普利策新闻奖”。 弗洛伊德·柯林斯正在经受着几乎难以描述的折磨,但他对被活着救出去仍然满怀着希望,今晚6点20分我最后一次看他时他这样对我说。 在亲自进到里面之后,我才明白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危急关头,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不能迅速行动起来,但我琢磨出了其中的原因。 我曲着双膝进入洞口,通道的直径大约为5英尺。走完80英尺远的陡坡后不久,前面就是相当平坦的地面。 从这里开始,我不得不像蛇一样蠕动。地面上每寸地方都是水,没爬几尺远,周身就湿透了。每时每刻我都感到愈来愈凉,似乎要这样无休止地爬下去,但是,爬了大约90英尺后,我到达一个非常小的隔间,比隧道剩余的空间稍微大一点点。 片刻的喘息之后,我再度开始爬向那个被困者。脏水溅在我的脸上,周身麻木,但我不能停下来。 最后,我下滑到一个8英尺远的陡坡上。少顷,我看见柯林斯,于是喊他,他咕哝着应了一声。 手电光照到了一张脸,那张脸上分明写着长时间的痛苦,因为自从周五上午10点钟陷入这里后,在每一个清醒的时刻,柯林斯都处于极度痛苦之中。 他的嘴唇发紫,脸泛白。我意识到,要使他能活下去,必须采取某种行动。 在我看清他的脸之前,无论如何,我不得不将盖在他脸上的一块油布掀开。 “放回去,”他说,“放回去——水!” 这时,我才注意到,水一滴滴地从上面滴下来,每一滴都打在柯林斯的脸上。最初的几小时他不曾介意,但持续不断地滴水几乎使他要疯狂起来。这天的早些时候,他的兄弟将这块油布带给他。 这使我想到了旧时的水牢,我战栗了。 在这趟行程的尽头,我立刻明白了为什么工匠们曾经钻洞穿道到我已到达的地方,但仍然够不着的原因。像他们曾经经历的那样,我精疲力竭,从头到脚感到麻木,寒气刺骨,空气污浊。在短暂的这段时间,我逐渐体会到柯林斯经受的痛苦是什么滋味,但我还是不能彻底地理解。我确信我将出得去,但柯林斯除了希望之外别无他法。我没有肉体上的痛苦,而柯林斯的一只脚夹在一块6吨重的岩石的天然裂缝里,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痛苦。 我试图爬过柯林斯的身体到岩石那儿,但他的身体几乎占据了所有的空间。我挤进去设法帮他,直到他恳求我下来。 “疼——太疼了!”他说。 柯林斯躺着,向左侧斜着,以至于他的左脸颊触到了地面。两只胳膊牢牢地卡在他身旁的石头缝隙里,仿佛真的被套上了——自然界的贴身衣。 我跟在路易斯维尔消防署的罗伯特·伯顿上尉的后边,柯林斯的弟弟霍默·柯林斯以及盖伊·特纳跟在我后面。霍默·柯林斯带来了全套衣帽,我们终于给他兄长穿上了。 被困者尽可能地挪转,以最大限度地配合我们,最后,我们在柯林斯身上系根绳子准备拖他离开。我们尽力拉,看上去好像前进了许多,实际上只将他挪动了5英寸远。 也许我们做过这种事,但我几乎回想不起它。我们中的所有人都处于崩溃的边缘。片刻之后,我们的力气使完了,再不能做了。 我们看见,柯林斯的弟弟带给他的垫子和盖的东西还在原来的地方,他正在休息(我们尽可能地让他觉得舒服)。 随后,我们在他脑袋附近放了一盏装满了油的灯。 我们道了再见,最后一个人开始后退。不久我发现出去的路比进来时更糟糕。开始一段时间我简直向后爬不了,但爬过一阵后,我也能爬快了。 每爬一步,脏水似乎就溅在我的脸上。我不再在意它,因为我已经麻木了。我常常被堵在斜坡上,水就顺着脖子向下流,但如我所说的,我感觉冷到了极点。 最大的安慰是,我们来到了离出口处还有大约一半路程的那个小隔间,对救援者来说,这是唯一可以休息的地方。我发现,低头、向后挪动双脚,使我可以环顾四周。 这一下可帮了大忙,不到20分钟后,我便已经置身于从出口处射进来的光亮之中。但是,在到达出口之前,我发现同行的两位再也不能前行了,我用尽所剩无几的气力才把他们弄出来。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1.标题“在坟墓中的旅行”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包含了人物内心怎样的情感? (1)“放回去,”他说,“放回去——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他脑袋附近放了一盏装满了油的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篇报道抢救被困者的新闻,为什么却重点叙写记者进出洞穴的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美国报界当时的大量报道中,米勒的这篇报道脱颖而出,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对这篇新闻社会价值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汇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 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时间,有什么好处?