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最新试题精选训练(精析版): 现代文阅读4 A 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由此有人嘲笑“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他知道,根据自己直接观察到的一些事实表明水稻具有杂交优势,“无优势”论是没有试验依据的推论,这一推论与自交系的杂交优势现象相矛盾:玉米自交系继续自交不再引起衰退现象,但杂交能产生强大的优势。而天然的自花授粉植物品系(天然自交系)自交也不退化,为什么杂交却不能产生杂种优势呢?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从而拉开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   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去雄,如果用人工去雄杂交,就得一朵花一朵花进行,产生的种子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杂交,产生出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子。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上有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还有学者认为,像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生产。在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很长时间之后,袁隆平才从国外资料中了解到,早在1926年,美国的琼斯就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象。最早开展这项研究的是日本的科学家,当时是50年代。此外美国、菲律宾的科学家也相继开始了这项研究。尽管实验手段先进,但都因这项研究难度确实太大,无法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袁隆平不打算退却,他很清楚他拥有的有利条件是其他国家科学家少有的:进行这项研究,中国有中国的有利条件,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又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有辽阔的国土和充足的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育种者的乐园;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组织科研协作攻关;有党的正确领导,任何困难都可以组织力量克服。直到今天,袁隆平都对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关在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进行的科研大协作感慨不已,认为没有这样的大协作,杂交水稻研究决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世界瞩目的成果。   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6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两年后,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它证明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是切实可行的。袁隆平的发现,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1.选文首段提出美国著名遗传学家的经典著作和有人对袁隆平的嘲笑有什么意义?(4分) 2.怎样理解袁隆平“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5分) 3.通讯是侧重于写人物的新闻体裁,在选材上注重突出多角度表现和刻画人物形象,你认为本选段主要是从什么方面来表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6分) 【答案】 1.从权威和舆论两个角度写出了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要超越出物质障碍之外的社会障碍,在冷嘲热讽情况下,袁隆平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从而衬托出袁隆平挑战权威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4分,注意两个方面。答题意思相近可给分) 2.“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是针对以往水稻研究情况而言的。(1)世界各国在水稻研究方面,早在1926年,美国的琼斯就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象。50年代日本的科学家开展这项研究,但都因这项研究难度确实太大,无法在生产中得到应用。(2)袁隆平不仅发现了研究所必须的天然雄性不育稻,而且用理论阐述培育雄性不育稻的可能性,进而展望培育雄性不育稻的前景,这一研究是前无古人的。(5分) 3.