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篇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2013·南京调研)《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 A.中央集权 B.官僚政治 C.家国一体 D.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体现了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在分封的诸侯中与周王同姓的贵族占大多数,说明形成了一套以宗法制为纽带,分封制为体现的,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2.(2013·安徽示范高中模拟)《诗经·大雅·公刘》载:“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B.“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C.“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D.“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颂扬了公刘杀猪庆贺建都,让大家有吃又有喝,人们尊他做大家的君主和族长,反映了宗法制的内涵;题干材料“君之宗之”体现了宗法制的特点。A项体现的是儒家“与人为善”的思想;B项反映了刘邦衣锦还乡的荣耀;C项体现了等级制度;D项反映了大小宗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符合题意。 3.(2013·洛阳模拟)《百官春秋》记载:“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其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周)成王时,彤伯(王室成员)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 A.中央官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王位世袭制 D.地方行政制度 【答案】A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中央官制的继承与发展,故选A项。B、C两项一题干材料不符;D项显然不符合秦朝的史实。 4.(2013·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周朝规定同姓不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 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力 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 D.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分析能力。注意题目上的要求“从政治角度看”,题干中“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属于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结合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周天子的统治。其余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5.(2013·山西模拟)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影响 B.个人素质的差异 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 【答案】C 【解析】据题干所示“贾宝玉和贾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根据宗法制中血缘亲疏关系影响政治地位的特点,造成了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说明是宗法制的影响。 6.(2013?菏泽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社会遗存的影响。中国人将个人姓置于名字前,说明重视一家一姓的宗族血缘观念,本质上反映了宗法制重视血缘关系的特点,选B。A、C、D两项从题干中反映不出来。 7.(2013·福建四地六校联考)下图是汉代画像石《周公辅佐成王图》。几位同学就这幅画像石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推测,其中与历史实际基本吻合的是( )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周王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图中周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严格履行 D.图中周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德成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主要纽带 【答案】C 【解析】西周时期,实现分封制,周天子与诸侯以土地为纽带,以权力和义务相联系,诸侯对周天子具有定期朝觐、派兵作战等义务,图文正是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故C项符合题意。秦朝统一后形成中央集权,排除A;西周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上午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D项说法错误。 8.(2013·山西模拟)“在这样的时代……(国)王只是诸多政治实体的共主,或者说是联盟领袖。”这一政治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实行了宗法制度 B.采取了分封制度 C.实行了郡县制 D.推行了郡国并存制 【答案】B 【解析】考查分封制。从题干材料关键词“政治实体的共主”说明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周天子只是一个联盟的领袖,故B项, 9.(2013·山西模拟)“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夏朝时期的秩宗,商朝时期的卜、巫、史,西周时期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官职,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他们权力较大,这反映了夏、商、周时期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故选C。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10.(2013?湖北名校模拟)《左传?桓公二年》云:“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材料中政治制度相关的人生理念是 A.“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答案】C 【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宗法制体制下的政治等级体系,强调各级的职责,体现了宗法体制下通过血缘亲疏所确定的大小宗不同的“家国一体”的宗法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传统儒家士人通过个人修养的提高,才能治理好家庭,进而治理好国家的“家国一体”的政治情怀,符合题干材料的内涵,选C。A项反映了礼乐制的特点;B项强调分封制的特点;D项强调尊祖,虽是宗法制的影响,但与题干材料不符。 11.(2013·河北联考)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的关键词“异姓不养”、 “其子归宗”等可知中国古代收养养子特别注重宗法姓氏关系,古代认为族人只能祭祀与自己同族的人,同族意味着同姓,不收养异姓人,说明深受宗法制的影响,故选D。 12.(2012·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一”。他们的主张是基于 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 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 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 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实行宗法家族统治,可以增强家族的约束力和凝聚力,稳定社会秩序。故A项符合题意。B项表述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13.(2013?华南师大附中模拟)《尚书·召诂》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大宗)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答案】B 【解析】 据 “元子(大宗)”的信息,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虽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故选B项。宗法制不可能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只是规定了宗法等级,中央尚未达到高度集权,不可能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故A、C项错误;秦实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排除D项。 