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美丽语文精彩阅读 经典素材 历史漫漫风尘湮灭了太多陈年遗踪。当初,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一方亭台,竟然会成为后人公认的“天下第一亭”呢。的确,太守文章写得好,使“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不过,千古醉翁亭,恐怕还在于其笼罩着一种不朽的醉意,千年来,从未飘散,历久弥浓。这醉意,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这醉意,让人明白,这世间真正值得沉醉的,不是美酒,不是仕途,而是山水,而是民众。带着这份独特的“醉意”,此后,他在扬州,施行“宽简之政”,那“文章太守”做得更是没话说。 ——节选自单士兵《醉意的境界》 点评赏析 或许,我们对于欧阳修的印象并不是因为他作为宋朝一代名相的身份,而更多的是因为他的一篇千古绝唱《醉翁亭记》。本段文字准确地抓住欧阳修的“醉”的显著特征,赞美他的文品和人品,更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真题在线 一、(2011·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二、(2010·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第1~2题。 雨雪曲 江 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命题分析 从近几年高考古诗鉴赏的命题特点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 第一点,诗歌时代范围扩大,不局限于唐宋,从两汉到元明清都有可能涉及。 第二点,诗歌的选择上,名家名篇比例下降,名家不太出名的佳作和一般诗人的名篇所占比例上升。以前所选的诗歌,大多在《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古诗文鉴赏工具书中能够查到评论家相关的鉴赏文章,而最近几年的高考诗歌文本,基本上是比较新、评论家不十分关注、没有相关鉴赏文章的诗篇。这也许也是想跳出已有的框框,给考生一个更加开放的思考空间。 第三点,考题体裁选择上,诗歌以律诗、绝句为主,词以小令为主,不考戏曲。 第四点,从选择的诗词的题材内容上来看,以写景抒怀、即事感怀类诗作为多;相反,咏史怀古和托物言志题材的出现的比较少。 第五点,题目类型和题量固定,2010年以前基本上为两简答题四问共11分,2011年稍有变化,为两简答题两问,但分值没有变化;考点固定,《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也就主要考查诗歌的意象、意境、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手法、思想感情、主旨内容。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主要有: 1.人物形象。 (1)客体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形象或隐喻的人物形象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这就是客体人物形象。(2)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现主观感情,这些加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就是景物形象。它是含有“意”的形象,也叫“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才”,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非常丰富。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例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天花寺 (宋)吕夷简 贺家湖①上天花寺,一一轩窗向水开。 不用闭门防俗客,爱闲能有几人来? 注:①贺家湖:又叫鉴湖、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市南。唐开元中,著名诗人贺知章还乡为道士,“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新唐书·隐逸传》)。 1.(考点题)诗人主要是从哪个角度来写天花寺的?在诗人笔下,天花寺的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名师指津本题包括两个问题,第一问需要回答描写诗歌形象——天花寺的角度,该题可以从诗歌的前两句来分析把握;第二问需要回答天花寺的环境特点,则需要从整个诗歌的内容上加以揣摩,特别要关注后两句点明环境特点的诗句。 参考答案:诗人主要抓住天花寺濒临镜湖、窗子临水敞开的地理特点来写,着重描绘了此处环境的幽寂宁静。(答成“空间关系”“地理位置”“寺庙的位置、结构特点”等,意思对也可)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名师指津本题综合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的最突出特点应该是后两句的反问句式的运用;诗人的情怀可以结合上一题对天花寺环境及其特点的分析进行综合提炼。 参考答案:用反问的句式强调没有几个人会像“我”一祥有闲逸之心欣赏这里的幽静之景,反衬出诗人超然尘外、不同流俗的胸怀与情致。(意思对即可)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满庭芳·蜗角虚名 苏 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1.(考点题)结合词的上阕内容,分析一下,词人在这阕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名师指津本题考查形象的鉴赏。题目要求结合上阕内容,也就是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要从上阕中筛选塑造人物形象的词句。回答时,既要有分析,更要有概括。 参考答案:在这一阕中,通过对蝇营狗苟的世俗观念的奚落,表现出对政治派系内部互相倾轧的厌倦和批判,大有洞悉人生之慨。东坡感到人世间名利场的角逐如同梦幻,所以他“百年里,浑教是醉”,试图在醉中不问世事,以全身远祸。在词中一个愤世嫉俗而又渴求摆脱尘世羁绊的文人形象呼之欲出。 2.这首词是一首抒情的人生哲理议论词,请问在这首词中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名师指津分析表达的情感,一要结合上一题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更要观照词中一些直接表达情感或蕴涵情感的词句,如“醉”“忧愁风雨”“抵死”“幸”等。 