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练习:寻觅社会的真谛 1.冷战结束后,世界人民普遍渴望和平、安宁和发展,期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但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美国多次公开阻挠欧盟取消对华武器  禁运,这就是冷战思维的一种典型表现。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反映了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D.任何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荣辱倒错,是当前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以耻为荣、以廉为耻的荣辱的错误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3.由于经济地位的区别,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常常有所不同;由于具体利益的差异,人们的愿望和要求往往不尽一致。一项措施出台很难使所有人同等受益,总会有人赞成有人不赞成;一个人在改革中不可能始终受益,难免有时满意有时不满意。上述材料说明   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②社会意识不可能统一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社会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力就要   A.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B.把农业发展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   C.对现有生产关系进行彻底变革   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突破旧的观点和客观规律的束缚 5.“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点上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98页)。上述观点表明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④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6、“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躬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7、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主宰人们的活动 C、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错误的思想意识没有事实的根据 8、胡锦涛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这说明( )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进作用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9、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力就要( ) A、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B、把农业发展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 C、对现有生产关系进行彻底变革 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突破旧的观点和客观规律的束缚 10、胡锦涛于2006年6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努力为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 A、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B、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根本性变革 C、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D、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发展 11、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一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十万筑路大军凭借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巧妙运用现代科技,书写了这一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青藏铁路的奇迹表明( )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成功的决定因素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是四川省西部一个普通村庄。2007年10月,该村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了汤营三联农业公司,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汤营模式”。上述材料表明了( ) 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③必须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④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读右边漫画《立竿见影》。 漫画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受群众拥护的干部,首先要( ) A、学习文化知识 B、端正立场 C、参加生产劳动 D、有自己的世界观 14、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下列不属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的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是否承认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5、上题材料表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 )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6.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发展的观点 17.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更好地发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 ( ) 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社会是物质的 D.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18下面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②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 ③其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④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 )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关于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②其矛盾解决通过阶级斗争实现 ③这一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④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同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20.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这一矛盾是对立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 D.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21.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说明了①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胜利之本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有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②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④是保证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因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今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果显而易见。2008年7月20日光明网载文指出,众所周知,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1)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5.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回答,我们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党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观点? 第十一课练习:寻觅社会的真谛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I 1.B。冷战已结束,冷战思维却依然存在,这说明社会意识的变化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故反映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ACD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 2.B。材料主要叙述了不知廉耻、荣辱倒错的危害,对廉耻和荣辱的认识属于社会意识。因此材料反映了落后社会意识的阻碍作用。AD观点正确,但不是材料说明的内容。C观点错误,任何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3.C。总有人赞成有人不赞成,难免有时满意有时不满意,反映了矛盾具有普遍性,①正确;经济地位、具体利益都是社会存在,它们的不同决定了价值取向、愿望要求等社会意识的差异,因此③正确。故选C。对同一社会存在的反映有分歧,但不能否定社会意识不可能统一,因此②不科学。④与材料的内容无关。 4.A。BCD观点均不准确,党和政府的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上是相适应的,应对部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环节加以改革;解放思想必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 、 5.D。材料未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及意识的反作用,故排除②④。 1-5 BBCAD 6-10 BABAA 10-15 CBBCA 16-20 CBDBC 21-23 DCB 24、(1) ①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问的矛盾。但是,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的,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即通过改革来解决。 ③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25、(1)①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