14.(2013·泰兴测试)《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被破坏 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 C.等级制度被破坏 D.贵族特权被废除 【答案】A 【解析】分封制下,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制度。三家分晋说明分封制被破坏,A项正确;B、D项题干总未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易错选C项,其原因是对分封制的理解不透与题干材料表面的认识。 15..(2013·惠州调研)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后来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 这里的“天下法”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皇位世袭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考生阅读能力。从刘邦父亲的话“帝,人主也”可知“天下法”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选C项。A、B、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 16. (2013?湖北稳派测试)《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以“孝道”治天下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有无姓氏是西周重视血缘分封原则选拔人才时代的区分贵族和平民的标志之一。随着战国时期选才标准逐渐转向以军功爵、才能为主的郡县制,平民也可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姓氏也不再成为区分等级高低的标志了,所以战国时,平民也可以有姓氏,故和战国时平民逐渐可以获得姓氏这一历史现象关系应是受当时的官员选拔制度和标准变化的影响最直接,答案为A。 17.(2013·连云港模拟)“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表明“新皇帝”的重大举措是( ) A.建立皇帝制度 B.废分封,立郡县 C.设立三公九卿 D.统一货币、度量衡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关键信息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体现了废除分封制。“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体现建立郡县制中央任命官员管理地方,故选B。 18.(2013·宜宾质检)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 “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了 A.中央集权 B.规范法度 C.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 【答案】D 【解析】据题干所述,秦始皇嬴政将“政月”改为“正月”以避讳其名,这实质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 19.(2013·宜昌模拟)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史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的社会条件。” 这一论断 A.强调了唐宋以来科举制的利弊 B.揭示了分封制的实质 C.揭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双重影响 D.阐明了郡县制的弊端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种制度,造成了民众的贫穷、愚昧,但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得以长久的条件。据所学知识,科举制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不符合造成民众愚昧的特点,排除A项;分封制使得西周走向瓦解,不符合“得以长存的最好的社会条件”,排除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管辖的举措,谈不上造成“民众的贫穷、愚昧”,排除D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造成民众的贫穷、愚昧,但加强了统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故C项符合题意。 20.(2013·南通模拟)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据题干材料“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说明与秦朝政治制度有关;材料“封建”是指分封制,由此可以判断是秦朝的郡县制加强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故选C。 21.(2013·日照模拟)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 A.炫耀文治武功 B.树立专制权威 C.制造暴政依据 D.宣扬君权神授 【答案】B 【解析】题干反映秦始皇认为皇、帝都不能彰显自己,故将两者合二为一,皇帝只能是君主的专用称谓,其主观目的应是树立专制权威,B项正确;A项易误选,从表现上有炫耀文治武功的特点,但不是最主要的主观目的;C、D项为说法错误。 22.(2013·岳阳模拟)史载,“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丞相所请,靡有不听。”材料所记载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西汉初期   B.西汉武帝以后    C.北宋初期   D.明朝初期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每逢国家大事,皇帝需要亲自去其宰相府邸,丞相奏呈,皇帝都得听,这实质反映了丞相位高权重的特征,这符合秦汉时期的君相关系。 23.(2013·石家庄质检)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 A.预防地方官员结党营私 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 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汉代禁止王室皇族成员担任离都城近的地区官员,目的防止宗室势力相互勾结,威胁皇权,实质是防止王室宗族势力危及皇权。 24.(2013?武汉调研)自魏以来,谱牒之学大盛。如唐初“太宗命诸儒撰《氏族志》,甄差群姓。……开元初,邵冲与薛南金复加刑窜,乃定。”这一历史现象说明 A.封建专制皇权逐渐削弱 B.魏晋九品中正制的沿袭 C.唐君主为昭示正统地位 D.宗法制融入古代社会生活 【答案】D 【解析】从“谱牒之学大盛、甄差群姓”分析可知,自魏至唐,修订家谱的风气兴盛和发展。谱牒即家谱,是一种记录家族迁徙、发展的事迹和家族人物的世系、传记的书,是以特殊形式组织、编写的家族生活史,目的是凝聚宗族、隐恶扬善,加强家族的团结,本质上反映了宗法制对古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故选D项;A、B、C三项与题干无关。 25.(2013·广东六校联考)“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 B.频换丞相 C.分化事权 D.废除宰相 【答案】C 【解析】 解答据关键信息:“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轩审刑院”等,可知宋代不断分割宰相的权力来强化君权,C项正确;A、B、C项未从题干中反映出来。 26.(2013·湖北名校联考据《新唐书》卷46《百官志》记载: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唐代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凸显宰相位高权重地位 B.利于解决皇帝和宰相的分歧 C.强化皇权对相权的控制 D.借助强化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材料大意是: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地位,便于控制,实质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 27.(2013·唐山模拟)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 A.审议决策之权 B.监察百官之职 C.上传下达之责 D.专司行政之事 【答案】B 【解析】据题干材料“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的信息,说明宰相具有监察百官之职的权力。 28.(2013·长沙三校联考)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刚刚开始设立 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 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 D.逐渐失去其作用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刺史“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可以看出刺史已经与地方郡县官吏相互勾结,干预政事,故C正确。刺史本来是中央派遣来监察地方的机构,但已经超出了这个职权,作用越来越大,排除B、D项;A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29.