(4分) 试卷采样 阅卷评析     本答案只强调了新闻文体以顺叙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时间在形式上的作用,而在内容上的好处——新闻事件的连贯性和救援效率高这一点上,表达得不够全面和充分。得2分  答案订正 订正指导    (1)依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2)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使新闻内容更真实。   题干问“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时间”的好处,可以从两大方面考虑:新闻内容方面和新闻结构方面。内容上:突出时间,时间的背后是一个个连贯的救援事件,救援紧张,效率高。结构上:“顺叙”本身就是结构文章的一种方式,能使文章层次井然;因为是新闻文体,再加以突出时间,事件相连而又有着紧张气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以顺叙方式写作的作用。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4分) 试卷采样 阅卷评析     后面一句是空话,只剩下两个短句,内容单薄,表达不饱满,紧急抢送的情况没有表达出来。得2分  答案订正 订正指导    在当时情况下,青霉素非常稀少,能得到它绝非易事,新闻记者和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找到了青霉素,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把青霉素送到了小女孩的病床前。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内涵。要回答柯利蒂大夫说这一句话的原因,要抓住“你们”指哪些人,“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的“事”是什么事,更关键的是要注意这件事有着怎样的背景。通过阅读很容易就能找到这样一句话“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这就是这件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做简要分析。(4分) 试卷采样 阅卷评析     捕捉重点信息的能力较差,没有捕捉到“仁慈”一词的拟人色彩和表达的生动性,没有注意到“仁慈”和“奄奄一息”的对比意味。只分析“焦急”一词,没有抓住重点。得1分  答案订正 订正指导    这段文字生动而富有表现力,“仁慈”一词的拟人化运用表现了青霉素与送药车的功效和带给人们的希望。“焦急”一词渲染了情况的紧急和记者们的爱心。这些词句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鲜明的倾向性。(或“体现了对小女孩的关心和人道主义情怀”)   本题考查对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的能力,题干要求已经明确了答题的方向,就是以画线部分为根据来证实本篇新闻的语言不是客观平实的,而是含有作者感情的。然后找到那些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倾向的词语,并加以分析即可。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6分) 试卷采样 阅卷评析     本答案只是就文本本身这个“点”来回答,没有上升到文本反映的是什么这个“面”上总结,也没有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美国的影响来谈。得3分  答案订正 订正指导    (1)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2)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3)增强了当时(二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   本题是一个探究题,要注意题干中的“社会价值”和“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社会价值”能在文本中体现出来的就是本文的主旨:“对生命的尊重”“团结友爱”等。若结合注释“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来看,这篇新闻的“社会价值”,那就是这篇文章对美国的影响,“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可见这篇新闻影响之大,作用之大。  ——懂得命题规律,明白答题技巧  命题规律 根据近几年高考考题,新闻类文本阅读经常考查到的题型有如下两种: 1.分析新闻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常见题型: (1)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新闻真实性的? (2)×××段有什么作用? (3)本部分属于新闻的哪一部分,有何作用? 2.