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检测(三) (说明:本试卷共24小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并且每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绿林/青山绿水 愁闷/闷闷不乐 迅速/徇私舞弊 B.桎梏/涸辙之鲋 应届/应有尽有 教诲/风雨如晦 C.肱骨/觥筹交错 蛮横/大发横财 绯闻/蜚短流长 D.虔诚/潜移默化 轴承/压轴演出 樯橹/妃嫔媵嫱 解析:选C。A项,分别读lù/lǜ,mèn/mèn,xùn/xùn;B项,分别读ɡù/hé,yīnɡ/yīnɡ,huì/huì;C项,分别读 ɡōnɡ/ɡōnɡ,hènɡ/hènɡ,fēi/fēi;D项,分别读qián/qián,zhóu/zhòu,qiánɡ/qiánɡ。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当烟花在高空中爆开时,绽放出姹紫嫣红般的美丽,焰如花瓣,随风飘落,几若触手可及。那变幻莫测的烟花,不惧灰飞烟灭,为的只是在人间留下绚烂美丽的身影。 A.姹紫嫣红 B.触手可及 C.变幻莫测 D.灰飞烟灭 解析:选C。 “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预测,难以捉摸。用在此是适用对象不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卫生部20日公布了《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征求意见稿)》,拟将食盐中碘含量的上限降低。在意见稿中,强调了碘含量对健康带来的不为所知的潜在危害。 B.西班牙卡图哈岛上的阿拉米罗大桥是第一座世界上大跨度斜塔斜拉桥,它也成为了塞维利亚这座现代城市的地标。 C.随着一声巨响,朝鲜宁边核反应堆冷却塔在一片浓烟和爆炸中化为废墟,被炸毁的冷却塔成为了一个强烈象征,体现了朝鲜弃核的决心和意志。 D.3月5日那天,我市上万多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解析:选C。A项,“不为所知”与“潜在”重复;B项,语序不当,“第一座”应放在“世界上”后面;D项,“上万多名”赘余。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的概括、剪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③①②⑤④⑥         B.②⑤④⑥①③ C.①②⑤⑥④③ D.①③②⑤④⑥ 解析:选A。由第一句介绍马远的山水画具有善于概括、剪裁的特点可知,紧承其后的应是说明马远在山水画中对山、对水的处理,所以第一处应填③。接着由其画面简炼的特点引出马远的山水画善留空白,可知第二处应填①。其他四处以马远的名作《寒江独钓图》为例来说明其中“空白”的艺术效果,特别注意横线处的两个逗号,然后可确定后四处应填②⑤④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记句容叟 袁 枚 舟过燕子矶,泊古寺,有叟训数僧。貌癯而古,须发堕落,高吟所作诗,齿缺不能音。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曰:“余非有道者,累于道者也。”询其姓,曰赵,句容人。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誓不娶,年十九,母亡。 慕茅山三洞为神仙居,绝欲得之,仡然从三人而行,裹粮趋洞所。洞冥然黑,人倒卧作蛇行以进。叟先入,堕水,幸浅,无所伤。二人者秉烛继之。蝙蝠哑哑万数,如大片黑云来扑火,火灭。其一毒虺,长三四尺,狂走有声。三人苦畏,联衣带行山根,触顶碍眉,石乳雨下,讫不得住。又五六里,得坦穴,闻钟磬鸣,大喜奔之,石罅水所为。望如黑海昏雾杳藐波浪大作不可穷也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从原径返行且卧迷无所复。闻人声如天外呼者,则三人之戚友具麦饭纸钱号于洞口也。牵以绳,三人同上,见青天如得故物,人间已三昼夜矣。 叟归,学茹气呼吸法,于三人中最为长年,卒衰废,与他老人同。无所名一钱,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自悔空然慕道,几死穴中 。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母孕之即不茹荤      茹:吃 B.二人者秉烛继之 秉:举着 C.仡然从三人而行 从:跟随 D.自悔空然慕道 空:凭空 解析:选C。“从”,结伴,结伙。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貌癯而古,须发堕落  ②仡然从三人而行 B.①累于道者也 ②于三人中最为长年 C.①为是悛而止 ②石罅水所为 D.①人倒卧作蛇行以进 ②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 解析:选D。