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古代诗歌鉴赏(一) (时间:90分钟 分值:132分) 1.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菩萨蛮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 此词为王安石晚年罢相后回到金陵卜居半山时所作。 (1)这首词上阕哪个字统摄了下阕内容?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水调歌头 题剑阁 崔与之①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②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蒲涧③清泉白石,梅岭绿阴青子,怪我旧盟④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注】 ①崔与之:广州增城人,南宋名臣,时任成都安抚使,组织抗金。②留屯:驻军屯田。③蒲涧:在广州白云山。④旧盟:指作者功成身退,回乡归隐的旧约。 (1)全词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其中四个方面。(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词句赏析“怪我旧盟寒”中“怪”字的妙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柳梢青 黄 简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1)请从修辞手法和炼字角度,赏析“花惊寒食,柳认清明”句的妙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抒发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过杨伯虎即席书事① 张 鎡 四面围疏竹,中间着小台②。 有时将客到,随意看花开。 拂拭莓苔石,招携玛瑙杯。 昏鸦归欲尽,数个入诗来。 【注】 ①这首诗是作者过访友人杨伯虎居所的即兴之作。②小台,即小楼。 (1)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杨伯虎的形象特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评价此诗“着笔自然,很有韵味,结尾尤见精彩”,请简要赏析尾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眼儿媚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 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①。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②。 【注】 ①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②采薇:用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 (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鹧鸪天 咏桂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① 【注】 ①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试简析第一、二句在全词中的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以议论为主,作者借助议论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试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南柯子 忆旧 仲 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 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词句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①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②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 ①(xī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②柘(zhè):一种树。 (1)诗歌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出现的人物形象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①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 ①飕飗:形容风声。 (1)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请结合“动”“开”二字分析这首诗的颈联,说说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采桑子 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1)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一个“闲”字统摄了下阕内容,词人在描绘春景时,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数笔就勾出一幅鲜明秀丽、清俊娴静的画面,结草作舍的水边茅屋,窄衫短帽的闲人装束,作者醉酒昼寝,寄情黄鹂;青山绿水、花红柳翠、流水潺潺、黄鹂鸣啭,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作者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 (2)全词抒发词人洒脱放达之情,在安逸恬淡的生活情景中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寄寓着政治家的襟怀心志。词人描绘春景鲜明秀丽、清俊娴静,临水的茅屋,青山绿水、花红柳绿的明丽色彩,流水潺潺、黄鹂鸣啭,生活安逸恬淡,而作者的心志、才情就寄寓于这画面之中。 2.(1)①对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的深切同情;②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③人生易老的感叹;④壮志未酬的慨叹;⑤归愿难遂的伤痛。 (2)词人在此运用了比拟(拟人)手法,一个“怪”字,将家乡的青青梅子和清泉白石人格化,使情与景、物与人融为一体,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壮志未酬归愿难遂的伤痛。 3.(1)两句用了互文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分明而严整。富有感情色彩和动作表现力的“惊”字、“认”字,把一春郁闷,见花柳而惊知寒食清明已至的情态活脱脱地表现了出来。这两个极见精神的动词是该词的“词眼”。 (2)这首词抒发了抒情主人公在清明时节怀人思归的情怀。上片主人公带愁醉酒,心烦意乱,触景生情,感慨时序惊心,特殊时节自己身在异乡,无法与家人团聚。下片写主人公望尽天涯的层层翠,心中暗数着数不清的长亭短亭,怀人之情油然而生,以至希望能在梦中与亲人团聚。 4.(1)疏竹围楼台,显示了居所环境的幽静和雅致;携客看花、饮酒作诗,显示了居所主人心境陶然,乐在其中的雅趣。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远离闹市、随性自然、闲适淡泊的隐者情怀。 (2)落日的余晖中,乌鸦归飞欲尽,点点身影飞进诗境,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景中寓情;诗人淡雅疏朗、清新脱俗的心境跃然纸上,自然传神。 5.(1)“锁”字是“笼罩”(包围、环绕、围绕)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阴云四布、雾压朱楼的情景,表现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 (2)下片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通过绿杨、海棠、红杏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春)愁(烦恼、惆怅等)。(如果表现手法答“用鸟语花香来反衬自己的惆怅”也对) 6.(1)“一身”与“万死”对比,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状和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谪的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 (2)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运用“黯然”“别泪”“去国”“投荒”“相思”等词语,抒发了惜别、哀伤之情。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瘴”“云”“春”“水”“梦”“烟”等意象,表达了凄恻、惆怅之情。 7.(1)“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2)颔联和颈联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远山近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略显苍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 8.(1)词的第一、二句描写了桂花色淡形柔而香浓的特点,这样写为后边围绕桂花的品性进行议论做了铺垫。 (2)作者认为颜色并不艳丽的桂花是百花中的上品,让梅花嫉妒,令菊花害羞,因为屈原在《离骚》中没有将其收列而为桂花抱屈。词人借助对桂花的议论,表现了自己清高淡泊、追求高洁品行的情怀。 9.(1)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写出了青山历历在目之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写出了潮水退去,沙迹残留的路面之状。②用了视听(动静)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是视觉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描写。③“数声啼鸟怨年华”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2)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②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③“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词人站在荷塘边,想起从前路过此地,乘着酒意,观赏荷花,引发叩问:“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 10.(1)池塘里,蒲草森森,长得茂密繁盛,形成黑压压的一片,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香;一对对鸳鸯、,悠悠自在,嬉戏觅食,就如岸上的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到处都是一片翠色葱茏的桑树和柘树,长势繁密幽深。描绘了一幅静谧安恬的田园之景。 (2)一条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小溪,抱村而流,蚕娘在小溪里洗茧,表现出纯朴勤劳的品质和因喜获丰收而内心喜悦的心情。一个牧童吹着笛子,声音清脆悠扬,一时兴起,又和衣进入溪水,沐浴在绿水碧波之中,可见其快乐、顽皮。山翁则是一个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形象。他挽着我的手臂,笑容满面,亲切热情地指着西坡那片地对“我”说,瓜和豆已经熟了,再住上几日就可尝新了,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 11.(1)运用了拟人、对比的手法。 拟人手法:作者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也即诗题中的秋风,当它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诗人“君”,也即诗人。 对比手法:秋风去年与诗人分别,而今听到秋蝉鸣叫又回到诗人身边,今昔对比形象而准确地点明秋风去而复还的特点。 (2)颈联描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一展骥足、奔驰疆场和鸷雕展翅蓝天、搏击长空的形象。它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和“盼”,还从侧面显示出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感情:抒发了诗人不服老,还想为国立功的昂扬斗志和积极进取的豪情。 12.(1)①“月白风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词人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②前后对比的手法。用十年前愉悦心情和在忧患凋零中老去的伤感构成对比,突出如今的悲凉况味。 (2)①“鬓华虽改心无改”,而今年岁已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老当益壮,不愿服老。②词人毕竟历经沧桑,重听旧曲,豪放话语之中抑郁之意、矛盾之情也是十分明显的。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