分析新闻语言 常见题型: (1)新闻语言要求准确,请结合×××部分简要分析。 (2)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本文是否也这样,请举例分析。  答题技巧 常考题型 答题方法  分析新闻 文体特征 和表现 手法 1.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人物特点的作用。 2.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 3.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受众的作用。 4.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和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分析表达技巧对新闻内容真实性的作用。  分析新闻 语言   考查新闻的语言。新闻作品的语言是来叙述事件、表现形象,反映一定的社会现象的。解答此类题型,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考虑语言的特点; (2)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考虑语言的严密性; (3)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考虑语言的细微处; (4)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考虑语言传达出的情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季老足迹: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 12日下午5时半,一场罕见的大雨笼罩整个北京大学,但北大一百周年纪念讲堂前的广场上,仍然聚集着北大的师生,还有很多人从校园外特地赶来,悼念季羡林老先生,久久不愿离去。 “我没有亲眼见过季老,没有和他打过交道,但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一位几天前从北大毕业的中文系学子,今天重回校园,在雨中向季羡林老先生鞠躬致敬。 “深切怀念季羡林老先生”——今天上午10时,季羡林老先生的灵堂尚未敞开大门,不少北大师生就已自发聚集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黑色的大幅挽联下。 在悼念人群中,82岁的雷鸣老先生从家中赶来,一直待到下午5时灵堂关闭都迟迟不愿离去。他说:“1992年在‘中国丝绸之路’首届学术大会上,我的一篇论文得到了季老的点拨指正,此后,我多次和季老交流过相关学术问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也许是每一个和他交往过的人最深刻的感受。”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张颐武说,这么多年来,他们这批学人从未听到过有关季老的负面传闻,“从这个角度来说,季老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是一个将传统士人精神与现代专业知识完美结合的人”。 “季老先生做了一辈子学问。不管是在什么状况下,都没有停止。他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在治学精神和态度上。”季羡林老先生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葛维钧回忆,季老先生写作《糖史》时,已经80多岁了,但仍不顾严寒酷暑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有时,季老发现了新线索就兴高采烈起来。他的喜怒哀乐都是和做学问联系在一起的。” “先生个性极为鲜明,广被万物的爱心与知识分子的胆识在季老先生那里体现得十分醒目。如果来访者不学无术而又滔滔不绝,先生就会面色木讷长久不言;如果是清纯学生求访解惑,则他每次必从家中送出来直到大门口默默挥手告别。”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王岳川教授告诉记者,“季老生前说过,他最喜欢的知识分子是:质朴,淳厚,诚恳,平易;怀真情,讲真话;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当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正是夫子自道!” “季羡林老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品格。