A项“而”:①表并列;②表修饰。B项“于”:①表被动;②介词,在。C项“为”:①介词,因;②动词,造成。D项“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 7.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老翁“累于道”的一项是(3分)(  ) ①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 ②洞冥然黑,人倒卧作蛇行以进 ③叟先入,堕水,幸浅,无所伤 ④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 ⑤叟归,学茹气呼吸法 ⑥无所名一钱,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 解析:选B。①⑤与老翁求道慕仙无关,排除这两句即可。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得道成仙,白日飞升,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凡夫俗子为之向往并付诸行动,然而最终结果往往是水中捞月,枉费心血。 B.老翁面貌清癯古朴,似和传说中得道真人十分相似,然而答复却出人意料,文意顿显跌宕,引出后面对年轻时求仙探洞经历的描述。 C.老翁年轻时求仙探洞的故事,令人回味。“闻钟磬鸣”却与神仙失之交臂,不但没有留在仙境,在返回的途中几乎迷路而死,令人警醒。 D.结尾处写老翁求仙不成,终于“衰废”,与凡人无异,又因不名一钱,只得“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结合自然。 解析:选C。老翁年轻时求仙探洞的经历中没有所谓与神仙失之交臂的情节;钟磬鸣处是一片“黑海”,没有神仙的踪影。 9.断句与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文段断句。(4分) 望 如 黑 海 昏 雾 杳 藐 波 浪 大 作 不 可 穷 也 灯 尽 灭 且 饥 为 是 悛 而 止 从 原 径 返 行 且 卧 迷 无 所 复。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给文言文断句考查的是理解文意,要注意语句含意的完整,注意虚词的作用。第①句翻译的重点是“其”“揖”的含义,第②句翻译的重点是“扼腕”“道”“非”的含义。 答案:(1)望如黑海/昏雾杳藐/波浪大作/不可穷也/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从原径返/ 行且卧/迷无所复。 (2)①我(上前)作揖并询问他说:“老人家该是得道之人吧?”②后来竟还有人慷慨激昂地坚称有道有仙,认为老翁讲述的是假话,这种人真错极了啊。 参考译文: 我们的小船穿行过燕子矶,停泊在一座古寺旁,正好碰见一位老翁在训导几名僧人。那老翁容貌清癯而古朴,胡须和头发都已掉光,高声吟诵自己所作的诗篇,可惜牙齿残缺而发音含糊。我上前作揖并询问他说:“您老人家该是得道之人吧?”那位老人回答说:“我不是得道之人,我是被道所连累的人。”询问他的姓氏,说姓赵,是句容人。(并说)母亲怀孕之时就不吃荤腥,9岁时牙齿脱落见到肉就呕吐,于是就不吃荤腥。并发誓不娶妻,19岁那年,母亲亡故。 他仰慕茅山三洞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非常想到那里求仙问道,于是神情轩昂地相约三个人结伴而去,带着干粮奔向茅山洞的所在地。茅山洞幽深昏暗,人只能趴着像蛇一样前进。老人第一个先进入洞中,不料堕入洞中的暗河,幸好水浅,没有受伤。其余二人举着火把跟随在他的身后。上万只蝙蝠哑哑怪叫,如同一大片黑云向火把扑来,火把被扑灭了。一条长三四尺的毒蛇,行进时如风暴乍起,呼呼作响。三人非常害怕,联结衣带沿着洞壁摸索前行,洞中的石块不是触着头顶就是碰了眉头,钟乳石如雨点般落下,几乎没法停留,又前行了五六里路,来到一处宽敞的洞穴,听到有钟磬和鸣的声音,三人非常高兴向前奔去,原来是石缝中滴水发出的声音。远望去洞穴中的水如黑色的海洋,雾气蒸腾深远莫测,波浪汹涌,不能够穷尽。这时候火把全部灭了,人也十分饥饿,因此三人后悔入洞太深便停止下来。打算从原路返回,一边走一边爬,迷失了返回的路。后来,忽然听到有人声似乎在天外呼唤,原来是三个人的亲戚朋友备办着祭奠用的饭菜纸钱在洞口哭号。三个人牵引着亲友递进来的绳子相继出洞,见到青天如同看到多年的老朋友似的,原来洞外已经是过了三个昼夜了。 老人回来以后,学习了养气呼吸法,在这三个人中是最年长的,然而最终归于衰老无用,与一般老人一样。他又极其贫穷,不名一钱,于是教几个小和尚求口饭勉强度日。常常独自悔恨凭空慕道求仙,差点死在洞穴里。后来竟然还有人慷慨激昂地坚称有道有仙,认为老翁讲述的话是假的,这种人真是大错特错啊。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这首词的上阕是如何表现“凄冷”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词的上阕,作者抓住了季节和天气的特点,以及“伫立”所表现的心境写出了“凄冷”之意。