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针挑土 芳 菲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得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 一边说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苦口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态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存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收益的活计。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老家寨的妇女已得知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批评她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我们这次带了些来。”……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她从那么远跑来,又跑了这么久的山路,就是想通过几句温和的话塑造她们对美和丑的观念吗?堂屋壁板上贴满各种画片,是这个家的装饰墙,也好似所有外来影响的象征:正中一张有些陈旧的毛主席像,把一个更陈旧的大红双喜字贴去了一大半,左边是海南风光照,右边是明星李小龙的赤身拳照,两个胖娃娃图片,一幅小小的西洋画《泉》。 下午去另一个苗寨,又是近两小时车程。“这一个绣得比较好,就是村寨的形态不如老家寨,建了些新房。”黑妮对一个个目的地都很了解。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晚上我们在沱江边吉夫开的咖啡馆休息聊天。吉夫是湘援游志愿者,今天一路一直是他提着大包的棉线。黑妮的湘援游,就是靠这些当地的志愿者,不取一毫地付出,才运作起来。今天开车的“李万通”,也有自己的公司。 咖啡馆的壁挂上有一个插页,取下一看,是凤凰手绘地图,封面图案取自传统苗绣,那五彩灵动的喜鹊,我看得呆了一下,原来这样好。地图10元一份,买下可算对湘援游的支持,还可得一枚徽章作奖励。我想了想,红着脸买了四份,说回去送朋友,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老天! 这有什么用!我心里说。 有没有用,真不知道,但我忘不掉他们。我查了针挑土的俗语,原来是这样说的:“成家好似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赚钱好似针挑土,花钱好似水推沙”,一下把我的心挑亮了!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且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她的祝福吧。 (有删改) 1.(考点题)“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一句单独成段,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考点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2)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3.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4.面对黑妮的“针挑土”行为,“我”表现出怎样复杂的情感态度?文中的相关笔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金色的飘落 毛时安   ①初冬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一夜。早上,起风了。我和妻子一起推着童车,带着快满周岁的外孙去街上散步。 ②没想到,一夜的冬雨,竟像最伟大的艺术家,以大地为画板创作了一幅夺人心魄的作品。铺天盖地金黄的落叶,在早晨湿漉漉的微光中,层层叠叠,一直铺到了长街的尽头,铺到了很远很远的高楼和大地交界的地方。这是银杏树的落叶,它不像白杨、梧桐、香樟的落叶,踩上去没有落叶枯萎沙沙的碎裂声。它很厚实,还带着刚离开树干母体的生命汁液。童车推过去,就像踱步在一片委婉抒情的黄地毯上。落叶的金黄同样的耀眼夺目,感人肺腑,但它的金黄,不是梵高笔下向日葵燃烧得令你疯狂的金黄,而是一种比白重一些的淡金、淡黄。有种若有似无,丝丝缕缕,沁入你心灵,让你的灵魂为之轻轻颤动的情调。宝宝睁大了新生儿才有的雪山海子般清澈明亮的眸子,眸子里也倒映着诗一般的金黄。 ③宝宝来到这世界不久。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天光下有这么多树叶在眼前这么灵动而壮观地飞扬过舞蹈过。他没法理解落叶的意义,但出于本能,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能听懂自然、生命和季节的语言。两只胖乎乎的小手像枝丫伸向蓝天,不断地比划着挥舞着。小嘴不停地“吼吼”地叫着。这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给新生儿的无言的童话。 ④还依稀记得,初春我们搬来不久,嫩嫩的新绿在和煦的春风和清脆的鸟鸣声中,与晨雾一起欢欣地爬上枝头的动人情景。