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有文采 美丽语文精彩阅读 “幸福”话题 名言诵读 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么伟大! ——圣西门 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 ——左拉 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脱妄念并使自己摆脱虚荣心的人更加幸福。 ——拉美特利 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 ——巴尔德斯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爱因斯坦 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马克思 即使自己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 ——吴运铎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欧文 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鲁迅 素材积累 让人民幸福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让人民幸福”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高频词。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庆计划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 “五味俱全”的幸福 广州市长万庆良在2011年市“两会”提出建设低碳广州、幸福广州、智慧广州的城市建设目标。幸福广州应该是什么样的?万庆良说出心目中的答案:五味俱全。生活有甘甜味:市民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行得舒心、玩得开心;环境有清新味:天蓝、水清、路畅、房美;事业有成就味:投资创业机会多、条件好;社会有人情味:利益公平,社会关系和谐融洽;城市文化有品位:城市文化产品丰富、文化软实力强大。 观点阐述 1.“幸福”这一话题很宽泛,容易入题,但又不容易写深。没有独特而深刻的认识和见解,就很难写得深,很难标新立异;同样,没有丰富细腻的感悟,就不能体验到蕴藏在生活之中的种种幸福。 关于幸福的理解是构思作文的逻辑出发点,要善于从课本中学过的经典文章里挖掘素材,并进而联想到关于幸福的名言名句,以及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细节。这样思路就开阔多了,材料也就丰富得多了。 标题的拟定要注意醒目、简练、精警;文体的选择以自己擅长的文体为主,但要注意文体规范和特征;语言表达要在规范、连贯、得体的基础上有所追求,注意句式的灵活多样,注意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2.古往今来,无数人执著地追求着各自心目中的幸福。嫦娥怀抱着幸福的梦想,吞下了长生不老药,成了月中仙子,可独守着寒冷的广寒宫,她是否会感到做神仙的幸福呢?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玛蒂尔德,在戴上项链做着幸福之梦的同时,却没有想到幸福是那样的短暂,她为她的幸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于嗜财如命的葛朗台来说,拥有堆积如山的金币,大概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吧;但当他年老力衰,坐在轮椅上盯着他的密室,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他的金子时,这样的幸福又是多么的可悲呀!所以立意时一定要明确“幸福”的真正内涵,从正面把握“幸福”的含义。 所谓“有文采”,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高一个层次的语言标准。它要求作文的语言更规范,更纯洁,更优美,更动人。 “有文采”,固然是作者长期语言熏陶、铸炼的结晶,但是有追求,就会有进步,现在追求,高考就会有进步,就会以文采取胜! 要做到考场作文“有文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精心锤炼自己的语言: 1.用词贴切 就是要求我们选用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极具表现力的词语,使所描述的对象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觉,以增强感染力;把所阐发的事理表达得清楚明白,深刻透彻,以增强说服力。 写文章要选用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那一类词语,用词精当,能起到鲜明生动,富于变化,增添文章的文采的作用。准确精当的词语一要靠积累巧记,如果平时有意识地准备些词语,则会在作文时词语生动。如:推崇毅力用磨穿铁砚,写时间之快用白驹过隙,述悲痛之极用泣血捶膺。若有意识地准备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成语、俗语,在行文中哪怕贴切地用上三两个就可能达到词语生动的目的。二要靠推敲锤炼,推敲锤炼,就是对意义相近的若干词语进行大小、分寸间的细致比较和挑选。在语言表达中,使用一般的词语,可以凭借语言的基本功迅速解决,而关键的词语,则常常需要仔细斟酌,有时甚至必须反复推敲锤炼。 2.句式灵活 句子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按结构分,有单句和复句;按功能分,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等,此外,还有主动句、被动句、把字句、是字句、肯定句、否定句、常式句、变式句等。所谓“句式灵活”,就是指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多种句式。一篇文章,一段话,选择句式,要根据表达的目的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变换,综合使用,这样,才能使语段更为和谐流畅,从而达到文采飞扬。 3.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就是修饰词句的意思。对于语言表达来说,语法是解决通不通的问题,逻辑是解决对不对的问题,修辞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广义的修辞包括炼词、炼句等许多问题;狭义的修辞是指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真题在线 (2011·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名师点拨 这个题目给学生的发挥空间较大。