能从环境和心境两个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雾昏暝,难得片刻的晴朗心情,这是凄冷之一;闻雁叫,却难见被云雾遮挡的鸿雁,更浸染思念亲朋情怀,景中寓情,这是凄冷之二。 (2)词人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他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答案:作者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上阕寓情于景,写秋雨秋云无雁影,渲染凄寒的氛围;下阕以照壁孤灯、夜永之景衬情,把旅居之人酒后的孤独、冷清刻画清晰。全诗表达了羁旅孤栖息、难熬寒夜、思念亲朋的思想感情。 参考译文: 一场秋雨,尽管天气转晴,但暮色迅速袭来,整个庭院,都笼罩在凄冷的感觉之中了。一个人在庭院里悄然站立许久,听到的只有寒夜里秋风吹过的声音,连南飞的大雁都早无踪影,再也听不到它们飞过高高的云层所发出的鸣声。夜色深了,人们都已散去,周遭更加凄冷寂静,只有灯光将不眠人的身影,映照在墙壁上。借酒消愁,醉了的时候,可以忘却一切烦恼,可是寒夜将酒意驱除得一干二净,万千惆怅和哀绪,又要乘虚而入了,这漫漫长夜,教人如何去度过呢?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6分) (1)惑而不从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2)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3)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周敦颐《爱莲说》)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答案:(1)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2)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3)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4)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哲学视野中的艺术 柳延延 人类最早的知识之树是艺术(仪式)、神话。即便是原始先民,都没有仅仅满足于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和武器的实用功能,而是极力进行装饰和美化,于是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洞穴中的壁画、器具上雕刻的图案。因此,人类这种存在物既有动物性的一面,也有通过艺术、宗教、哲学超越其动物性,追求精神的一面。正是这一特点,打破了重复的、千篇一律的常规生活,与生活的最终本质相联系。如果我们将文化看成是由人的自由的首创精神所创造的,则各个民族、各个地域的文化的基本功能应该都是双向度的:一个向度是维持人的生命存在,提供日常劳作的规范与程序,另一个向度是超越日常劳作的规范,为人的存在提供意义、价值和美感。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整个生活被分解成两个部分——事功和闲暇,战争与和平,某种以必然和有用的东西为目的的行为与某种以“美”的东西为目的的行为。确实,我们对世界的态度,首先是实际的。但是人对生活从一开始就有另外的不讲狭隘实用目的的态度,在这种时刻,我们对事物和人并没有任何要求,而是作为审美情感的基础,是对世界无私的享受。某种意义上,美,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 如果说科学是逐渐发展并不断进步的,那么艺术则不是这样。科学是不断更新的,其成果往往不能经年持久,或迟或早注定要被更好更新的成果所取代。与此相反,由于艺术的特性,其作品则可能永葆青春。关于这一点,1923年毕加索如此评论说:“对我来说,艺术上并无过去和未来之分。如果某件艺术品现在没有永久生命,就根本不要考虑它。希腊、埃及和以往伟大画家们的艺术并不是往昔的艺术。恐怕现在它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富于活力。” 艺术与整个文明的进程有很大关系,真正的艺术最先敏感到时代的特征,因此,要想理解我们的历史和时代,到艺术作品中去寻找是不会错的。 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的发展开始加速,且其转化为技术的能力越来越强大,技术对人的统治开始全面侵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技术日渐发挥主宰性作用的同时,传统人文知识则相对衰落了。许多人对20世纪以来出现的现代艺术感到不能理解,可是我们不要忘记,每一个时代都会把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形象投射到这一时代的艺术之中。