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检测(一) (说明:本试卷共24小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靓妆/靓仔 考中解元/浑身解数 多财善贾/余勇可贾 B.埋藏/躲藏 赴汤蹈火/浩浩汤汤 亟待改革/亟来问讯 C.围剿/剿袭 隽语箴言/相貌隽秀 身体佝偻/伛偻提携 D.复辟/辟邪 脉络分明/脉脉含情 肩扛手提/力能扛鼎 解析:选C。A项,分别读jìnɡ/liànɡ,jiè/xiè,ɡǔ/ɡǔ;B项,分别读cánɡ/cánɡ,tānɡ/shānɡ,jí/qì,C项,分别读jiǎo/chāo,juàn/jùn,lóu/lǚ;D项,分别读bì,mài/mò,kánɡ/ɡānɡ。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些官员用注水的GDP数据作为政绩,虽然这种行为危害极大,但他们对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仍是乐此不疲。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官员试图用虚幻的增长来讨好上级;二是违法成本太低,GDP数字造假被发现后,往往可以以统计失误为由来李代桃僵,造假者一般不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也只是给予行政处分。正因为如此,一些造假者才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A.打肿脸充胖子      B. 乐此不疲 C.李代桃僵 D.肆无忌惮 解析:选C。A项,“打肿脸充胖子”,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得起。B项,“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C项,“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此处宜为“推搪”(推脱搪塞)。D项,“肆无忌惮”,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久前正式发布的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次全面系统地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工作,并将水利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的党的重要文件。 B.2月3日凌晨零时发生的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火灾事故的原因,是由燃放烟花引发外墙可燃物燃烧引起所致,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C.外交部发言人洪磊8日在答记者问题时表示,中国尊重苏丹南方公投结果,希望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继续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维护苏丹的和平与稳定。 D.去年,解放军军演安排频密,这些大大小小的军事演习、演练活动,均是为了提升我军体系作战能力、联合作战能力等核心军事能力的基本要素开展的。 解析:选A。B项,“原因”“所致”,句式杂糅;C项,成分残缺,应在“互谅互让”后加上“的原则”;D项,成分赘余,应去掉“的基本要素”。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的好日子在不知不觉中临近了。我觉得,我的心像一张新帆,其中每一个角落都被大风吹得那样饱满。____________。 ①——真的,我们这样平庸,我总觉得幸福应该给予那些比我们更优秀的人 ②星斗清而亮,每一颗都低低地俯下头来 ③我从来没有这样真切地感受到造物主的宠爱 ④我忽然感到一种幸福,那种浑浊而又陶然的幸福 ⑤溪水流着,把灯影和星光都流乱了 ⑥但这是真实的,第一张贺卡已经放在我的案子上 A.①③②⑤④⑥ B.②⑤④③①⑥ C.④①⑥②⑤③ D.⑥②⑤③④① 解析:选B。此文段按照由分到总,由景到情的逻辑顺序排列。所以,就总体而言,②⑤写景在前,④③①⑥抒情在后;就局部而言,先有②的星斗,才有⑤的“灯影和星光都流乱了”,先有④“我忽然感到一种幸福”,才有③“我从来没有这样亲切地感受到造物主的宠爱”,最后才会有①⑥“——真的”对“造物主的宠爱”的解释和总结。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梁孝王①武者,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 梁孝王十四年,入朝。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明年,乃之国。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 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得赐天子旌旗,出入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言跸,入言警。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公孙诡多奇邪计,初见王,赐千金,官至中尉,梁号之曰公孙将军。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迎梁王于关下。