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2010届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单元3)  本单元课文都是写人记事散文。下面就写人记事散文有什么特点和这些课文怎样体现这些特点作一些概要的说明。 1.写片段 写人记事散文是散文的一个重要品种,其特点一是写真实人事,不事虚构或夸饰,二是叙事可完整也可零散,而零散的更多见,零散才见出散文的“散”的特点。从“散”这点来说,散文的写法与小说不同,传统意义上的小说都有完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具体的环境背景等,这些在散文中都不必求全,甚至可以免了。本单元的这些课文描写的是一个个人物的一个个片段故事。鲁迅对刘和珍的了解并不算多,但这不妨碍他写作《记念刘和珍君》,教材编写者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列举了有关刘和珍的事迹,都是作者零星细小的印象记录;汪曾祺对金岳霖的了解和鲁迅对刘和珍的了解差不多,同样不妨碍他写《金岳霖先生》。作者的机巧在于将一个个人物的片段印象串连起来,一个个片段就是一颗颗珍珠,聚合在一起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2.抒真情 写人记事散文固然重在记叙,但抒情必不可少,作者在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的同时,还表达作者对人物、对社会的情感判断,作者的个性气质、情感襟抱都在文章中充分显现出来。这些课文篇篇都有作者的真“我”,我们能从中看到出离愤怒的鲁迅、伤心悔恨的巴金、诙谐幽默的梁实秋和汪曾祺;我们还能看到,作者们都是让感觉、感情沉淀一定时间之后才动笔写作的,梁实秋和汪曾祺是在离开他们的老师几十年之后才抒写怀念之情的,我们似可从中发现散文抒发真情的一条规律:为着写作的需要,作家往往将生活情感提升为艺术化、散文化、审美化的情感,这种情感只有经过时间的淘洗才生出熠熠光彩。前面说的“串连”,所恃者就是作者的感情之线。有些不懂情感之重要的“作家”写散文,写成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文,也许是人物的生平记录;有些没有把生活情感凝练成文学化艺术化审美化的情感的作品,不是高水平的散文,是速朽的散文。 3.章法自由 散文之“散”,如同泉水,不择地而出,随物赋形,行于可行,止于不可不止,以此来形容散文的形式特点包括章法特点,是完全合适的。本单元的各篇课文,在形式上各自呈现不同面目,这既是顺应于文章本身创作的需要,又顺应于作者感情表达的需要和作者对人物对事件感受理解的需要。《记念刘和珍君》全然顺着作者感情构造章法,处处洋溢着作者的激情,议论、抒情随处可见,而有关刘和珍的行事散见于全文各处,并无完整的成片成线的叙述;《小狗包弟》则有所不同,全然顺着故事发生的时间次序构造章法,作者的感情抒发主要见于文章后半段,感情线索时隐时伏;《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金岳霖先生》是作者凭着对所写人物的记忆线索,并按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建构章法的,时而叙述,时而描写,时而议论。总之,这些作品的章法起止自如,开合有度,一方面愈散愈精彩,愈散愈痛快淋漓,另一方面散而有法,散中见整,呈现出对立统一的奇妙景象。 4.语言个性化 散文语言因作者感情而生辉,因作者学养而生味,因作者才华而多姿多彩。既然散文是最能显出作者本人的性格气质修养的一种文体,那么散文的语言也最能显出作者人格状况。我们可以从散文作品的语言窥见作者的状况,可以通过知人论世发现作家散文语言的生成缘由。鲁迅写《记念刘和珍君》,显示出他的最佳的散文语言状态,也许是惨案已经过去而时隔不甚久远,作者激情难能抑止,下笔自生风采,而沉痛之情付诸文字又造成凝重与沉着之感;巴金以写小说见长,惯于叙事,所以作品也以叙述语言为主,而且他自称“没有技巧”,《小狗包弟》确实看不出语言有多少技巧,只是呈“自然流”状态,其实内在的情味淡而远,细味之却见浓厚;梁实秋是一个地道的学者型作家,一方面写梁任公这样的大学者得心应手,另一方面凭他的深厚学识写成的散文语言,白话的流畅中夹带文言的凝涩,书卷气浓,他一贯主张散文的文体简洁之美,所以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言少有枝蔓,辞达而已,显示梁氏散文语言特有的简练风格。  1.文学常识 ①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②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fei,第四声,取“蔽芾甘棠”)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汉族。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人》为著名。 ③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他的代表性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晨报副镌》发表,认为中国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2.字音识记 《纪念刘和珍君》 虐nüè杀 徘徊pái huái 编辑jí 洋溢yì 不惮dàn 绯fēi红 洗涤dí 立仆pū 惩chéng创 噩è耗 长歌dāng当哭 桀骜ào 喋dié血 黯àn然 浸渍zì 山阿ē 殒yǔn身不恤 《小狗包弟》 揪jiū出来 舔舔tiǎn 作揖yī 犬吠fèi 叱chì骂 浩劫jié 煎熬áo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显宦huàn 莅lì校 叱chì咤zhà 迥jiǒng乎不同 箜kōng篌hóng 涕泗sì 戊戌xū 蓟jì北 屏bǐng息 相干gān 干gàn练 应当dāng 长歌当dàng哭 山阿ē 阿ā姨 3.形近字辨析 《纪念刘和珍君》 戮lù 杀戮 戳chuō 戳穿 赁lìn 租赁 凭píng 凭证 翼yì 羽翼 冀jì 晋察冀 诽fěi 诽谤 菲fěi 菲薄 绯fēi 绯红 损sǔn 损失 殒yǔn 殒身不恤 陨yǔn 陨石 缕lǚ 丝缕 楼lóu 楼房 偻lóu 佝偻 4.词语及成语积累 《纪念刘和珍君》 寥落:稀少。 长歌当哭:意思是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作。 菲薄:这里是微薄的意思。 微漠:依稀,淡薄。 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羽翼,鸟的翅膀,这里指帮凶。 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 喋血:流血满地。喋,血流出来的样子。 惩创:惩罚,惩治。 浸渍: 《小狗包弟》 款待:亲切优厚地招待。 作揖:拱手行礼。 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 叱骂:责骂。 浩劫:大灾难。 逆来顺受:对外界的压迫或不公正的待遇顺从地忍受。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风和日丽:微风和煦,阳光明丽。 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新课标高考考纲对本单元的考查体现在下面三个层面上: 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选文的特点。本单元所选的文章有三篇,作者分别是鲁迅、巴金、梁实秋。09高考散文考的著名名家有:池莉、周国平、张炜(广东卷和江西卷)、雷抒雁、沈从文、丰子恺等;08年高考散文考的著名名家有:迟子健、萧乾、朱光潜、季羡林、史铁生等;07年高考散文考的著名作家有:鲁迅、叶延滨、雷抒雁、赵丽宏、迟子键、臧克家、汪曾祺、李存葆、矛盾等;06年高考散文考的著名作家有:都德、林清玄、周涛、牛汉、梁遇春、毕淑敏、冯骥才等;05年高考散文考的著名作家有:冯骥才、李健吾、韩少功、周国平、史铁生等。 因此说,2010年的高考将会持续关注著名作家的精美散文。如果不是名句散文,也不著名作家的精品散文,希望2010高考考生能在平时的备考中能多阅读,多积累。 1.(09高考福建卷,语文,12-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阿庆 丰子恺① 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跳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他肩上扛着一支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烟,唯一的嗜好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一出戏,收几个钱。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乐,都不吝惜。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乐,竟是学习。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皓月当空,万籁无声。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凡六五乙仩②?? ——教给他。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乖异,不成腔调。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记得西洋音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笔者曰: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乐。