在当代方兴未艾的现代主义艺术作品中,我们能够毫不含糊地捕捉到一种心灵趋于瓦解、破坏冲动抬头的倾向,它表现为蔑视传统,破坏一切,而代之以标新立异和歇斯底里。 既然今天是科学理性方式统领着一切,为什么现代艺术和现代哲学却呈现出强烈的非理性或关注非理性的特征?在这方面存在主义提出了生存的荒诞性,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人的“物化”和“异化”本质,其实所有这一切恰恰都是当代真正的思想家、艺术家对抗这种统领一切的技术理性思想方式的努力。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这种努力是我们的出路吗? 有人说,现代人已被自己创造的技术牢笼所囚禁。这种背景下,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使人们脱离困境的力量? 如何使人文价值成为科学的内在基础 ,是当代哲学和一切理论探讨的重大使命。现代艺术家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吗?里尔克将诗人的工作阐释为“我赞美”,这也许可看成是对今天的艺术家的恳求:别忘了“文学、艺术、绘画的使命是呈现无法显示的东西——崇高”。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A.正因为人对世界的态度首先是实际的,所以原始先民装饰其工具、美化其武器。 B.技术对人的统治全面侵入社会生活使传统人文知识衰落,科技进步无益于艺术创造。 C.与科学成果往往会被更新不同,具有价值的伟大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D.在作者看来,呈现非理性特征的现代艺术创作正是现代人冲破技术牢笼的卓有成效的努力方式。 E.作者认为,呈现崇高的文学艺术作品,能使我们摆脱“异化”,摆脱被技术理性所囚禁的困境。 解析:选CE。A项,原始先民装饰其工具、美化其武器是以“美”为目的的行为。B项,“科技进步无益于艺术创造”的说法绝对而片面。D项,“卓有成效”错,程度不当。 13.下列表述不属于“人类需要艺术”的理由一项是(3分)(  ) A.人类具有通过艺术超越其动物性,追求精神价值的需求。 B.人类具有超越日常生活规范,寻求意义、价值和美感的需求。 C.人类具有超越狭隘实用目的,无私享用世界的审美需求。 D.人类具有维持人的生命存在,实现文化双向度功能的审美需求。 解析:选D。“人类需要艺术”不是为维持人的生命存在,而是为人的存在提供意义、价值和美感。 14.“现代主义艺术作品”出现的原因及其特征是什么?请据文意加以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一问题的答题区间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前半部分是“现代主义艺术作品”出现的原因,后半部分是“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特征。分条概括即可。 答案:原因:①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的发展开始加速,技术对人的统治开始全面侵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人文知识则相对衰落了,“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是当时社会心理状态的一种无奈的反应;②每一个时代都会把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形象投射到这一时代的艺术之中。 特征:表现的是“一种心灵趋于瓦解,破坏冲动抬头的倾向”,“表现为蔑视传统,破坏一切,而代之以标新立异和歇斯底里”。 15.根据文意,请分条陈述“艺术”的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谈“艺术”与“科学”的区别,抓住作者从哪几点进行对比的,然后可以知道“艺术”具有的特点。 答案:艺术为人的存在提供意义、价值和美感,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艺术无过去和未来之分,能永葆青春;艺术是时代的见证者,能反映时代的特征;艺术具有崇高的使命和责任。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寂 寞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一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证明。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的。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心猿意马,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选自《梁实秋文集》) 16.