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十一 语言综合表达运用(小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小作文。 请以“新年新气象”为主题,描写你在新年里见到的一个感人场景。 要求:(1)主题鲜明,语言连贯。(2)运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3)结尾有一句直接抒情的句子。(4)不少于200字。 2.请从自然景物和人物表情的角度描写天气的寒冷。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寒冷”字样。(2)要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3)要抓住景物的特点。(4)要写出人物的感受和心情。(5)不少于200字。 3.梁实秋的《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用细节描写的手法表现了梁启超的性情与气质,栩栩如生。请调动自己的记忆与情思,以“记语文(或数学、物理等)老师的一次讲课”为题写一段话,运用细节描写,表现教师的特点,不得出现老师的姓名,不少于200字。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祝福》中,作者通过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突出了祥林嫂的性格、精神。请仿照其写法,从以下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进行描写。 司马迁 王勃 戴望舒 史蒂芬·霍金 要求:(1)借鉴《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描写技巧,同时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2)描写生动形象,想象合理,符合人物原有的性格特征。(3)不少于200字。 5.《孔雀东南飞》中所叙述的故事是悲剧性的,却又在结尾暗示焦仲卿、刘兰芝两个人化成了鸳鸯,给故事带来了一点亮色。请你从中外文学作品中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谈谈对这种结尾的看法。字数不得少于200。 6.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评论。 河南省文物局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的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消息传出后,一些学者表示这种说法还缺乏有力证据。在还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公布相关消息,有悖学术研究的严肃精神。河北籍学者闫沛东称“曹操墓”系安阳地方官员联手考古人士“造假”“炒作”。 据报道,随着曹操墓被发掘,真真假假的刘备墓、孙权墓、诸葛亮墓也纷纷在有关地方政府的发掘计划中。同时,近年来,各地围绕类似名人故里之争也屡屡上演。 针对以上材料,就如何对待历史文化、历史名人,谈谈你的看法。 7.请围绕“树根”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要求:运用对比、排比和象征手法,表现树根的特点,揭开树根的精神,不少于200字。 8.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要求写一段文字。 梅花绝句(之三) 陆 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认真体会这首诗歌表达的情感,写一段描写“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两句诗意境的文字。要求:①借鉴《荷塘月色》中“以景衬情”的表达技巧,同时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②描写生动形象,符合原诗的意境和情感。③不少于200字。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郁达夫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故都的秋,展示了秋天“清静悲凉”的意境。请以“晨雾”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1)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2)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3)不少于200字。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活中的“门”形形色色,有形的无形的,开放的关闭的,高贵的卑鄙的……门类多样,内涵丰富。请选择其中的一种门,选取一个场景进行形象的描述。 要求:(1)用联想或想象的手法进行描写。(2)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3)不少于200字。 答案与解析 专题检测十一 语言综合表达运用(小作文) 1.参考例文:2012年1月22日,大年初一的清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仿佛争相给人们拜年,好不热闹。公车上挤满了拜年的市民,你一句我一句“过年好”地问候着,脸上都洋溢着满足而幸福的笑容。司机师傅们也没有因为人多脾气变得急躁,反而更有耐心了,不时提醒乘客站好扶稳,注意安全。