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1年7月至10月,泰国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引发严重洪灾。这场泰国5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已淹没泰国中部数万公顷农田,致使数万民众被迫转移。东南亚的其他国家也受到洪灾的不同程度的侵袭。自然灾害的频发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依据是 (  )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B.要制定正确的环保计划 C.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无法利用 D.人只能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 解析:B项不是哲学依据,首先排除;人们可以利用规律,故C项错误;人们可以改造自然,故D项错误。 答案:A 2.“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一首。其中“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  )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C.我们在看到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也不能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不正确的 解析:A、D两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项观点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波”是一种运动,“不改旧时波”强调的是相对静止。 答案:C 3.2011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直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光电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显示,中国光电产业空间演变将 “从沿海到内地梯度转移”。事实上,因用工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已是大势所趋。这说明 (  ) A.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总是有规律可循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规律 C.企业可以摆脱经济规律的制约,做到未雨绸缪 D.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事物的成长 解析:企业实行产业转移是尊重和遵循市场规律的表现,A项正确。B项“创造”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C项错在“摆脱”上。能否促进事物的成长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D项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答案:A 4.2011年7月20日,姚明在上海举行了发布会,正式宣布退役。其退役的主要原因是左脚第3次应力性骨折,姚明的退役给全世界的球迷们留下不少遗憾。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 B.体育竞技也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只要有科学的态度就能把事情做好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解析:因伤退役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的决定,B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 答案:B 5.温室效应足以威胁人类能否在地球上继续居住下去,其后果十分严重,已引起世界各国普遍的关注。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对策。一方面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效率与节能;另一方面开发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波浪能等新能源。这反映了 (  )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课题,促使人们去解决 B.认识是在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发生的 C.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实践 D.实践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解析:抓住题旨——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课题,故选A项。B、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表述错误。 答案:A 6.2011年10月19日,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组成的研究小组在英国在线杂志《科学报道》最新一期上报告说,他们通过实验证实,虎皮鹦鹉能配合外部节奏啄击物体。此前,有一种假说就认为,配合节奏运动的能力是获得新发声模式能力的副产品。此项研究证明了这个假说。这启示我们 (  ) A.天地之大,无奇不有,无知则必信 B.真理都有其适用的特定条件和范围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矛盾有其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析:日本的科研小组通过实验证明了之前的假说,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B、D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7.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魔术师傅琰东表演的魔术《年年有余》受到观众的热捧。魔术表演以一种奇妙的艺术构思造成种种奇幻莫测的表演形象。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魔术表演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 B.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物质条件的利用 C.魔术制造的奇幻形象是不存在的 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形象的来源 解析:A、C、D三项表述均错误,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8.深圳特区在改革开放之初率先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充满深圳城市精神气质的“深圳观念”,指引和造就着深圳特区创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辉煌。这表明 (  ) ①观念能够给人和社会以巨大的影响 ②观念总是推动社会和人的进步与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目的 ④要倡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深圳观念”指引和造就着深圳的辉煌体现了观念对人和社会的巨大影响,①应选;而“深圳观念”的内容也启示我们要倡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正确。观念有正确和错误之分,②排除;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D 9.2011年12月10日将出现月全食天象,上海天文台对此做出了准确预测。天文专家介绍,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十五日,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初一,这与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之间的运动有关。月食的发生原因表明 (  ) A.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中,运动引起事物的变化 B.事物存在着相对静止的状态 C.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月食现象”的发生与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之间的运动有关,说明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引起事物的变化,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0.孙悟空神通广大,帮助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深受中国人的喜爱。特别是他在“大闹天宫”时,英勇机智,不畏强敌,敢于同至高无上的玉帝分庭抗礼,很受中国学生的喜欢。但在西方学生眼中,孙悟空却是一个“恐怖分子”,他大闹天宫,扰乱了社会秩序。下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正确的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D.世界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解析:孙悟空“大闹天宫”是我国中学生非常熟悉并欣赏的行为,但西方学生却认为这是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这是由东西方不同的客观存在决定的。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对同样的行为会有两种不同的评价,本题选B项。 答案:B 2011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文件,明确了中央企业是其境外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中对于境外企业管理失控、越权投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存在严重缺陷、未建立境外企业国有资产和产权监管制度,并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情况,国资委将按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据此回答11~12题。 11.“拍脑袋想出了‘项目’,亏损了谁也不用承担责任。”一位央企人士形象地描述了目前央企海外投资亏损的病因。国资委针对央企海外投资亏损的病因发布文件说明 (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很难达到真理 ③人们对同一对象的认识总是有差异的,真理评判不存在客观标准 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国资委发布文件是对央企海外投资现状的能动性反映,①④当选,选C项。②否定了人类认识真理的能力,③否定了真理标准的客观性。 答案:C 12.要避免“拍脑袋出‘项目’”,从哲学的角度要求 (  ) A.要更加注重客观条件,适当限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使决策能适应各种复杂情况 C.要从变化的实际出发,使决策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 D.加大处罚力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解析:A、B两项表述不科学;D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项。 答案:C 早在1957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中就预见到人口众多会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主张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据此回答13~14题。 13.早在1957年马寅初就预见到人口众多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这说明 (  )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意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复制”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早在1957年马寅初就预见到人口众多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说明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事物,预测未来;B、C、D三项表述错误。 答案:A 14.在新的历史时期,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红利、破解老龄化社会的矛盾也凸显出来了。