本文描写了书斋、教堂、寺庙三处环境,请概述其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可以从环境与人物的心境、环境营造的氛围、作者追求的境界等角度分析。 答案:①渲染一种静穆的氛围,为“寂寞”境界的出现提供外部条件(或作铺垫);②说明获得寂寞感的条件不仅在于环境清幽,更在于内心的清净;③表现静穆、清幽的环境有净化人的灵魂,使人胸襟自然豁达的妙处;④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17.联系全文,说说“寂寞是一种清福”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文章的前四段中,作者借书斋、教堂、寺庙等环境,具体说明了“寂寞是一种清福”,抓住关键词语可概括出答案。 答案:①使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②让人进入空灵悠逸的境界,跳出尘世的渣滓,净化心灵。③感到自己的渺小,意识到我自己存在。④领悟到四大皆空,使人胸襟豁达。⑤可以带给人享受。 18.作者说“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个探究性的题目,要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当时的心境,恰当地理解“寂寞”和“享受”的含义。 答案:(示例)同意。因为在纷扰的社会中,人的心灵往往因为受到外界的影响而疲惫。而寂寞的心境能使人进入空灵悠逸的境界,使人的心灵得到休息。作者所处的时代令人苦闷,作者需要寂寞来调适自己。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很快,人的身心也容易疲惫,片刻的寂寞也许是现代人找回幸福的最佳途径。(或:不同意。作者说“寂寞是一种清福”是因为他处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现实的苦闷使作者找不到方向,因而才希望借片刻的寂寞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暂时的休息。因此,“寂寞是一种清福”流露的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反映了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现代社会处于和平的时代,崇尚积极进取,所以,提倡“寂寞是一种清福”是与时代不合拍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圣坛上的鲁迅 洪 烛 1936年,一面以“民族魂”命名的旗帜覆盖着鲁迅的遗体。在剩下的大半个世纪里,他并没有死去,反而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以影子的形式继续存活,以至人们忘却他的真身。一个完美的鲁迅,如同一尊不会生病的神。 这完全可以理解。危急关头的中国,总是需要旗帜、需要偶像的。“时势造英雄”,用在鲁迅身上颇为合适,他成了首屈一指的文化英雄。 说鲁迅是英雄,似乎一点不为过。他本人是想做战士的,眉宇之间也弥漫着硝烟的气息。而且形容鲁迅的文风,大家也习惯了以投枪、匕首之类比喻。出于时代的需要,他本身也成了一件带有仪仗性质的兵器,用来在思想领域披荆斩棘或镇妖捉鬼。 鲁迅仿佛有两个。一个是作为文学符号的,一个是作为政治符号的。他的政治色彩经常压倒他的文学色彩,然而更多的人误解了他。 作为诗人、小说家的鲁迅,恐怕不愿意自己被误解、被误读;作为唯物主义者的鲁迅,恐怕也不意意自己被美化、被神化。可惜,鲁迅还是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神话。 其实鲁迅也是有缺点的。如果我们死劲掩盖或回避他的缺点,反而会模糊了他的真实性以及可信度。 鲁迅这个人,在任何时代,都不愿意坐在主席台上,更不能接爱别人向他进贡或烧香。鲁迅很平凡,只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半途而废的医生、一个爱国者、一个思想者。朴素的鲁迅,其实比那些强加于他的华丽的外衣更有魅力。本色的鲁迅,有什么不好的呢?干吗非要镀金呢? 在我读书的那个时代,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选取鲁迅的文章是最多的。他的人被偶像化了,几乎成了文化的“高大全”。他的人格魅力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尤其是毛主席说了,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也就给众人以“铁人”的印象。古希腊英雄阿喀琉斯还有个易受伤的脚踵呢,而鲁迅连脚踵都是铁打的,一点破绽都没有。鲁迅啊,一个时代的变形金刚,在烈火中永生,在花丛中永生。 鲁迅生前一直呼吁并追求人的平等,死后却被赋予了特权。只是这种特权绝不是他自己所需要的。