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国际关系学院2005级本科生李玉磊对记者说,季羡林老先生常年笔耕不辍,把自己对人生、对知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写在了一本本书中,这些用心写出的文字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很早听闻季老先生的大名,通过阅读,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所深深折服,这成了我报考北京大学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语言文学系2007级本科生李垚坦言,虽然求学期间,她未在校园里见过季老先生,也未聆听过其谆谆教诲,但是他独特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境界早已成为燕园中无形的精神标识,感染着每个身处燕园的北大学子。“先生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对治学的严谨精神,是我们后辈应汲取的力量。唯有如此,步入社会后才能有所担当。”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在参加纪念活动的人群中,既有年轻的北大学子,也有八十多岁的学者,这充分说明了季老先生的影响之大。 B.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位富有童心的人,发现新奇的东西就会很高兴。 C.季老先生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符合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知识分子。 D.李垚因为听过季老先生的演讲,被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深深折服,所以报考了北京大学。 E.季老先生的作品,不仅是他个人对人生、知识和生命的认识,更是他一生的写照,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2.这篇新闻开头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请结合全文,分析季羡林老先生对北大人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北大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请联系文本和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雪山上,好大一棵“英雄树” 记者:张海平、高志文、孙兴维 在都市,有一棵银幕上的树叫“山楂树”,许多人坐在影院里看着它擦着眼泪,这是一种怎样的泪? 在高原,有一棵雪山上的树叫“英雄树”,它是兰州军区某工兵团。记者走近它,看到这棵很少有人知道的“英雄树”落泪了,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泪? “军人,站着时为国家尽忠,倒下后才能陪陪父母尽孝” 那一刻,这支队伍哭了。 当总部专家组宣布由他们施工的国防工程全部通过验收时,工兵团几乎人人流下热泪。 “战友们,施工任务完成时,请你们把所有的机械车辆都鸣响,让我再听一听那熟悉的声音。”此刻,雪山上的机械车辆鸣声震天动地,三营原教导员刘克勇仿佛又回到这支队伍中。 白天,钻洞开岩,泥浆满身,吃不饱的是氧,吃一肚的是尘。每次有险情,他把战士挡在身后。夜晚,风狂吼,雪纷飞,戴着皮帽,盖上大衣,仍冻得睡不着觉。他走进一个个帐篷查铺,生怕有谁冻伤,牵挂着谁有心事睡不着,而自己一晚只睡三、五个小时。 高原缺氧累得吃不下饭,他组织吃饭比赛,对大伙说:吃,在雪山上不是美味和享受,而是生存,是战斗。可当战士问他自己为啥每顿只喝一碗稀饭?他就笑着说:自小爱粥,新兵时外号叫“一碗粥”。直到有一天,他连一碗粥也喝不完,倒下了。 没人知道,教导员这次是带着胃癌的诊断书上山的,每天背着大伙儿大把地吃药。 手术后,预感时日不多,他对妻子说;“军人,站着时为国家尽忠,倒下后才能陪陪父母尽孝。”撑着病体,他回到了秦岭深处父母住的那间土房。看他大口地吐血,妻子泣不成声,他摇摇头对妻子说:“给战友捎句话,我想穿着军装走。” 军装送来了,上面还别着他刚荣立的二等功军功章。穿上这身军装,刘克勇永远合上了眼睛,这一天离他36岁生日还有36天。 那一刻,雪山在呼唤勇士们的名字:一营炊事员王东东,奋战高原突发肺水肿,牺牲时刚刚20岁;一连列兵张豪,舍身排险救战友,牺牲时年仅19岁……几年里,该团有4名官兵在雪山献出生命。 几多好战友,几多好兄弟,用热血和生命为祖国筑起新的长城。他们就像这棵“英雄树”的落叶,纵然化作了泥土,却滋养着雪山上这棵挺拔伟岸的“英雄树”。 “雪山上,不弯的是脊梁骨,不断的是顶梁柱” 那天,这个老兵哭了。 当工程通过验收时,李副参谋长流着热泪和战士们紧紧相拥。工地上他官最大,年龄最长,战士喜欢叫他“李老汉”。 强烈的高原反应让新兵心里发慌,这时他走在最前面当“试验品”。