既朝,上疏因留,以太后亲故。王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射禽兽上林中。梁之侍中、郎、谒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 十一月,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梁王为后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于景帝,窦太后义格②,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乃辞归国。 其夏四月,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逐其贼,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王,逐贼,果梁使之。乃遣使冠盖相属于道,覆按于梁,捕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匿王后宫。使者责二千石③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国进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上由此怨望于梁王。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 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既至关,茅兰说王,使乘布车,从两骑入,匿于长公主园。汉使使迎王,王已入关,车骑尽居外,不知王处。太后泣曰:“帝杀吾子!”景帝忧恐。于是梁王伏斧质于阙下谢罪然后太后景帝大喜相泣复如故悉召王从官入关然景帝益疏王不同车辇矣。 太史公曰:梁孝王虽以亲爱之故,王膏腴之地,然会汉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植其财货,广宫室,车服拟于天子。然亦僭矣。 (《史记·梁孝王世家》) 【注】 ①梁孝王:名武,封为梁王,谥号孝王。②义格:建议被阻遏。“义”通“议”。③二千石:指下文的梁相轩丘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广睢阳城七十里      广:扩大 B.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拟:类似 C.上由此怨望于梁王 望:怨恨 D.故能植其财货 植:培植 解析:选D。D项“植”的意思是“增加”。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千秋万岁后传于王    ②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B.①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 ②然后太后、景帝大喜 C.①既朝,上疏因留 ②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 D.①窦太后心欲以梁王为后嗣 ②梁孝王虽以亲爱之故 解析:选C。A项,“于”:①介词,给;②介词,表比较。B项,“然”:①连词,表转折;②代词,这。C项,“因”:都是副词,趁机。D项,“以”:①介词,把;②介词,因,因为。 7.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反映梁孝王僭越本分的一组是(3分)(  ) ①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 ②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 ③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④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⑤梁之侍中、郎、谒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 ⑥汉使使迎王,王已入关,车骑尽居外,不知王处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 解析:选B。①只是表明梁孝王身份特殊,能经常入京;⑥是梁孝王用计请罪。排除这两句即可。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孝景帝和梁孝王一起喝酒时曾对梁孝王承诺:自己死后将帝位传给梁孝王。梁孝王谢恩推辞,虽然知道皇帝说的不是真心诚意的话,内心还是十分高兴的。 B.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后留在京城,出入游玩一如皇帝待遇,其属官只要登记之后,便可如朝廷宦官一样出入宫禁。 C.梁孝王再次进京时,在茅兰的劝说下,他轻装简行,跟在使者后面入城,并且没有马上去见皇帝,而是躲藏进长公主府中暂避风头。 D.梁孝王因怨恨袁盎等人阻止了立他为太子的事,派人去刺杀了袁盎等大臣。皇上怀疑是梁孝王所为,追捕凶手,果然发现是梁孝王指使的。 解析:选C。C项“跟在使者后面入城”错误,原文是“从两骑入”,“从”是使动,应该是带领两名随从前往的意思。