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人:季明春 董军 审核人:季建霞 一、语言文字运用(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脊椎/椎心泣血 鲜活/数见不鲜 积攒/人头攒动 B.门槛/槛菊愁烟 补给/家给户足 间谍/间不容发 C.裙裾/生活拮据 孺慕/懦弱无能 赡养/瞻前顾后 D.沉疴/百舸争流 抉择/联袂而往 徜徉/庠序之教 2.下列各组成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变本加厉 百尺竿头 蜂拥而上 和言悦色 B.步履维艰 振聋发聩 积腋成裘 殚精竭虑 C.未雨绸缪 不胫而走 独辟蹊径 高屋建瓴 D.诩诩如生 披星带月 追本溯源 前倨后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虽然美联储三位高层都表示反对美联储未来两年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但他们的言论也显示,美联储内部对此决定莫衷一是。 B.奥巴马总统下令冻结伊朗政府和伊朗所有金融机构在美国境内的资产,伊朗政府扬言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战争呼之欲出。 C.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在外经商的中国人受到驻在国官方和民间双重侵害的新闻报道不绝如缕,引发了国人的普遍关注。 D.冬春之交,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病毒肆虐,流感疫情方兴未艾,我国台湾地区在数天内有18人因感染流感而死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起诉中国运动服饰生产商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姓名权一案又有进展,此案日前已被中国法院正式受理。 B.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已突破2亿多人,这些用户以学生、白领等年轻人为主。 C.在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的“新普京时代”,普京能否实现“自我超越”,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俄罗斯能否进入一个“新发展期”的重要节点。 D.在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选拔中,对于沪浙苏以外地区的考生,同济大学主要依据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择优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对象。 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常年累月 暗度陈仓 一蹴(cù)而就 锲(qì)而不舍 B.攻城略地 凭心而论 鳞次栉(jié)比 韬(tāo)光养晦 C.必恭必敬 唉声叹气 挑(tiǎo)灯夜战 色厉内荏(rěn) D.不甚感激 惩前毖后 掎(jǐ)角之势 弹(tán)丸之地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发生后,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对毒胶囊事件一定要防微杜渐,坚决严肃依法 查处,确保人民群众利益。 B.有些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由于年龄阅历等因素导致理论功底的不深厚,一旦遇到理论的阐发,便感到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打假卫士方舟子发博文认为韩寒的《三重门》造假,为此,韩寒决心和方舟子对簿公堂,正式起 诉方舟子的代笔言论涉嫌侵权。 D.菲律宾等国家为了搅动南海局势,近来不断谋求大国介入南海事务,这无疑是抱薪救火,势必对 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极大影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测量结果显示,水城威尼斯的历史老城区正在缓慢地持续下沉,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B.步入天目湖山水园景区,游客们在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田园,领略完全不同的江南乡土风情和特色民居建筑。 C.“天下第一村”华西村328米高的“空中新农村”大楼豪华程度令人惊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D.1972年中美两国领导人共同商定的《上海公报》,为40年后、甚至未来的中美关系定下了扩大共识、承认分歧、加强合作的准则。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扛枪 /力能扛鼎 禅让/参禅悟道 裨益/无裨于事 B.