统筹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必须 (  ) ①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 ②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重视真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目要求“从哲学的角度看”,①不符合题意。 答案:D 15.阅读右边漫画,从哲学上看,二人争论的焦点是 (  ) A.实践是不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不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和认识何者起决定作用 D.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解析:二者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重视实践,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C项正确。 答案:C 2011年9月21日,中国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此回答16~17题。 16.中国自古就有“飞天”的神话传说。“飞天”的神话传说 (  ) A.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B.它的内容不是客观存在 C.它来源于文学家的创作灵感 D.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飞天”的神话传说说明意识能够反映客观存在;B、C、D三项表述错误。 答案:A 17.从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的横空出世,到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飞船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再到天宫一号顺利升空,中国人的问天之旅不断开启新的征程。站在神舟宽阔的肩膀之上,天宫开始了中华民族叩问天际的新探索。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意识能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 B.实践是社会的活动 C.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人类对太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无限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主要说明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太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答案:D 18.2011年10月9日,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总结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经验不难看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决定认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00年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C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表述错误。 答案:A 2011年7月,全国大多数省市再次启动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据此回答19~20题。 19.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连续14年组织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广大青年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青年学生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是因为 (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书本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个人获得新知的唯一途径 D.读万卷书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解析: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强调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A项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个人获得新知有多种途径,B、C两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D项错误。 答案:A 20.下列能够体现“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要求的是 (  ) ①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②屠龙妙术 ③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强调实践的重要性,①④符合题意。②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不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0分)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和制约着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威胁到了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据联合国卫生组织提供的最新资料,工业发展中由于忽视保护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每年有5 000万儿童因水污染死亡,每年有3 500万人因水污染患心血管病。现在,各个国家都逐步认识到了水资源的危机,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结合以上材料,请谈谈你对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理解。 解析:本题为演绎型,考查对一个关系原理的活学活用。首先要规范准确地表述出设问中要求的关系原理,这是得分的关键;其次要用这一关系原理去分析材料中的问题,分析时不但要简洁到位,更要“融合无间”。 答案:(1)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任何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如材料中由于人类只重视工业发展,忽视生态平衡规律,导致水污染与水危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尝到了这些行为的苦果。(4分)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虽然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但这种制约也恰恰要求人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要认识到工业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缓解水危机,为人类服务。(4分) (3)应该正确理解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2分) 22.(15分)2011年9月29日21时,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与美、俄等航天强国相比,中国是航天领域的后来者,中国航天人清楚,跨越,常常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有过失误和挫折,中国航天人发明了“归零”原则,把失误归零,战胜了征途中的一次次坎坷,创造了一次次的腾飞奇迹;“勇于探索,不畏风险”,就是中国航天人面对困难和风险的态度。中国航天人也因此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解析:本题以“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限定了答题的范围——唯物论,即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作用以及规律的客观性等,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将教材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组织答案。 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航天与美、俄等航天强国相比要落后,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体现了这一道理。(3分) (2)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中国航天人发明了“归零”原则,发扬“勇于探索,不畏风险”的精神体现了这一道理。(4分) (3)规律具有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中国航天取得一次次的胜利,是中国航天人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4分) (4)人们可以在认识规律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通过航天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体现了这一点。(4分) 23.(15分)2011年春季,山东、安徽等省份又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灾,全国上下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同心协力排涝抗旱。2011年7、8月份,南方多省市又相继遭遇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形成大面积洪涝灾害。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在思考造成大涝大旱的原因。旱涝的直接原因在于降水的多与少,而大的气候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各种极端的气候事件。旱涝的背后更有人祸因素: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水利设施建设又不足,各种应急不力等等。大旱大涝再次警示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要有防患未然的忧患意识,要重视科学抗旱抗涝体系建设……这些经验教训,对今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道理的? 解析:解题时,学生要根据“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道理的”这一指向,仔细审读材料,把握材料中“全国上下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同心协力抗旱排涝”、“思考造成大旱大涝的原因”、“大旱大涝再次警示我们”、“对今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等有效信息,运用实践的特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知识进行对应分析。 答案:(1)全国上下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同心协力抗旱排涝,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体现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3分) (2)在抗旱排涝实践中,人们获得对此次旱涝原因和教训的各种认识,并反思原有的发展观念,深化对如何科学发展的认识,对指导今后工作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与归宿,以及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6分) (3)照搬过去的认识加剧生态恶化,旱涝警示在全球生态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必须在实践中转变发展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表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同时必须正确认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自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样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等的关系,实现科学发展。(6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