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于 是 梁 王 伏 斧 质 于 阙 下 谢 罪 然 后 太 后 景 帝 大 喜 相 泣 复 如 故 悉 召 王 从 官 入 关 然 景 帝 益 疏 王 不 同 车 辇 矣 答案:于是梁王伏斧质于阙下/谢罪/然后太后景帝大喜/相泣/复如故/悉召王从官入关/然景帝益疏王/不同车辇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明年,乃之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遣使冠盖相属于道,覆按于梁,捕公孙诡、羊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虚词。如“比”,接连、“乃”,才;“冠盖”,借代用法,使者的意思;“相属”,连续不断;“按”,查究;“因”,通过、经由;“然后”这以后。 答案:①十七年,十八年,连年进京朝见皇帝,(1分)住下来,到第二年,(1分)才回到梁国。(1分)②于是景帝派出使臣,(1分)使者的车子在路上一辆接一辆(1分),到梁国按验审查,(1分)逮捕公孙诡、羊胜。(1分) 参考译文: 梁孝王武,和孝景帝同母。他的母亲,是窦太后。 梁孝王十四年,进京朝见皇帝。十七年,十八年,连年进京朝见皇帝,住下来,到第二年,才回到梁国。二十四年,进京朝见。二十五年,再进京朝见。这时候皇上还没有确定太子。皇上和梁王一道吃饭,曾经随意地说:“我死之后,帝位传给你。”梁王推辞,虽然知道不是真心诚意的话,但内心欢喜。窦太后也是这样。 梁孝王,是窦太后的小儿子,深受宠爱,赏赐给他的财宝不计其数。于是梁孝王建造东苑,面积三百多里。扩展睢阳城达到七十里。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修筑架空通道,从宫殿连接到平台长达三十多里。获得朝廷赏赐的天子旌旗,外出随从竟从千乘万马。东奔西驰打猎,气势类似天子。出宫要清道断绝行人,入宫要严加警戒。招揽四方的豪杰,自崤山以东的游说之士,没有不到梁国来的,像齐国的羊胜、公孙诡、邹阳等一班人。公孙诡善于出奇谋邪计,初次拜见梁孝王,梁孝王赐给他一千斤黄金,官职做到中尉,梁国号称他为公孙将军。梁国制造了大量的兵器、弩弓、戈矛达几十万件,而且府库所积贮的金钱将近一百万,珠玉、宝器比朝廷还多。 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京朝见皇帝。景帝派使臣拿着符节乘坐驷马大车,到关前迎接梁王。朝见完毕,上疏请求留在京师,因为太后至亲的缘故。梁孝王入宫就陪侍景帝同坐辇车,出宫就同车游猎,到上林苑中射鸟兽。梁国的侍中、郎官、谒者只须登记名册,便可通引进出天子的宫殿,与汉朝的官吏没有区别。 十一月,景帝废黜栗太子,窦太后心里想立梁孝王为继承人。大臣及袁盎等人在景帝面前进行了谏阻,窦太后的建议受阻,从此也就不再提让梁孝王当继承人的事了。梁孝王于是告辞回国。 这年夏天四月,景帝立胶东王为太子。梁孝王怨恨袁盎和参与议论继承人的大臣,于是和羊胜、公孙诡等人暗中派人刺杀袁盎和其他参与议论继承人的十多位大臣。朝廷缉捕杀人凶手,没有抓获。于是天子猜测是梁王,捕捉到凶手,果然是梁王指使的。于是景帝不断派使臣,使者的车子在路上一辆接一辆,到梁国按验审查(覆:审察),逮捕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藏匿在梁孝王的后宫里。汉朝的使臣责备梁相等急迫,梁相轩丘豹和内史韩安国劝谏梁孝王,梁孝王才命令公孙诡、羊胜自杀,把他们交出来。景帝从此怨恨责怪梁孝王。梁孝王害怕,于是派韩安国通过长公主向太后认罪,这以后才得到饶恕。 景帝的怨气逐渐消解,梁孝王因而上书请求朝见。到达函谷关后,茅兰劝说梁孝王,让他乘坐丧车,只带两名随从入关,藏匿在长公主的园中。汉朝派使臣迎接梁孝王,梁孝王已经入关,随从车骑都停在关外,不知梁孝王在什么地方。太后哭泣说:“皇上杀了我的儿子!”景帝为此忧虑恐惧。于是梁孝王背着刑具俯伏在宫门前谢罪,太后、景帝非常高兴,相对哭泣,情分又和从前一样了。把梁孝王的全部随从官员都召入关中。然而景帝渐渐疏远了梁孝王,不和他同乘辇车了。 太史公说:梁孝王虽然凭借太后亲近喜爱的原因,在肥沃的土地上称王,然而恰逢汉室兴盛,百姓富足,所以能增加他财物,扩展宫室,车骑服饰类似于天子。但这样也已经是僭越本分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注】 ①挂席:又做“挂帆”。②远公:晋代高僧慧远的尊称。③精舍:佛教修行者的住处。 (1)简析第四句中“始”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第一、二句中可知,作者一路行来,几千里都没有见到名山,现在终于见到了庐山香炉峰,故用“始”字,表达其惊喜之情。 答案:“始”字自然写出了主人的欣然怡悦之情。在千里江面上扬帆而下,一路不见名山,直到船泊浔阳城下,那秀拔的庐山突然出现在眼前,诗人有相见恨晚之感。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诗歌的第三联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远公”“尘外”生活的期盼之情。 答案:诗人流露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远望清幽的庐山,想起了东晋高僧慧远,此时东林禅寺近在眼前,寺院里隐约传来阵阵钟声,隐逸之情渐生。 参考译文: 舟行千里,没有见到名山胜景,在津阳城停舟时,才看到香炉峰。我曾经读过慧远禅师的传记,对慧远高僧怀有一种崇敬之情。现在到了东林僧舍,在傍晚时分,那隐隐约约传来的钟声,让人产生一片归隐之情。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6分) (1)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师说》) (3)________________,谁怕?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解析:这些语句均来自高初中语文课内,需要牢记。 