一片片染着新生嫩绿的银杏叶儿,沿着细细的枝条争先恐后地向天空涌去,把青春的梦想涂满湛蓝湛蓝的天空。还清晰记得,盛夏银杏叶儿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深绿,一路高歌,沉甸甸地压满整条大街。每到入夜时分,它们伴着温馨的街灯和漂浮着咖啡茶香的气息,彼此依偎,彼此摩挲。在月色星光下,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倾诉着夏日浪漫的情怀。没想到时间就这么快地让它们走完了一次生命的轮回。更让我惊愕的是,这生命的凋零竟会充满着如此恢弘壮观的诗意。 ⑤风,时大时小。就在金黄落叶纷飞的瞬间,我闻到了不远处传来的熟悉的黄浦江的气息,听到了它粗狂而亲切的涛声。在这冬日生命凋零的博大中,杜工部苍凉浑茫的吟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穿越时空向我涌来。想到不久一场冬天的白雪将会彻底埋葬这一声声金色的叹息,一次次金色的飞舞和凋零,一阵忧伤袭上心来。 ⑥不懂事的宝宝似乎并不认同我对生命的忧伤。他蹙着小鼻子,一只眼眯缝着,一只眼圆瞪着,做着让你忍不住要笑出来的鬼脸。他的两只小手各握着一片妻子递给他的银杏落叶,落叶就像两把精致的泥金折扇,熠熠闪亮。他不停地扇着晃着。一路上,银杏叶就像两只快乐的金蝴蝶在飞翔,似乎在和空中飘洒的落叶比试着什么。小苹果般红扑扑的脸蛋上,写满了兴奋。 ⑦这时,不知谁家窗口飘来婉转的程韵: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新。挨过了眼前的残冬,再过两三个月,满眼的新绿又重新像放学的孩子涌出校门那样,争先恐后跃上蓝天。到那时,我们的宝宝也两岁多了,会满街蹒跚地走路了。 ⑧我和妻子推着宝宝,相视一笑,一路穿过随风飘下的落叶,还有孩子手中两只快乐的金蝴蝶……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1.第②段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银杏叶飘落的景象的?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外孙“宝宝”,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考点题)按照下面的要求,赏析本文的表现特色。 (1)第④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4.请联系全文,探究文中蕴涵了作者对生命的哪几层感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天 堂 苏沧桑   (1)仰望苍穹,常看见一朵云,在阳光下轻轻飘着,美丽高洁、自由自在。假如,所有的生命都能以这样的形式存在,人间和天堂一定没有什么区别。 (2)二十多年前的星空下,我坐在黑沙滩上,听姨婆给我讲七仙女的故事。 (3)听完后,我问:“姨婆,天堂是什么?” (4)姨婆说:“是一个能使我们觉得特别幸福的地方吧。” (5)我又问:“天堂远吗?” (6)她想了想,说:“很近,你就是刚从那儿来到人世的。也很远,很久以后,你还会回去的。” (7)我懂了,原来生命是一个以天堂为起点和终点的圆圈。在这个漫长的圆圈里,我们永远够不着天堂,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永远无法体会到天堂的滋味,那种无与伦比的幸福的滋味。 (8)所以,对我们而言,天堂是不存在的。 (9)只好将充满希冀的目光转向滚滚红尘。地上走着的一个凡人,对应着天上的一朵云。人和云一样,最初来自大地和海洋,最后重归大地和海洋。不同的是,云无心,云优哉游哉;人有心,人便被无所不在、永无止境的种种欲望诱惑着,步履匆匆,铿锵坚定,从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在漫漫长路上,人与人争斗着,人向自然掠夺着,人跟命运抗争着,人在欲望的沟壑里挣扎着……在画完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圆圈时,人带着满身的尘垢血腥回首往事,却再也找不回最初的自己,才知快乐总是稍纵即逝,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心灵的空虚成了最后的、永远的痛。 (10)那么,生有何欢? (11)于是,在黑夜与白昼的轮回里,我无着无落的目光在苍凉大地和茫茫苍穹间徘徊了很久很久。终于有一天,我孤独的心忽然被一缕圣洁的阳光照得通亮,高高的天际传来一个声音!一个未知之神的召唤!它说—— (12)坚持,再坚持,你一定能保留一个独立的祭坛,在任何时空里,你便可以顺着星光,或者风的衣角,走进一个无比和平安宁的世界。 (13)那一刻,我坐在夜色的深处,空气的怀里,只要一种简简单单的形式——看书,写作,或者冥想,我便成了另一个自己,一个真正的自己。那一刻,仿佛有无数双温柔的眼睛在字里行间注视着我,如无数天使的羽翼呵护着我。那一刻,我可以自由地往来于远古和未来,可以任爱恨悲欢汹涌而来,可以关注人类命运,也可以只倾情于一片落叶,一只蚂蚁…… (14)当我将所有的感动,所有的真,所有的善,所有的美,用文字编织起来,我发现,那与生俱来、弥足珍贵的一切从未离开过我,那常被人们遗忘却又被人们追寻的一切从未离开过我。 (15)一个人,拥有了如此富有而瑰丽的精神世界,她便拥有了整个天堂。 (16)这个人无意兜售自己,却愿意向人们展示一颗赤诚的心。就像一朵云变成一滴雨的执著,哪怕仅仅只有一粒尘土被它荡涤,只有一棵草为它感动,只有一朵花为它绽放,只有一条河流记住它的名字。 (17)天堂远吗?它远在天涯。天堂近吗?其实,它近在咫尺。 (18)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爱我所爱。还因为,我住在一个被人们叫做人间天堂的地方。 (有删改) 1.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巧妙,语言优美,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拟人、排比、比喻、对比等。 B.作者通过回忆二十多年前听姨婆讲述七仙女的故事的情景,进一步形象地描绘了天堂,强化了天堂的迷人和美丽。 C.“所以,对我们而言,天堂是不存在的”一句独立成段,开启下文。 D.文章第(9)段抒写了人在世间争斗、掠夺、抗争、挣扎的快乐和疼痛,为后文写自己的天堂作了铺垫。 2.文章开头一段写仰望苍穹及感悟有什么作用? 3.(考点题)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原来生命是一个以天堂为起点和终点的圆圈。 (2)天堂远吗?它远在天涯。天堂近吗?其实,它近在咫尺。 4.请结合全文谈谈怎样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心灵的天堂”。 答案与解析 演练巩固提升 一、1.参考答案:用意:①总括上下文的相关内容;②突出这句话在文中的重要性。 理解:①黑妮组织的“湘援游”,在外来游客和湘西苗族之间穿针引线,促使苗族妇女更好地传承优美的苗绣艺术;②黑妮以“负责任的旅游”概念推动“湘援游”,集聚当地志愿者,为湘西生态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解析:句子单独成段,应从结构上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这个句子处于文章中间,作用一般有承上启下、设置悬念、转移话题等。分析句子的含意,抓住“其中”的指代内容,理解“穿针引线”的比喻意义,是解题的前提。而“其中”就第二段所写,包括“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负责任的旅游”两方面的内容。“穿针引线”点明了黑妮的身份以及爱心。 2.参考答案:(1)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的紧张与工作的辛劳。(意思对即可) (2)①低调、单纯的黑妮为“我”对“湘援游”的支持,高兴得眼睛都亮了;②暗示“湘援游”进展得并不顺利,而黑妮能沉静、乐观地面对;③黑妮从“我”的支持之中,看到了“湘援游”逐步向前推进的曙光。 解析:所选的两个句子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了解文意的关键句。 (1)“有倦容了”采用的是拟人手法,表明太阳快要下山了,也间接表达出游赏的时间较长,工作辛苦。 (2)“素静”表示黑妮在“湘援游”进展不顺利时保持的心态;“眼睛亮了”表明黑妮对“我”买四份凤凰手绘地图的行为表示赞同和欣慰,因为“我”支持了她的“湘援游”,使她看到了希望。 3.参考答案:(1)黑妮工作状态的写真: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积土成山;(2)“湘援游”现状的隐喻:苗族传统文化正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如针挑土;(3)水滴石穿、永不言败的精神象征:“成家好似针挑土”,“赚钱好似针挑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解析:本题表面上只是考查词语的内涵,其实,要理解它的内涵,首先必须理解它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可以说,本题是对词语含义和表达技巧的双重考查。 首段说“黑妮就是在针挑土”,这引起下文对黑妮身份以及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介绍。而“针挑土”是比喻说法,意思是做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像用针去挑土一样一点一点地积攒,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尾段说:“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这是主旨的升华。据此,可从黑妮的身份、工作性质及其给人的启迪三方面去组织答案。 4.参考答案:第一问:既敬佩,又心疼,内心存疑,更满怀祝福。(意思答对即可) 第二问:①以“我”的见闻和感慨组织文章,更显情真意切、感人至深;②见证了艰难,彰显了精神感召力,丰富并深化了主题;③抒情、议论和叙述、描写转换自如,使行文灵动生姿。 解析:“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写的是“我”的不理解,最后一段“一下把我的心挑亮了!”写的是“我”的理解。第二问,如从本文题目以及全文情节的布局去考虑,就能得出答案——点题、线索。 二、1.参考答案: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来描写银杏叶飘落的景象,这样描写突出了落叶飞舞的灵动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抒写对生命的感悟作铺垫。 