你长于叙事,可以写记叙文;你擅长议论,可以写议论文;你会日记体,可以写日记体作文;甚至还可以编写戏剧:体裁任君挑选。材料简单,却蕴涵深意:不仅仅是话语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观念、态度的变化。我们应该赋予其积极的意义:歌手由以自我为中心变为以他人为中心,由“人人为我”变为“我为人人”,由高高在上变为谦逊感恩等。从歌手生发开去,可以联想当今有些人以自我为中心,只注重自我的利益,忽视他人存在,凡事先替自己着想,后替别人打算等现状,并进行理性反思,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 佳作展台 【例一】 让他人成就你的荣光 小泉涓涓,入大海方可不涸;孤松傲立,入山林方可不折。泉入海乃成其大,松入林方成其广。只有把自己看淡,愿与他人汇成海集成林,方可成就不朽。 把自己看淡,是睿智。请君拨开历史的风烟,你可听见战马嘶鸣西风长啸。在这声响之中,我看见了汉高祖,“吾将军未若韩信,运筹未若张良,抚军未若萧何,微三人,吾不知其可也”。你看你看,那在大风起云飞扬之际威加四海的刘邦此刻竟有如孩童,认为天下之事皆须因人之力。事实真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韩张萧三人实能将军,但刘邦能将此三人,他把自己看得很轻很轻,换来三位忠臣把他捧得更高。 “总把自己当珍珠,便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不如安心地做泥土,任众人把你踩成坦途。”诗人鲁藜如是说。 把自己看得重极高极者,亦有之。心理学上有一种疾病,名曰“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有极强的优越心,与之相伴的是极重的妒忌与脆弱的自尊。他们自以为是宇宙的中心,几乎可称之为“唯心者”的病态体现。这种人的生活可想而知,众叛亲离而已。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法师如是说。若春天只有华枝一脉,那春天岂非荒芜,若天心只有夜月一轮,那日夜岂非孤寂。把自己看淡,把眼界放宽,世界和心,便同时大了。冰心曾说:“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正在此理。 把自己看淡,是因为别人帮助自己太多。那位知名演员若无观众的捧场,她如何知名?牛顿若无伽利略、笛卡尔、胡克的帮助,他怎能总结出三大定律?开普勒若无第谷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他怎能发现行星运行的规律? 李白十五习剑术,孙策十七立江东。我今年少,亦为十七。我的眼前有无限天地,我的前方乃芳草萋萋,我知道这非我一己之功。若非我的父亲如西西弗斯般坚韧地推我日日向上,若非我母亲如该亚般时时给予我力量,我今日断非如此!我爱我家,我们把自己看得极轻,把对方看得极重,所以我们家的爱,很浓很浓。 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朋友,像那知名演员一样把自己看淡吧。把自己看淡,让时间成就你的浓厚,让他人成就你的荣光! 亮点点评限制文体一直是湖南高考题的要求。在这种要求之下,湖南考生议论文写作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本文就是一篇成功之作。从整体结构来看,思路清晰,个性鲜明。文章没有传统议论文的八股之风,有的是时代青年的创新意识。考生以自然为切入点,用整齐的句式导入,或从经典事例中挖掘理性,或从自我生活中发表感慨,笔墨极为自如。从语言上看,笔墨老到,文采斐然。“吾将军未若韩信,运筹未若张良,抚军未若萧何”之类的句子,引用原文,精准自然;“若春天只有华枝一脉,那春天岂非荒芜”之类的佳句,诗意盎然,令人耳目一新。 【例二】 芥子纳须弥 那些把灯背在身后的人,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泰戈尔 我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太专注于自我。 我问佛:何谓专注于自我? 佛领我走出庙宇,庙外绚烂的阳光笔直地投射下来。佛曰:你背对着太阳而行,看见的是什么? 我说:只看见自己的影子。 佛曰:那面向太阳而行呢? 我看到了远处皑皑群山,以及山腰盘旋的苍鹰,还有影影绰绰的牛羊和牧人。只是,不再看见面前的地面上有投下的阴影。 佛曰:“背光而行时,你眼中只有自己。向光而走时,你看到的是整个世界。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只看到自己的话,不过是茫茫须弥中一粒微不足道的芥子。若放眼远望,胸纳天下,心系苍生,则须弥山也不过是你眼中一颗芥子。 我问佛:万生困于自我之中,则该如何? 佛曰:红尘十丈,却困芸芸众生;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你要看到,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你一人。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把那一花一树一菩提都看做组成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则可心纳天下。 我也曾如你般迷茫无知。直到一天,我在路上遇见一位种树的老人。我问他,这树多久开花结果。老人说要七十年。我问他,你觉得你能活七十年吗。老人说,我看过它开花,也品尝过它的果实,既然前人肯为我栽树,那我为何不为后人栽树呢? 那位老人,他是一颗能收纳须弥山的芥子。他在享受别人带来的成果时,没有迷失在自我的享受中。他在为未来而奋斗。 我背对太阳,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夕阳下山后,我的影子也消失了。 阳光太大,我为一棵小草撑起遮阳伞。后来,小草长成了一片绿草地。 佛曰:佛门修为的境界为勘破、放下、自在。唯有放下自我,多去关怀,广施仁心,方可自在。 我说,我只是红尘路上一颗微小的芥子。这个世界拥抱了我,所以我也要去拥抱它。 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把自己当成一颗纳下须弥的芥子,不要再等着别人来包容,来关心,来爱护。在自我之外,心系天下,胸怀苍生,则你我都能成为两颗不凡的芥子。 亮点点评文章之所以会如此精彩,得益于两点。一是取材巧妙,令人耳目一新。讲实话,一般考生想感悟生活的哲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这位考生却在考场上大说佛理,真是“胆大”,要知道,对佛学没有深入的了解与积累,自然是难以成文的。角度出新,文章也便具有了出彩的基础。二是语言精美,理性飞扬。综观全文,无论是娓娓道出的故事,还是饱含哲理的人物对话,均精彩动人,耐人寻味。如“背光而行时,你眼中只有自己”“既然前人肯为我栽树,那我为何不为后人栽树呢”之类的句子,无不闪烁出智慧的光彩与非凡的才情。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