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可见音乐感人之深,又可见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 (原载1983年2月9日《文汇报》 略有删减) 【注】①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漫画家、作家。 ②上尺工凡六五乙仩② :中国传统记谱方法“工尺谱”的记音符号。 ⒓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阿庆对生活要求不高,做“柴主人”所得的百分之五的佣金,足够他一人衣食之用。 他没有其他嗜好,把生活的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 B.阿庆有空闲(半天工作),有学习条件(可免费听留声机),有表演舞台(夏夜的河沿),有崇拜者(一青年拜师),这些造就了他非凡的音乐才能。 C.作者先写琵琶不如胡琴动人,钢琴不如小提琴好听,再写阿庆用构造简单的胡琴演奏,效果不亚于小提琴,最后水到渠成,点明阿庆心灵手巧。 D.文章有很多对浙西乡土风情的描写,这些描写,除了交代主人公阿庆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江南水乡风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E.文章语言别有风味,有典雅的文言,如“商贾辐辏的市场”、“值得废然而罢”,也有通俗的口语,如“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 【参考答案】B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的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 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解析】B项“一青年拜师”“造就了他非凡的音乐才能”错,作者此处写一青年拜师,目的在于对比突出阿庆的心灵手巧。D项,“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江南水乡风光”错,本文重要的目的并不在于展示江南水乡风光,何况文本中“风光”也少有提及。 ⒔作者用哪几件事来表现阿庆的音乐天赋?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要点: ①阿庆旁听留声机,听几遍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表明他的音乐悟性高于其他听众。 ②夏天晚上,阿庆在河沿为众人演奏,大显身手,很受欢迎,体现他的演奏技艺高。 ③用一青年学胡琴与阿庆拉胡琴比,突出阿庆心灵手巧,独具音乐天赋。 (如有其它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在阅读时,考生应能看出作者对所论说的事物的观点和态度。作者对所说的事物的赞颂还是批评,是完全支持还是有一定的保留,需要考生分辨。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述出来的,有的则是分散在多处,考生只有在辨别和筛选后才能得出正确判断。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要求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分析,根据文章的写作脉络和材料,弄清作者是如何驾驭材料来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答时,学生可参照B项的内容进行作答,但要注意题目中所提示的“简要分析”。 ⒕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 点。(6分) 【参考答案】探究要点: ①精神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②在物质生活的基本要求之外,人们还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③精神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物质生活所不能代替的。 (需结合阿庆形象探究。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考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考查推断力和想象力,是对人的潜在能力的测试。读文章不仅要会读而且要会思考,会根据文章提供的知识去探究文章以外的知识,将书读厚,为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有理有据的。有时,阅读材料没有给出现成的结论,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这是研究性学习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人物形象,探究作者的观点及其写作意图。作答时,要结合阿庆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需采用分点作答。 2.(09高考广东卷,语文,16-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耕作的诗人 张炜 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想象他与土地须叟不可分离的关系。也许这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在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一个耕作的诗人。对于他,稿纸和土地一样,笔和犁一样。于是他的稿纸就相当于一片田园,可以种植,可以催发鲜花、浇灌出果实。在这不息的劳作之中,他寻求着最大的真实,焕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激情。离开了这些,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只能如此。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他在它们中间。①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诗人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树林中那个简朴的坟墓。那是他最后的归宿。安静的树林、坟墓,都在默默昭示着什么,复述一个朴实而伟大的故事。这个故事不可能属于别人,因为这个世界上仅有一个角落,埋葬着一个耕作的诗人。 托尔斯泰的故事差不多等于大地的故事。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于是,他的情感就更为朴实和扎实,精神与身体一样健康。这就启示我们:仅仅是为了保持这种健康,一个写作者也必须投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这是不可偏废的重要工作。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绝然分开。偶有一点劳作,也像贵族对待乡下的粗粮一样,带出一份好奇和喜悦。今天,也恰是这种可恶的姿态阻止我们走向深刻,走向更深广和更辉煌的艺术世界。我们只能在一些纤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 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遮盖,完全溶解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隙,在喘息的时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刻,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非凡的发现。这种状态能够支持和滋养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他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舍此,便没有任何大激动,人的激动。 托尔斯泰的鼻孔嗅满了青草和泥土的气息,两耳惯于倾听鸟雀以及树木的喧哗,马的喷嚏,还有其他四蹄动物在草丛里奔走的声音。黎明的空气中隐隐传来了田野的声息,空中连夜赶路的鸟儿发出悄然的叹息,还有远方的歌手、农妇的呼唤、打鱼人令人费解的长叫……他眯着眼睛望向遥远的田野,苍茫中费力地辩识着农庄里走来的那黑黢黢的高大汉子,还有他身旁的人:那个孩子、那个妇人。晨雾中,淡淡的光影里闪出了一头牛、一只狗、一群欢跳的麻雀。有人担来了马奶,原来是头上包着白巾的老妇人用木勺敲响了酸奶桶,她小心的充满溺爱的咕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②他转身,脚下那双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 他的去世也令人难忘。那也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 深夜,老人乘一辆马车,抛却了自己的庄园,要奔到更遥远更苍茫的那片土地上去,与贫穷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仅仅走到了一个乡间小站就躺倒了。寒冷的车站上,一个伟大的生命临近了最后一刻。 这一刻向我们诠释了诗人的一生。 (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节) ⒗文中画线部分①中的“它们”指什么?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4分) 【参考答案】 ⑴“它们”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等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 ⑵“踩出深深的凹痕”寓意是托尔斯泰深深地扎根于土地,踏踏实实、身体力行地从事日常的劳作,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创作了大量反映土地和农人生活得作品。