到站时一名年轻的孕妇从座位上起身准备下车时,一下没站稳差点跌倒,就在瞬间,好几双手同时伸出来扶住了她,那一幕,像冬日里的一股暖流,温暖了在场的每一名乘客。新年让人感觉真舒服,仿佛一切都是新的。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主题鲜明、语言连贯及修辞手法的运用。虽然是个小作文,但是它设定了一个特定情景,即“新年新气象”,同时要求主题鲜明,这就要求这一段话反映一个主题。规定必须使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考生要时刻提醒自己在恰当的时候运用,当然除了这两种以外,也可再用其他的手法。结尾还规定了要使用抒情这种表达方式。只有同时满足这几个要求才能拿到高分。 2.参考例文:隆冬时节,冰天雪地,整个世界成了只大冰箱,山颤抖着身子,地瑟缩着,河封住了嘴巴。凛冽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怒号着,如咆哮的狮子,用它那粗大的爪子,蛮横地乱抓行人的头发,又如针一般,刺着行人的肌肤。行人万般无奈,只得将冬衣扣得严严实实的,把手揣在衣兜里,缩着脖子,倒着走;路边玩耍的孩子也都跑回了家。行人渐渐少了,我也加快步伐奋力地往家的方向奔去。路旁的垂柳在狂风中摇晃,一根根树枝就像一条条狂舞的皮鞭在空中抽打着,唯独大路两旁的松柏,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傲迎风雪,激励着人们勇敢地前进。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从自然景物和人物表情角度描写,景物特点要鲜明,人物感受和心情要突出,文中不能出现“寒冷”字样,要用到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语句通顺、流畅、优美,不要出现错别字。 3.参考例文:数学老师是一个胖子,笑起来像“弥勒佛”。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世事如棋局局旧,讲台似戏日日新”。听他的课也跟看戏似的。一次他讲函数公式的变形:只见他满头大汗,后背的T恤上印出一个大大的“心”形。可能是我们天生愚钝,仍似是而非。他急了,大声说:“我换一种方式来讲……大家可要看清楚了,我要——变形了——”有个大胆的同学低声说:“你又不是变形金刚!”同学们都忍不住“扑哧”笑了。老师意识到口误,哈哈一笑,接过话茬:“对,这就好比变形金刚,把这公式的头,倒到后面,换一种方式表达,就是它的推导公式。”经他这么一说,细细一想:“嘿,还真是这样!”大伙都明白了。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观察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老师的神态、动作和独特的语言。还可以对老师的外貌进行适当地勾勒,以显示人物的气质和外在特点。 4.参考例文:史蒂芬·霍金出来了。全身瘫痪的他,躯体瘦小扭曲,蜷曲在电动轮椅上,头部歪向一边。他靠着全身上下仅有的可以活动的三根手指驱动着电开关,操控轮椅来到主席台中间。他很努力地把头举起来,似乎在举起一个千斤大鼎。听到记者尖刻的提问,他的脸上依然保持着恬静的微笑,心里暗自说:“这个问题问出了人们对我的好奇啊。”他艰难地叩击着键盘,语音合成器里传出清晰的声音:“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顿时,整个大厅里掌声如潮。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关键是要符合人物原有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合理的想象,通过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突出其性格、精神。 5.参考例文:最后一段,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诉。由现实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有了质的飞跃。 类似的例子中国还有牛郎织女的传说(两人化为天上的星座,一年得以见一次面),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两人合葬,化为蝴蝶),外国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两人合葬,他们所在的两个家族消除宿怨),等等。又如中国古代戏曲作品里,《窦娥冤》的结尾写窦娥的鬼魂申冤报仇,最后将一个个坏人绳之以法,《梧桐雨》的结尾写唐明皇和杨贵妃在天上团圆等,也算得上是这一类型的结尾。 故事从总体上来说是悲剧性的,而结尾处又有一些亮色,这种结尾向人们表明,美好的情感或事物具有强大的力量,他们虽然一时被压制住,但胜利终将是他们的。同时,这种结尾也反映了民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写作指导:本题既考查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首先要复述《孔雀东南飞》结尾的情节,其次要讲述其他文学作品的类似情节,最后论述观点。 6.参考例文:近年来,各地名人故里之争屡屡上演。在经济社会之下,一些地方为了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其经济社会价值从而拉动本地GDP,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地方有关部门打着历史与文化名人的旗号,一味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变味地去挖掘历史文化,甚至去伪造历史,以期迎合人们的猎奇心理。