医生说:“你50多岁的人,不能和小伙子比。”他说:“只要我没倒下,他们就会平安。”只有医生知道,年年上雪山的他身体早已如快散架的车。那次,他刚组织战士撤离,数十吨重的巨石就像锅盖一样压了下来。烟尘未散,大伙儿惊魂未定,他抓起手电筒往塌方处走,连队干部拉住他:“让年轻人上吧……”他回过头说了一句话:“哪有父母让孩子往险处冲,自己站在旁边看的道理!” 这天,八连连长张建宏收到一封特快专递。打开一看,竟是结婚不到半年的妻子寄来的离婚协议书。团领导过来劝他:“先别签,下山也许还能挽救。”张建宏说:“多少官兵家里遇到这难、那难都没有下山……”他流着泪,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了名字。 流着眼泪为战士擦眼泪,背着包袱为战士卸包袱,这就是雪山上的带兵人。常年在高原生活,团政委任秉涛40岁出头已掉了8颗牙,参谋长周兴东不到40岁,头发几近掉光;生死考验面前,副政委王建文站出来担当“敢死队”队长…… “雪山上,不弯的是脊梁骨,不断的是顶梁柱。无论多大的队伍、多小的集体,领导这样挺胸担当,遇到怎样的困苦和险阻,都能昂起头往前走。”一位将军动情地说。 “艰险中,有敢登刀山的排头,就有敢下火海的排尾” 说起新兵王小龙,团长黄明付哭了。 那天,轰的一声,距黄明付几米远的地方塌方了,王小龙被埋。蜂拥跑来的官兵拼命地用双手扒呀扒,黄团长扒破了手指,扒掉了指甲,才扒出王小龙。 他抱起王小龙奔向救护车,不停地喊着:“挺住,挺住!”然而伤太重,路太远,王小龙在团长的怀里再也没有睁开眼。抚摸着王小龙满是尘土的脸庞,黄明付想起昨天还和他在工地上有过一段对话: “女朋友来信了吗?” “刚分手。” “为啥?” 王小龙嘿嘿一笑,不语。 黄明付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年龄还小,好好干,好男儿何患无妻。” “是!”王小龙给团长敬了一个军礼。谁知这竟是这个年仅18岁的士兵给他敬的最后一个军礼。黄团长的眼泪不停地落在王小龙冰冷的脸上。 走向雪山的士兵大多是像王小龙一样的90后。士官黄渝,患高原肺水肿被送下山,不顾医生劝阻两次悄悄重返雪山。士官周伟,施工中食指被砸断,伤未痊愈就返回连队。 班长刘吉平对记者说:“艰险中,有敢登刀山的排头,就有敢下火海的排尾。团里规定,挺不住的战士随时安排下山,但从没见一人提出下山。” 这些战士20岁上下,在雪山上他们懂得了什么是军人的使命,什么是为国担当。他们是这棵“英雄树”的新枝嫩芽,风华正茂,茁壮成长。 “英雄树”的眼泪,没有“山楂树”的凄凉和忧伤,只有报效祖国的热血与刚强,不辱使命的欣慰与豪迈。(文字有删改) 5.开头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好处?试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三部分内容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试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三部分在材料选择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从“眼泪”入手来塑造英雄的形象,试结合文本,探究这样写的合理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编 考点分类突破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 第一节 句段的作用 【审题与答题】 即学即练 ①通过描写雨水、云雾、小溪等,点明水量丰沛的季候特点,为下文写井冈瀑布张本;②表现井冈的自然景观之美,从正面衬托井冈瀑布最美,“最让人动心”。 【演练与反馈】 1.BD [A项,“物产丰富,生活安适”不合文意;C项,没有写久远的元代;E项,本文以记叙、描写为主,只在结尾有些议论。] 2.作者着重写的是四合院和槐树,因为五月的四合院花果扶疏、欣欣向荣;五月的槐荫遍布全城,五月的北平是碧槐的城市,两者最能代表北平的五月这个黄金时节的诗情画意。 3.这句在文中起过渡作用,作者在对北平的好进行了精练的概括后,一句“但是这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往下写”,引出了对北平乃至全中国处于战争状态的忧虑,表达了作者对穷人朝不保夕、人民哀亦无益的现实的悲叹。 4.作者在结尾模仿《阿房宫赋》的笔法,倾吐胸中块垒。用“好一座富于东方美的大城市呀,他整个儿在战栗!好一座千年文化的结晶呀,他不断地在枯萎!”照应文章开头,造成强烈反差,形成震撼力。用“呼吁于上天,上天无言;呼吁于人类,人类摇头。其奈之何!”直抒胸臆,为天下遭受战火荼毒的生灵哀叹! 5.BD [B项,“就必须借助外物的指引,如‘道路’‘灯光’等”概括不全,还应有“要有坚强的意志,历经磨难挫折”。D项,“退缩”有误,文中无此信息;“茫然”有误,海光出现的时候,给人以希望。] 6.①点题。本文的重点就是围绕“海光”而层层推进的。 ②承上启下。由上文在艰难的夜行中,失落了任何辨识大海的标记,让我们倍感踌躇、预感不祥和恐惧,过渡到下文写大海重新为我们带来了魅力,给我们增添了勇气和活力,让我们面对目标而不知疲倦地前进。 7.