从“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的角度,选取比较典型的材料,如从不崇拜权威,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勇于创新,从而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植株”。每个章节从一个具体角度,就把袁隆平写得很深刻,使这样一位“泥腿子专家”的形象更鲜明。这种多角度具体刻画人物,选材典型构成了这篇通讯的特点。(6分) 【解析】 1.试题分析:美国著名遗传学家的经典著作,这是权威;有人嘲笑,这是社会舆论。文章开头提到这两点,意在从权威和舆论两个角度写出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要超越的障碍,从而也衬托出袁隆平挑战权威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文章首段的作用的回答,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用类题目的答题思路,那就是从内容和结构这两个维度回答问题。二是要考虑文章首段在文章中通常有哪些作用。解答本题,就需要结合这两个方面来回答。 2.试题分析:这句话在文章的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因此需要结合全文来理解。应从文中找到世界水稻研究的现状的信息,再指出袁隆平的贡献。所以回答的内容应涵盖两个方面。从全文来看,世界各国在水稻研究方面,早在1926年,美国的琼斯就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象。50年代日本的科学家开展这项研究,但都因这项研究难度确实太大,无法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从具体的语境来看,其前面的文字是“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它证明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是切实可行的。袁隆平的发现,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可见,袁隆平不仅发现了研究所必须的天然雄性不育稻,而且用理论阐述培育雄性不育稻的可能性,进而展望培育雄性不育稻的前景,这一研究是前无古人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点评:句子含义的理解,语境是非常重要的。理解句子所需要的语境,是要根据句子所在的位置来确定。它大致应该包含三个方面,一个是句子的本身。另外需看句子所在的位置。就本题而言,它在文章的最后一段,那就应该结合全文及本段内容来综合考虑。 3.试题分析:题干中的“本选段主要是从什么方面来表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是指向文章的中心;“在选材上注重突出多角度表现和刻画人物形象”指文章围绕这个中心下的写作角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从什么方面来表现”是个概括性要求很强的一种题型。解答时,它需要把握文章所写的一些内容找出来,去找它的共性,从而用一个上一级概念的词来概括。如本题从不崇拜权威,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勇于创新,从而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进而将这几件事高度概括成“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B 送 行 梁实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有意味。李白的船刚要启碇,汪伦老远的在岸上踏歌而来,那幅情景真是历历如在眼前。其妙处在于纯朴真挚,出之以潇洒自然。平夙莫逆于心,临别难分难舍。如果平常我看着你面目可憎,你觉着我语言无味,一旦远离,那是最好不过,只恨世界太小,唯恐将来又要碰头,何必送行! 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送行是和拜寿送殡等等一样的成为应酬的礼节之一。“揪着公鸡尾巴”起个大早,迷迷糊糊的赶到车站码头,挤在乱哄哄人群里面,找到你的对象,扯几句淡话,好容易耗到汽笛一叫,然后鸟兽散,吐一口轻松气,撅着大嘴回家。这叫做周到。在被送的那一方面,觉得热闹,人缘好,没白混,而且体面,有这么多人舍不得我走,斜眼看着旁边的没人送的旅客,相形之下,尤其容易起一种优越之感,不禁精神抖擞,恨不得对每一个送行的人要握八次手,道十回谢。死人出殡,都讲究要有多少亲友执绋,表示恋恋不舍,何况活人!行色不可不壮。 悄然而行似是不大舒服,如果别的旅客在你身旁耀武扬威地与送行的话别,那会增加旅中的寂寞。这种情形,中外皆然。Max Beerbohm写过一篇《谈送行》,他说他在车站上见一位以演剧为业的老朋友在送一位女客,始而喁喁情话,俄而泪湿双颊,终乃汽笛一声,勉强抑止哽咽,向女郎频频挥手,目送良久而别。原来这位演员是在作戏,他并不认识那位女郎,他是属于“送行会”的一个职员,凡是旅客孤身在外而愿有人到站相送的,都可以到“送行会”去雇人来送。这位演员出身的人当然是送行的高手,他能放进感情,表演逼真。客人纳费无多,在精神上受惠不浅。尤其是美国旅客,用金钱在国外可以购买一切,如果“送行会”真的普遍设立起来,送行的人也不虞缺乏了。 送行既是人生中所不可少的一件事,送行的技术也便不可不注意到。如果送行只限于到车站码头报到,握手而别,那么问题就简单,但是我们中国的一切礼节都把“吃”列为最重要的一个项目。一个朋友远别,生怕他饿着走,饯行是不可少的,恨不得把若干天的营养都一次囤积在他肚里。我想任何人都有这种经验,如有远行而消息外露(多半还是自已宣扬),他有理由期望着饯行的贴子纷至沓来,短期间家里可以不必开伙。还有些思虑更周到的人,把食物携在手上,亲自送到车上船上,好像是你在半路上会挨饿的样子。 