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一) [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阅读]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轻歌曼舞      一年之季在于春 校(xiào)勘 力能扛(ɡānɡ)鼎 B.雍荣典雅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津(jīn)贴 支颐(yì)而卧 C.毋庸赘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果脯(fǔ) 焚膏继晷(ɡuǐ) D.大厅广众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履(lǚ)历 瘦削(xiāo)不堪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关于银行业“高利润”和“乱收费”的讨论还在继续,民众对银行业服务收费问题的关注已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 B. 不少网友对那些在网络上脱颖而出的涂鸦之作颇有微词,认为它们不仅损害了名人的形象,也亵渎了民族的文化。 C.台北故宫博物院落成50年以来,其文物安全管理水平鹤立鸡群,它的管理经验非常值得北京故宫博物院学习借鉴。 D. 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修改其任何部分,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它的修改短时间难以完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奶粉、食用油、快餐、洗发水等日用品的价格相继涨价,专家表示,这与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背道而驰,对未来经济会产生不良影响。 B.桃花汛期,黄河壶口水流量达到了最高峰,湍急的水流形成了约百米宽的瀑布,昔日小桥下干枯的河道流水奔腾,景象壮观。 C.作为国饮的茶叶,早已畅销海内外,然而在资本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几万个茶企不抵一个英国立顿,谁能否认这不是国人的悲哀? D.不同的航空公司对乘客免费托运行李的额度有不同要求,有些航空公司规定,经济舱旅客每人可以免费托运两件重23公斤的行李。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的语句,语意和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文艺作品是作者思维活动的成果,是思维活动的固定形式,是写在纸面上的语言。写在纸上的语言是作者和读者__①__的唯一桥梁。____②____;作者也不能要求读者理解作品中没有提到的东西,搞清楚作品中没有说清楚的东西,要是那样,就不免____③____了自己,苛待了读者。 A. ①心心相印 ②读者不能脱离作品的语言理解作品,要是那样,势必是胡思乱想 ③宽慰 B. ①心心相通 ②读者不能脱离作品的语言理解作品,要是那样,势必是胡思乱想 ③宽容 C. ①心心相通 ②读者不能胡思乱想,要是那样,势必脱离作品的语言理解作品 ③宽慰 D. ①心心相印 ②读者不能胡思乱想,要是那样,势必脱离作品的语言理解作品 ③宽容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其中“建安骨”指建安年间曹操父子等人的诗文所具有的质朴、刚健、俊爽的风格。 B.“古诗十九首”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艺术风格浑然天成,《涉江采芙蓉》《孔雀东南飞》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 C. 关汉卿是元杂剧代表作家,他的《窦娥冤》塑造了“窦娥”这一悲剧形象,这部作品具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融合的特色。 D. “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节奏轻快,意境优美;“雨巷诗人”戴望舒的《雨巷》典雅含蓄,富有朦胧之美。 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 6.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1)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别君去兮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__,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______________,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6)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古代诗歌阅读(31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7分) 卖花词 [明]高启 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 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 移去莫愁花不活,卖与还传种花诀。 馀香满路日暮归,犹有蜂蝶相随飞。 买花朱门几回改,不如担上花长在。 7.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卖花郎的花与众不同,枝叶繁茂青翠,花朵鲜艳美丽,花期也早于其他人家。 B.卖花郎担着花担一路走来,脚步如春风般轻盈,他的叫卖声引来美人出帘买花。 C.日暮之时,卖花郎卖花归来,只有蜂蝶相随,他因担有余花,心情孤寂而无奈。 