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后限时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C.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解析】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A项“不见高山,不显平川”体现了“高山”和“平川”相互依存、互为前提而存在,符合题意。B项体现了因果联系的道理,C项体现了对立的观点,D项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近日,有些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要求“高学历说”“考研热”降温时,总以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为例,证明高等学历不等于真才实学。这些人的结论否认了一个基本事实: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几个不是高学历?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人对人类的贡献不如比尔·盖茨吗?要求“高学历热”降温的一些人的错误在于( ) A.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B.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C.肯定了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D.夸大了矛盾的特殊性,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 【解析】像比尔·盖茨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高学历的,要求“高学历热降温”的人夸大了矛盾的特殊性,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 【答案】D 3.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各地的新课改高考方案相继出台。清华大学等5所著名高校联合自主招生,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高考从单一走向多样。这体现了矛盾具有(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同一性 D.斗争性 【答案】B 4.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技术引进方面采取的是“以资金换技术”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探索。20多年来,我国的技术引进基本上遵循这一思路,即不断扩大市场开放,吸引更多的外商来华投资,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但是随着外资对我国国内龙头企业的并购,跨国公司对技术的控制越来越明显,结果“既丢掉市场,又丢掉技术”,因此“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受到诸多质疑。从哲学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以市场换技术”( ) A.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一策略 B.全面批判,彻底否定 C.重新思考,重新定位 D.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解析】“以市场换技术”,一方面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另一方面又使我国“既丢掉市场,又丢掉技术”,所以我们应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它。 【答案】A 5.图示“灭火”中体现的哲理和下列成语相一致的是()  ①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②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④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灭火”主要考查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理解。而各选项以中国成语典故的形式出现,使得学生所熟悉的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内容表述发生了转换,这就需要学生联系示图仔细审题,认真分析对照。②体现了真象与假象;④体现了矛盾双方的转化;①③和题意相符。 【答案】D 6.纵观历史,每次大的经济危机都曾重创世界经济,同时又催生新的发展机遇。在危机中抓住机遇的国家,通常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这体现了( ) A.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B.矛盾是暂时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解析】“危”与“机”构成了一对矛盾,抓住机遇,就能够转“危”为“安”,C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干无关;B项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题干未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D项不选。 【答案】C 7.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这句名言启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注重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A.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答案】D 8.“危机”是汉语独到的词汇,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近来颇得国外学术界、企业界、政界人士“赏识”。因为这个词明确地提醒人们,有危难的地方就有机遇,面临危险的同时,也会出现生机。从哲学上看,“危机”一词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危和机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②危和机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③危和机作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渗透 ④危和机作为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危和机作为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故③④正确;①②均错误,故本题选B项。 【答案】B 9.假如会见10名顾客,只在第10名处获得200元的订单,那么如何看待前面9次的被拒绝呢?美国国际投资顾问公司总裁廖荣典有个很有名的百分比定律。他认为,你之所以赚200元,是因为你会见了10名顾客的结果。应看成每个顾客都让你做了200÷10=20元的生意。廖荣典的百分比定律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条件性 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失败是成功之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廖荣典的百分比定律告诫人们要正确对待失败,认为成功是从失败中来的,失败与成功是可以转化的,故选C项。②是矛盾的含义,不为材料所体现;④不属于哲学原理。 【答案】C 10.右面漫画主要体现了哲学道理。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③主次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 ④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风景秀丽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历黄山,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通过黄山的秀丽表现出来 B.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存在于黄山的秀丽之中 C.黄山的秀丽存在于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中 D.黄山的秀丽可分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答案】C 12.生活中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可我们生病时还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是药三分毒”不符合客观实际,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B.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以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D.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绝对真理 【答案】B 13.一般来说,消费者选择商品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但有时也存在“一票否决”的情况。如购买汽车时,若产品缺乏安全性,那么尽管它美观,价格低廉,也必定不选。“一票否决”的做法体现了( ) A.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B.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C.次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答案】B 14.一架热气球里面坐着三个人:一个是环境保护科学家,他可以保护地球生存环境;一个是核专家,他可以防止地球发生核战争;第三个是粮食科学家,他可以把荒漠变成桑田。当热气球飞到高空之后,由于重量过重,必须扔下一个人。问:应扔下谁?有一个小孩回答说:应扔下最重的那个人。对此,你怎么看( ) ①正确,因为他懂得创新,敢于解放思想 ②正确,因为他抓住了重点 ③错误,因为他答非所问 ④错误,因为他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 B.② C.①② D.③④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5.(15分)对于如何破解“看病贵”与“降价死”的矛盾,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甲: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中有降有升,只要依靠它就可以完全破解这一矛盾。 乙: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政策在执行中最好设一个“缓冲期”,而不是划定一个时间点,“一刀切”“齐步走”,以避免部分药品“一降就死”。 丙:解决这一矛盾,仅仅依靠执行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的机制,让医药提供方积极提供基本药物,引导百姓乐于使用基本药物,方能标本兼治。 (1)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看病贵”与“降价死”的矛盾。(8分) (2)请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7分) 【答案】(1)①矛盾即对立统一。“看病贵”与“降价死”是对立统一的。 ②“看病贵”是从居民角度而言,“降价死”是从生产者、销售者角度而言。 ③药价过高,“看病贵”问题突出,影响居民看病;药价过低,影响生产者、销售者的利润,导致“降价死”。 ④国家制定和执行基本药物指导价格过程中,既要有利于保证居民看得起病,解决“看病贵”问题,又要保障生产者、销售者的利益,避免“降价死”。 (2)①甲认识到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中有降有升,坚持了全面观点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认为只要依靠它就可以完全破解这一矛盾,又犯了用形而上学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错误。 ②乙认为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政策在执行中最好设一个“缓冲期”,反对“一刀切”“齐步走”,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观点是正确的。③丙认为解决这一矛盾,不仅要依靠执行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做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该观点也是正确的。 16.(15分)近20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1993~1996年,针对当时通货膨胀状况,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调整为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2007年,面对投资增长过快等,政府将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2008年11月,针对全球金融风暴,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2010年下半年,为了应对可能加剧的通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12月25日晚间宣布,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二次加息,也是自中央宣布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以来的首次加息。上次加息是在10月20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也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答案】①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根据国际国内形势采取相应的对策,体现了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要运用不同的办法加以解决。 ②针对国民经济运行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从而采取不同的对策加以解决。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