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一个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赏识那种心情。 4.结合全文,谈谈送行为什么会成为“人生中所不可少的一件事”?(4分) 5.在作者笔下古人送别和现代人有什么区别?(5分) 6.“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作者称“我最赏识那种心情”,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结合你的体验或所知,谈谈你对这种心情的理解。(6分) 【答案】 4.因为:①有些送行确实出于真实的情感,不舍离别。②送行是一种应酬的礼节,送行会让被送的人有一种优越感,而无人送行却会增加寂寞。(第一点1分,后一点3分,共4分) 5.①古人送别情感更淳朴真挚,现代人送别情感含量少,甚至有金钱买到的送别。②古人送别的形式随意性强,而现代人送别形式繁琐。③古人送别意味更深,情景更美,现代人送别“吃”为第一,没有美感。(答对1点1分,2点3分,3点5分。答对大意则可) 6.这是一种不忍离别又期待相聚的心情,洒脱而友情深厚。(2分;不准确的给1分)第二问可以结合自己直接的或间接的体验谈自己的理解,在深度或广度上挖掘,可自由发挥。理由要充分。(4分) 【解析】 4.试题分析:首先把这句话在原文中找到,原文是这样表述的:“送行既是人生中所不可少的一件事,送行的技术也便不可不注意到。”可见其答案应在以上各段中找出。然后回读上文各段,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和关键语句。如第二段的首句:“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送行是和拜寿送殡等等一样的成为应酬的礼节之一。”第三段的首句:“悄然而行似是不大舒服,如果别的旅客在你身旁耀武扬威地与送行的话别,那会增加旅中的寂寞。”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方法提示: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的环节和基础。 2依据题目要求,确定筛选的标准、范围。3注意材料比较、辨析与分类整理。 4做好归纳概括的工作,准确表述。 基本步骤是:综观全篇,捕捉要点;审清题目,定向扫描;筛选排除,比较整合;确定答案,准确表述。 5.试题分析:根据阅读和文章文意的理解,确定答题的考虑区间:从第2—4段中找要点概括;根据题目的要求,要用对比的形式作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需在阅读和把握文章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明确答题的区间;在这个区间内,找到要点进行概括。在这个过程中,答案区间的确定,是做好这类题的基础和前提。 6.试题分析:先把题干的这句话在原文中找到,这是文章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因此答题时要结合这一段来考虑问题。根据这一段,可以知道,“不送”与“无论多大风雨”“接你”这是一种不忍离别又期待相聚的心情,洒脱而友情深厚。第二问可以结合自己直接的或间接的体验谈自己的理解,在深度或广度上挖掘,可自由发挥。理由要充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能力层次为F级。 点评:结合你的体验或所知,谈谈你对这种心情的理解。这道是个开放性较强的题目。不忍 C 离别又期待相聚的心情,洒脱而友情深厚。答题时可以扣住“洒脱”“友情”这两个关键词语,从人生这个深度去谈,应更好些。但是,根据题目的要求,需要结合自己的体验或所知。实际上,这个题目的解答,就相当于一篇小的议论文,首先要确定立意,然后要有论据去证明。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 人是能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然而思考的能力须经过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 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于直观与体会。中国人日常语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两者都采用一连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抽绎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这一过程只能意会,不易言宣。中国人擅长此道,找出一个“悟”字,代表直观体会。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而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对局部的分析。以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布全身,气血周游顺畅,则身体康健。若有病痛,中医不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全身的整治调理下手。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中途修改。这种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鸟飞鱼跃,是一个境界;绿荫窗前,是一个境界。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性的考察又是互相关联、难以区分的。因此,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然不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 中国人还有对于“动态”的注意。