辟谣 /独辟蹊径 折耗 /损兵折将 纰缪/未雨绸缪 C.惩艾/自怨自艾 数说/数见不鲜 里弄/弄巧成拙 D.积攒/人头攒动 差遣/差强人意 稽首/有案可稽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听证会、公示、公开征求意见……距离老百姓不再遥远;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 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词汇。 B.碳酸饮料含磷酸,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体骨骼,常喝碳酸饮料,大量磷酸的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 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影响骨骼健康。 C.公交车和地铁内不文明的现象经常为人们所诟病。公交车里,白发人颤巍巍地扶椅而站,黑发人安 然而坐,熟视无睹。 D.高尚的道德能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当也必须是道德的楷模,这样能 上行下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赠太傅董公行状 韩 愈 公讳晋,字混成。先皇帝时,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纥,诏公兼侍御史,赐紫金鱼袋,为涵判官。回纥之人来曰:“唐之复土疆,取回纥力焉。约我为市,马既入,而归我贿不足,我于使人乎取之。”涵惧不敢对,视公。公与之言曰:“我之复土疆,尔信有力焉。吾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赐不既多乎?尔之马岁至,吾数皮而归资。边吏请致诘也,天子念尔有劳,故下诏禁侵犯。诸戎畏我大国之尔与也,莫敢校焉。尔之父子宁而畜马蕃者,非我谁使之?”于是其众皆环公拜,皆两举手曰:“不敢复有意大国。”   李怀光反,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患之。造怀光言曰:“公之功,天下无与敌;公之过,未有闻于人。某至上所,言公之情,上宽明,将无不赦宥焉。乃能为朱泚臣乎?彼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既为太尉矣,彼虽宠公,何以加此?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彼知天下之怒,朝夕戮死者也,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公何所利焉?公之敌彼有余力,不如明告之绝,而起兵袭取之,清宫而迎天子,庶人服而请罪有司,虽有大过,犹将掩焉。如公则谁敢议?”语已,怀光拜曰:“天赐公活怀光之命。”故怀光卒不与朱泚。 汴州自大历来多兵事。刘元佐益其师至十万,元佐死,子士宁代之,畋游无度。其将李万荣乘其畋也逐之。三年,万荣病风,昏不知事,其子乃复欲为士宁之故。监军使俱文珍与其将邓惟恭执之归京师,而万荣死。诏未至,惟恭权军事。公既受命,遂行,不以兵卫。及郑州,逆者不至,郑州人为公惧,或劝公止以待。有自汴州出者,言于公曰:“不可入。”公不对,遂行。后二日,惟恭及诸将至,遂逆以入。进见公者,退皆曰:“公仁人也。”环以相告,故大和。 始公为华州,亦有惠爱,人思之。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谄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 (节选自《韩昌黎集》,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归我贿不足 贿:财物 B.边吏请致诘也 诘:责问、追问 C.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 比:勾结 D.乘其畋也逐之 逐:随、跟随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能体现董公“以理服人,以行感人”的一项是(3分) ①不敢复有意大国 ②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 ③天赐公活怀光之命 ④公不对,遂行 ⑤进见公者,退皆曰:“公仁人也。” ⑥与人交泊如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公以判官的身份陪同兵部侍郎李涵出使回纥,面对回纥的责难,李涵无言以对,董公慷慨陈词,有力地回击了回纥,并赢得了回纥人的尊重。 B.李怀光造反的时候,董公担心他和朱泚联合起来,就亲自拜访他,分析形势,讲清各种利害关系,最终感化了李怀光,使他没有与朱泚联盟。 C.汴州多兵变,当邓惟恭叛乱之时,董公奉诏领兵征讨,他不顾个人安危,不听他人劝阻,深入险境,最终折服了邓惟恭及其将领,平息了战事。 D.董公为人有仁爱之心,深受百姓的爱戴。他在平时生活中端庄正派不随便,不苟言笑,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有所偏袒,与人交往恬淡无所求。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我之复土疆,尔信有力焉。