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需要联系前后文,分析文句的字面含意和深层含意。 【解析】①根据语句:“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②根据第五自然段,结合内容作答。 ⒘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6分) 【参考答案】 ①从其作品内容:诗人一生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都揭示出他对农人的深厚感情和与土地的紧密结合。 ②从其人生经历: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最终抛却了自己的庄园,将更遥远更苍茫的土地作为最后的归宿。 ③从其创作观:托尔斯泰将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结合起来,在劳作中捕捉、感悟、发现生活的真谛,土地滋养了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了他创造的灵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把握文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依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中合理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 【解析】本题答案需要通读全文,在充分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围绕“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这一题干要求,归纳出几个角度作答。 ⒙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5分) 【参考答案】 ⑴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的耕作图长久地吸引了作者,他认为托尔斯泰与土地须叟不可分离的关系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⑵揭示文学创作与体验生活的关系,批判当下纤弱、虚假、远离生活的创作风气。 ?⑶耕作能给予我们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 ⑷高度礼赞了托尔斯泰生命不止、追求不息的创造精神。对他的写作态度和方式表示赞美。 【考点】本题考查评价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评价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内容, 【解析】本文始终围绕“耕作”二字描写托尔斯泰的,这两个字既表现了托尔斯泰的精神,也体现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高度评价,应结合原文内容,从这两个方面作答。 3.(08高考江西卷,语文,16-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朦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 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 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 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④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⑤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 ⑥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加快。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端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 ⑦——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 ⑧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 ⑨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衰威或尊敬感觉使塞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 ⑩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条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是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 ⑾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 ⑿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 1936年10月,上海 (原载1936年《中流》第1卷第5期) 16. “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 (5分) 【答案】①“朦胧的敬慕”在文中是孩子对伟人的模糊的敬慕。②文中通过三个事例来表现对“伟人”的“朦胧的敬慕”:微跛的小孩吊唁鲁讯先生;“我”瞻仰“民国编造者”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珍藏有关孙中山先生的资料。 【采分点】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每个小点1分。 17.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③-⑩段分写:其中③-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采分点】结构方式2分,分析4分,每个小点1分。 18. 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 19.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在数千吊唁鲁迅先生的人中,有一个衣衫褴褛、腿下微跛的小孩,对鲁迅先生连鞠了七个躬,所以作者对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 B.当“我”和同伴跨进御花园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当“我们”蹑着脚步走出来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 C.“――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见孙中山先生的遗容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的恐惧。 D.文章第③段在描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E.通观全文不难发现,作者在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 【答案】选A、E。 【解析】A“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有错,原文是说“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E“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这句话有错,作者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已是成年,这时对鲁迅的崇敬就已经不是孩提时的朦胧? 4.(07高考湖南卷,语文,17-21)阅读(17分) ???? 忆刘半农君 ????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 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 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 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 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鐄信,“她”字和“牠”字的创造,就都是的。 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 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 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 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 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 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 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 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 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 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 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 胡,却亲近半农。 ????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 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 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 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 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 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 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 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 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 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 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 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 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 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2,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 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 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 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 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 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 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 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 八月一日。???? ???? 注:⑴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2)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 ???? 17.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 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4分) ???? 【答案】(1)“弄”是“写”的意思,还有“玩弄”(游戏)的含义,“烂”是“陈旧”的意思。(2)从前刘半农投身文学革命,提倡写白话文,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五四”退潮后,思想发生了变化,日益走向保守,写古文是其表现之一,鲁迅用这两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是要表现对刘半农的批评。???? ???? 18.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4分) ???? 【答案】(1)鲁迅承认刘半农的确有浅的一面。(2)鲁迅认为刘半家坦诚、真率,虽然浅,却浅得清澈。(3)鲁迅觉得,作为一个战士,刘半农的浅是可以原谅的,因为那是前进中的浅。???? ???? 19.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4分) ???? 【答案】(1)刘半家出国留学,“我”懒于通信,从此两人疏远起来。(2)鲁迅在《何典》序文中说了“老实话”,又在《语丝》上发表了指出刘半农错误的读者来信,使刘半农感到不快。(3)刘半农后来“据了要津”,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4)“五四”退潮后,刘半农思想发生了变化,这是两个疏远的最根本原因。???? ???? 20.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5分) ???? 【答案】(1)“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3)写“憎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 六、文章赏析(14分) ???? 21.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 (1)简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 ???? 角度: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画刘半农形象 ???? ①抓住人物性格特点 ???? ①综合运用比喻和衬托等修辞手法表现人物 ???? (2)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 ???? 角度:①比喻②衬托③多种修辞手法的套用。 ????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 角度: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中心,安排材料,叙事写人。 ???? ②结构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 ???? ③前后呼应。???? 5.(07高考北京卷,语文,18-2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湿湿的想念 七十年前,爷爷①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大山,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 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沅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 正值冬季,湘西竟还处处葱茏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凤凰城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也被速生的凤头砖瓦楼渐渐替代,这片土地已悄悄变了模样。 ??? 看不到了,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象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动过,辉煌过,闪耀过?而眼前的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色。 ? 而我回到这里,并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无须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 ??? 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沅水。他在自传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 水给爷爷三样东西: ??? 水给了他想象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爷爷认识字,是从私塾小学校开始,而他认识课本上无从写出的丰富人生,却是在校园外,在老街店铺、桥头渡口、水上人家……没有谁来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机敏的鼻子接受水边的光色、声音和气味给予一颗小小心灵的感觉,把各种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在游戏中融会,丰富了自己的想象,最终凝聚为他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思索。 ??? 水给了他坚忍柔韧的性格。爷爷曾说过:“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以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使涓涓细流,也能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水的性情品格,恰好是爷爷一生处世方式的写照。他是那么温和,又是那么倔,倔得从从容容。 ??? 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此时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那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我们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们不懂。