解析:“铺天盖地金黄的落叶……铺到了很远很远的高楼和大地交界的地方”“落叶的金黄同样的耀眼夺目……而是一种比白重一些的淡金、淡黄”等从视觉方面进行描写;“踩上去没有落叶枯萎沙沙的碎裂声”从听觉方面进行描写;“很厚实”“就像踱步在一片委婉抒情的黄地毯上”等句从触觉方面进行描写。像这样从多个感官角度进行描写,目的不外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内容上为下文写感悟作铺垫。 2.参考答案:(1)结构上:宝宝是作者感悟生命的重要依托,描写宝宝的言行,显示出全文由落叶及生命(由物及人)的行文思路;(2)内容上:描写宝宝欢快的舞动和兴奋的表情,既衬托了金色落叶飘落的美丽,又表现了新生儿的活力和朝气,引发并深化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解析:文章用不少笔墨写外孙“宝宝”的作用,应该从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来思考。由“落叶”写到“宝宝”,体现了由物及人的行文思路;写宝宝也有利于深化文章的主题。 3.参考答案:(1)运用了插叙的方法,虚实结合,将眼前落叶凋零的场景与对春夏时节银杏叶生长的动人情景的回忆交织起来,突出了生命轮回的短促,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强化了文章的主题。 (2)运用了拟人手法,通过“争先恐后”“涌”“青春的梦想”等词语,赋予初春银杏叶人格化的特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嫩绿的银杏叶在和煦的春风中的蓬勃生机。 解析:叙述方法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第④段运用了插叙的方法。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银杏叶的蓬勃朝气。 4.参考答案:①从金色落叶的飞舞和凋零中,感悟出对生命消逝的忧伤;②从树叶由萌芽到凋零时间的短促,感悟出对生命短暂的遗憾;③从落叶飞舞的恢弘壮观的景象中,感悟出对生命博大的惊叹;④从宝宝的欢快活泼和银杏叶的蓬勃生机中,感悟出对生命美好的喜悦和礼赞;⑤从“程韵”中,感悟出对光阴流转,生生不息生长规律的坦然。(答出其中3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内容散见在文中,回答时要将内容与感悟对应起来。第④段写对生命短暂的遗憾、对生命博大的惊叹,第⑤段写对生命消失的忧伤,第⑥段写对生命美好的喜悦和礼赞,末两段写对光阴流转,生生不息生长规律的坦然。 三、1.C 解析:应是“承上启下”或“过渡”,而不是单纯地开启下文。 2.参考答案:作者以仰望苍穹的所见所感巧妙扣题;以一假设复句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作者理想中的天堂,突出了天堂的美丽高洁、自由自在;表达了自己对天堂的神往和憧憬,为下文蓄势;“人间和天堂一定没有什么区别”呼应了结尾的“人间天堂”。 解析:解答此题,应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去考虑。在结构上,开头常常有为下文蓄势、作铺垫、点明主题等作用,还可能有首尾照应的作用,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如果是景物描写可能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奠定某种情感基调等作用。内容上,要根据具体语境并结合文章主旨进行分析。 3.参考答案:(1)①人来自天堂,死后又回到天堂。这是一个生命的轮回。②有生之年,人们永远无法体会到天堂的滋味,那种无与伦比的幸福的滋味。 (2)①天堂其实是不存在的,在尘世中是没有天堂的,所以“远在天涯”。②而天堂又是存在的,它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人间因为有爱也可以变成美丽的天堂,所以“近在咫尺”。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句中的关键词语,其次要结合文章主旨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如第(1)句中的关键词“起点”“终点”“圆圈”,由“你就是刚从那儿来到人世的”“很久以后,你还会回去的”可以看出,“起点”指的是来自天堂,“终点”指的是死后回到天堂,“圆圈”即指“轮回”,此外还要答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解释第(2)句的含意时,关键是要理解“远在天涯”和“近在咫尺”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短语的含义。此处,还要答出“爱”的作用,它使“天涯”变成“咫尺”。 4.参考答案:①拒绝红尘的种种诱惑,摒弃人世的种种纷争,抛开人间的种种烦恼。②要在简单的生活、平凡的工作中坚守自我。③净化心灵,使高尚的精神得到升华,保留真善美,拥有赤诚的心,不吝惜爱。 解析:本题的答案分散在文章后半部分的各个段落中,具体答题区间为第(12)段~第(18)段,需要考生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筛选整合。此外,还要注意第(9)段是从反面说的,答题时要对其进行正面转述。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