答案:(1)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2)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3)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 (4)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舒乙谈父亲老舍 作为一个父亲,他对我们要求极其严格。首先他自己是个十分严肃的人,是个非常勤奋的作家。他把写作当成终身事业。每次看到他房间里的灯光就会让我产生一种崇敬的心理。 他对创作十分严谨,每天只能写二千字,现在许多年轻作家每天能写上万字,对于他们简直不可想象。 他在生活中并不像他的作品那么幽默,风趣。老舍十分好客,有很多朋友,特别能与贫苦人民友好相处。这些都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使我们对下层人民都有一种深厚的感情。 他的读者多,他去世之后(文革期间不算),他的书的出版呈上升趋势,这种情况在现代作家中不是很多,有的作家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被忘却了。即使在文革期间,他的书有很多不能出了,但国外还在大量翻译他的作品,而且掀起了很大的老舍热。 对自己周围的知识分子的生活态度有所批判,在老舍的作品中的确是有的。在30年代,老舍周围有很多人,包括他的一些朋友,他们一方面接受了新的思想观念,一方面又摆脱不了旧的婚姻习俗。像那时候很伟大的作家鲁迅、郭沫若、胡适,他们都有一个不幸的婚姻,都是屈从于父母的安排,娶了一个旧时女子,同时他们的思想又非常激进。一方面是围着他们的年轻貌美有学问的大学生,一方面是没知识、不识字的太太,可想而知他们的痛苦。这些旧时女子有的虽然也是出生于地主家庭的女儿或其他,但与丈夫却往往没有共同语言。老舍的作品就是对当时现实的写照。婚姻生活的确是令人痛苦和无奈的。老舍基本上抱独身主义,直到30多岁后才自由恋爱娶了一位大学生,他是享受到自由恋爱的幸福的。有些人认为老舍在前期的作品里表现了对于爱情、婚姻的美好渴望,而在他结婚后却产生出了不满和失望。现在有一些关于作家情感的说法,我想他们那时候也是很复杂的。 多数评论家喜欢把老舍和《四世同堂》里的祁天佑当成一类。祁天佑是一个没有政治信仰的人,他在他熟悉的环境里尊严扫地,老舍不一样。如果发生在国民党时期,老舍就不会去死。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没有信心,无论如何的打击他都能经受。老舍已经虔诚地皈依了这一套意识形态,完全是以它的褒贬为褒贬,以它的荣辱为荣辱,这时候突然给他一个打击,这对于心理纯朴的老舍来说肯定是接受不了的。老舍基本上没有什么理论水平,他从小没读过多少书,他对政体不是清晰的。他的一切是为人民好。他并不是单纯为个人尊严。所以当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出现,他感到一种失去,这种失去是他不可以理解的。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老舍是因为政治信仰的失落而自杀的,并不是为了要保持个人的尊严而死的。 B.文革期间,老舍的书在国内不能出了,但国外还在大量翻译他的作品,掀起了很大的老舍热。 C.老舍是享受到自由恋爱的幸福的,而那时候很伟大的作家鲁迅、郭沫若、胡适,也都没有享受到这种幸福。 D.根据现在一些关于作家情感的说法,作者对老舍批判自己周围知识分子的生活态度这件事是有所反思的。 解析:选D。A项,“并不是”错,原文是“并不是单纯为个人尊严”。B项,“老舍的书在国内不能出了”错,原文是“他的书有很多不能出了”。C项,后半句错,原文是“那时候很伟大的作家鲁迅、郭沫若、胡适,他们都有一个不幸的婚姻”,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没有享受到自由恋爱的幸福”。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老舍对待工作,勤奋严谨,对孩子的要求也极其严格,既是一个好作家,也是一个好父亲。 B.老舍每天只能写二千字,而现在有些年轻的作家每天能写上万字,通过对比,更突出了老舍创作态度的严谨。 C.老舍婚后对婚姻生活产生了不满和失望,表明他后来也意识到了自己对周围知识分子生活态度的批判有不妥当的地方。 D.老舍对政体的认识是不清晰的,他之所以虔诚地皈依了一套意识形态,是因为他认为“这一套”意识形态是“为人民好”的。 E.老舍同《四世同堂》里祁天佑是一类。祁天佑是一个没有政治信仰的人,老舍在文革期间也没有了尊严没有了信仰。 解析:选CE。C项,一是“有些人认为”,并不完全肯定;二是得出的结论在原文中缺少依据。E项,错,老舍是有着很坚定的信仰的人。 14.作者说老舍是个“十分严肃的人”,从全文看,他的“严肃”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从文章的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一句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从五个方面写了老舍的“严肃”。 答案:①对孩子,他的要求极其严格。②对创作,他十分严谨、勤奋,把写作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③生活中,他并不像他的作品那么幽默,风趣。④对自己周围的知识分子的不良生活态度,老舍在作品中有所批判。⑤对目的是为了人民好的“这一套”意识形态,老舍虔诚地归依。这种政治信仰一旦失去,他就难以理解和接受,最终以死相抗。 15.