(4分) 译句: ▲ ▲ (2)刘元佐益其师至十万,元佐死,子士宁代之,畋游无度。(4分) 译句: ▲ ▲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 ▲ ,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4)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 ▲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6)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 。(杜牧《阿房宫赋》) (7)则有去国怀乡, ▲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8) ▲ ,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四、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被春天染红的小溪 莫景春   ⑴不知有多久没回桂西北的故乡了。春天来了,故乡突然像刚冒出地面的青草在心底疯长起来,思念溢满整个心窝。于是沐着习习的春风,回老家住了几天。   ⑵村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溪,像故乡的一条脐带,从村后的大山里潺潺流出。溪水清澈见底,即使是狂风暴雨的夏天,也绝没有那种狂奔怒流的混黄,总是那样的文文静静,只是在寒冷的冬天有些消瘦,但蓬勃的春天一来临,它便盈盈地丰满起来。   ⑶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小溪边捧一把清水,肆意地泼到脸上,让那种清凉淌满整个脸,让自己和故乡作最亲密的接触,再跟大伯大婶们聊聊,听听他们亲切的话语,感受久违的乡情。   ⑷一个春意盎然的早上,我惊呆了。小溪变了,那清亮可人的脸不见了,换成了粉红的脸,满溪满沟的粉红,红得让我心跳加快,又让我心里暖暖的。我伏到溪边的青石上,端详这一奇异的变化。那红红的溪水,缓缓流着,不再清澈的水倒映不出我的脸了。将脸再凑近些,一股淡淡的香味弥漫着,丝丝入鼻。我情不自禁地想将手伸进那缓缓流动的粉红,捧上一把细细品玩,又不忍心搅动溪水,也在担心那片红会不会是什么污染物。   ⑸再看看早起的大伯大婶,他们若无其事地在那里洗脸洗菜。一位大伯似乎看出了我的迟疑和惊讶,跟我搭腔:“娃儿,没什么奇怪的,那漂在水上的是桃花。”   ⑹桃花?我心里猛然出现一片迷人的桃花灿烂的画面。   ⑺“那是你家邻居大叔前两年在后山种的桃树落下的桃花。”接着,他便告诉我邻居家大叔全家到村后的荒山上开垦桃林的事。   ⑻听着大伯的叙说,手迫不及待地伸进了溪水,满满地捧了一把,扑到脸上,那样的清凉芬芳,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便急急地往山后赶去。 ⑼桂西北很多地方九分石头一分土,满是怪石嶙峋,只在石缝中窝着一点泥土。辛勤的乡亲们便在这石缝间抠出一点点泥土,连成巴掌大的地,便一窝一窝地种下玉米。由于土浅坡瘦,保不住水,若是十天半月没淋过一场雨,那玉米可能就枯黄了。近着小溪的可以挑上几桶水浇浇,远的只能望天兴叹, 眼睁睁看着庄稼活活枯死。平日,便靠着养点羊、砍柴烧点木炭来补贴家用。乡亲们的日子就这样缓慢而沉重地过着。 ⑽沿着小溪往上走,香气越来越浓。徜徉在迷人的芬芳中,我陶醉了,不知不觉间,眼前闪现出一片迷人的粉红世界。只见一棵棵粉红的桃树,枝连着枝,遮住了身下那高高低低的石头。尽管有的树花瓣已凋谢,青翠欲滴的嫩芽探头探脑的,但一眼望去,仍是迷人的粉红。哦,原先放牛的山谷变成桃花源啦! ⑾鸟儿在树林间鸣声不断,吱吱喳喳上下翻飞,真是一片热闹的海洋。我情不自禁地扑进了这片粉红。 ⑿“回来啦,小春。”丛林深处传来熟悉的喊声。哦,是给果树打药的大叔。他放下喷雾器,满脸笑容地迎上来。   ⒀原先乡亲们总是愁眉苦脸的,恨自己“生不逢地”。我也是在这种恨意中苦苦读书考到山外的,想不到如今他们变得神采飞扬。大叔眉飞色舞地说:“今年村里有收成的果园有好几个呢!我们这样的山地种别的都不行,种点果还不错。明年把路修一修,开个农家乐,让城里人到山里来亲自摘果观光。”多美好的想法呀!   ⒁说话间,一阵温暖的春风轻轻拂来。桃树们兴奋起来,传电般地颤抖着,桃花像雪花般飞舞,纷纷扬扬的。霎时间,眼前满是迷乱的粉红,像是下起了一场桃花雨。我的头上身上都飘满了桃花,被淋成了一个粉红的桃花人。大叔花白的头发深蓝的衣服不见了,变成一个粉红的桃花人。香气更浓了,我们俩相视而笑,尽情地享受这桃花雨的芬芳。 ⒂小溪被染得更红了,“叮叮咚咚”地跑着,快快乐乐地要跑出山外了。 (选自《文艺报》2011年8月3日,有删改) 15.小溪是文章重要的叙写对象,请简要分析小溪在文中的作用。(4分) ▲ ▲ ▲ ▲ 16.本文赞美了故乡发生的可喜变化,请细读全文说说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5分) ▲ ▲ ▲ ▲ 17.第⑷自然段写得生动形象,请分析该段的表达特色。(5分) ▲ ▲ ▲ ▲ 18.第⑽到⒂自然段意境优美。请探究这几段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意境产生了怎样的效果。(6分) ▲ ▲ ▲ ▲ 五、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1题。 