《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不断变化的动态。“文化”一词其语根是“人文化成”,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太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这一命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以上这些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几项,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三个思考的角度。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日中则仄,月盈则亏”、“盛极必衰,否极泰来” ……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而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论,正如海边冲浪的弄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浪头,调整自己的动作。在满潮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机。这种智慧不能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始终浓缩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选自《观世变》,有改动) 7.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化环境和背景会对一个民族的思考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B.印度佛教经过华化后,成了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代表了中国人注重直观思维的特点。 C.太极图与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显示出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点。 D.中国人的直观悟性以非分析的思考统辖中国人的全面、有机、动态的思考方式和习惯。 E.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全由直觉获得,没有深度的哲学探讨。 8.下列各项说法中,不能代表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B.中国古代诗人特别重视诗歌的意境和神韵。 C.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9.请结合本文相关阐述,解释“有机的宇宙观”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归纳概括本文所述的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哪几种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CE 8.C 9.处处是活泼的生命,生命本身是值得尊重的价值(或:强调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皆有价值);世界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所有事物相互统一和相互联系在一起。(4分) 10.中国人思维比较取径于直观和体会; 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局部的分析; 中国人的有机世界观,习惯从变化中看世界; 中国人强调对于动态的注意。(共四点,一点1分) 【解析】 7.试题分析:C项,原文第5段中“与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的“这一命题”指的是“变化即是常态”,而不是太极图;E项,这一判断与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和思考方式不相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点评:解答这类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排除法。解答时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题肢相对照。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其表达的意思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8.试题分析:是西汉董仲舒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按今天的哲学观点来看,这一观点显然带有机械广义色彩,不能代表中国人的典型思维特征。 考点:本题学生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三是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9.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结合全文的相关阐述,来解释概念。