参考答案:这首词通过对世事和自我经历的婉曲述说,集中抒发了词人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感和努力自我超越的旷达豪迈的情怀。 【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第1~3题。 [越调]天净沙 夏 白 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1.从字数看,这首元曲属于__________。 名师指津此题属于考查诗歌常识,对于高中学生基本没有什么难度。 答案:小令 2.(考点题)此曲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名师指津本曲属于写景类诗文,分析把握诗歌的意境,一定要注意结合诗歌中最主要的意象及其特征。 参考答案:此曲描绘了一个静谧、清爽的意境,勾画出一幅宁静的夏日图景。云收雨霁,流水添波,雨过天晴,空气也觉得清新凉爽,显得分外高的楼前,绿树的树荫一直垂到画檐。 3.(考点题)此曲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名师指津本曲主要是写景状物,从语言角度分析没有特殊的表现手法,所以我们可以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加以分析理解。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静态的夏日风景图,借“玉人”的安静悠闲,静静消受这宜人的时光,表达了清爽、恬静、悠闲的心情。(白描也可以) 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1~2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考点题)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2.(考点题)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诉衷情 宝月山作 仲 殊①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②才点,月到门时。 注:①仲殊:北宋僧人,曾住杭州宝月寺。②篆香:又称百刻香,寺院常用其作为计时器来使用。 1.(考点题)上阕中的“乱”字用得很有分量,请简要赏析。 2.(考点题)请具体赏析本词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词人心境的。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一剪梅 杨佥判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①不用舞婆娑,丑也能②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③,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注:①《柘枝》:一种舞曲。宋时发展为多人队舞,宫乐有《柘枝》队。②能:方言,如许、这等之义。③朱娥:美女。 1.(考点题)从全词来看,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2.“军事如何?民事如何?”这两问其实在词中可以找到答案,请就词的内容具体回答这两个问题。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仁宗景祐三年(1036),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次年,朋友丁宝臣(字元珍)写了一首诗给他。欧阳修以这首诗作答。 1.(考点题)颔联是通过什么手法描绘“橘”和“笋”的形象的?请作简要赏析。 2.情感跌宕起落,是此诗的突出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②。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该诗写于宋徽宗崇宁二年(1104),时黄庭坚因新旧党争被罗织罪名,再贬广西宜州,十个月后,诗人溘然长逝。②介子推事晋公子重耳19年,重耳返国即位,介子推便入山,不仕。后晋文公重耳放火烧山,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出山为官。 1.(考点题)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2.诗歌尾联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慨?请作简要分析。 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从近年诗歌鉴赏的题型看,古代诗歌内容上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要尽可能地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思想的发展轨迹,通过具体诗作的字词句篇中所透露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作出中肯的评价。  【例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考点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名师指津思乡之情,通过“水上人歌月下归”“轻舟短楫去如飞”可以看出,想回家的心情非常迫切。作者将思乡之情层层渲染。先是钟声,再是孤独的月亮,再是水上人的歌声,寓情于景,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参考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次石湖①书扇韵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考点题)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名师指津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答题时要先表明自己的看法,再阐述观点。 参考答案:(1)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仕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成大的崇仰、敬佩与赞美。(2)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成大的品格高尚。“人不到”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针对训练 (六)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第1~2题。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田园乐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比较两首诗歌,说出它们描写景物的不同特点。 