老舍有着浓厚的“平民意识”,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信息要点的筛选,从文章的第三段和第五段中可以找出相关信息。 答案:①老舍有很多贫苦的朋友。②批判自己周围的知识分子屈从旧的婚姻习俗,同情因此受到伤害的旧时女子。③当他认为一套意识形态是为人民好时,就虔诚地归依;当他感到这种意识形态发生变化时,他就不能理解和接受,以死相抗。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永远的母亲 北方的季节,说变就变。好像时令就是命令,万物都违抗不得。春天到了,再坚硬的土地也得按时返青;秋天走了,再蓬勃的树叶也得屈尊枯萎。这是老天定下的时刻表,即使在这个弹丸小镇上,它仍然被一丝不苟地执行着。 振青嫂紧了紧身上的旧毛衣,使劲搓搓手,重新操起扫帚,一下下地扫过去。冬天越近,土地就越显得干硬,扫帚划过,响起刺耳的“咝啦”声,振青嫂的手也一阵阵干冷地疼痛。她只能把扫帚握得更紧,仿佛那是她的命一般。 其实,这把扫帚也的确是她的命,就像她身上这件脱了线退了颜色的旧毛衣是她惟一的外套一样。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七年。而七年前,她还是一个面庞红润的少妇,一个温婉朴实的母亲。只是后来,与她同来城里打工的丈夫弄丢了孩子,于是她失去了自己惟一尊贵的身份——母亲。她的亲亲儿子豆豆,那时才只有五岁呢。 “找不到孩子,我就死在这儿!”每次回想这句话,振青嫂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无比坚强的女人,就像扫帚下枯黄的叶片,干瘪苦涩但筋骨嶙峋。 现在,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跑到她面前,打扰了她的回忆。小男孩有五岁左右,这让振青嫂想起了自己的心头肉,她忍不住暗地里比较:脸盘有点像,都是圆圆的,个头、胖瘦也差不多。不过,豆豆是双眼皮,比眼前这一个要漂亮些,而且,豆豆一边一个小虎牙,没有比他更惹人疼的孩子了。这样想过之后,振青嫂心中竟然略觉安慰。但是,既而她就想起:豆豆离开她已经七年多了。她不禁又将目光投向那个小男孩,这一次,他越看越像小豆豆了。 “豆豆——”振青嫂伸出手去。其实,几年来,她已经习惯于管所有的小孩子叫豆豆。可眼前的孩子显然被这个陌生人吓着了,小嘴一撇,就跑开了。振青嫂叹口气,这种情景她也早就习惯了,岂止孩子如此,这里的大人,哪一个不是经常对她指指点点,有时还甩下一句“神经有问题”,好像丢了孩子并非她的不幸,而是她的罪孽。当然,如果振青嫂有文化,如果她也读过鲁迅的书,她也许会知道,我们中国人是善于淡化悲剧的,尤其是淡化别人的悲剧。 小男孩穿着鲜红的羽绒服,像一团小火球在马路牙子附近滚来滚去。振青嫂很想掉过头专心扫地,可那个可爱的身影像钉在了脑子里,一再吸引她的目光。于是,振青嫂又紧了紧毛衣,想到自己初为人母时的兴奋和紧张,焦虑和不安,这让她心里有些酸涩。仅仅是酸涩而已,也许她已在痛苦中浸泡太久,只能体会出除痛苦以外的感觉了。 也许这个平凡的下午注定要爆发一场灾难,当一辆重型卡车向小男孩驶去时,振青嫂头发倏地竖了起来,浑身酸麻,像要散架一样。而这个胖宝宝显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他被一记扫帚扫到三米开外,直到那个让他害怕的女人倒在车轮下。他才看着地上那一滩暗红的血,“哇”地哭了出来,而他哭的原因,可能是刚才摔倒时伤了自己的膝盖。 振青嫂仰面朝天地躺着,突然发现小镇的天空其实很蓝很蓝,而且并不像她想象中那么瘦狭,也许她平时只顾低头看地,却忽略了原来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天空。现在,躺在地上,她在剧烈的疼痛中感到久违的舒适。围在她身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逐渐扩大的脸…… “没想到这个女人还挺勇敢!” “哪儿啊,她肯定把孩子看成自己丢的那个了。” “可她的孩子,少说也有十二岁了呀。” “要不怎么说,她脑筋还是不清楚……” “唉,啥人啥命,这样去了,也算她的造化。” 振青嫂突然觉出自己的伟大了,这些所谓的城里人,哪里懂她的心思,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 而她,现在终于躺倒在自己扫了七年的干干净净的大街上,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地想念她的豆豆。也许孩子在另一个世界等她,在那个世界里,她有一所房子,她可以在厨房里煮汤、煎鸡蛋,在客厅里看电视、织毛衣,一定要织两件,一件给自己,一件给她的豆豆…… 16.请简要分析文章前两段中隐含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特点及其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特点可以从相关语句中看出,冷清、萧索;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渲染气氛、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等角度分析。 答案:特点:冷清、萧索。作用:①奠定了冷漠、低沉的感情基调;②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环境,烘托其不幸遭遇及坚强性格,为下文悲剧的发生作铺垫。 17.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下面这两句话的理解。