因此就要在阅读的基础上,找出文章中对此的相阐述,提取其中的关键词或句,加以整合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点评:理解句意是理解文义的基础;而理解句意,要掌握“句不离篇”的原则,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考题形式一般是单项选择,也有简答题。基本思路是:明确陈述对象,注意范围变化;弄清句子位置,明确地位、作用;分析结构、手法,抓住关键词语;注意语序、关系,明确事实、逻辑;联系中心、背景,注意转述信息。 10.试题分析:文章的第一段说:“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可见本题的答案就蕴含在以下的述说内容中。对此,要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比如每段的中心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在信息筛选的基础上对文章材料和思想的进一步把握。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其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还应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防止要点遗漏。又需以整体把握文章意旨即中心意思为宏观指导。 D 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 罗银胜 杨绛与钱钟书都是有名的“读书种子”,对于他们来说,读书已经不是职业所需,而成他们的精神支柱。 1949年,黄裳曾去北京采访,专程到清华园钱氏夫妇的寓所,亲眼目睹了这对教授夫妇静夜攻读的情形:“住在清华园里的名教授,算来算去我只有一位熟人,就是钱钟书。第二天晚上,吃过晚饭以后我找到他的住处,他和杨绛两位住着一所教授住宅,他俩也坐在客厅里,好像没有生火,也许是火炉不旺,只觉得冷得很,整个客厅没有任何家具,越发显得空落落的。中间放了一张挺讲究的西餐长台,另外就是两把椅子。此外,没有了。长台上,堆着两叠外文书和用蓝布硬套装着的线装书,都是从清华图书馆借来的。他们夫妇就静静地对坐在长台两端读书,是我这个不速之客打破了这个典型的夜读的环境。他们没有想到我会在这时来访,高兴极了,接下去,就是快谈。” 当时,杨绛、钱钟书除了上课、办公、开会之外,可谓是深居简出,晚上的空余时间对他们来说,是辛勤耕读的好时光,他俩不愧是一对“读书种子”,用人类文化精华不断充实着自己。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一如既往杜门谢客,潜心读书。她的闭门读书不是消极避世,不通人情世故,而是“追求精神享受”。她说:“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 杨绛非常珍视如此读书的自由,她还感叹道:“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还是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以识各时各地、多种多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杨绛读书时的惬意,无疑也是众多读书人心向往之的精神世界。 杨绛生活是非常简朴的,她摆脱了世俗的陋见。如今她所住的房间, 水泥地、白灰墙,比照当今一些教授们新迁的住宅,可谓简陋至极,但所有房间都干净、整洁、雅致,涌流着一股沁人心脾的书卷气。杨绛的服饰朴素无华,毫无珠光宝气。她心系科教兴国,毅然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捐赠给“好读书”的学子。这一慷慨之举,值得世人敬仰和效仿。 2007年夏天,年近期颐的杨绛推出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这是杨绛以丰涵人生历练的经验,来书写自己的心路历程,因而全书充浸着人性的美感。 《走到人生边上》可以看做是杨绛对于生死以及人的本性、灵魂等哲学命题的一次终极思考。按照她自己的说法,“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世纪生活经验,自己思考。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这样一步一步自问自答,看能探索多远。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 摆脱了羁绊和束缚的杨绛先生,在书中更多体现的是个人的感悟。唯其如此,尤为可亲。老人家九十多岁,快到生命的尽头,仍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本原,还极认真地反思自己年轻时的过错。 (选自《名人传记》2011年第10期)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1949年,正在静夜攻读的钱钟书夫妇面对不速之客黄裳,虽然非常高兴,但也想尽快结束谈话,以便继续夜读。 B.杨绛把读书比作“隐身的串门儿”,形象地表达出她独特的读书感受:读书,不受时间限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C.在杨绛看来,书中别有天地,书中也有人物,书的世界没有阻隔,书的内容包罗万象:读书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 D.杨绛不仅自己读书,而且鼓励他人读书;不仅读别人写的书,而且写书给别人读,如2007年夏推出《走到人生边上》。 E.本文通过记述杨绛先生爱读书、苦读书的事迹,具体展现其书香世界,刻画出一个酷爱读书、淡泊名利的学者形象。 12.文中说,对于杨绛先生来说,“读书已经不是职业所需”,而成了她的“精神支柱”。为什么读书是杨绛先生的精神支柱?请简要分析。(6分) 13.