作者经历了看海途中的艰难跋涉,最后靠海光的指引才到达海边,由此而产生了新的感悟,认识到找出神秘的海光对人生启迪的答案,要比单纯的观看日出更有人生意义。 8.①人们的奋斗总是有目标的,只要坚定不移,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到来。 ②走向目标的旅程是遥远而又曲折的,既要满怀希望,又要有坚强的意志,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目标的过程比最终的目标更有意义。 ③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成功,而现实又常常在变化,所以,免不了有挫折。 第二节 词句的含意 【审题与答题】 即学即练 (1)“过去”已成为客观历史因而没有偶然性,“未来”遥不可及因而谈不上偶然性,只有现实人生因不确定因素而具有偶然性,所以“偶然”只属于现实,永远只属于现在。 (2)“我”来到了嘉峪关遗址,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确到了嘉峪关”;但是“我”来到的只是已经成为历史遗迹的嘉峪关,“我”无法走进历史,无法了解嘉峪关那真实的情境,无法走进当事者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确实没有到过嘉峪关”。 【演练与反馈】 1.BE [B项,作者并未对高粱、谷子、玉米等农作物进行“细致入微地描写”,同时也不是描写的“正在健康成长的模样”,而是表现作者对他们的感情之深。E项,作者对缺少铁质的城市的确有所批评,但不能上升为厌恶和批判,“处处批判”的断语更是不准确的。] 2.①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②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③乡村是农民的部落,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④乡村可以为我们提供粮食。 妙处:土地是铁质的来源,乡村的铁质就存在于乡村的土地之中。作者写乡村土地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突出乡村铁质对于乡村的重大意义。 3.(1)对于农民来说,种子就意味着希望。当他们把种子播撒在这片坚实的土地上的时候,内心深处就已经在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2)农民勤劳工作的身影遍布乡村,他们的勤劳付出使乡村每一刻都充实丰富且充满生气。 4.①总结全文,点明主旨;与开头作者强调的乡村的重要性相呼应。②人们不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都能够挺直脊梁的。它是一种人格或性格的象征,作者希望人人都能拥有铁质性格,高昂豪迈,不要被烦琐深奥的说教束缚;它是生存意义的象征,生活着的人们无论生活在乡村亦或生活在城市,都应该让自己的生活中充满铁质,铁质是人们永远的支撑。 5.AC [B项,主要手法不是叙议结合,而是描写;文中没有运用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D项,该项说法于文无据。“吃下鲜嫩的麦子”,体现他对麦子的热爱。E项,本文的语言不是“冷静客观”的,而是充满热情的。] 6.①麦子以它充足的物质营养哺育着人类,使人类的历史得以延续;②麦子美丽的生命过程、真善美的精神实质也一直启迪着人类,滋养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7.运用了细节(动作)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举例: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收割麦子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劳动之美,使读者对“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这句话有了真切的感受。②作者把麦粒比作土里的珍珠、大地之树结出的果子、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既形象又生动,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劳动果实的珍视及作者对麦子的赞美之情。 8.①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是真善美的一生。②人类种植麦子,麦子供给我们营养,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这种关系是美丽的。③收种麦子的劳动过程是美丽的,播种麦子就是播种希望,收获麦子是对自己辛劳的奖赏,收种麦子的过程是人类美德闪光的过程。