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2011·大连模拟)从“蒜你狠”到“豆你玩”再到“棉花掌”,从2010年底至今,由中国网民创造用以调侃物价上涨的网络新词层出不穷,折射出百姓遭遇的物价上涨压力。这说明(  ) A.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 B.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 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D. 社会意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2.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发展,人们的消费观、价值观、就业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表明(  ) A. 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3. “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哲学依据是(  ) A. 公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 社会意识具有先进性 4. (2011·杭州模拟)对漫画《加强学习》所反映的问题,认识错误的是(  ) A. 人的思想动机产生的物质原因是社会存在 B. 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 C. 社会存在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 D. 所有的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5. 2010年“三同社会”——“同票同权”、“同命同价”、“同工同酬”一起闯入公众视野。2011年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正在通过立法推进社会公平,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保障权利平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步前进。“三同社会”的构建,体现了(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6. (2011·西城模拟)目前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材料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 主观与客观要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7.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力就要(  ) A. 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B. 把农业发展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 C. 对现有生产关系进行彻底变革 D.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突破旧的观点和客观规律的束缚 8. (2011·东北五校联考)1955年以来,我国农村坚持土地公有的基础上主要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1955-1978年 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劳动形式“大呼隆”,分配方式“大锅饭”  1979-1992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3-2007年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008年至今 鼓励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这体现了(  ) ①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的状况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④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唯一动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9. 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了汤营三联农业公司,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汤营模式”。上述材料表明了(  ) 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③必须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④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 胡锦涛主席于2010年9月在深圳考察时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努力为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 A. 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 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根本性变革 C. 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D. 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发展 11. 按照中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纲要》文本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的哲学依据是(  ) A.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B. 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领导作用 C. 人民群众的意见是检验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D.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2. 一位成功的雕塑艺术家说:“在创作时,我常想人民在想些什么,想要些什么,时代需要些什么,我该怎样做才能使作品既有时代性,又能震动人心。”艺术家的创作(  ) ①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坚持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3. 2010年面对台风“鲇鱼”的侵蚀,广东人坚持以人为本,众志成城,科学应对,投身于抗灾抢险之中,把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从哲学上看,广东抗灾抢险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是因为(  ) 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②坚持以先进的社会意识为指导 ③人们能够认识和改造客观规律 ④立足全局,统筹局部,促使整体功能最大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4. 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15. 漫画《看天供暖》表达的哲学寓意是(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 材料一 Z省经济以出口型、加工型中小企业为主,很多小企业靠低价竞争、模仿复制生存,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寒潮”,Z省各级政府迅速行动起来,出台并落实了加大财政投入、信贷帮扶企业等一系列保增长政策,到2009年底实现了Z省经济的“V型”大反转。 材料二 在“后危机时代”,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是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2010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函将Z省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唯一综合试点省。Z省对此提出“产业和人才是创新型经济的两个基本要素,而产业的升级转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创新型经济的社会土壤。”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Z省是如何实现经济“V型”大反转的?(15分) 17. 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11月26日召开督促检查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工作动员会,部署组成6个国务院督查组,赴18个省区市督促检查工作。为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有关部门加大粮、糖、油储备投放,每周定期向市场投放国家政策性粮油。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6日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紧急通知》。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包括农副产品在内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基本稳定,许多农副产品价格较前期有所下降,被大肆炒作的棉花等农产品期货价格明显下跌。 结合材料请你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政府出台措施稳定物价的哲学依据。(25分) 第十一课 6. B 【解析】文化体制改革是对上层建筑的改革与完善,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可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故答案为B。 7. A 【解析】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排除B。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对现有生产关系完善,而不是彻底抛弃,排除C。规律具有客观性,故D错误。 8. D 【解析】我国农村土地改革,都立足农村土地公有制,实现了形式和内容的变革,故凸显了辩证否定的实质,②正确。土地改革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故③正确。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故①错误。革命和改革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排除④。 9. B 【解析】社会制度的变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革命,另一种是改革,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具有非对抗性质,推动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改革实现,故排除①。 10. A 【解析】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并不是根本变革,故排除B。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排除C。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故答案为A,排除D。 11. D 【解析】之所以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关键在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主体地位,故答案为D。征求意见不属于实践活动,排除A。杰出人物起领导作用,故排除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排除C。 12. B 【解析】艺术创造立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可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立足时代需求,可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创作坚持了正确思想的指导,可见意识的作用,故答案为B。 13. D 【解析】坚持以人为本可见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故①正确。科学应对可见先进意识的指导,故②正确。众志成城可见立足整体,故④正确。规律具有客观性,所以我们不能改造规律,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故③错误。 14. C 【解析】设立茶馆,听群众讲故事,可见此题主要立足精神财富的创造,故答案为C。此题没有凸显物质财富的创造,故排除①和③。 15. A 【解析】根据天气的变化合理调整供暖方式,可见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故①正确。看天供暖凸显了以人为本,可见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此题没有体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排除③。此题也没有体现社会意识的超前和落后,排除④。 16. 【解析】此题属于体现类材料题,解答此题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历史唯物主义。所以我们应该立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的地位。通过Z省根据经济现状,落实增长政策,可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可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挥人才的主体地位,可见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Z省各级政府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寒潮”,出台并落实了一系列保增长政策,实现了经济的“V型”大反转。(5分)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后危机时代”,Z省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使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5分)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产业和人才是Z省创新型经济的两个基本要素,产业的升级转型必须发挥人才的主体和创造性作用。(5分) 17.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设问指向: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材料的主题表达了政府多项措施稳定物价。所以我们首先立足物价政策出台的时代背景,凸显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其次,明确物价政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政策的颁布,有利于巩固经济基础。最后明确稳定物价,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反映人民群众的地位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面对我国物价的持续上涨,政府出台多种稳定物价措施,有利于保障民生,推动社会发展。(6分)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出台多项物价调控政策,有利于完善我国经济体制,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6分)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政府出台多项政策,稳定物价,有利于保障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7分) (4)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物价,保障民生,是对人民利益的维护。(6分)

【点此下载】