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永远的陈寅恪 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利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实有新理解、新发现。 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1.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的梁启超和曹云祥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2.(考点题)通过本文作者的介绍,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3.文章结尾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结合全文,具体阐释陈寅恪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 4.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 B.王国维可以说是坚守民族文化而死,向王国维先生遗体告别时,学生们三鞠躬,而陈寅恪三跪九叩,这说明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抵制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汲取。 C.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既是帮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理由,也是诚心之言。 D.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 E.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 二、(2012·红色六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目 送 龙应台 (1)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2)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3)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4)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5)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6)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7)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8)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9)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0)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11)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12)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13)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试,我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亭,然后没入门后。 (14)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15)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屈,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不到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16)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选自龙应台散文集《目送》,三联书店2010年4月版) 1.作者围绕“目送”写了哪些内容?请分点概括。 2.(考点题)文中两次写到同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3.(考点题)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人们对本文的评价也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本文写得很真实,也有人认为本文写得很矫情。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中“目送”这一行为及其寄托的情感作出评价。 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中的“我”,是母亲,也是女儿。长长的牵引的目光中,那渐行渐远的背影,蕴积着的是目送者渐远渐浓的至深亲情。 B.文章构思精巧,形散“神”不散。在看似散乱的行文中写出的却是人的情感历程。在这些深情的目送中,向人们展示了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依恋。 C.“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个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这句话揭示了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一个终点必联系另一个起点。 D.文章全部采取了写实的手法,记述了我们司空见惯的几段情景,作者于其中做最深刻的思索,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别有境界。 E.本文在对亲情感性叙写的基础上倾注了作者一种理性的冷静审视与思索,并将其上升为一种人类普遍的体验与关怀。 答案与解析 演练巩固提升 一、1.参考答案:①这段对话交代了留学归来却没有学位和著作的陈寅恪如何得以执教名校清华的原委。②学术大师梁启超对初出茅庐的陈寅恪的极力推荐,从侧面突出了陈寅恪治学的严谨和学养的深厚。③梁启超的评价也为作者在后文进一步凸显陈寅恪的治学境界和学术成就作了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这段对话是紧承前句“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而说的,同时与文章第一段中“他学问广博、精深……卓尔不群”呼应,进一步凸显了陈寅恪的博学,同时,也开启了下文对陈寅恪治学情况的详细描写。 2.参考答案:①陈寅恪富有诗人气质,是一个纯正的学者。②陈寅恪治学严谨,在教学中勤勉认真,堪称学生的楷模。③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可谓独树一帜。④陈寅恪为人多情重义,对朋友情真意切,对后学的奖掖提携不遗余力。⑤陈寅恪具有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以上5点写出3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陈寅恪在治学方面的品质及做人方面的精神,每一段都着重表现他的一种特征,考生需要通读文本,认真分析和概括。可以从历史背景、陈寅恪的言行举止,以及其他人和作者对他的介绍、评价等角度去揣摩。 3.参考答案:①陈寅恪在中国历史学术、文化方面所进行的深刻探究,都是卓尔不群的,他创造出了至高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②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③他表现出拯救民族文化的强烈的使命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④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以上4点写出3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的能力。全文以这句话收尾,既是对陈寅恪的学问和人格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同时也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考生就可以从其学问和人格这两个方面来分析阐述。其中,学问这一方面,不仅要关注他研究的造诣和治学的境界,还要注意陈寅恪坚持学术思想的做法。 4.B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B项,“抵制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汲取”错误,陈寅恪对王国维遗体行大礼,是对其“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崇敬;D项,文中并没有关于陈寅恪的心理描写。 二、1.(1)目送儿子上幼稚园。 (2)儿子十六岁,去美国作交换生,目送儿子登机。 (3)儿子上大学,目送儿子坐公交车。 (4)父亲送自己到大学报到,目送父亲回去。 (5)父亲生病,在医院,目送父亲的轮椅被推进自动玻璃门。 (6)父亲去世,目送父亲的棺木被推进炉门。(答对五点即可) 2.(1)用目送两代人离别的共同感受,强化了对亲人间难舍难分却又不得不舍这种人生滋味的理解,增强了文章的哲理性和感染力。(2)前后呼应,使结构浑然一体。(或: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完整。)(3)反复感叹,使语言富有韵味,让读者在想象中身临其境,达到情感的共鸣。 3.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评价,观点要明确。 4.BD 解析:B项,“向人们展示了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依恋”错,是母亲对孩子及女儿对父亲的深情依恋。D项,“文章全部采取了写实的手法,记述了我们司空见惯的几段情景”错误,其中有想象和联想。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