2.(考点题)仔细阅读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请简要分析说明它们各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鹧鸪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①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醾②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③,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得:一作“渐”。②酴醾:花名,本为酒名,以花颜色似之,故取以为名。③婉娩:亦作“婉晚”,迟暮。 1.结合作品简要赏析,词的上阕在描写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各有怎样的特点。 2.(考点题)在词的下阕中,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采桑子 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1.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考点题)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夜 坐 张 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1.试分析一、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考点题)《文心雕龙》中说:“人亲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请结合本诗对“梧桐”这一形象的描写,分析作者的情志。 (十)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第1~3题。 泊江州① 陶 安② 江云绀绿夕阳边,江水空明海气连。一点远帆如白鸟,数声急鼓隔苍烟。浔阳九派疑无地,庐阜千峰直造天。清夜开樽酹司马,琵琶亭下月当船。 注:①江州:今江西九江。②陶安:元末明初诗人。 1.请赏析“一点远帆如白鸟”这句诗,有人认为是量词用得好,有人认为是比喻用得好,你的看法是什么? 2.(考点题)最后一联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何种感情? 3.(考点题)这首诗描写了江州哪些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一、诗歌形象的鉴赏 1.鉴赏诗歌的意象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前面的写景往往是作为后面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静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 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义,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字面看是写一段行程,水流急,船行快,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 2.鉴赏诗歌中的物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抒情诗。 (1)抓物象的特点。 (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3)抓物象的特殊内涵。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 3.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指“我”,即诗人自己。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唐代著名的三首咏蝉诗(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虽然都是托物(蝉)寓意,都工于比兴寄托,但由于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地位、遭际、情趣、理念不同,因而情貌殊异。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二、诗歌语言 1.语言的风格 (1)朴素与绮丽。朴素诗风的语言特点:清淡质朴、洗练畅达、不事雕琢。绮丽诗风的语言特点:绮丽、婉媚、浮华、艳丽、纤巧。 (2)直白与含蓄。比起一般的朴素诗风,直白诗风更显朴素、平淡。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近乎口语的语言,并且有的诗还融入了俗语俚词、民歌之类,所以这种诗又被称为白话诗(近于打油诗)。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浅易如话、素朴真率、通俗凝练。含蓄诗风中所惯用的多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使用典故等手法。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委婉、蕴藉、精练、耐人寻味,但也不失朴素之风。 (3)沉郁与豪迈。在众多诗人中,有愤世嫉俗者,有报国无门者,有屡试不第者,有屡遭贬谪者,有为民请命、哀叹民生者,他们的诗表达自我的哀怨,切中社会现实,反映阶级现象,形成沉郁诗风。代表诗人如杜甫、韩愈、李商隐等。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沉郁苍凉,节奏舒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且近于生活(多用俗语和对话)。豪迈诗风的语言特点的形成往往与诗人的心胸抱负有很大的关系。诗人们或因生活在盛世政治清明时期,受到美好山河的熏陶,满腔热情(如李白在年青时就立下不小的志愿——“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或因仕途失意,便把立功边塞当做求取功名的出路(如高适);或因国难当头而主动请缨效死疆场(如苏轼)。所以在他们所写的诗歌中充满豪言壮语,显示一种豪情。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铿锵有力、笔力豪健、节奏明快、音调高昂。 2.语言的锤炼 古人讲究炼字,要注意体味关键字词的意味。 三、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在众多的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每联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让人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2)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诗句中以“丝竹”代音乐。