这样做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学术的亵渎,更是对文化的污蔑,对民族的犯罪。事实表明,只有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用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古文化,才能让历史古迹焕发出时代生机。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以及对时事新闻的评论,实则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观点积极,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即可。 7.参考例文:树根与大地紧密相连,与泥土朝夕相守。它们从不计较环境的优劣和土地的贫瘠。它们自愿舍弃了向上发展的风光炫目的前途,将那些崭露头角引人誉美的机会完全让给了地面上的树冠,自己则一直向下,再向下,将大地的水分和营养毫无保留地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树冠。 树根的美是与土地紧密相连的,它的美是一种深层的美,是一种内在的美,是一种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感悟到的美。它深入到大地之中,作为树的一部分而存在着、生长着。有它在,树的形象才是完整的;有它在,树木才不至于单薄而苍白;有它在,树木才真正有了思想、有了风骨。树的美因它的存在而美得持久,树的美因它的存在而美得有内涵。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需要紧紧围绕树根的形象、树根的特点、树根的作用和树根的精神展开描写。注意题目中对修辞和字数的要求。 8.参考例文:严寒袭来,天地似乎都冻成了一个整块儿。北风怒吼着,挟裹着雪花,东奔西窜,到处施展着它的威力。雪花狂舞,穿过树林,越过山冈,使劲冲撞着一个个门窗。世界一片冷落寂静。 忽然,随风传来一缕幽香。抬眼,只见不远处,雪白的世界里透出隐隐的殷红。走近后发现,原来是掩埋在大雪中的一树红梅。梅花,那么鲜红,红得如血,似乎可以把雪染成红色。那些花,含苞待放的,犹如熟睡的婴儿般安详;含羞半开的,像半舒半卷的美人的眼,盈盈中露出一点娇艳的嫩黄;迎风怒放的,则像侠女般火热奔放,挺立枝头。白雪的映衬下,红梅成就了一幅“薄醉当春斗绮霞”的图画。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完成本题需要仔细揣摩题干的要求。由题干可知,本段文字应该描写寒风大雪中盛开的梅花,表现梅花不畏严寒、独自怒放的坚贞气节。要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同时字数不少于200。 9.参考例文:清晨,四周万籁俱寂,只偶尔传来几声秋虫的呢吟。轻纱似的晨雾扑面而来,似有淡淡的乳香,又似乎有泥土的气息,还夹杂着花儿的芬芳。我张开双臂,闭上眼睛,内心沉静下来,接受这大自然的精灵的轻吻。这薄薄的晨雾,轻轻滑过我的指尖,滑过我的脸庞,润湿了我的头发,使我心里一阵激动。缓缓睁开双眼,猛然发现,那娇滴滴的花朵,也萦绕在乳白色的晨雾里,显得更加娇艳无比。我如痴如醉,宛如坠入了一种仙境,徘徊良久而不愿离去。我想,也只有在这美丽的乡村,晨雾才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价值。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依对象扩写型题目,不妨先回忆一下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描写“秋”的文字,看看其多种手法是怎样运用的。在写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题目两个最重要的要求来写,一要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对“晨雾”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可适当采用一些修辞手法,使语言“有声有色”;二要寓情于景,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思”。 10.参考例文:雄伟,壮观,大气。这就是我们的校门给人的第一印象。校门的两侧,繁花盛开,绿树成荫,四季如春。左右两根粗壮的大理石柱,嵌有一副鼓励莘莘学子努力学习的对联。无论岁月怎样变迁,那副对联永远是那样闪耀夺目。这里是最热闹的地方,因为出出进进的学子,络绎不绝,这不正是预示学校活力无限吗?看着这些稚嫩的脸庞,我想,从这扇门,也许会走出文坛巨擘,也许会走出科学巨匠,也许会走出政坛英豪……进来,出去;进来,出去;再进来,再出去……这扇历经沧桑的校门,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学子,送走一批又一批的栋梁。 写作指导:这道题要求以“门”为中心话题写一段文字。根据提示,“门”有实实在在的门,也有虚化意义上的门。前者如校门、教室门、家门、公园的门等,后者如心门、友谊之门、亲情之门、国门等。无论哪种门,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要求,要写的是“场景”,如果写的是实实在在的门,可以运用描写的手法;如果是虚化的门,则要展开自己的联想。同时需要注意的是:①中心要突出,即确保整个语段都是围绕中心话题而进行的;②前后意思要连贯,语句要通顺;③题干中的要求均要兼顾,切不可遗漏,写完之后,将整个语段通读一遍,确保语段满足题干中的所有要求。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