D.诗的结尾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作品的主旨,意蕴丰富,给人启迪。 8.有人评价这首诗“亦俗亦雅”,请任选一个角度对这一特点加以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问题。(17分) 踏莎行 山居 [宋]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①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注】 ①松醪:是松膏酿制的酒。 9.(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秋入云山”,语言简明形象,“入”字写出了深山秋意飒然而至的景象。 B.词人以“潇洒”形容“物情”,赋予山中万物以情致风神,秀逸灵动,意蕴无穷。 C.下片写月圆之夜,诗人身处良辰佳景,独对冷清的秋夜,难免心生孤寂悲切之情。 D.上片写了斑斓如画的秋山景象,下片写了清朗闲雅的山居之景,词中有画,情景交融。 (2)词人的山居生活有什么特点?词中是怎样表现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今诗歌中有许多描写秋景的佳句,诗人对秋景的描写也各有千秋。请结合“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一句并再举一个描写秋景的句子,对它们的特色加以赏析。(不少于200字)(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问题。(7分) 定风波 [宋]李珣 雁过秋空夜未央①,隔窗烟月锁莲塘。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  纵有回文②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沉水香消金鸭③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④长。 【注】 ①央:尽。②回文:前秦才女苏蕙作回文诗以传情意。 ③金鸭:如鸭形的金属香炉。④杵声:以杵捣衣声。 1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雁过秋空夜未央”,开篇写北雁南归、长夜漫漫,点明具体时间。 B.“隔窗烟月锁莲塘”的“锁”字,既写景致特征又含人物观景心情。 C.“沉水香消金鸭冷”写香不觉间已燃尽,以香消炉冷表现时间推移。 D.末句“候虫声接杵声长”写周围环境的喧闹使人物的愁绪得以排遣。 12.全词抒发了女子长夜难眠之愁,说说引发其愁绪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项训练(一) 1. C [解析] A项,一年之计在于春,校(jiào)勘;B项,雍容典雅,支颐(yí)而卧;D项,大庭广众,瘦削(xuē)不堪。 2.D [解析] A项, 适用对象与情感色彩有误。锱铢必较: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B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用在这里使用对象不当。C项,“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在这里也是对象用错。 3.B [解析] A项,“快餐”不是“日用品”;C项,双重否定不合逻辑,应为“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国人的悲哀”;D项,有歧义,是两件行李共23公斤还是每件行李23公斤? 4.B [解析] ①处要选“桥梁”的定语, “相通”适合“桥梁”的特点,故答案在B、C中选;②处承接上文“语言是……桥梁”,故B项以读者不能脱离语言理解作品开头连贯顺畅;“宽容”与“苛待”相对,符合③处语境。 5.B [解析] 《孔雀东南飞》不属于“古诗十九首”。 6.(1)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2)且放白鹿青崖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4)钟鸣鼎食之家 云销雨霁 (5)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7.C [解析] “心情孤寂而无奈”错。 8.[答案] 这首诗在语言上亦俗亦雅。本诗运用“绿盆”“小树”“花”“春风”“蜂蝶”等通俗的意象,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渲染出了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氛,生动地表现了卖花人的勤劳、欢愉、充实的生活,而“馀香满路”“蜂蝶相随”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花香,渲染出日落香犹在的美丽画面,雅趣横生。语言通俗,诗韵不减,可谓亦俗亦雅。 (指出本诗的“雅”“俗”之处,各1分;具体分析其中的“雅”“俗”,各1分;雅俗兼备的可综合分析) [解析] 答题角度:内容方面如选材等,形式方面如语言风格、修辞方法等。 [诗歌赏析] 诗中主人公挑上一担花,行街穿巷卖花,传送种花诀窍。出门快快乐乐,绿盆小树,花开灿烂,挑在肩上如带春风而行;日暮晚归,蜂蝶犹随,因为花香依旧花长在:生活快乐惬意,自在美好。如果该诗到此为止,或许只是告诉我们生活很美好,但结尾两句“买花朱门几回改,不如担上花长在”将诗歌主旨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诗人用比较的手法表现出一个生活道理:世事易变,人生难测,荣华易逝,而这自然之花却年年岁岁开,时时日日随,或许平常生活自有这自然之花的魅力,安稳快乐,自在闲适,不像荣华富贵总如浮云易逝。 9.(1)C [解析] “心生孤寂悲切”错。 (2)[答案] 特点:山居生活惬意闲适。