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7新闻阅读 [A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珍贵的50分钟 耿人强 8月17日上午10点30分,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当大夫欣慰地告诉小寒松的妈妈,孩子已基本脱离危险时,这位在医院守候了四昼夜的母亲,紧紧拉着本报记者孙京涛的手,感激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淌。看到小寒松吃力地睁开青肿的双眼,轻轻叫了一声“伯伯”,专程来看望他的韩文华等三位泰山挑夫也不禁流下了热泪…… 8月13日上午,天高云淡,泰山景色宜人。 来自金乡县羊山镇的10岁小学生寒松今天格外高兴,昨天晚上他终于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第一次爬上了泰山。 早晨下山时,他兴高采烈,又蹦又跳。到上午8点15分左右,他已经将爸爸妈妈远远地落在后面,来到了十八盘中段。 就在他继续欢呼雀跃向前奔跑时,突然脚下一滑,一头栽倒在陡峭的台阶上,飞速向下滚落…… 在不远的地方,泰山挑夫张同海,正挑着一担60多公斤重的石子上山。当他看到随着游客的惊叫有人滚下来时,立即跨步挡在十八盘台阶的正中,小寒松猛地撞到了张同海的腿上,终于停了下来。此时,他已滚落下30多米。 当张同海吃力地放下扁担时,正在附近休息的挑夫吴光栋和韩文华也跑了上来。吴光栋一把将孩子抱在怀里,一边用卫生纸擦拭着孩子口鼻中不断流出的鲜血,一边大声喊叫:“谁的孩子,谁的孩子——” 小寒松的父母赶来时,看着昏迷过去的孩子,惊慌失措。他们想带着孩子向山下跑,有经验的韩文华大声喊道:“快上南天门,坐索道下山!”说罢,他和吴光栋抱起孩子快步奔向南天门。 当两位挑夫抱起血流满面的小寒松在极陡的十八盘上奔跑时,小寒松的父亲问:“你们要多少钱?”吴光栋生气地说:“不要钱!要救命!” 15分钟后,当他们气喘吁吁地爬上南天门时,恰被在此采访的大众日报社摄影记者孙京涛看到。孙京涛凭着职业敏感意识到这是在救人,便飞快地按了几下照相机快门,随后向索道方向疾奔而去,边跑边向拥挤的人群喊:“快闪开,有个孩子受伤了。” 当孙京涛首先跑到南天门索道站后,急切地向索道管理员说明了情况。工作人员马上停止了检票,把手一挥说:“赶紧上,你们先下山!”索道车快速滑向山下。 8点40分左右,泰安日报社的摄影记者曲建春正在中天门附近采访,他看到有人抱着一个血迹斑斑的孩子跑下山来,连忙抓起相机冲了上去。 此时,抱着孩子奔跑的记者孙京涛已力不可支,当他看到早已熟识的曲建春时,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快去找车!” 此时,小寒松浑身绵软,面目青肿,对母亲的急切呼唤毫无反应。 看到这危机的情形,对泰山情况非常熟悉的曲建春飞速跑向中天门停车场。正在值班的同志听他讲明情况,马上开了一张免票证,说:“快上车!” 正在停车场等客的泰山管理局旅游车队司机梁水来,忽见有人抱着个受伤的孩子疾奔而来,他顾不上顾客尚未到齐,立即发动汽车向山下驶去…… 此时,护送小寒松的只剩下两位记者和小寒松的妈妈。孙京涛催促司机:“师傅,请您再快点!”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飞快地行驶,人们的心绷得很紧很紧。情急之中,记者曲建春不时将头探出窗外,大声喊道:“有急救伤员,快让开!”路旁的行人和交警马上让开了道路…… 9点5分,汽车开进了泰安市中心医院,他们将孩子送进急救中心。 泰安市中心医院是一家以服务优良、管理科学而闻名省内外的省级文明示范单位。他们在一年前就为抢救危急病人专门设立了“绿色通道”。 当生命垂危的小寒松被抱进急救室后,值班护士长王桂明看到孩子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呼吸异常。她迅速和其他护士紧急输液,给孩子吸氧,做CT检查……与此同时,各科值班大夫也接到了紧急电话。 不到两分钟,小儿科的值班大夫来了。 外科的值班大夫来了。 神经外科主任辛昌明来了。 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袁训书院长亲自组织抢救。 随着紧急救护措施的迅速到位,小寒松渐渐摆脱了死神的纠缠。辛昌明大夫感慨地说:“孩子双侧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如再晚来一会儿,就没救了。”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面对着一个个见义勇为、朴实真诚的普通人,感受着一个个美好的心灵,一再发出由衷的感叹: 假如危难时刻挑夫张同海不挺身相救,假如吴、韩两位挑夫不竭力相助,假如两位记者只把自己当作一个“采访者”,假如司机拒绝乘载,假如医院里没有“绿色通道”…… 如果任何一个假如成立,时间都将被可怕地拖延到50分钟以上。50分钟之外的任何拖延都可能使这座用爱心与真情搭成的生命之桥断裂…… 所有的假如都没有出现。危难时刻所有的心都跳着同样的节奏。(1997年8月18日《大众日报》) 1.文章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采用倒叙的写法,交待了事件的结果,留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营造了感人的氛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文章涉及到的人物语言不多,但很有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物语言大都使用短句,话语短促、果敢、坚决;符合当时救人的急迫氛围,突出了人物一心救人的急切心情,有利于突出人物高尚的精神品格和无私的内心世界。 3.这篇特写特别突出了时间这一新闻要素,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章主体部分行文以时间为序,诠释了“50分钟”对小寒松生命的珍贵,既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也突出了救人的急迫。 4.结合文章最后记者的感叹,探究这篇新闻的社会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危难时刻大家都伸出自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心,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集结起社会各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社会才能更加美好,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2)记者的感叹是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大力褒扬,具有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3)对那些逃避责任、道德沦丧、冷漠无情等等社会现象提出了委婉的批判,具有深远的警醒意义。 [B组] (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①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勃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①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特定的环境下“时间”有着特定的内涵,文本对于“时间”的特殊关照也就有了特殊的作用。 【答案】 (1)用顺序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2)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文本重要语句的理解。理解分析时要抓住语句的重要词语,如本句中的“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同时要密切联系语句所处的具体语境。答案必须体现“协力找到”“及时送到”等关键词语。 【答案】 在当时的情形下,青霉素非常稀少,能得到它绝非易事,新闻记者及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找到了青霉素,并及时把青霉素送到了小女孩的病床前。 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段文字除了具有新闻报道语言“客观平实”的一般特点外,其中两处运用“仁慈”“奄奄一息”“焦急”来修饰具体的人和物,使这篇新闻材料具有了一定的文学性和感染力,而分析这两个“仁慈”的具体内涵和作用恰恰是分析这段新闻语言的关键点。 【答案】 画线部分运用“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或“体现了对小女孩的爱心和人道主义情怀”)。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社会价值”就是新闻材料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也就是新闻材料的社会意义。分析时要考虑文本的主要内容及抢救生命的社会意义,同时要注意注释的作用。 【答案】 (1)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2)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3)增强了当时(二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