(6分,每小题3分) (1)“也许她平时只顾低头看地,却忽略了原来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天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理解语句在文中的含意,要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还要注意语句中使用的表达手法,在这两句话中,“广阔的天空”、“良心旧了”都是比喻。 答案:(1)说明她局限于自己的苦难中已经很久,一直未能主动地从痛苦中解脱,这种痛苦使她越来越封闭,以致于忽略了外界的一切,尤其是能让自己感到舒畅的事物。(2)物质上暂时贫穷并不可怕,还有机会得到改善。但精神生活的贫乏,尤其是道德、同情心的缺失却是难以救治的大问题。 18.谈谈你对小说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最后一段内容是作者的一种美好想象,作者借助这段文字表达自己对小说主人公的同情和关注。解答时要紧扣“振青嫂”的愿望,结合现实处境,综合分析。 答案:最后一段是作者美好的想像,它借助振青嫂的心理活动传达一种希望,用具体的细节描写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同时,让想像与现实形成对比,反衬以振青嫂为代表的不幸者的恶劣的生存境遇。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钱伟长:矮个子的“科学巨人” 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2010年7月30日辞世,享年98岁。 “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是钱伟长的口头禅。他幼时家境清寒,身体很瘦弱。18岁那年考入清华大学时,身高只有1.49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清华历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在就读的第二学年,竟一鸣惊人地入选清华越野代表队,两年后更以13秒4的成绩夺得全国大学生对抗赛跨栏季军。曾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跨栏、越野跑样样拿手,还是清华足球队的球星呢。 历史考满分却要学物理 钱伟长191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县一个名叫七房桥的小村庄。祖父和父叔辈都是乡村教师。父亲英年早逝,钱伟长受四叔钱穆的影响最大,钱穆仅上过中等师范学校,靠艰苦奋斗自学成才,毕生著述甚丰。四叔不仅资助钱伟长完成中等教育,而且经常让其陪读,少年钱伟长跟着四叔博览群书,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底。1931年中学毕业后,钱伟长在一个月内,在上海连考了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五个大学的考试。此时,四叔已到北京大学任教。他从北平来信,建议侄儿到清华读书。清华大学根据他的考试成绩——历史与国文成绩最好、历史竟得满分,准备把他分到中文系或历史系去。然而,当时中国正处于被列强欺辱的弱势,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他走上弃文学理的道路,他决定读物理系。 由于钱伟长物理分数太低,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坚决不允。而历史系主任陈寅恪又到处打听这位历史满分的学生为何不来报到。陈寅恪处由钱穆去商量,吴有训处由顾颉刚出面通融。吴有训教授被这个学生的诚挚热情打动了,他对钱伟长说:“那好吧,你先在物理系学习一年,如果到了期末考试,你的物理和高等数学的成绩达不到70分的话,再改学文史不晚。” 钱伟长欣然接受了这个条件。他凭着刻苦精神,攻克了学习上的一道道难关。一个学年下来,他各门功课的成绩均在70以上。等到他从清华毕业时,吴有训教授已经非常器重这个有志气的青年人了,把他收为自己的研究生。 归心似箭为报国 1940年夏,钱伟长从上海启航,开始了公费留学生活。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钱伟长是在应用数学系主任辛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很快,他们合作共同攻克了板壳内禀统一理论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这时,钱伟长仅28岁。 由于钱伟长的出色成果,多伦多大学于1942年授予他博士学位。就在这一年,他离开多伦多,来到了冯·卡门的门下,在喷射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员。他担任的主要课题是火箭的起飞、飞行中火箭的翻滚、火箭弹道的控制等。 抗战胜利后,钱伟长以探亲为由回国。回国后,钱伟长到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任教授。可是薪水很低,生活的困难令他失望。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已只好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和燕京大学工学院兼课,奔波于北京的三所大学讲课,但仍不得温饱,他不得不向单身同事、老同学借贷度日。 1948年友人捎信给钱伟长,告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进展较快,亟愿他回该所复职,携全家去定居并给予优厚待遇。