④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 第三节 概括文意 【审题与答题】 即学即练 招贴画感人之处:①一个残疾人却心系病中孩子,为他们募捐;②这个人以残疾之身走过千山万水,从新疆到香港;③汉子虽身残,助人的信念却很坚定;④画面上的文字:跟穷人一起上路;⑤画面“一幅连一幅”,源源不断,象征着救助穷人的不竭的动力和不懈的追求。 【演练与反馈】 1.CD [C项,过于夸大了句子的含意;D项,两者应该是一致的。] 2.文中描写了一位身患重病、处境艰难、令人悲悯的妇人形象,正是这一形象引发了作者对苦难的思考,对人间大爱的期盼。 描写手法有:①外貌描写,如:“一个中年的极为苍白细瘦的妇人。”②动作描写,如:“她每走一步就往不同的方向倾倒过去”“又勉强地抖动绞扭着站起,再往另一边倾倒过去”。③神态描写,如:“妇人和狗的路上红灯亮了,使她显得更加惊慌。”④侧面描写,如:文中对妇人手上抓的老狗的描写,侧面加深了妇人的苦难;行驶的车辆都停下来,甚至没有人按喇叭,可以看出妇人的苦难不仅触动了“我”,也把人心的喧闹压迫到一个无法动弹的角落。 3.线索作用。流泪的原因有:①“我的眼泪不能自禁地顺着眼角流了下来”是为身患重病妇人的苦难流泪;②为世界的苦难而流泪;③为自己的渺小和无力流泪;④“我没有再落泪,泪在全身血脉中奔流”的原因是作者有了在黑暗中看到黑暗并寻找光明的决心。 4.不同意,原因是:①升华了文章主旨,只要你能看见,即使在黑夜里,你也要用你的眼睛去看你身边的苦难,虽然你是渺小的、无力的,但是在你的内心却应充满着对光明的渴望。佛陀与阿难的对话正说明了这一主题。②承接了上文“在无边的黑暗里,我们只是寻索着一点点光明”,又引起了下文,“我”在黑暗中看见黑暗,但“我”帮不上忙的痛苦。文章结尾加上这一段,能让文章显得清幽而大气,恬淡自然,给人以哲思,让人对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 5.CE [A项,“立人”重要,须放在首位,并不代表“物质”、“武事”就不要,所以“坚决摒弃”表述不当,“希望自己成为精神界之战士”也不合文意;B项,“而后”不妥,写杂文和写小说是同时进行的,再者,其小说同样体现他是“精神界之战士”。D项,“不善与人交往,乐于孤军奋战”错,原文是“只得孤军奋战”,迫不得已;鲁迅是敢爱敢恨的人,并非不善与人交往;“处处树敌”也不妥。] 6.①忧国忧民;②思想深刻,具有极强的洞察力;③敢爱敢恨,不怕树敌;④敢于反抗黑暗,革除时弊;⑤棱角分明,个性奇崛,语言尖刻泼辣。 7.作用:①比喻形象,收到生动传神的效果;②更能突出鲁迅敢爱敢恨、棱角分明的性格特点;③出自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入题显得自然。 8.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纪念鲁迅,因为鲁迅毕生所批判的时弊尚在,中国需要鲁迅这样的“精神界之战士”。看法略。 第四节 表达技巧 【审题与答题】 即学即练 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把阳光喻为天火,又通过“收取”把天火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沙漠谷地阳光强烈、所有的植物无法生存、水分被蒸发的景况,突出了沙漠谷地荒芜、两侧峭拔狰狞的特点。 【演练与反馈】 1.BC [B项,“美丽对于人们心灵的力量大于一切”不对;C项,是对用生命的燃烧礼赞着“美丽的力量”的人的赞赏。] 2.①从“台北花卉博览会”写起,导出了“美丽的力量”这一全文的核心,具有点题的作用。 ②从“台北花卉博览会”写起,从而引出下文对“美丽的力量”的描写、阐释及情感的抒发。 ③从“台北花卉博览会”写起,表明“我”对这个话题思考酝酿很久,说明“花博会”的美丽给了“我”美的启迪。 3.(1)“痴痴”“跌”“美得让人心痛”用准确、传神的词语描述“我”的神情、动作和心理感受,表现出牡丹花海的强大的“美丽的力量”。 (2)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洛阳牡丹美丽的力量强大而永恒,从而成了洛阳的典型意象。 4.意思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这种美的力量,并且能够让它发展壮大。 怎样做到这点:①多去发现欣赏美的事物,培养欣赏美的习惯,有发现美的眼睛;②用美丽的事物充实自己的心灵,让自己对美丽的事物有深刻的认识;③追求创造美丽的事物,用自己的行动去挖掘美丽,拓展美丽;④爱这个世界,是发现、播种、创造美丽的内在动力,它们互相促进。 5.BC [A项应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D项如果说‘从前面传来’的‘司机几句凶狠的骂语’,表现了城里人素质低下还说得过去,但“‘显得有点’‘呆滞或迷离’的目光”则不能表现“城里人素质低下”,“厌恶之情”也显得牵强或过于夸大;E项答案中“渐渐变得麻木了”与作者在第8段说的“值得庆幸的是,在是非曲直的冲突中依然坚守着真诚和善良的领地”相悖。] 6.本文写自然界的“倒春寒”只是个引子,是为了表达城里人际关系的冷漠如倒春寒一般。用大量笔墨写儿时的村庄的情景,起到了反衬的作用。