(1分)表现:①通过壮丽清幽的自然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来表现;②通过描写与山村野老相伴对酒共话的清闲生活来表现;③通过写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来表现。(每点1分,共3分) [解析] 这首词写山居。首先,表现了山居的环境特点,自然优美如画,一种旷远、优美、安宁的生活环境;其次,写出了词人的生活状态,常与山野之人相约饮酒,不拘形迹地在月光下谈天说地,生活惬意、闲适、清闲;最后,描述了词人心境,“忘形共说清闲话”,山居生活闲适惬意,怡然自得,不拘形骸,心境淡泊。 10.[答案]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运用对比的手法,万片火红的枫叶挂在碧蓝的天边,千支黄花立在黝黑的岩石之下。词人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日图景,生动形象又强烈地展现了斑斓如画的秋日景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特点是细节的描写。诗人借单纯对枫叶颜色的描绘,以二月红花作比,更强烈地突出了山间霜叶之火红,由一叶联想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秋日火红枫叶的景色,引人无限遐想。从对枫叶的细节描绘渲染出整个秋景的迷人氛围。[特色2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举例恰当1分,赏析特色(结合诗句、明确特色、分析)3分;语言表达顺畅、清晰2分] [解析] “秋景的描写”赏析:既可从表现手法入手,也可从内容(即秋景本身)入手,亦可综合分析。 [诗歌赏析] 本词清丽、绚烂、雅典、恬静,分明就是一幅鲜活的山居秋景图。 词的上片,起拍写秋季进入云山,看到的各种景物都清秀爽丽,堪称是绝美的图画。接下来“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是工整的对仗,“丹枫”对“黄花”,“万叶”对“千点”,“碧云边”对“幽岩下”。读时朗朗上口,读后令人回味无穷。天边片片如丹的枫叶,点点的菊花在幽岩下悄悄开放。色彩是这样的绚烂,但也不失山间景物的清淡、洒脱。描写实是细腻。 词的下片承前而来,但不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在迷人景致中又加入了人的情感,人的活动。一“喜”一“怜”生动贴切地道出了诗人的情感所在——对“佳辰”“清夜”的喜爱。“一轮明月林梢挂”更是一语天然、朴素精练。试想月上林梢又色皎如玉,则必然素影婆娑,为夜色增辉。这样信手拈来,不饰雕琢,却将清夜美景写得清纯细丽,让人享受到无穷逸致。正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然而山居的乐趣,还不仅仅在于欣赏瑰丽的景色。“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在诗人看来,与朋友饮酒、闲谈,才是无上的享受,才是山居更大的乐趣。 “常与”点明了兴趣所在,乐此不疲。“忘形”便是隐士悠然自得、不拘形迹的写照。《庄子》说:“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这里表现出的境界,就是该词的主旨。忘却无聊的追名逐利,没有个人得失的烦恼,只有退隐山林的愉悦,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恬淡闲适的格调。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首词在语言上是很有特色的。音韵和谐,辞意兼美,清丽秀润,亲切自然。词人在语言艺术上,的确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11.D [解析] 末句“写周围环境的喧闹使人物的愁绪得以排遣”错。末句以声衬静,突出周围的冷寂及人物的长夜难眠,进一步表现了愁苦之深重。 12.[答案] ①美好往事不堪回首;(1分)②与故人天涯相隔;(2分)③对故人的心意无法传递。(1分) [解析] 该词从“往事”句开始直抒胸臆,说明内心之愁绪。“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正所谓往事不堪回首,愁!“故人迢递在潇湘”,乃谓故人远隔,思念之情弥漫,却“纵有回文重叠意,谁寄”,心情无法表达,愁!(其中“与故人天涯相隔”为核心,答“寂寞冷清”“冷夜无依”“青春空度”,可酌情给1分) [诗歌赏析] 这首词一开始提供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夜,一位女子正倚窗而立,凝望着河汉星空。一队大雁悠然南飞而过,之后,浩瀚的星空又显寂寥。只见荷塘月色蒙着一层淡淡的烟雾。表面上看去,这些似乎是客观的描绘,但仔细吟味,发现词人所描绘的景并非是“无我之景”。一个“锁”字道出了那女子对眼前景物的心情。她原来有一段往事不堪回首。下面不说“往事”内容如何,只写道“故人迢递在潇湘”而使她深感“惆怅”。由此一笔,则所谓“往事”,虽不写,也已写了,词笔之含蓄如此。“潇湘”不必实指,应体会其表明远行之意。 词的下片,作者进一步描写了女子的心理活动。她本想给远行的“故人”写信寄思念之意,又愁无可托付之人。词情至此又进一步明朗化,前两句写心理曲折层深,文字也婉转多姿。有“意”而以“回文重叠”形容之,说明情思蕴积之深。 “意”字前加“纵有”,后缀“谁寄”,“意”仍是意,终未落笔。未写的原因是无人寄。信未写成,百无聊赖,只能含泪卸妆就寝。夜深人静,此恨绵绵,自然是不能安睡。床前焚的香早已灭尽了,就是那香炉也变得冷冰冰的了。夜漫长,耳边不断地传来秋虫的悲鸣和远处的捣衣声。“愁永”二字,合主观情绪之自愁与客观事物之令人愁为一体,字平、句短而意丰。“杵声”和“候虫声”反衬周围的寂静,寂静的夜又反衬了女子内心的思潮汹涌,辗转反侧,可谓传神。 这首词刻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无论是景色描写还是意境塑造方面,都与当时盛行的“花间派”创作手法不同,给人以“清疏”之感。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