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太晚? ??? 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爷爷,有一天我要送你回来,轻轻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风景里。那风里雨里,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 (取材于沈红《湿湿的想念》)  注释:①本文中的“爷爷”指作家沈从文(1902—1988)。 ??????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本文侧重描述故乡的风景和水边的生活对沈从文一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 B.文中的“书”有的地方指爷爷的创作,有的地方比喻大千世界、丰富人生。 ??? C.“水”的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的品德赋予了爷爷温和而倔强的性格。 ??? D.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热切憧憬。 ??? E.文章通过回到爷爷故乡的所见所想,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D项中“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理解不当。本文为沈从文先生去世后所写,第⑿段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可证。E项“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的理解不当。所谓“物是人非”,指景物依旧,人事更改;或自然永恒,人生无常。本文有“物是人非”的因素(如“山水依旧,但爷爷已然逝去”),但谈不上“集中”表达。文章主要表达的是:爷爷对水的深情和对理想的笃定伴随其一生。这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物是人非”。本题的两个错误选项,第一个没有任何难度,与原文稍作比对即可;第二个对“以偏概全”的错误理解提出较为严格的“精读”要求,对一些不求甚解的考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 19.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4分) ??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的理解和对文章思路的把握。提问点在第一段,相关点是凭借内容上的关联来确定的。从题干锁定的句子来看,这里的“理想”与“文字与画”直接相关。第十段中既有与“理想”相呼应的信息——“美梦”,也有与“文字与画”相呼应的信息——“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而“美梦”的具体含义在第十段中揭示得很清晰:“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将这些信息整合,便是对文中“理想”的到位且全面的解释。 ??? 20.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6分) ??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分析与概括。题目做出较为明确的提示:“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在文中,“湿”和水有关,也和泪有关(下文有“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和水相关的含义又有两层:一是外在,人事皆发生在水边(第⑻段);二是内在,水有流动性,有性情品格(第⑼段)。和泪相关的含义亦有两层:一是从客观感受对象上来说,人事有哀乐;二是从爷爷的主观性情上来说,他有着“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水的外在与内在、泪的客观与主观,将其归纳概括便形成本题的四个要点:①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水)密切相关的;②鲜活、流动、有生命的;③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④浸润着深沉情感的。 ??? 尽管这4个要点在文中都能找到依据,但对考生的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考生很难将其分析得如此细致。因此,本题是一道难度较大的试题,对一般考生而言,能答出三个要点并不容易。 ??? 21.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4分) ???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观点的把握。题干的提示意味相当明显——“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显然,题目是问沅水在沈从文二十岁前和二十岁后各扮演了什么角度,各具有怎样的意义。再参考“结合本文”的题干限制,我们便可从文中搜寻相关信息了: ??? 第⑵段中说:“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沅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 第⑹段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 ??? 第⑿段中说:“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 将这些相关文句加以整合,便不难得出答案了。  一、基础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桀骜(ào ) 喋血(dié ) 浸渍(zì) 殒身不恤(xié) B.租赁(lìn) 解剖(pōu) 歉意(qiàn) 拱手作揖(yī) C.谦逊(xùn) 秃头(tū) 激亢(kàng) 叱咤风云(chà) D.麋皮(mí) 拭泪(shì) 惩创(chuàng ) 熙熙攘攘(r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逻缉 精于鉴赏 演绎 大汗淋漓 B.机缘 短小精捍 潇洒 步履稳健 C.篱笆 博闻强记 忏悔 屠戮妇婴 D.尸骸 暗然泣下 踌躇 和霭可亲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B.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者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C. 我从“忏悔录”的作者这里得到安慰,学到了说真话。 D.他现在成了洋人———美籍华人,国际知名的学者,我实在想象不出他现在是什么样子。 4.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 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2)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 至于泣下。 (3)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 前往的。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 而前行。 A.毅然 黯然 欣然 奋然 B.欣然 黯然 毅然 奋然 C.奋然 毅然 黯然 欣然 D.黯然 奋然 欣然 毅然 5.下面这段话,依次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可说呢?我懂得衰 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 对比、反问、反复、对偶 B. 对比、设问、反复、对偶 C.对偶、 反问、反复、对比 D.对偶、 设问、反复、对比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用括号中的词语代替的一项是( ) A.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设身处地) B. 只要我问疆界那边藏着什么,大家就不住地摇头,一片嘘声。可我偏要刨根问底,于是他们把我带到这块岩石上,让我看那些敢于蔑视上帝的人的累累白骨。( 寻根究底) C.恐惧总是伴随着人们。谁要是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又该怎么办呢?(无法染指) D.或者也还未能忘记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聊以自慰)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文心雕龙》《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作者分别是刘勰、徐志摩、艾青。 B. 刘义庆、刘禹锡、刘鹗三位分别是我国南北朝、唐代和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 C.赵树理,是我国现代小说家和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等,他的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被誉为“山药蛋派”。 D.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1954年获比利时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有《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等。 