一个影子的特权,滋养了诸多不折不扣的实用主义者——他们把鲁迅当成公开化的遗产,当成一日三餐的饭碗,当成做生意或政治赌博的本钱……鲁迅被改造得刀枪不入,鲁迅又被解构得体无完肤。鲁迅的只言片语,被他们搜寻来作为舍利子,作为镇塔之宝。于是,鲁迅成了先知、导师、民族的佛陀。 这不是鲁迅的错,是时代的错。 19.从文中看,鲁迅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神话?(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信息要点的筛选。从文章内容来看,前半部分说明时代需要鲁迅这样的英雄,后半部分说鲁迅被误读、被神化,结尾处也有:“这不是鲁迅的错,是时代的错。”因此,可以从时代和人们对鲁迅的误解这两个方面来回答。 答案:①特定时代精神引领与思想交锋的需要。②作为政治符号被误解、被神化,被实用主义者解构、利用。 20.从作者看来,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在文中有明显的表露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说鲁迅是英雄,似乎一点不为过”,“作为唯物主义者的鲁迅,恐怕也不愿意自己被美化、被神化”,“鲁迅也是有缺点的”,“鲁迅生前一直呼吁并追求人的平等”。从这些语句中提炼信息要点即可。 答案:①鲁迅是一代文学大师、文化英雄;②鲁迅没有虚荣心,平凡、本色、朴实;③鲁迅身上也有缺点。 21.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像鲁迅这样的文化名人?(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章从多个方面论述了鲁迅先生被特殊的时代和人们误解的原因,批评了一些人借神化鲁迅先生而达到谋利于自己的目的,希望人们能客观公正的认识鲁迅。结合作者的观点分条分析即可。 答案:①必须以客观真实的态度看待鲁迅,远离功利;②应该真实地宣扬作家的人格魅力,不能神化,更不能曲解;③应以平等的心态和眼光看待名人,不能当成做生意或政治赌博的本钱。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下面是一则关于专家讲座的海报,请从语言准确、简明、得体角度进行辨析并修改,三处即可。(6分) 海 报 为了更好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①,学校准备在考试心理、各学科学习策略等方面开展专家讲座活动②,本周六下午在第一阶梯教室将要进行第一场讲座的是来自北京的专家李教授③。这一次我们要求李教授来我校进行考试心理方面的讲座④,请大家务必参加⑤。 XX 学校教务处 2010年12月7日 ______句中____________,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句中____________,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句中____________,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病句的修改,注意题干提示的角度准确、简明、得体。 答案:③“本周六下午”,不够具体,加上具体时间。④“要求”,不够得体,可改为“邀请”。⑤“大家”指代不明,不知道是指“学生”还是指“老师”,修改为“高三学生”。⑤“务必”语气不够得体,可改为“积极”。(选取其中三处) 23.中国的“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20多亿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尽管每年“春运”都困难重重,但“有钱没钱,团聚过年”还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共识。 请就以上现象写一段“微博”,谈谈你的看法。(6分) 要求:观点鲜明;语言表达简明流畅,生动得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评论要针对“春运”难但人们仍回家心切这一现象,论述观点要鲜明。 答案:(示例)农业社会,人与土地的深刻关系中自然而然包含了“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人伦。但工业文明的到来,人与土地的关系不再牢不可分,人口迁徙流动,留守老人,空心农村日益成为常态,所以只能借春节,回家看看,父母跟前聊表孝心。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生活镜头:(水果摊边)一老者买桃,专挑那没叶没梗的买,一女青年专挑有叶有梗的买。老者笑着对女青年说,叶梗没用,不能吃还占重量,不如不要梗叶多买个桃。女青年笑着回答道:“桃上带着梗叶,可以怡神,宁愿少要一个桃也不能少了桃上的梗叶。”老者无言。女青年接着道:“其实,您对,我也没错。” 看完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