“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诗句中以“杜康”代酒。 (5)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白鹤将要飞下来时,先偷看梅花几眼;粉蝶如果知道梅花这样美,该早就销魂了。“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深,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对比。以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来对比,以突出所描写的事物的特征。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文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以辛辣的反问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是不肯再为他拼死卖力的,“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 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 (1)借景(物)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所要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芳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说明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2)寓情于景(或物)。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红叶青山”这样亮丽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3)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4)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5)虚写和实写。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恰好与之相反。如齐己《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万木冻欲折”就是虚写,是想象中的景象。“万木冻欲折”与“孤根暖独回”恰好构成对比,反衬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虚写,状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起读者的想象。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就是虚写,写的是想象中的景象: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试想,若不用虚写,怎能展现如此阔大的景象?这种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为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实写,不言而自明,这里就不细分析了。 (6)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如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前四句夸张地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这是很难描绘的。于是作者笔势一荡,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描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你自己想她怎么美,她就怎么美。 (7)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追求含蓄,所以往往是间接抒情。 (8)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如张可久《[双调]清江引·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诗人紧紧把握题意,用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成一幅萧瑟的秋景。又因“西风”的到来而联想到“归期”的未卜;因“芭蕉雨声”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句句是写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地统一起来。 (9)托物言志,托物寓意。托,寄托,借助;物,客观外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寓,寄托,隐含;意,心愿,愿望。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志愿。托物寓意,就是将思想隐含在具体的外物之中。实际上,“志”和“意”往往是一回事,都可理解为思想感情、理想愿望、见解主张等。诗歌鉴赏方面的文章,使用“托物言志”说法的多。托物寓意,“意”更隐含些。如苏轼《待月台》:“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蛾眉。只从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后两句诗写出了因满招损的自然规律。满月给人间曾带来无限美景和喜悦之情,然而满即缺之始。诗人久久伫立,眺望远海,等待着迟迟升起的一轮冰月,心中不免泛起淡淡的愁绪。称月为“冰轮”,表现了月的光洁、纯净,同时也略带清寒之意。此时诗人那官场失意的往事,大概正随着海上徐徐升起的明月而浮现在犹如海波一样动荡不宁的思绪之中了。读这样的托物寓意的诗,是需要对诗人的身世、经历乃至创作风格有相当的了解的,否则很难把握其隐含之意。 (10)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两种。举个欲抑先扬的例子。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谊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扬抑而不能达到此效果。 (11)象征。