二、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 题。 救世与自救 周国平 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其主要表现是:人生缺乏一个精神目标,既无传统的支持,又无理想的引导;功利意识扩张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情淡薄;诉诸官能的大众消费文化泛滥,诉诸心灵的严肃文化陷入困境。 对于这种平庸化现象,凡注重精神生活的人都是持否定或批判的态度的。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以拯救天下为己任,他们的反应又因性情和观念的差异而有区别。大抵而论,宗教和道德型的人主要表现为愤怒,视这个世道为末日,对之发出正义的谴责,欲以此警醒世人,寻回盛世。理智型的人主要表现为忧虑,视这个世道为乱世,试图规划出某种救世方案,以重建精神生活的秩序。而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相对而言,没有太直接的用世抱负,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独立的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活动,他们的反应主要不是愤怒或忧虑,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近乎宽容的淡漠。属于这一类的人大抵是一些沉迷于自己事业的学者,以及执著于人生和人类根本问题之思索的哲人智者。 一个人立志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事业,应该首先是出于自身最内在的精神需要,所以,他们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心态是平静的。那些面对浮躁世态而自己心态也失衡了的人,他们也许救世心切也心诚,但我又很怀疑他们自己的内心缺乏精神生活的牢固根基,要不何至于如此惶惶不安?同时,我更怀疑他们美好愿望的效果。 当今时代,最容易产生失落感的是一些有着强烈的精英意识和济世雄心的知识分子,他们想做民众的思想领袖和精神导师。我觉得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相当精英的人太多,而智者太少了。当今之世不像是能诞生新救主和新信仰的时代,但这并不妨碍每个热爱精神文化事业的人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从事独立的探索和创造。这样的人多了,时代的精神文化水准自然会提高。真正精神性的东西是完全独立于时代的,它的根子要深邃得多,根植于人类与大地的某种永恒关系之中。唯有从这个根源中才能生长出天才和精神杰作,他们不属于时代,而时代将跟随他们。他们也不会在任何世道下悲观失望,因为他们知道,人类精神生活作为一个整体从来也绝不会中断,并且他们也清楚,他们的看来似乎孤独的精神旅程便属于这个整体,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之泯灭。 8.文中画线句“注重精神生活的人”是指哪些人?下列叙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 B.道德和宗教型的人以及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 C. 道德和宗教型的人以及理智型的人。 D. 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和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 9.作者认为“他们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心态是平静的”,下列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从事自己的事业首先是出于自身最内在的需要。 B. 他们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对浮躁的世态漠然视之。 C.他们的内心有牢固的精神生活基础。 D.他们知道,人类精神生活作为一个整体从来也绝不会中断。 10.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主要表现为信仰失落、真情淡薄和文化错位。 B. 面对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不会愤怒,也不会忧虑。 C. 在精神文化事业中进行独立探索和创造的人是脱离他们所处的时代的。 D. 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人内心虽有孤独,但他们的事业有益于社会。 11.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高雅艺术门可罗雀,惨淡经营,而某些富有感官刺激的所谓艺术却红红火火,这说明大众的欣赏品位有待提高。 B. 面对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仅仅愤然或忧虑远远不够,重要的是冷静面对,努力创造出具有深厚内涵的高品位的精神文化产品。 C. 现代社会,精神文化水准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这个时代致力于精神文化探索和创造的人太少。 D.现在,有些人对信仰丧失了起码的认真态度,甚至对此施以哄笑,以无信仰为自夸,这是精神生活普遍平庸化的具体表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永恒的托尔斯泰 曾经让我激动的小说可真不少,其中当然有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而后来,我怎么就那么强烈地喜欢上了海明威?他那貌似枯槁的短句竟有那么丰腴的蕴藏,我甚至感到全世界的作家数他最有魅力。还有总是穿了破衣服拍照的福克纳,还有鲁尔弗,还有日本的川端康成,在图书馆里吸了一辈子灰尘的博尔赫斯..托尔斯泰怎么竟显得模糊了?曾经“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又终于“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仔细想想,大师是谁,海明威还是福克纳?川端还是谷崎润一郎?心里忽然明白过来,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那个 长着大胡子身穿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拔草的伟大的托尔斯泰。 现代作家如海明威、卡夫卡、马尔克斯,怎么着都觉得散碎了点,思想让人捕捉不住,令人激赏的往往只是语言、细节和叙述手法。现代文学展示着现代的人生,如果说文学仅仅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那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毕竟,文学不只是展示。仅此一点,海明威怎么能和托尔斯泰比?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托尔斯泰怎么能仅仅被说成是一面“镜子”? 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托尔斯泰好像是一座山,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忏悔之情,不是白种人或是黑种人或是黄种人的忏悔,而是人类的忏悔。为什么他的小说能让人听到深深的叹息,感觉到对人类灵魂的无情鞭挞?难道这一切不是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塔吉雅娜?托尔斯泰这样回忆她的父亲:“有一次在雅斯纳亚?波良纳那里,父亲忽然心血来潮,要大家说出人生的三个愿望。父亲想出了两个———爱一切人,被一切人爱。”现代派作家少的是爱,多的是技巧,然而文学毕竟不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 读托尔斯泰,常常让人想到宗教。但把宗教淘洗一番,祛除世俗附加上去的荒诞,剩下的就是宗教美好的一面:净化人类的灵魂。这话太古老了,但托尔斯泰最动人之处正在于此。阅读托尔斯泰,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是那么不干净,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净化,像是跳进清流洗了一次澡。据说田园牧歌是虚幻的,但难道许多现代派作品中的浮躁、失落、异化和颓唐能成为人类的精神营养? 我们有时会觉得托尔斯泰太像一位“教主”。然而他的劝谕总是通过“ 真正的小说”来实现的。小说就是小说,小说不是哲学,小说是入俗而不是说教。和托尔斯泰比较一下,萨特的小说是不是太“非小说化”了?托翁总是不动声色地通过人物达到他的目的。真理从来都是浅近的,就像太阳,悬在你的头上,就那么一个圆,带给你光和热。读《复活》或《安娜?卡列尼娜》,你感觉到的是手法?语言?结构?全不是。这一切那么完美地综合着,任何一面都不特别突出,一切均水乳交融,以求突出人物来传达作家所要传达的“教谕”。这才是大师,自然、大方、有力。在托翁面前,现代许多“实验性小说”是不是太喜欢花样百出,因而太有些小气? 文学上“寻根”的说法往往显得可笑。我们的许多作家像不像一棵树,站在大地上却喋喋不休:“我们的根在哪里?”而暮年的托尔斯泰还是对来访的朋友说起他正在写一本书:“我的余生不长了,然而生存一刻就要工作一刻,我正在写有关政府和人民关系的书。”散步的时候,托翁常常会突然停下来,“ 一位老农,刚磨完一把镰刀。托尔斯泰伯爵和他说了几句话,丢下手杖,一下子夺过镰刀,麻利地割着草以试一试刀刃”。“我们遇见两位香客打扮的老头,背着旅行袋,拄着拐杖,脚上缠着布片,快步走过。