通过描写儿时村庄美好的春景来反衬城市倒春寒时的清冷;写儿时春日邻里的热情,反衬城市人的冷漠;用儿时快乐的玩耍反衬而今被世俗磨去锋芒后的寂寞。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生活能像乡村般热情温馨的渴望,以及对真诚、善良的坚守。 7.运用了拟人和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作者将争奇斗艳的花朵赋予人的性格特点,说它们“迎来”“毫不吝啬地奔放”“淋漓尽致地展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日的热闹场景,表达作者的愉悦之情。女人们的欢声笑语,男人们吃饭的情景属于面上描写,“寡妇”属于点上描写,这样写,既让人整体感受到村庄生活的温馨,又可以从“寡妇”身上感受到农村生活的温馨。 8.表面上写倒春寒会过去,城市会迎来温暖的春、热烈的夏和收获的秋,实际上写作者坚信城市间人与人的隔膜、城市人内心的寂寞总会在人们对美好的渴望、对真与善的坚守中转化为热情而温馨的城市生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希冀。(联系实际谈体会可根据个体情况有感而发) 第五节 探究类试题突破 【审题与答题】 即学即练 ①追求活得真实自然。真实自然的才是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像《沂蒙小调》一样凭真实自然,才能传唱天下,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②追求活得简单自由。像文章中写到的“千年何首乌”一样,没有欲望,没有争斗,没有无端生发的奇思妙想,简单自由地生存,方能历千年而不衰。 【演练与反馈】 1.AD [A项中“消除……误解”的理解不合文意。实际上引用这个成语是因为作者要对上津这座一千多年中在“秦岭深处的楚塞秦关的举足轻重的位置”的中心议题来进行借题发挥。D项中“既欲揭露封建统治者生活的腐朽荒淫”的理解不合文意。作者的引用主观上无此意图,仅是诗中客观上反映了诗人的意向,本文作者要表现的是上津古城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2.(1)紧扣“古老”二字,把重点放在上津城一千多年来作为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的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来进行述说,突现上津古城自古饱受战争创伤和在交通运输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 (2)通过写戏楼呈现秦楚两种不同文化相揖让的百年牵手景象和鄂陕息息相依的景象,以之与上津古城饱经战争创伤的千年历史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一派和谐安定景象的赞美之情。 3.(1)表现出了作者对怎样保护好上津千年文化古城的忧患意识。 (2)作者运用联想和对比衬托的方式,将千年的郧阳府城和均州古城的沉没与眼前的上津古城联系在一起,以表现自己情感上要“保护好上津古城”的忧患意识。 4.白须仙翁的上津,童颜稚子的镇长,一老一小的鲜明对比,不仅说明千年古城的生命在延续,并且充满了生气和活力,而且形象地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继承和发展。这样的结尾,作者一扫前文中走在古城墙上“心中倏忽一颤”所流露出来的沉重的忧虑情思,展现出的是眼前从年轻镇长身上看到的千年古城将永葆青春的一片光明景象,透露出的是作者对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美好无比憧憬的开阔胸襟。 5.AE [A项,“但因生活经历的变化,一直没有画成这幅画”于文无据。E项,作者并没有认为“将胡同四合院全部拆掉是北京发展必需的过程”,作者主张在旧城多划保护区,并且对非保护区的拆与建采取个例分析。] 6.年幼时,“我”感受了槐树巨大的荫庇和恩惠,体会到了浓浓的人情味。搬出了四合院以后,“我”对槐树有了新感受,能从槐树中体会到生存的艰难、人生的苦涩。(意思相同即可) 7.作者通过这两句诗表达自己从小到大都对以槐树为代表的胡同四合院生活有着深深的眷恋(或热爱),这样写,使文章更加令人回味,更真切地抒发眷恋情怀,也可以点明主旨,使表达更富有文采,同时起到与题目照应的作用。(意思相同即可) 8.(示例一)不该删去。文章谈的是槐树,实际上借槐树谈的是对胡同院落和北京传统生活的感情。作者谈的对北京城改造的看法,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自己对胡同院落的情感不会改变,对北京传统生活方式不会消失的信念。(意思相同即可) (示例二)可以删去,文章的主题是借槐树表达自己对北京传统生活的眷恋,倒数第二段虽然也谈到了对北京的爱,但大段篇幅都在谈旧城改造,略显赘余(或枝蔓),如果删去可使中心更明确,主旨更清晰。因此可以删去。(意思相同即可)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