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如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是秋风肃杀,百花凋零,唯有傲霜挺立的菊花却精神百倍,长安城里遍地金黄璀璨,清香弥漫;实际上,诗人是以菊花盛开象征起义的最后胜利,表达了推翻唐王朝腐朽统治的决心和信心。 (12)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都是以动衬静的反衬。 (13)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明确方向,有的放矢 一、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夯实基础,争取鉴赏时能够举一反三 这里所说的“纲”是指《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因为考纲是命题的依据,为考生指明了复习的方向,考纲的每一次变化都会从高考题中体现出来。这里所说的“本”是指课本(包括相关“读本”)和范本(近三年高考试题)。 首先,要加强对课本中古代诗歌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阅读量,认真阅读读本中古代诗词。值得注意的是,考生不能仅仅止步于“读”,阅读之后还要多进行思考。一般而言,每读完一首诗歌,都要问问是什么(如作品的写作对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为什么(如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的写作方法等)、怎么样(如作品是如何描绘事物、如何抒情的,作品是如何表现主旨的,有何艺术特色,表达效果如何等)。 其次,要重视积累,考生要对教材中的古代诗词知识进行梳理,由点到面,形成一条“知识链”。如诗、词、曲的体裁常识,包括其发展过程、具体分类、文体特点、文学流派等;各类诗歌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包括作家所处的时代、生平经历、文学主张、文学风格、主要作品及其特点等;古诗中常见的形象和塑造形象的方法知识;了解一点古代诗歌涉及的语法知识(如倒装句,由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的特殊句式,互文句等),熟记一些诗歌语言风格方面的术语;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知识(如描写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与效果,诗歌的结构技巧和常用的表现手法);等等。 最后,考生要善于借鉴近三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树立文本意识和得分点意识,逐步形成对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根据高考试题的常见设问方式,掌握解题方法,熟悉答题步骤 在备考时,要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形成个人良好的答题习惯。 古代诗歌鉴赏,要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个考点在命题中往往有所侧重。在做题时,考生要联系背景,领会主旨,把握意境。所以,考生应注意两点:一是古代诗歌中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人文观,特别要注意古人情感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关系;二是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和基本技巧,特别应注意古代诗歌中情与景的辩证关系和含蓄委婉、深沉内敛的艺术特点。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诗歌采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请赏析某一诗句中的某字(二字)的巧妙之处”等。答题的模式一般是:①写出诗中相应诗句运用了何种方法;②结合诗句,围绕诗中运用的技巧分析;③运用此种技巧的效果,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三、经常总结,用心揣摩高考试题提供的参考答案,逐渐培养规范表述的意识 解答古诗鉴赏题,考生常常出现的错误有:回答问题时针对意识不强,或者答非所问;分析问题时结合原诗不够密切,答案比较空洞而不切实际;抓分意识较差,答题时思路不清晰,条理性不强;组织语言表述时不规范,或概括性不强,或很少使用诗歌鉴赏术语。究其原因,不外乎这样几点:一是与古诗鉴赏相关的各种知识(尤其是鉴赏术语)积累太少,二是平时训练只注意了“量”的增加,却忽视了“质”的要求;三是答题习惯不好,许多细节注意不够,比如因粗心大意而导致的回答不全面或不点题,书写时的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等。 要克服以上毛病,认真、仔细地分析每年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参考答案,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且事半功倍的办法。如果能够经常揣摩这些答案,自己练习时又有意识地学习借鉴,那么,答题的规范表述意识就可逐渐培养起来,从而为高考解答诗歌鉴赏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方法和技巧固然是攻克诗歌鉴赏题的利器,但只有亲身感知并反复实践,才能发挥其无穷的威力。考生只要平时广积博览,勤加训练,必将取得好成绩。 答案与解析 真题热身体验 真题在线 一、1.参考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着眼于诗题中透露的信息,否则容易解读成行客思家、羁旅之愁。拟写答案时,不但要答出感情,还要具体阐述“怀古”“伤今”之情在诗文中的具体语句中是如何体现的。 2.参考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解析:情景关系的一般术语有:触景生情、以景结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内在关系)。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景细致入微。 二、1.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解析:第一问实际上是在问诗中所写的自然环境是什么样子的,答题之前必须先要弄清楚命题人到底想让考生答什么。此类命题的答题思路是:自然环境=时间+地点+景色。此问的答案要点应该是:寒冬、边地、飞雪荒凉。第二问命题质量不高。别路:离别的道路。结合诗意,其主语是边地的士卒。 2.参考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解析:第一问实际上问的是颈联两个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而不是问某一个字的炼字艺术。