托尔斯泰叫住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又从怀里掏出钱包,给了他们一些钱。”真不知道托尔斯泰和两个老头说了什么,想不是“今天天气哈哈哈”。他一生都努力地想使自己不要远离人民。 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日记和关于他的回忆录,一次次地让人感动。我想,面对托尔斯泰的著作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大师,知道托尔斯泰与某些“大师级”作家分量的不同。 12.根据文意,分别解释文章第一段与第六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① ② 13.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归纳作者否定海明威等现代派作家是文学大师的理由。 ①内容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 ②形式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 14.作者认为托尔斯泰是“真正的大师”,理由是什么?请你写三点。 ① ② ③ 15.文章既评述了托尔斯泰,又点评了现代派作家。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 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2 题。 回望昨日的感伤 ①茨威格是奥地利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他视欧洲为自己的国家,然而,他所亲身经历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洲的过程。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他在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和悲观创作了这本回忆录《昨日的世界》,这无疑成了他生命的绝唱。不久,他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巴西自杀身亡,因为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 ②茨威格正是以感伤的目光回望着过去的时光,并以这样的笔调为我们撰写了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 ③我读过作者的不少作品,如《人类的群星闪烁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总是为作者对人物心理的透彻描写和细腻的笔触而叹服。记得在一部中篇小说中,他描写过一个赌徒的手。在他的笔下,那只手就仿佛是一个生命;血管、指头的细微变化,被他赋予了强烈的生命动感。从那之后,那只手我再也不可能忘记。 ④在《昨日的世界》这样一部回忆录中,茨威格同样显示出他小说家的才华,但同时更增加了他所擅长的思辨性。这本书的副题为“一个欧洲人的回忆”,非常贴切地表明了他的特殊身份和这部作品的特点,他没有把回忆自己的生活作为主要内容,相反,他将对整个欧洲命运的思考,贯穿于对自己所经历的时代故事的描述之中。这样,读他的书,人们所了解的,不是一个享誉世界的作家如何成长、成功的文学生涯,而是作为一个著名文人,他眼中的传统欧洲文化的衰落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 ⑤文化,自始至终萦绕在茨威格心中,他留恋生于斯长于斯的维也纳,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圣地。它有着博采众长的愿望和接受外来影响的特殊敏感,它把那些最不一致的人才吸引到自己身边,使他们彼此逐渐融洽。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宽容的环境之中,没有陌生感和排斥感,已经在情感上属于这里。正如茨威格所说:“ 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居民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成为一个超民族主义者,一个世界主义者,一个世界的公民。”在他看来,维也纳文化是西方一切文化的综合,对于一个犹太人来说,更是如此。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昔日的文化辉煌已不复存在,而希特勒的出现,使这个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从此陷入了野蛮之中。 ⑥茨威格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业已爆发的时刻被迫远离祖国的。他所离开的,不仅仅是他所熟悉的街道、建筑,不仅仅是小提琴流淌出的旋律,而且是在他看来欧洲赖以存在的文化价值。难怪他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只是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忧患意识,更是一个文人的深沉忧虑和思考,而浓郁的感伤将这一切笼罩。 ⑦写完这部回忆录后不久,茨威格就告别了人间,那是1942年。他未能看见希特勒的覆灭,未能看到他的祖国重又恢复文化的创造。今天,当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过现代化媒体手段向全世界现场直播时,亿万听众沉醉在文化的魅力之中,而他所亲身经历的苦难,似乎已成为遥远的回响。 ⑧然而,不管时间流逝如何匆匆,《昨日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有着永恒的价值。它会使我们想得更多,更深。在二十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我正是以这样一种心情细细阅读茨威格的这部作品。他的忧虑,他的感伤,深深地触动着我。 ⑨当下个世纪的人类回望这个世纪时,又该说些什么呢? 16.写出课本中茨威格作品的篇名 。 17.第①段里“体无完肤”在文中的含义是 。 18.茨威格将维也纳视为“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的原因是 19. 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茨威格创作的《昨日的世界》是以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 B.茨威格怀着伤感创作《昨日的世界》,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他失去了祖国。 C.本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是一篇颇具感染力的人物传记。 D.本文标题与《昨日的世界》具有内在的呼应,寄寓了作者被往事深深触动的情怀。 20.第⑦段提及“今天”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为了抒发作者 的情感。 21.《昨日的世界》“有着永恒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 22.假如让你来回答文末“又该说些什么呢”,你会这样说:(100字左右) 三、填空题 23.依文填空。 (1)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沉默呵,沉默呵! , 。 (3)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 ,一是流言家 ,一是中国女性临难 。 24.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1982年获 文学 奖,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 、 、 ;《爱情三部曲》 、 、 。 答案解析 1.B (A. 恤xù;C. 咤zhà;D.创chuāng)。 2.C (A. 逻辑;B.短小精悍;D. 黯然泣下和蔼可亲)。 3.D (A. 第一个句号应改为分号;B. 冒号应改为逗号;C.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4.A 5.C 6.B 7.B (刘义庆是南朝宋代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刘禹锡是中唐诗人,有《刘梦得文集》;刘鹗是清末小说家,他的《老残游记》是我国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8.D (概括较全面)。 9.B (“对浮躁的世态漠然视之”错)。 10.A (B.说法太绝对;C.不是脱离而是引领;D.文中“看来似乎孤独”,说明并不孤独)。 11.C (文中说“这样的人多了,时代的精神文化水准自然会提高”,但不能由此推断出精神文化水准低下是由于这种人太少)。 12.①有段时间曾经怀疑最初的认识,现在终于明白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大师。 ②许多作家生活在人民中间却不知道文学应该为谁服务。 13.①仅仅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或“充满浮躁、失落、异化和颓唐”)。 ②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或:只注重语言、细节和叙述手法)。 14.①托尔斯泰的作品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 ②托尔斯泰的作品能够净化人的心灵。 ③托尔斯泰的作品总是以突出人物来表达主题思想。 ④托尔斯泰始终不忘与人民的关系。 15.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文学追求,使文章内容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说明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文学大师。 