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主张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正确意识根源于客观事物 B.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2.2009年上半年,网络流行语绝大部分来自于社会公共事件。伴随着网民推动事件发展进程的力量的壮大,相关部门在面对网民质疑时,反应速度与应对水准均在提高,网民的关注点因而很快转移到下一个突发事件上,这使得一些网络热词在网民的印象里“还没怎么流行就过去了”。这体现的哲理是(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最终目的 3.万宝路的金字招牌每年可以给万宝路企业带来30亿美元的收入,其牌子的价值已达200亿美元。它塑造的马和西部牛仔的品牌个性,始终如一地表现自由、奔放、原野、帅劲。这种形象使商品具有了某种强烈的精神性内容,让消费者相信抽“万宝路”时能获得一种特殊的东西。由此可见(  ) A.意识来源于人们的生活体验 B.意识对事物的反映是一种间接反映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D.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意识的同步变化 4.生肖合婚是以测算双方的“八字”(即出生的年月日时)来决定是否适合结婚,这一观念对大多数中国人都产生过或深或浅的影响,这是一种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这种思想却依然存在。这说明(  ) A.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时代变化对公众意识的影响很有限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5.“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深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工作,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这是因为(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任何社会意识都是现时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009年5月31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在济南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重大决策,对省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回答6~7题。 6.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是因为(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7.山东省2009年在全省共选择20个县(市)进行省管县(市)改革试点,条件成熟后这项改革将在全省逐步推行。这其中蕴涵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 B.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 C.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D.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 8.“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由转让或出租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土地制度改革意味着(  ) A.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B.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C.将实行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化 D.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将彻底改变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个伟大创造说明(  ) A.劳动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农民群众是中国改革的主体 10.我国的改革开放,主要内容就是变革生产关系。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国营企业一统天下到合营、三资、私营企业遍地开花,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改善。这些事实表明(  ) A.我国的生产关系是由党和国家的政策决定的 B.人类社会是按照人的愿望变化发展的 C.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取得成功 1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它们(  ) ①制约和影响了其他社会矛盾 ②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 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贯穿了阶级社会的始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因为(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3.下面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 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4.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 15.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问答问题。 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为“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东、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结合材料,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 本题易错选A、D,选A错在没有正确理解题意,选D错在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诗中的“时”“事”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文章”“歌诗”则是社会意识,C符合题意。B观点正确,但在题中没有体现。【答案】 C 2、【答案】 B 3.【解析】 该题易误选A、B、D。A与题意无关;意识包括感觉和抽象思维,只有抽象思维才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B错误;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存在的变化,不一定会引起社会意识的同步变化,D错误。【答案】 C 4. 【答案】 D 5.【解析】 本题是一道最佳型选择题。B、C的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理论、先进的社会意识,所以A与D相比,D更符合题意。【答案】 D 6.【答案】 B 7.【答案】 A 8.【答案】 B 9.【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农民的创造,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二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三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不符合题意,A、D表述不当。答案为C。【答案】 C 10.【解析】 本题考查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A错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否认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C与题意无关,只有D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 D 11.【解析】 这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不仅仅是阶级社会,因此排除④,答案为A。【答案】 A 12.【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要围绕人民,为人民的利益着想,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答案】 D 13.【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范畴。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因此①错,排除,答案为C。【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4.【解析】 解答本题考生首先要明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其次要将这一关系划分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两个方面;最后把这两个方面与所给材料进行有机结合。 【答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民生水利建设。 15.【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知识的掌握。解答时考生首先从总的方面分析人民群众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作用;然后分别从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三个方面分析。 【答案】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2)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为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为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为绿色广东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