因此,第一问至少有两个答题要点:一是表面意义是什么,回答自然环境;二是深层意义是什么,回答人物的心理感受。当然,第一问也可以从“坏”“低”这样的用字特色以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个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加以补充回答。第二问题干很明确,一是“戍卒”,一是“情感”。结合“坏”“低”“愁”“迷”,联系诗后“边塞”的注解,不难作答。需要注意的是,答此问时,不能只简单地回答“表现了戍卒的思乡之情”,“思乡之情”前面的定语同样十分重要,要学会“丰满”地答题。 知识理解深化 针对训练 (一)1.高洁(或“超凡脱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二)1.“乱”字在这里有热闹、热烈的意思,表现出西湖的热闹气氛、秾丽的暮春之景。 2.上阕描绘的是动景:杨花飞、莺啼乱;下阕描绘的是静景:闲庭、窗帷、篆香、月色。上阕以动衬静,借美景表现闲情。下阕中闲庭、篆香、月色给人幽静、空灵之感,表现了词人的洒脱、从容、自在,这是一种难得的超然的心境。 (三)1.这首词突出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词的上阕写襄樊被敌围困达四年之久,军民死守抗敌,伤亡惨重,给养难继,下阕写统治者在国难当头之时,仍鱼肉百姓,醉生梦死,与将士们浴血沙场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词人关心百姓、体恤民生的情怀。(或:这首词突出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上阕写襄樊被敌围困达四年之久,人民的和平生活被破坏,下阕写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的死活,不考虑国家的安危,仍过着歌舞升平的腐败生活,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关心国事的爱国情怀和大胆揭露奸佞权贵的大无畏精神)(如果说该词突出地运用了借代手法,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2.军事:襄樊被围长达四年,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却得不到援助,亡国之危险就在眼前。民事:长期的战事破坏了人民的和平生活,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而这一切,都源于统治者丑态多多,罪恶多多,是他们将国事民事糟蹋得不像样子。 (四)1.①“残雪压枝犹有橘”用反衬的手法写残雪能让万木凋零,却压不倒傲霜雪的绿橘,突出了绿橘不惧雪压的顽强精神。②“冻雷惊笋欲抽芽”用拟人的手法,以一“惊”字表现了竹笋精神振奋的状态。 2.首联在写景中流露出失落之意,情绪低沉;颔联的盎然生机则使人振奋,转生欢愉之情;颈联抒写乡思,情绪又陡然下落;收尾则包含宽慰、自信等情怀,感情又由低回走向高昂。这样使诗情抑扬交错,充分显现出诗人的复杂情绪。 (五)1.这首诗主要使用了对比、用典等表现手法。 首联,对比,写桃李含笑、荒垅生愁,既突出清明节生机盎然的景象,又突出了诗人由野田荒垅生发的生死之悲。 颈联,用典兼对比,写齐人乞食自得、介子推被焚不出,表现了诗人对卑俗人格的厌恶、对耿介之士高洁操守的赞美。 2.尾联写历史上,无论贤者愚人,最终都将同归荒冢,黄土一抔。抒发了诗人面对奸邪当道、政治黑暗,不屑与无行小人为伍的愤懑之情。 (六)1.孟诗从听觉角度描写春天景色,重点写的是鸟啼声和风雨声。王诗描绘景物的色彩和形态,用“红”“绿”分别描绘桃花和柳条,以“含宿雨”写出桃花被雨滴滋润的形态,以“带朝烟”写出柳条笼罩在朝烟中,袅娜迷人。(找出其他不同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第一首写春之“闹”,第二首写春之“静”) 2.第一首因有“风雨声”而问“花落知多少”,表现诗人惜爱春花、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第二首有“花落未扫、山客犹眠”的词句,表现诗人追求闲适宁静的生活情趣。(也可以说出他们的相似点,言之有理即可) (七)1.(1)动静结合,一、二句写树绿花红,为静景,三、四句写“蜂儿闹”“燕子轻”,为动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美景。(白描手法,诗人以绿荫重重、曲阑红花、蜂忙燕舞等典型景物,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色彩对比,以树叶的嫩绿与花朵的鲜红相映衬,增强了色彩对比,活化了画面,使春天的气氛更浓)(2)诗人的语言具有“不重词采,自然活泼,清新明快”的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即可) 2.①伤春惜春的感伤,作者面对“残花”,借酒浇愁,表现出对春色将尽的感伤与无奈;②客居飘零的悲愁,作者客居异乡,以美好的春景,反衬客居飘零的悲伤;③青春逝去的喟叹,“春婉娩”写春色难留,时光易逝,“送了斜阳月又生”写日落月升,时间流逝,透露出作者对青春老去的感伤与无奈。 (八)1.①“月白风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从衬托角度来谈亦可)②前后对比的手法。用十年前愉悦的心情和在忧患凋零中老去的伤感构成对比,突出如今的悲凉况味。(答一种即可) 2.①“鬓华虽改心无改”,而今年岁已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老当益壮,不愿服老;②词人毕竟历经沧桑,重听旧曲,豪放的话语之中抑郁之意、矛盾之情也是十分明显的。 (九)1.紧扣诗题,写了明月、寒霜,营造了秋夜萧瑟清寒的氛围;为写梧桐作了铺垫,同时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2.梧桐面对风霜,不甘凋零,依然飒飒有声;作者借此赞美了刚强不屈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内心孤傲倔强的个性特点。 (十)1.点:突出了远帆的“远”,因为远,远帆细小,像一个小点一样,所以用“点”较恰切。“如白鸟”,也是因为距离远,而江面又是水天相连,感觉到远帆像一只白鸟在移动。量词和比喻的运用,都突出了江面的寥廓苍茫。 2.运用典故。清夜在浔阳江头,诗人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酾酒祭奠,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凭吊和同情。 3.诗中描写了江州傍晚的景物。绀紫的江云围绕在夕阳的倒影旁,江水空阔明亮,与水上的雾气相连。远处一只帆船,黄昏的急鼓声在青霭中传过来。江州支流众多,水面广阔,而远处的庐山的山峰直插云霄。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江州美景的赞美,又有人在旅途的淡淡的离愁。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