看镜有感 鲁 迅 ①因为翻衣箱,翻出几面古铜镜子来,大概是民国初年初到北京时候买在那里的,“情随事迁”,全然忘却,宛如见了隔世的东西了。 ②镜面圆径不过二寸,很厚重,背面满刻蒲萄。古董店家都称为“海马葡萄镜”。这些都是汉代的镜子。汉武通大宛安息,以致天马蒲萄,大概当时是视为盛事的,所以便取作什器的装饰。古时,于外来物品,每加海字,如海榴,海棠之类。海即现在之所谓洋,海马译成今文,当然就是洋马。 ③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 ④宋的文艺,现在似的国粹气味就熏人。然而辽、金、元陆续进来了,这消息很耐寻味。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⑤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⑥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繁文褥节以及唠叨的碎话。正如倒霉人物,偏多忌伟一般,裕达闳大之风消歇净尽了。直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大变化。 ⑦宋镜我没有见过好的,什九并无藻饰,真是“世风日下”、但是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所以事实上“今不知古”者,正因为有许多唠叨着“今不如古”的诸位先生们之故。现在情形还如此。倘再不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则杨光先[注]似的向西洋主人历陈中夏的精神文明的时候,大概是不劳久待的罢。 注:杨光先,明末清初人,保守派代表人物。 19.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 ▲ ▲ ▲ 20.指出第⑤节使用的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6分) ▲ ▲ ▲ ▲ 21.本文题为“看镜有感”,综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有哪些方面的“感”?(6分) ▲ ▲ ▲ ▲ 六、作文(70分) 22.在生活中,有的人没有觉察到已经拥有;有的人满足于已经拥有;有的人仍不满于已经拥有…… 请以“已经拥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 高三语文周练(六) 2012.10.26 (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脊椎/椎心泣血 鲜活/数见不鲜 积攒/人头攒动 B.门槛/槛菊愁烟 补给/家给户足 间谍/间不容发 C.裙裾/生活拮据 孺慕/懦弱无能 赡养/瞻前顾后 D.沉疴/百舸争流 抉择/联袂而往 徜徉/庠序之教 答案D (A.zhuī/chuí,xiān,zǎn/cuán; B.kǎn/jiàn,jǐ,jiàn/jiān; C.jū,rú/nuò,shàn/zhān; D.kē/gě,jué/mèi,yáng/xiáng ) 2.下列各组成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变本加厉 百尺竿头 蜂拥而上 和言悦色 B.步履维艰 振聋发聩 积腋成裘 殚精竭虑 C.未雨绸缪 不胫而走 独辟蹊径 高屋建瓴 D.诩诩如生 披星带月 追本溯源 前倨后恭 答案C(A项“言”应为“颜”; B项“积”应为“集”;D项“诩”应为“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虽然美联储三位高层都表示反对美联储未来两年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但他们的言论也显示,美联储内部对此决定莫衷一是。 B.奥巴马总统下令冻结伊朗政府和伊朗所有金融机构在美国境内的资产,伊朗政府扬言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战争呼之欲出。 C.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在外经商的中国人受到驻在国官方和民间双重侵害的新闻报道不绝如缕,引发了国人的普遍关注。 D.冬春之交,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病毒肆虐,流感疫情方兴未艾,我国台湾地区在数天内有18人因感染流感而死亡。 答案A(A.莫衷一是,不知哪个是正确。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B.呼之欲出,形容人物画得逼真或描写得生动,好像一叫就会走出来。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C项,不绝如缕,如同只有一根细线连着,几乎要断。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D项,方兴未艾,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形容事物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不用于贬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起诉中国运动服饰生产商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姓名权一案又有进展,此案日前已被中国法院正式受理。 