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A组]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 句 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注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注:可人:知己。 (1)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本诗中的“此”是指哪两件事,并分析诗人选取这两件事来写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诗重理趣,请说说本诗蕴含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诗通篇以议论为主,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具体感触。首句“书当快意读易尽”,人逢喜事精神爽,快意时,阅读效率倍增,往往很快就把书读完了,因而不免觉得未尽兴。第二句“客有可人期不来”,“可人”,即可心合意之人,亦即良友,“期不来”,欲晤良友而不得。诗人一口气将一本好书读完之后,希望能同朋友一起交流读书所得、讨论作诗的甘苦。他思友心切,若有所失,因此发出了“客有可人期不来”的慨叹。第三句,诗人以好书易尽,可人不来这两件事,推出“世事相违每如此”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用以说明世事多舛,人生难得事事如愿。这一句貌似达观,其实诗人内心充满了忧愤。第四句紧接以“好怀百岁几回开”,言人生百年,真正高兴之时能有几次?带有洞穿世事人生的禅理,可视为对人的劝导,也可视为诗人对自己的安慰。 【答案】 (1)“此”指:读起来饶有兴味的书容易读完,谈起来十分投机的好友却偏偏不来。原因:读书交友历来是文人日常生活中最平常而最有意义的事情。 (2)人生中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题。 金陵怀古 王珪[注]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此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惨遭失败,有感于此,遂作此诗。 (1)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观全诗,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别渚孤鸟,数帆归舟,晚风凄凄,红叶凋零,寒云惨淡,楼阁昏暗。此两联一句一景,淡墨素彩,集中反映了秋天的萧索,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以哀景衬哀情,表现了诗人凄凉而沉重的心情。(2)怀乡的孤独寂寞;怀古伤今的凄凉;国势日衰的悲愁;故国凄凉之感。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黄几复:黄庭坚年轻时好友,时为广西四会县令,二人分别已有十年。②蕲:祈求。肱:上臂,古代有三折肱而成良医的说法,这里指处世圆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诗表达的情感比较丰富,也比较复杂,有直接抒情的语句,也有借景抒情的文字。分析时一定要全面,不可点到为止。 【答案】 与友人相距遥远,无法互通音信的伤感与无奈之情;与友人分别日久而产生的思念之情;对友人家境贫寒,但依然保持正直廉洁品格的赞美之情;对友人年老体衰、处于恶劣环境中的挂念与同情。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鹧 鸪 郑 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这首咏物诗重在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目明确指出这是一首咏物诗,因而概括内容可以结合题目和具体诗句加以概括;而抒发的感情也自然地应从咏物诗的角度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了。 【答案】 这首咏物诗重在表现鹧鸪的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发游子的乡愁旅思。 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①,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①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 “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昔日的维扬歌舞升平,兴盛繁华;今日的维扬一片破败景象,耳边充斥悲笳。抒发了昔盛今衰(沧桑之感、兴亡之感、江山易主)的伤感。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行香子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有人认为,这首词流露了作者“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你是怎么认为的呢?结合全词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词的确流露了词人在政治生活中的苦闷情绪,“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一种不被知遇的感慨,名利在作者眼里如过眼云烟,建功立业的抱负难以实现,于是想到远离官场,归隐田园;但“几时归去”表明作者并不厌弃人生,只想像范蠡、张良等人那样功成身退,从全词中看到的仍然是他的旷达。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秦楼月 向子諲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向子諲: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 (1)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前一小题要求考生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后一小题要求考生比较词人情感的不同之处。考生若能结合词的写作背景(注释)来理解,应该可以看出向词侧重于对国家破败的哀伤,柳词侧重于个人的离愁。 【答案】 (1)开头写芳菲凋零,渲染苍凉氛围,接着写极目远眺故国家园,想到美丽的故园已落入敌手,不禁悲从中来,连用两个“伤心切”,直抒胸臆,加重了内心的悲切程度;末尾两句描写迷离朦胧的烟水山色,意指伤心之情就像那无边无际的山水一样悠远绵长,融情于景,进一步渲染悲切之情。 (2)向词表现的是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后的哀怨、悲痛之情,柳词表现的是离别后的凄清、孤寂之情。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晴 任翻 楚国多春雨,柴门喜晚晴。 幽人临水坐,好鸟隔花鸣。 野色临空阔,江流接海平。 门前到溪路,今夜月分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歌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空阔辽远、令人赏心悦目的春晚图。诗中近景与远景相结合,春雨初霁,诗人临水而坐,透过花丛聆听鸟鸣,放眼远眺,四野空旷,江流入海,月色分明,一派静谧。抒发了对自然的喜爱之情,传达出一种物我两忘、宁静恬淡的心境。 [B组] 1.(2012·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第一问,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中的一系列意象来理解。该诗意象鲜明,不难理解。第二问,要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来理解。该句属于以景起兴、借景抒情。 (2)考查对三个动作意象的理解,掌握常见的意象的基本意义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答案】 (1)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2)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2.(2011·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词的上阕写日间情景,偶尔放晴,却薄暮昏暝。词的下阕写夜间情景,更深人去,酒已都醒。上、下阕以暗移的时间为经线自然衔接,将词境渐次推进。 (2)这首词表达的情感较明显,只要抓住“秋阴”“向暝”“凄冷”“寒声”“雁影”这些重点词,即可确定情感类型。因“秋”“暝”“凄冷”“寒”均是表达凄情秋思的,而“雁”是思乡怀人的物象,下阕更深人去的凄清,孤灯映孤影,醉酒都醒,强化了旅思乡愁的表达。而末句“如何消夜永!”则将这种情感推向极致。 【答案】(1)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2)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