于是,他到美国领事馆申办签证,但在填写申请表时,发现最后一栏写有“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钱伟长毅然填上了“NO”,最后以拒绝赴美了事。 噩梦醒来是早晨 解放后,钱伟长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进入了他学术上的第二个丰收期,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三钱”。 正当钱伟长雄心勃勃地攀登新高峰的时候,一场历时20余年的苦难落到了他的头上。他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了极不合理的待遇。“文革”期间,虽然缺乏起码的工作条件,但钱伟长以非凡的毅力,推导了12000多个三角级数求和公式。其中不少很有实用价值,也是前人所未知的。 …… 1983年,70高龄的钱伟长以年轻人般的活力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 “我没有休闲生活,不抽烟、不喝酒、不锻炼。不胡思乱想,所以我身体健康。工作就是我强身健体的秘诀,脑筋用得越多身体越好。我睡眠时间不长,但睡眠效率很高。工作其实就是最好的休息。” 19.请简要赏析这篇通讯的总标题。(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矮个子”指他的身高很矮(考入清华大学时,身高只有1.49米),“科学巨人”指他在物理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两相对比形成巨大反差,生动而有意蕴。确切、精炼的概括了人物特征。 20.请分段简述钱伟长的人生历程(不必涉及具体时间)。(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钱伟长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时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②少年时代进入清华物理系学习;③大学毕业后去欧美留学,在国外跟随名师学习;④抗战胜利后回国工作,生活艰辛却拒不赴美;⑤解放后,积极工作,成绩斐然;⑥“文革”期间坚持工作,取得成就;⑦改革开放后,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 21.钱伟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评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①在祖国被列强欺辱之时选择弃文从理;②在生活艰辛时拒绝赴美工作;③在被错划“右派”时潜心钻研,取得成就。(2)他是一个意志顽强的人。①尽管身材矮小,但却通过努力成为运动健将;②入清华物理系时,分数太低,但却凭着惊人的毅力完成学业,受到老师的肯定。(概括人物性格要两点以上方可得满分。其它性格特点言之有理亦可。概括性格不需要引用原文,分析要结合文本提炼概括。)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你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抒发感慨,还可以迅速更新信息,实现即时分享。请以宣传“爱心”为主旨,写一条“微博”发给你的朋友。(6分) 要求:主旨鲜明,句式整齐,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抓住“爱心”这个中心,采用整齐的句式(比如排比、博喻)等修辞手法,合理表达即可。 答案:(1)播种一颗爱心的种子,就会生出善良的根,抽出希望的芽,开出真情的花,收获幸福的果!奉献爱心从我做起!(2)社会是互联网,公德是显示屏,文明是处理器。当你轻点鼠标时,请记住通行密码:爱心。(6分) 23.你如何看待下面两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人说,这是一个便捷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不适应长篇的阅读,很少会去关注经典作品;有人说,这是一个读“图”读“标题”的时代,而不是读“文”的时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个主观表述题,只要有观点,有恰当的理由即可。 答案:我认为阅读经典仍然是需要的。①在这个快捷的时代,我们仍需静下心来去读一些经典作品。有些经典作品,你要了解它,享受它,必须要面对它本身,涵容得深,体味得切,才能得益。②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③经典的阅读有利于我们扩大视野,开阔胸襟,增长见识。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欣赏窗外变幻不定的景色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可是有时因为打一个盹而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这也的确有些令人懊恼,但这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没错过,抓住了,应好好珍惜;错过了,溜走了,细细咀嚼,也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酝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更添光彩。 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