B.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已突破2亿多人,这些用户以学生、白领等年轻人为主。 C.在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的“新普京时代”,普京能否实现“自我超越”,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俄罗斯能否进入一个“新发展期”的重要节点。 D.在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选拔中,对于沪浙苏以外地区的考生,同济大学主要依据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择优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对象。 答案C(A项成分残缺,应在“姓名权”前加上“侵犯其”;B不合逻辑“突破2亿多人”;D项句式杂糅,应改为“依据此次联考笔试成绩”或“以此次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 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常年累月 暗度陈仓 一蹴(cù)而就 锲(qì)而不舍 B.攻城略地 凭心而论 鳞次栉(jié)比 韬(tāo)光养晦 C.必恭必敬 唉声叹气 挑(tiǎo)灯夜战 色厉内荏(rěn) D.不甚感激 惩前毖后 掎(jǐ)角之势 弹(tán)丸之地 答案C(A.常—长,qì—qiè;B.凭—平,jié—zhì;D.甚—胜,tán—dàn)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发生后,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对毒胶囊事件一定要防微杜渐,坚决严肃依法 查处,确保人民群众利益。 B.有些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由于年龄阅历等因素导致理论功底的不深厚,一旦遇到理论的阐发,便感到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打假卫士方舟子发博文认为韩寒的《三重门》造假,为此,韩寒决心和方舟子对簿公堂,正式起 诉方舟子的代笔言论涉嫌侵权。 D.菲律宾等国家为了搅动南海局势,近来不断谋求大国介入南海事务,这无疑是抱薪救火,势必对 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极大影响。 答案c(对簿公堂:在法庭上受审问。后来指在法庭上对质或上法庭打官司。A.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此处“毒胶囊事件”已经发生且造成恶劣后果,故错。B、理屈词穷:理由已被驳倒,无话可说。D、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除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菲律宾等国家的行为本就存有祸心,故错)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测量结果显示,水城威尼斯的历史老城区正在缓慢地持续下沉,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B.步入天目湖山水园景区,游客们在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田园,领略完全不同的江南乡土风情和特色民居建筑。 C.“天下第一村”华西村328米高的“空中新农村”大楼豪华程度令人惊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D.1972年中美两国领导人共同商定的《上海公报》,为40年后、甚至未来的中美关系定下了扩大共识、承认分歧、加强合作的准则。 答案A(B项搭配不当,“领略”和“民居建筑”不能搭配;C项句式杂糅,可改成: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或: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D项语序不当,“承认分歧”和“扩大共识”位置应该互换)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扛枪 /力能扛鼎 禅让/参禅悟道 裨益/无裨于事 B.辟谣 /独辟蹊径 折耗 /损兵折将 纰缪/未雨绸缪 C.惩艾/自怨自艾 数说/数见不鲜 里弄/弄巧成拙 D.积攒/人头攒动 差遣/差强人意 稽首/有案可稽 答案D(D项 zǎn / cuán chāi / chā qǐ / jī A项 裨bì B项pì C项 艾yì)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听证会、公示、公开征求意见……距离老百姓不再遥远;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 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词汇。 