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本文大量地进行引用,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4.从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中,你获得哪些有关读书或人生的启示?请结合全文,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 11.C B 12.①工作之余,她深居简出,辛勤耕读,用人类文化精华不断充实自己;②丈夫去世后,她杜门谢客,潜心读书,“追求精神享受”;③她珍视读书的自由,从读书中获得惬意,达到令人向往的精神世界。 13.①引用黄裳的话,从侧面印证了钱氏夫妇辛勤耕读,不愧为“读书种子”; ②引用杨绛自己的话,直接展示其“书香世界”; ③丰富传记的内容,增强传记的真实性,有助于突出传主的形象。 14.观点一:每个人都应该读书,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①读书可以汲取人类文化精华,充实自己的心灵;②读书可以丰富经历,增长见识,摆脱愚昧;③读书可以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让生活变得更加惬意;④读书应该潜心、有恒、广博。 观点二:每个人都要努力丰富并提升精神境界,不断思考、探索人生意义。 ①人生不能缺少书香,要通过读书来充实自己;②不仅要追求物质生活,还应该追求精神享受;③要摆脱世俗陋见,尽力帮助他人,报效国家;④要进行反思,积极思考、探索人生的意义。 【解析】 11. 试题分析:D项“写书给别人读”不够准确,这部书“书写自己的心路历程”,“ 在书中更多体现的是个人的感悟”;A项“但也想尽快结束谈话”不正确,文章中没有这样的表述;E项,“苦读书”不正确,杨绛先生以读书为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具体内容和概括重点段落的能力 点评:本题三个错误选项还是比较明显的,A项是无中生有,文章没有这样的信息;D项是曲解句意,E项表述语原文完全相反。因此,本题整体比较容易。 12. 试题分析:从本题题干的设置看,题干来自于文章开头的一句话,因此,要解释这句话,肯定是接下去的几段文章内容的概括,文章第2、3、4、5几节文字都是这道题目的设计范围,第2节讲的是黄裳的一段亲眼所见,文章一次来证实杨绛先生的读书情结。第3、4、5三节分别讲了三个读书的原因:充实精神,以书为伴,灵魂自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学生能答出第2、3两点,第一点容易忽视。 13. 试题分析:首先要找出传记中相关的引用: 第一处:引用了黄裳先生的话,主要是为了证明文章提出的“杨绛与钱钟书都是读书的种子”这一观点; 第二处和第三处:引用杨绛先生自己的话,通过她的话,我们看到她眼里的书籍的世界,精神的宇宙;总之这几处引用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同时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传主的风采,对刻画传主形象起着关键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传记常见手法的能力 点评:引用是传记最常见的手法之一,它的作用如下: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材料。作用: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④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 14. 试题分析:本题相关涉的答题点有三个,就是杨绛先生以书为乐的三个原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观点。答题的格式也很重要:观点+事例+感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 点评:本题虽然属于探究类题目,但是难度不大,学生能概括出文章相关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写出感受即可。 E 橘子树 〔美〕斯坦利·布比恩 “它可从来没为祖母开过花。”妻子用鼻子闻着那株渐已成熟的橘子树,不禁叹息道。 这株橘子树虽然只有四尺高,可枝头上已经果实累累。 “因为我们把它移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我答道。因为有约在先,我没有告诉她真实的原因。 “那花盆只有一尺多,我觉得有点不合适。”她抱怨道。 我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就在她祖母去世的前一年,妻子把这株橘子树连同那花盆一起送给了老太太。 当初,我就觉得这个想法有点荒唐。在橘树栽培方面,我算是行家里手,可我还从来没见过一株长在花盆里的! “祖母,快来看呀!”走进院子,凯伊远远便喊道。“我知道,你的走廊上需要放点东西给点缀一下,增添一点生机。” “噢……嚯……”巴布西娅双手合拢,发出一连串惊叹。“简直太好了!” 凯伊笑了。“祖母,你准备把它放在哪?”凯伊建议道,“这儿怎么样?” “我不知道。好像这里光照太多了。”巴布西娅答道,“放在那里也许更好一点。” “放在那里会挡住你的窗子的。祖母,我知道你非常喜欢看窗外的世界。”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我们不止一次遇见巴布西娅步履蹒跚地给橘子树浇水。 “怎么还是没有结出橘子呢?”妻子每次看到橘子树总是这么说,一边还用手满怀期盼地抚摸着橘树的叶子。 一天傍晚,我们来到祖母家。尽管已是夜色朦胧,我还是看见在橘树中有一个圆乎乎的东西,便弯下身子看个究竟。 “凯伊。”她正准备敲门,我喊道,“快来看!” 她走到我的旁边,睁大眼睛。