(2013·唐山模拟)黄宗羲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在此,黄宗羲 A.着重分析了唐朝灭亡的根源 B.提出扩大地方权力以限制中央集权 C.反对实行分封制 D.主张设方镇以克服分封制、郡县制弊端 【答案】D 【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黄宗羲认为分封制导致诸侯混战,郡县制导致中央对地方失控;从“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可以看出主张地方设方镇以克服二者的弊端。 30.(2013·湖南名校联考)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表明行省各级官员是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和牵制的;每个行省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故B项符合题意。 31.(2013?南京盐城模拟)《旧唐书》载:“长庆、大和中,(狄兼谟)历郑州刺史,以治行称,入为给事中(中央官职)。开成初,度支左藏库(掌管财政的机构)妄破渍污缣帛等赃罪,文宗以事在赦前不理。兼谟封还敕书,文宗召而谕之日:“嘉卿举职,然朕已赦其长官,典吏亦宣在宥。然事或不可,卿勿以封敕为艰。”由此不能看出 A.给事中隶属于门下省 B.给事中可以否决皇帝旨意 C.体现了皇权独尊的地位 D.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唐代给事中有封驳权。结合唐代三省制的职能,拥有审议、封驳权的是门下省,故A项正确;唐代门下省的五品官给事中有封驳权,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滥用皇权的制约,D项正确;给事中只有封还诏书的权力,但没有否决权,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故仍体现了皇权的独尊,C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题干材料,符合题意 32.(2013?武汉调研)《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答案】C 【解析】题干反映了北宋中央设置三司分割了宰相的财权,加强了君权,从“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可知,C项符合题意;A项“全部”说法错误;B项说法错误,D项无从体现。 33.(2013·河北重点中学联考)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此现象表明( ) A.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发达 B.宋代贵族门阀制度松动 C.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D.宋代阶层有平等化趋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宋朝政治制度的理解。据题干信息,迁移宋代政治制度分析,宋朝不仅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科举考试范围,而且还增加了录取名额,使得身份不高的庶族地主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靠世族门阀做官制度的冲击,故选B。 34.(2013·邯郸四校联考)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 A.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 B.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 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理解。材料主要反映了唐太宗对三省特别是门下省的审核政令职能的重视,故选B项。 35.(2013·广东百校联考)“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中的“主观性太强”可以排除A、D两项,由“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可以排除B项。汉代察举制下,由地方郡国官员推举人才,选官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容易任人唯亲,故选C。 36.(2013·连云港模拟)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D.中央权力重心应下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题干中“百司商量,宰相筹画”“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说明材料唐太宗主张国家大事官员筹划不能由日理万机的皇帝一人裁断。 37. (2013`河北五校联考)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 A.创立郡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开创科举制 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材料“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的内在含义。君主专制的刚性即皇权专制至上,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实为通过考试选官的手段,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进入专制集权制度体系之内。C项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做官,维护君主专制;A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B项分散相权,都维护皇权专制,两者都体现了君主集权专制的刚性,但与“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点体现不很充分;D项的君主不一定有专制权力,与本题主旨无关系,可排除。 38.(2013·连云港模拟)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D.中央权力重心应下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题干中“百司商量,宰相筹画”“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说明材料唐太宗主张国家大事官员筹划,不能由日理万机的皇帝一人裁断,故选A。 39.(2013·南通一中测试)“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 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 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 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 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 【答案】C 【解析】据关键信息:“故得嗣爵,封为条侯”、“因治军严谨有方、平七国之乱”。由关键信息可知周亚夫因血缘关系而得爵,后因“因治军严谨有方、平七国之乱”而“迁为丞相,其标准是才能,C项正确;A、B、D三项都无从反映。 40. (2013·邯郸四校联考)据《文献通考》记载:“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治兵得其道也。”下列各项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合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 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内外相制” D.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完全消失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北宋的军事管理制度,造成兵将互不统属,这能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但不能完全消除歌剧威胁,故选D项 41.(2013·宿迁测试)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元朝的行省……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等信息,说明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故B正确。 42.(2013·山西模拟)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等信息可知,在明代,内阁成员往往会与文官阶层利益一致,往往不会因考虑皇帝的意志而得罪大臣。这种害怕得罪人的心理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故选A。内阁的设立并未加强对百官的监察,排除B;内阁并非丞相,设立内阁并不能弥补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排除C;D项与史实不符。 43.