16.《世间最美的坟墓》。 17.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 18.(1)宽松的生存空间,主要表现在民族与民族之间没有感情的隔阂,能够和谐共处。 (2)宽松的文化环境,博采众长,综合了西方一切文化。 19.D (A.茨威格创作的《昨日的世界》是他生命的绝唱,主要叙述了二战时期人类不幸遭遇和对欧洲文化衰落的思考与忧虑。B. 茨威格怀着伤感创作《昨日的世界》,是因为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他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C.本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是一篇颇具感染力的散文。) 20、对茨威格未能看到法西斯的覆灭而痛惜。 21.字里行间渗透着茨威格对二战时期人类不幸遭遇和欧洲文化衰落的思考与忧虑。 (意思对即可)。 22.要点:感悟、引申(如:牢记历史教训,不让悲剧重演,珍惜和平,光明战胜黑暗)语言。 23.(1)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2)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竟会这样地凶残,竟至如此之下劣,竟能如是之从容。 24.但丁,《家》, 《春》, 《秋》, 《雾》, 《雨》, 《电》。  一、明确散文阅读题的命题原则及解题思路 作为命题材料的散文,无论其材料如何组织,无论其结构如何安排,也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运用,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彰显一定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文章“神”之所在。反推之,无论作为命题材料的散文材料的中心如何千差万别,该中心必然会统摄着一切艺术形式及技巧的运用,亦即我们常说的“形散而神聚”。明确该原则有助于考生对散文阅读题设题意向的把握;明确该原则,同时也就确定了中心思想在作品中的核心地位。按照这一原则,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种解题思路:以材料组织、结构安排及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都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阅读理念为答题宗旨,用文章的中心去宏观解读文后设问。 二、散文阅读答题的几个策略性问题 1.树立整体阅读观。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总是与整体联系着的。确认某一语言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并准确地理解它们,离不开对整体的把握,不少试题往往明确要求联系全文作答。所以解答散文阅读题切不可还未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就“带着问题”去读,甚至是“带着问题”东寻西找,那样势必会断章取义、摸脚识象。 2.散文阅读解题四步行。 第一步,整体阅读全文,把握文章要旨。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首先要看文章的标题、作者、写作时间及文后补注;其次要理清行文思路,分析作品形象、故事情节及景物的本质意义,联1系背景,透析文章的主旨。简而言之,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材料,明白该材料写了什么(内容)、要表达什么(主旨)、怎样写的(行文结构的安排、艺术技巧的运用)这三个问题。例如,2006年高考北京卷《合欢树》,史铁生用饱含1深情的笔墨回忆着母亲,追忆着幼年、青年、中年不同年龄段对母爱的不同理解。最后于对那个看树影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全文,含蓄地唱出了对普遍又独特的母爱的赞歌——歌颂伟大母爱,即文章“神”之所在。 第二步,审读试题,揣摩思路。 审读试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摘取信息:从题目的设置中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设问中摸索出题人的考查意向,圈定题设的所指区间,依据赋分等因素确定答题步骤等。对试题的准确判定程度往往决定了答题的精l确程度。 第三步,对位推敲,筛选信息。 答题前首先要看题目涉及到了文章的哪些段落,按照筛选标准(值得筛选的信息有: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表述文章中心的句子;文中的概括句、过渡句;文章的标题;文后的注释)准确筛选信息,并从语意重点、修饰限制语的范围、程度、正反方向等角度,对初步筛选出的信息一一辨别,看是否符合试题的要求。 第四步,紧扣原文,整合答案。 有些阅读题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这类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题目难道教大,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1)“以原文为主”,有些信息可以直接组合,有些信息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2)归纳、综合筛选出来的信息。 (3)着力避免常规失误:盲目抄录文中有关句子作答,不按题干要求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进行加工概括;不逐层分析、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不周全;没有养成整体把握、全文搜索的阅读习惯,把局部当整体;答案笼统含糊,不能条分缕析。 3.散文阅读的解题要领。 首先,要求返本求实,准确概括。阐释、概括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词、句的意思要努力探求其本意:是比喻的,要透过喻体看到本体;是象征的,要透过象征体看到象征意义。对于概括句段意思的试题,也要做到实在、明确、具体。概括的要求主要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有关句段的要点;二是用精练的语言表述要点。要做到要点全,内容实,文句简。概括意思有时会限定字数,那么就要在有限的字数中包含较多的实实在在的内容。 其次,要如实赏析、力避拔高。对考生来说,平时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现手法(如铺垫、对比、象征、烘托、人称、想象、联想、引用、情景交融等)、重要的谋篇布局的方法(如线索、顺序、过渡、悬念、照应、详略、呼应)和常见的语言技法,答题时在结合文章实际予以分析、鉴赏、这样答案就有了准绳。 如鉴赏文学作品的具体形象有: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一是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具体目标有:一是说出某种语言技巧所表达的内容,一是说出运用该技巧的作用。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目标有:一是指认文中用了哪些表达技巧,二是分析某种技巧所表达的内容,三是分析某种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效果。这些都要求考生做到如实赏析,切忌大而统,空而虚,导致解题正确率的降低。 第三,应该准确选择答题“切人点”。从“答题切人点的选择”这一角度分析,首先要完成以下几步:第一步,定文体。把握文体的基本特征和写作重点。第二步,明主旨。文章立意为先,立意决定了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也是命题、设题的着力点,当然也是考生思考的导向标。第三步,审题干。审清题干有利于明确答题的方向、范围和重点。完成这三步后,再从句子的外部特征人手,选切人点:1.从语法角度人手。是单句就从审主干人手,抽出句子主干,明确方向;是复句,把握分句间的关系就尤为重要。2.从修辞的角度,考虑其修辞方式及表情达意的作用。 最后,对于“分条陈述”题,必须分条作答。“分条陈述”题可以从以下几步分析:1.找准题干对应区间。2.划分层次,给每一层次标上序号,再看句间联系,合并相近、相同内容。3.筛选概括内容,从具体内容中去粗取精,加以浓缩或改造,拟出切合题干的答案。4.注意赋分和所给的答题空白线。 三、切实提高能力 虽然高考散文阅读每年都有所变化,但总的说来还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基本能力的考查,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学无论旧大纲还是新课标都坚持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考生只有切实提高能力才能沉着应对。因此,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学生除夯实基础知识外,还应注意以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注重审题意识的培养,学会读懂题意,读清题目所指,读透题干隐含信息; 2.注重语言信息整合能力的培养,学会以原文语言要素为材料,组织加工成自己的语言、观点; 3.注重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高; 4.重视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