“哇!”她激动得喘着粗气,迫不及待地将手伸进树叶中,小心地摸索着,果真摸到了一只快要成熟的橘子。然而,那橘子一碰便掉了下来。 “不!”凯伊尖声叫道,用手捂着她的脸。 我赶紧捡起那个橘子。“它本该自己落下的。它才这么小。” 妻子呆呆地盯着那只橘子,好像它会因流血而死去。 “走吧,我们把它交给巴布西娅。”带着一份惶恐,我走过去敲门,领她进了屋子。 “祖母,给你。”说着,我递过橘子,“我们在外面发现的。” “噢。”巴布西娅说着挪动着脚步。 “是我碰落的!”凯伊脱口说道,随后鼻子一酸便哭了起来。“祖母,实在很抱歉! 是我将它碰落的。我不是故意的。” “呵,哎呀!”巴布西娅伸出双臂抱住孙女。“我早就看见了。”她解释道,一边用手抚弄着凯伊胸前的头发。“只是它还小,很脆弱,所以我没有叫你们去看。我知道它不会长久挂在上面的。傻孙女,不要难过了,日子还长着嘞!” 她们又一次紧紧拥抱在一起,凯伊擤着鼻子,擦着脸上的泪水。“你这话只是说来安慰我的。”她的眼里闪现出晶莹的泪花。 她们松开手。凯伊摘下眼镜。“我去清洗一下睫毛油,马上就回来。”刚要迈步,她又停了下来,转身朝她的祖母挤出一丝笑容,“巴布西娅,谢谢你!”说完,她走向浴室。 我发现她的眼里又闪现出晶莹的泪花。 “我可怜的小孙女!”巴布西娅叹道。 “是啊。她是多么希望那株橘树为你开出几朵鲜艳的花来!” 巴布西娅沉默片刻。“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吗?” “当然。” 巴布西娅转过身来,把手放进围裙的衣兜里。“你必须答应我绝不告诉凯伊。” 我眨眨眼,疑惑不解,但随后又点点头。 我最初的反应是朝那个尚未成熟的橘子皱起了眉头。此时,它就放在桌子上。 落下之后,它变得有点奇形怪状,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然而,神奇的巴布西娅跟我低声言语了几句,竟然使它焕发出异样的光来。真是意想不到!我不禁大笑起来。巴布西娅的嘴角上挂着一丝笑容,随后也跟着朗朗地笑了,笑得我们俩直拍大腿。 “什么事?”凯伊走了回来,好奇地问道。 “嗯,内部笑话。”我答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这已经是一年以前的事了。这也是巴布西娅从这株橘树上所看到的唯一的橘子。 “它怎么没有像现在这样为祖母开满鲜花呢?”凯伊问道。“她可比我们照顾得还要周到呀。” “这得需要时间。”我答道。可当我看见凯伊的脸上挂着泪水,话语就变得有气无力了。 我替她擦去了眼泪。可是,当我劝她离去时,她却执意不肯。我闭上眼睛,默默念道:“巴布西娅,请原谅我。” “凯伊,听我说。”她好像无动于衷。我又重复了一句,这一次,我的语气更加坚定“听我说。我知道它为什么没有为巴布西娅开花?” 她擤着鼻子,迟疑了一下,身体侧向一边,看着我。我说,“巴布西娅对橘子有过敏反应。” “什么?”凯伊摘下眼镜,后退了一步,显出一副惊愕的样子,“不会的。” “确实如此,我可以发誓。她要我答应保守这个秘密。” “可……可为什么?”她看着橘子树。“那又不会伤害我的感情。 “不。”我用指节轻轻刮了一下她的鼻子。“会的。但这并不是她不告诉你的主要原因。她确实喜欢这株橘子树!这是你送给她的一份特殊礼物。正因如此,她从没有忘记按时给它浇水。” (选自《中外经典微型小说大系》) 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借一盆微不足道的橘子树展现人间至真至美的感情,在淡淡的叙述之中自然融入浓浓的情愫,语浅情深,令人动容。 B.看到那株渐已成熟的橘子树上开满鲜花,妻子叹息“它可从来没为祖母开过花”,表明她仍在为此感到遗憾,仍在思念祖母。 C.小说中多次写到祖母为橘子树浇水的情节,说明祖母十分喜爱孙女送来的特殊礼物,她希望这棵橘子树能够长满果实。 D.祖母之所以没有说出自己对橘子有过敏反应的秘密,是因为不想伤害孙女真诚的感情。但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E.“我”明知道那个快要成熟的橘子不是花盆里的橘树上所结,但是没有说破,这体现出“我”淳朴善良、孝顺祖母的性格。 16.用简明的语言梳理小说的脉络。(6分) 17.“我”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8.这篇小说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请任选两个角度加以探究。(8分) 【答案】 15.B A 16.①看到橘子树果实累累,妻子想起祖母;②一年前,妻子把橘子树连同花盆送给祖母,期盼结出橘子;③妻子把“唯一”的橘子碰落,十分难受;④看到妻子难受,祖母告诉“我”一个秘密;⑤现在,“我”把这个秘密告诉妻子。(每点1分,脉络清晰准确且语言简洁给满分6分) 17.(6分)①“我”贯穿全文始终,是小说线索性人物;②“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和叙述人,小说就是借“我”之口来讲述故事,展开情节;③“我”是祖孙深厚感情的见证人,通过叙写“我”的经历和心理来表现祖孙之情,更加真挚动人,有助于增强小说感染力。(每点2分) 18.参考答案: 角度一:构思精巧,伏应紧密。 ①开头和中间都层层设置悬念,一步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中间多次设置伏笔,如“那橘子一碰便掉了下来”、“我知道它不会长久挂在上面的”等, 暗示橘子不是那棵树上结出的; ③结尾点明“秘密”,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角度二:叙述方式多样,自然巧妙。 ①开头睹物思人,自然引出对往事的回忆,然后运用倒叙交代橘子树由来及祖孙之间深厚感情; ②结尾部分重回现实之中,仍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巧妙照应开头,使小说结构严谨; ③顺叙和倒叙有机结合,既将故事来龙去脉交代得具体清晰,又使小说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角度2分,分析6分)(如能从其他角度分析,分析合理,也可以酌情给分) 【解析】 15. 