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同步测试2 (人教版必修3)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位名人说:“我们生活在许多时代、风格与文化的积累中”。这句话表明 A.传统文化是历史包袱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C.文化积淀必不可少 D.文化积累随处可见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积累的重要性,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没有文化的积累就没有文化的发展,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A表述错误,C、D与题目指向不符。 【答案】B 2、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应如何看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对传统文化应该辩证地继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考核学生对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能力。虽然选项中的四个观点都涉及到继承或者发展,而且表述都是正确的,但④是强调如何继承的问题,不符合题目指向。 【答案】A 3、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间关系的把握。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没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因此,都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原则。 【答案】D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思想(意为人如果掌握自然规律,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不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C.批判继承,与时俱进 D.兼收并蓄,统统拿来 【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解答时需要注意设问的限定语“不正确的”,A、B、C均是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观点这一正确态度的体现,D则相反,故选D。 【答案】D 5、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A、C、D割裂了二者的这一关系。 【答案】B 6、随着科技的发展,景观设计的手段也达到前所未有的广泛程度,设计师可以自由地运用声、色、光、电等现代元素与地形、水体、花木、建筑等相配合,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自己的创意。这说明科学技术 A.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对建筑艺术的影响最大 C.是促进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能使设计师的艺术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解析】运用科学技术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体现的是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B、C表述错误,D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A 7、20世纪初,我国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封建伦理道德观观念及其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可见思想运动是 A.社会变革的先导 B.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社会革命的导火索 D.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是对基础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思想运动对观念和意识产生的重大影响表明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答案】D 8、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由于不适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京剧的观众越来越少。我们对京剧应该 A.顺其自然,任其衰落 B.原封不动地继承 C.有所保留地继承 D.批判地继承 【答案】D 9、2009年10月2日,一则让普通百姓眼前一亮的消息不胫而走——苏州有一所学校可以“免费上学”了。苏州率先打破目前全国性的义务教育收费制度,成为免费义务教育的试点。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讲,教育 ①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 ②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③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④在人类的文化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这种文化传承方式的理解,①夸大了教育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决定文化发展的是经济和政治,④错误。 【答案】C 10、学习型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传统社会中人们主要通过学校获得知识不同的是,学习型社会的学习已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这将意味着 A.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将逐步被取代 B.终身学习将成为人生的目的 C.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D.学习是全社会工作的中心任务 【解析】学习已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意味着将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目的,B错误;教育的发展并非意味着传统学校教育被取代,A错误;经济建设是我国的中心工作,D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阐述了他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结合材料,根据文化生活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考查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待传统文化要从以下角度分析: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如何发展文化。因为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组织答案时注意要紧密结合材料。 【答案】(1)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鲁迅文中所说的“拿来”指的就是要继承文化遗产,但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拿来”,而是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鲁迅在文中强调继承的同时,也要求在继承中有所发展。“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没有拿来的,人就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两句话深刻地阐明了批判地继承中外文化遗产与造就一代新人、创造新文化的辨证关系。 12、(自由论坛)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的诞生大约在1840年至1860年。京剧是徽汉剧在吸收其他地方戏营养的基础上形成的。京剧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在念白上改用京字京韵;在音乐上以西皮、二黄为主要曲调,并以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在表演上唱、念、做、打并重,并有固定的程式规范。京剧成为中国戏曲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 【问题生成】京剧至今仍能活跃在文艺舞台上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天籁之音】京剧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各种地方戏的精华,使京剧越来越具有魅力,鲜明的民族性使京剧至今仍能活跃在文艺舞台上。 这说明文化传承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即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