(2013·南通模拟)“(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主要说明清代军机处 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 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 【答案】C 【解析】据题干材料“恭拟上谕”“ 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 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等信息,说明军机处密旨或者内外大臣的奏事,都通过密封速递,迅速传达执行或者上奏,说明了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效率。 44.(2013·洛阳模拟)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与材料的看法一致的是 A.军机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行政权 B.军机处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 C. 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 D.内阁制有利于加强皇权 【答案】B 【解答】解读题干材料分析作答。据材料可知:“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故排除C项;“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故排除A项;D项虽表述正确但与主题不符;据“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可以判断军机处设立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 45.(2013·淮北濉溪质检)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答案】D 【解析】题干反映了内阁可以拒绝“不合理”的诏旨、拒绝重拟等,这实际反映了内阁对皇权有一定限制作用。 46.(2013·济南模拟)“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②降低了行政效率 ③参与国事决策 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信息“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可得①;提取材料信息“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可得④。 47.(2013·台州模拟)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答案】C 【解析】汉武帝设中朝,宋太祖设二府三司,明成祖设内阁,作为新的中枢权力机构,为专制皇权服务,C项符合题意。秦以来,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变化,如西汉实行郡国制,宋代实行路府(州)县三级制,元明清实行行省制,故A项错误;明成祖时丞相早已不复存在,故B项错误;行省制为元朝所设立,故D项错误。 48.(2013·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明朝废除丞相,皇帝提拔地位较低的官员充当自己的顾问,后来成立内阁,其实质是皇权加强,因此并未没有突破皇权加强的本质,故选A项。B项不符合史实,C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不全面。 49.(2013·洛阳模拟)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与材料的看法一致的是 A.军机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行政权 B.军机处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 C. 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 D.内阁制有利于加强皇权 【答案】C 【解答】本题考查对军机处的理解认识。解读题干材料分析作答。据材料可知:“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故排除C项;“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故排除A项;D项虽表述正确但与主题不符;据“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可以判断军机处设立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故选C项。 50.(2013·佛山顺德区测试)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是() A.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B.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C.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D.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趋势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化,主要围绕皇权强化,特别是明朝内阁制的设置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使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故选C。 二、非选择题 51.(2013·徐州模拟)中国是官僚政治体制发育最为完备的国家,君臣关系成为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及叔季之世,则奸雄之谋篡夺者,亦以其私人居是官。” ——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三》 材料二 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请回答: (1)秦朝汉初, “三公”具体指的是哪些职官? 据材料一,指出魏晋以来“三公”地位的变化并说明影响其地位变化的制度原因,概括宰相制度的演变特点。 (2)指出材料二、三的观点并各举两例加以说明。 【解析】第(1)问回忆秦朝汉初中央政治制度的内容可知三公指的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从材料一可知,魏晋以来“三公”已经逐渐失去了实际权力,其实权逐渐转移到皇帝“私人”——尚书、中书手中,这本质上反映了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第(2)问从材料二可知,钱穆先生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并非“全由皇帝专制”。联系秦汉时期的朝议制度和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可以证明;从材料三可知, 联系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举措即可回答。 【答案】(1)宰相、御史大夫、太尉。 “三公”的权力由实变虚。 宰相权力不断转移到皇帝的近臣手中,宫内官发展为正式的朝官(皇帝起用中书、尚书等近臣担任宰相)。 君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渐削弱。 (2)材料二表明中国古代政治不是君主绝对专制。秦朝实行廷议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制度对皇权有一定制约;“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的制约。 材料三观点是中国古代政治是绝对君主专制。汉武帝设内朝取代外朝;明朝设内阁制度,加强皇权;清朝设置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 52.(2013·山西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 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 材料五 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 ——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 (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制和东学西渐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 【解析】第(1)问,从“皆世族”的信息可以看出其选官的主要依据。联系西周宗法制可知判其依据。第(2)问从材料二“惟问中正” 和材料三“ 余为中正”可以看出其主要依据是九品中正制的相关规定。共同特点应和科举制开放公开的选举特点相比较思考。第(3)问,比较型的题目要先寻找角度确立比较项。如选官的标准、范围、开放程度等。再比较两者在这个角度范围内有什么变化作答。第(4)问,影响注意两个角度要答全,即对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的影响和对西方相关制度的影响。 【答案】)(1)主要依据:血缘; 度:嫡长子继承制。 (2)原因:身为中正;门第高贵。 共同特点:封闭性、垄断性。 (3)选官形式:由世袭、推举到考试;选官标准:由血缘、门第到考试成绩;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官特点:由封闭、垄断到公平、开放。 (4)从世官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演变体现了统治基础的扩大,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国科举制成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蓝本,促进了近代西方政治的发展。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