试题分析:E项对“我”的性格概括不全面,也有体贴妻子的一面。C项“她希望这棵橘子树能够长满 果实”不正确,从文中“我没有告诉她真实的原因”,“巴布西娅对橘子有过敏反应”等描述可知。D项“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不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句的能力 点评:本题的三个错误选项,分别考查了人物性格的概括,句子含义的理解,人物心理的分析。三个点的分析难度都不大。 16. 试题分析:梳理小说的脉络,实际就是概括小说的情节。这就需要弄清楚小说的故事大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梳理小说的脉络,可以从情节角度、人物角度、时间和空间角度以及线索角度等几个方面考虑;还可以综合以上要素角度、全面概括。至于采用什么角度概括梳理,根据要求具体分析对待。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梳理,小说描写的中心对象都不能忽视。这样根据题目要求“用简明的语言”梳理,把主要事件和核心内容突出出来,分要点或不同阶段加以概括就可以了。本篇小说是以时间为叙述的线索展开的,因此,概括时,根据时间的提示来概括就可以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点评: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对于学生来说,只要能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按照线索分布概括,一般是不会出大问题的。而且,用于考题的小说,情节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 17. 试题分析:“我“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但是整个故事的展开都是通过“我”的视角展开的,因此,“我”是线索;“我”还是故事关键情节的见证人和目击者,了解其中的“秘密”,也目睹了祖孙的真挚情感;更重要的是,因为“我”的保守秘密的举动,才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才有了后面的揭开谜底,才有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次要人物的分析知识可能不全面,一般只知道起“线索作用”这样一些皮毛,因此,老师在讲解小说人物的时候,不仅要给学生建立主要人物的分析知识网,还要关注次要人物的分析技巧。 人物,尤其是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有以下一些: 1. 对比衬托作用,使得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更生动,在读者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丰富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或者造成情节陡转。如果没有次要人物的出现,情节的发展就会平淡、突兀。 3.故事情节发生的见证人。 4.对文章的主题起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如果是起到线索的作用,还有以下一些特别的作用。 1.线索人物 2.故事情节的推动者。 3.第一人称叙事,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4.“我”是故事的见证者,是故事的感悟者。 5.以“我”的视角赞美、贬斥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表现作者情感。 18. 试题分析:本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是很明显的,一是构思的巧妙,小说开始写妻子看到满树的橘子花,想起祖母,进而展开故事情节;接着写了妻子急切的等待和失望的心情,最后才解开谜底,祖母为了不伤害孙女的那份深情而故意隐瞒了自己对花过敏的事实,读来令人感动。二是本篇小说的叙述方式多样化结合,一开始是倒叙,从眼前的满树鲜花说起,吸引读者的兴趣,接着用顺叙的方式,展现孙女的一片深情和满心期待,接着用补叙的方式,交代祖母与“我”的那个约定,解开最后谜底。学生可以根据这两个最大特点来进行赏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技巧的能力 点评:小说艺术技巧的鉴赏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1)从表达方式方面鉴赏: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和其作用;描写的特点和其作用、正侧面结合等。 (2)从选材剪裁方面鉴赏: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生动、真实、新颖。 (3)从谋篇布局方面鉴赏:立意是否高远、深刻、新颖;构想是否奇特、新妙。 (4)从语言特点方面鉴赏:语言是否精炼、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5)从表现手法方面鉴赏: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 (6)从结构安排方面鉴赏:开头结尾是否照应,结构是否严谨;伏笔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等在文中是否有所运用。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