B.碳酸饮料含磷酸,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体骨骼,常喝碳酸饮料,大量磷酸的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 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影响骨骼健康。 C.公交车和地铁内不文明的现象经常为人们所诟病。公交车里,白发人颤巍巍地扶椅而站,黑发人安 然而坐,熟视无睹。 D.高尚的道德能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当也必须是道德的楷模,这样能 上行下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答案(3分) A(A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B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对象错误。C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望文生义,应为“视而不见”。D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贬词褒用)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赠太傅董公行状 韩 愈 公讳晋,字混成。先皇帝时,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纥,诏公兼侍御史,赐紫金鱼袋,为涵判官。回纥之人来曰:“唐之复土疆,取回纥力焉。约我为市,马既入,而归我贿不足,我于使人乎取之。”涵惧不敢对,视公。公与之言曰:“我之复土疆,尔信有力焉。吾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赐不既多乎?尔之马岁至,吾数皮而归资。边吏请致诘也,天子念尔有劳,故下诏禁侵犯。诸戎畏我大国之尔与也,莫敢校焉。尔之父子宁而畜马蕃者,非我谁使之?”于是其众皆环公拜,皆两举手曰:“不敢复有意大国。”   李怀光反,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患之。造怀光言曰:“公之功,天下无与敌;公之过,未有闻于人。某至上所,言公之情,上宽明,将无不赦宥焉。乃能为朱泚臣乎?彼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既为太尉矣,彼虽宠公,何以加此?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彼知天下之怒,朝夕戮死者也,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公何所利焉?公之敌彼有余力,不如明告之绝,而起兵袭取之,清宫而迎天子,庶人服而请罪有司,虽有大过,犹将掩焉。如公则谁敢议?”语已,怀光拜曰:“天赐公活怀光之命。”故怀光卒不与朱泚。 汴州自大历来多兵事。刘元佐益其师至十万,元佐死,子士宁代之,畋游无度。其将李万荣乘其畋也逐之。三年,万荣病风,昏不知事,其子乃复欲为士宁之故。监军使俱文珍与其将邓惟恭执之归京师,而万荣死。诏未至,惟恭权军事。公既受命,遂行,不以兵卫。及郑州,逆者不至,郑州人为公惧,或劝公止以待。有自汴州出者,言于公曰:“不可入。”公不对,遂行。后二日,惟恭及诸将至,遂逆以入。进见公者,退皆曰:“公仁人也。”环以相告,故大和。 始公为华州,亦有惠爱,人思之。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谄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 (节选自《韩昌黎集》,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归我贿不足 贿:财物 B.边吏请致诘也 诘:责问、追问 C.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 比:勾结 D.乘其畋也逐之 逐:随、跟随 答案.D(逐:驱逐、赶走)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能体现董公“以理服人,以行感人”的一项是(3分) ①不敢复有意大国 ②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 ③天赐公活怀光之命 ④公不对,遂行 ⑤进见公者,退皆曰:“公仁人也。” ⑥与人交泊如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答案A(②④⑥不属于董公“以理服人,以行感人”的范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公以判官的身份陪同兵部侍郎李涵出使回纥,面对回纥的责难,李涵无言以对,董公慷慨陈词,有力地回击了回纥,并赢得了回纥人的尊重。 B.李怀光造反的时候,董公担心他和朱泚联合起来,就亲自拜访他,分析形势,讲清各种利害关系,最终感化了李怀光,使他没有与朱泚联盟。 C.汴州多兵变,当邓惟恭叛乱之时,董公奉诏领兵征讨,他不顾个人安危,不听他人劝阻,深入险境,最终折服了邓惟恭及其将领,平息了战事。 D.董公为人有仁爱之心,深受百姓的爱戴。