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二十三) [语文基础知识+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颤动(chàn)      空白(kòng) 河畔(pàn) 壮志未遂(suí) B.孱头(càn) 纨袴(kuā) 蜷缩(quán) 户牖绳枢(yǒu) C.讪笑(shàn) 典押(yā) 角徵(zhǐ) 盗跖颜渊(zhí) D.葳蕤(tíng) 花蕊(ruǐ) 横亘(gèn) 怙恶不悛(qu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斡旋   通牒   连锁店   声名鹊起 B.幅员 筹划 跟帖子 不径而走 C.涵盖 渎职 贴标签 步履为艰 D.融恰 宣泄 石膏像 杳无音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在3月30日晚进行的CBA总决赛第五场比赛中,北京金隅队主场以124比121击败卫冕冠军广东东莞银行队,以4比1的比分首次染指联赛总冠军。 B.我省省属事业单位今年继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月20日网上报名正式开始,考生填写有关信息要分外注意,以免出现差错。 C.受平板电脑的普及和大批电脑制造商新宠超级本的冲击,此前在省城济南电脑市场辉煌一时的上网本已成明日黄花,消费者对其兴趣大减。 D.一个人行为得体,道德高尚,往往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关,那些不学无术、胸无城府之人必然会陷于言不及义、行不及礼的卑俗境地。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日前,北京大学青少年研究所所长马军说:“只有构建起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青少年控烟,才能让校园真正成为不受烟草侵害的净土。” B.2012年1月1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视察了汉城105坦克师,这是金正恩第一次自金正日逝世后视察人民军部队。 C.小悦悦最终离开了我们。她的死,为这个社会打开了一扇反思的大门。但大多反思者都只是归咎于社会麻木,而从未能对自己的灵魂进行深刻拷问,这种情况令人堪忧。 D.乔布斯是无可否认的时代巨人,但他同样有着普通人的性格缺陷。他是一个“缺口”的苹果——缺了健康,但他拥有那颗饱含“创新精神和前进动力”的苹果核。 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关羽失荆州被杀后,刘备悲愤不已,举大军伐吴,誓要“踏平东吴”。不料被东吴的陆逊“火烧连营”,大败,逃往白帝城,忧郁成疾,危在旦夕,召大臣吩咐后事,将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B.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童年时代的同学斯提福兹。两人一起来到雅茅斯,访问辟果提一家。已经和海穆订婚的爱弥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提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斯提福兹私奔国外。辟果提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爱弥丽。(《大卫·科波菲尔》) C.觉新把他坚定的眼光盯在祖父的身上。他把祖父瘦长的身子注意地看了好几眼。忽然一个奇怪的思想来到他的脑子里。他觉得躺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的祖父,这只是整整一代人的代表。 (《家》) D.“……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是唯一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卡西莫多叫不来弗比斯,爱斯梅拉达很生气并叫他离开,伤心的卡西莫多一连几个黄昏躲在钟楼斜檐底下,唱着以上的歌。(《巴黎圣母院》) 二、名篇名句默写(5分)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 (2)参差荇菜,左右采之。______________,琴瑟友之。(《诗经·关雎》) (3)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6)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7)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8)慨当以慷,忧思难忘。____________?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三、语言文字运用(4分) 7.请简述漫画《团队精神》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医文化 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是相对于西方医学而言的。西方医学还没传到我国时,没有“中医”这个名词。此前,“中医”有很多称谓:岐黄、青囊、杏林、悬壶、橘井等。每个名称都与一个有趣的故事相关。例如,“中医”的第一个名字“岐黄”来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黄帝与被称为“天师”的岐伯讨论医学的书,后世的人们称《黄帝内经》中的医学为“岐黄之术”。《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医学的经典,所以“岐黄”就成了中医的代名词;又如鲜为人知的“橘井”,说的是西汉道士苏耽的故事。苏耽事母至孝,成仙之前告诉母亲将有瘟疫流行,饮服井水泡橘叶可防治。第二年疫病爆发,他母亲用这个办法救治了无数病人。为纪念其功德,后人用“橘井泉香”来称赞中医。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其中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话。意思是有病而不医治,却常常因为合乎医理 而自己痊愈。这并不是让我们有病扛着不治,而是强调人体自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人体常常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阴阳平衡,这样病痛往往不药而愈。这正是中医的奥妙:通过调节人体各项机制,使之达到平衡而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我们现在说的“中医”是鸦片战争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了区别中西医学,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以法律形式将中国医学命名为“中医”,人们又称之为“汉医”“传统医学”“国医”等。 中医的原理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来简单概括,就是“中和”。汉代说的“中医”,“中”虽然不是“中和”之意,但“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句话却深得中医理论的精髓: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平衡,人才不会生病。如果阴阳失衡,疾病就来了。中医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就是说身体没有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就会百病全无。为实现“中和”这一保持健康的最终目标,中医采用古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哲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秘密。中医学中的精气学说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就是气聚合在一起而产生的,气散了形体就灭亡了;不光人体,天下万物都是气构成的;正是有了这个气,万物才生生不息,变化不止。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认为,人是由气聚合成的,气分阴阳,只有阴阳调和才能保持健康;人有五脏六腑、八脉十三经,脏腑是聚藏气的地方,经脉是疏导气的管道,脏腑的健康情况又通过经脉穴位,乃至发、牙、舌、耳、唇、眉、指甲、皮肤等外表器官表现出来,五脏分别对应五官、五色。中医专家可以通过经脉穴位、五官五色出现的异常来判断疾病情况,并通过多种手段辨证施治,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它不光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是在中华文明这株万年巨树上结出来的硕果。尽管传统的中医学观念与源于欧洲现代科学的西医学并不能完全相容,但是我们应当乐观地看到,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两大医学必然会在实践中互相完善,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医文化》,作者:过常宝) 8.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顾名思义,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这是相对于西方医学而言的。在西方医学传到中国以前,中国虽然没有“中医”这个说法,但有其他多种称谓。 B.中国流传着许多赞誉中医的动人故事,例如“橘井泉香”歌颂西汉道士苏耽及其母亲的功德,他们在瘟疫爆发之年用井水泡橘叶救治了无数患者。 C.有些病痛,患者无需就医自会痊愈,这是因为人体具有自身调节功能,这种自身调节往往可以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这样有些病痛就会不药而愈。 D.我们通常说的“中医”,源于鸦片战争前后,是英国的西医给中国医学起的名称,以区别中西医学;1936年,国民党政府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命名。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中和”二字,是对中医原理和精神的简单概括,意思是身体保持中和之气,无阳燥,不阴虚,就会百病全无;反之,阴阳失衡,就会疾病缠身。 B.为了解释生命的秘密,实现“中和”这一保持健康的最终目标,中医学以中国古代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哲学理论为理论基础。 C.人是由气聚合而成的,这是中医学中的精气、阴阳、五行三种学说的共识;阴阳五行学说还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八脉十三经是气的聚藏之地。 D.中医专家之所以能够通过经脉穴位、五官五色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是因为经脉穴位以及发、牙、舌、皮肤等外表器官可以反映脏腑的健康情况。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的医学经典,后人称其中医学为“岐黄之术”;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是书中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 B.中医强调人体自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但并不主张有病扛着不治。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记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C.中医是中华文明的巨树结出的硕果,它不仅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它的最终目标不单是治病,更是帮助人类达到至高境界。 D.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尽管两大医学在观念认识上绝不相容,但二者必然会在实践中取长补短,互相完善,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