他在平时生活中端庄正派不随便,不苟言笑,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有所偏袒,与人交往恬淡无所求。 答案C(“奉诏领兵征讨”“邓惟恭叛乱”等说得不对)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我之复土疆,尔信有力焉。(4分) 译句: ▲ ▲ 答案:我们收复疆土,你们确实出了力。(4分) 评分建议:“复土疆”“信”“有力”各1分,语意通顺1分。“有力”翻译为“有功劳”亦可。 (2)刘元佐益其师至十万,元佐死,子士宁代之,畋游无度。(4分) 译句: ▲ ▲ 答案:刘元佐扩充他的兵力到十万,他死后,他的儿子士宁取代了他的职位,无节制地打猎游乐。(3分)评分建议:“益”“畋游”各1分,语意通顺1分。“益”翻译为“增加”亦可。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 ▲ ,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4)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 ▲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6)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 。(杜牧《阿房宫赋》) (7)则有去国怀乡, ▲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8) ▲ ,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答案:(1)驽马十驾 (2)海上生明月 (3)可以横绝峨眉颠 (4)艰难苦恨繁霜鬓 (5)苔痕上阶绿 (6)钩心斗角 (7)忧谗畏讥 (8)青山遮不住 四、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被春天染红的小溪 莫景春   ⑴不知有多久没回桂西北的故乡了。春天来了,故乡突然像刚冒出地面的青草在心底疯长起来,思念溢满整个心窝。于是沐着习习的春风,回老家住了几天。   ⑵村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溪,像故乡的一条脐带,从村后的大山里潺潺流出。溪水清澈见底,即使是狂风暴雨的夏天,也绝没有那种狂奔怒流的混黄,总是那样的文文静静,只是在寒冷的冬天有些消瘦,但蓬勃的春天一来临,它便盈盈地丰满起来。   ⑶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小溪边捧一把清水,肆意地泼到脸上,让那种清凉淌满整个脸,让自己和故乡作最亲密的接触,再跟大伯大婶们聊聊,听听他们亲切的话语,感受久违的乡情。   ⑷一个春意盎然的早上,我惊呆了。小溪变了,那清亮可人的脸不见了,换成了粉红的脸,满溪满沟的粉红,红得让我心跳加快,又让我心里暖暖的。我伏到溪边的青石上,端详这一奇异的变化。那红红的溪水,缓缓流着,不再清澈的水倒映不出我的脸了。将脸再凑近些,一股淡淡的香味弥漫着,丝丝入鼻。我情不自禁地想将手伸进那缓缓流动的粉红,捧上一把细细品玩,又不忍心搅动溪水,也在担心那片红会不会是什么污染物。   ⑸再看看早起的大伯大婶,他们若无其事地在那里洗脸洗菜。一位大伯似乎看出了我的迟疑和惊讶,跟我搭腔:“娃儿,没什么奇怪的,那漂在水上的是桃花。”   ⑹桃花?我心里猛然出现一片迷人的桃花灿烂的画面。   ⑺“那是你家邻居大叔前两年在后山种的桃树落下的桃花。”接着,他便告诉我邻居家大叔全家到村后的荒山上开垦桃林的事。   ⑻听着大伯的叙说,手迫不及待地伸进了溪水,满满地捧了一把,扑到脸上,那样的清凉芬芳,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便急急地往山后赶去。   ⑼桂西北很多地方九分石头一分土,满是怪石嶙峋,只在石缝中窝着一点泥土。辛勤的乡亲们便在这石缝间抠出一点点泥土,连成巴掌大的地,便一窝一窝地种下玉米。由于土浅坡瘦,保不住水,若是十天半月没淋过一场雨,那玉米可能就枯黄了。近着小溪的可以挑上几桶水浇浇,远的只能望天兴叹,眼睁睁看着庄稼活活枯死。平日,便靠着养点羊、砍柴烧点木炭来补贴家用。乡亲们的日子就这样缓慢而沉重地过着。 ⑽沿着小溪往上走,香气越来越浓。徜徉在迷人的芬芳中,我陶醉了,不知不觉间,眼前闪现出一片迷人的粉红世界。只见一棵棵粉红的桃树,枝连着枝,遮住了身下那高高低低的石头。尽管有的树花瓣已凋谢,青翠欲滴的嫩芽探头探脑的,但一眼望去,仍是迷人的粉红。哦,原先放牛的山谷变成桃花源啦! ⑾鸟儿在树林间鸣声不断,吱吱喳喳上下翻飞,真是一片热闹的海洋。我情不自禁地扑进了这片粉红。 ⑿“回来啦,小春。”丛林深处传来熟悉的喊声。哦,是给果树打药的大叔。他放下喷雾器,满脸笑容地迎上来。   ⒀原先乡亲们总是愁眉苦脸的,恨自己“生不逢地”。我也是在这种恨意中苦苦读书考到山外的,想不到如今他们变得神采飞扬。大叔眉飞色舞地说:“今年村里有收成的果园有好几个呢!我们这样的山地种别的都不行,种点果还不错。明年把路修一修,开个农家乐,让城里人到山里来亲自摘果观光。”多美好的想法呀!   ⒁说话间,一阵温暖的春风轻轻拂来。桃树们兴奋起来,传电般地颤抖着,桃花像雪花般飞舞,纷纷扬扬的。霎时间,眼前满是迷乱的粉红,像是下起了一场桃花雨。我的头上身上都飘满了桃花,被淋成了一个粉红的桃花人。大叔花白的头发深蓝的衣服不见了,变成一个粉红的桃花人。香气更浓了,我们俩相视而笑,尽情地享受这桃花雨的芬芳。 ⒂小溪被染得更红了,“叮叮咚咚”地跑着,快快乐乐地要跑出山外了。 (选自《文艺报》2011年8月3日,有删改) 15.小溪是文章重要的叙写对象,请简要分析小溪在文中的作用。(4分) ▲ ▲ 答案:小溪是全文的线索,把“我”对家乡的描摹、赞美巧妙地串在一起。(2分)小溪是家乡的缩影,它的变化形象地反映出家乡的变化;小溪是情感的载体,寄托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分) 16.本文赞美了故乡发生的可喜变化,请细读全文说说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5分) ▲ ▲ 答案:清澈的小溪在春天被染成了粉红色;贫瘠的山谷变成了桃花源;缓慢而沉重的生活有了转机;乡亲们由愁眉苦脸变得神采飞扬,由恨 “生不逢地”变为积极建设家乡。(前3点1点1分后1点2分) 17.第⑷自然段写得生动形象,请分析该段的表达特色。(5分) ▲ ▲ 答案:用拟人手法写小溪奇异的变化;(1分)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分别描写小溪的色彩和落红的淡香;(1分)多层次刻画“我”看到小溪变红后丰富的心理活动;(2分)语言清新优美,富有韵味。(1分) 18.第⑽到⒂自然段意境优美。请探究这几段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意境产生了怎样的效果。(6分) ▲ ▲ 答案:通过落红缤纷、人在花中、小溪欢歌等图景,(1分)营造了情景交融、生机盎然、富有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1分)。 迷人的桃林,诗意的桃花雨,让人真切感受到故乡的变化;大叔的欢笑生动反映了家乡人民精神面貌的改变;小溪的欢唱暗示了家乡未来会变得更美好。(答出1点给2分,答2点给满分4分) 五、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1题。 看镜有感 鲁 迅 ①因为翻衣箱,翻出几面古铜镜子来,大概是民国初年初到北京时候买在那里的,“情随事迁”,全然忘却,宛如见了隔世的东西了。 ②镜面圆径不过二寸,很厚重,背面满刻蒲萄。古董店家都称为“海马葡萄镜”。这些都是汉代的镜子。汉武通大宛安息,以致天马蒲萄,大概当时是视为盛事的,所以便取作什器的装饰。古时,于外来物品,每加海字,如海榴,海棠之类。海即现在之所谓洋,海马译成今文,当然就是洋马。 ③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 ④宋的文艺,现在似的国粹气味就熏人。然而辽、金、元陆续进来了,这消息很耐寻味。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⑤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⑥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繁文褥节以及唠叨的碎话。正如倒霉人物,偏多忌伟一般,裕达闳大之风消歇净尽了。直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大变化。 ⑦宋镜我没有见过好的,什九并无藻饰,真是“世风日下”、但是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所以事实上“今不知古”者,正因为有许多唠叨着“今不如古”的诸位先生们之故。现在情形还如此。倘再不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则杨光先[注]似的向西洋主人历陈中夏的精神文明的时候,大概是不劳久待的罢。 注:杨光先,明末清初人,保守派代表人物。 19.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6分)①首先从古镜的文饰引出论述的话题;②然后分别论述汉、唐、宋对待外来事物的态度;③最后点明主旨,指出要“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每点2分) 20.指出第⑤节使用的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6分) (6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2分)壮健者比喻积极、主动、自信的文化心态,(1分)衰病者比喻消极、保守、自卑的文化心态。(1分)二者对比,形象鲜明地批判了当时畏惧、抵制外来文化的现象。(2分) 21.本文题为“看镜有感”,综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有哪些方面的“感”?(6分) (6分)①对汉、唐、宋等朝代对待外来事物不同气量及其不同命运的感叹;②对当时社会排斥、抵制新文化现象的感慨;③对社会文化进步,要尽量吸收新文化的感想;④对社会文化与国家政治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的感悟。(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六、作文(70分) 22.在生活中,有的人没有觉察到已经拥有;有的人满足于已经拥有;有的人仍不满于已经拥有…… 请以“已经拥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